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理识字图
- 格式:ppt
- 大小:464.00 KB
- 文档页数:28
什么是字理识字?
字理识字系列——总序
从事语文教学二十多年,发现了学生中的两个不变的传统:错别字不变,男生不喜欢语文的人数总比女生不喜欢语文的人数多。无论是城镇学生还是农村学生,无论是八十、九十年代还是二十一世纪的学生,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他们的错别字如出一辙。无论何时何地,喜欢语文的男生总是没有喜欢语文的女生多,语文成绩好的男生总是没有女生的多。究其原因是语文要写字,汉字太难写、太难记。历经几次语文教学方法的改革,也难觅解救良方。九十年代末期,接触了字理教学法后,茅塞顿开。语文难难在识字,识字难难在不识字理。不识字理,那一个个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字是那么单调、枯燥、烦人:一个个汉字中的点横竖撇捺钩,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在左,有的在右,让人看得眼花缭乱,记得头脑发昏。识字理,那一个个汉字就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令人过目不忘,学而不厌,兴趣大增。
字理教学法就是依据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从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入手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在汉字教学中把汉字的构形理据分析出来告诉学生,让学生知道汉字的构
造原理及其演变过程是字理教学。那么,什么是字理呢?所谓字理,就是汉字的构形理据。汉字是古代劳动人民根据生产、生活的需要创造出来的,每一个字的构形都有一定的道理和依据。其主要表现就是“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方法。但是经过“隶变”乃至当代大规模简化之后,“六书”已不能涵盖所有字形,因此江苏徐州彭城大学语言文字研究所所长杨洪清、朱新兰夫妇也与时俱进地对现行汉字的字形进行系统归类、科学分析,将“六书”发展为“十书”。岳阳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教研员贾国均总结提出了字理识字法。在进行字理识字实验的过程中又不断完善为字理教学。
字理识字法之我见
摘要:所谓字理,是汉字的组构和演变规律。字理识字法是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使用汉字形音义的关系实行识字教学的方法,也就是说通过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的分析,使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这种识字方法,以启发学生展开想像和联想为基本手段,通过揭示和解析字理,使学生牢固建立字的形音义之间的联系。
关键词:字理字理识字法
一、字理识字法的研究概述
在我国的语文教学史上,识字教学历来是启蒙教育阶段的一个重点。而长期以来,识字教学的高耗低效一直困扰着一线教师。随着教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识字教育研究的问题也持续深入。为此,很多有识之士在识字领域持续探索,先后形成了以“集中识字法”、和“分散识字法”为代表的诸多教学流派。
其中,侧重从字形入手的“集中识字法”,注重汉字字形的生成性特征,引导学生把汉字归类识记,其培养的主要是学生对字形的类比推理水平,而易忽视听说读写等其他水平的培养。侧重从字义入手的“分散识字法”,注重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生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生字的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显出来;但是如果教师处理不当,对字形的教学就很容易疏忽。而其他形式多样的识字教学法,或是突出了分散识字的字义联系特征,或是突出了集中识字的汉字生成性特征,即使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是并没有从根本上统一两者在形式上的不一致。所以,学生普遍识字质量不高,错别字多,又容易遗忘。而依据汉字的结构原理,抓住汉字形与义的关系实行汉字形音义相结合的字理识字法,无疑是当下我们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字理识字教案
教案标题:字理识字教案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理解字的构造和组成要素。
