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保守主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
- 格式:doc
- 大小:42.50 KB
- 文档页数:15
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文化保守主义作为一种世界性与自觉性并存的文化现象,是对现代化过程所衍生的精神世界的迷失,是传统文化日渐衰落等现象的历史性反應。
中国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是近代以来,面对西方文化冲击而形成的捍卫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价值的思想潮流。
本文结合改革开放之后的时代转向与传统文化的特征,分析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文化建设的积极与消极影响,提出规避文化保守主义思潮消极影响的措施,在开放的大格局中理性对待并创新发扬中国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浪潮中保持本民族特色,在现代化进程中保留传统韵味。
标签:文化保守主义;中国传统文化;思潮改革开放以来由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优秀内质与内在发展的需要,开放的格局吸引了众多文化的交融碰撞,中国的文化主体面临着主流价值选择、民族根性和民族认同感加强的形势。
在此文化背景下,文化保守主义学派捕捉契机重整旗鼓,20世纪90年代出现了全国性“国学热”,“崇儒反马”思想理论甚嚣尘上,试图以儒教代替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并出现反对中国文化的“西方化”等思潮。
一、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影响分析改革开放后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再次兴起对社会的影响,不能简单地持肯定或者否定态度,而应结合时代背景与社会现实给予实事求是的评价。
一方面要充分认识到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对社会的积极影响。
另一方面要警惕文化保守主义对社会和个人的消极影响。
对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评价全面而深刻,温和不偏激,防止陷入“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的困境。
(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有利影响分析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兴起引起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视,注重从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有利资源来重构自身与社会的精神家园,尤其在学习国学的过程中对个人道德修养的提高、文化素质的培养以及情操的陶冶有一定的积极作用,预防“急性病”与“人失其性”的危机。
文化保守主义学者的倡导不仅有利于塑造和谐文明的社会氛围以助于社会稳定与幸福,而且促进了在新时代下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传播。
新保守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及对策杨雅华摘要:新保守主义是当今西方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和理论思潮。
近些年来,新保守主义传入我国,其意识形态和理论主张对我国学术界和理论界的影响不可小视。
认清新保守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寻找解决之对策,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新保守主义;影响;对策一、新保守主义的由来新保守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在美国崛起的政治思潮,其浓缩了美国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这两大传统政治思想,因而既有浓厚的保守主义渊源,又有深厚的自由主义背景。
在美国的社会意识形态和政治生活领域中,自由主义曾经占据着主流地位。
从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危机后,自由主义更是超出了政治领域而向经济领域渗透,并逐渐主导美国的经济生活,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的自由主义进入全盛时期,并在个人生活方式上急剧凸现,责任、道德、社会等观念迅速淡化,代之而起的是我行我素和享乐主义。
自由主义在社会福利、种族平等和女性权利等方面的业绩并没有真正解决美国社会中的结构性冲突和特殊性矛盾,一些社会性问题反而变得越发尖锐。
60年代末,美国大学的学潮频发,嬉皮士运动在民间泛滥,而在法国爆发了“五月风暴”,捷克则发生了“布拉格之春”。
发生在经济飞速增长,社会福利制度日益完善时的这场社会动荡,引发了整个社会的反思。
各种理论纷纷登场,试图对其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各派相争的结果是新保守主义逐渐取得支配地位,对美国70年代中期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产生重大影响,而一跃成为当今西方思潮的主流。
在美国的霸权主义和文化独尊的背景下,在当今这个开放的全球化的时代,新保守主义对世界的影响不可小视。
二、新保守主义的主张及对我国的影响第一,在思想领域,新保守主义大肆宣扬西方价值观的优越性及“社会主义意识形态过时论”,使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内出现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淡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倾向。
中西文化中的保守主义及其结果【摘要】保守主义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主要体现在封建传统观念的延续和传统礼教的尊崇上,强调家族和社会的稳定与秩序。
而在西方文化中,保守主义则表现为对传统价值观念和制度的坚守,拒绝改革和变革。
