布线浅谈
- 格式:doc
- 大小:37.00 KB
- 文档页数:5
浅谈六类线布线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千兆到桌面已成为事实,六类布线也越来越受到用户的广泛关注。
由于在AN/NZS 3080、TIA(电信工业协会)或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六类规范中并没有详细列出任何新的安装方法,因此,几年前为五类布线规定的安装方法也适用于六类布线。
但是,六类布线对安装质量要求更高。
大多数制造商都建议安装商除了严格遵守布线标准文件中规定的安装方法之外,还需要按照设备制造商的建议安装方法进行施工。
这也许是六类布线安装标准出台前保证布线质量的有效方法之一。
说到六类线布线,首先要要说说什么是六类线,所谓的六类线就是六类非屏蔽双绞线。
它的各项参数较我们常见的五类线或者超五类线都都有大幅提高,带宽也扩展至250MHz或更高。
六类双绞线在外形上和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都有一定的差别,不仅增加了绝缘的十字骨架,将双绞线的四对线分别置于十字骨架的四个凹槽内,而且电缆的直径也更粗。
正因为六类线与结构上与五类或超五类双绞线结构有所区别,所以在六类布线安装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十个问题。
1、电缆拉伸张力。
不要超过电缆制造商规定的电缆拉伸张力。
张力过大会使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变形,影响高速局域网的传输性能。
此外,张力过大还可能导致线对散开,损坏导线。
2、电缆弯曲半径。
避免电缆过度弯曲。
因为这可能导致线对散开,或者影响电缆中的线对绞距,对典型的六类电缆,弯曲半径应大于50mm。
在实际操作中,在墙壁暗盒中的弯曲半径以50mm为宜,进线的电缆管道的最小弯曲半径是100mm。
3、电缆压缩。
避免使电缆扎线带过紧而压缩电缆。
压力过大会使电缆内部的绞线变形,因此在使用电缆扎线带时,要特别注意扎线带使用的压力大小。
扎线带的强度只要能够支撑成捆电缆即可。
4、电缆重量。
在使用悬挂线支撑电缆时,必须考虑电缆重量。
电缆的重量因制造商而异,六类电缆的重量大约是五类电缆的两倍。
5、电缆打结。
在从卷轴上拉出电缆时,要注意电缆可能会打结。
浅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要点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普及,各种智能建筑逐渐成为普通百姓的工作和生活必需品,如今综合布线系统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和新产品的开发而发展起来,并逐渐改进趋于成熟。
本文从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方面入手,结合网络工程综合布线系统的具体实例,提出网络工程建设中综合布线系统的工程设计要点。
关键词: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1前言综合布线技术是一种多学科的配线技术,主要用于解决建筑物与建筑物之间的信号传输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的普遍应用,当今人类的生活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各种智能建筑逐渐成为普通人的必需品,那么综合布线系统工程则其基础,它为信息资源的传递提供了物理通道。
当然,在综合布线方面涉及很多基础理论知识,我们接下来便要详细讲解一下其系统的分级,组成,应用等方面,并简要分析弱电综合布线工程的应用场景。
2工程原理及相关简介一般来说,网络布线系统可以分为电话线布线等三种类型的线路和连接,适合于不同的环境条件,用户在开始之前,你应该对它们有一个基本的了解。
传统的电缆系统也被称为"家庭线路工程"。
因为系统的所有者对铜线用于传输语音和窄频带数据信号,因此长途传输可达3至5公里。
这种线路可以从区域机室来向社区铺设大量的电缆,一个社区在大小基础上设置若干个点连接到建筑单元来设置接线盒。
如果用户报告了手机,就会从分发盒中获得直线进口,这种线路工程施工简单,施工要求不高,可以远距离传输。
智能建筑布线也被称为集成电路,它通过一个系统集成中心连接起来,办公自动化系统、通信自动化系统和电力将被集成的布线系统所消耗,达到照明灯,空调和其他安全监控系统结合起来获取信息管理的目的。
这种线路工程通常是在一个或几个办公楼里进行的,信息点是多样化的,单位面积是密集的高质量传输带宽。