2. 学生能够识别和辨认常见的汉字。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字理知识进行字形分析和识字。
教学重点:
1. 字的构造和组成要素。
2. 常见汉字的识别和辨认。
3. 字形分析和识字策略的运用。
教学准备:
1. 课件或黑板。
2. 汉字卡片或识字卡片。
3. 学生练习册或活动手册。
教学过程:
引入活动:
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字理识字的兴趣,例如通过展示一些有趣的汉字或字谜等。
2. 导入话题,与学生一起讨论字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例如字是我们进行沟通和阅读的基础。
教学步骤:
1. 字的构造和组成要素的介绍:
a. 通过课件或黑板展示字的构造和组成要素,例如部首、偏旁、笔画等。
b. 与学生一起分析和讨论一些常见字的构造和组成要素,例如“人”字的构造和组成要素是哪些。
2. 常见汉字的识别和辨认:
a. 准备一些汉字卡片或识字卡片,与学生一起进行识字游戏,例如学生根据卡片上的字形快速识别并说出对应的字音或意义。
b. 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一些形状相似的字,帮助他们辨认和区分这些字。
3. 字形分析和识字策略的运用:
a. 与学生一起分析一些字的字形特点和规律,例如“心”字的上下结构和“木”字的左右结构。
b. 引导学生使用所学的字理知识进行字形分析和识字,例如通过观察部首和偏旁来猜测字的意义。
巩固练习:
1. 学生个人或小组完成练习册或活动手册中的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的字理识字知识。
2. 教师巡回指导和辅导学生,解答他们在练习中遇到的问题。
总结反思:
字理识字的基本方法
梁亦芳
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建立起“明理识字”的观念,培养学生识一字明一理,从而自觉主动地去学、去记,不仅能切实提高识字效率,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明理识字”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分析明理法。汉字的最大特点是表意性,教师要掌握汉字这一特点,就必须对每个生字认真研究分析,以字理为中心,体现汉字音、形、义的统一性。如教“跟从”的“从”字,教师只须用简笔画,勾勒出一个人跟在一个人的后面,学生即可理解“从”字的意思,并从图上观察到“从”字的写法,进而促进对“从”字的音、形、义的理解。这种明理识字,是有意识地识记,自然记忆深刻,掌握牢固。
演绎明理法。展示汉字的演变过程,运用直观演绎方法和加强对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如教“山”字时,可展示“群山图”,表现出“山”字的大体演变过程,再观察“山”字各部分的构成,这就是析形。如此形义结合,达到明理效应。
比较明理法。通过对若干音同而义形不同的字的比较,使学生理解生字的形义。如教“燕、艳、咽、焰、砚”等同音字时,对“燕”字重点分析,先展示“燕”字的实物图,让学生观察燕子的外形,然后对照“燕”字比较,就不难理解楷体字的“燕”字的上部分是燕子头部,中间部分的“口”是燕子的身体,分开列在口字两旁的部件像燕子的翅膀,四点即是燕子的尾巴。显而易见,这个“燕”字,与表示多种颜色的“艳”,口吞食物的“咽”,火焰的“焰”等绝不会混淆。这种比较明理,当然印象深刻、清晰明了。
推理明理法。现行教材中,识字教学的安排都是由浅入深,由易到难。课本里虽然象形字的数量不多,但它是汉字形成的基础。指事字是符号或是在象形字基础上加符号形成。会意字和形声字往往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象形字组合,因此教好象形字再教会意字、形声字就容
在识字中感受汉字的魅力
——特级教师黄亢美识字教学赏析
北京吴琳
这是一节情趣盎然的识字课。这些二年级的小学生与其说在学习识字,不如说他们在特级教师黄亢美老师的带领下,步入了一个神奇的汉字王国。这里,移步异景,妙趣横生,一个个惊喜的发现,令孩子们兴味倍增。此时,一个个汉字,在孩子们的眼里全然不是枯燥的符号,而是一幅画,一首诗,一个故事,使他们乐此不疲,并在浑然不知中,沐浴着祖国文化的璀璨阳光,感受着汉语言文字的无穷魅力……
◆兴趣,从问题开始
师:我们一起来识字,这是什么?(出示“一束鲜花”图片)
生:一束鲜花
师:对,这就是词语“一束鲜花”。把这个词语读两遍。
生:一束鲜花、一束鲜花
师:翘舌音“束”再读准确些。
生:一束鲜花
(教师继续出示图片,认读“一顶帽子、一面镜子、一杯牛奶、一轮朝阳、一串珍珠、一副球拍”等词,特别强调读准后鼻音的“顶”、“镜”这两个字。)
师:中国的汉字多有特点呀!“鲜花”为什么用“一束”而不用“一
条”?帽子为什么说“一顶”而不说“一个”?“朝阳”为什么说“一轮”而不说“一只”?“球拍”为什么说“一副”而不说“一条”?你看,我们中国汉语表达的方式真是丰富多样!
