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批准项目清单_工程与材料科学部
- 格式:xlsx
- 大小:4.51 MB
- 文档页数: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E.工程与材料科学部E01金属材料E0101 金属结构材料E010101新型金属结构材料E010102钢铁和有色合金结构材料E0102 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201纤维、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202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3 金属非晶态、准晶和纳米晶材料E010301非晶态金属材料E010302纳米晶金属材料E010303新型亚稳金属材料E0104 极端条件下使用的金属材料E0105 金属功能材料E010501金属磁性材料E010502 金属智能材料E010503 新型金属功能材料E0106金属材料的合金相、相变及合金设计E010601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图E010602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变E010603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E0107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E01070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缺陷及其表征方法E010702金属材料的界面问题E0108 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E010801 金属材料的形变与损伤E010802 金属材料的疲劳与断裂E010803 金属材料的强化与韧化E0109 金属材料的凝固与结晶学E010901 金属的非平衡凝固与结晶E010902 金属的凝固行为与结晶理论E0110 金属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E011001 金属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与性能E011002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涂层E0111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E011101 金属常温腐蚀与防护E011102 金属高温腐蚀与防护E0112 金属材料的磨损与磨蚀E011201 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E011202 金属材料的磨蚀E0113 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与跨学科应用基础E02无机非金属材料E0201人工晶体E0202玻璃材料E020201特种玻璃材料E020202传统玻璃材料E0203结构陶瓷E020301先进结构陶瓷E020302陶瓷基复合材料E0204功能陶瓷E020401精细功能陶瓷E020402压电与铁电陶瓷材料E020403生物陶瓷与生物材料E020404功能类陶瓷复合材料E0205水泥与耐火材料E020501新型水泥材料E020502新型耐火材料E0206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E020601高性能碳素材料E020602金刚石及其他超硬材料E020603新型碳功能材料E0207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料E020701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E020702发光及显示材料E020703特种无机涂层与薄膜E0208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E020801复合材料的制备E020802强化与增韧理论E020803界面物理与界面化学E0209半导体材料E0210无机非金属类电介质与电解质材料E0211无机非金属类高温超导与磁性材料E021101高温超导材料E021102磁性材料及巨磁阻材料E0212古陶瓷与传统陶瓷E0213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E021301生态环境材料E021302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及相图E021303无机非金属智能材料E03有机高分子材料E0301塑料E030101设计与制备E030102高性能塑料与工程塑料E0302橡胶及弹性体E030201设计与制备E030202高性能橡胶E030203热塑弹性体E0303纤维E030301设计与制备E030302高性能纤维与特种合成纤维E030303仿生与差别化纤维E0304涂料E0305粘合剂E0306高分子助剂E0307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料E030701材料的设计与制备E030702高性能基体树脂E030703纳米复合E030704增强与增韧E0308特殊与极端环境下的高分子材料E0309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E030901光电磁信息功能材料E030902分离与吸附材料E030903感光材料E030904自组装有机材料与图形化E030905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E030906纳米效应与纳米技术E0310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E031001组织工程材料E031002载体与缓释材料E031003植入材料E0311智能材料E0312仿生材料E0313高分子材料与环境E031301天然高分子材料E031302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E031303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与资源化E031304高分子材料的稳定与老化E0314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E031401结构与性能关系E031402高分子材料的表征与评价E031403高分子材料的表面与界面E0315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成型E031501加工与成型中的化学与物理问题E031502加工与成型新原理、新方法E04冶金与矿业E0401金属与非金属地下开采E0402 煤炭地下开采E0403 石油天然气开采E0404 化石能源储存与输送E0405 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E0406 海洋、空间及其他矿物资源开采与利用E0407 钻井工程与地热开采E0408地下空间工程E0409 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E0410安全科学与工程E041001 通风与防尘E041002 突水与防灭火E041003 岩爆与瓦斯灾害E041004 安全检测与监控E0411 矿物工程与物质分离科学E041101 工艺矿物学与粉碎工程学E041102 矿物加工工程E041103 物理方法分离E041104 化学方法分离E041105 矿物材料与应用E0412 冶金物理化学与冶金原理E041201 火法冶金E041202 湿法冶金E041203 电(化学)冶金与电池电化学E041204 冶金熔体(溶液)E041205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E0413 冶金化工与冶金反应工程学E0414 钢铁冶金E0415 有色金属冶金E041501轻金属E041502重金属E041503稀有金属E041504贵金属等分离提取E0416材料冶金过程工程E041601 材料冶金物理化学E041602 金属净化与提纯E041603 熔化、凝固过程与控制E041604 金属成形与加工E041605 应变冶金E041606 喷射与喷涂冶金E041607 焊接冶金E041608电磁冶金E0417 粉末冶金与粉体工程E0418特殊冶金、外场冶金与冶金新理论、新方法E0419资源循环科学E0420 矿冶生态与环境工程E042001 矿山复垦与生态恢复E042002 矿冶环境污染评测与控制E042003有害辐射等污染的防治E042004 绿色冶金与增值冶金E0421矿冶装备工艺原理E0422 资源利用科学及其他E042201 短流程新技术E042202 冶金耐火与保温材料E042203 交叉学科与新技术E042204 冶金计量、测试与标准E042205 矿冶系统工程与信息工程E042206 冶金燃烧与节能工程E042207冶金史及古代矿物科学E05机械工程E0501机构学与机器人E050101机构学与机器组成原理E050102 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E050103 机器人机械学E0502 传动机械学E050201 机械传动E050202 流体传动E050203 复合传动E0503 机械动力学E050301 振动/噪声测试、分析与控制E050302 