3弱电工程综合布线场景弱电流集成布线系统作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正变得越来越重要。
系统的接口是灵活多变的,可以使制造商不同的产品通过一致的接口成功地实现信息共享,从而使每个产品都能实现相互兼容,使得系统安装模块化的管道,这也使得系统的重组和扩展成为可能。
浅谈市政道路下的管线综合布置的相关设计摘要:城市道路下方布置有多种市政综合管线。
随着城市道路改造、地下管线改造,不可避免需对现有市政管线和将来存在的市政管线的交叉问题进行综合设计。
本文梳理了关于市政道路管线综合的设计步骤,以及针对特殊节点下的相关管线处理方案,以期为其他项目涉及综合管线设计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市政管线管线综合管线交叉一、引言随着城市开发,市政道路下方的各类市政管线日益趋多。
市政管线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重要的一部分,其合理的管线综合设计可有利于充分解决各管线的交叉问题,充分利用道路的地下空间,有效提高市政管线、道路和地块的匹配度,具有良好的效益。
本文主要总结市政道路中管线综合的设计思路和常见问题的解决措施。
1、市政管线的特点现有市政管线种类众多,按使用种类主要分为给水、排水(含雨水、污水)、燃气、通信、电力等。
如在北方集中供暖城市,则还需考虑热力管线。
部分道路下方根据规划或布线需求,还有尾水、中水等特殊管线。
管线所属的权属单位也众多,其中给水归属于自来水公司,雨污水归属于水务管养单位,燃气归属于燃气公司,电力归属于供电公司,通信则分别归属于移动、连通、电信、有线电视、军队等。
各市政管线均由各自权属单位组织设计、建设和管养维护。
在道路施工过程中一般只同步实施排水管线,导致其他管线施工需重复开挖,或者旧路改造时不免涉及现有管线进行改造而与各权属单位进行沟通协调。
2、市政管线设计和施工过程中的解决思路在进行道路设计施工和管线交叉过程中,常遇到对设计范围影响到的管线进行大范围迁改改造,或者局部节点存在冲突情况需采用特殊处理。
本文将对大范围管线迁改存在的多重管线交叉问题而开展的管线综合设计,和同时对局部节点冲突需进行的特殊情况处理进行梳理。
二、管线综合设计步骤对于道路整体施工等影响到大范围管线梳理改造,需对各管线的布置进行综合设计。
管线综合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统筹安排城市建设地区各类工程管线的空间位置,综合协调工程管线之间以及与城市其它各项工程之间的矛盾。
浅谈高层电气工程智能化布线施工技术摘要:随着社会科技与经济的发展,高层电气工程智能化布线工程施工技术也在迅速的发展。
为了减少并避免高空作业时危险的发生,电气工程智能化布线施工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配合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有关部门也在对此施工技术进行改良。
本研究主要针对高层电气工程智能化布线施工技术进行研究,同时对其中的不足进行改善,并对其中的问题提出解决措施。
关键词:高层电气工程;智能化布线施工技术;问题与对策。
前言:建筑和安装行业发展迅速,近些年出现的智能大楼,对电气施工的要求越来越高。
电气安装质量影响着人们生活质量,甚至会威胁到用户的人身安全。
在高层建筑中,电气工程更为复杂,所以要做好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分析好质量问题并且采取有效解决办法。
同时加强施工队伍素质的管理工作,做好参与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工作等施工管理技术,在施工各个环节和施工完毕后做好质量监督管理,消除质量通病。
高层电气工程智能化布线施工技术逐渐普及,但随之而来的还有一些问题存在,本文针对高层电气工程智能化布线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简述高层电气工程智能化布线施工技术的准备工作1.1电气配管的准备工作现场施工技术员,要对认真熟悉图纸,明确设计的意图。
作好配管材料的使用计划,明确材料的数量和规格。
施工的时候要按图施工,不可以随意改变管线走向和器具设备位置,而且暗管要以最短距离进行敷设,尽量管子交叉、减少弯头,明管要横平竖直,敷设尽量美观。
如果管路超过规定的距离,就要增设接线盒或者转线盒,而且要把其设在既便于穿线又不影响美观的地方。
电气施工前,首先要仔细检查原有的配管和配线,需要检查的项目有:配管是不是畅通、插座开关盒和接线盒的位置是不是符合装潢设计的要求、管内导线的绝缘和规格是不是符合相关的要求等。
若原来预埋的插座接线盒不符合要求,就要进行调整。