(教师又出示了若干写着数量词的卡片让学生认读:一只鸡、一羽信鸽、一峰骆驼、一张纸、一头牛、一匹马、一粒米……边读边向学生提示这些动物或物品所使用的不同量词。)
兴趣是引导学生进入知识大门的前提,是引起探究的第一步。黄老师在带领学生读了一组组使用不同量词的词语后,通过一个个“为什么”,在学习内容与学生的求知心理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汉字学习的情境,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
字理识字摘录
字理识字摘录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是低年级学生的基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识字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破字形这个难关。字理识字教学研究的目标是依据汉字构造规律识字,培养学生独立识字能力,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能力。教学方法如下:
一、根据规律,设计教法,激发兴趣,掌握学习汉字的方法
汉字虽然字形结构复杂,同音形似字多,容易混淆,但是汉字的规律性也很强,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文字学方面的学习,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法,引爆学生的兴趣。字理识字教学法通过字体解析,使汉字在孩子眼里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汉字成为了一种自觉的需要。
在教学“从”和“众”时,我先让一个学生在前面走,自己在后面跟着,边走边说:“一个跟着一个人叫从,就是跟从的从。”然后再让一个学生站在一起又说:“三个人在一起叫做众,就是群众的众,许多人的意思。”这样具体形象的语言加上适当的动作,学生对“从”和“众”二字的学习兴趣盎然。如:“青”字加三点水,问:这个清跟什么有关,表示什么意思?依次加虫旁、加言字旁、草字头,
先说字义再组词,这样在学习一个生字的同时,不仅复习了旧字,还学会了一串新字。这个课例就是利用象形字的特点,让学生动手去体验、用眼去观察,体会识字的乐趣,享受发现的快乐。
常用的几种字理识字教学法
新沂市唐店镇中心小学叶连忠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那一个个由笔画组成的方块字对于刚入学的6周岁的孩子来说,是那么的单调、枯燥,一个汉字有那么多的笔画,仅仅是笔画名称就记不过来,何况那些笔画有的长,有的短,有的多,有的少,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在左,有的在右,让人看得眼花缭乱。另外还有几十个偏旁部首,更是让人记得头脑发昏。可是如果让学生了解了字理,那一个个抽象汉字就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令人过目不忘,兴趣大增。因此,根据汉字的造字特点和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运用形式多样的字理识字法,就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识字效率。根据一些专家的介绍,我在教学中尝试了几种方法。
1、图示法。这种方法一般适合教学象形字。图示的作用重在解决对汉字的溯源问题。在古文字阶段,象形字都很像一幅单线勾勒的简笔画,都是根据物体的表状,“随体诘诎”描摹出来的,一望即知其为何物,所以象形字具有很强的直观性。教学中就可以通过简单的图示,帮助学生在抽象的汉字与形象的图画之间建立联系,符合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的特点,提高识字的效率。文字又总是在不断地发生变化,不断提高其符号化、规则化程度的,甲骨金文演变为小篆,隶书代替了小篆,楷书又代替了隶书。在这个演变过程中,象形字的形象性受到相当程度的削弱,后来变成了由横、竖、点、撇、捺等笔画构形的方块字,它们先前的直观性已十分模糊。所以在教学中,对这部分变化较大的字,还应该展示它的演变过程,直至现代楷书的写法,帮助学生记忆和理解。图示法适用于对大多数象形字的教学,但少数极容易的字一看就懂,一学就会,则不必用图示。
孙志远2012
新用户
注册时间
2013-3-12
•串个门
•加好友
•打招呼
•发消息
电梯直达
楼主
发表于 2013-3-12 20:05:47 |只看该作者|倒序浏览
课文
第一课
升(顺——撇横撇竖,太阳升起,放声歌唱,学生升旗。)
国(顺——玉在四框中,四框像国境,玉是国中宝,富国又强兵。)
(谜——一座城池四方方,大王拿印坐中央。)
红(顺——这人做工与众不同,专纺丝线全部染红。)
