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文艺报》对当代文艺学教材建设的影响
- 格式:pdf
- 大小:450.34 KB
- 文档页数:6
建国后文艺批判运动的发展脉络和其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实用版)
目录
1.建国初期的文艺批判运动
2.文艺批判运动对十七年文学创作的影响
3.建国后的文艺批判运动的发展脉络
4.文艺批判运动与文学创作的关系
正文
建国初期的文艺批判运动主要表现为对旧文艺的清洗和对新文艺的
推广。
这一时期的文艺批判运动对十七年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借鉴。
在十七年文学创作中,文艺批判运动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从反右斗争到“双百方针”的提出,文艺批判运动不断调整和完善,对文学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建国后的文艺批判运动的发展脉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梳理:首先是对电影《武训传》的批评,这一事件标志着文艺批判运动的开始;其次是 1954 年对电影《红楼梦》研究中主观唯心论的批评,这一事件表明了文艺批判运动对文学创作的深度介入;最后是 1955 年对胡风运动的批判,这一事件标志着文艺批判运动的高潮。
文艺批判运动与文学创作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
一方面,文艺批判运动为文学创作提供了素材和借鉴,促进了文学创作的发展;另一方面,文学创作也为文艺批判运动提供了对象和内容,推动了文艺批判运动的深入发展。
第1页共1页。
1949年—1966年《文艺报》转载研究本文将探讨1949年至1966年间《文艺报》所转载的研究文章,以及其在当时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该期间是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关键时期,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一、《文艺报》的历史背景和作用二、《文艺报》的报告文学报道三、《文艺报》对艺术理论的探讨四、《文艺报》对文学批评的分析五、《文艺报》对文化大革命的报道和评论六、《文艺报》对新文艺群体的引领和训练七、《文艺报》对文学作品的评选与推荐八、《文艺报》对文艺团体和文艺人才的关注和扶持九、《文艺报》的质疑和争议在这些研究文章中,不仅有大量关于文学、美术、音乐等艺术形式的理论探讨与分析,也包含了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批评,甚至呼应了当时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大革命的思潮,因而影响了整个中国文艺的发展方向和舆论导向。
可以说,《文艺报》对中国文艺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其转载和发行的研究文章也在当时文化建设中扮演了不可替代的角色,为后代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和艺术启示。
1.《文艺报》的历史背景和作用在这个提纲中,可以探讨《文艺报》的创刊背景和它在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发展中扮演的角色。
同时,需要关注《文艺报》的编辑方针和它所传递的理念,这些都将有助于理解《文艺报》的研究文章。
2.《文艺报》的报告文学报道在这个提纲下,可以对《文艺报》转载的报道文学进行分析,这些文章往往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现状和问题。
除此之外,这些报道文学也是引领文艺发展方向的重要力量。
3.《文艺报》对艺术理论的探讨这个提纲探讨的是《文艺报》转载的有关艺术理论的研究文章。
这些文章的内容涉及到了艺术的哲学和审美理论,有助于中国文艺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
同时,这些文章也为后来的文艺工作者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向。
4.《文艺报》对文学批评的分析这个提纲探讨的是《文艺报》对文学作品的批评和分析。
这些文章在指出作品的优点和缺点的同时,也提供了对中国文学发展有启发性的思考。
此外,这些文章还对文学创作的规律和方法进行了探讨。
1949年—1966年《文艺报》转载研究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以后,《文艺报》作为建国后最早且最重要的文艺刊物之一,积极参与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活动,深刻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思潮的变迁,它承担了传达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责任,成为文艺风向的指引者。
