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古典建筑立面风格元素大全
- 格式:ppt
- 大小:6.30 MB
- 文档页数:58
西方古建筑的色彩在古希腊的建筑群中,几乎到处都能看到艳丽的色彩。
从现存遗留下来的大理石顶部残物色迹推测,那里有最早的红、黄、蓝、绿、紫、褐、黑和金等色彩,神庙檐口和山花及柱头上不但有精美的雕刻,也有艳丽的色彩。
如陶立克式柱头上涂有蓝与红色。
爱奥尼式建筑除蓝与红外,还用金色。
科林新式则对金的使用较盛行。
帕特农神庙(陶立克式)在纯白的柱石群雕上配有红、蓝原色的连续图案,还雕有金色银色花圈图样,色彩十分鲜艳。
希腊色彩是他们宗教观的反映,使用色彩已具有象征意义。
红色象征火,青象征大地,绿象征水,紫象征空气。
通过色彩表现着他们的宗教信仰。
他们多运用红土为底色,黑色为图案或相反使用。
这种对比产生一种华贵感。
古罗马继承希腊文化并没有创新,罗马贵族爱好奢华,为了装饰宏大的公共建筑和华丽的宅邸、别墅等,各种装饰手段都予以运用。
室内喜用华丽耀眼的色彩,红、黑、绿、黄、金等,墙上有壁画,色彩运用十分亮丽,还通过色彩在墙面上模仿大理石效果,并在上面以细致的手法绘制窗口及户外风景,常常以假乱真。
艳丽奢华的装饰风格影响整个欧洲。
当时的建筑经典《建筑十书》所介绍那时建筑色彩非常丰富,有黄土色、灰黄、胭脂、淡红、红褐、鲜红、朱红、灰绿、蓝绿、深蓝、白、红白、黑、金等色彩。
中国古建筑的色彩随着阶级的产生,色彩逐步成为政治、宗教的服务工具。
《周礼》记载:“以玉做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壁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皆有性币,各放其玉之色。
”色彩已用于政治礼仪之中。
西周时色彩的正色(五色)、非正色已作为“明贵贱、辨等级”之用。
春秋时不仅宫殿建筑柱头,护栏,梁上墙上有彩绘,并已使用朱红、青、淡绿、黄灰、白、黑等色。
秦代继承战国时礼仪,更重视黑色。
秦始皇统一后变服色与旗色为黑。
“别黑白而定一尊”《史记》,黑色为主色从此开始。
汉代,发展了周代阴阳五行理论,五色代表方位更加具体。
青绿色象征青龙,代表东方,朱色象征朱雀,指南方,白象征白虎,代表西方,黑象征玄武,表北方,黄象征龙,表示中央。
图解欧式建筑风格(下)6哥特式建筑说到哥特,大家的脑海里应该都是画着黑黑眼线的不羁青年或是金属摇滚,再古老一点应该是古老家族的吸血鬼们,古堡和深渊,帅气阴邪的德古拉伯爵。
在黑暗和孤独中呐喊出心里的苦痛,在爱与绝望当中挣扎,这份神秘才是吸引大众的要素。
(哥特风格才是最代表得了中世纪这个充满黑暗的时期。
哥特(Goth)是那时对蛮族的称呼,大家应该还记得之前说的古罗马灭亡以后划分出来的小国中有西哥特人和东哥特人。
一开始哥特指的是他们,后来就渐渐演变成了对某种风格的定义,其实它涵盖很多方面,着装、字体、文学、音乐等等,大致都是给大家以一种孤独挣扎的高冷感觉。
今天要讲的哥特建筑,是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
它的特点就是,来跟老师一起念:高高高高高尖尖尖尖尖尖。
基本就是这样,今天上课内容完毕,大家再见!(。・ω・。)一开始,我们来对比一下两个教堂,左边的是第一座哥特式的教堂圣丹尼教堂,右边是上面讲到的罗马式的代表作,比萨大教堂:罗曼式教堂是哥特的前身,对比我们可以发现,罗曼式教堂的圆拱券以及圆顶变尖,那就演变成了哥特式教堂,变尖的意义是什么呢,在于发展的时候大家发现半圆的拱券一旦确定了宽度也就确定了高度,而如果把圆拱变成尖拱,那么教堂就变得更高耸神圣。
圣丹尼教堂是1143年在法国巴黎建成的,院长苏热有非常高的审美水平,建立的这个教堂其四尖券巧妙地解决了各拱间的肋架拱顶结构问题,有大面积的花窗玻璃,在看过这个高耸美丽的教堂以后,很多教堂开始模仿,因而哥特建筑开始流行起来。