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E050303 机械结构与系统动力学E0504 机械结构强度学E050401 机械结构损伤、疲劳与断裂E050402 机械结构强度理论与可靠性设计E050403 机械结构安全评定E0505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E050501 机械摩擦、磨损与控制E050502 机械润滑、密封与控制E050503 机械表面效应与表面技术E050504 工程摩擦学与摩擦学设计E0506 机械设计学E050601 设计理论与方法E050602 概念设计与优化设计E050603 智能设计与数字化设计E050604 机械系统集成设计E0507 机械仿生学E050701 机械仿生原理E050702 仿生机械设计与制造E050703 人-机-环境工程学E0508零件成形制造E050801铸造工艺与装备E050802 塑性加工工艺、模具与装备E050803 焊接结构、工艺与装备E050804 近净成形与快速制造E0509 零件加工制造E050901 切削、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2 非传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3 超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4 高能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10 制造系统与自动化E051001 数控技术与装备E051002 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E051003 可重构制造系统E051004 可持续设计与制造E051005 制造系统调度、规划与管理E0511 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E051101 机械计量标准、理论与方法E051102 机械测试理论、方法与技术E051103 机械传感器技术与测试仪器E051104 机械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E0512 微/纳机械系统E051201 微/纳机械驱动器与执行器件E051202 微/纳机械传感与控制E051203 微/纳制造过程检测与控制E051204 微/纳机械系统组成原理与集成E06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E0601 工程热力学E060101 热力学基础E060102 热力过程与热力循环E060103 能源利用系统与评价E060104 节能与储能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105 制冷E060106 热力系统动态特性、诊断与控制E0602 内流流体力学E060201 黏性流动与湍流E060202 动力装置内部流动E060203 流体机械内部流动E060204 流体噪声与流固耦合E0603 传热传质学E060301 热传导E060302 辐射换热E060303 对流传热传质E060304 相变传递过程E060305 微观传递过程E0604 燃烧学E060401 层流火焰和燃烧反应动力学E060402 湍流火焰E060403 煤与其他固体燃料的燃烧E060404 气体、液体燃料燃烧E060405 动力装置中的燃烧E060406 特殊环境与条件下燃烧E060407 燃烧污染物生成和防治E060408 火灾E0605 多相流热物理学E060501 离散相动力学E060502 多相流流动E060503 多相流传热传质E060504 气固两相流E0606 热物性与热物理测试技术E060601 流体热物性E060602 固体材料热物性E060603 单相与多相流动测试技术E060604 传热传质测试技术E060605 燃烧测试技术E0607 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1 太阳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2 生物质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3 风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4 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5 地热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6 氢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8 工程热物理相关交叉领域E07电气科学与工程E0701 电磁场与电路E070101 电磁场分析与综合E070102 电网络理论E070103 静电理论与技术E070104 电磁测量与传感E0702 电工材料特性及其应用E070201 工程电介质特性与测量E070202 绝缘与功能电介质材料的应用基础E0703 电机与电器E070301 电弧与电接触E070302 电器E070303 电机及其系统E0704 电力系统E070401 电力系统分析E070402 电力系统控制E070403 电力系统保护E0705 高电压与绝缘E070501 高电压与大电流E070502 电气设备绝缘E070503 过电压及其防护E0706 电力电子学E070601 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E070602 电力电子系统及其控制E0707 脉冲功率技术E0708 气体放电与放电等离子体技术E0709 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E0710 超导电工学E0711 生物电磁技术E0712 电能储存与节电技术E08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E0801建筑学E080101建筑设计与理论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2城乡规划E080201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E08020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E0803建筑物理E080301建筑热环境E080302建筑光环境E080303建筑声环境E0804环境工程E080401给水处理E080402污水处理与资源化E080403城镇给排水系统E080404城镇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E080405空气污染治理E080406城市受污染水环境的工程修复E0805 结构工程E080501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E080502钢结构与空间结构E080503 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E080504 新型结构与新材料结构E080505 桥梁工程E080506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E080507 结构分析、计算与设计理论E080508 结构实验方法与技术E080509 结构健康监测E080510 既有结构性能评价与修复E080511 混凝土结构材料E080512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E0806 岩土与基础工程E080601地基与基础工程E080602岩土工程减灾E080603 环境岩土工程E0807 交通工程E080701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E080702 交通环境工程E080703 道路工程E080704 铁道工程E0808防灾工程E080801 地震工程E080802 风工程E080803 结构振动控制E080804 工程防火E080805 城市与生命线工程防灾E09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E0901 水文、水资源E090101 洪涝和干旱与减灾E090102 水文过程和模型及预报E090103 流域水循环与流域综合管理E090104 水资源分析与管理E0902 E090105农业水利水资源开发与利用E090201 农业水循环与利用E090202 灌溉与排水E090203 灌排与农业生态环境E0903 水环境与生态水利E090301 水环境污染与修复E090302 农业非点源污染与劣质水利用E090303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E0904 河流海岸动力学与泥沙研究E090401 泥沙动力学E090402流域泥沙运动过程E090403 河流泥沙及演变E090404 河口泥沙与演变E090405工程泥沙E0905水力学与水信息学E090501 工程水力学E090502 地下与渗流水力学E090503 地表与河道水力学E090504 水信息学与数字流域E0906 水力机械及其系统E090601 水力机械的流动理论E090602 空蚀和磨损及多相流E090603 电站和泵站系统E090604 监测和诊断及控制E0907 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E090701 岩土体本构关系与数值模拟E090702岩土体试验、现场观测与分析E090703 软基与岩土体加固和处理E090704 岩土体渗流及环境效应E090705 岩土体应力变形及灾害E0908水工结构和材料及施工E090801 水工结构动静力性能分析与控制E090802 水工结构实验、观测与分析E090803 E090804水工和海工材料水工施工及管理E0909 海岸工程E090901 海岸工程的基础理论E090902 河口和海岸污染与治理E090903 港口航道及海岸建筑物E090904 海岸防灾与河口治理E0910 海洋工程E091001 海洋工程的基础理论E091002 船舶和水下航行器E091003 海洋建筑物与水下工程E091004 海上作业与海事保障E091005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请代码E.