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363.50 KB
- 文档页数:65
动复习:1、孔和轴的定义是什么?2、他们之间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引入: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有差值,那这个差值是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探讨这个差值。
正课:一、偏差的术语及其定义1、尺寸偏差:实际尺寸或极限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值2、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代数差。
3、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4、实际偏差:实际尺寸减去基本尺寸所得的代数差。
例题计算:有一轴的尺寸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Φ50004.0-mm,实测轴的尺寸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Φ49.98mm,问该尺寸是否合格。
二、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1、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差,也是上偏差与下偏差之差。
是工件尺寸允许的变动范围。
例5:分别求出图2-9零件的极限偏差及公差。
2、尺寸公差带:零件尺寸相对基本尺寸所允许的变动范围。
(1)零线:表示基本尺寸的位置。
(2)尺寸公差带:由代表上、下偏差的两条直线所限定的一个区域。
(3)基本偏差:标准中表列的,用以确定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上偏差或下偏差。
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极限偏差(4)标准公差:国家标准中所规定的用以确定的任一公差值。
组织教学课前三分钟,唱歌,清点学生人数抽学生回答问题复习设问:1、误差与公差的区别是什么?2、标准与标准化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让学生预习看书找出以下问题答案,做好笔记并识记预习设问:1、什么是实际偏差?2、尺寸公差带的定义?通过学习,通过组织教学,明确学生人数,掌握学生基本情况。
通过复习加深学生对误差的了解,让学生掌握测量对象、标准化和互换性的概念让学生预习,吸引学生对本节内容的兴趣。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对新课的学习起到引导作用。
例7:画出基本尺寸为Φ25mm,最大极限尺寸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Φ25 .021mm 、最小极限尺寸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5 mm的孔与最大极限尺寸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24.980mm 、最小极限尺寸为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本课程旨在介绍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础知识,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的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等方面的内容,为学生进一步学习机械设计、制造和维修等领域打下基础。
1.2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重要性,理解基本概念,掌握基本计算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机械零件尺寸和质量的控制能力。
1.3 教学内容1.3.1 极限配合的概念1.3.2 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及表示方法1.3.3 极限偏差的计算方法1.3.4 公差带的绘制方法第二章:极限配合计算2.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极限配合的基本计算方法,能够根据给定的尺寸和公差要求,计算出允许的最大和最小偏差,并确定配合类型。
2.2 教学内容2.2.1 极限偏差的计算方法2.2.2 配合类型的判断方法2.2.3 过渡配合和过盈配合的计算方法2.2.4 极限配合计算实例第三章:尺寸公差与形状和位置公差3.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掌握基本计算和应用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零件尺寸和形状的控制能力。
3.2 教学内容3.2.1 尺寸公差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3.2.2 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3.2.3 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的计算方法3.2.4 公差带的绘制方法及应用实例第四章:表面粗糙度4.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掌握基本计算和应用方法,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零件表面质量的控制能力。
