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 《5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新版】
- 格式:docx
- 大小:17.41 KB
- 文档页数:3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分与合”是该册教材中的重要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数的概念,掌握数的分与合,进一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两个部分:一是5以内数的认识,二是5以内数的加减法。
二. 学情分析小学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数能力,对数的概念有了一定的了解,但是还不足以理解和运用数的分与合。
他们在数学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实际操作和形象生动的教学手段,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数的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5以内数的分与合的概念,能够运用数的分与合来解决问题。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乐趣。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和掌握5以内数的分与合的概念,能够运用数的分与合来解决问题。
2.教学难点:让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数的分与合的原理,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
同时,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生动形象地展示数的分与合的过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分水果的游戏,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水果分成几份,引出数的分与合的概念。
2.新课导入:讲解数的分与合的原理,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并掌握数的分与合的概念。
3.实例讲解: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数的分与合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4.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运用数的分与合来解决实际问题。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数的分与合的原理,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5以内的加法教学目标:1.认识“+”号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在加法算式中填数。
2.通过操作、演示、表达,培养同学们动手能力及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
3.创设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合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和对数学的求知欲。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建立加法的概念,体会加法的含义,能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难点: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智慧星、小红旗。
教学流程:一、情景创设(出示课件)同学们正在大扫除的情景:有的同学扫地、有的同学擦桌子、还有的擦玻璃。
小红擦了2张桌子,小丽擦了3张桌子,她们俩个合起来擦了几张桌子?根据这个情境填空:(板书)“合起来”在数学上我们还可以用加法表示。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加法。
(板书)【设计意图】:通过情景强调“合起来”的意思,复习了前面的旧知识,引出了加法的意义,说明了“合起来”会变多,团结力量大。
二、新授活动:1.戴花游戏刚才小朋友们表现得很好,丫丫他们正在为你们做花呢!请看图(出示课件)说一说你观察到了哪些数学信息?(一个女孩和两个男孩一起做花;两朵黄花和三朵红花合起来等。
)我们大家也来一起摆一摆吧!黄色花片表示黄花,红色花片表示红花。
请先展示在桌子上,左边一种,右边一种。
接着你怎么做就能表示:“一共有多少朵花?”(学生自己表现,看谁是孙悟空,又快又灵,奖励一颗智慧星)。
请学生自己交流,说一说刚才怎么得到智慧星的?老师还可以把你们变得更聪明、更棒,因为我知道一种叫加法的算式可以表示“合起来”。
合起来用加法计算:“+”表示合起来的意思,写“+”号时先写“—”(横),再写“|”(竖),要均匀。
2和3合起来是5,就在2+3后面写上“=”表示“是”的意思,也就是说“=”两边数目相同(同样多、一样、相等)。
象这样的有加号的算式就是加法算式,表示把2和3合起来是5,读作2加3等于5。
(板书)齐读: 2+3=5在这里,“2+3”表示什么呢?(2+3表示2朵黄花和3朵红花合起来)“5”表示什么?(5表示一共有5朵花)“+”表示什么呢(合起来)再读:2加3等于5【设计意图】:奖励智慧星活动,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活跃了课堂气氛。
最新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以内的减法》教案(优质精编)《5以内的减法》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演示,使学生知道减法的含义;能正确读出减法算式;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有许多问题要用减法来解决。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比练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差和减数之间的关系,同时初步渗透函数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学生操作、表述,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初步的数学交流意识。
