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分析
作者:李光华
来源:《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年第20期
【摘要】目的研究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第一、第二干休所的高脂血症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实施辛伐他汀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血脂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血脂指标较对照组更胜一筹(P
【关键词】高脂血症;针灸;效果
【中图分类号】R2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6.20..01
高脂血症患者由于血脂过高会引发多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近年来高脂血症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临床上一般使用降脂药进行治疗,为研究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效果,我所将高脂血症患者80例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以下是详细报告。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我第一、第二干休所的高脂血症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并确诊为高脂血症。
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78~90岁,平均年龄(85.36±4.37)岁,病程1~4年,平均病程(2.35±0.43)年。
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76~92岁,平均年龄(85.32±4.42)岁,病程1~5年,平均病程(2.38±0.47)年。
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在基线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辛伐他汀治疗,口服辛伐他汀20 mg,1次/d,治疗时间为12周。
观察组患者进行针灸治疗,针刺:取丰隆穴、足三里、内关、梁丘、三阴交、天枢穴和中脘等穴进行针灸,每次取3~4穴交替使用。根据患者的病情选择穴位,如痰浊内阻者加取阴陵泉和脾俞,进针方法为平补平泻;肝肾阴虚者加刺太溪、太冲、肝俞、肾俞和照海,进针方
法为补法;肝阳上亢者加刺百会、肝俞、曲池和风池,进针方法为泻法。常规消毒以上穴位,选择0.30 mm×25~75 mm毫针,使用指切法和补泻法进针,留针时间为20 min,
1次/d,1个疗程为10 d,间隔7 d进行第2个疗程,持续治疗时间为3个月。灸法:将红花、硫磺、决明子和公丁香等药物制成灸条,每个穴位灸15 min,1次/d,时间为35 d。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指标(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以P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胆固醇为(5.37±0.82)mmol/L,甘油三酯为(1.83±0.73)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56±0.46)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46±0.62)mmol/L。
对照组总胆固醇为(5.94±0.91)mmol/L,甘油三酯为(2.25±0.76)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1.34±0.43)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4.67±0.54)mmol/L。
观察组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患者(P
3 讨论
高脂血症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冠心病等疾病,威胁人们的生命健康。临床上治疗高脂血症的药物以他汀类和树脂类为主,能够有效的调节血脂,使患者的临床症状得到改善。
辛伐他汀能够有效的控制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起到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效果。辛伐他汀在临床上常用来控制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
中医认为高脂血症属于“痰浊”等范畴[1],是由劳逸失常、饮食不调、静而少动等导致多个脏腑功能失调引起的[2]。脾胃受损导致血瘀络阻,中医认为治疗此病应以化瘀活血、补脾益胃[3]为主,起到化痰和恢复血运的效果。丰隆穴、足三里、内关、梁丘、三阴交、天枢穴和中脘分别与胃、肝、脾、肾等器官相通,针灸诸穴能补脏腑之不足,达到明显的降脂效果。针刺通常选择常用穴位治疗高脂血症,联合灸法能够起到温经通络和行气活血等功效[4],不仅操作简单,且患者能够耐受,不良反应较少。
总而言之,针灸可有效调节高脂血症患者的血脂水平,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可在各级医疗机构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孙蕊.针灸治疗高脂血症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机制探讨[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18(3):126-128.
[2] 王凯悦,刘志诚,徐斌.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并发高脂血症的研究进展[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2):2456-2458.
[3] 张强.针灸治疗高脂血症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7):158-159.
[4] 翁瑜君.靳三针联合温针灸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J].实用临床医学(江西),2013,14(7):3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