4.2 教学内容4.2.1 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及其表示方法4.2.2 表面粗糙度的计算方法4.2.3 表面粗糙度对零件性能的影响4.2.4 表面粗糙度的应用实例第五章:测量基础5.1 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测量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测量方法和测量工具的使用,提高学生在实际工作中对零件尺寸和质量的控制能力。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教案标题: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极限配合的概念和重要性。
2. 掌握极限配合的计算方法和实际应用。
3. 理解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4. 学会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技术测量。
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计算器、测量工具(卷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2. 教学材料: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的相关教材和练习题。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投影仪展示一些实际生活中需要进行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的例子,引发学生对本课主题的兴趣和思考。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极限配合的概念和重要性,解释在不同工程领域中的应用。
- 讲解极限配合的计算方法,包括公差的计算和配合的选择原则。
- 介绍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测量误差的概念和常见的测量工具。
3. 实例演练(20分钟)- 提供几个极限配合的实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计算和分析。
- 引导学生讨论实际工程中选择合适配合的因素,并解释其影响。
4. 小组合作(15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实际工程项目进行技术测量。
- 要求学生使用测量工具进行测量,并记录测量结果。
- 学生之间互相讨论和比较测量结果,分析可能的误差来源。
5. 总结(10分钟)-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 概括极限配合的计算方法和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
- 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注意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的应用,并提出问题和疑惑。
6. 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学生对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 鼓励学生自主查找更多实例,并进行计算和分析。
教学延伸:1. 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兴趣,可以提供更复杂的极限配合实例和技术测量项目,挑战他们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际工程项目的实践操作,让他们亲自体验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的过程,增强实际操作能力。
3. 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报告,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发现和经验,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教案【教材版本】沈学勤,李世维主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机械类),第2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教学资源】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网络课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课程特点】国家已经对《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制定了许多标准,在设计、加工和检测中必须严格地执行国家标准。
教学的主要任务是使学生能够正确读懂各种形位公差标注的含义;能够按照要求从标准中查出相应的数值,并能够正确使用各种量具检验工件,判断工件的误差值是否在允许的区域,决定工件是否是合格的产品。
【课程编号】1—1.1【课题名称】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概述【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 . 了解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课程的性质、任务、教学目标和学习方法。
2 . 熟悉加工误差、公差、互换性和标准化及技术测量的含义,和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二、能力目标1 . 懂得加工误差在生产中是不可避免的,零件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间的误差是正常的,只要在正常公差之内的产品都是合格的。