教学重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难点知道减法的含义。
教学方法交流研讨、分组讨论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等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复习加法(出示课件)二、新课学习1.引导观察,感知减法的含义(1)电脑演示,让学生感知到:3名同学在一起,桌子上有3只纸鹤,1名同学把1只纸鹤拿走了,桌子上剩下2只纸鹤放在一块儿。
(2)学生之间交流感受与体会。
教师引导学生同桌相互交流,然后全班交流。
(3)教师说明:3名同学中走掉1名同学,3只纸鹤拿走1只纸鹤就是从3里面去掉1,求还剩几的意思。
(教师边说边用手势表示去掉)2.学习减法算式(1)由人或纸鹤的数量抽象出数字3和1。
(2)教师说明:从3里面去掉一个,用减法计算就要从3里面减去l个,在数学上我们用符号“-”来表示,教师板书“-”。
(3)引导学生数一数去掉1是多少?用数字几表示?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板书“=”,并在等号后面写上2。
(4)教师进一步说明:从3里面减去l个,用减法计算。
(板书:减法)(5)读减法算式。
教师范读,同桌互读,学生自己读。
3.发散联想(1)教师引导、启发,使学生说出生活中其它能用3-1=2来表示的减法事例。
4.看图,体验减法含义。
认真观察气球图,启发学生说明图意,并用减法算式表示,请学生表述减法含义。
三、结论总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得愉快吗?谁能说说你的收获是什么?四、课堂练习1.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2.看图说一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5以内的加减法素质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号,会读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熟悉的情景和操作活动,体会加法的意义。
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抽象为加法运算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计算的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会根据直观图计算5以内的加法是本课教学重点;初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是本课教学难点。
课前准备:1.学具每人准备红、黄、蓝圆片各5个。
2.小组剪纸活动(每小组2—3人)做红花、黄花。
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同学们,把你们小组课前做的剪纸花放到桌上让大家欣赏欣赏,看哪小组做的最漂亮?2.交流每组一共做了几朵花?下面谁愿意把你们小组做的红花朵数、黄花朵数和一共的朵数说给老师和其他小组同学听?二、学习新知识1.动手摆一摆、说一说。
请同学们用不同种颜色的圆片代替红、黄花在桌子上摆一摆,告诉大家你是怎摸知道的。
2.介绍加法算式⑴学生汇报教师边介绍边板书相应的算式(必须是5以内的加法算式)如:3+1=4“3个红圆片、1个黄圆片,和起来一共有4个圆片,可以这样写3+1=4”这里“3”表示什么?“1”表示什么?“4”呢?“+”表示合起来⑵介绍加法算式的读法读做:3加1等于4⑶用同样的方法学习“3+2=5”或“2+1=3”等。
三、试一试算一算☆☆☆☆☆☆☆☆1+3= 2+2=让学生看图说图意,再计算。
四、巩固练习教材47页“练一练”1--3题。
1题让学生用圆片摆一摆填上得数再读一读算式3题先让学生看图说一说图意,再填得数。
五、谈收获。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一课时 5以内的加减法(一)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课时练/同步练习为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科目:数学适用版本:冀教版适用范围:【教师教学】第一课时 5以内的加减法(一)教学内容教材34~35页在加法算式中理解合并(合在一起)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用加法算式表示合在一起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脑思考,动嘴描述,体会合并的思维方法,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转化为加法计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体会加法的意义。
认识+,会读、会写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进行加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加法计算的兴趣。
重点、难点重点: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难点: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出加法算式计算。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黄色花片、红色花片、课件。
学具准备:黄色花片、红色花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如果同学们课上各方面表现优秀,老师会奖励你们什么?生:如果我们课上表现很棒,老师会奖励给我们用纸做的黄花或红花。
师:最近课上同学们表现都太优秀了,老师准备奖励给你们的纸花快用完了。
这时3个小朋友主动要求给老师帮忙做纸花(课件出示情境图)。
想不想知道他们一共做了几朵花。
本节课我们来研究用加法算式表示合在一起。
(板书:5以内的加减法(一))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能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来。
二、探求新知。
(一)在情境中理解合并。
师:你从这幅图看见了什么?生1:图中有2名男同学和1名女同学在一起做纸花。
生2:3名同学,做了3朵红花和2朵黄花。
生3:求“一共做了几朵花?”。
师:有2名男同学,1名女同学,合起来是3名同学。
(要求学生重复说)你能用合在一起表示同学们做的纸花吗?生:3朵红花,2朵黄花,合起来是5朵花。
师:你能边用合在一起表示花的数量,边用手势表示吗?(给学生充足时间用手势表示合并,及时指导做法不规范的学生。