建国初期的《文艺报》以其不可替代的地位、重要性和权威性,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中国当代文学的发生与发展。
根据对“十七年”《文艺报》的转载研究,发现转载的作品来源分为两个维度:横向来源为同一等级的国家刊物,如《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纵向来源为地方刊物,如《北京晚报》、《河北日报》、《上海文学》等。
转载的类型以文艺政策、文艺批评、文学作品为主。
本文研究对象为1949年9月25日—1966年5月20日期间《文艺报》转载的作品。
对转载的作品进行穷尽式搜罗,按照类型对转载作品进行史料梳理。
针对个别典型的转载作品,运用皮埃尔·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分析其转载行为。
第一章通过对《文艺报》外围因素的研究,来审视《文艺报》在中国当时文学史上的重要性,从宏观上理解转载这一形式的深层含义,深入分析影响转载这一形式的多种因素,包括政治因素、权力掌控和编辑筛选三个主要方面。
第二章对“十七年”期间所转载的作品进行分类,具体分为文艺政策、文艺批评、文学作品、自我检讨四类,对转载的作品进行梳理。
第三章运用场域理论分析典型的转载作品,旨在阐释场域中各行动者是怎样合谋完成转载行为的以及行动者各自期望达到的意图。
第四章具体阐释所转载的作品对“十七年”文学规范化的作用和影响。
本文认为《文艺报》作为承担着颁布文艺政策、引领文学思潮、指导文学创作的重要期刊,在选择转载文章时的目的性很强。
这些文章在二次传播的过程中已经改变了最初发表时的意义和目的,文章影响的范围扩大,甚至对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和文学规范的生成起到一定的引导作用。
本文通过研究转载这一微观视角管窥“十七年”文学的发生现场,旨在重返历史,呈现出历史的复杂性和鲜活性。
建国初期《文艺报》研究(1949—1957)建国初期《文艺报》研究(1949—1957)引言:建国初期,中国文艺事业面临着巨大的机遇和挑战。
为了引导文艺工作者投身新社会主义建设,促进中国文艺事业的发展,1949年10月,中国文艺界迎来了一份重要的宣传工具——《文艺报》的创刊。
本文将对建国初期《文艺报》的发展与影响进行研究。
一、《文艺报》的创刊背景1. 新中国成立后文艺事业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 《文艺报》的创办宗旨与目标二、《文艺报》的组织机构与编辑团队1. 《文艺报》的编辑部组织架构2. 重要编辑人员的介绍及其对《文艺报》的贡献三、《文艺报》的刊物特点与内容1. 语言表达的思想与风格2. 栏目设置与内容四、《文艺报》在文艺批评与启蒙中的作用1. 批评与指导的重要性2. 对作家的批评与鼓励五、《文艺报》对文学创作的影响1. 对文学题材与风格的引导2. 对作家创作态度的影响六、《文艺报》在文艺政策制定中的作用1. 文艺政策的制定与宣传2. 对文艺活动的组织与推动七、《文艺报》的发展与变革(1953年-1957年)1. 《文艺报》的发展壮大2. 刊物调整与变化八、《文艺报》的影响与启示1. 《文艺报》对文艺界的影响2. 对后来文艺刊物的启示与借鉴结语:通过对建国初期《文艺报》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其在中国文艺事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它不仅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宣传平台,还通过批评、指导和激励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
同时,它还在中国文艺政策制定和文艺活动组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文艺报》的出现为当时的文艺界带来了新的希望和方向,对后来的文艺刊物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通过对建国初期《文艺报》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它在中国文艺事业发展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份重要的文艺刊物,它为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宣传平台,使他们的作品能够被更多的人了解和欣赏。
同时,《文艺报》还通过批评、指导和激励,推动了文学创作的发展,对作家们提出了宝贵的建议和鼓励,使他们在创作中不断进步。
关于建国以来文艺学教材建设的思考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为推动文艺学界的学科建设积极有效地回应社会文化的迅猛发展界内众多学者积极投身于文艺学的学科反思之中使其成为世纪之交文艺学界炙手可热的话题和亮点。
反思必然面对问题其中教材建设与学科建设的关系不容忽视。
作为学科建设的必然支撑之一基本教材往往集中体现着一个学科之所以存在的理由诸如相对确定的研究对象相对独特的方法论相对独立的命题等等因此教材建设不仅反映着同期学科建设中的问题也是学科反思及突破的有力体现。
因此笔者认为对文艺学教材建设进行有效梳理对深化学科反思促进学科建设深有裨益。