1.2施工图纸的审核准备工作确定电气管路预留预埋施工用管材的材料、规格和施工方式,应该根据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认真复核电气管路预留预埋专业的施工图纸的管材内容,由于电气管路预留预埋容易存在堵塞的问题,连接不牢和接地不稳等问题,在审图阶段应该重点对此有专项的检验,经常的错误出现在钢管的规格和连接方式上,建议应采用设置专人进行专项的审核,其次,对电气管路预留预埋施工系统图和平面图进行审核,由于高层建筑电气管路预留预埋工程任务量大、系统复杂、相关环节众多,特别是容易出现施工图纸因业主的临时要求和实际情况发生修改和变更的问题,这会导致电气管路预留预埋施工系统图和平面图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特别是电气管路预留预埋设备存在标号和编号上的不一致,电气管路预留预埋线路图出现差异,对于重要的电气管路预留预埋管线和设备没有进行标注等问题,在图纸审核阶段对此没有消除差异的话,将会导致高层建筑电气管路预留预埋施工中各种矛盾和问题的产生,常见的方法是:在电气管路预留预埋施工图纸审核前确定系统图或平面图标准和中心地位,最后,消除电气管路预留预埋施工图纸上的欠缺和漏洞,高层建筑电气管路预留预埋施工图纸数量较大,难免出现在一些电气管路预留预埋施工图纸上存在着问题。
综合布线心得综合布线是现代建筑中非常重要的一项工程,它涉及到建筑内部的电力、通信、安防等各种系统的布置和连接。
作为一名从事综合布线工作多年的工程师,我对这一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刻的理解。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关于综合布线的心得体会,希望能够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首先,我认为在进行综合布线工程时,最重要的是要有一个合理的规划。
在开始工程之前,我们需要对建筑的结构和功能有一个清晰的了解,然后根据实际需求来设计布线方案。
这个过程需要考虑到电力、网络、电话、安防监控等各个方面的需求,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未来的扩展和升级。
只有在规划阶段做到周密,才能确保后续的施工和维护工作顺利进行。
其次,我认为在综合布线工程中,施工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一些细节上的失误可能会导致系统的故障和安全隐患,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标准操作,确保每一根电缆、每一个接头都符合要求。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布线的美观性,尽量做到整洁、有序,方便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另外,综合布线工程中的材料选择也是非常重要的。
优质的电缆、接头、配件能够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降低后期的故障率和维护成本。
因此,我们在选择材料时,不应该只考虑价格因素,而是要综合考虑质量、性能、品牌等因素,选择最适合项目需求的材料。
最后,我认为在综合布线工程的验收和维护阶段,我们也不能掉以轻心。
验收是保证工程质量的最后一道关卡,我们需要对整个系统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确保每一个功能都正常运行。
而在维护阶段,我们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制度,定期对系统进行检查和维护,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确保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总的来说,综合布线工程是一项综合性很强的工作,需要我们在规划、施工、材料选择、验收和维护等各个方面都做到精益求精。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为建筑提供稳定、高效、安全的综合布线系统,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希望我的经验和体会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也希望大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布线能力。
机床布线工作总结
机床布线是机械加工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影响到机床的运行效率和安全性。