第二课时 5以内的加减法(二)教学内容教材36~37页根据一个情境图或直观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根据情境图或直观图列加法算式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经历从不同的角度思考并提出加法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过程与方法:能根据一个具体情境或直观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发现教材情境中所蕴涵的数学信息,尝试提出简单的加法问题并计算。
重点、难点重点:根据一个具体情境或直观图写出两个加法算式并会口算5以内的加法算式。
难点: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教学课件、口算卡片。
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你还记得5以内数的组成吗?我们一起拍手对5的组成的口令。
你们准备好了吗?我说1.生:我说4,1和4组成5.师:我说4.生:我说1,4和1组成5.师:我说2.生:我说3,2和3组成5.师:我说3.生:我说2,3和2组成5.师:通过对口令,老师发现你们5的组成掌握的真熟练。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5以内的加减法。
(板书:5以内的加减法(二))设计意图:课始,师生以“拍手对口令”游戏的方式复习5的组成,符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这样,可以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的学习动机,同时唤醒学生的已有知识,为学生搭配进一步探究5以内加法的“脚手架”。
二、探求新知。
(课件出示主视图)师:你知道画面上都有什么吗?它们都是什么颜色?大小相同吗?(给学生充分交流时间,对于描述不清的及时进行指导)生1:图中有树、兔子、萝卜等。
生2:图中大树的颜色是绿色,有1只白色兔子和4只灰色兔子,2个红萝卜和2个青萝卜。
生3:图中树、兔子、萝卜有的大有的小,它们大小不一样。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来的。
师:仔细观察图中的兔子,你能以你的方式描述这些兔子吗?生1:有2只大兔子和3只小兔子。
5以内加减法怎样写说课稿9篇5以内加减法怎样写说课稿9篇说课稿会介绍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
教师会在说课稿中详细说明他们计划采用教学方法和工具,以及如何使用这些方法和资源来促进学生的参与和学习效果。
这有助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条不紊地应用各种教育技巧和教学工具。
现在随着小编一起往下看看5以内加减法怎样写说课稿,希望你喜欢。
5以内加减法怎样写说课稿(篇1)教学目标:1、学习5的减法,理解每幅图之间的数量关系,体验“走掉”“还剩”的含义。
2、学习运用简明的语言讲述减法算式所表述的图意。
3、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准备:1、两组图片。
2、幼儿每人一套数字列式操作卡。
3、幼儿用书《数学》第19页。
教学过程:1、做游戏“碰球”,复习5的组成。
教师:小朋友,今天老师和你们来玩一玩“碰球”的游戏。
讲解游戏规则:幼儿说出的球的数量和老师的球的数量合起来是5个。
如:教师说“我的一球碰几球?”幼儿回答“你的1球碰4球”。
幼儿可集体回答,也可个别练习。
2、导入课题,学习5的减法。
教师(出示图片):树上有几只蝴蝶?用数字宝宝几表示?(幼儿可集体回答。
)飞走了几只蝴蝶?用数字宝宝几表示?还剩下几只蝴蝶?教师(出示“—”):这个符号表示什么?(引导幼儿发现“减号”的含义。
)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板书:5-1=4(大家一起读读这道算式。
)教师: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可引导幼儿理解算式的含义。
)教师: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看图讲述算式的含义,并摆一摆算式。
教师(出示第二组图片):海里有5条鲸鱼,游走了2条鲸鱼,还剩下几条鲸鱼?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请几位小朋友讲述图意,其他小朋友摆一摆算式。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教师:你的算式是怎么摆放的?这个算式表示什么?(引导幼儿说出算式及符号所表示的含义。
)——个别幼儿回答,教师根据幼儿回答板书:5—2=33、列式计算,进一步掌握5以内的减法。
教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带来大家喜欢吃的开心果,每人5颗开心果,请小朋友吃掉3颗开心果,还剩下几颗?请你用算式来表示。
[中小学新教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加法)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主要讲述了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其中加法是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际情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紧密相连,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二. 学情分析考虑到学生是小学一年级的新生,他们的认知能力和学习习惯还在培养中。
在这个阶段,学生对数字的认识和简单的数学运算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但对于5以内的加法运算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练习。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进行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能够正确地进行加法计算。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和交流,学生能够培养数感和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能够正确地进行加法计算。
2.教学难点: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法的原理,能够灵活运用加法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和掌握加法运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图片中的物品数量,引出5以内的加法运算。
