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题报告】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 格式:pdf
- 大小:325.52 KB
- 文档页数:4
浅论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摘要】:政府绩效评估强调以人为本,以公民为中心,以满意为尺度,公民参与绩效评估是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
但实际中由于种种原因的限制,公民参与绩效评估还不尽人意,要通过培育民主精神、健全参与机制、提供更多渠道方式,促进绩效评估中的公众参与。
【关键词】:政府绩效评估;公民参与温家宝总理在2008年3月5日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做政府工作报告时说:”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健全政府信息发布制度,完善各类公开办事制度,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有效地监督政府”,这是政府首次提出了”创造条件让人民更有效地监督政府”的新要求。
当下,政府绩效评估作为一种国际化的改革潮流,是公共责任逻辑和效率逻辑在政府管理过程中的具体体现。
让作为公共服务的对象的公民来评判政府绩效,是公民更有效监督政府的具体体现。
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指公民通过一定的参与渠道,参与或影响政府绩效管理的活动过程,即公民参与确定评估项目、设立绩效目标、制定绩效标准、评估政府绩效和利用绩效评估改善政府服务等政府绩效管理的全过程。
一、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1. 公共产品理论公共产品理论,其主旨在于以最少的资源消耗生产恰当的公共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公众的需要。
其中心在于如何准确把握了解公众在公共产品中的受益状况、公众对产品的实际需求,以及如何确定政府行为的成本,实现”林达尔均衡”。
公民通过对公共产品质量、数量以及服务水平的亲身消费,从而对政府绩效做出直接的第一性的评估。
公共产品理论奠定了公民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在政府绩效评估中必须坚持公众本位。
2. 市民社会理论市民社会理论源于现代社会公民权利意识的觉醒以及对公民权利的尊重。
桑德尔曾论述:”关于政府和公民之间的关系比较普遍的模式是建立在这一思想基础上的:即政府的存在是为了确保公民可以选择通过一定的程序,将他们的私利和社会利益一致,保护个人权利。
第9章当代中国地方政府管理中的公民参与一、公民参与的概念公民正式渠道影响政府的构成、决策的行为过程。
公民参与从一开始就指公民参加政治活动的正式方式,非法进行的则可称之为公民的非法参与。
公民参与水平指正式参与的水平。
公民参与应当有利于降低官民或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交易费用。
交易费用太高,证明参与水平低、参与有效性太低。
二、公民参与的好处(一)是政府及时了解民意的重要途径。
这可避免有些官员或机构欺上瞒下。
公民诉求是政府决策的信息来源和重要依据。
政府决策应当吸收、整合广大公民的利益要求。
(二)公民参与使政府行为受到了公民的直接监督。
这使政府组织不能完全以自我为中心,而务必寻求公民支持或授权公民参加管理。
这可避免政府强加于民,使政府行动镶嵌于社会之中,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社会的作用。
(三)直接参与地方层次的决策,可以实现对日常生活过程的真正控制。
(不直接参与,没有办法控制官员对自己生活的干预)这可以有效捍卫公民基本权利和人的尊严。
有主人翁意识,对政府不会产生疏离感。
相反会产生认同感,增强政府合法性。
(四)可以捍卫民主价值。
公民参与的本质,是要让政府真正处于民众的监督之下,对民众可以轻视或无视的政治,不是民主政治。
如果只有政府换届时的公民选举,而没有有效的公民直接参与,就不是健全的民主。
还政于民,权力向民众的回归,对民主价值的实现具有重要的意义。
公众参与的过程就是一个还政于民的过程。
三、公民参与的途径应是有序的公民参与。
有些参与可能是人性恶的体现。
胡乱搞群众投票,看似民主,实则可能是多数的暴政,破坏了正常的政治秩序。
(一)听证广泛听取专家、社会公众和利益群体的意见和建议。
(二)民意调查(三)咨询委员会(四)公私合作生产公共服务的公私合作伙伴关系。
(五)代金券让民众自己选择,这是民主参与的一种方式。
(六)集会。
(乡镇集会)(七)利益团体人是团体性动物。
不一定完全代表所有人的利益,但能反映部分人的利益。
抱成团可以有效影响政府决策,因而实现有效的政治参与。
我国城市政府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公民参与是城市政府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城市发展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样化,市民对城市治理的参与及关注度也愈发显著。
而公民参与不仅是促进城市民主治理、增强政府透明度的有效手段,也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因此,深入研究我国城市政府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结合我国城市政府治理和公民参与的实际情况,探讨公民参与对城市治理的影响及作用。
具体研究内容包括:
1.我国城市政府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公民参与对城市政府治理的影响,以及公民参与对城市治理的作用。
3.我国城市政府治理中公民参与建议及措施,包括政府建立公民参与制度、加强社区建设和利用新媒体进行公民参与等方面的建议。
采用文献研究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文献和案例的梳理和比较分析,探讨公民参与与城市治理之间的关系和互动。
三、预期目标和意义
本研究旨在深入分析我国城市政府治理中公民参与的作用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以推进城市治理现代化。
预期目标包括:
1.借鉴国外先进城市治理经验,提高我国城市公民参与治理的水平。