2 . 认识互换性与标准化在生产中的重要作用。
三、素质目标1 . 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和从实际出发的思考问题的方法。
2 . 了解学好本课程在生产中的重要指导意义。
四、教学要求1 . 了解加工误差和公差的含义及其分类。
2 . 了解互换性和标准化的含义及其作用。
3 . 了解技术标准的分类及技术测量的作用。
【教学重点】1.熟悉各新概念的含义及其分类。
2.了解互换性和标准化的含义及其作用。
3.了解技术标准的分类及技术测量的作用。
【难点分析】培养学生从实际生产的角度来考虑分析问题的习惯。
【分析学生】由于学生从事实际生产实习的时间较少,受到条件的限制不可能达到规定的教学安排,存在着理论教学多,动手机会少的问题,而专业课程是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的,脱离实践使他们分析问题时不能从实际出发,给课程的学习带来较大的困难。
因此,讲课时要多举一些学生比较容易了解的生活生产实例,来帮助学生掌握本课程的内容。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第一章:概述1.1 课程介绍了解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理解课程的内容和要求。
1.2 极限配合的概念解释极限配合的定义。
介绍极限配合的应用范围。
1.3 技术测量概述介绍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
解释技术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
第二章:极限配合的基本原理2.1 极限配合的基本参数介绍极限配合的三个基本参数:基本尺寸、公差和配合。
解释这些参数之间的关系。
2.2 极限配合的分类介绍极限配合的分类: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
解释每种配合的特点和应用。
2.3 极限配合的选用介绍如何选择合适的极限配合。
解释选择极限配合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第三章:技术测量基础3.1 测量概述介绍测量的基本概念。
解释测量的重要性和应用。
3.2 测量工具和仪器介绍常用的测量工具和仪器。
解释每种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3.3 测量误差与精度解释测量误差和精度的概念。
介绍如何减小测量误差和提高测量精度。
第四章:尺寸公差与配合设计4.1 尺寸公差的概念解释尺寸公差的概念。
介绍尺寸公差的作用和意义。
4.2 配合设计的原则介绍配合设计的原则。
解释每种原则的应用和注意事项。
4.3 配合设计的实例给出配合设计的实例。
解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配合设计。
第五章: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5.1 测量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介绍测量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应用。
解释测量技术在机械工程中的重要性。
5.2 测量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介绍测量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应用。
解释测量技术在汽车工程中的关键作用。
5.3 测量技术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介绍测量技术在其他工程领域的应用。
解释测量技术在不同领域中的重要性。
第六章:极限配合的应用案例分析6.1 案例一:机械零件的配合设计分析一个机械零件的配合设计案例。
解释如何根据零件的功能和制造条件选择合适的极限配合。
6.2 案例二:装配过程中的配合问题解决分析一个装配过程中出现的配合问题。
解释如何通过调整配合公差来解决装配问题。
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学科单元教学计划电子教案1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2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4丄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6点2•会绘制公差带图【例1 —1】某孔直径的基本尺寸为0 50mm,最大极限尺寸为$ 50.048mm ,最小极限尺寸为0 50.009mm ,求孔的上.下偏差。
解:孔的上偏差ES=Dmax —D=50.048-50=+0.048孔的下偏差EI=Dmin —D=50.009-50=+0.009第二课时:2 .尺寸公差(T)尺寸公差一一是允许尺寸的变动量,简称公差。
孔的公差Th= | Dmax-Dmin | = |ES-EI |轴的公差Ts= |dmax-dmin | = |es-ei |3.零线与尺寸公差带(1 )零线(2)公差带P10 例1-5作图训练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_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8(1) 间隙配合孔的公差带在轴的公差带之上0 -esXei轴图1-4间隙配合图第二课时:特征值: 特征值的实践意义:课堂延伸:设计一种间隙配合,公称尺寸为© 100,最大间隙为0.04 ;最 小间隙为0.02 ;确定孔与轴的尺寸。
课堂练习:0 021两个相互结合的零件,公差带代号分别为①25H7 (0.021) mm最大间隙X max D max d minES ei 最小间隙X minD mind maxEI es 平均间隙X avD av davX Xmax min2与① 25f6(0.020)mm 试问:0.033教学本课程标准规定很多,只有多加练习才能保证教学效果,教学中应反思注意少讲多练。