工程与材料科学部E01金属材料E0101 金属结构材料E010101新型金属结构材料E010102钢铁和有色合金结构材料E0102 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201纤维、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202新型金属基复合材料E0103 金属非晶态、准晶和纳米晶材料E010301非晶态金属材料E010302纳米晶金属材料E010303新型亚稳金属材料E0104 极端条件下使用的金属材料E0105 金属功能材料E010501金属磁性材料E010502 金属智能材料E010503 新型金属功能材料E0106金属材料的合金相、相变及合金设计E010601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图E010602金属材料的合金相变E010603金属材料的合金设计E0107 金属材料的微观结构E010701 金属的晶体结构与缺陷及其表征方法E010702金属材料的界面问题E0108 金属材料的力学行为E010801 金属材料的形变与损伤E010802 金属材料的疲劳与断裂E010803 金属材料的强化与韧化E0109 金属材料的凝固与结晶学E010901 金属的非平衡凝固与结晶E010902 金属的凝固行为与结晶理论E0110 金属材料表面科学与工程E011001 金属材料表面的组织、结构与性能E011002 金属材料表面改性及涂层E0111 金属材料的腐蚀与防护E011101 金属常温腐蚀与防护E011102 金属高温腐蚀与防护E0112 金属材料的磨损与磨蚀E011201 金属材料的摩擦磨损E011202 金属材料的磨蚀E0113 金属材料的制备科学与跨学科应用基础E02无机非金属材料E0201人工晶体E0202玻璃材料E020201特种玻璃材料E020202传统玻璃材料E0203结构陶瓷E020301先进结构陶瓷E020302陶瓷基复合材料E0204功能陶瓷E020401精细功能陶瓷E020402压电与铁电陶瓷材料E020403生物陶瓷与生物材料E020404功能类陶瓷复合材料E0205水泥与耐火材料E020501新型水泥材料E020502新型耐火材料E0206碳素材料与超硬材料E020601高性能碳素材料E020602金刚石及其他超硬材料E020603新型碳功能材料E0207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料E020701微电子与光电子材料E020702发光及显示材料E020703特种无机涂层与薄膜E0208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料E020801复合材料的制备E020802强化与增韧理论E020803界面物理与界面化学E0209半导体材料E0210无机非金属类电介质与电解质材料E0211无机非金属类高温超导与磁性材料E021101高温超导材料E021102磁性材料及巨磁阻材料E0212古陶瓷与传统陶瓷E0213其他无机非金属材料E021301生态环境材料E021302无机非金属材料设计及相图E021303无机非金属智能材料E03有机高分子材料E0301塑料E030101设计与制备E030102高性能塑料与工程塑料E0302橡胶及弹性体E030201设计与制备E030202高性能橡胶E030203热塑弹性体E0303纤维E030301设计与制备E030302高性能纤维与特种合成纤维E030303仿生与差别化纤维E0304涂料E0305粘合剂E0306高分子助剂E0307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料E030701材料的设计与制备E030702高性能基体树脂E030703纳米复合E030704增强与增韧E0308特殊与极端环境下的高分子材料E0309有机高分子功能材料E030901光电磁信息功能材料E030902分离与吸附材料E030903感光材料E030904自组装有机材料与图形化E030905有机无机复合功能材料E030906纳米效应与纳米技术E0310生物医用高分子材料E031001组织工程材料E031002载体与缓释材料E031003植入材料E0311智能材料E0312仿生材料E0313高分子材料与环境E031301天然高分子材料E031302环境友好高分子材料E031303高分子材料的循环利用与资源化E031304高分子材料的稳定与老化E0314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E031401结构与性能关系E031402高分子材料的表征与评价E031403高分子材料的表面与界面E0315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成型E031501加工与成型中的化学与物理问题E031502加工与成型新原理、新方法E04冶金与矿业E0401金属与非金属地下开采E0402 煤炭地下开采E0403 石油天然气开采E0404 化石能源储存与输送E0405 露天开采与边坡工程E0406 海洋、空间及其他矿物资源开采与利用E0407 钻井工程与地热开采E0408地下空间工程E0409 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制E0410安全科学与工程E041001 通风与防尘E041002 突水与防灭火E041003 岩爆与瓦斯灾害E041004 安全检测与监控E0411 矿物工程与物质分离科学E041101 工艺矿物学与粉碎工程学E041102 矿物加工工程E041103 物理方法分离E041104 化学方法分离E041105 矿物材料与应用E0412 冶金物理化学与冶金原理E041201 火法冶金E041202 湿法冶金E041203 电(化学)冶金与电池电化学E041204 冶金熔体(溶液)E041205 冶金物理化学研究方法与测试技术E0413 冶金化工与冶金反应工程学E0414 钢铁冶金E0415 有色金属冶金E041501轻金属E041502重金属E041503稀有金属E041504贵金属等分离提取E0416材料冶金过程工程E041601 材料冶金物理化学E041602 金属净化与提纯E041603 熔化、凝固过程与控制E041604 金属成形与加工E041605 应变冶金E041606 喷射与喷涂冶金E041607 焊接冶金E041608电磁冶金E0417 粉末冶金与粉体工程E0418特殊冶金、外场冶金与冶金新理论、新方法E0419资源循环科学E0420 矿冶生态与环境工程E042001 矿山复垦与生态恢复E042002 矿冶环境污染评测与控制E042003有害辐射等污染的防治E042004 绿色冶金与增值冶金E0421矿冶装备工艺原理E0422 资源利用科学及其他E042201 短流程新技术E042202 冶金耐火与保温材料E042203 交叉学科与新技术E042204 冶金计量、测试与标准E042205 矿冶系统工程与信息工程E042206 冶金燃烧与节能工程E042207冶金史及古代矿物科学E05机械工程E0501机构学与机器人E050101机构学与机器组成原理E050102 机构运动学与动力学E050103 机器人机械学E0502 传动机械学E050201 机械传动E050202 流体传动E050203 复合传动E0503 机械动力学E050301 振动/噪声测试、分析与控制E050302 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E050303 机械结构与系统动力学E0504 机械结构强度学E050401 机械结构损伤、疲劳与断裂E050402 机械结构强度理论与可靠性设计E050403 机械结构安全评定E0505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术E050501 机械摩擦、磨损与控制E050502 机械润滑、密封与控制E050503 机械表面效应与表面技术E050504 工程摩擦学与摩擦学设计E0506 机械设计学E050601 设计理论与方法E050602 概念设计与优化设计E050603 智能设计与数字化设计E050604 机械系统集成设计E0507 机械仿生学E050701 机械仿生原理E050702 仿生机械设计与制造E050703 人-机-环境工程学E0508零件成形制造E050801铸造工艺与装备E050802 塑性加工工艺、模具与装备E050803 焊接结构、工艺与装备E050804 近净成形与快速制造E0509 零件加工制造E050901 切削、磨削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2 非传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3 超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E050904 高能束加工工艺与装备E0510 制造系统与自动化E051001 数控技术与装备E051002 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E051003 可重构制造系统E051004 可持续设计与制造E051005 