我(谜——兵戈紧紧握手里,能杀敌人保自己。)
们(谜——这人同一家门,都是一伙人)
歌(顺——看似哥哥打呵欠,实是哥哥把歌练。)
立(谜——一点一横短,点撇一横长,你若猜不着,请你站一旁。)
礼(顺——双脚跪下头磕地,表“示”敬意行大礼。)
(谜——竖弯钩,门前立。迎来送往做表示;一会弯腰把头点,一会抬头把路指。
第二课
真(谜——十把工具不掺假,八个侄子合一家,为人城市不撒谎,行为端直不偏斜。)
北(谜——好像两人背靠着背,地图上端是它方位。)
家(谜——宝盖像住房,豸字当猪讲;屋里养有猪,生活得安康。)
开(谜——并无两点与关反义,进出家门从它开始。)
泳(顺——与水有关声旁永,俯仰动作有多种。夏天江河人最多,男女都爱此运动。)
第三课
走(谜——去的上边,足的下边,上下合起,进步向前。)
亲(谜——树木高高立,枝壮叶儿绿;父母和子女,就像叶连枝。)
河(谜——小小三点水,同可来相会,奔流向大海,一去头不回。)
让(顺——言加上,读作让,让人让座直推让。)
户(顺——尸上加点组成户,本义是门代指屋,为何用它代指屋,因为有门就有屋。)
工(谜——只要多出力,就会有功绩。)
字理图让识字充满文化内涵
作者:王媛
来源:《新课程·上旬》2017年第06期
(吉林省第二实验远洋学校小学部)
由于汉字具有一定的图画性,追本溯源解析字理,把由点点画画组成的方块汉字变成形象生动的图画,这样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还可以加深对汉字字义的理解,写写画画中感悟汉字的文化魅力。
一、字理演示,巧学象形字
刚刚上学的“小豆包”形象思维占主导地位,如果只是一味地死记硬背汉字,势必会打消他们识字的积极性,而带有趣味性的讲解汉字背后的演变故事往往更会吸引他们。
那么,在教学一年级上册《汉字家园》(一)的第一课时,课前我先进行了前测,全班44人都认识本课要学习的生字,那么当面对学生已有的识字基础,要学习的6个生字“人、口、目、耳、足、手”早已熟识的情况下,讲什么呢?了解过学情,我发现虽然学生都认识这些字,但实际应用起来,他们容易和读音相同的字混同使用,有的孩子将“目”字说成是木耳的“木”,教学时我认为这些字理图一定会帮助我将字义落实,同时也会吸引这些早已认识生字的“小不点儿”的注意力,果然在课堂上,当我将字理图投影到大屏幕时,他们的眼睛齐刷刷地盯着看,顺势我告诉学生我们的古人很聪明,很早很早以前是没有文字的,可是我们的祖先在生活中遇到事情要记录下来,怎么办呢?学生畅所欲言,看来很感兴趣,接着我告诉他们在最早还没有文字的时候,聪明的古人就在龟甲、兽骨上刻画,他们看到什么东西,就照这些事物的样子画下来,这就是我们最早的文字。后来,随着汉字的演变,这些字也发生了变化,笔画越来越简单,慢慢地就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方块字。现在,请你们来观察一下“目”字的演变过程,看看你有没有什么发现?学生说得特别好,“目”字的“口”就像图中人的眼眶,“中间的两横”就像黑色的眼仁,当我问“目”表示什么意思的时候?学生都能说出来,表示人的眼睛,进一步扩展我告诉学生凡是目字旁的字都和眼睛或者眼睛的动作有关。提到课前我听到有的同学说是“目耳”时,大家都笑了,笑声中我知道学生已经理解了字义,不会再弄混。在一年上册的教材中像这样的象形字还有很多,比如“文、山、石、田、土、火、日、月、风、云、雨、电、木、禾、米、竹、瓜、果、子”等44幅字理图。
字理识字10例
[案例]
例1:囚
识“囚”字,教师分析说,囚字的“囗”表示一间封闭的房子,即牢房,犯了错误或违犯了法律人就被关在牢房里就是囚禁。
例2:灾
学“灾”字,老师分析说,“灾”字的“宀”表示房子,屋中起火就是灾害。
例3:雨
教“雨”字,教师先板书,然后问学生:“同学们仔细看看,这个图形像什么?”学生经过观察与思考,回答:“像天上下着雨。”教师就告诉学生:“刚才老师画的,就是古代劳动人民用图画的方式写成的‘雨’字,后来经过不断演化,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了。”边说边板书“雨”字。让学生回答讨论:现在的‘雨’字和原先的‘雨’字有什么不同?由哪些笔画构成?笔顺怎样?通过以上教学,学生对“雨”字的形和义有了深刻的认识。
例4:疑
教师编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一个战士在战场上遇到了强大的敌人,他心里想,我用匕首(匕)刺还是用箭(矢)来射,用短矛来戳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他疑虑不决,一时不知怎么办才好,这就是疑。
例5:攀
“攀”,笔画繁多,教师一边说一边板书:山上有很多木,木上有很多枝枝杈杈,所以两个“木”字中间有两个叉;大手一用劲,就攀上去了。
例6:牧
教“牧”字,教师点出“牜”是“牛”的变形,“攵”是手拿鞭、棍的意思,手拿鞭子放牛,正是“牧”的本义。
例7:尘
利用拆字法认读“尘”,拆开为“小土”,然后让学生去联系生活中的尘土去理解,即为细小的土颗粒。这样就让学生在意、形、义方面达到认知的目的。
例8:男
