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实务经验分享】因处置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72.53 KB
- 文档页数:4
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而丧失控制权的相关核算(2)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而丧失控制权的相关核算2014年12月31日,合并报表中:购买日商誉=9 300-10 200×60%=3 180(万元)。
按照公式计算的合并报表应确认的投资收益=(8 200+4 200)-10 900×60%-3 180+180=2 860(万元)。
出售乙公司40%股权后,甲公司对乙公司失去控制权,所以乙公司不纳入甲公司2014年度的合并范围。
按照要求,将剩余20%股权账面价值调整为出售日的公允价值,此调整分录的原理较为简单。
借:长期股权投资960(4 200-3 240);贷:投资收益960。
调整出售的40%股权投资收益的归属年度。
借:投资收益280;贷:未分配利润160(400×40%),资本公积120(300×40%)。
按照要求,将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全额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借:资本公积180(300×60%);贷:投资收益180。
可以验证,此时:合并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2 000+960-280+180=2 860(万元),与公式计算得到金额相等。
合并报表中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已调整为其出售时的公允价值(4 200万元)。
四、对合并报表中调整分录的意义分析上述调整分录的意义在大多数文献中只是一笔带过,仅仅说明“调整出售部分股权投资收益的归属年度”。
这为初学者的理解造成了很大的困难。
以下将结合笔者的学习体会,从相关原理角度出发解释此调整分录的意义。
编制此调整分录的原因主要基于以下两点:1. 由于母公司按照成本法核算其对子公司的投资,而从合并报表视角出发,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权益法核算,其账面价值包含往年合并报表中按照母公司持有的子公司股权份额确认子公司的净利润以及其他综合收益,其相应在合并报表中作为投资收益项目和资本公积项目。
所以,在出售一部分长期股权投资时,从合并主体角度看,其账面价值要包含往年合并报表中由于确认子公司净利润和其他综合收益部分。
丧失控制权会计处理案例
下面就给你来个丧失控制权会计处理的案例。
比如说啊,甲公司以前对乙公司那可是有控制权的,就像个大老板一样能决定乙公司的各种大事。
甲公司持有乙公司80%的股权呢。
以前甲公司在编制合并报表的时候,那可是把乙公司的各种资产、负债、收入、成本啥的都按照自己占的份额合并进来了。
比如说乙公司一年赚了100万,甲公司就会把80万(100万×80%)的利润合并到自己的合并报表里。
但是呢,后来情况变了。
甲公司因为各种原因,把乙公司的大部分股权都卖出去了,只剩下20%的股权了,这下甲公司就丧失了对乙公司的控制权。
这时候会计处理就有点复杂喽。
首先呢,在个别报表上,甲公司要把卖出去的那部分股权按照卖价和账面价值的差额确认为投资收益。
比如说原来那60%(80% 20%)的股权账面价值是500万,卖了600万,那甲公司就在个别报表上确认100万(600万 500万)的投资收益。
然后到了合并报表的时候,更有意思了。
甲公司得把剩余的20%股权按照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
假设这20%股权的公允价值是300万,而原来按照账面价值算可能只有200万,那就要在合并报表里确认100万(300万 200万)的投资收益。
而且啊,以前合并报表里因为乙公司而累计的其他综合收益啊、资本公积这些东西,也要按照甲公司的持股比例(这时候就是20%啦)转入当期的投资收益。
就好比以前大家一起攒的小金库,现在要按照新的比例来分配一下,把该算的收益都算清楚。
你看,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是不是像一场复杂的财产分割,得把以前的老账新账都算清楚呢?。
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的会计核算—准则分析、理论解释和实务处理荫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谢获宝林欣李艳华【摘要】企业对被投资 单位持股比例变化,对 其影响由控制转为共同 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 对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 法改为权益法,并在个 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分别 进行处理。
本文从准则 分析、理论解释和实务 处理三个方面深入研究 了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 丧失控制权时的会计核 算问题。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 控制权核算方法转换一、准则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之间的股权交易越来越多,母公司在投资时会基于持有目的、经营战略、风险管理策略的变化来改变对子公司的投资比例。
有关母公司因处理子公司股权而丧失控制权业务的相关会计核算原理及方法都很复杂,针对此项业务活动相关的会计处理,我国会计准则也在不断进行调整。
按照《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的要求,如果一个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不再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控制权时,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已经处置的股权,投资企业应当按照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一般情形进行核算;如果未处置的剩余股权能够使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形成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的,投资企业应当按照追述调整法,将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未处置的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其进行重新计量,并确认投资收益。