在进行机床布线工作时,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包括电气设备的安装位置、电缆的敷设方式、接线盒的布置等等。
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机床布线工作的一些关键要点。
首先,机床布线需要根据机床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规划。
在进行布线前,需要对机床的电气设备进行全面的了解,包括各个电气元件的型号、功率、工作原理等。
只有了解了这些信息,才能够有针对性地进行布线工作。
其次,机床布线需要考虑到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进行布线时,要确保电缆的敷设要符合相关的安全标准,避免电缆的过度拉伸或者弯曲,以免影响电气设备的使用寿命和安全性。
同时,还要注意电缆的防护措施,避免电缆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而导致电气设备的故障。
另外,机床布线还需要考虑到维护和检修的便利性。
在进行布线时,要留出足够的空间,方便日后的维护和检修工作。
同时,还要注意布线的整洁和有序,避免电缆交叉错综,给维护和检修工作带来不便。
最后,机床布线工作还需要考虑到机床的使用环境。
在潮湿、腐蚀性较大的环境中,要选择耐腐蚀的电缆和接线盒,以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行。
总的来说,机床布线工作是一项需要细心和耐心的工作,只有做到合理规划、安全可靠、便于维护和适应环境的布线才能保证机床的正常运行。
希望以上总结能够对大家在进行机床布线工作时有所帮助。
浅谈网络布线对网速有影响的七个要素众所周知,现在是互联网信息通讯时代,人们对于网络的依赖越来越严重,生活上越来越离不开网络。
而网速的快慢则直接影响到网民的生活。
有很多人会认为网速的快慢只是跟电脑的配置等方面有关,其实影响网络的速度要素,一般都是一些网络布线施工人员不留意所犯的小失误有关。
今天,唯康(VCOM)通信在这里和大家浅谈下网络布线影响网络速度的七个要素:要素一、综合布线设计在进行布线设计时,必然要设计好交换机,尤其是主交换机的装置地位,通俗的超五类双绞线,理论传输间隔不超越100米,实践也就是95米左右,因而大伙在装置交换机的时分,必然要取最小间隔作为装置交换机的地位。
交换级之间经过级联,可以延伸双绞线的传输间隔,这并不意味着网线可以无限延伸。
交换机在级联四个之后,就没有了旌旗灯号,损失了传输才能。
因而,在做综合布线设计的时分,必然要思索到网络传输介质的传输间隔问题,间隔越远,旌旗灯号损掉越大,传输质量越低。
要素二、路由设备的选择我们在选择路由设备的时分,可以选择署理服务器、硬件路由器和软件路由三种。
各业主可以依据本人的实践状况,选择适宜的路由设备。
技能含量最低的是署理服务器,普通采用2K或许2003作为署理服务器,这里也有一个不容无视的问题。
普通用2K做署理服务器的时分,良多技能采用了共享方法,这种是很影响网络速度的。
要素三、严厉遵循布线规矩网线的做法,良多布线员,随意将网线搞一个线序就卡上了,这是影响网络速度的一个很大的要素。
网线有两种接法,一种是568A,别的一种是568B。
我们常常用的接线办法是568B。
大伙细心研讨一下线序,就晓得为什么用568A和568B的线序可以到达最快的网络速度了。
依照布线规矩,1至8号线的准确线序是:1橙白2橙3绿白4蓝5蓝白6绿7棕白8棕我们传输用的是1236号线,用568B的接法,13号线担任发送数据,26号线担任接纳。
我们翻开双绞线可以看一下,12号线是环绕的,电流的偏向是相反的,可以把搅扰抵销,取得最大的网络传输速度。
浅谈建筑电气工程综合布线要点摘要:随着建筑工程规模不断扩大,建筑电气工程的安装逐渐成为了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一大重点。
综合布线技术是智能建筑中及其重要的基础设施,通过综合布线,不仅解决了传统各子系统独立设计中存在的浪费、效率低、不兼容等问题,还由于合理的利用建筑空间,使得建筑更加合理有序。
文章主要分析了建筑电气综合布线的构成,探讨了建筑电气综合布线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关键词:建筑;电气;综合布线;引言综合布线系统技术又称结构化布线系统技术,主要研究建筑群体内传输网络的连接方式,具有经济性、先进性、可靠性、灵活性、开放性和兼容性,且应用过程中十分便利,因此得到了广泛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建设数字化信息系统的基础设施,是将所有语音、数据等系统进行统一的规划设计的结构化布线系统,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物质介质,支持将来语音、数据、图文、多媒体等综合应用。