中西文化共同特点在于对传统的维护与传承,以及对现代文明的怀疑和批判。
保守主义对文化发展的影响体现在继承和传统文化资源的保护,但也可能导致文化的僵化和停滞。
而在社会方面,保守主义可能带来对新事物的排斥和对异己的歧视。
保守主义在中西文化中都有存在并产生一定的结果。
【关键词】中西文化、保守主义、体现、共同特点、文化发展、社会影响、结果1. 引言1.1 中西文化中的保守主义及其结果中西文化中的保守主义是一种影响深远、历史悠久的思想传统。
保守主义强调对传统价值观念、道德准则和社会习俗的维护和传承,反对过度的变革和革命。
在中国文化中,保守主义体现在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传承上,如封建礼仪、家族观念、儒家思想等都得到了长期的保留和弘扬。
而在西方文化中,保守主义则体现在对宗教信仰、家庭价值观念和社会等方面的坚守不变。
中西文化中保守主义的共同特点在于都强调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珍视,认为这些传统是社会和文化稳定的基石。
保守主义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它可能导致对新观念和新思想的排斥,阻碍了文化的进步和发展。
保守主义对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影响都是双重的,既有其积极的一面,也有其消极的一面。
保守主义在中西文化中都有存在,并产生一定的结果,这需要我们从多角度进行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2. 正文2.1 保守主义在中国文化中的体现1. 传统价值观念的重视: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传统价值观念在社会中占据重要地位。
保守主义强调尊重传统,维护传统的家庭观念、道德观念和社会规范。
这种传统观念的传承使得中国社会在面对现代化和全球化的挑战时,保持了相当程度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 对权威的尊重:在中国文化中,权威是被尊重和崇拜的。
保守主义倡导维护现有的社会秩序和权威,并不轻易接受变革和挑战。
论中国近代以来的三次文化思潮及其启示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鸦片战争以降,中国进人了从传统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历程。
在这一历史进程中,中国与西方先发展国家的时代落差、中国自身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以及西方国家在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卜的渗透和影响等诸多因素,使得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转型极具复杂性。
这种复杂性不仅体现在不断改变的生活方式卜,还体现在愈演愈烈的文化思潮。
从五四时期新文化运动、三十年代读经讨论,到五十年代抽象继承法争论,一次又一次的文化思潮在激荡起伏的时代浪潮中奔流涌动。
然而,古今中西文化问题并没有随着争论的不断延展而逐渐明晰,反而随着时代的变迁而愈加复杂。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一般说来,“五四新文化运动”广义卜指的是“五四运动前后的新文化运动”。
严格说来,“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在规模、性质、影响等多方面都有实质不同,是两场不同的运动。
然而,“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并非是完全的,两者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和历史脉络。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两场“运动”的出场方式和表现形式虽有不同,但却是同一社会历史进程中的同一社会主体的现实活动,在文化主张、价值信念、历史影响等诸多方面高度契合。
新文化运动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准备和理论先导,而五四运动是新文化运动的高潮。
在这个意义卜,将“五四运动”与“新文化运动”合二为一,用“五四新文化运动”来指称发生在“五四”前后的“新文化运动”,是较为妥帖的。
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起止时间,主要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不同看法。
狭义的时间节点是从1917年到1921年。
广义的时间节点是从1915年到1923年。
对五四新文化运动起止时间卜的分歧,并未影响人们对这场运动的实质内容和历史影响的理解。
从历史背景来看,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有着深刻的社会因素和文化根源。
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并没有在根本层面改变中国社会的性质,中国仍处于封建军阀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保守主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态度保守主义是人类的一种基本态度2016-11-22哲学园《为保守主义辩护》书评佚名作者或知情者见文请联系保守主义在不同的语境下,或者不同的历史阶段,拥有不同的含义,但它们都有类似的本质:是一种强调既有价值或现状的政治哲学。
保守主义一般是相对激进而言的,而不是相对进步而言的。
二战结束以来,在朝或在野,保守党已经成为主要的政党。
只是由于战后自由主义共识的根深蒂固,保守主义还不能取得更大的政治成就。
《为保守主义辩护》一书对保守主义作系统的陈述和辩护,并在合理政策被提出前对其中导出的基本信念作系统的表达和辩护。
“它是一种阐明保守主义的基本信念、表明它们的正确性并针对批评意见进行辩护的尝试。
”旨在说服明智的以及道德上坚定的人们相信,生活在保守的政治安排之下比生活在目前能够得到的任何别的替代性安排之下更有可能过上良善的生活。
凯克斯通过阐述保守主义的两个显著特征:四种基本信念(怀疑主义、多元主义、传统主义、悲观主义)及政治道德三个层次(普遍的、社会的、个人的),两条主线交错,利用这一架构,在普遍意义上汲取自由主义的根本洞见,在社会层次上借鉴了社群主义的理论资源,在个人层次上既克服了自由主义的缺陷,又避免了社群主义的偏颇。
让读者对保守主义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和另一种视界。