2.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和措施,为我国城市公民参与治理制度建设提供参考。
3.进一步增强城市市民的自治意识和参与积极性,促进城市治理的民主化与规范化。
政府绩效管理中公民参与问题-绩效管理论文-管理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摘要】提高政府绩效是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公共管理科学化的重要方式,十九大报告提出“全面实施绩效管理”是对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的重大改革,有利于加快转变政府职能转变,深化政府改革。
公民在基层政府绩效管理中有最真实的感受、是公共政策的受益人也是主要作用对象,基层政府与之联系密切,因此加强我国基层政府绩效管理、提高绩效评估科学化需要公民的广泛参与,这与我国社会目前的基本矛盾变化相适应,与建设使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相一致,要完善公民参与机制,建立沟通反馈机制,真正做到以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落脚点,真正实现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
本文从西方国家的理论研究对比我国公民参与现状并提出相关措施。
【关键词】绩效管理;绩效评估;基层政府;公民参与1西方国家关于公民参与绩效管理的相关理论研究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来自于西方国家,20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的“新公共管理”运动充分体现了公民参与的治理理念,20世纪90年代中期美国出现“顾客导向”与“公共价值”前者要求政府将公民作为顾客来对待,后者要求政府将公众作为公民来对待,在生产公共产品、提供公共服务时追求公共性。
盖伊彼得斯的《政府未来治理模式》一书中提出参与式政府模式,实现了政府管理方式由“统治型”向“治理型”转化,政府并不是唯一的治理主体,而是有许多自治半自治的机构来充当公共管理的主体。
美国公盟小组在研究公民参与和政府绩效测评关系的实践中总结出社区有效治理模型,意识到公民作为政府绩效管理的主体,应当直接参与政府业绩测评[1]。
2公民参与基层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性1)提高政府绩效,公民可以更好的反映自身价值诉求,为政府所接受,重塑公民在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地位和角色,奠定政府绩效管理合法性基础。
2)扩大公民有序参与生活。
调动公民的参与热情。
决策化是实现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有效路径,公民参与绩效管理落实了其参与权、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提高公共政策性,改变决策者的参与结构,反映多元诉求,提高政策的合法有效性,进而反作用于公民,为民谋福利,使公民更加积极参与绩效管理,形成良性循环[2]。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作者:方振邦姜颖雁来源:《天津行政学院学报》2017年第02期摘要:政府绩效管理如何实现公民参与是当今公共管理学界的热点问题。
目前国内的相关研究和实践集中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环节的公民参与,忽视了公民参与整个绩效管理过程的价值。
从绩效管理过程出发,探索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内容和过程,并以北京市S区为例,具体分析公民如何参与绩效计划、绩效监督、绩效评价与绩效反馈等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环节,为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和实践提供借鉴。
关键词:绩效管理;公民参与;地方政府中图分类号:D63;D693.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7168(2017)02-0010-08一、绩效管理提出的背景绩效管理作为新公共管理运动的核心内容之一,席卷西方发达国家,近来也在世界各地展开。
Frederick Mosher曾将美国的政府管理历史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效率至上的政府管理阶段(1906~1937),二是管理至上的政府管理阶段(1937年后)[1](pp.8184)。
而21世纪被称作是绩效管理时代,它不仅是意味着效率和管理的结合,更是涵括了对政府有效性的重视[2](p.3)。
但“如果政府的绩效管理中不能涵盖所有利益相关方尤其是公民,那么绩效管理方法就不能充分地发挥潜能”[3](p.82)。
近十几年来,将绩效管理和公民参与相结合以提升政府责任性和有效性的问题,日益被公共管理研究者和实践者所关注。
实现公民在绩效管理中的全过程参与,是促使公共部门落实其公共责任和实施良好治理的重要方法,也是政府提升行政合法性的重要途径。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民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管理体制。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指出“更加注重健全民主制度、丰富民主形式,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优越性”,同时“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70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马 冰( 吉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吉林 长春 130117 )【摘 要】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价值取向就是对公民参与问题的研究,现在该问题是公共管理学界的热点问题,公民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有着最直接、最真实的感受,理所应当也就最具有发言权,与其他主体相比,公民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直接受益人更是主要对象。