一、引进期虽然学界有观点认为中国现代文艺学的学科建制至今已有百年[1]但业内还是倾向认为:严格意义上的作为学科门类或学术概念的“文艺学”开始于50年代基本学术理路、框架、观点均来源于苏联。
查良铮于1953年翻译的季摩菲耶夫的《文学原理》是一本标志性的教材其强烈的政治功利色彩对于马、恩、列、斯思想的片面理解以政治立场引导文学理论阐述的学科模式直接影响着中国以后数十年的文艺学学科发展。
该书的基本主题是日丹诺夫主义。
它将“对民众进行共产主义教育”作为目标在哲学上只肯定亚里士多德的《诗学》有限肯定黑格尔;在文学本质上只承认文学的反映认识功能;将形象性视为文学唯一特点将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尊为典范所使用的材料除了革命导师及其所认可者之外基本来自俄罗斯。
因此虽然它对开创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功不可没但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读和曲解却对文艺学的健康发展设置了屏障。
此后出现的毕达可夫的《文艺学引论》谢皮洛娃的《文艺学概论》柯尔尊的《文艺学概论》基本是对季氏的《文学原理》的重复。
这些教材立足于狭隘政治主义与民族主义依据有限的文学材料强调论述服从路线政策其结论是否具有普遍性可想而知。
但这些教材在当时中国却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仅从1953年到1959年高教出版社和人民文学出版社累计印行就达119500册足使彼时屈指可数的大学中文系师生加上中央、省市从事文学研究者人手一册外还绰绰有余”[2](p。
1949年—1966年《文艺报》转载研究1949年至1966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极其重要的时期。
这期间,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和文化改革的推进,《文艺报》呈现出了一种特殊的转载格局,成为了文艺界的风向标和思想阵地。
本文针对这一时期《文艺报》的转载情况进行了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一、1949年—1966年《文艺报》的特点1. 折中主义,宣传团结2. 拉近与苏联的关系3. 鼓励民族文化的表达4. 推广文化批评5. 消灭封建主义思想,宣传共产主义思想二、1949年—1966年《文艺报》各类型文章的转载情况1. 小说2. 诗歌3. 散文4. 剧本5. 评论三、新文化运动与社会现实的关系反映1. 新文化运动的影响2. 社会现实的反映3. 文艺的社会建设四、外国文艺的影响与批评1. 苏联文艺2. 民主主义的文艺3. 西方现代主义五、对马列主义文艺的理解和借鉴1. 马列主义文艺的基本原则2. 马列主义文艺在中华文化中的传承3. 革命文艺团体六、艺术家的服务与群体1. 文艺工作者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2. 文艺作品与读者的关系3. 文艺团体的建设七、形式与内容的关系探讨1. 文艺创作形式的多样性2. 文艺创作语言和思想表达的关系3. 文艺创作中的真实性和虚构性八、文艺研究方法论的启示1. 转载的文艺学方法2. 审美的文艺学方法3. 历史的文艺学方法九、总结本文对1949年—1966年《文艺报》的转载情况进行了总结和回顾,并探讨了其对中国文艺发展的意义。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我们需要从中得出对中国文艺前进道路的启示和借鉴。
1. 1949年—1966年《文艺报》的特点本篇文章从历史背景、文艺宣传方向等多个角度对1949年至1966年《文艺报》的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
通过对其特点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段时期中国文艺界的宣传重点以鼓励民族文化、消灭封建主义思想为主,同时加强与苏联的关系,这也反映了当时国家政策的导向。
2. 1949年—1966年《文艺报》各类型文章的转载情况针对小说、诗歌、散文、剧本、评论等不同类型文章,本篇文章分析了其在《文艺报》中的转载情况和特点。
《文艺报》与中国当代文学思潮
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文艺报》意义非凡。
自创刊起,它便扮演着文艺风向标的角色,刊发的相关评论文章也都具有着相当的权威性。
可以说,每一次新的文学思潮的潮起潮落都与《文艺报》息息相关。
《文艺报》的复刊是我国当代文学发展史上相当重要的文学事件,复刊后的《文艺报》以“展示名家风采,纵览文学艺术新潮”为宗旨,对新时期文学场域的重建做了许多实质性的工作。
面对众多的文学新思潮,《文艺报》积极的引导和推动。
在文学批评方面,《文艺报》也积极的介入、引导。
新时期之初,《文艺报》致力于扭转传统文学批评的僵化局面,打破各种禁忌,注重对文学批评新方法的引进与倡导。
进入90年代,文艺报又努力的坚守文学批评学理性,来抵挡文学批评发展的颓势。
本文通过对复刊后的《文艺报》(1978-2010)所发表的文学批评文章进行系统的梳理,同时对当代文学发展的时代背景进行宏观的把握,分析其中影响力较深、影响范围较广的颇具代表性的文学思潮,例如新时期文学场域的重建、伤痕文学、现代派、向内转、先锋文学以及现实主义回归热潮等等,从而探讨复刊后的《文艺报》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产生的影响。