2.新课导入:介绍加法的概念和原理,通过示例和讲解,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5以内的加法运算。
3.练习与巩固:设计一系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实际的加法计算,巩固所学知识。
4.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合作,通过实际操作和交流,解决一些与加法相关的实际问题。
5.总结与拓展: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加法在其他情境下的应用。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加法和减法冀教版 (5)一. 教学内容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课,加法和减法的运用。
二. 教学目标1.能够正确读写数码,完成与之有关的计算题;2.能够进行加减法的口算及列式计算;3.能够灵活运用列式进行口算。
三.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加减法的列式计算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灵活运用列式进行口算。
四. 教学过程本节课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加法的运用,二是减法的运用。
接下来我们分别来讲解。
1. 加法的运用首先,我们先来看看什么是加法。
加法就是把两个或多个数加起来的运算。
在进行加法时,我们需要知道两个数相加后,得到的结果是多少。
通过讲解,我会举一些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加法。
比如说:小明手上有三个苹果,小红手上有两个苹果,那么三个苹果和两个苹果加起来是多少个苹果呢?这个问题需要进行加法运算。
我们可以把三个苹果和两个苹果放在一起看,就像下面这个样子:3+ 2---5通过图中的列式可以得到,三个苹果加上两个苹果,一共是五个苹果。
接着,我们将会通过练习来巩固学生对于加法的理解和熟练度。
我会给学生出一些加法题目,让学生们自己去完成。
例如:8 + 4 = , 5 + 6 = , 3 + 7 = ___,以此类推。
2. 减法的运用那么在学习完加法之后,我们再来学习一下减法。
减法可以说是加法的逆运算。
减法是指一个数减去另一个数得到差,例如我们可以通过减法来计算小明有的苹果比小红多几个。
类似于加法的讲解,我也会通过实际例子来展示如何进行减法运算。
例如:小明手上有五个苹果,小红手上有三个苹果,那么小明比小红多几个苹果呢?我们可以把小明手上的苹果数量减去小红手上的苹果数量,就可以得到答案,大概是这样子的:5- 3---2我们可以发现小明比小红多2个苹果。
同样地,在讲解完减法的基本概念之后,我们还需要进行练习,以巩固学生们对于减法的理解,比如说我会给学生出以下减法题目:9 - 3 = , 7 - 5 = , 8 - 2 = ___,以此类推。
《5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一.说教材本课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加法与减法(一)第1小节的内容。
这是认识加法的第一课时。
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材通过主题图的问题是“一共做了几朵花”,通过把左右两边的花片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说和数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
通过学生的数数,知道了一共有5只。
可以用3+2=5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
接着,教材安排了认一认,认识加号,并且学会正确读算式。
1.教学目标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计算算式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转化为加法计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体会加法的意义。
认识+,会读、会写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进行加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加法计算的兴趣。
2.教学重难点重点: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难点: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出加法算式计算。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本节课首先以生活中的例子为背景,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用符号代替法来代替实物,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字来表示这些符号,进而进行加法的学习,最后请同学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列出算式,使学生更加深化对加法的学习。
采用“情景学习——解决问题拓展思维——课外延伸”的教学方法。
2.学法: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方法,但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在注重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不断引导。
5以内的加减法
素质教学目标:
知识教学点:结合童话故事和情境,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
能力教学点: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会口算5以内的加减法。
德育教学点:结合童话故事,使学生受到做事专心和关心长辈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
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
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小猫钓鱼情景图和小猫吃鱼图
一、创设情景
出示小猫钓鱼童话故事图。
学生看图讲故事。
二、自学新知
提出自学要求:
小猫为什么一条鱼也没钓着?