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传统的布线方式相比,具有比较高的灵活性及扩展性,能够提升智能建筑的质量。
1建筑电气综合布线技术概述综合布线技术通过统一规划设计楼宇内外线缆传输网络,完美的结合了楼宇中OAS、CAS、BAS三大系统,为楼宇智能化的实现打下了基础。
与其他三大主系统需要高端设备和技术不同,综合布线系统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不高,但深入研究线缆管理智能化、传递范围全面化、子系统功能结构化等综合布线内容是现阶段楼宇智能化发展所应关注的重点。
但是相应电子系统设备和线缆在传输弱电信号上无法兼容确严重阻碍了综合布线系统的进一步发展。
工作区系统设计规范要求是综合布线的重点,具体当中应符合以下要求。
综合布线一个工作区应当为一个独立需要设置终端设备的区域,其组成部分应当包括配线子系统的信息插座模块延伸到终端设备处的连接缆线和适配器,其终端设备有测量传感器、检测仪表、计算机、电话机及其他系统前端设备构成。
所欲设置终端设备具有不同的功能和类型,所以就会有不同工作区的划分。
前言:最近几年国家对基础建设投入比较大,新建学校项目越来越多,国家提倡数字校园,学校综合布线系统怎么设计呢?正文:设计科学、合理、优化的校园综合布线系统,是进一步发挥各种网络设备功能,实现学校各项信息通信技术良好发展,提高应用管理水平一、学校综合布线系统特点在国内,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其校区面积(不包括各分校区),一般都有近千亩,有的甚至是数千亩。
分布在校园内的建筑物数量及种类众多,有教学楼、综合楼、实验楼、文艺楼(包括校园影院、校园舞厅、校园文艺中心等)、图书馆、教师公寓、学生公寓、体育馆、会议中心、学校医院、食堂等等。
其应用也包括了教学、试验、体育、网络、住宿、生活、医疗等方方面面。
针对高校这样面积大,建筑分散,功能各异的场所,在综合布线的设计上,要能满足以上各种不同建筑、不同应用的需求,就需要对整个综合布线系统进行全面深入的设计考虑。
在校园综合布线系统中,根据学校分类定位的不同,办学宗旨的不同,教学功能的不同,以及所在地区区域的不同等特点,各个学校综合布线或多或少都有不一样的地方。
但是,有几点是可以作为高等院校校园综合布线系统的共性来探讨的,也是可以作为各种高等院校校园综合布线系统可以借鉴的解决方案。
1.校园布线多样性1.1建筑物多样性在前面我们也提到,在校园里面,尤其是高校里面,建筑物种类繁多,每一个建筑物其建筑类型与建筑功能都可能不同。
有的是二、三十层以上的高楼(比如学校的主楼、综合楼等),有的则是一、二层的矮房(如食堂等);有的是大开间、信息点少的建筑(如学校体育馆等),有的则是小空间、信息点密集的建筑(如多媒体教室或电脑实训室等)。
针对这样楼层高矮各异,面积大小不一,信息点多少不同,我们就要做出不同的规划。
对于高层建筑,为方便主干线缆敷设及节省线材,设备机房的位置就需要慎重考虑,比如机房位置设为建筑物的中间位置。
而低矮的建筑则不需特别考虑。
对于信息点密集的建筑,其每层楼的电信间位置也需要关注。
综合布线工程检测浅谈计算机技术、现代通信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建筑和家居智能化迅速的进入到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之中。
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更多的便利,而且功能越来越强大,应用越来越丰富。
在这其中,布线系统扮演着一个十分重要的角色。
无论是智能建筑还是家居智能化,甚至是一般简单的网络办公和应用,都要用到网络布线。
综合布线质量的好坏对整个网络工程以及今后的各种应用,都将产生很大的影响。
可以这么说,综合布线的质量是整个智能化建筑发展的基石。
在网络建设过程中,综合布线似乎并不引人注意。
人们对综合布线这项比较新的技术了解较少,也不够重视。
综合布线的投入一般只占整个网络工程的5%左右,而综合布线检测的投入更是少得可怜,往往只占到整个网络工程的3‰左右,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网络的建设和使用。
正是这3‰左右的投入,却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避免在今后的使用中即架设网络设备和开始网络应用后的各种因为布线工程质量所造成的故障出现。
据统计,在所有网络故障中,有70%的故障与布线链路有关。
所以,要保证网络的正常运行和后期应用,综合布线工程必须达到标准。
综合布线工程检测也就显得十分必要和重要了。
综合布线工程的测试一般分为两类:验证测试和认证测试。