按照《会计准则解释第5号》的规定,如果投资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被投资企业股权从而丧失控制权,并且处置被投资企业股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业务的,应当将属于一揽子交易中的各项处置股权的交易等同于一项处置股权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核算。
需要说明的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一揽子交易中每一次处置股权交易所得价款与处置股权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并列报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处置股权的交易业务发生时,一方面要确认本次处置股权交易的损益,另一方面,还要将一揽子交易中前面各次处置股权交易所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转人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损益。
2014年3月13日,财政部对《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进行了修订。
此次修订重新界定了长期股权投资的核算范围,将对被投资单位不具有控制、共同控制和重大影响,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的权益性投资按照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准则进行会计处理。
权益性投资的计量方法包括成本法、权益法、公允价值三种,其两两转换共有六种转换方式,长期股权投资核算范围的变化导致后续计量方法的转换趋于多样化和复杂化。
对于集团公司来说,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核算与合并报表一脉相承,计量方法的转换,不仅影响到投资方的个别报表,更会影响到合并报表,特别是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对合并报表的调整,较难理解。
限于篇幅及实际情况纷繁复杂,本文不一一罗列论述权益性投资后续计量所有转换方式,仅就集团公司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后丧失控制权这一业务转开论述,具体涉及两种:一是处置后剩余股权仍能够对原子公司实行重大影响或共同控制,后续计量方法由成本法转为权益法;二是处置绝大部分股权后不能对原子公司实行重大影响和共同控制,后续计量方法由成本法转为公允价值计量。
一、现行准则规定及会计处理1.个别报表处理个别报表中的会计处理涉及两个问题,处置部分股权的会计处理和剩余部分股权的后续计量。
对于处置部分的股权,应将实际取得价款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对于剩余部分的股权,按照准则要求:“投资方因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在编制个别报表时,对于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应改按金融工具的有关规定进行核算,其在丧失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2.合并报表处理在合并报表中,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3号--合并报表》要求:“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丧失对被投资方控制权的,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剩余股权应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对于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时剩余股权的会计处理在会计准则下,当一个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时,剩余股权的会计处理取决于以下情况:是否有持续投资或其他形式的关联;与该剩余股权相关的权益;以及是否继续与子公司进行关联交易。
首先,如果公司对剩余股权保持持续投资(意味着公司对子公司仍有重大影响力),那么公司应按使用合并法对子公司账务进行处理。
这意味着公司将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继续将子公司的账务纳入考虑范围,包括合并利润表、合并资产负债表和合并现金流量表。
公司需要对持续投资的账面价值进行适当的调整,以反映因丧失控制权而产生的变化。
具体调整方式取决于持续投资的类型,如是否为净资产法下的股权投资或其他类型的权益工具。
其次,如果剩余股权不再与子公司存在持续投资或其他形式的关联,并且公司对该剩余股权没有重大影响力,那么公司应将其作为金融资产按公允价值计量后的资产进行确认和报告。
公司应将剩余股权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并根据公允价值变动确认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此外,公司也应将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如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变动)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
最后,如果公司与子公司继续进行关联交易,但已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那么公司应按照市价或公允价值对剩余股权进行评估,并将其作为关联方交易进行会计处理。
公司应将与子公司的关联交易纳入考虑范围,如货币交换、资产转移和服务交付,并按相关会计准则进行确认和披露。
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处理方法中,公司还需根据所适用的会计准则规定进行适当的披露,以向相关利益相关方提供关于因丧失对子公司控制权而产生的影响的信息。
这些披露通常需要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提供,包括与持续投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关联方交易相关的信息。
综上所述,当一个公司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时,剩余股权的会计处理将取决于持续投资或关联的存在与否,相关权益的性质以及是否继续进行关联交易。
本文由梁老师精心编辑整理(营改增后知识点),学知识,来百度文库!