老师说,“男”可拆开为“田、力”,可以引申为旧时代田中劳作的人。
例9:盲
教师引导说:“盲”可拆开为“亡、目”,“亡”即为失去之意,“目”即为眼睛,“盲”的意思就一目了然了。
按“理”识字
汉字是世界上难学易忘的文字,学生要完成新课标要求:“学习3500个生字”。不是个容易的事情,利用汉字字理识字,是很好地解决这个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按“理”识字,意义识记,印象深刻,减轻识字难度。析形索义,因义记形,学习一箭双雕,减轻识字难度。
识字是阅读与写作的前提与基础,小学语文课标指出:要求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会写。要会读会写会用这3000个汉字,不是容易的事。传统的识字教学是简单地读机械地记,以至于到用时很多字由于不理解意思而不会用。可谓“高种低收”,以至于教师为帮助学生记牢生字,不惜采取各种强行手段,学生为“逃出苦海”常缺交作业。找到一条更有效的识字方法,使教师乐教,学生乐学,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评价一种识字方法优劣的标准,最主要的就是看它能不能尽量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提供更多易于联想的线索,更快更牢地识记汉字。字理识字教学法就是依据汉字的组构规律,从汉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进行识字教学的方法,它能让学生通过“析形而索义,因义而记形”来形象识记汉字。实践证明这样的识字方法易记难忘,能有效地把学生从“死记硬背”的苦海中“解放”出来。下面我将从字理识字教学的主要理论基础方面谈谈字理教学与减负的深切关系:
(一)字理教学把握了汉字的本质特点,即构字规律和用字规律。学生按“理”识字,意义识记,印象深刻,负担自然减轻。
从前的识字教学,不少教师很难娴熟而灵活地依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和原理进行教学,多为独体字数数笔画,合体字说说结构而已,如“大”字,只要学生能说出横、撇、捺,有三画;“男”字只要能说出是上下结构,就可以了。学生采用的是机械记忆,老师不断地加压,课堂写,课后写,反复写,学生负担加重,产生厌学心理。随着识字数量的增多,使用这种识字方法的结果只能是生字回生率高,书写错别字多,学生苦不堪言,教师无可奈何。而依据构字原理,利用汉字表意性的特性来教学生字,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把上述两字分别析解为:“人”跨腿伸臂(一)表示“大”;古代在“田”间出“力” 劳作的是“男”。那么,生字出现在学生面前时就不会是抽象的笔画等符号,而是一幅幅图画,甚至还会浮现出动态性的内心视像,较之抽象的符号识记,这样讲“理”的识字,学生兴趣倍增,抓住了汉字的特点,记忆深刻,不用再去反复机械书写,学生当然乐意学,教师教得也轻松多了。
字理识字教学法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
破字形这个难关。小学识字教学的具体要求是读准字音、辨清字形、了解字义,并建立形音义之间的联系。所谓"字理",是指汉字因义构形的理据。具体表现在:①汉字不是假定性的符号,即汉字的"有理性";②汉字的由义构形之理;
③汉字的以形表意之理;④汉字的声旁表音之理。
字理识字教学就是根据汉字构字的表意性特点,从汉字构字原理上对字的音、形、义之间的联系进行分析,运用联想来把握字的形与义、音的关系,突
破字形这个难关。字理识字教学研究的目标是依据汉字构造规律识字,培养学
生独立识字能力,使学生对汉字产生浓厚的兴趣,培养独立识字能力。一般学
习步骤如下:
识字过程学习步骤
读准字音看拼音读准字音;遮去拼音读出字音;读课文中含有这个生字的
句子;如果是形声字能指出提示读音的声旁。
析形索义独体字:溯源--对照
(一般由老师写出古体汉字)将楷体汉字与篆体、客观实物各部分对应分析。合体字:分解--组合
分解部件,联想各自的基本含义和功能作用,再联想组合后整体的含义。
由义记形写写笔顺,想想为什么这样写,预见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想想
生字由几个部件构成,为什么这样构字,预见可能出现错误的地方。
理解运用读词读句--字理析词--组词造句--寻找"字族朋友"
默写检查试默回顾--默字--检查订正。默写时回忆字义书写字形,检查时
分析字形深化字义。
(一)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浓厚
在字理识字教学中,教师充分运用实物、图画、演示等直观手段,以及故事、谜语、歌谣等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不断再现汉字生动的构形,把枯燥乏味、机械记忆的识字方法,变成了有趣的、可理解的识字方法,激发学生去细
字理分析,巧记汉字