同时,本文对复刊后的《文艺报》与当代文学批评发展的关系的问题也有所涉及。
建国初期《文艺报》研究《文艺报》作为中国文学艺术界的权威刊物,自1949年创刊以来,见证了新中国文学艺术的蓬勃发展。
本文旨在探讨建国初期《文艺报》的发展历程、创新变革及其对当代文学的影响。
《文艺报》创刊于1949年,以“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宗旨,致力于推动中国文学艺术的繁荣发展。
在建国初期,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文学艺术界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
《文艺报》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为我国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艺报》的内容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鲜明的时代性:《文艺报》在建国初期紧扣时代脉搏,国家建设、人民生活等主题,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和历史价值。
多元的艺术风格:《文艺报》刊登了各种艺术形式的作品,如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等,展现了我国文学艺术的丰富多样性。
注重文艺批评:《文艺报》积极开展文艺批评,通过对各类作品的评析,提高了读者的审美能力和艺术鉴赏水平。
表现形式上,《文艺报》注重版面设计,以大字标题和精美的插图为特点。
还开设了多个栏目,如“人民文艺”、“新作品”等,为作家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
在艺术价值方面,《文艺报》承载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历史记忆,反映了当时人民的生活状态和思想情感。
同时,它也为中国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本文作者认为,《文艺报》在建国初期对中国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文艺报》为新中国的文艺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为作家们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阵地。
《文艺报》注重对各类作品的评析,通过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推动作家们的创作水平向更高层次发展。
《文艺报》还紧扣时代脉搏,国家建设、人民生活等主题,为新中国文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然而,尽管《文艺报》在建国初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其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在一段时间内,《文艺报》过于强调政治挂帅,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作家的创新和发挥。
《文艺报》在对待不同艺术风格和思潮时,有时缺乏一定的包容性。
《人民日报》、《文艺报》对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党报党刊指由中国共产党所掌握、主导的报纸刊物,它是体现、传达我国执政党——中国共产党的意志的最主要、最权威媒介,是我国进行意识形态管控的重要途径。
在文学层面,党报党刊具有政党性、文学性和规约性,为显现主流意识形态在文学中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平台。
除了能够反映执政党和国家政权对文学的态度和具体要求外,党报党刊作为当代中国无法回避的文学载体,在文学历史的长河里发挥着多种独特的作用。
本文欲以我国主要党报党刊——《人民日报》、《文艺报》上刊载的文学文本和相关文学的评论文章为研究基础,结合不同时期文坛的发展趋势,抓住最具代表性的、具体的文学现象和文学思潮的流变,兼顾党报党刊自身独特的内在机制,力求以全景的视角,揭示党报党刊文学的自身特点和党报党刊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中产生的影响。
首先,本文通过将党报党刊对各种文学体裁的具体影响进行点面结合的归纳梳理,在创作层面全景展示、总结党报党刊与文学的关系。
在此基础上,对最重要党报《人民日报》在“十七年”时期之于文学的影响,分阶段进行总结和研析,以期能将党报党刊与文学之间的关系把握得更加全面、深入、细致。
在深入讨论文学思潮产生、形成、发展过程中,所受到的来自以《人民日报》、《文艺报》为代表的党报党刊的具体影响的前提下,全面解析《人民日报》、《文艺报》的译著热点对文学发展的影响。