验证测试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由施工人员边施工边测试,以保证所完成的每个连接的正确性;认证测试是指对布线系统按照标准进行逐项检测,以确定布线是否能达到设计要求。
其中认证测试必须是由具有相应资质的第三方中立检验机构在接受委托方的委托请求后,依照标准对布线系统工程的质量作出具有法律效应的质量判定。
在认证测试中,最主要的就是标准,因为标准既是认证测试的方法,也是测试的评判依据。
目前,制定布线标准的组织主要包括:国际标准化委员会ISO/IEC,欧洲标准化委员会CENELEC和北美的工业技术标准化委员会TIA/EIA。
我国主要参考执行的是美国TIA/EIA 568-B.2(商业建筑通信布线系统标准)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IEC 11801(用户房屋综合布线标准)。
我国编制的行业标准YD-T1013-1999(综合布线系统电气性能测试方法),是根据我国楼宇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测试需要和实际情况制定出的一部测试标准。
该标准于1999年4月发布,10月1日起实施。
它对综合布线系统的验收测试提供了具体测试指导和测试方法。
与此相关的国家规范也已经推出,GB/T 50311-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GB/T 50312-2000《建筑与建筑群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339-2003《智能建筑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其中的GB/T 50311-2000和GB/T 50312-2000这两个规范只制定到100M 5类布线系统,并没有涉及与Cat.5e以上的布线系统。
2007年4月,新的GB 50311-2007和GB 50312-2007已经颁布,已于2007年10月1日起开始实施,其中将增补对Cat.5e和Cat.5e以上的布线系统的内容。
在目前情况下,我们在针对Cat.5e 或其以上的布线系统检测时,就只能采用TIA/EIA 568-B.2了。
所以,今年颁布和即将实施的GB 50311-2007和GB 50312-2007,对我们综合布线的检测将提供更明确的参考和依据。
随着布线工艺和技术的发展,现在的检测基本上都是针对Cat.5e或其以上的布线系统。
在现有国内标准缺失的情况下,我们就按照TIA/EIA 568-B.2进行测试。
测试的指标为12项:◆ Wiremap(接线图);◆ Length(长度);◆ Propagation Delay(传输时延);◆ Delay Skew(时延差);◆ Return Loss(回波损耗);◆ Attenuation(衰减);◆ (Pair to Pair) NEXT(线对间近端串扰);◆ (Power Sum) NEXT(综合近端串扰);◆ (Pair to Pair) ELFEXT(线对间等效远端串扰);◆ (Power Sum) ELFEXT(综合等效远端串扰);◆ ACR(衰减串扰比);◆ PS ACR(综合衰减串扰比)。
接线图Wiremap指的是布线连接线序。
连接正确的线序是保证网络性能的基本条件。
通常在检测中遇到的故障为:◆ 短路(Short);◆ 断路(Open);◆ 反向线对(Reverse);◆ 交叉线对(Cross Pair);◆ 分拆线对(Split Pair)。
短路、断路、反接、交叉线对这四个故障(如图1、2、3、4),是比较容易在施工阶段的验证测试中就发现的。
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分拆线对,分拆线对指的是3、4使用一对,5、6使用一对(如图5)。
分拆线对是很难发现的。
因为分拆线对只有通过测量NEXT来间接检测,而且分拆线对通过使用或能手测试仪的测试,基本上都是显现不出问题的。
当NEXT 测量值较大时,就有可能存在分拆线对差错(因为分拆线对会产生NEXT)。
分拆线对通常只能支持10M的网络,不能达到100M应用。
因此,分拆线对的问题只有通过要求安装人员进一步熟悉双绞线连接和仔细安装来避免。
长度Length是测量电缆中每个线对的长度。
端至端通道(Channel)的长度应小于100m,基本链路应小于90m。
传输时延Propagation Delay是电信号从电缆一端到另一端所必需的时间,是在长度测试中传输往返时间的一半。
我们在测试中要求这个传输延迟不要大于555ns。
延迟偏离Delay Skew在千兆网的应用比传输时延重要许多。
从链路的一端到另一端的传输,每一对的传输时间之间都维持着一定的联系,即传输最快的线对的传输时间和其他三对的传输时间之间的差距不能太大。