极限配合及技术测量基础学科电子教案(随堂课)10过渡配合Tf = |Xmax- Ymax |配合精度:配合精度对实践的影响:课堂练习:1.计算3000'021mm孔与30 0.033 mm轴配合的极限间隙.平均间隙和配合公差,并画出公差带和配合公差带图。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基础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掌握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知识。
3. 学会使用量具进行尺寸测量,并能够进行简单的尺寸控制。
二、教学内容1.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1.1 极限配合的概念1.2 技术测量的重要性2. 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2.1 尺寸公差2.2 形状和位置公差2.3 表面粗糙度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1 极限配合的基本概念1.2 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定义和应用2. 教学难点:2.1 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计算和应用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实际应用。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使用量具进行尺寸测量。
五、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教案、PPT、测量工具(卡尺、千分尺、量块等)。
2. 教学环境:教室、实验室。
教案内容:第一节: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概念和作用一、导入讲解极限配合的概念,引导学生了解极限配合在工程中的重要性。
二、极限配合的基本概念1. 讲解极限配合的定义。
2. 讲解上偏差和下偏差的含义。
三、技术测量的重要性1. 讲解技术测量在工程中的作用。
2. 强调准确测量对产品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第二节:尺寸公差、形状和位置公差、表面粗糙度一、尺寸公差1. 讲解尺寸公差的定义。
2. 讲解尺寸公差的表示方法。
二、形状和位置公差1. 讲解形状和位置公差的定义。
2. 讲解形状和位置公差的表示方法。
三、表面粗糙度1. 讲解表面粗糙度的定义。
2. 讲解表面粗糙度的表示方法。
第三节:尺寸测量一、测量工具的使用1. 讲解卡尺的使用方法。
2. 讲解千分尺的使用方法。
3. 讲解量块的使用方法。
二、尺寸测量实例1. 进行实际尺寸测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
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电子教案电子教案: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一、教学目标1.理解极限配合的概念和原理;2.掌握常用的技术测量方法;3.运用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极限配合的概念和原理;2.技术测量的方法和步骤。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极限配合的概念和原理(20分钟)a.讲解极限配合的概念和作用;b.通过实例演示极限配合的原理;c.讲解极限配合的分类和应用领域。
2.技术测量的方法和步骤(30分钟)a.讲解技术测量的基本原理和常用方法;b.通过实例演示技术测量的步骤;c.强调技术测量的准确性和重要性。
3.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应用(40分钟)a.分析实际问题,确定合适的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方法;b.练习实际问题的解答和计算;c.讨论和总结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教学资源1.讲义、课件和实例;2.计算器、测量工具和实验器材。
五、教学评估1.课堂练习题,检查学生对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的理解;2.讲解案例,考察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延伸1.扩展讲解其他极限配合的应用领域,如机械工程、电子工程等;2.导入计算机辅助设计和虚拟仿真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3.组织实际案例研究,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案设计说明:本教案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极限配合的概念和原理、技术测量的方法和步骤以及极限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应用。
通过这三个部分的学习,学生可以全面了解极限配合和技术测量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中采用讲解、演示、练习和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同时,教学延伸部分提供了进一步拓展和应用的内容,可以让学生深入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最后,通过评估和作业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估和巩固。