文学批评是党报党刊上最主要的文学表现形式之一,本文梳理了以《人民日报》、《文艺报》为代表的党报党刊层面文学批评独具特色的发展变化,并分时期总结了其带给中国当代文学批评整体格局的种种影响。
党报党刊有保障其存在和发展的内在机制和独特属性,这对文学形成了益处和弊端并存的多重影响,本文从编辑规则等多个角度切入对其进行研讨。
在以上各个方面详细论述的基础上,本文在最后对党报党刊影响文学方式的变化进行了总结、梳理和解析。
建国初期的文艺政策与理论研究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此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历史时期。
建国初期,国家面临着许多问题,其中之一就是文艺问题。
在这个大时代背景下,中国的文艺将面临着怎样的挑战?作为国家的文艺政策又将如何制定和实施?这些问题不仅关系到文艺本身的生命力和发展趋势,也关系到整个国家在文化领域的走向和形象。
一、文艺政策的制定建国初期,文艺政策的制定对于中国的文艺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此背景下,中央政府制定了一系列的文艺政策,一方面体现了时代的精神和人民的意愿,另一方面也带有实际的考虑和需求。
首先,文艺政策强调了文艺的阶级性和革命性。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在进行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和全面的社会主义建设,革命进程是十分迫切和重要的。
因此,文艺政策强调文艺必须具有明确的阶级性和革命性,要通过文艺来为人民服务,唤起人们的社会意识和进步意识。
其次,文艺政策强调了文艺的大众性和民族性,意味着文艺必须紧紧地团结在人民大众和民族之中。
文艺要发扬全民族的传统文化,挖掘历史文化的养料,通过文艺来融合人民精神、鼓舞民族体魄、展现民族风貌、体现民族灵魂。
文艺政策中还明确规定了一些技术性的问题,例如文艺作品的审查、出版、发行等,都有明确的规定和程序,从而有利于促进文艺创作水平的提高和质量的保证。
二、文艺理论研究作为文艺政策制定的基础,文艺理论研究也同样显得极其重要。
建国初期的文艺理论研究主要是从马克思主义的角度出发,探索文艺的性质和作用,探究文艺的发展方向和路径,为文艺创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指导。
其中,文艺的性质和作用是文艺理论的核心。
在这方面,建国初期的文艺理论探讨了文艺的实践功能和审美功能。
实践功能表现在文艺必须为人民的利益服务,为人民教育和启迪,唤起人民的进步意识。
审美功能则强调文艺的形式美和精神美之间的关系,即单纯的形式美不能代表真正的文艺,文艺必须同时具有思想性和审美性,才能真正满足人民的需要。
此外,文艺理论还关注了文艺创作的路径和方向。
1949年—1966年《文艺报》转载研究1949年至1966年间,《文艺报》是中国文化领域的重要刊物之一,报道和引领了当时的文艺思潮。
本文旨在对1949年至1966年期间《文艺报》所转载的研究进行探讨,并列举以下九个提纲标题:一、《文艺报》的历史背景和出版情况1949年至1966年是新中国成立后的艺术时期,各种文艺刊物随之出现,而《文艺报》则成为当时最有影响力的文艺媒体之一。
本节将介绍《文艺报》的历史背景、出版情况以及发行量等基本信息。
二、《文艺报》的宗旨和主张《文艺报》以其强烈的政治色彩和理论内涵,在文艺阵地上占据了重要地位。
本节将分析《文艺报》的宗旨和主张,以及对社会历史和文艺创作的影响。
三、《文艺报》所反映的文艺思潮和风尚1949年至1966年,中国文艺界发生了许多变化,成为一个争议不断的领域。
而《文艺报》作为一个高度政治化的媒体,也成为了反映这一时期文艺思潮和风尚的重要窗口。
本节将对《文艺报》所反映的文艺思潮和风尚进行梳理和分析。
四、《文艺报》对文艺创作的影响《文艺报》在中国文艺界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尤其是对文艺创作的影响。
本节将分析《文艺报》对文艺创作形式、内容、艺术风格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对文艺思想的启示。
五、《文艺报》在文艺批评领域的地位作为一个高度政治化的文艺刊物,《文艺报》在文艺批评领域也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
本节将分析《文艺报》在文艺批评领域所起的作用和影响。
六、《文艺报》的文艺教育功能作为一个文艺刊物,《文艺报》的文艺教育功能也是值得关注的。
本节将探讨《文艺报》在文艺教育方面所发挥的作用和影响。
七、《文艺报》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文化在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逐步引起了国际关注,而《文艺报》作为中国文艺阵地的代表之一,在国际上也有着一定的影响力。
本节将分析《文艺报》在国际上的影响和地位。
八、《文艺报》副刊及其影响在《文艺报》的編輯和出版过程中,其副刊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节将分析《文艺报》副刊的内容、特点及其对文艺界的影响。