下面来说说几个哥特的经典特色一、尖肋拱顶 (pointed arch)也就是刚才我们看到的尖房顶,每个顶有四根主骨,这是从罗马式建筑的圆筒拱顶改进而来的。
将所有的内部空间以骨架券链接为整体。
推力作用于四个拱底石上,这样拱顶的高度和跨度不再受限制。
并且尖肋拱顶也具有“向上”的视觉暗示,高耸的房间则可以更加明亮。
欧洲古代室内陈设风格- 古典风格1)希腊。
希腊遵循的美学法则是黄金分割。
公元5世纪,希腊的住宅就有了客厅、卧室等的划分。
室内流行的装饰,除了山花、檐板和柱头等建筑细部以外,以涡卷、莨苕叶、古瓶、桂冠和花环等古典装饰为主,充分表现出优雅而华贵的感觉(见图1~图3)。
图1 希腊雅典阿塔洛斯二世拱廊图2 陶碗装饰一对镜图3 陶瓶边饰图案希腊建筑的山花筑于长方形建筑的二端,呈扁平三角形,墙面多采用神话雕刻装饰。
希腊的柱式有希腊多立克式(Drdine Dorico)、希腊爱奥尼式(Drdine Zorico)、科林斯式(Drdine Corintio)。
希腊家具采用长方形结构,有狮子爪或牛蹄的椅腿,平直的椅背、椅座等。
公元5世纪出现镟木技术,座椅形式自由活泼,椅背由自由曲线构成,椅腿变成带有曲线的镟木风格,并有了坐垫。
织物陈设有挂帘、垫子及罩套等,色彩鲜艳。
在王公贵族的建筑室内则绘有装饰性的绘画(见图4)。
图4 希腊木雕桌希腊室内装饰中的图案:①掌状叶的各种变形,其装饰部位有神庙的顶棚板、边饰等,也可用来装饰陶器;②忍冬花(金银花),可作为装饰主题,并与掌状叶配合组成各种花饰;③卍字形;④英雄故事、神话、荷马诗篇(见图5~图7)。
图5 掌状叶的各种变形图案图6 希腊雕刻图7 希腊底尔菲神庙奈克西安斯人面狮身像2)古罗马。
古罗马文化是希腊文化的继承和发展。
花盆、帷幔、雕像等,以及用半圆柱和半方柱为墙面的装饰。
古罗马的剧场常在化妆室的墙面采用壁龛、雕像等作装饰。
古罗马的木质家具上有人物、动物、植物图案。
常见的有狮爪、人面狮身、莨苕叶等图案(见图8~图11)。
图8 罗马帝国风格室内雕饰图9 罗马帝国风格门饰图10 罗马拜尔神庙顶棚浮塑图11 屋大维复制像o中古时期(中世纪)..拜占廷风格(Byzantine)中古时期罗马风格( Romanesgue)哥特式风格( Gothic)1)拜占廷风格(公元5~11世纪)。
西方古代建筑风格
1、古希腊建筑风格
特点:和谐、完美、崇高。
最典型、最辉煌的柱式主要有陶立克、爱奥尼克和科林斯柱式。
代表建筑:雅典卫城
2、古罗马建筑风格
基本原则:须讲求规则、配置、匀称、均衡、合宜及经济。
代表建筑:古罗大斗兽场、古罗马万神庙
3、拜占庭建筑风格
特点:穹隆屋顶、中心突出、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及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色彩灿烂夺目。
代表建筑:君士坦丁堡的圣索菲亚大教堂
4、哥特式建筑风格
特点:空灵、纤瘦、高耸、尖峭,外观高而直。
代表建筑:法国的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的米兰大教堂,德国的科隆大教堂
5、巴洛克建筑风格
特点:炫耀财富、不囿于结构逻辑、充满欢乐气氛、标新立异。
代表建筑:圣卡罗教堂、意大利罗马的特列维喷泉
6、洛可可建筑风格
它是一种室内装饰风格,主要特点是一切围绕柔媚顺和来构图,特别喜爱使用曲线和圆形,尽可能避免方角。
代表作品:柏林夏洛登堡的金廊和波芡坦新宫的阿波罗大厅。
欧洲中世纪建筑风格(图解)拜占庭建筑的发展周期较长,可以分为几个阶段:兴盛时期(4-6世纪),主要是按古罗马城的样子来建设君士坦丁堡。
在6世纪出现了规模宏大的以一个穹隆为中心的圣索菲亚大教堂(伊斯坦布尔)。
该堂圆顶直径达33米,由4根支柱和4个大圆拱支持,圆顶下面为一圈通光窗口,使堂内光线达到一种奇特的效果。