综观全书,不难发现有几个关键词:反思、趋善、避恶。
而围绕这三个词又融入对保守主义两个特征及其作为一种政治道德的阐发,形成关于保守主义的系统陈述和辩护。
下面,将从这三个方面总结自己的看法。
首先说反思。
“保守主义来源于一种自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把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欣赏和失去它的恐惧集于一身。
”朴素的保守主义的显著特征是珍视并力图保护经过考验的和争取的东西。
而当过良善生活必不可少的条件遭到威胁,朴素的保守主义就必须转变为能够应对威胁的反思的保守主义。
众所周知,历史的发展必然是顺境与逆境共存的。
对于习惯生活没有实质性变化地继续下去的保守主义者而言,遭遇历史的逆境,美好未来的前景是如此渺茫。
卢梭《社会契约论》中公意思想对当前转型中国的意义卢梭《社会契约论》中公意思想对当前转型中国的意义《社会契约论》是卢梭最重要的作品,贯穿《社会契约论》的中心思想是卢梭的公意学说,而对公意学说的不同解读形成了各种思想认识上的分歧。
因此,如何看待卢梭的公意学说,直接影响到了我们对其政治哲学思想的认识。
基于卢梭是在公意学说的基础上阐述他的一系列政治主张的,有必要对卢梭的公意学说作一番阐述。
一、公意的来源与确立社会契约论是西方近代形成和发展的以契约为前提和中心来论述国家政权起源性质的政治学说---国家究竟是起源于强力还是起源于契约。
这一学说由霍布斯奠基,经洛克发展后,卢梭是集大成者,使其系统化。
他以天赋的平等、自由观念为基础,通过契约来说明国家政权的起源。
认为人生来就是平等和自由的,人们之间的关系是建立在自由平等协商的基础上,并由此提出主权在民的公意思想。
公意学说是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灵魂和尖端 , 正像在人的构成方面,灵魂对于身体的作用乃是哲学的尖端,同样在国家的构成方面,公意对于公共力量的作用则是政治学的尖端 .有关公意的概念卢梭并不是首创者,狄德罗在其百科全书中曾有使用,而卢梭的公意思想不过是一种发展。
如果说狄德罗是从神学层面上使用公意的话,卢梭则是从世俗层面上来使用这一概念的。
我们不妨作这样的提问:人们究竟为什么需要实现契约的结合?社会契约又何以可能实现? 回答问题前先来看看卢梭所设想的公意是怎么形成的。
在《社会契约论》的开篇是人们传诵已久的名句人生而自由,但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为什么? 卢梭也只是观察到了这一现象。
卢梭设想曾有这样一种人类生存状态:人们曾达到过这样一种境地,当时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在阻力上已经超过了每一个人为了在这种状态下继续生存所能运用的力量。
Vo l.32No .8Aug .2011第32卷第8期2011年8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J o urnal of C hifeng University (S o c.S ci )新保守主义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建立在新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这两大传统政治思想基础之上。
当时美国的“福利国家”政策和“伟大社会”运动受挫,国内经济滞涨,自由主义超出政治领域向经济领域渗透,过度的提倡自由主义造成了社会问题层出不穷,吸毒、失业、犯罪和社会秩序混乱等问题日趋突出,对外,整个70年代苏联在世界上的态势与患上“越战综合症”的美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苏攻美守”的态势使美国在这一时期内的外交政策受到了影响。
面对这些问题,各种理论纷纷出炉,欲求解决美国面临的内忧外患问题。
最终新保守主义取得支配地位,对美国70年代中期以后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尤其是对外政策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保守主义自70年代成型,被里根和布什所推崇,80年代取得支配地位,成为西方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并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对其他国家的影响也在扩大。
一、新保守主义对中国现代性建构的影响现代性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涵盖了哲学、政治、社会与文化等不同领域。
要对其做一个确定的、规范的界定是不容易的。
现代性与现代化紧密相连,现代性是现代化的产物,随着现代化的发展必然会出现现代性的特征。
现代性是与传统相对而言的,为了分析方便,学者常把现代性分为经济、政治、文化等几个方面。
中国自“五四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以来,走上了现代性意识的启蒙之路,但是并没有使中国走上现代性社会发展的道路。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即现代性的建构是从1978年邓小平领导的改革开放开始的,经过30年的发展,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现在正处于由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过程,中国的现代性建构还很不完善,要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性,任重而道远。
既有来自内部的压力,又有来自外部的干扰。
新保守主义作为西方国家的主要意识形态对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的影响必须引起注意。
论述保守主义在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作用
保守主义是一种政治思想,它强调社会的稳定性和传统价值观,反对社会变革和进步。
在社会政治生活中,保守主义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防止社会出现混乱和动荡。
保守主义可以保护传统价值观,使社会秩序得到维护,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
此外,保守主义还可以保护社会的经济利益,防止社会出现不必要的经济浪费。
保守主义还可以保护社会的文化传统,使社会的文化不被破坏。