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油沐中心小学:唐巨忠
字理即是构字的原理,字理分析就是根据汉字的构字规律,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等造字法进行分析。运用直观、联想等手段识记字形,以达到识字的目的。识字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把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列入教学的第一目标。因此,成功的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必须根据小学生年龄阶段的特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在我们的语文教学当中,运用字理分析的方法巧记汉字,学生识记汉字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以下浅谈几点如何进行字理分析识记汉字:
一、多媒体演示,帮助理解
在教学中,可采用多媒体演示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感到新颖、有趣,如教学“目”时,课件先出现一只眼睛,慢慢演变成“目”,因此“目”有眼睛的意思。这样教学,儿童探究了自己的来源,有利于学生将汉字音、形、义的贯通,加深对字理的理解。
二、合理联想,激发记忆
汉字是一种符号,是联想的产物,能掌握它的内涵和外延,就能产生无穷无尽的联想,合理联想,有助于汉字的记忆。可根据汉字联想一副图或一种事物。如认识“瓜”可联想到带着瓜蔓的西瓜;可根据汉字联想一种场面,如“休”可联想到人累了,依靠树木休息;可根据汉字联想一种心理活动或表情,如见到“怕”字,可联想一个人心理十分害怕,脸都白了。
三、理解部件,记忆生字
如“初”,由“衣字旁”和“刀”合成,意为裁剪衣料。裁剪是做衣服的开始,这就是“初”的本意,引申为“开始”。再如一个母字带出一串字符,“两人为从,三日为晶,三木为森”,“看”是用手搭在眼上向远处望,即为看。“采”是用手去摘树上的果实。
字理识字,将一个个汉字变成学生感兴趣的图画,故事,身体语言,令人过目不忘,学而不厌,兴趣大增。以前我们的教学,不会引导学生通过感悟汉字构字规律(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来识记生字,并使之逐步产生探究汉字规律的浓厚兴趣及审美情趣。汉字虽然字形结构复杂,同音形似字多,容易混淆,但是汉字的规律性也很强,作为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加强文字学方面的学习,根据汉字的特点和规律进行教学,设计出最佳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兴趣。字理识字教学法通过字体解析,使汉字在孩子眼里变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一个个有趣的故事,这就大大激发了他们的好奇心,使学习汉字成为了一种自觉的需要。
字理识字教学的基本要求(一)依据字源字义正确地讲析字理著名文字学家安子介先生认为,探求字义可分为字源字义和实用字义两部分。汉字的字源字义是经专门研究考证过的汉字本义。在教学中,我们一般要用公认的字源理据去分析汉字。运用字源理据分析要处理好如下的三个关系:1、弄清汉字笔画和部件的合成关系。汉字是由部件和笔画组成,通常有以下几种情况:(1)由笔画与笔画组成。如“八”字,由撇和捺两个笔画组成。(2)由部件与笔画组成。如“血”字,由笔画撇和部件“皿”组成。“杀鸡宰鸭时把血' '滴入'皿'中。”(3)由部件与部件组成。如“男”字,由“田”和“力”两个部件组成。古代在“田”间出“力”劳作的多为“男”。不论是哪种情况,汉字各部分之间都是为表达某种意义而有机结合,它们之间的关系就体现了汉字的构形理据。例如“八、人、入”三个字,,看上去都是由撇和捺两画按相离、相接的关系组合,字形十分相似,书写时稍不注意就会出现错误,但是它们各自的构形理据却有根本的不同。“人”小篆写作“”,是人体侧面的象形;“入”甲骨文写作“”,象尖锐物体形,因为尖锐才会使人有如锥刺入物体的直觉;"八”,甲骨文写作“”。象分别、相背形。只要弄清了它们各自的造字原理才能明确撇和捺这样组合的原理,从根本上掌握和汉字形与义、音的关系。相当部分的汉字只要按照其字源意义讲析就能使学生印象深刻地识记了。如:初——用“刀”裁布是做“衣”的开始阶段,所以“初”是衣字旁而不是示字旁。染——古时人们从山上割来一些草“木”用“水”熬煮出颜色,然后把丝帛放下去煮“九”次(多次),就能把布染成了。所以“染”的右上是“九”而不是“丸”。辨、辩——用刀剖开就能辨别清楚(如用刀切开西瓜),所以'辨'字是刀旁心;辩论用语“言”,所以“辩”字是“言”字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