先同桌讨论,然后再全班交流。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⑴小猫一条鱼也没钓着,用什么表示?
⑵猫妈妈钓了几条鱼?她们俩一共钓了几条鱼?你能用加法算式表示出来吗?
⑶算出得数,说一说你是用什么方法算出来的?
板书:0+3=3
继续看图讲故事
⑴出示第2、3幅图(依次出现)
⑵学生看图讲故事
研讨
一共有3条鱼,小猫吃了3条鱼,还剩几条鱼?应该怎么算?
交流板书:3-3=0
说一说
听了《小猫和鱼》的故事后,你想对小猫说点什么?今后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应该怎样做?
三、质疑答疑
四、巩固训练
看谁算得准、算得快。
2+3=□5-3=□2+2=□4-1=□5-2=□4-3=□看图填算式
在小黑板上出示53页1题(先填再讲)
数学游戏
⑴小朋友对号入座
⑵翻卡片说算式
五、谈收获。
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第几)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小学一年级数学上》第三单元主要讲解5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初步接触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单元通过讲解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5以内数的组成、顺序、大小比较以及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教材内容丰富,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能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接触数学,对于数的认识和加减法运算还比较陌生。
学生的认知水平参差不齐,有的学生可能已经对数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而有的学生可能还没有接触过数学。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
同时,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需要被激发和培养,使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课堂活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认识5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和顺序,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逻辑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合作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认识5以内的数,理解数的组成和顺序,掌握加减法的运算规律。
2.教学难点:学生对于数的组成和顺序的理解,以及加减法运算规律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游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模型、卡片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学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有趣的故事或游戏,引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2.数的认识:讲解5以内的数的组成、顺序和大小比较,通过实物演示和操作,使学生直观地理解数的含义。
3.加减法运算:讲解加减法的运算规律,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掌握加减法的运算方法。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认读写5以内的数冀教版 (2)一、教材分析1.1 教材内容概述本课程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中的第二篇内容,名为「认读写5以内的数」。
本篇内容主要介绍学生如何认读写5以内的数,并通过阅读数表提高学生对数字5以内的认知。
本篇内容主要围绕以下内容展开:1.认识数字0-5;2.认识数表;3.写出五以内的数;4.用数字做口算。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对数的认知和数学思维能力。
1.2 知识点分析本节课涉及到以下几个重要的知识点:1.数字0-5的认识和书写;2.认读数表;3.写出五以内的数;4.用数字做口算。
这些知识点是学生后续学习数学的基础,本节课需要加强学生对这些知识点的掌握与理解。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1.数字0-5的认知和书写方法;2.如何认读数表;3.准确写出五以内的数;4.用数字进行简单的口算。
2.2 教学重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在于:1.如何准确书写数字0-5;2.如何认读数表;3.如何清晰明了地书写五以内的数字。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特别重视这些难点,针对这些重点进行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2.3 教学过程设计本节课的教学过程经过精心设计,包括以下几个环节:2.3.1 热身环节通过唱歌、跳舞、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摆脱枯燥的学习氛围,进入到轻松愉快的状态,为下面的学习进行打好基础。
