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液足状突细胞标志蛋白的检测及在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 格式:pdf
- 大小:60.27 KB
- 文档页数:1
尿足细胞及其标志蛋白podocalyxin测定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杨伏猛;刘倩;王彦;周彦;吴惠毅【摘要】目的探讨尿足细胞及其标志蛋白(podocalyxin,PCX)测定对2型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160例临床确诊为2型糖尿病的患者,依据尿清蛋白(Alb)/肌酐(Cr)比值(UACR)将患者分为正常清蛋白尿组(NA)、微量清蛋白尿组(MA)和大量清蛋白尿组(LA);选取同期体检健康者50人作为对照组.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尿中足细胞,ELISA法检测尿中PCX含量,两者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NA组、MA组、LA组以及健康人对照组尿足细胞检测结果分别为(0.96±0.36)、(3.09 ±0.86)、(5.53±1.44)和(0.65±0.31) units/μL,尿PCX检测结果分别为(0.62±0.13)、(1.49±0.47)、(2.19±0.47)和(0.46±0.08) ng/μmol Cr,糖尿病患者尿足细胞及PCX显著高于健康人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病程进展而升高.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尿足细胞和PCX呈正相关(r=0.86,P<0.01).在NA患者中,足细胞及PCX阳性率分别为51.9%、7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联合检测阳性率为76.9%.结论糖尿病患者肾损伤时尿足细胞和PCX明显增加,两者联合检测对于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具有重要价值.【期刊名称】《临床检验杂志》【年(卷),期】2016(034)005【总页数】4页(P378-381)【关键词】糖尿病肾病;足细胞;足细胞标志蛋白【作者】杨伏猛;刘倩;王彦;周彦;吴惠毅【作者单位】江苏大学医学院,江苏镇江213000;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连云港222000;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连云港222000;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连云港222000;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连云港222000;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检验科,江苏连云港222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6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是导致终末期肾脏衰竭的主要原因。
甘肃医药2021年40卷第5期Gansu Medical Journal ,2021,Vol.40,No.5狼疮性肾炎(lupus nephritis ,LN )是系统性红斑狼疮常见的并发症之一[1]。
临床上判断肾功能损害严重程度以肾活检病理表现作为金指标。
狼疮性肾病的病理类型可发生转型,由于肾活检是一种有创的检查方法,受医疗条件和患者自身条件的限制,重复肾活检受到限制。
目前大量关于足细胞的基础研究表明,尿足细胞的浓度可间接评估肾脏损伤严重程度,检测尿足细胞可作为一种无创、可追踪观察的检查手段[2],成为肾脏疾病重要观察和预测指标。
本研究探讨了尿足细胞Nephrin 分子在狼疮性肾炎诊疗中的临床意义。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我院肾内科收治的经肾活检病理确诊并表现为肾病综合征的LN 患者46例为研究对象,年龄19~51岁,平均(32.1±10.6)岁,其中男8例,女38例。
治疗方案均为醋酸泼尼松(1mg/kg )联合环磷酰胺(0.8g/m 2),对该46例患者在治疗前及每季度进行肾小球滤过率(eGFR )、24h 尿蛋白定量,补体C3和C4、血沉、尿足细胞的检测。
排除出现少尿、无尿进展至急性肾衰竭者。
1.2方法1.2.1尿足细胞Nephrin 分子的浓度测定。
留取晨尿20mL ,1500r/min 离心10min ,吸管收集上清液,-20℃保存,用于尿足细胞Nephrin 分子的测定。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 )测定尿足细胞Nephrin 分子的浓度(试剂盒由上海素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测定OD 值并绘制标准曲线,计算样品的实际浓度。
1.2.224h 尿蛋白定量的测定。
采集患者24h 尿液,混匀,记录尿量,送检验科行24h 尿蛋白定量测定。
空腹12h 后取血查血肌酐(Scr )、血清尿素氮(BUN )、eGFR 、补体C3、C4,由我院检验科完成。
肾内科常见尿液检查的临床意义在我们前往医院就诊或接受体检的过程中,常常需要进行尿液常规检查,其优点在于价格便宜、无创、可以直接反映肾脏代谢情况。
若是检验报告上出现几个加号或者箭头更是让大家一头雾水,心里难免会因此紧张,正所谓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那么怎么才能通过尿液的检查,快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呢?下面让我们一起学习一下。
一、尿液检查尿液作为人体泌尿系统的代谢废物,其颜色呈现黄色或淡黄色,其成年正常人每日排除尿量不少于1000ml,尿液中97%的含量都是水分,只有少量3%里的固体物质含有有机物和无机物,尿量的多少主要依据肾小球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
其尿液检查的目的包括诊断患者是否泌尿系统疾病,对于血液及代谢性疾病其尿液中代谢物会因为病情而改变,因此也可通过尿液检查进行辅助诊断,对于患者是否出现急性汞、慢性铅、钨中毒,也可通过尿液检查观察尿液指标是否出现异常变化,尿液检查还可对药物安全性进行监测,指导药品不良反应的治疗。