总之,保守主义在社会政治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可以维护社会的稳定,保护传统价值观,保护社会的经济利益,保护社会的文化传统,从而维护社会的和谐。
如何看待行业思想中的保守与激进在各个行业的发展进程中,保守与激进这两种思想始终存在,并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行业的走向和企业的决策。
对于这两种思想,我们不能简单地以对错来评判,而应深入剖析其背后的原因和影响。
保守思想在行业中通常表现为对传统模式、方法和技术的坚守。
这种思想并非一无是处,它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和价值。
首先,保守意味着稳定和可靠。
在某些关键领域,如金融、医疗等,稳定和风险控制至关重要。
保守的做法能够降低出错的概率,保障基本的服务质量和安全。
例如,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往往采取较为保守的策略,以确保资金的安全和金融系统的稳定。
其次,保守思想有助于传承和保护行业的核心价值和传统。
许多行业都有其独特的文化和技艺,这些是经过长期积累和沉淀形成的宝贵财富。
保守思想可以使这些传统得以延续,避免因过度创新而丢失。
比如,传统手工艺行业,如陶瓷制作、木雕等,传承了数百年的技艺和风格,正是因为有保守思想的存在,才没有在现代化的浪潮中被完全冲垮。
然而,过度的保守也会带来一些问题。
它可能导致行业发展缓慢,无法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和需求。
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固步自封很容易被竞争对手超越。
而且,过度保守会抑制创新,使企业难以开拓新的业务领域和市场空间。
激进思想则与保守思想截然相反,它追求快速的变革、创新和突破。
在行业发展中,激进思想往往能够带来新的机遇和突破。
激进的企业或个人敢于尝试新的技术、商业模式和管理方法,从而有可能开辟新的市场,引领行业的发展潮流。
例如,互联网行业的发展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一些新兴的互联网企业凭借激进的创新思维,迅速崛起,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
共享经济、移动支付等新兴模式的出现,都是激进思想推动的结果。
但激进思想也并非完美无缺。
激进往往伴随着高风险,如果决策失误或市场反应不佳,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而且,过于激进可能会忽视行业发展的基础和规律,导致盲目扩张和资源浪费。
在实际的行业发展中,我们不能单纯地倾向于保守或激进,而应寻求两者之间的平衡。
社会变革对较为保守的人产生何种影响?一、宽化传统观念社会变革对较为保守的人来说,首先产生的影响是宽化传统观念。
传统观念通常是历经时间淬炼而形成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念,而社会变革则是新的思潮和观念的涌现。
在日新月异的社会形态下,较为保守的人可能会受到冲击,他们可能会开始对传统观念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
社会变革给予他们跳脱传统束缚的机会,使得他们更加开放和包容,触及到了崭新的思维边界。
二、增加新知识的获取途径社会变革对较为保守的人还会带来新知识的获取途径的增加。
保守的人思维相对较为封闭,对于新鲜事物和知识更新的接触相对较少。
然而,社会变革则是知识迅速传播的催化剂。
通过互联网、传媒等渠道,新的观念和知识不再局限于特定阶层的人去获得,而是普普通通的人也能够接触和了解到。
因此,社会变革能够让较为保守的人拥有更广泛的知识来源,增加了他们对世界的认知。
三、加强个人适应能力社会变革对较为保守的人来说还会加强他们的个人适应能力。
较为保守的人通常对改变持有一定的抵触心态,他们习惯于稳定和确定性。
然而,社会变革常常伴随着各种改革和转型,这对于较为保守的人而言可能是一次考验。
在面对不断变化的环境中,他们需要积极主动地适应新的情况,学会调整自己的思维和行为方式。
通过这一过程,较为保守的人的适应能力得到了增强,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四、提升合作和沟通能力社会变革还对较为保守的人的合作和沟通能力产生积极影响。
在传统观念中,个体的决策和行动更加独立而封闭。
然而,社会变革推崇开放、合作和共享的理念,这就需要较为保守的人逐渐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
他们需要学会与他人进行合作和沟通,尊重和欣赏不同的观点和意见。
通过与他人的交流和合作,他们能够更加全面地认识世界,拓宽自己的思维边界。
综上所述,社会变革对较为保守的人产生着诸多影响。
宽化传统观念、增加新知识的获取途径、加强个人适应能力以及提升合作和沟通能力都是这些影响的体现。
社会变革为较为保守的人带来了机遇和挑战,需要他们积极主动地适应和融入变革之中,从而更好地适应和塑造社会的发展。
如何看待行业思想中的保守与激进在各行各业的发展进程中,我们常常能观察到两种截然不同的思想倾向:保守与激进。
这两种思想如同两条并行的轨道,影响着行业的走向和决策。
保守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对传统和既有模式的坚守。
它并非是一味地拒绝变革,而是在面对新的观念和方法时,表现出相对谨慎的态度。
这种谨慎源于对已知风险的充分认识和对未知风险的担忧。
从积极的方面来看,保守思想有助于维持行业的稳定。
在一个成熟的行业中,经过时间检验的方法和流程往往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保守的思想能够确保这些有效的经验得以延续,避免因盲目追求创新而导致的混乱和失误。
比如在一些传统制造业中,成熟的生产工艺和质量控制体系是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石。
坚守这些传统的做法,可以保证产品的质量和生产的效率,从而维护企业在市场中的声誉和地位。
然而,过度的保守也可能带来一些问题。
它可能会使行业错失发展的良机,无法及时适应市场的变化和新兴技术的冲击。
当竞争对手纷纷引入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以提高竞争力时,过于保守的企业可能会逐渐落后,市场份额被逐步蚕食。
激进思想则与之相反,它热衷于突破传统,追求快速而剧烈的变革。
这种思想往往充满了创新的激情和冒险的精神。
激进思想的优点在于能够为行业带来突破和跨越式的发展。
在一些新兴行业或者面临重大变革的行业中,激进的思想可能成为推动行业进步的关键力量。
例如在互联网行业的早期发展阶段,许多激进的创业者大胆尝试新的商业模式和技术应用,从而开创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商业奇迹,如电子商务、社交媒体等。