政府绩效评估这些年在各地政府部门以及理论界也积极的进行着理论探索和技术创新,但肯定会存在一些尚未解决的问题。
所以在这样一个过程中,要使公民满意,则要完善公民的参与机制,形成之间动态的完全信任,建立沟通机制,以及对政府的激励机制、约束机制等。
【关键词】地方政府;公民参与;绩效管理;对策建议;途径一、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相关理论(一)绩效的概念绩效是“效率和效能的总和,其中效率是对投入和产出的比率进行测量,效能则是将实际成果与原定的预期成果进行比较,前者适用于一切能将投入和产出量化或货币化的场合,后者则可用于那些收益无法用货币来计量的场合。
”(二)政府绩效评估的概念政府绩效评估涉及到各个方面的内容,评估对象、主体、技术、标准和程序等。
公共部门的工作效率高低、能力强弱、质量好坏、以及公众的满意程度这些方面都有一定的分析。
二、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特征(一)监督性。
是指公民通过参与政府绩效评估这一过程来考察当地政府以及公职人员的工作作风、态度以及工作的效率,也实质性审视和调查了各地方政府的公共产品设施以及服务设施是否可以满足当地公民的需求程度。
(二)民主性。
首先公民可以在透明的状态下参与到政府绩效评估中,就体现了其民主性,再加上公民可以对绩效结果进行考评,也是向政治系统表达态度和意愿的过程。
(三)激励性。
可以把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结果,作为奖励或者惩罚的依据,同时这也是完善绩效考核的基础,而且对加强财务管理有帮助,这样不但可以打破原有统一的薪酬制度,而且充分加强了公职人员的积极性和上进心。
交流与探讨2020年8月(下)/ 总第267期 143引 言据资料显示可知,政府绩效评估正式开始时间为1970年,并且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之所以要建立并完善政府绩效评估,其主要目的是想借助公共管理来真正地实现效益和效率的提高。
我国的绩效评估工作从正式成立开始,已经经过了十几年的发展,在不断的实践和探索下,取得了许多显著的成果,但不可否认的是,其中还是存在很多的缺陷和问题,具体表现在我国政府组织的绩效评估工作较为形式化、表面化,也正因为如此,我国公民不得不产生对它的实际作用的怀疑。
进而造成了两者之间的不信任,随着时间的推移,慢慢地转变为公民与政府之间合作的障碍。
针对于该问题,无论是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都负有相应的责任和义务。
并且他们都具有去选拔高素质的公民参与到核心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来的权力,当前,中国政府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希望能够探索出一条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绩效评估路线。
1 实现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意义让公民参与进我国政府的绩效评估这一实践中来是完全符合当今时代我国国情的,利用公民参与政府的特殊性来解决政府绩效评估过程中存在的主观问题。
同时,这样的实践可以有效地将透明化管理、民主治国的发展理念变成现实,让我国政府在人民群众的心目中留下清正廉明的光辉形象[1]。
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具有一定的必要性。
我们的国家名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所谓“人民”指的就是我国坚持走“以人民为本”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人民群众的思想政治觉悟在不断提高,在我国,人民群众对于国家的发展十分重要。
当政府在聆听公民的意见、建议时,应该保持认真的态度,并及时进行反馈。
当公民参与到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中时,也必须保持认真的态度,做到对工作上心,并保证完成工作的效率。
只有双方共同努力,才能将工作做好,做到位,并且真正地做到民心所向。
所以,当时代发展至今,让公民参与进入我国政府的绩效考核之中已经成为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必要条件。
公民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工作中的参与行为作者:宋菲来源:《成长·读写月刊》2016年第04期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及“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不断深入贯彻,要求地方政府必须承担更多的责任,转变职能,构建服务型政府,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中变的越来越重要。
但实践中,地方政府服务理念落后,公民参与意识薄弱。
因此通过对当今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公民参与问题进行了深入的了解,旨在努力构建和完善公民参与机制,实现公民权利,提高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质量,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型政府。
公民参与是指公民通过合法的途径和方式,积极参与和影响国家和社会事务,表达自身利益要求和意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一种公民行为。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要求在政府绩效的评估过程中充分发扬民主,最大限度地让公民参与评估,使他们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信息传输渠道获取信息。