尿液检查流程:患者通过医保卡、就诊卡等信息领取尿检号,随即领取尿检采样容器,在留样前需洗净双手和外阴部,以晨起第一次尿液为佳,尿液常规标本量不得少于5ml,留取尿液中段尿为佳,女性收集尿液标本需避免阴道分泌物和生理期血液污染,夏季留尿时间不得超过1小时,冬季留尿时间不得超过2小时,送检后等待报告领取。
二、尿液检查的临床意义(一)尿液酸碱度正常情况下,尿液呈现出中性或弱酸性,晨尿PH在5.5至6.5左右,而随机尿PH控制在4.5至8.0左右,其PH值可能受到疾病、饮食和药物的影响。
临床意义:若是出现增高情况,考虑呼吸性碱中毒、感染性膀胱炎等疾病影响,二是药物影响,例如患者服用碳酸氢钠、氨丁三醇等碱性药物。
若是尿液酸碱度降低,一是考虑疾病因素,例如呼吸性酸中毒、尿路结合、痛风等,二是考虑药物影响,例如患者服用维生素C、氯化铵等酸性药物。
(二)尿比重尿液比重取决于尿液中溶解物质的浓度,新生儿尿比重在1.002至1.004之间,成人晨尿在1.015至1.025区间左右,成人随机尿在1.003至1.030左右,临床意义:若是尿比重增高,考虑急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妊娠中毒等。
尿液足细胞标志蛋白检测在早期糖尿病肾病中的诊断价值摘要】目的:检测糖尿病肾病(DN)3~4期患者尿液中足细胞标志蛋白(PCX)的变化,探讨PCX对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
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泰州市中医院和泰州市第四人民医院就诊的DN患者,根据Mogensen分期标准,选取DN3期组(微量蛋白尿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30~300mg)47例和DN4期组(大量蛋白尿组,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300mg)59例。
另选择健康体检者2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尿蛋白正常者(24小时尿白蛋白排泄率<30mg)20例作为糖尿病对照组,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各组尿液中PCX水平。
结果:正常对照组、糖尿病对照组、DN3期组、DN4期组尿液PCX水平分别为(3.87±1.23)、(13.02±4.21)、(20.45±5.53)、(29.32±6.17),各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O.01);尿液PCX水平与24小时尿蛋白排泄率水平呈正相关。
结论:DN患者尿液中PCX高表达,检测PCX有利于DN早期诊断和病变程度的评估。
【关键词】足细胞标志蛋白;糖尿病肾病【中图分类号】R44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166-02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主要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目前引起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的首要原因[1]。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肾病的患病率呈快速增长趋势,2009至2012年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的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在社区患者中为30%~50%,在住院患者中为40%左右[2]。
糖尿病肾病起病隐匿,一旦进入大量蛋白尿期后,进展至ESRD的速度大约为其他肾脏病变的14倍,因此早期诊断、预防与延缓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对提高糖尿病患者存活率,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蛋白含量可以及时、可靠地反映骨髓造血情况。
应注意的是,引起CH r 水平降低的疾病除了铁缺乏,还有A -地中海贫血及B -地中海贫血等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因此对C H r 降低
的患者应参考其他指标综合分析。
参考文献:
[1]李蓉生.如何评价铁剂治疗[J].中华内科杂志,1996,32(2):78.[2]M arkovicM,M aj k i c -si ngh N ,SubotaV,e t al .Retic u locyte he m oglob i n
con tent i n t he diagnos i s of i ron defici en cy an e m ia [J ].C li n Lab ,2004,50(7-8):431-436.
[3]K rafft A ,Hu ch A ,B rey m ann C.I mpact of part u ri ti on on iron stat u s i n
nonanae m ic iron defici en cy [J ].Eu ropean Journal of Investigation ,
2003,33(10):919-923.
[4]Tho m as C,Tho m as L .B i oche m icalm ark ers and he m atol og i c i nd i ces i n
the d i agnosis of functi onal iron defici en cy [J ].C li n ical Che m i stry ,2002,48(7):1066-1076.
[5]Chuang C L,L i u R S,W eiY H,et al .E arl y predicti on of response to
intravenous iron supple m entati on by reti cu l ocyte hae mogl obin con tent and h i gh-fl uorescence reti cu l ocyte count i n hae m od i alysis patients [J].N eph rolD ialT ransp l an t ,2003,18(2):370-377.