中期(7-12世纪),由于外敌相继入侵,国土缩小,建筑减少,规模也大不如前。
其特点是占地少而向高发展,中央大穹隆没有了,改为几个小穹隆群,并着重于装饰,如威尼斯的圣马可教堂。
后期(13-15世纪),十字军的数次东征使拜年占庭帝国大受损失。
这时建筑既不多,也没有什么新创造,后来在土耳其入主后大多破损无存。
图:圣马可教堂拜占庭建筑的风格主要有四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屋顶造型,普遍使用“穹窿顶”。
第二个特征是整体造型中心突出。
那体量既高又大的圆穹顶,往往成为整座建筑的构图中心。
第三个特点是它创造了把穹顶支承在独立方柱上的结构方法和与之相应的集中式建筑形制。
其典型作法是在方形平面的四边发券,在四个券之间砌筑以对角线为直径的穹顶,仿佛一个完整的穹顶在四边被发券切割而成,它的重量完全由四个券承担,从而使内部空间获得了极大的自由。
第四个特点是色彩灿烂夺目。
这种风格是从四世纪到十五世纪以君士坦丁堡(即古希腊城市拜占庭)为中心的拜占庭帝国(即东罗马帝国)和基督教会相结合的官方艺术。
其思想内容是崇拜帝王和宣扬基督教神学,为巩固贵族阶级的统治服务。
其风格特点是罗马晚期的艺术形式和以小亚细亚、叙利亚、埃及为中心的东方艺术形式葙结合,有浓厚的东方色彩。
中央圆顶形的结构及其内部金碧辉煌的装饰,反映了政教合一的精神统治的权威。
在基督教神像学体系的建立和利用、改造旧形式为基督教宣传服务等方面,在教堂建筑、圣像画、镶嵌画、壁画、细密画及工艺美术的风格创造上,都有较大的成果。
拜占庭艺术之雕刻作品因受726至843年的圣像破坏运动的影响而所剩无几,多为反映宗教生活的浅浮雕与人物头像。
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外立面1.中国古典建筑的外立面:中国古代建筑都是采用木构架的结构方式。
其基本形式是在地面上立好木头柱子,在柱子上架设木梁和木枋,梁、枋上再用木料做成屋顶的构架,最后在这些构架上再铺设瓦顶屋面。
围绕柱子四周有砖土或其他材料筑造的墙体,但是这些墙并不起承受房屋重量的作用。
中国古典建筑的外立面基本上是由台基、屋身、屋顶三大部分组成。
台基一般由砖石砌成,承托着整座房屋,一方面起保护木柱不受雨水和潮气侵蚀的作用。
另一方面增加建筑物的稳定感,使其显得庄严雄伟。
架设于台基之上的屋身,一般采取明间面阔略大、两侧面阔递减的方式,既满足功能要求,又使外观取得了主次分明的艺术效果。
屋身的墙体不承受屋顶的重量,所以建筑的外墙可以灵活处理。
在较为重要的建筑物上,在其屋身和屋顶的交接部分设置斗拱,斗拱是一种悬挑结构,主要起支撑巨大的屋顶出檐和减小室内大梁跨度的作用。
屋顶部分是中国古典建筑最具特色的造型要素之一。
由于木结构的关系,中国传统建筑体形都显得庞大笨拙,人们将屋顶做成曲面形,屋檐到四个角也都微微向上翘起,使十分庞大高耸的屋顶显得生动而轻巧。
他们还把屋脊上的构件加工成各种小兽,连屋檐上的瓦头都加以装饰,刻出各式花草、禽兽,增加了建筑的情趣。
中国古代建筑善于从外形上进行各种艺术处理,大到单栋建筑的整体,小到一个梁头、瓦当,往往都经过美化成为一种装饰。
为防潮防蛀,人们在木结构的露明部分涂上油彩,从而创造了中国建筑特有的“彩画”装饰。
此外,在古建筑的石造台基和栏杆、砖造的大门门头和墙头以及木制门窗上,凡是稍微讲究的房屋,几乎都装饰有石雕或者砖雕、木雕。
中国古典建筑由于主要为木结构,单体建筑的体量一般不可能很大,因此除了利用高隆的地势、巨大的台基的烘托及向高层发展外,更常采用的是借助于建筑群体组合取得宏伟壮丽的艺术效果。
通常是利用一系列紧凑的院落的递进,富有层次和秩序地将空间画卷随空间顺序展开,强化了高潮及整体群体的艺术感。