中国建国时期的文学艺术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进入了中国建国时期。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转折点,也是中国文学艺术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建国初期,中国的文艺创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和机遇,同时也受到各种限制和约束。
本文将围绕中国建国时期的文学艺术进行探讨。
一、政治背景与文艺创作中国建国时期的政治背景对文艺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文艺,提倡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方向,强调文艺的社会责任和政治导向。
许多艺术家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以文艺服务于社会主义事业。
在这个时期,政治正确成为文艺创作的标准,不少艺术家和作品受到批评和审查。
宣传和表扬社会主义建设成为当时主要的文艺创作内容,这对于一些具有革命主义精神的作家和艺术家来说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然而,也有些作品因为政治原因或者审美原因被禁止发表。
二、文学创作1.现实主义文学中国建国时期的文学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流,代表了社会主义文学的一种观念。
在这个时期,许多作家以鲁迅和郭沫若为榜样,积极关注社会现实,展现了新中国正在建设中的社会画卷。
他们的作品充满了鲜明的社会性和现实性,给人以直击心灵的强烈冲击。
例如,《解放战争时期的农村》等作品反映了农村的变革和人民的奋斗。
2.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中国建国时期的文学创作还受到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影响。
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注重揭示社会现实,强调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
一些文学作品在描绘社会现实的同时,也探讨了人类的命运和社会主义的前途。
例如《红岩》等作品深刻表现了人民在革命斗争中的英勇和不屈精神。
三、艺术创作1.油画艺术中国建国时期的油画艺术也经历了重要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中国油画艺术探索了中国国情和社会主义价值观的结合。
艺术家们以实现社会主义希望为目标,通过油画展现了新中国在农村建设、工农红军等方面的成就和精神风貌。
许多著名的油画作品如《开荒牛》和《刘胡兰》等都体现了艺术家对新时代的热爱和赞美。
建国初期《文艺报》对当代文艺学教材建设的影响
王梦湖
【期刊名称】《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30)003
【摘要】大学文艺学教材不仅是文艺理论生产、传播的重要工具与媒介,也是政治意识形态对文艺思潮进行意识形态规训的主要阵地.建国初期,《文艺报》通过发起关于大学文艺学教材建设问题的讨论,不但在大学文学教育中建立起了适应新的意识形态要求的施教原则,而且通过对旧的文艺学教材的批判,在一定程度上规划了新中国文艺学教材建设的大方向,并确立了新中国第一批文艺学教材的基本观点和主要体系,从而对50年代中后期第一批文艺学教材建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总页数】6页(P50-55)
【作者】王梦湖
【作者单位】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甘肃兰州 73007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37.5
【相关文献】
1.文艺学方法论的同一性、民族性与当代性--马克思主义文艺学当代发展思考之三[J], 顾凤威
2.当代文艺期刊研究的深度反思——评武新军著《意识形态结构与中国当代文学——(文艺报)(1949-1989)研究》 [J], 刘杨
3.建国初期《文艺报》对萧也牧小说批判的影响及其意义 [J], 王梦湖;史国良
4.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经典、当代与中国化——兼评何志钧博士等著《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从经典到当代》 [J], 冯宪光