制造系统调度、规划与管理E0511 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E051101 机械计量标准、理论与方法E051102 机械测试理论、方法与技术E051103 机械传感器技术与测试仪器E051104 机械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E0512 微/纳机械系统E051201 微/纳机械驱动器与执行器件E051202 微/纳机械传感与控制E051203 微/纳制造过程检测与控制E051204 微/纳机械系统组成原理与集成E06工程热物理与能源利用E0601 工程热力学E060101 热力学基础E060102 热力过程与热力循环E060103 能源利用系统与评价E060104 节能与储能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105 制冷E060106 热力系统动态特性、诊断与控制E0602 内流流体力学E060201 黏性流动与湍流E060202 动力装置内部流动E060203 流体机械内部流动E060204 流体噪声与流固耦合E0603 传热传质学E060301 热传导E060302 辐射换热E060303 对流传热传质E060304 相变传递过程E060305 微观传递过程E0604 燃烧学E060401 层流火焰和燃烧反应动力学E060402 湍流火焰E060403 煤与其他固体燃料的燃烧E060404 气体、液体燃料燃烧E060405 动力装置中的燃烧E060406 特殊环境与条件下燃烧E060407 燃烧污染物生成和防治E060408 火灾E0605 多相流热物理学E060501 离散相动力学E060502 多相流流动E060503 多相流传热传质E060504 气固两相流E0606 热物性与热物理测试技术E060601 流体热物性E060602 固体材料热物性E060603 单相与多相流动测试技术E060604 传热传质测试技术E060605 燃烧测试技术E0607 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1 太阳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2 生物质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3 风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4 水能、海洋能、潮汐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5 地热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706 氢能利用中的工程热物理问题E0608 工程热物理相关交叉领域E07电气科学与工程E0701 电磁场与电路E070101 电磁场分析与综合E070102 电网络理论E070103 静电理论与技术E070104 电磁测量与传感E0702 电工材料特性及其应用E070201 工程电介质特性与测量E070202 绝缘与功能电介质材料的应用基础E0703 电机与电器E070301 电弧与电接触E070302 电器E070303 电机及其系统E0704 电力系统E070401 电力系统分析E070402 电力系统控制E070403 电力系统保护E0705 高电压与绝缘E070501 高电压与大电流E070502 电气设备绝缘E070503 过电压及其防护E0706 电力电子学E070601 电力电子器件及其应用E070602 电力电子系统及其控制E0707 脉冲功率技术E0708 气体放电与放电等离子体技术E0709 电磁环境与电磁兼容E0710 超导电工学E0711 生物电磁技术E0712 电能储存与节电技术E08建筑环境与结构工程E0801建筑学E080101建筑设计与理论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2城乡规划E080201城乡规划设计与理论E080202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理论E0803建筑物理E080301建筑热环境E080302建筑光环境E080303建筑声环境E0804环境工程E080401给水处理E080402污水处理与资源化E080403城镇给排水系统E080404城镇固体废弃物处置与资源化E080405空气污染治理E080406城市受污染水环境的工程修复E0805 结构工程E080501 混凝土结构与砌体结构E080502钢结构与空间结构E080503 组合结构与混合结构E080504 新型结构与新材料结构E080505 桥梁工程E080506 地下工程与隧道工程E080507 结构分析、计算与设计理论E080508 结构实验方法与技术E080509 结构健康监测E080510 既有结构性能评价与修复E080511 混凝土结构材料E080512 土木工程施工与管理E0806 岩土与基础工程E080601地基与基础工程E080602岩土工程减灾E080603 环境岩土工程E0807 交通工程E080701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E080702 交通环境工程E080703 道路工程E080704 铁道工程E0808防灾工程E080801 地震工程E080802 风工程E080803 结构振动控制E080804 工程防火E080805 城市与生命线工程防灾E09水利科学与海洋工程E0901 水文、水资源E090101 洪涝和干旱与减灾E090102 水文过程和模型及预报E090103 流域水循环与流域综合管理E090104 水资源分析与管理E0902 E090105农业水利水资源开发与利用E090201 农业水循环与利用E090202 灌溉与排水E090203 灌排与农业生态环境E0903 水环境与生态水利E090301 水环境污染与修复E090302 农业非点源污染与劣质水利用E090303水利工程对生态与环境的影响E0904 河流海岸动力学与泥沙研究E090401 泥沙动力学E090402流域泥沙运动过程E090403 河流泥沙及演变E090404 河口泥沙与演变E090405工程泥沙E0905水力学与水信息学E090501 工程水力学E090502 地下与渗流水力学E090503 地表与河道水力学E090504 水信息学与数字流域E0906 水力机械及其系统E090601 水力机械的流动理论E090602 空蚀和磨损及多相流E090603 电站和泵站系统E090604 监测和诊断及控制E0907 岩土力学与岩土工程E090701 岩土体本构关系与数值模拟E090702岩土体试验、现场观测与分析E090703 软基与岩土体加固和处理E090704 岩土体渗流及环境效应E090705 岩土体应力变形及灾害E0908水工结构和材料及施工E090801 水工结构动静力性能分析与控制E090802 水工结构实验、观测与分析E090803 E090804水工和海工材料水工施工及管理E0909 海岸工程E090901 海岸工程的基础理论E090902 河口和海岸污染与治理E090903 港口航道及海岸建筑物E090904 海岸防灾与河口治理E0910 海洋工程E091001 海洋工程的基础理论E091002 船舶和水下航行器E091003 海洋建筑物与水下工程E091004 海上作业与海事保障E091005 海洋资源开发利用。
历年国自科优青项目名称
以下是历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的一些项目名称:
1. 基于光致变色材料的高性能光电器件研究
2. 新型纳米材料在能源转化和储存领域的应用研究
3. 复杂网络动力学与控制研究
4. 基于机器学习的大规模数据挖掘与分析
5. 生物医学图像处理与分析研究
6. 高性能计算与并行算法设计
7. 环境污染监测与生态修复技术研究
8. 高温合金材料的组织结构与力学性能研究
9. 智能交通系统及车辆控制技术研究
10. 大气环境中气溶胶的来源、传输与影响研究
这些项目涵盖了多个科学领域,包括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医学、计算机科学等。
每个项目都有其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目标,对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单位金额课题负责人编号安徽大学200 计算电磁学高稳定度辛算法研究吴先良60931002/F010602北京大学170 人类NADPH sensor蛋白HSCARG调控机制研究郑晓峰30930020/C0501北京大学180 结构修饰的siRNA合成和RNA干扰技术在药物靶标寻找中的研究张礼和20932001/B020702北京大学180 p53和PTEN之间的分子联系研究尹玉新30930021/C050103北京大学120 行为金融前沿问题研究徐信忠70932002/G0206北京大学230 涡扇发动机压缩系统不稳定流动的建模、预测和控制王勇60934001/F030118北京大学210 孔隙介质的力学和输运性能研究王建祥10932001/A020304北京大学185 integrin αvβ3 阳性肿瘤的分子显像与放射靶向治疗王凡30930030/C100703北京大学180 磁重联驱动的太阳风起源模型涂传诒40931055/D041004北京大学180 高温高密强相互作用物质性质的研究刘玉鑫10935001/A050306北京大学200 发射线气体星云的深度分光观测和三维数值模拟研究及相关原子参数计算刘晓为10933001/A0303北京大学190 高甘油三酯血症引起多器官功能改变的氧化应激损伤机理研究刘国庆30930037/C140201北京大学150 海绵baculiferin型新生物碱探针对HIV-1 Vif和APOBEC3G的靶向调控及作用机理研究林文翰30930109/C180202北京大学200 