但激进思想也并非毫无弊端。
过于激进可能导致决策的盲目性,忽视潜在的风险和问题。
一些激进的企业在追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可能会过度扩张、资金链断裂,甚至陷入破产的困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两种思想呢?首先,我们要认识到它们在行业发展中都有其存在的价值。
保守思想为行业提供了稳定的基础,而激进思想则为行业注入了创新的活力。
在实际的行业运作中,理想的状态是在保守与激进之间找到一个平衡。
中西方保守主义对我国构建文化自信的启示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响亮。
在这种情况下,构建文化自信成为了我国必须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之一。
而谈到文化自信,中西方的保守主义尤为值得我们借鉴和借鉴。
让我们来看一下中西方保守主义对于文化的态度。
中西方的保守主义都倾向于强调历史的传承和文化的积淀,注重传统的重要性和文化价值的传承。
在这一点上,中西方保守主义有着一致的观点,即认为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底蕴,需要得到尊重和保护。
这种观点对于我国构建文化自信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中西方保守主义都强调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在这一点上,无论是中西方的国家还是个人,都会去积极保护和传承本族的传统文化。
这种保护与传承的行为为中国构建文化自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启示,就是要加强对中国文化的保护和传承。
只有当我们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我们才能更好地构建我们的文化自信,让全世界都能够感受到中国的文化魅力。
在构建文化自信的过程中,中西方保守主义还提供了一些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经验。
中西方保守主义都强调对外文化的尊重和理解。
无论是中西方的国家还是个人,都认为应该尊重其他文化的差异性,去理解和学习其他文化的优秀之处。
这一点对于我国构建文化自信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即我们需要尊重并理解其他国家的文化,让我们的文化在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中得到发展和完善。
中西方保守主义都倾向于强调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
中西方的国家都会利用自己的文化传统来打造国家的文化形象,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
这种做法为我国构建文化自信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借鉴,即我们应该利用中国悠久的文化传统来提升国家的文化软实力,让全世界都能够认识和了解中国的文化。
在国际社会中,中国的文化自信也是重要的一环。
对于文化的自信,我们需要进一步的加强,这也将是中西方保守主义对我们的启示。
希望我们能够在保守主义的理念下,不断加强我们的文化自信,让中国的文化在国际社会中发光发热。
英国式保守主义的内涵及其现代解释-政治社会[真诚为您服务]关键词:保守主义,柏克,传统,分权,个人权利由柏克开创的英国式保守主义大致有以下一些内容:尊重历史和传统,尊重权威与分权,强调宗教与道德在社会的作用,关注变革的细节,关注个人的财产,认为社会应该有合适的等级,等等。
而其核心价值是对个体的人的尊重。
而新保守主义却在强调市场法则的旗帜下,忽略乃至牺牲了一般弱势民众的利益。
保守主义近来成为国内学术界关注的热点之一,对于这样一种复杂的学术现象,笔者不可能进行全面的分析,只是试图根据自己的研究谈谈对英国保守主义的一些理解。
一,英国式保守主义的基本内容保守主义是当今世界最难界定和理解的思潮之一。
它的变种既多,又随着不同的历史和地理背景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保守主义要果断捍卫的原则和目标比任何一个其他的意识形态观念都更为模糊.人们通常认为它始终倾向于维护已经形成的、代表历史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事物,而不管其形成的方式如何:无论是通过革命的,通过渐进的,甚至通过政变形成的还是通过王位继续形成的,对保守主义来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维护既成的“传统”,这就足够了。
然而,这究竟只是一种最简单的理解,保守主义的内涵与其涉及的价值观念远比上述的看法复杂得多。
总的来看,它起源于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社会的思想遗产。
由于早期的保守主义与20世纪的保守主义在很多方面发生了变化,因此又有学者将其分为“传统”保守主义与新保守主义。
但一般说来,英国式保守主义有如下一些特征:首先是对历史和传统的极端尊重。
历史在英国保守主义者那里最终成为了一个人人都可以把握的本质——即经验,而这种长期积淀的经验就是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的传统,政治权利是通过时间本身的推移来得到保证的。
历史,即我们长期以一种非凡的方式作某种事情的习惯,本身就是一种理性。
柏克甚至认为,就是在殖民地,英国的统治也应该对当地的习俗与传统表示适当的尊重。
柏克在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中,反复批判启蒙主义如下的观点,即社会可以通过世俗的、平等的、自治的方式进行治理。
中西方保守主义对我国构建文化自信的启示【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中西方保守主义对我国构建文化自信的启示。
在介绍了中西方保守主义的定义以及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在分别从对我国文化传统、价值观、历史认知、文化自信建设和文化软实力的启示展开讨论。
结论部分强调了弘扬传统文化、融合外来文化和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性,以增强我国国际影响力。
通过对中西方保守主义的启示,可以为我国文化自信的建设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关键词】中西方保守主义、文化自信、传统、价值观、历史认知、软实力、弘扬、文化立场、融合、独特性、国际影响力1. 引言1.1 中西方保守主义的定义保守主义是一种对传统价值观和制度的坚守和捍卫态度。