股权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案例
股权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案例
《关于执行会计准则的上市公司和非上市企业做好2009年年报工作的通知》(〔2009〕16号)对处置差额的会计处理做了明确规定:企业处置对子公司的投资,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处置价款与处置投资对应的享有该子公司净资产份额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应当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
财会〔2010〕15号对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处置的股权,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同时,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
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有关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1。
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如何计算和账务处理【会计实务经验之谈】根据财会[2010]25号文件第六条规定,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个别报表的会计处理由成本法转化为权益法,《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对于其他事项的会计处理没有发生其他变化,而对于合并会计报表的会计处理发生了较大变化,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案例】2011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乙公司3000万元以持有其100%的股权,当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2500万元,其中商誉500万元。
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增加了375万元,除所实现净损益外,乙公司未发生其他计入资本公积的交易或事项。
2012年1月14日,甲公司转让乙公司60%的股权,取得对价2400万元,在出售60%的股权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不能对乙公司的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
甲公司对乙公司丧失控制权日(2012年1月14日),乙公司剩余4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600万元。
本例中,甲公司、乙公司按净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
计算处置乙公司60%股权的损益。
案例解析:(1)处置60%股权取得的对价为2400万元。
(2)剩余4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600万元。
(3)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为2875万元(2500+375)。
(4)确认商誉金额500万元。
(5)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为3375万元(3000+375)或者(2875+500)。
(6)处置乙公司60%的股权的损益=2400+1600-3375=625(万元)。
个别报表处置部分股权相关会计处理(单位:万元,下同):(1)确认长期股权投资处置损益时借:银行存款 2400贷:长期股权投资1800(3000×60%)投资收益 600(2)剩余40%股权转化为权益法核算借:长期股权投资 150贷:盈余公积15(375×40%×10%)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135 (375×40%×90%)合并财务报表对处置部分股权的会计调整:(1)剩余40%股权按照丧失控制权日公允价值的调整借:长期股权投资 250贷:投资收益 250注:丧失控制权日剩余4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1600万元,在个别财务报表中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量计算为1350万元[(3000+375)×40%)],差额250为剩余40%股权在2个时点的公允价值变动。
控股公司股权稀释丧失控制权后相关会计处理实例探析□张松实务中,因其他投资方对原控股 公司持有的子公司增资而导致原控股 公司持股比例下降,从而丧失控制权 但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会计处理因涉及股权成本 的重新计量、损益的重新确认、处置 利得的确认等方面,并且需要引入公 允价值理念,实务处理较为复杂,存 在以下难点:个别财务报表如何确定 增资扩股之后剩余股权成本、剩余股 权损益调整金额以及股权处置利得;合并财务报表如何确定剩余股权成本 以及增资扩股股权稀释处置利得。
本 文以案例为基础,依据《企业会计准 则第2号一长期股权投资》《企业会 计准则第33号——合并财务报表》及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7号相关规定对实 务中存在的难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 决思路。
案例背景A公司为H公司的一家全资子公司,于2x12年10月被H公司收购,收 购股权100%,收购价款6,216.16万 元,收购时A公司的评估值为6,216.16 万元,账面净资产为2,622.84万元 (其中:实收资本2,700.00万元,未 分配利润-77.16万元),评估增值 3,593.32万元,评估增值对应项目为 无形资产土地使用权。