WEB搜索与挖掘的新理论与方法李晓明60933004/F0205北京大学190 烟曲霉Hog1-MAPK信号途径介导应激反应的新机制及其在致病中的作用李若瑜30930006/C010703北京大学200 基于介观光学金属-介质异质结构的高效有机光伏器件研究陈志坚10934001/A040407北京大学210 激光加速获得准单能质子的理论和实验研究陈佳洱10935002/A050501北京航空航天大学210 大规模光场数据分析与表示理论及其关键技术研究陈小武60933006/F0205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70 磁层亚暴物理现象时序和因果关系研究曹晋滨40931054/D041003北京化工大学200 生物基工程弹性体的设计、制备及应用基础研究张立群50933001/E0302北京化工大学180 离子聚合新方法与新工艺吴一弦20934001/B040102北京科技大学180 功能纳微米聚合物提高低渗透油藏采收率新技术的基础研究朱维耀50934003/E0403北京科技大学220 金属钛电解提取理论研究朱鸿民50934001/E041203北京科技大学200 多相多场条件下浸矿体系响应机制及其过程调控吴爱祥50934002/E0401北京科技大学240 共轭体系配合物及其有序聚集体的设计与性能研究姜建壮20931001/B01北京理工大学200 气溶胶表面动力学过程的原位谱学观测和理论化学计算模拟张韫宏20933001/B030105北京理工大学200 微细切削刀具设计理论与微铣钻刀具制造技术基础王西彬50935001/E050901北京理工大学190 约束力学系统的对称性、约化与控制梅凤翔10932002/A020201北京理工大学300 超大数值孔径光刻成像与图形保真技术研究李艳秋60938003/F050809北京林业大学180 木质半纤维素结构表征与功能产品制备基础研究孙润仓30930073/C0401北京师范大学210 基于认知的实时功能磁共振成像的理论与关键技术姚力60931003/F010404北京师范大学200 水坝工程的生态风险及安全调控机理研究杨志峰50939001/E0903北京师范大学160 地球系统三维格网与中-大尺度对象三维表达研究吴立新40930104/D0107北京师范大学170 情绪与执行功能的相互作用及其神经机制罗跃嘉30930031/C090101北京师范大学170 三江平原农业活动胁迫下的区域生态环境过程及安全调控研究郝芳华40930740/D0109北京师范大学150 调和分析及其应用丁勇10931001/A010504北京师范大学220 有磁场、转动的二维恒星模型研究毕少兰10933002/A0303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195 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与食管癌病因的前瞻性队列研究柯杨30930102/C171002 北京应用物理与计算数学研究所200 激光聚变"点火岛"问题的理论与数值模拟研究朱少平10935003/A0506北京邮电大学200 光正交频分复用传输理论与技术纪越峰60932004/F010205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10 绿色环保非皂化萃取分离稀土、钍、氟新技术应用基础研究黄小卫50934004/E041602 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220 铪基稀土金属多元氧化物高K栅介质的基础研究杜军50932001/E0209成都理工大学185 龙门山地震对川西油气二次运移成藏的影响机制研究曹俊兴40930424/D0409成都中医药大学170 循经取穴治疗偏头痛的中枢响应网络研究梁繁荣30930112/C190301大连理工大学230 高强度钢板热成形关键力学问题研究胡平10932003/A020317电子科技大学200 电子系统可测试性设计理论与方法田书林60934002/F0303电子科技大学120 全球环境下供应链风险管理理论与方法研究唐小我70932005/G0212电子科技大学210 随钻电测井新方法研究聂在平60931004/F010404电子科技大学200 介电/半导体集成薄膜的分子束外延生长与界面控制研究李言荣50932002/E0204东北大学210 不确定数据管理的理论与关键技术王国仁60933001/F020204东北大学120 网络拍卖的理论、模型与实现方法的研究汪定伟70931001/G0112东北大学190 新型阴极结构电解槽铝电解基础理论研究冯乃祥50934005/E041203东北电力大学200 含风电场电网的协同建模与平稳控制穆钢60934005/F030118东北师范大学150 应用统计方法研究史宁中10931002/A011103东南大学200 知识化制造系统优化方法研究与应用严洪森60934008/F0302东南大学200 铁电与高介电配合物熊仁根20931002/B01东南大学175 Neurexin定向转运及对相关分子调控的分子机制研究谢维30930051/C061006福州大学150 极值图论范更华10931003/A011602复旦大学170 内源性保护因子对心肌损伤的作用及其调节机制的研究邹云增30930043/C140401复旦大学180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的信号整合、调制及其机制杨雄里30930034/C090207复旦大学180 中国典型城市大气二次气溶胶的形成机制与环境效应的研究杨新20937001/B070201复旦大学200 生物大分子间弱相互作用的谱学揭示及相关方法学探讨武培怡20934002/B040607复旦大学170 互花米草与土著生态系统中土壤生物主要功能群的相互作用及其群落与生态系统水平的后果李博30930019/C031302复旦大学175 先天性心脏圆锥动脉干畸形遗传易感基因的识别与鉴定黄国英30930096/C1705复旦大学200 纳米CMOS器件的可靠性表征技术、失效机理及预测模型研究黄大鸣60936005/F040502复旦大学160 N-糖链在脑胶质瘤干细胞中的功能及调控研究顾建新30930025/C050204复旦大学200 太阳能材料的计算与设计龚新高10934002/A0401复旦大学200 光在金属/介质界面传播特性及其在信息和能源器件领域的应用研究陈良尧60938004/F050802复旦大学175 水通道蛋白1、5在肺泡-毛细血管屏障完整性中的作用及其对肺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白春学30930090/C160203钢铁研究总院200 各向异性双相复合纳米晶永磁材料李卫50931001/E0105广州大学176 核能开发利用的环境污染与植物示踪及修复机理研究陈永亨40930743/D0309国家卫星气象中心174 电离层天气指数化及其物理机制研究王劲松40931056/D0412哈尔滨工程大学200 水下爆炸对舰船结构毁伤机理与规律研究姚熊亮50939002/E091002哈尔滨工业大学200 超高建筑斜交网格筒结构体系基于失效模式的大震设计理论滕军50938001/E080507哈尔滨工业大学200 太阳能聚集、高温热转换与蓄热的关键热科学问题研究谈和平50930007/E060701哈尔滨工业大学190 大豆RNA结构与进化分析的信息处理方法研究郭茂祖60932008/F010805哈尔滨工业大学200 空间新型大尺度可折展式机构创新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邓宗全50935002/E050101杭州电子科技大学210 面向大型工程安全预测与评估的信息融合方法文成林60934009/F030117河海大学150 西南喀斯特流域水文变异性及生态水文过程耦合模拟研究陈喜40930635/D010102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220 托卡马克等离子体中的磁流体力学模式研究刘仪10935004/A050603湖南大学200 新型竹结构的设计理论与应用基础研究肖岩50938002/E080504湖南师范大学175 新型bHLH基因Nulp1和Pygo在心脏早期发育中的调控作用吴秀山30930054/C061006湖南师范大学187 异源四倍体鲫鲤及其亲本的分子遗传关系研究刘少军30930071/C120305华东理工大学200 阴离子聚合速度及副反应控制机理及其用于(甲基)丙烯酸酯室温以上常规聚合的研究郑安呐50933002/E030102华东师范大学160 生物大分子的高效率量子化学分块计算方法和蛋白质极化电荷张增辉20933002/B030201华东师范大学175 G蛋白偶联受体及其信号传导在乳腺发育及乳腺癌中的作用刘明耀30930055/C061006华东师范大学210 流域来水来沙变异对长江河口泥沙输移与潮滩湿地演变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李九发50939003/E0909华南理工大学200 电力电子系统非线性分析与控制方法研究张波50937001/E070602华南理工大学200 基于信息技术的建筑环境声场仿真、重放和应用吴硕贤50938003/E080303华南理工大学200 面向醇类制氢的多尺度微通道反应器设计与制造基础研究汤勇50930005/E050901华南理工大学160 新型憎水性环境(气体)净化材料的关键科学与技术问题李忠20936001/B060304华南理工大学190 绿色化学导向的有机反应江焕峰20932002/B0210华中科技大学200 实现氧燃烧富集CO2的新理念与新方法郑楚光50936001/E0604华中科技大学150 从"炎症消退障碍"角度探讨急性肺损伤发病机制和干预策略姚尚龙30930089/C160203华中科技大学200 大规模数据存储系统能耗优化方法的研究谢长生60933002/F020403华中科技大学200 