在政治上,保守主义强调社会稳定和秩序,主张尊重传统权威和社会等级制度。
在文化层面,保守主义注重保护和传承民族文化,反对文化的异化和破坏。
中西方的保守主义虽然有着一定的差异,但都强调文化传统的重要性,主张对文化进行保护和传承。
在中国,保守主义也是一种重要的文化价值观,代表了对中华文化传统的珍视和继承。
在当今全球化的背景下,中西方的保守主义对于我国构建文化自信至关重要,能够帮助我们坚守文化立场,保持独特性,增强国际影响力。
深入理解中西方保守主义的内涵与启示对于我国的文化自信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2 我国文化自信的重要性我国文化自信是指对自己文化传统、价值观念、历史认知以及文化软实力的自信和自豪。
在当今全球化时代,文化的竞争与交流日益频繁,文化自信显得格外重要。
文化自信是国家软实力的体现,能够增强国家的文化影响力和凝聚力。
文化自信是民族凝聚力和认同感的来源,有助于增强国民的文化认同和自豪感。
文化自信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支撑,可以激发人民的创造力和创新力,推动经济繁荣和社会进步。
文化自信也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实现世界文化多样性的重要保障。
我们需要在面对中西方保守主义的挑战时,保持对我国文化自信的坚定信念,不断弘扬传统文化,坚守文化立场;积极融合吸收外来文化,保持独特性;树立文化自信,增强国际影响力。
论保守主义的传统观与社会发展(哲政学院政治学与行政学班2009级赵杰20090140130)【摘要】保守主义的崛起是多方面的原因,它的一个核心主题是捍卫传统,推崇传统和进化。
我们应该理性的对待保守主义的传统观,传统与历史是现实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与社会进步是互不相离的,传统文化推进了社会发展、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提高了人民的思想道德素养、推动了社会和谐发展;反之,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保护了传统的发展,提高了社会保护传统文1化的责任心。
【关键词】保守主义传统观社会发展相互促进社会的发展进步是多方面原因的集合,保守主义作为西方主流政治思潮之一,对社会的发展也作出了极大贡献。
保守主义的传统观与社会进步发展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让我们在看待传统文化的时候多了一些理性眼光,也看到了他们之间相互联系的良性作用。
一、保守主义的传统观(一)保守主义的定义、内涵保守主义是西方社会的主流政治思潮之一,它来源于一种自然的态度,这种态度把对有价值的东西的欣赏和失去它的恐惧集于一身。
保守主义其实是一种“情景意识形态”,是针对“对现状的具体挑战”而做出的反应。
“如果把保守主义在各个时期、各个国家所拥护的制度罗列出来的话,它将包括国王专权、君主立宪、贵族特权、代议民主、总统独裁、高关税和自由贸易、民族主义和国际主义、国家主义和联邦主义、遗产继承社会,此外还有资本、市场社会及各种各样的福利国家等等。
毫无疑问,今天的保守主义者不会热衷于那些它现在不感兴趣的制度和实践。
但是,保守主义者也许会吃惊地发现,他们在自己国家的历史上曾经捍卫过他们现在所痛恨的制度。
如果再看一下世界的话,他们可能还会发现,自己所想加以守护的制度也许在其他国家的保守主义同伙眼中,简直是荒唐可笑的。
”○1伯克认为人性是不完善的,而且是不可完善的,他反对抽象的人权观,强调人权的具体性,并且质疑理性主义,推崇经验思维,他主张改革,却又谨慎革命,认为自由是有序的自由,自由只能是秩序与权威下的自由。
文化保守主义评述摘要:文化保守主义是近现代以来重要的文化思潮之一,他在发扬传统文化维护社会稳定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也促进了现代文化的发展。
在文化引领时代的今天,如何看待文化保守主义,如何加强文化保守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联系,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文化是我们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认真分析文化保守主义的积极方面和消极方面,为文化争论和文化建设提供一些合理的建议和见解。
关键词:文化保守主义保守主义主要想维持现状,反对激烈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改革的势力和思想流派,主张社会改良,价值认同和维护传统(1)。
它有一种不想突破陈规的惰性,英国学者斯科拉顿说保守是一种自然性情,它是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些特性:习惯、惰性、恐惧以及好胜心等等(2)。
梁启超认为:”唯留恋也故保守”(3)。
牟宗三认为:”真正的保守,就是切实而落于实践的创新(“4)。
学术界对保守主义作了比较一致的看法。
中国的保守主义起源于清朝末年民国初年,以章太炎为精神领袖的”国粹派”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保守主义的文化团体,”国粹派”和中国文化保守主义者分别代表着文化取向与政治取向。
五四时期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又出现高涨,与强势的西化思潮、初步的马克思主义思潮形成分庭抗礼的局面,五四时期有保守主义的”东方文化派”(以杜亚泉为代表)和”学衡派”(胡先骕、梅光迪、吴宓为代表)挑起的论战以及他们发表的文章和著作都对社会产生过巨大的反响。
三、四十年代文化保守主义思潮走向成熟。
中国文化保守主义思潮及其代表人物主要是围绕”中西文化”、”新旧文化”和”本土文化与现代化”这样几个问题展开思考的,并与反传统主义的激进主义者、主张俄化的马克思主义者进行争论,他们的理论建立与理论局限,也主要反映在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理解上.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西方思想的侵蚀,传统的本土文化受到威胁,为防止本体改变,捍卫传统文化的保守主义者与各种思潮进行了争论,企图捍卫自古以来的人们赖以生存的民族文化和稳定的社会生活。
文化保守主义是与现代化进程相伴生的全球性现象,其基本特点是力图以价值理性来批判导源于现代化的工具理性的过分膨胀以及由此带来的诸多问题。
在中国,保守主义通常是指对于事物的变迁更倾向于保持其延续性和渐进性,以力求稳健的某种观念或意识。