【课题编号】2—2.1【课题名称】极限与配合的术语及定义【教学目标与要求】一.知识目标1.了解孔和轴、尺寸、偏差、公差的术语及其定义。
2.能够计算上下偏差值和公差值。
能够看懂公差带图的含义。
二.能力目标能够根据图样标注准确地计算出上下偏差和公差值,能够看图公差带图。
三.素质目标1.认识常用极限术语地含义。
2.能够计算偏差和公差值,会看懂公差带图。
【教学重点】1.熟悉极限的术语及内涵。
2.会准确计算偏差和公差。
【难点分析】1.把方形孔和键槽两个非圆柱形内表面视为孔,把方形块和轴上键底到外圆的距离视为轴对于初学者开始不好理解,应把包容面和被包容面的定义作为判断轴与孔的依据,注意各术语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2.注意公差与极限偏差之间的关系及公差带图的含义。
【分析学生】由于名词术语较多,平时与实践接触的机会也少,所以要给学生一个理解接受的过程,每个术语表达一定要清楚,特别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
只要概念清楚,计算不会有困难。
【教学思路设计】从实例出发讲解各种术语,必要时设疑提问,最后归纳总结。
公差值的计算由学生自己按术语的含义去做。
【教学安排】2学时以讲授为主,配合提问,计算部分请学生上台演示,最后教师总结提高。
【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课1. 讲评作业完成情况及存在共同问题。
2. 提问:误差与公差的区别是什么?标准与标准化有什么区别?举例说明。
二. 导入新课以教材图2-16(a )为例来引入新课,此图中的尺寸表左边为孔,右边为轴,直径均为20。
孔和轴的形状非要是圆形的吗?请回到图2-1、2,看看本课程对孔和轴的定义又是什么?三. 新课教学1. 孔和轴的定义及其特点孔通常是指工件的圆柱形内表面。
它的特点应当是装配后孔是包容面或者加工过程中零件的实体材料变小,而孔的尺寸由小变大。
所以非圆柱的内表面,只要是包容面就称之为孔。
2. 尺寸的术语及其定义(1) 图中Ø20为圆或孔的尺寸,在机械中均以毫米为单位,不必标注。
绪论[组织教学] (2分钟)清点人数[教学要求] 1、树立学生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目标。
2、掌握互换性的定义、种类及作用。
3、掌握尺寸的定义、术语及零件合格的条件。
[新课导入](2分钟)通过螺母、螺栓损坏后可以直接更换的例子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80分钟)一、互换性的概述1.互换性的含义在机械工业中,互换性是指制成的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的使用性能要求的一种特性。
例:同型号的轴承、光管、螺钉等等。
互换性内容: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
2、作用①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②有利于用现代化工艺装配。
③有利于采用流水线和自动线生产方式。
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分类①完全互换性:若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作任何选择,不需调整或修配,就能满足预定的使用要求,则成为完全互换性(当不限定互换范围时,称为完全互换法,也叫绝对互换法)。
②不完全互换性: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范围内互换时,称为不完全互换法。
4、互换性条件一批相同规格的零件具有互换性的条件为:实际尺寸在允许的范围内;形状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位置误差在允许的范围内;表面粗糙度达到规定的要求。
二、几何量的误差1、几何误差: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的影响,而造成的误差称为几何误差。
2、公差:几何误差及其控制范围,称为公差。
3、国家标准尺寸的大小—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宏观几何形状——形状公差相互位置关系——位置公差微观几何形状——表面粗糙螺纹尺寸的大小——螺纹公差三、差标准和标准化定义:对零件的公差和相互配合所制定的标准称为公差标准四、几何量的测量对零件的测量是保证互换性生产的一个重要手段。
五、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的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的标注和识读;2、掌握形位公差代号的标注方法;3、掌握表面粗糙代号,符号的注法;4、掌握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
【课题编号】4—2.3【课题名称】配合性质判断,标准公差及基本偏差【教学目标与要求】一. 知识目标1. 了解配合公差带图和标准公差的等级。
2. 熟悉基本偏差的系列分布图。
二. 能力目标1. 能够从基本偏差代号和公差带图判断配合类型。
2. 能够根据标准公差的精度和直径大小选择标准公差值。
3. 能够读懂基本偏差系列图。
三. 素质能力会准确判断配合的种类:会正确选取标准公差值;能够总结出基本偏差系列的内在规律。
四. 教学要求1. 能够不经过计算就能判断出配合的类型。
2. 能够准确地从标准公差数值中找出相应数值。
3. 能够从基本偏差系列中决定配合的种类,并熟记过渡配合的 代码。
【教学重点】1. 判断配合的类型2. 查出标准公差值。
注意尺寸分段处的查表方法。
3. 掌握基本偏差系列的内在规律。
【难点分析】1.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的关系。
2. 基本偏差系列的规律。