基于储能技术的新型电力系统安全运行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文劲宇50937002/E0704华中科技大学190 花生四烯酸CYP表氧化酶代谢物- - EETs防治2型糖尿病和胰岛素抵抗的作用和作用机制研究汪道文30930039/C140209华中科技大学200 重大工程灾害预警光纤地震波监测关键技术基础研究刘德明60937002/F050304华中科技大学190 突触可塑性氧化损伤的还原与逆转:衰老相关认知障碍性疾病干预的新策略陈建国30930104/C180101华中科技大学200 生物质热解多联产过程机理与产物调控机制研究陈汉平50930006/E060702华中农业大学182 苏云金芽胞杆菌伴胞晶体形成和苏云金素合成的代谢网络研究喻子牛30930004/C010201华中农业大学180 水稻广谱和持久抗病的分子机理研究王石平30930063/C110402华中农业大学180 结核分枝杆菌的DNA复制调控网络及其与耐药性突变偶联的遗传机制研究何正国30930003/C010201华中农业大学180 红壤团聚体稳定性及其在坡面侵蚀过程中的迁移与转化规律蔡崇法40930529/D010505吉林大学200 有机白光照明器件及其关键物理问题研究谢文法60937001/F050204吉林大学166 基于人成体毛囊干细胞的组织工程化动脉血管的构建及动物移植实验研究刘晋宇30930026/C100101兰州大学165 C-反应蛋白参与炎症过程调控的级联转换机制研究武一30930024/C050103兰州大学200 具有重要医药用途的神经肽的化学修饰及作用机制研究王锐20932003/B020701兰州大学175 稀土配合物荧光分子传感器研究刘伟生20931003/B0103兰州大学180 中国云杉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形成与遗传资源保护研究刘建全30930072/C0401兰州大学200 中亚干旱带核心区域全新世生物气候变化的高分辨率重建冯兆东40930102/D0104兰州大学198 青藏高原高寒草甸生态系统地上/地下反馈机制研究杜国祯40930533/D011004南京大学174 DNA插入/缺失对遗传变异的影响及其发生机制的研究田大成30930049/C0609南京大学150 高分辨数值方法及其在三维复杂流体中的应用邱建贤10931004/A011702南京大学172 我国北方沙地末次冰期以来干湿变化、地表响应及驱动机制鹿化煜40930103/D0104南京大学180 金属硫化物矿山环境中铜、砷的微生物地球化学及其环境影响陆建军40930742/D0308南京大学200 高Al组分AlGaN宽禁带半导体量子结构及其光探测器件的基础研究陆海60936004/F040303南京大学187 结合多模态分子成像技术研究Tie2介导肿瘤转移的时相与机制卢光明30930028/C100701南京大学120 基于实验与可计算的行为金融学若干前沿问题研究李心丹70932003/G0206南京大学200 基于聚合物吸附剂吸附的饮用水优质高效净化原理与技术李爱民50938004/E0804南京大学220 太阳活动在不同层次的特征和耦合丁明德10933003/A0304南京大学170 植物抗病适应性进化的分子机制陈建群30930008/C020303南京大学170 新型能源环境材料- - 孔性配位聚合物的研究白俊峰20931004/B01南京工业大学210 高效脂肪酶调控机制及性能强化的基础研究黄和20936002/B060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 基于多重尺度效应耦合的超硬微铣刀设计理论和制造技术何宁50935003/E050901南京理工大学210 多因素耦合作用下微/纳尺度热辐射特性及传输机理研究宣益民50936002/E060305南京理工大学120 面向复杂产品的质量控制理论与方法马义中70931002/G0110南京林业大学170 优质速生林木品种木材形成的分子调控机理施季森30930077/C0410南京农业大学180 微生物成因矿物对酸性矿山废水中有毒金属清除的作用、机制及其调控周立祥40930738/D0109南京师范大学150 基于DEM的黄土高原地貌形态空间格局研究汤国安40930531/D0107南京医科大学170 DNA修复蛋白JW A在肿瘤发生、发展及其预后中的作用研究周建伟30930080/C1504南京医科大学180 EDCs-基因交互作用致精子生成障碍及其分子机制王心如30930079/C1504南开大学188 基于分析物与先进功能材料相互作用的分离分析和传感新方法研究严秀平20935001/B0503南开大学180 农药靶标抗性的分子机制研究及农药分子设计合成席真20932005/B020901南开大学200 矢量光场的动态调控:新方法、新效应和应用王慧田10934003/A0404南开大学248 环状分子受体的多维多层次分子组装及功能研究刘育20932004/B0205南开大学173 头细蛾属昆虫多样性及其与大戟科植物协同进化规律的研究李后魂30930014/C130204南开大学200 可溶液加工功能化石墨烯的合成及其在聚合物光伏器件中的应用陈永胜50933003/E030703宁波大学220 压电声波器件的非线性多场耦合振动理论及其分析方法王骥10932004/A020209青岛大学164 帕金森病黑质内铁选择性聚集并特异性损伤多巴胺能神经元的机制及防治研究谢俊霞30930036/C090301 清华大学200 贵金属基一维纳米结构用于多氯联苯痕量检测的基础研究张政军50931002/E0105清华大学190 我国北方典型流域对气候变化的生态水文响应研究杨大文50939004/E0901清华大学200 基于MEMS的硅基微型燃料电池关键工艺与材料的基础研究王晓红60936003/F04清华大学179 Merlin在非洲爪蟾背腹体轴发育中对Wnt信号通路调节的分子机制研究陶庆华30930012/C1301 清华大学190 非对称广域覆盖信息共享网络理论与技术任勇60932005/F010201清华大学200 集成化射频高Q薄膜体声波谐振器任天令60936002/F040704清华大学220 等离子体与器壁表面相互作用的基础研究蒲以康10935006/A050610清华大学160 植物C27基因参与植物抗病的分子机制刘玉乐30930060/C110401清华大学200 微流控芯片上单细胞固定技术及其纳米量子点的细胞毒性分析方法研究林金明20935002/B050901 清华大学190 无线自组织网络安全特性基础理论研究林闯60932003/F010103清华大学120 数字化工业系统中人机交互行为、复杂度与失误李志忠70931003/G0110清华大学210 疾病生物分子网络的系统建模与调控机理研究李梢60934004/F0302清华大学200 锕系化合物的结构化学研究李隽20933003/B0301清华大学230 用于暗物质探测的极低能阈HPGe探测系统的实验研究康克军10935005/A050506清华大学210 我国环境汞污染的来源、化学特征及转化机制研究郝吉明20937002/B07清华大学210 快速畸变湍流的模式理论、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符松10932005/A020401清华大学190 故障行波理论及其在电力系统故障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董新洲50937003/E0704清华大学160 Dapper蛋白在小鼠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中的作用及其机制陈晔光30930050/C061006山东大学210 三维数据表示理论和关键技术张彩明60933008/F020501山东大学200 受控脉冲穿孔等离子弧焊接熔池动态传热特性武传松50936003/E0608山东大学175 超嗜热古菌DNA重组修复解旋酶和核酸酶的作用机制及体内功能申玉龙30930002/C010201山东中医药大学170 肝疏泄失常与调肝方药对不同脑区功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乔明琦30930110/C190104山西大学200 基于超冷极性分子系综的单光子量子信息处理贾锁堂10934004/A040307汕头大学164 准确无损地测定脑代谢物浓度和pH值的1H和31P磁共振频谱成像研究吴仁华30930027/C100401 上海大学220 金属材料合金相的早期析出行为的实验与理论研究赵世金50931003/E0107上海大学200 纳米半导体掺杂放大光纤制备关键技术研究王廷云60937003/F050305上海大学180 高性能钙钛矿结构RFeO3功能新材料晶体制备与应用基础研究曹世勋50932003/E020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附件名称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简称NSFC)是中国最高学术机构的自然科学基金,担负着为推动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发展、培养和造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优秀人才,提升科学技术创新能力,服务国家科技发展战略,提高科学技术解决社会问题能力等重大责任与使命。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设立,是中国自然科学事业发展的里程碑。