20世纪90年代,伴随着对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反思,文化保守主义再次成为一些学者和刊物公开亮明的旗帜。
一、当代文化保守主义兴起的原因任何一种文化思潮的产生,均不可能是突如其来的,自有其深刻的背景和原因,当代中国文化保守主义当然亦不例外。
(一)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
当今世界是高度开放的世界,任何一个国家不可能对国际形势的变化无动于衷。
文化保守主义在当代中国的泛起,与中国所处的国际文化环境的变化有着密切的关系。
第一,全球一体化催生文化多元化。
众所周知,随着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世界进入“后冷战时代”,全世界都在对既往的经济、政治、文化政策进行反思和调整,对各自民族的现代化道路进行重新设计和选择。
在某些西方思想家看来,苏联和东欧的巨变标志着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失败,意识形态冲突明显让位于经济竞争和文化冲突,民族和宗教问题走向前台。
在这种背景下,思想文化界骤然掀起保守主义思潮,开始了对“激进主义”的清算,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与文化的民族化趋势并存。
越是存在着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民族文化认同的危机感就越深,就越需要强化民族文化意识,这种世界性思想潮流必然对中国思想文化界产生作用。
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开放,一方面,发展中国家在此过程中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本国经济大踏步地走向世界,但由于经济发展程度和科学技术水平存在着落差,等价交换背后却是不平等交易;另一方面,随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享受到信息便利的同时,因信息输出与输入的不对等,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是后殖民时代的显著特征。
所谓后殖民主义是指70年代以降,西方进入后工业时期,对非西方的控制主要手段是其文化优势,地缘政治学变成地缘文化学。
浅论保守主义在社会转型过程中的重要意义用清华大学许章润教授的话来说,如果将持续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算做第一波改革开放,经历1902年清末新政到1937年抗战之间的第二波,再从1978年到现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必须由第三波进入第四波,由以经济改革为主转向更全面和彻底的改革开放。
这一波的走向与成败,将影响深远。
激进与保守的选择,在每一波改革开放中均引起难以回避的巨大争议和现实后果。
现在,中国又站上一个重要节点。
自柳传志、王瑛之争以来,企业家群体中,对现实也呈现出不同的判断和选择。
有分歧很正常,在巨大的转型中,被认为的“激进主义者”也好,自以为的“保守主义者”也好,只要言之成理,其声音都值得一听。
正是在心平气和的对话而非被操控的各种情绪中,明辨的公民,理性的底盘社会,才会逐渐形成。
以前常说“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够革命,回头来看,这其实是一种坚持保守必要的社会秩序,愿意妥协,谋求逐步改良的心态。
杨子云的新书《站在常识一边》,提供了一个好的样本,集中呈现了一些企业家的观点与分析。
这些观点和分析,在此文中,被归纳为“保守主义”。
但“保守主义”并不是一个涵义非常清晰的词汇。
亨廷顿说:“当社会的基础受到威胁时,保守主义的意识形态就提醒人们一些制度的必要性和一些现存实践的好处。
”基于认识论上的谦虚,保守主义者不认为谁能掌握社会变革的总钥匙和总规律,所以不主张激烈的变革。
哈耶克的思想,在一些知识分子与企业家群体中都颇受认同,他同样主张认识论上的谦逊,主张自由秩序的自然扩张与演进。
有人认为他是一个保守主义者,但他恰恰曾写过一篇名文《我为什么不是一个保守主义者》,批评保守主义缺乏自己的方向,划清了反对基于理性狂妄的激进变革与顽固守旧之间的界限。
如果说他保守,显然,他保守的是自由自发的社会与宪治秩序。
或许,中国的“保守主义者”们也要继续自问:保守什么?因何保守?如何保守?中国恰逢19世纪以来的激进运动,在20世纪实践中央计划经济,距离商业文明越来越远。
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一场自我救赎和自我革命,至今仍是未竟之业。
从历史角度来思考,真正的原罪是旧体制的原罪。
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清理旧体制原罪的过程,通过清理旧体制原罪,解放生产力。
公权力本身的改革是改革的最大公约数。
从理论上正本清源,搞清楚政府的性质,其作用边界,对把握改革方向和实质改革起着“牵牛鼻子”的作用。
政府内生于经济系统之中,而不是臵身局外,因此以一种全知理性角色对经济系统进行全面把握和操纵的假设是不能成立的。
近读杨子云的新书《站在常识一边》,得以比较系统地了解王石、任志强、冯仑等一批著名企业家对商业、政治及两者关系的观点。
企业家的见识与作为,对中国转型有重大影响。
这本访谈,触及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些重大问题,窃以为,值得做一些更深入的辨析。
大致而言,他们认为改革就是改错,如果要追究原罪,首先应追究不合理的旧体制。
他们认为推进改革需要保守主义智慧,“要记住政府永远是发牌的”,但政府最好不要做市场能做好的事。
凭着直觉,他们实践着如下经济理论:市场的本质,是一个大范围的匿名合作秩序。
这一秩序中,有着各色各样的组织,政府、企业、NGO、家庭、宗教组织……它们以其各自的专业贡献相互依赖地共生于一个网络中,市场参与者遵循一般正当行为规则,分享与其贡献大致相对应(却又是事先不确定)的回报。
其中,政府作为一个特别的组织,作为提供“保护服务”的“供应商”,换取税收。
由此,我们会以一种新视角看待政府-市场关系:良好治理合作秩序中,政府适当的角色设臵、行动边界和运行方式是什么?今天的文章来自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副教授刘业进,经作者授权发布,欢迎收听“腾讯思享会”或“ThinkerBig”公众帐号:向工商文明的转型远未完成从农耕文明迈入现代社会的地区,难免流行对商业的偏见。
重农抑商政策长期占主导地位,企业家是一群与商业联系紧密的人,他们的地位和作用因而没有得到正确认知和重视。
深处商业文明的传统中,孟德斯鸠发现:“商业能够治疗破坏性的偏见,哪里有善良的风俗,哪里就有商业;哪里有商业,哪里就有善良的风俗,这几乎是一条普遍的规律”。