政府绩效评估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的实际工作、业绩和成就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适时的对政府绩效进行动态的改善和提高。
简单来说,就是对政府的表现和业绩进行评价打分。
一、政府绩效评估体系及公民参与的概念界定评估即评议估计或评价,有人认为,政府绩效评估意味着这样一种制度设计,在该制度框架下以取得的结果而不是以投入要素作为判断政府公共部门的绩效标准。
奥斯本与盖布勒认为,政府绩效评估就是改变照章办事的政府组织,谋求有使命感的政府;就是改变以过程为导向的控制机制,谋求以结果为导向的控制机制。
库普尔把政府绩效评估定义为一种市场责任机制,一是经济学的效率假设;二是采取成本——收益的分析方式;三是按投入和产出的模式来确定绩效标准,注重对产出的评估;四是以顾客满意为基础来定义市场责任机制(此定义方法是把公民视为消费者)。
我认为效评估就是运用科学的方法、标准和程序,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的实际工作、业绩和成就做出尽可能准确的评价,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措施,适时的对政府绩效进行动态的改善和提高。
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中的公民参与研究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中的公民参与研究摘要:本文旨在探讨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中公民参与的重要性,并为其提供相应的研究框架。
公民参与是一种促进政府治理创新和提高治理绩效的重要手段。
因此,通过完善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的公民参与机制,可以提高治理质量和履行政府对公众的责任,实现良好的治理效果。
一、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和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地方政府作为公共利益代表和提供公共服务的机构,其治理要取得成效就需要广泛的公民参与。
公民参与是政府与公民之间的互动过程,可以有效增加公共政策的透明度、合法性和可行性,提高治理绩效。
二、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的概念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是指对地方政府绩效进行评估、监督和改进的过程。
通过制定评价指标和考核体系,可以客观地评估地方政府的成绩和不足,并为提高绩效提供基础。
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旨在提高政府的管理能力和效率,促进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三、公民参与在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中的意义1. 提高政策的公正性和合法性:公民参与可以检验地方政府治理政策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公众通过参与决策过程,可以提出不同的意见和建议,避免政策的一言堂和利益集团的操控,保障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2. 增加政策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公民参与可以提供实际的、基于经验的反馈,帮助地方政府更好地了解公众需求和诉求,制定出更加可行和可持续的政策。
公众的参与可以促进政策的有效实施,避免政策的一纸空文。
3. 增强政府的责任感和透明度:公民参与可以帮助地方政府更加负责任地履行职责和义务。
公众的监督和批评可以促使政府更加透明,公开信息和决策过程,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
四、设计公民参与的地方政府治理型绩效评价机制为了有效发挥公民参与的作用,需要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
以下提供一些设计要点供参考:1. 制定合理的公民参与标准:明确公民参与的范围、方式和程序,确保其参与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信息社会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我国进入了信息社会时代,信息化对于地方治理的影响逐渐显现。
在这个背景下,公民参与已经成为地方治理的社会化、民主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因此,本研究将围绕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展开研究,旨在探究公民参与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为深化地方治理改革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撑。
二、研究目的
1. 分析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主要形式和现状;
2. 探究信息社会对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影响和作用;
3. 指出当前我国地方治理中存在的公民参与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三、研究范围
本研究将重点关注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实践和理论问题,探究公民参与在信息社会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具体包括:
1. 文献研究:搜集相关文献,了解国内外研究进展和理论成果;
2. 数据分析:利用统计方法对公民参与的数据进行分析和解释,了解公民参与的主要形式和现状;
3. 案例分析: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方,通过案例分析的方法,深入研究其公民参与的实践和经验,并分析其成功与失败的原因。