因为千兆网使用四对线同时传输一组数据,在发射端拆成四组,在接收端再组成一组。
所以如果线对之间的传输时间差很大的话,接收端就会丢失数据。
我们在测试中要求这个差不要大于50ns。
回波损耗Return Loss是由于链路阻抗不匹配造成的信号反射,是一对线自身的反射。
由于在千兆以太网中用到了双绞线中的四对线同时双向传输(全双工),因此被反射的信号会被误认为是收到的信号而产生混乱。
回损用于测量电缆对上因阻抗变化引起的多余噪音。
回损用输入的测试信号水平与同一电缆端同一线对上反射的噪音信号水平间的比率来表示。
回损比率用dB来测量。
回损的dB值越大,则因电缆中阻抗变化引起的噪音越小(性能越好)。
回损的超标主要是因为连接器处的不匹配,也可能发生于电缆中特性抗阻发生变化的地方,所以施工的质量控制是减少回波损耗的关键。
衰减Attenuation,也称作插入损耗,指信号幅度沿链路传输的减弱,它是由于电缆的电阻所造成的电能损耗以及电缆绝缘材料所造成的电能泄漏,信号的衰减同现场的温度、湿度、频率、电缆长度都有关系。
衰减比率用dB来测量,dB值越小,则衰减越小(所有dB测量值中唯一一个值越小性能越好的)。
低的衰减值表示链路的性能好,而链路越长,频率越高,衰减就越大。
出现此类问题通常是由于使用不合格线缆、插座引起的,经常是使用3类线假冒5类线、5类线假冒超5类线,或者使用不配套插座造成的。
症状表现为近端串扰、综合衰减、回波损耗超差,FCS(Frame Check Sequence帧校验)出错帧超标。
解决办法是更换不合格的线缆和插座。
近端串扰NEXT是Near End Crosstalk的首字母缩写词。
用于测量因临近线对间信号耦合引起的噪音。
“近端串扰”通过在一个电缆对上输入一个已知的测试信号,然后测量同一电缆端另一线对上因多余信号耦合引起的噪音进行测量。
NEXT 用输入的测试信号水平与同一电缆端另一线对上出现的耦合噪音信号水平间的比率来表示。
NEXT比率用dB来测量,dB值越大,则NEXT越少(性能越好)。
NEXT需要在UTP(Unshieded Twisted Pair非屏蔽双绞线)链路的所有绕对之间进行测试以及从链路的两端进行,这相当于12对电缆对组合的测量,即“一发三监听”:◆ 在1线对上发送信号,在2、3、4线对上监听信号;◆ 在2线对上发送信号,在3、4线对上监听信号;◆ 在3线对上发送信号,在4线对上监听信号。
以上六种组合乘以2(包括链路的两端),这样就有12对电缆绕对组合的测量。
串扰可以通过电缆的绞结被最大限度的减少,这样信号耦合是“互相抑制的”的。
串扰是因两个不同的绕对重新组成新的发送或接受绕对而破坏了绞结所具有的消除串扰作用。
对于10M的网络传输来说,如果距离不长,串扰的影响并不明显甚至觉察不出来,但对于100M和1000M的网络传输,串扰的存在是致命的。
近端串扰故障常见于链路中的接插件部位,如接头超过推荐的13mm等。
另外,很可能由于接头部分不严格,再加上网络附近大功率电气或大功率通讯设备的使用,因为产生较强的电磁干扰。
当然,一段不合格的电缆同样会导致串扰的不合格远端串扰FEXT(Far End Crosstalk)和近端串扰如同孪生兄弟,但性格相反。
当一对线发送信号时,近端串扰从其它对向回反射而远端串扰则从其它对向远端反射,所以远端串扰和发送的信号所走距离和所用时间几乎相同。
但是,千兆网关心的不是远端串扰,而是等效远端串扰ELFEXT(Equal Level Far End Crosstalk)和综合等效远端串扰PS ELFEXT。
等效远端串扰是远端串扰和衰减信号的比,它通过在一个电缆对的近端输入一个已知的测试信号,然后测量同一电缆另一端另一线对上的耦合噪音来进行测量。
PS ELFEXT是Power Sum Equal Level Far End Crosstalk(功率总和等电平远端串扰)的首字母缩写词,用于测量因三个临近线对上远端信号的多余耦合引起的任何电缆对上的噪音。
任何线对的“功率总和ELFEXT”通过在该线对和三个其它线对之间测量的ELFEXT的功率总和来计算。
ELFEXT和PS ELFEXT比率都是用dB来测算,都是dB值越大,电缆对间的信号耦合越少(性能越好)。
衰减串扰比ACR(Attenuation-to-Crosstalk Ratio衰减/串扰比)和综合衰减串扰比PS ACR(Power Sum Attenuation-to-Crosstalk Ration功率总和衰减/串扰比)都是用于比较相对于任何线对因近端串扰(NEXT和PS NEXT)引起的噪音的信号强度。
ACR和PS ACR均不是另外的测量,而是衰减和串扰的计算结果:ACR=NEXT-attenuation(dB)PS ACR=PS NEXT-attenuation(dB)两者都是用dB来测量,都是值越大越好。
(综合)衰减串扰比类似于信噪比,计算出来的值是试图回答这样的问题:在传输线对上发送信号时,在接收端收到的衰减过的信号中有多少来自于串扰的噪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