5.建国初期《文艺报》对当代文艺学教材建设的影响 [J], 王梦湖;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建国初期《文艺报》对萧也牧小说批判的影响及其意义王梦湖;史国良【期刊名称】《甘肃高师学报》【年(卷),期】2011(016)006【摘要】So soon as it's published,between ourselves husband and wife (1950),a novel written by Xiao Yemu who is a famous contemporary writer,had been well received by the readers of all over country.However,in a short time,it had received a severe criticism by some figures of literary and art circles too.This fiction had experienced two totally different treatments because of not only political situations in the initial stage of the founding of our People's Republic but also the hostile attitude of editorial staffs of newspaper about literature and art.To a degree,we can say it is the editors of this newspaper that launched into an acute criticism on the fiction.By this way,newspaper about literature and art had produced a great impact on not only both the choice of the creative way of literature and art in new China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new criticism about literature and art but also the discursive method only by which the intellectual's thought during an era are expressed.%当代作家萧也牧的小说《我们夫妇之间》在1950年1月发表后,引起了全国读者的普遍欢迎,但是很快又遭到了文艺界部分人士的严厉批评。
文艺学教材建设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的教学改革实验,自20世纪80年代初业已开始,1993年,以“文学批评”课程为代表的“文艺学教学体系的开拓与改建”获第一届普通高校优秀教学成果国家级一等奖,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改革的深入和经济世界化的趋势,我国文化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西方各种文化思潮和批评流派被大量引进,传统的艺术形式让位于各种综合的媒体实验,电视的普及使整个人类生活视象化,这些社会现象带来了青年学生接受心理的变化,面对当代文化现象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因为高校原有文学概论课程的理论体系相对滞后和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轻视,使文艺学教学与学生思想实际出现较大的距离,如何有效地引导青年学生选择和鉴别当今各种文化和文学现象,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协助学生建立开放的文学观点,提升学生参与文学批评实践的水平,是摆在高校文艺学教学乃至文科教育面前的重大课题,对此,华中师大文艺理论教研室作了认真思考和探索,实行了一系列的教改课题研究,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大胆改革,在文艺学课程体系和教材建设上取得了一定成果。
2001年,以文艺学课程体系改革为代表的/“文化环境变迁与文艺学课程改革”获国家教育部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作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的《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原理》系列教材获教育部优秀教材一等奖。
一、课程的结构性调整文艺学作为中文专业二级学科,担负着传授文学理论知识,协助学生树立科学的文艺观点!训练学生理论思辨水平和评论写作水平等任务。
而高校原有的文艺学课程设置存有着一些问题,文学概论和马列文论、美学概论这三门必修课之间内容多有重复,缺乏递进关系。
1982年,“文学批评”作为选修课开设,并于1986年升为大学本科必修课。
90年代以来,从文艺学在整个中文系课程结构中的定位出发,教研室结合教学实践和当今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文艺学课程体系再次作了结构性调整"在合理安排教学时数的前提下,将文艺学的必修课设定为“文学文本解读”、“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三门,从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趣味和提供初步的文学常识入手,进而要求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文艺理论基础知识,第三阶段则重点培养学生从事文学批评的实践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