五、预期成果
通过本研究,我们预期得出以下成果:
1. 对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有更深入的认识;
2. 揭示信息社会背景下公民参与的新特点和趋势;
3. 发现并提出解决当前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的策略和建议。
以上是本研究的开题报告,具体研究进展和结果会在后续研究中陆续公布。
论公共政策中的公民参与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和意义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人们对于公共政策的关注度不断增加。
公共政策是政府制定、实施和评估的政策,其目的在于满足社会公共利益,提高社会福利水平,促进社会发展。
公民参与则是指政策的制定和实施过程中,普通公民能够就政策内容、方向和效果进行表达、建议和监督,并且能够参与实际操作和决策的过程。
公民参与对于提高政策的民主、科学和有效性,增加政府的透明度和责任感具有重要的意义。
然而,当前我国的民主参与机制和社会动员能力还相对薄弱,公民参与的效果以及存在的问题和难点亟待深入研究。
因此,本文将研究公共政策中公民参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剖析公民参与问题的根源和难点,提出提高公民参与的对策和建议。
二、研究现状公民参与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政策研究领域的重要话题。
在国内也有一些学者对公民参与的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
目前对于公民参与的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1.公民参与的概念和内涵:对于公民参与的定义和范畴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以便更好地识别和辨析公民参与的本质和意义。
2.公共政策中公民参与的形式和实践:“阳光制度”、“规范性文件公开”、“公众听证会”等广泛应用,但是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悬疑选票、民主失灵等问题仍然突出。
3.公民参与带来的政策效应:公民参与不仅为民主政治建设、政治文化转型提供了基础,还为政策制定提供了基础。
因此,研究公民参与提高政策效应的作用很重要。
三、研究方法本文采用文献综述法和案例分析法相结合的方式,从众多学者和政策实践中进行数据搜集,整理和梳理公民参与的关键词和意义,剖析公民参与出现的问题以及产生原因。
同时,以具体案例为基础,进一步研究公民参与在政策中的作用和效果,分析公众参与能力的提高对于政策民主化、协调性和透明度的影响。
四、预期成果研究成果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示:1.系统梳理公民参与的定义和内涵,进一步剖析公民参与在政策中的重要性和作用;2.分析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梳理公众参与机制和政策实践中的经验和不足;3.通过具体案例比较研究公众参与的效果,分析公众参与提高政策民主化和协调性的作用;4.提出未来公共政策中公民参与的对策和建议,展望公民参与未来的发展方向和模式。
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一、研究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地方治理已经成为社会和政治稳定的重要保障。
而公民参与作为现代化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越来越受到广泛的重视。
但是,在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实际情况却并不理想。
尤其在基层治理中,公民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等方面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因此,本研究将围绕我国地方治理中的公民参与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探究其影响因素,探索提高公民参与的途径和方法。
二、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1.了解我国地方政府当前公民参与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2.深入探究影响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因素;3.探究提高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途径和方法。
三、研究内容本研究将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1.我国地方政府公民参与的现状和问题分析。
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和调研,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公民参与的现状和问题,探讨其影响因素。
2.影响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因素分析。
分析政府、公民、社会组织等因素对公民参与的影响,并探究如何提高公民的表达权、参与权和知情权等。
3.提高我国地方治理中公民参与的途径和方法探究。
通过借鉴国内外先进的经验和案例,探讨提高公民参与的途径和方法,完善公民参与的制度机制。
四、研究意义本研究的意义在于:1.为我国地方政府改善公民参与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2.为公民提升表达力,增强自我认同感,提高社会参与度等提供有益借鉴。
3.为我国地方政府公民参与制度改革提供实践参考。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将应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方法,分析公民参与现状、问题和原因;了解公众对公共事务管理的态度和看法;比较不同地区、不同群体的公民参与规模、质量、领域等情况,并对样本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五、研究计划本研究计划分为以下阶段:第一阶段:文献调查和梳理。