2 x 17年4月,其他投资方S公 司向A公司增资,S公司以实物资产 作价16,426.94万元出资,其中价值 5,695.30万元部分用于增加注册资本,溢价部分计入资本公积。
増资 扩股后,H公司对A公司持股比例从 100%稀释到了32.16%,丧失控制权 但具有重大影响。
S公司作为出资对价的实物资产已经评估机构评估,评估值为16,426.94万元,増资协议约定作价金额与评估值一致;増资前A公司股权价值已经评估机构评估,评估值为7,787.74万元,上述评估最终结论均选取收益法评估值。
截至2 x 17年4月,A公司账面净资产为2,119.80万元,相关数据如表1所示。
截至2x16年12月,A公司账面未分配利润-568.89万元,2x17年1-4月净利润-11.31万元。
2015年注会《会计》高频考点:处置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的处理_注会会计考试重难点注会考试没那么简单,可注会证书又是那么值钱。
那么因为工作、生活等琐事比较繁忙,学习时间较少的考生朋友,应该如何复习注会呢?注册会计师考试频道为您分享“2015年注会《会计》高频考点:处置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的处理”,注会会计考试的重中之重,大家务必掌握!越努力越幸运!注册会计师cpa考试频道和您一起学习2015年注册会计师《会计》考点:处置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的处理。
本考点属于《会计》第二十五章的内容。
【内容导航】1.个别报表的处理2.合并报表的处理【考频分析】考频:★★★★复习程度:熟练掌握本考点。
【主要考点】处置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的处理(1)个别报表的处理:投资方因处置部分权益性投资等原因丧失了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的,在编制个别财务报表时,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①处置股权的会计处理借:银行存款【收到的价款】贷:长期股权投资【按照比例冲减账面价值】投资收益【差额】②处置后剩余股权的会计处理A.处置后的剩余股权不能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应当改按《企业会计准则第22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的有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其在丧失控制之日的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B.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被投资单位实施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应当改按权益法核算,并对该剩余股权视同自取得时即采用权益法核算进行调整。
(2)合并报表的处理:①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计量;②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③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损益;④一揽子交易:应将各项交易作为一项处置子公司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处理;丧失控制权之前,每一次出让的差额在合并报表中应确认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时一并转入当期损益。
2017-2018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CPA学习笔记】处置部分股权投资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2017-2018
最新会计实务】
【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对于处置
后的剩余股权应当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我们首先看看处置股权会给会计核算带来什么变化.
从上表可知,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
权之后,有可能出现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股权比例下降至20%-50%,仍以长期股权投资为会计核算科目;第二种情况,股权比例下降至20%以下,会计核算科
目由长期股权投资转为交易性金融资产或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下面,笔者将分别分析这两种情况的会计处理.
一、股权比例下降至20%-50%
2015年1月2日,A公司对B公司投资,取得B公司100%的股权(非同一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取得成本为9,000万元,B公司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总额为
8,000万元.
2015年,B公司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算实现的净利润1,000万元,B公司所持
有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增值200万元;2016年前3个月,B公司实现净利润500万元.
2016年4月1日,A公司转让B公司60%的股权,出售价款7,350万元.剩余
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为4,900万元.