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诞生以来,已经成为中国国内科研机构和个人进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主要渠道和标杆。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和评审过程严格规范,以杰出的科研成果为评审标准,确保科学成果的质量和可靠性,并与国际接轨,积极推动我国自然科学研究的国际竞争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管理机构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简称NSFC,是直属于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的执行机构。
NSFC的主要职责包括配置科学基金、管理科研项目、评审成果和监督管理等,致力于加强对科研项目的管理,提升基金的使用效率和质量。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数学、物理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学、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科学与技术、生命科学与医学等多个自然科学领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项目主要包括基础研究项目、重点项目、重大研究计划、青年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其中青年科学基金是培养和扶持具有发展潜力的青年科学家的重要项目,为他们提供资金支持和研究平台,促进他们更好地开展创新性的科研工作。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支持下,中国的自然科学研究在各个领域取得了重要突破和成就。
一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为科研人员提供了稳定的经费来源,使得他们能够更加专注于科学研究,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水平。
另一方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不仅提供资金支持,还为科研人员提供了学术交流、合作与合作机会,促进了科研人员之间的深度合作和交流,加强了我国科学研究的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发展离不开各级政府的支持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2011-2015年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机械工程第一类: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甘屹 *** 上海理工大学80.00 51375314 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4题目云制造中的产品制造信息差演化机理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2-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高智勇西安交通大学76.00 51375375 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4 题目面向流程工业的分布式复杂制造系统信息质量控制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2-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侯文君北京邮电大学38.00 5107504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面向装配的机械结构自组织机理与智能设计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6-机械设计学,三级:E050603-智能设计与数字化设计李巍华华南理工大学40.00 5107515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流形学习与多源信息融合的复杂机械系统健康监测与故障智能预示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3-机械动力学,三级:E050302-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姜万录燕山大学35.00 5107534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数据驱动知识发现的智能故障诊断方法与专家系统关键技术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2-传动机械学,三级:E050202-流体传动张承瑞山东大学39.00 5107524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实时以太网运动控制总线及其可靠性关键理论与技术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1-数控技术与装备谭继文青岛理工大学38.00 5107522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的数控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3-机械动力学,三级:E050302-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岳文辉湖南科技大学38.00 510751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面向绿色制造的产品过程不确定性分析与多目标稳健决策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4-可持续设计与制造严天宏中国计量学院39.00 510753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多轴超精运动系统的耦合动力学行为与测量误差模型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9-零件加工制造,三级:E050903-超精密加工工艺与装备邵华上海交通大学38.00 5107527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盲源分离的铣削过程多目标状态并行识别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1-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三级:E051104-机械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奚立峰上海交通大学40.00 5107527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统计学习理论的多工序制造过程产品质量智能控制与诊断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1-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三级:E051104-机械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李成华沈阳理工大学36.00 5107528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实例推理的铲式精密播种机数字化设计理论及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6-机械设计学,三级:E050603-智能设计与数字化设计张树生西北工业大学32.00 5107533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制造毛坯动态演变的序列三维模型重建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2-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孙树栋西北工业大学38.00 5107533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不确定条件下Job-shop自适应调度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5-制造系统调度、规划与管理刘飞重庆大学38.00 510754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现代数控加工系统多源能量流的系统特性及能耗信息分离技术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5-制造系统调度、规划与管理曹华军重庆大学38.00 5107541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广义特性函数集的制造系统碳流动态模型及碳效率评估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4-可持续设计与制造宋豫川重庆大学34.00 