(《论法的精神》下卷,P2)不仅如此,商业还是和平的使者,因为“贸易不越过国界,士兵就越过国界”。
一切贸易,无分国内国外,都构成分工的支持机制——分工是国民财富的真正来源。
贸易、分工和生产是商业行为的不同环节,所有环节,都是人际联合的生产行为,而企业家们正是谙熟和实践这一联合技艺的人。
奥派经济学认为,企业家是市场过程的驱动力量。
中国真正的企业家也在凭直觉实践着这一常识。
用武克钢的话说,靠贸易和分工繁荣起来的是一种新的文明形态——“工商文明”,而企业家正是“工商文明”的核心推动力量。
这跟“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观念差别明显。
传统社会中,“无商不奸”这个俗语折射出农业文明对商业文明、工商阶层的偏见。
企业家群体饱受诟病,这是一种流布甚广的错误归因。
看起来,仅靠改变货物的地理位臵而套利,的确有不劳而获之嫌。
但没有商人的价格信息揭示,生产者该生产什么,生产多少,用什么资源和技术生产,这些知识是无从知道的。
在一个“大社会(Great society)”中,服务于陌生人不需要靠善意,根据价格信号行事就好。
任何一个群体中难免有坑蒙拐骗、以身试法者,对此,武克钢认为“坏富人和坏穷人同时存在”,企业家群体中有以身试法者、坑蒙拐骗者,哪个群体没有这样的个例?商业贸易和企业,是联合的事业。
企业和市场,不过是人际联合以实现分工合作的两种形式罢了。
劳动分工的背后是知识分工。
正是引领分工和联合的企业家们,把分散的知识和信息实现整合,引发了惊人的“整体远大于部分之和”。
奥地利学派的传人柯兹纳(I.Kirzner,1973)说,企业家是那些“无中生有、以少生多”的人。
人何以成为万物的灵长?“群”也。
人以群居,合作创造人。
特别是借助于语言能力,人类具备了极高“群”的技艺。
“联合的科学是一切科学之母。
其余科学之进展都取决于这门科学之进展”,这是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中提出的著名论断。
如果对托克维尔命题做一个扩展的理解,其对转型国家的启发意义极大。
“联合”不局限于政治结社,而是包括工商业和慈善组织更广泛领域的联合实践。
商业要持续繁荣,必然发展出契约精神和相应的制度,从商者从自己的实践中感知到以联合(甚至是匿名的联合)带来的“合作剩余”,由此强化了个人自由、正义、法治以及和平解决冲突的观念。
对此,中国的企业家从其亲身实践中感受深刻:“在商本位之下,人与人的关系是平等、自由、契约和法治关系;工商文明以生产和建设为本,而不是以掠夺和分配为本,所以工商文明内部的阶层关系、官民关系是通过谈判和契约来完成,不是以暴制暴(武克钢,《站在常识一边》,P29)。
这甚至可以看做市场经济的道德根基。
工商业以广泛的匿名联合方式,通过迂回合作创造价值,其价值创造并不能在每个环节每个时刻以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察者眼前。
劳动价值论恰恰是对这种间接迂回的因果链条做了错误归因。
观念转变难,实践新观念,建立符合新观念的制度更是何其难矣。
从农耕文明而来的中国,又恰逢19世纪以来的激进运动,在20世纪实践中央计划经济,距离商业文明越来越远。
作为转型大国,1978年的改革开放是一场自我救赎和自我革命,至今仍是未竟之业。
改革就是改错,改掉旧体制的原罪讨伐民营企业家原罪的声音一度甚嚣尘上。
冯仑对此一语中的,“耽误我们几十年发展的制度你怎么不谴责?民营企业发轫之初和安徽小岗村的性质一样,如果它不犯点规怎么能冲破旧体制弊端的束缚?”旧体制下没有企业——在严格的经济学意义上,原来的国有企业不是企业,民企和企业家群体是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的新事物。
改革开放的实践、社会知识的传播和理论研究证明,以中央计划经济为特征的旧体制束缚生产力、阻止技术进步、扼杀理性、摧毁传统,用哈耶克在《通往奴役之路》中的总结,旧体制的持续不仅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而且导致正义、道德和真理探索方面的可怕后果。
20世纪的转型国家无一不历经改革阵痛。
改革意味着直面过去犯下的错误,改革首先是改掉过去的错误。
几代人建立起来的旧体制包含着完整的制度、利益结构及相应的思想观念。
改革旧体制必然涉及“改法”。
一个晚上就可以废除一部不合时宜的旧法律,但背后的思想观念不会一夜消失。
对旧法的突破,经常以个案的形式作为导火索,逐步获得民意基础,最后在政治权威的默认和支持下推及全局。
冯仑强调从历史角度来思考,真正的原罪是旧体制的原罪。
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清理旧体制原罪的过程,通过清理旧体制原罪,解放生产力。
那时,“卖个东西不让你卖,办个个体执照都是天大的事儿”,甚至“养只鸡、下个蛋都是不允许的”(茅于轼语,2014)。
因此,摸着石头过河必然意味着突破旧法。
在新旧体制交接的界面上,要人们百分之百地守法,改革永远不会启动;新旧体制交接的界面上,“我们不得不在法律不健全的时候先干起来”。
民营企业迅速崛起,短短30年发展,成为创造财富、缴纳税收、吸纳就业,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国民经济主要力量。
“这不是清白吗?这不是民族大义吗?”冯仑针对民营企业原罪说,如此反问。
这未尝没有道理。
理论上,没有民营经济的崛起,就没有真实的市场交易,就没有真实的相对价格信号,经济系统中大范围的匿名合作和资源配臵的信息基础无从产生,中国经济的全面恢复就没有可能。
20世纪伟大的自由主义者迈克尔〃波兰尼说过,苏联的计划经济其实是“装扮的”,真正纯粹的中央计划经济其实一天都存活不下来,在第一波严厉的公有制计划经济实验失败之际,在五年计划喧闹声的掩护下,他们(苏联政府)悄悄尝试增补了一个一个商业项目,逐渐使经济操作商业化了。
他们从本国地下黑市甚至《华尔街日报》中获得资源配臵所必需的价格信号,这才是他们精心掩饰的“社会主义”成功的奥秘(迈克尔〃波兰尼,2006,183)。
中国民营经济的崛起,恰恰也为共生在一个市场中的国有企业提供了宝贵的相对价格信号,国企存续至今享受了免费的相对价格信号这种“公共产品”。
这也正是民企的“清白”和“民族大义”。
改革就是改错,改革就是改法,改革开放之初如此,改革的全过程都是如此。
正如现任领导人所说“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一劳永逸的社会终局方案,都已被证明是一个神话。
通过开创一个允许广大人民在各领域不断创新的局面,启动了一个永无完结的试错、学习进程。
如果决定论是正确的,如果存在唯一正确的目标,原则上,改革总有终止的一天。
可是,卡尔〃波普尔和以赛亚〃伯林雄辩地证明,在社会事务领域,神谕哲学家的神话不攻自破,历史决定论已经破产,唯一正确的美好社会方案并不存在。
多元和批判理性主义并不是转型国家转型时期的特殊方法论,而是贯穿于人类历史全部过程的方法论。
眼下“要改革”,“不改革没有出路”已经形成执政党和社会的共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