2.3.2 导入环节通过引入数字0-5的基本概念和书写方法,让学生全面了解这些数字,并学会准确地书写数字。
2.3.3 拓展环节引入数表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并掌握读懂数表的方法,提高学生的对数字5以内的认知。
2.3.4 学习环节教师通过板书和课件,以形象生动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五以内的数字,并让学生进行数的书写和口算的练习,巩固相关知识点。
2.3.5 巩固环节通过运用数的口诀、数学游戏等方式,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口算能力。
2.4 教学评价在课程中,教师将以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评价。
一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认读写5以内的数冀教版 (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冀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章,涵盖了认读写5以内的数的内容。
本章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认读写0-5的数、用蚂蚁在数轴上走路、完成拼图与填数。
在这一章节中,学生初步接触数字、数位、数的大小和数量的概念,这些是日后数学学习的基础知识。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确保学生掌握认读写0-5的数、把握数的大小和数的个数的概念,确立正确的数学思维,打好数学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能正确认读写0-5以内的数;2.能理解并掌握数的大小和数的个数的概念。
能力目标1.能用手指或数轴表达数的大小及大小关系;2.能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问题。
情感目标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耐心的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0-5以内数的认读写;2.序数的概念及使用。
教学难点1.数量与数字的转换;2.数量大小及大小关系的概念。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演示、游戏、练习以及课堂思考等,使学生参与其中,互相交流,在不断的练习与探究中逐渐掌握所需的技能和知识。
五、教学过程1. 热身环节(5分钟)活动目的: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活动内容:老师与学生互动,让学生背数、数数,提高学生对数字的认识。
2. 导入新知(5分钟)活动目的:让学生初步接触数字、数位、数的大小和数量的概念。
活动内容:老师向学生介绍数字0-5,要求学生正确说出数字名称。
3. 认读写0-5的数(20分钟)活动目的:让学生掌握认读写0-5的数。
活动内容:老师出示0-5数字图卡,让学生辨认数字图卡,并分别写出数字,并询问学生该数字代表什么含义。
4. 用蚂蚁在数轴上走路(15分钟)活动目的:让学生用手指或数轴表达数的大小及大小关系。
活动内容:老师画一条数轴于黑板上,用蚂蚁模型引领学生数轴走路,学生通过数轴的位置和长度反映数字大小和大小关系。
5. 完成拼图与填数(15分钟)活动目的:让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问题。
冀教版一年级上册数学第三课时 5以内的加减法(三)教案(教学设计)【教案/课时练/同步练习为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科目:数学适用版本:冀教版适用范围:【教师教学】第三课时 5以内的加减法(三)教学内容教材38~39页用减法表示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的过程教学提示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减法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
教学时充分利用情境图,和学生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动手操作,动嘴描述,理解知识的发展过程。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学生身边的、熟悉的事情和操作活动,经历从总数中去掉一部分转化为减法计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体会减法的意义。
认识-,会读、写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获得成功的学习体验。
重点、难点重点:认识“-”,会读减法算式,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
难点:会计算5以内的减法,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准备教具准备:花片、课件。
学具准备:画片、花片、水彩笔。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
师:学习新知识之前,先请两名同学表演一个游戏——送画片。
(指名两名学生表演,一学生拿5张画片上场,让这两名学生表演送画片)师:根据刚才的表演,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并提出数学问题吗?生1:根据刚才表演,我知道:a同学有5张画片,送给b同学2张画片。
生2:根据刚才表演,我可以提出的数学问题:a同学还有几张画片?师:今天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