【分析学生】1. 过渡配合的判断不太难,但是其实用价值由于学生缺少实际经验,理解不深,应多举例说明。
2. 标准公差与基本偏差的关系对学生来说也许不好理解,学生以为只要查一下基本偏差表就是基本尺寸的上下偏差,这是错误的。
上下偏差是两者的组合。
【教学思路设计】1. 从配合的实例中总结出判断配合种类的依据。
2. 通过练习达到正确选择标准公差值。
3. 让学生自己总结基本偏差系列图的规律,教师作补充。
【教学过程】一. 复习旧课配合的种类只有三种,各有其使用的价值,两零件的动、静联接分别选用间隙和过盈配合,间隙和过盈量的大小依据需要来决定。
除此之外的配合则是过渡配合,介于两者之间。
如何从已经给定的基本尺寸的上下偏差来判断出配合的种类,成为研究的内容。
二. 导入新课例题:如果用054.00100++φ的孔分别与122.0087.0017.0018.0120.0155.010*******+++---φφφ的轴配合,试判断孔、轴的配合性质。
解: 054.00100++φ孔与120.0155.0100--φ轴的配合0.054s E = 0.120s e =-0EI = 0.155ei =-因为EI es >,所以为间隙配合。
绪论[组织教学](2分钟)清点人数[教学要求] 1、树立学生对本课程得学习兴趣与学习目标。
2、掌握互换性得定义、种类及作用。
3、掌握尺寸得定义、术语及零件合格得条件。
[新课导入](2分钟)通过螺母、螺栓损坏后可以直接更换得例子引入新课。
[讲授新课](80分钟)一、互换性得概述1、互换性得含义在机械工业中,互换性就是指制成得同一规格得一批零件或部件,不需作任何挑选,调整或辅助加工(如钳工修配),就能进行装配,并能满足机械产品得使用性能要求得一种特性。
例:同型号得轴承、光管、螺钉等等。
互换性内容:几何参数,力学性能,物理化学性能等方面。
2、作用①有利于组织专业化协作。
②有利于用现代化工艺装配。
③有利于采用流水线与自动线生产方式。
④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延长机器使用寿命。
3、分类①完全互换性: 若零件在装配或更换时,不作任何选择,不需调整或修配,就能满足预定得使用要求,则成为完全互换性(当不限定互换范围时,称为完全互换法,也叫绝对互换法)。
②不完全互换性: 由于某种特殊原因只允许零件在一定范围内互换时,称为不完全互换法。
4、互换性条件一批相同规格得零件具有互换性得条件为:实际尺寸在允许得范围内;形状误差在允许得范围内;位置误差在允许得范围内;表面粗糙度达到规定得要求。
二、几何量得误差1、几何误差: 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由于某种因素得影响,而造成得误差称为几何误差。
2、公差: 几何误差及其控制范围,称为公差。
3、国家标准尺寸得大小—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宏观几何形状——形状公差相互位置关系——位置公差微观几何形状——表面粗糙螺纹尺寸得大小——螺纹公差三、差标准与标准化定义:对零件得公差与相互配合所制定得标准称为公差标准四、几何量得测量对零件得测量就是保证互换性生产得一个重要手段。
五、本课程得性质与任务1、掌握极限与配合方面得基本计算方法及代号得标注与识读;2、掌握形位公差代号得标注方法;3、掌握表面粗糙代号,符号得注法;4、掌握常用量具得使用方法。
§1-1基本术语及定义一、尺寸得术语与定义1、尺寸①定义用特定单位表示长度值得数字称为尺寸。
②内容尺寸指得就是长度得值,由数字与特定单位两部分组成包括长度,宽度与中心距等。
2、基本尺寸(D,d)①定义: 标准规定,设计时给定得尺寸称为基本尺寸。
孔得基本尺寸用“D”表示,轴得基本尺寸用“d”表示,后同。
②标准尺寸: 标准化了得尺寸称为标准尺寸。
适用于有互换性或系列化要求得主要尺寸。
作用:减少定值刀具,量具,型材与零件尺寸得规格。
3、实际尺寸(Da,da)①定义通过测量获得得尺寸。
由于存在测量误差,实际尺寸并非尺寸得真值。
②际尺寸包括零件毛坯得实际尺寸,零件加工过程中工序间得实际尺寸与零件制成后得实际尺寸。
4、极限尺寸①定义允许尺寸变化得两个界限值,统称为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一个孔或轴允许得最大尺寸称为最大极限尺寸(Dmax,dmax)。
最小极限尺寸: 一个孔或轴允许得最小尺寸称为最小极限尺寸(Dmin,dmin)。
根据课本P7图1-1讲解②基本尺寸可以在极限尺寸确定得范围内,也可以在极限尺寸所确定得范围外。
即基本尺寸大于,等于,小于极限尺寸。
③尺寸合格条件最小极限尺寸≤实际尺寸≤最大极限尺寸;孔:D min≤Da≤D max轴: d min≤da≤d max5、小结(5分钟)6、布置作业(1分钟)[组织教学] (2分钟)考勤、清点人数。
[教学回顾](5分钟)1、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得定义及符号。
2、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得关系。
[课题引入](3分钟)从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得关系我们可以瞧出,当用极限尺寸减基本尺寸或者用实际尺寸减基本尺寸时,两者之间会等到一个差值,这个值我们把它叫做偏差值。
这就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讲述得内容:[讲授新课](75分钟)第一章 光滑圆柱结合得公差与配合§1-1基本术语及定义二、公差与偏差得术语及定义1、 尺寸偏差(简称偏差)定义:尺寸偏差就是指某一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得代数差。
注: 由于尺寸有极限尺寸,实际尺寸之分,因此偏差可分为极限偏差与实际偏差。
⑴极限偏差定义 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得代数差称为极限偏差。
由于极限尺寸有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分,极限偏差又可分为上偏差与下偏差。