对相关学术文献、政策法规、官方报告进行查阅和梳理,了解公民参与的基本理论和实践。
第二阶段:定性调查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了解公民对公共事务管理的态度和看法,具体分析某些地区和部门的公民参与情况。
中国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问题研究的开题报告标题:中国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问题研究摘要:绩效考核是现代公共管理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的地方政府中也普遍适用。
然而,传统的绩效考核方式往往只考虑到政府官员的意见,公众参与程度较低。
本文旨在探讨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绩效考核;地方政府;公众参与一、研究背景和意义地方政府是中国公共管理中的重要一环,为了更好地提供服务并实现社会发展目标,政府部门也需要进行绩效考核来监督和评估政府部门的表现。
然而,在传统绩效考核中,大多数情况下只有政府官员之间进行内部评价,公众很少有发言权,无法参与到绩效考核中来。
近年来,中国政府逐渐开始推进公众参与政府工作,同时也加强了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力度,希望借助公众的参与来提高政府的透明度、效率与民意的满意程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理效果。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如何提高公众参与度,如何保障公众权益等等,都需要深入探讨和解决。
因此,本文旨在研究中国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问题,探讨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为合理推进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提供一定参考。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内容:首先,研究中国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利用文献资料分析法,系统梳理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演变历程,以及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如参与权力不足、意见不得到重视等等。
其次,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在对中国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基础上,本文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高公众参与的效果和保障公众权利,包括借鉴国外经验、建立更为严格的参与机制、增强公众参与的法律支撑等等。
三、研究进度安排本文的研究计划以以下三个步骤开展:第一步,收集与整理相关文献信息并进行分析总结。
第二步,围绕研究问题展开场地调研和案例分析。
开题报告
公共事业管理
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民参与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选题背景
有关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国外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起步较早。
“绩效”一词最早应用于企业管理领域,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逐渐出现于行政管理领域,我国国内学者对此问题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90年代,近年来各种理论著述不断发表问世,为我国政府绩效评估的理论基础建设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我国政府目前存在机构臃肿、供养人员庞杂,职能不清、财政危机严重,人民满意度下降等问题,与人民的矛盾日益突出。
政府绩效管理以其自身的科学性和高效性,为解决我国乡镇政府的种种问题带来了希望。
通过公民参与,运用绩效评估指标,加强绩效规范和评估结果的运用来解决乡镇政府目前存在的问题,把我国乡镇政府努力建设成为效能型、有限型、廉洁型、服务型政府。
二、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研究的基本内容:
一、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与公民参与的概念界定
(一)绩效管理与公民参与的概念
(二)地方政府绩效管理中公民参与的内涵
二、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原因
(一)公民参与是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公民参与有利于对地方政府权利的制约
(三)公民参与增强了政府绩效管理过程中的民主性
(四)公民参与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五)公民参与有利于绩效管理的人性化
三、公民参与相关政府部门绩效管理的问题所在
(一)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能力不足
(二)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渠道不畅
(三)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民主程度十分有限
(四)公民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制度不健全
四、改善公民参在政府绩效管理中地位的对策
(一)建立合理的指标体系
(二)公民外部监督