(板书:5以内的加减法(三))设计意图:通过观察,让学生感受到数学问题是从生活情境中提出来的。
二、探求新知。
(一)摆花片。
师:你能用花片摆一摆我们刚刚送画片的过程吗?(给学生充足时间摆花片,摆法不规范的及时进行指导)师:你能说一说摆花片的过程吗?生:摆5个花片,拿走2个,还剩3个。
(二)画图。
师:我们还可以用画图的方法表示送画片的过程。
方法一:先画出5个黄色的圆片表示5张画片,从右往左数用斜线划去2个圆片表示拿走的2张画片,没有做标记的3个圆片就是还剩的3张画片。
《5以内的加减法》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课是冀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加法与减法(一)第1小节的内容。
这是认识加法的第一课时。
教材将加法的初步认识和5以内的加法安排在一起进行教学,让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把两个数合起来是多少”用加法计算,并会用摆一摆,数一数的方法正确计算5以内的加法。
教材通过主题图的问题是“一共做了几朵花”,通过把左右两边的花片合在一起,让学生在说和数的过程中理解加法的含义,就是表示“合起来”。
通过学生的数数,知道了一共有5只。
可以用3+2=5这个算式来表示,渗透了不同的含义的事情可用一个抽象的算式来表达的数学思想,使学生初步感受、体会数学抽象的作用及数学的简洁美。
接着,教材安排了认一认,认识加号,并且学会正确读算式。
1.教学目标
在这一阶段通过让学生初步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计算算式的过程,借助于生活中的实物和学生的操作活动进行教学,为学生了解数学的用处和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打下扎实的基础。
基于以上认识,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知识与技能:通过熟悉的情境和操作活动,经历把两部分合在一起转化为加法计算的过程。
过程与方法:体会加法的意义。
认识+,会读、会写加法算式,会根据直观图进行加法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积极参与动手操作和交流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加法计算的兴趣。
2.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感知加法的意义,学会5以内数的加法。
难点:能够看图说图意,并能够正确列出加法算式计算。
二.说教法、学法
1.教法:本节课首先以生活中的例子为背景,引起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用符号代替法来代替实物,再让学生动手操作,根据之前学过的知识,引导学生用数字来表示这些符号,进而进行加法的学习,最后请同学列举生活中的例子并列出算式,使学生更加深化对加法的学习。
采用“情景学习——解决问题拓展思维——课外延伸”的教学方法。
2.学法:新课程倡导“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方法,但是根据一年级学生的情况,在注重学生主体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对学生的不断引导。
通过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三.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主要由二个环节来完成: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合在一起”的过程
1.新课导入。
以3名同学帮老师做奖励给表现好的同学的花朵导入新课,既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又能自然过渡到下一个数学情境中,为提出加法问题做铺垫。
2.说一说,提出问题。
课件出示3名同学做了3朵红花,2朵黄花。
你看到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吗?
3.摆一摆,并把摆的过程和同学交流。
先摆出3个红色花片,又摆出2个黄色花片,合起来是5个花片。
(这一环节的重点是让学生尽快感受到把两个数合起来的过程。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问题意识。
)
(二)揭示加法,在算式中理解合并。
1.认识加法算式,明确加法的意义
谈话:把花片合起来,把做的花朵合起来,可以用加法算式来表示。
板书3+2=5 学生齐读算式:3加2等于5. 教师讲解:算式中的“+”叫做加号。
请你用自己熟悉的物品,说一说3+2=5.
(这里的认一认环节属于纯知识性的教学。
所以我运用了讲解法来引导学生读一读加法算式,认一认加号,举例说一说3+2=5意义。
目的是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
)
2.说一说生活中可以用3+2=5表示的例子。
3.自己尝试用加法算式表示做纸花的同学。
四.说板书设计。
这个板书包括了两个情境图引出的问题以及根据情景图列出的算式,着重突出了加法算式和“+”。
整个板书既体现了教学的主要环节,又突出了知识要点,比较简单明了。
另外为了更加醒目,我把“+”红色粉笔书写,提示学生这是需
要重点认知的符号。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地过程和结果。
学生地合作交流意识不是天生地,而是要靠教师有意识地进行培养。
因此,在本节课地教学中,我学生之间的互动,师生之间的互动,培养了学生地听课习惯和合作意识。
另外,在本节课地教学中,我还通过让学生摆一摆,说一说,猜一猜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地进行数学活动地机会。
同时在活动过程中注意培养学生地数学能力和情感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