假定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为10%,B公司未分配现金股利,不考虑其他因素.请写出A公司处理此项业务的会计分录.。
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的会计核算—准则分析、理论解释和实务处理●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谢获宝林欣李艳华【摘要】企业对被投资单位持股比例变化,对其影响由控制转为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应对长期股权投资由成本法改为权益法,并在个别报表和合并报表分别进行处理。
本文从准则分析、理论解释和实务处理三个方面深入研究了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时的会计核算问题。
【关键词】长期股权投资控制权核算方法转换一、准则分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上市公司之间的股权交易越来越多,母公司在投资时会基于持有目的、经营战略、风险管理策略的变化来改变对子公司的投资比例。
有关母公司因处理子公司股权而丧失控制权业务的相关会计核算原理及方法都很复杂,针对此项业务活动相关的会计处理,我国会计准则也在不断进行调整。
按照《会计准则解释第4 号》的要求,如果一个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等原因不再对被投资企业拥有控制权时,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已经处置的股权,投资企业应当按照处置长期股权投资的一般情形进行核算;如果未处置的剩余股权能够使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形成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的,投资企业应当按照追述调整法,将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
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未处置的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应当按照公允价值对其进行重新计量,并确认投资收益。
按照《会计准则解释第5 号》的规定,如果投资企业通过多次交易分步处置被投资企业股权从而丧失控制权,并且处置被投资企业股权的各项交易属于一揽子交易业务的,应当将属于一揽子交易中的各项处置股权的交易等同于一项处置股权并丧失控制权的交易进行核算。
需要说明的是,在丧失控制权之前,一揽子交易中每一次处置股权交易所得价款与处置股权的账面价值的差额,在合并财务报表中确认并列报为其他综合收益,在丧失控制权处置股权的交易业务发生时,一方面要确认本次处置股权交易的损益,另一方面,还要将一揽子交易中前面各次处置股权交易所产生的其他综合收益转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损益。
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部分子公司股权会计处理的探讨作者:张春雷赵慧峰李瑞红来源:《商业会计》2012年第01期摘要:由于企业会计准则中规定了在不丧失控制权情况下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而没有直接规定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本文一方面对会计准则中涉及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处置子公司股权的会计处理的相关规定进行了总结,另一方面对没有做出的规定进行探索并举例,以期对会计实务的处理提供一些建议。
关键词:丧失控制权处置子公司部分股权会计处理企业持有对子公司投资后,如将对子公司部分股权出售,出售后不保留对被投资单位的控制权,出售股权的交易应区分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与合并财务报表分别处理。
一、个别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处置投资后,对剩余的股权投资按现行会计准则,可以继续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者确认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或交易性金融资产,应区分不同的情况分别进行会计处理。
(一)处置投资后,对被投资单位能施加重大影响或实施共同控制时。
按照长期股权投资核算方法的转换中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相关规定,因处置投资导致对被投资单位的影响能力由控制转为具有重大影响或是与其他投资方一起实施共同控制的情况下,首先应按处置或收回投资的比例结转应终止确认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
在此基础上,应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一方面应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及利润)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其他原因导致被投资单位所有者权益变动中应享有的份额,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的同时,应计入“长期股权投资——其他资本公积”。
因处置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探讨[会计实务,会计实操]会计处理在企业并购重组实务中,因股权转让导致企业增减子公司或其他下属企业的情形非常普遍。
由于股权转让不但影响企业当期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情况,而且对以后期间产生持续影响,因此其会计处理问题值得关注。
一、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指出:“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①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处置的股权,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