(三)增强政府决策制定过程中的公民参与
(四)确立正确的公民参与方式
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从实践层面上,通过对绩效管理事件的分析,探讨公民参与存在的问题和政府在应对中的具体
行为偏差及原因。
2、从理论层面上,提出政府理性应对公民参与的建议。
三、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研究方法:
主要研究方法:案例收集与分析法,研究网络舆论监督及政府应对存在的具体问题。
次要研究方法:1、文献研究法: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确定论文选题,并全面、正确地掌握相关资料,为论文写作打好理论基础。
2、系统论方法:用系统方法来认识和研究本选题,从整体的观点出发进行全面分析。
3、跨学科研究:结合公共管理学、法学、传播学的理念与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分析。
技术路线:
通过研究绩效管理和公民参与的理论依据及现实意义,指出政府面对公民参与的必然性和必要性。
同时,针对目前绩效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及政府应对过程中的问题,站在政府的立场上思考如何从制度、理念、行动等角度来完善网络舆论监督和政府应对过程。
四、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 2010年10月20日~11月10日查阅资料,确定论文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并上交;
2. 2010年11月11日~25日参加论文开题论证会;
3. 2010年11月26日~12月10日参加初期检查;
4. 2010年1月10日提交论文初稿给指导老师;
5. 2010年2月20日提交论文二稿给指导老师;
6. 2010年3月1日~3月10日参加中期检查;
7. 2010年3月20日把装订好的毕业论文与过程材料终稿交给指导教师;
8. 2010年4月3、4日参加论文答辩。
主要参考文献
[1] 蒋敏娟:《试论政府绩效管理中公民参与机制的构建》,载《学习与实践》,2009年第7期。
[2]薛刚:《地方政府公共政策制定与公民参与》,载《经济与社会发展》,2009年第2期。
[3] 陈晨:《公共危机视角下的政府公共关系》,载《新乡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
[4] 蒋敏娟:《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全程参与模式探析》,载《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5期。
[5] 周占杰:《公民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功能分析,载《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第4期。
[6] 尹明珠:《食品药品监管系统绩效评估方法与应用研究》,载《天津大学》,2006年。
[7] 苏芳:《公民参与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研究》,载《华中科技大学》,2008年。
[8] 周志忍:《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我国的实践历程与前景》,载《中国行政管理》,2008年第1期。
[9] 王赟:《我国政府绩效管理中的公民参与及机制建设》,载《山东大学》,2006年。
[10]吴薛:《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研究》,载《东南大学》,2008年。
[11]庄子希:《政府评价中的公民参与研究——以上海政风行风测评为例》,载《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2]贾凌民:《加强绩效管理深化政府改革》,载《中国行政管理》,2009年第3期。
[13]肖峰:《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载《行政与法》,2009年第9期。
[14]梁丽:《我国参与式预算改革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载《中央民族大学》,2009年。
[15]赵海霞:《和谐社会视阈下公共政策制定中的公民参与研究》,载《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9年。
[16]聂淑亮:《政府绩效评估:我国民主行政建设的有效动力》,载《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5期。
[17]周凯:《政府绩效评估导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
[18]范柏乃:《政府绩效评估理论与实务》,人民出版社,2005年。
[19]孙学玉:《企业型政府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20](美)戴维•奥斯本:《改革政府-企业家精神如何改革着公共部门》,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
[21](美)约翰•克莱顿•托马斯:《公共决策中的公民参与:公共管理者的新技能与新策略》,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
[22]邓国胜,肖明超:《群众评议政府绩效》,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23](美)马克•G•波波维奇:《创建高绩效政府组》,中国人民出版社,2002年。
[24]马国贤:《政府绩效管理》,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
[25]孙柏瑛:《全球化时代的地方治理:构建公民参与和自主管理的制度平台》,教学与研究,2009第11期。
[26] 俞可平:《公民参与民主政治的意义》,载《学习时报》,2006年第12期。
[27] 魏福明、郑桂杉:《政治文明视野下的公民参,载<<玉溪师范学院学报>>.2005年第1期。
[28] 田在兰:《优化中国高校教师的科研绩效评估体系研究》,载《经济研究导刊》, 2009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