图解西方建筑(五-罗马式建筑-03)•原书精彩内容非常多,有喜欢的朋友请在评论区留下邮箱,休息日的时候我会把完整电子版发给大家德国的罗马式建筑德国由于地处欧洲中部,接触拱顶建筑的时间较早,又因此时期社会相对比较稳定,所以各种教堂建筑也受到罗马式的影响,而德国的罗马式建筑又有新的发展,如首先在教堂立面上加入了双塔的形象,在众多欧洲国家中第一个在教堂中厅的墙壁上用雕刻来进行装饰等,发展出了带有本地区特色的仿罗马风格建筑样式。
早在公元8世纪初,由于当时查理大帝的提倡,德国境内已经遍布基督教堂,而造型独特的各种小洗礼堂更是遍布德国全境,因此在中世纪罗马式建筑风行的年代里,德国的罗马式教堂已经发展相对成熟,教堂建筑中经常被使用的是就是连续的拱廊、拱窗等元素。
早期教堂设东西两个环形殿,分别供神职人员和百姓使用。
为了向不识字的民众宣传教义,教堂中墙面和拱券上的拱肩处都雕刻有以圣经故事为题材的连续性场景,无论是画面的构图还是雕刻手法都相当精美。
此外,同教堂外耸立的尖塔一样,德国教堂所散发出的是一种昂扬、积极的状态。
教堂内部不仅墙面有精美雕刻装饰,柱子、檐口及门窗洞的边缘都有动感的图案和线脚装饰,可以说德国的罗马式建筑极富于艺术表现力和创造力。
•柱头编织纹是一种应用非常普遍的装饰图案,各个国家的工匠对这种纹饰又有不同的理解和诠释。
图示的柱头上部比较简约,但曲线形的凹槽和平直的线条形成对比,底部如束带的编织纹的出现也避免了整个柱头过于单调。
图示为德国罗马式柱头(German Romanesque)。
•德国罗马式建筑中楣罗马的苕茛叶图案在精细的德国风格中也变得更加规整和统一,虽然叶饰中也有大小和曲线变化,但看来更加节制,难免给人生硬之感。
图示来自12世纪德国罗马式建筑( German Romanesque )。
法国的罗马式建筑法国是古罗马帝国的殖民地,其境内建造有许多古罗马时期建筑的遗址,建筑上受意大利和东方风格影响较为深远。
西方古典建筑梳理【城市形态和群体布局】:■希腊:几何规则型:希波丹姆的米利都城,城市规划中采用方格网道路系统。
『一次性规划的几何规则城市模式,满足了迅速和简便的要求。
但追求构图美而忽略地形,桎梏了城市的活力和进一步发展。
』有机型:以卫城为中心形态不规则,善于巧妙利用地形。
卫城(Acropolis)——布局特色:松散、自由的拓扑结构——总体的不规则与单体的规则并存。
阿索斯广场:封闭的梯形广场,利用视差。
后期卫城取代广场成为城市中心。
采用敞廊,用券廊来统一艺术总效果。
同时设计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
■罗马:维特鲁威《建筑十书》关于城市选址、选择建筑地段等的内容。
群体布局组织原则遵循一种普遍的秩序:一个中心,两条轴线,四分领地。
代表建筑类型:浴场、帝王广场图拉真广场『罗马人有强烈的使用主义,倾向于改造地形,开敞空间和秩序感,大比例模数手法。
』中世纪:有机城市:哥特时期法国卡尔卡松城尺度亲切;封闭性强,城墙限定;高密度;街道曲折,富于变化;功能分区;中心感强,城市核心由教堂与市政厅等围绕广场构成,主教堂塔楼成为视觉中心『1以教堂为中心2自然主义和非干预规划3丰富的景观和亲和宜人的特质』广场:佛契奥宫和西诺拉广场■文艺复兴:理想城市:帕尔马诺瓦城(斯卡尔摩齐设计)总体结构为集中向心式;环形+放射状道路;城市中心由府邸、广场等元素构成。
理想城市——追求完美的形式所具有的和谐秩序:纯粹的几何状平面,透视感强烈的道路,明确的城市中心。
『中世纪所崇尚的自然主义和宜人尺度被放弃,越来越重视所谓的科学性和规范化。
军事型的防御城市才会采用』广场:类型多样、形式多样早期做法:空间较封闭,建筑布置自由,主题偏于一角威尼斯:圣马可广场后期做法:规划严整,以券廊围合,空间开敞,主题位处中央。
罗马:卡比多广场(市政广场)米开朗琪罗设计:梯形广场,对称布置。
意大利中世纪的广场是不对称的■巴洛克广场:开敞、通透、富于动态,同时亦很有秩序,中心感强烈,斜向大道的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