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②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上述规定与原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对于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规定:(1)对于剩余股权,不能按照个别财务报表中经调整(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后的账面价值计量,而是要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这就可能导致剩余股权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大幅增值。
(2)合并财务报表中丧失控制权当期应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部分对应的处置对价+剩余部分对应的股权公允价值-全部对应的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简称为“净资产份额”,包含购买日形成的商誉)。
该公式可进一步变形为:投资收益=处置部分对应的处置对价+剩余部分对应的股权公允价值-(处置部分对应的净资产份额+剩余部分对应的净资产份额)=(处置部分对应的处置对价-处置部分对应的净资产份额)+(剩余部分对应的股权公允价值-剩余部分对应的净资产份额)对于公式中的这两个括号,可理解如下:(1)在母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了处置收益:处置收益=处置部分对应的处置对价-处置部分的账面价值。
丧失控制权后具有重大影响的会计处理【摘要】丧失控制权日合并财务报表中投资收益的计算及合并财务报表相关调整分录的编制比较复杂。
文章探讨丧失控制权后具有重大影响情况下个别财务报表的会计处理、丧失控制权日合并财务报表中投资收益的计算及调整分录的编制等。
【关键词】丧失控制权;个别财务报表;合并财务报表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可能对被投资单位具有重大影响,本文探讨其在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
一、个别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一)处置股权的处理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处置的股权,应当将售价或取得对价公允价值与处置部分投资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投资收益。
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银行存款”等,贷记“长期股权投资”,差额借记或贷记“投资收益”。
(二)剩余股权的处理对于剩余股权,因丧失控制权前采用成本法核算,丧失控制权后采用权益法核算,所以应当按成本法转为权益法进行会计处理,即将剩余股权追溯调整到采用权益法核算的结果。
1.剩余股权初始投资成本的追溯调整。
对剩余股权,应当比较剩余的长期股权投资成本与按照剩余持股比例计算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的份额,属于投资成本大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属于投资作价中体现的商誉部分)的,不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属于投资成本小于原投资时应享有被投资单位可辨认净资产公允价值份额的,在调整长期股权投资成本的同时,应调整留存收益,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成本”,贷记“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
2.剩余股权“损益调整”的追溯调整。
对于原取得投资后至因处置投资导致转变为权益法核算之间被投资单位留存收益(实现的净损益扣除已发放及已宣告发放的现金股利和利润)的变动,一方面应当调整长期股权投资的账面价值,同时对于原取得投资时至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被投资单位中应享有的份额,调整留存收益,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或做相反分录;对于处置投资当期期初至处置投资之日被投资单位实现的净损益中享有的份额,调整当期损益,其会计分录为:借记“长期股权投资”,贷记“投资收益”,或做相反分录。
【教材例4-18】20×7年1月1日,甲公司支付600万元取得100%的股权,投资当时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500万元,有商誉100万元。
20×7年1月1日至20×8年12月31日,乙公司的净资产增加了75万元,其中按购买日公允价值计算实现的净利润50万元,持有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升值25万元。
20×9年1月8日,甲公司转让乙公司60%的股权,收取现金480万元存入银行,转让后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为40%,能够对其施加重大影响。
20×9年1月8日即甲公司丧失对乙公司的控制权日,乙公司剩余40%股权的公允价值为320万元。
假定甲、乙公司提取盈余公积的比例均为10%。
假定乙公司未分配现金股利,并不考虑其他因素。
甲公司在其个别和合并财务报表中的处理分别如下:(1)甲公司个别财务报表的处理①确认部分股权投资处置收益借:银行存款 4 800 000贷:长期股权投资 3 600 000(6 000 000×60%)投资收益 1 200 000②对剩余股权改按权益法核算借:长期股权投资300 000贷:盈余公积20 000(500 000×40%×10%)利润分配180 000(500 000×40%×90%)资本公积100 000(250 000×40%)经上述调整后,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剩余股权的账面价值为270(600×40%+30)万元。
注:老师手写以此图为准。
(2)甲公司合并财务报表的处理【提示】丧失控制权日合并报表中确认投资收益=丧失控制权日长期股权投资公允价值-按购买日公允价值持续计算的丧失控制权日长期股权投资账面价值+其他综合收益(1)在不存在正商誉的情况下,合并报表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2)在存在正商誉的情况下,合并报表中确认的投资收益=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按原持股比例计算的商誉)+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投资收益=(480+320)-[(500+75)+100]+25=150(万元)。