①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得代数差,(ES,es),ES=D max -Des=d max -d (1-1a)②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得代数差。
(EI,ei)。
EI=D min -Dei=d min -d (1-1b)强调:①偏差可以为正值、负值、零值。
②计算时应注意偏差得正,负符号,应一起代到计算式中运算③上、下偏差在图纸上得标注为:基本尺寸 例φ3003.001.0+-并注意当偏差为零时必须在相应位置标注“0”,不能省略;当偏差数值相同,符号相反时,可简化标注,如φ30±0、01mm。
④偏差得五种类型:a、上正下正;b、上负下负;c、上正下负;d、上正下零;e、上零下负。
(2)实际偏差(Ea,ea)定义: 实际尺寸减其基本尺寸所得得代数差称为实际偏差。
公式: 孔:Ea=Da-D 轴:ea=da-d零件合格条件: 孔:EI≤Ea≤ES 轴:ei≤ea≤es因此,合格零件得实际偏差应在上,下偏差之间。
(3)尺寸偏差计算举例例1-1: 已知某孔基本尺寸为φ50mm,最大极限为φ50、048mm,最小极限尺寸为φ50、009mm,试求上偏差、下偏差各为多少?解: ES=D max-D=50、048-50=+0、048mmEI=D min-D=50、009-50=+0、009mm例1-2 设计一轴,其直径得基本尺寸为φ60mm,最大极限尺寸为φ60、018mm,最小极限尺寸为φ59、988mm,求轴得上偏差、下偏差。
解: es=d max-d=60、018-60=+0、018mmei=d min-d=59、988-60=-0、012mm2、尺寸公差(T)定义:尺寸公差就是最大极限尺寸减最小极限尺寸之差,可上偏差减下偏差之差。
T h———孔得公差, T s——轴得公差。
(1)在数值上公差等于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之代数差得绝对值。
表达式为: T h=│D max-d min│=│ES-EI│T s=│d max-d min│=│es-ei│强调:①公差就是用绝对值定义得,没有正、负含义,在公差值前面不能标“+”号或“-”号;②公差不能取零值。
2、小结(3分钟)(1)偏差得定义及种类。
(2)偏差得计算。
(3)偏差得符号(+、-)。
(4)极限偏差与实际偏差得关系。
3、布置作业(2分钟)[组织教学] (1分钟)考勤、清点人数。
[教学回顾](5分钟)1、尺寸、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得定义及符号。
2、基本尺寸、实际尺寸、极限尺寸得关系。
3、偏差、公差得术语及定义。
[讲授新课](80分钟)第一章光滑圆柱结合得公差与配合§1-1基本术语及定义二、公差与偏差得术语及定义3、零线与尺寸公差带图为了清晰地表达上述各量及相互关系,一般采用极限与配合公差带图,在图中将公差与极限偏差部分放大。
公差带图解定义: 不必画出孔与轴得全形,只要扫着标准得规定将有关得部分放大画出来得图示方法称为尺寸公差带图解(1)零线①定义:表示基本尺寸得一条直线称为零线。
(或在公差带图中,确一偏差得一条基准线称为零线)。
②零线画法a: 通常将零线沿水平方向绘制,在其左端画出表示偏差大于得纵坐标轴并标上“0”与“+”“-”号,在其左下方画上单向箭头得尺寸线,并标上基本尺寸值。
b: 正偏差位与零线上方,负偏差位于零线下方,零偏差于零线重合。
(2)公差带公差带定义: 在公差带图中,由代表上、下偏差得两条直线所限定得一个区域称为尺寸公差带,简称公差带。
①一般在同一图中,孔与轴得公差带得剖面线得方向应该相反,且疏密程度不同。
②公差带包括了公差带大小与公差带位置两要素,大小由标准公差确定,位置由基本偏差确定。
③标准公差标准极限与配合制中,所规定得任一公差。
见表1—3。
④基本偏差在标准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得那个极限偏差。
标准规定:一般以靠近零线得那个偏差作为基本偏差。
例1—7:写出下列各尺寸得公差,基本偏差,并画出尺寸公差带图。
(1)孔:Φ20033.00+mm (2)孔:Φ40025.00+mm(3)孔:Φ40033.0017.0++mm (4)轴:Φ600019.0-mm(5)轴:Φ60021.0051.0--mm解:(1)T h =ES -EI =0、033-0=0、033mm基本偏差:EI =0(2)T h =ES -EI =0、025-0=0、025mm基本偏差:EI =0(3)T h =ES -EI =0、033-0、017=0、016mm基本偏差:EI =+0、017(4)T s =es -ei =0-(-0、019)=0、019mm基本偏差:es =0(5)T s =es -ei =-0、021-(-0、051)=0、030mm基本偏差:es =-0、021mm3、小结(3分钟)4、布置作业(1分钟)[组织教学] (2分钟)考勤、清点人数。
[教学回顾](3分钟)1、公差带图得组成。
2、公差带图得画法。
[讲授新课](55分钟)第一章光滑圆柱结合得公差与配合§1-1基本术语及定义尺寸、偏差、公差、公差带内容小结一、尺寸1、基本尺寸(D,d)2、实际尺寸(D a,d a)3、极限尺寸①最大极限尺寸(D max,d max)②最小极限尺寸(D min,d min)4、零件合格条件①D min≤Da≤D max;d min≤da≤d max;②EI≤Ea≤ES ei≤ea≤es。
二、偏差1、偏差分为实际偏差与极限偏差,极限偏差又分为上偏差与下偏差。
2、实际偏差(Ea,ea)Ea=Da-D, ea=da-d三、上偏差与下偏差①上偏差(ES,es)ES=D max-D, es=d max-d②下偏差(EI,ei)EI=D min-D ei=d min-d四、公差允许尺寸变动得两个界限值。
T h =D max -D min =ES -EI T f =d max -d min =es -ei 五、公差带图 1、零线表示基本尺寸得一条直线。
通常零线沿水平方向绘制,在其左端画出表示偏差得大小得纵坐标轴并标上“0”与“+”“-”号,在其左下方画上带单向箭头得尺寸线,并标上基本尺寸值。
正偏差位于零线上方,负偏差位于零线下方,零偏差与零线重合。
2、公差带有代表上偏差与下偏差或最大极限尺寸与最小极限尺寸得两条直线所限定得区域称为公差带。
孔与轴得公差带得剖面线得方向应该相反,且疏密程度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