(收稿日期:2006-02-15,修回日期:2006-07-15)
(本文编辑:陈军)
文章编号:1001-764X (2006)06-0461-01 中图分类号:R 446112 文献标识码:B
#检验与临床#
尿液足状突细胞标志蛋白的检测及在肾病中的临床意义
陈霞,郭新荣,曹兴建,张徐(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南通226001)
关键词:podo ca lyx in ;视黄醇结合蛋白;A 1-微球蛋白;足状突细胞;肾病 Podoca l yx i n(PCX )是一种CD 34相关性唾液酸糖蛋白,主要由肾脏上皮细胞(足状突细胞)和内皮细胞合成[1]。
足状突细胞表面分布的podocalyx i n 通过其所携带的电荷之间的排斥作用参与肾小球电荷屏障的形成,保持足状突细胞滤过隙膜的开放和结构的稳定。
本文检测30例健康体检者和56例肾病患者的尿PCX 、RBP(视黄醇结合蛋白)及A 1-M (A 1微球蛋白),观察PCX 对肾病患者肾损伤早期诊断的临床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我院肾内科54例住院患者,男30例,女24例,平均年龄5
2.6岁,包括肾病综合征14例,慢性肾小球肾炎17例,慢性肾功能衰竭8例,糖尿病肾病15例。
内分泌科糖尿病无并发症患者18例,男10例,女8例,平均年龄48.3岁。
对照组为我院体检健康者30例,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45.7岁,无高血压,糖尿病,心、肾疾病史。
1.2 仪器和试剂 用日本H itachi 717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PCX 试剂(广东虹业抗体科技公司);RBP 检测试剂(上海北加生化制剂公司);A 1-M 试剂(日本生研株式会社)。
各
项检测参数均按检测试剂说明书设置。
1.3 方法 留取首次晨尿3~5m ,l 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尿中PCX 、R BP 和A 1-M 含量。
2 结果
见表1。
经两样本均数t 检验,各组患者尿中PCX 、RBP 及A 1-M 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 <0.001)。
糖尿病肾病组尿PCX 、RBP 及A 1-M 含量显著高于无肾病组及对照组(P <0.001)。
糖尿病无肾病组尿PCX 含量高于对照组(P <0.05),R BP 及A 1-M 含量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 >0.05)。
3 讨论
podoca l yx i n 作为足状突细胞表面的主要标志蛋白分子,其表达的改变可能是导致肾病综合征和肾小球硬化的根本原因。
正常人尿中脱落的足状突细胞数量少,因而尿中PCX
含量少。
足状突细胞是肾小球疾病炎症与非炎症损伤的靶位[2],活的足状突细胞的脱落是肾小球损伤的表现。
当各种因素引起肾小球受损时,伴随足状突细胞脱落的增多,尿PCX 含量明显增加,所以尿PCX 含量增高能敏感地反映肾小球的损伤。
本组肾病患者尿中PCX 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 <0.001),证实了上述论断。
实验发现糖尿病合并肾病组尿PCX 含量明显高于未合并肾病组及对照组(P <0.001),糖尿病无肾病患者尿PCX 含量与对照组之间也有差异(P <0.05),由此可见,PCX 可作为敏感指标预示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肾脏损害。
本组患者尿RBP 和A 1-M 含量较对照组也有明显变化,但是需超过肾小管重吸收能力时才表现出来,此时损伤较严重,不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
表1 对照组及肾脏疾病组PCX 、RBP 及A 1-M 检测结果( x ?s ,mg /L )
分组例数
PCX RBP
A 1-M 正常对照300.71?0.33
0.97?0.665.35?3.52
慢性肾小球肾炎1712.30?6.873.26?1.2814.21?8.46肾病综合征1415.59?8.344.72?2.4118.73?10.25慢性肾功能衰竭840.60?12.3812.40?4.2448.20?16.09糖尿病肾病1521.27?9.15 2.03?0.7912.55?5.86糖尿病无肾病
18
1155?0164
1111?01756103?3128
参考文献:
[1]Kerj aschk ,i Pocze w s k ,i Dekan G,e t a l .Iden tification of a m aj or si alo -p rotei n in t h e gl ycocal yx of hum an visceral glo m eru lar ep i thelial cell s [J].J C li n Invest ,1986,78(5):1142-1149.
[2]KrizW,Le m ley K V .The role of the podocyte i n g l o m eru l oscleros i s
[J].Curr Op i n N ephro lH ypertens ,1999,8(4):489-497.
(收稿日期:2006-07-31,修回日期:2006-08-16)
(本文编辑:陈军)
461
临床检验杂志2006年第24卷第6期 Chinese Journal of C li n ica l L aboratory Science ,2006,V o l 124,N o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