企业在实务中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可能导致丧失对原有子公司的控制权。
丧失控制权后剩余股权如何计量?处置部分股权的损益如何计量?2010年7月财政部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以下简称解释第4号)第四问答对此作出了原则性规定。
一、解释第4号对丧失控制权的会计规范思路及依据对于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对子公司的控制权时剩余股权的会计处理,解释第4号分别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了规范。
个别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实际未发生变化,剩余股权按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处置后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处理;合并财务报表中的会计处理则发生较大改变,剩余股权按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解释第4号上述规定是根据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的变化对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作出的修订或补充。
其直接依据就是2008年修订的国际会计准则IAS27关于丧失控制权的第34、35段。
控制权转移是重要的经济事项,包括取得控制权和丧失控制权。
在丧失控制权的情况下,原有的母子公司关系被新的投资者与被投资者关系所替代,这种新的投资关系与之前的母子公司关系显著不同,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日进行初始确认与计量。
从企业集团的角度看,对子公司控制权的丧失,意味着对子公司单项资产和负债的控制权丧失。
上述重大变化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反映为:终止确认原子公司资产(包括商誉)和负债,立即按公允价值购买一项资产(长期股权投资或金融资产)并予以初始确认和计量,由此产生的利得或损失应确认为当期损益。
这与不丧失控制权的交易事项截然不同。
控制权转移是会计处理尤其是计量基础改变与否的分界线,在保持控制权前提下的股权变动根据主体理论作为权益交易在股东权益中列报,引起控制权转移的权益变化则作为损益交易列报。
有关母公司收购少数股东股权随后处置部分股份丧失控制权情况的案例分析有关母公司收购少数股东股权后随后处置部分股份丧失控制权情况的案例分析一、非合并形成控股子公司例1:A 公司于1998年5月12日联合其他三家公司投资设立B 公司,注册资本62,100万元,其中A 公司出资37,260万元(占比例60%)。
2019年8月25日A 公司收购B 公司少数股东全部股权,以经评估基准日2019年12月31日B 公司净资产价值为59,615.64万元(其账面净资产值为33,406.90万元)为准,经协商最后支付现金23,846.26万元,收购后B 公司为A 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19年10月5日A 公司将其持有B 公司51%的股权,以基准日2019年12月31日B 公司净资产评估价值59,615.64万元为准,转让30,403.98万元,转让后由于处置51%股权丧失了对B 公司的控制权。
B 公司自成立至转让日之间的净利润为-35,447.65万元,其中自成立至收购当期期初之间的净利润为-28,693.10万元,收购期初至收购时净利润-6,004.04万元;收购日至2019年9月30日时净利润为-750.51万元。
(一)收购时的账务处理收购B 公司少数股东全部股权,属于增加投资持股比例,母公司A 公司自子公司B 公司的少数股东处购买少数股东持有的对该子公司全部股权或部分股权,由于不涉及控制权的转移,不形成报告主体的变化,所以不属于企业合并,也就是说,不适用企业合并准则。
母公司个别报表对于自少数股东处新取得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第四条的规定,确定长期股权投资的入账价值。
(1)个别报表购买日投资入账借:长期股权投资——投资成本 23,846.26贷:银行存款等 23,846.26购买日长期股权投资成本=37,260.00+23,846.26=61,106.26万元(2)合并报表第一步,将长期股权投资还原为权益法2019年8月30日,B 公司账面净资产为27,402.86万元(其中:累计亏损-34,697.14万元),当期净利润为-6,004.04万元。
因处置部分股权丧失控制权的会计处理探讨
会计处理在企业并购重组实务中,因股权转让导致企业增减子公司或其他下属企业的情形非常普遍。
由于股权转让不但影响企业当期的资产、负债状况和盈利情况,而且对以后期间产生持续影响,因此其会计处理问题值得关注。
一、企业会计准则的相关规定
《企业会计准则解释第4号》指出:“企业因处置部分股权投资或其他原因丧失了对原有子公司控制权的,应当区分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进行相关会计处理:①在个别财务报表中,对于处置的股权,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进行会计处理;同时,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其账面价值确认为长期股权投资或其他相关金融资产。
处置后的剩余股权能够对原有子公司实施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按成本法转为权益法的相关规定进行会计处理。
②在合并财务报表中,对于剩余股权,应当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进行重新计量。
处置股权取得的对价与剩余股权公允价值之和,减去按原持股比例计算应享有原有子公司自购买日开始持续计算的净资产的份额之间的差额,计入丧失控制权当期的投资收益。
与原有子公司股权投资相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应当在丧失控制权时转为当期投资收益。
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处置后的剩余股权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按照公允价值重新计量产生的相关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上述规定与原会计处理方法的不同之处在于,增加了对于合并财务报表的相关规定:
(1)对于剩余股权,不能按照个别财务报表中经调整(由成本法转换为权益法核算)后的账面价值计量,而是要按照其在丧失控制权日的公允价值重新计量,这就可能导致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