510754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题目基于语义网关的制造企业异构信息系统集成建模方法和实现技术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2-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第二类:故障诊断技术杨培林西安交通大学80.00 51375365 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4 题目基于形式化技术的复杂机电系统可靠性评价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6-机械设计学,三级:E050601-设计理论与方法庄健西安交通大学80.00 51375363 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4 题目基于发动机磨粒SECM-SICM图像的故障诊断方法的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3-机械动力学,三级:E050302-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鲁中良西安交通大学80.00 51375372 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4 题目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SiC陶瓷基复合材料涡轮叶片高温强韧化制造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8-零件成形制造,三级:E050804-近净成形与快速制造赵学智华南理工大学80.00 51375178 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4 题目基于变结构奇异值分解的信号处理理论及其在故障诊断中的应用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1-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三级:E051102-机械测试理论、方法与技术胡建中东南大学33.00 5107506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流形学习的旋转机械非线性特征提取理论与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3-机械动力学,三级:E050302-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梁霖西安交通大学30.00 5107532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轴心轨迹空间流形学习的主轴回转误差异常溯源技术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1-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三级:E051104-机械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徐志祥大连理工大学38.00 5107505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Lyapunov指数谱的大型数控机床动态轨迹误差分析与评估新方法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1-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三级:E051102-机械测试理论、方法与技术李波电子科技大学35.00 5107506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题目设备突发大故障的自组织临界态辨识与风险度量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3-机械动力学,三级:E050302-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黄洪钟电子科技大学38.00 5107506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复杂机械系统认知不确定性量化理论和可靠性分析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4-机械结构强度学,三级:E050402-机械结构强度理论与可靠性设计程军圣湖南大学40.00 5107513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局部特征尺度分解(LCD)方法及其在机械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3-机械动力学,三级:E050302-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李曦华中科技大学35.00 5107517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状态瞬时效果评价驱动的加工稳定性控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1-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三级:E051104-机械制造过程监测与控制袁胜发华中农业大学40.00 5107517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球结构支持向量机的多故障诊断技术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3-机械动力学,三级:E050302-机械系统动态监测、诊断与维护温秀兰南京工程学院33.00 510751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自由曲面检测采样策略与形状误差评定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1-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三级:E051101-机械计量标准、理论与方法宋现春山东建筑大学36.00 5107524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精密滚珠丝杠高速旋风硬铣削加工误差及其数字化补偿技术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1-数控技术与装备第三类:其它杨俊友沈阳工业大学36.00 5107528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高精度永磁直线进给伺服系统扰动抑制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1-数控技术与装备孙玉文大连理工大学38.00 5107505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非刚性配准的复杂曲面修复原理与再制造五轴加工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2-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李霞哈尔滨工程大学38.00 5107507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STEP-NC的五轴铣削加工过程控制系统的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1-数控技术与装备陈刚哈尔滨工业大学32.00 5107509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可动态重组的立体视觉测量系统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1-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三级:E051102-机械测试理论、方法与技术胡小平杭州电子科技大学35.00 51075110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面向项目制造产品的协同设计方法及其关键技术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6-机械设计学,三级:E050601-设计理论与方法刘德顺湖南科技大学40.00 5107514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面向产品质量特征需求基于数据挖掘的公差再设计建模与优化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1-机械测试理论与技术,三级:E051101-机械计量标准、理论与方法徐海银华中科技大学32.00 5107516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数控轴插补的理论与实现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1-数控技术与装备彭芳瑜华中科技大学41.00 5107516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动刚度特性的多轴数控加工过程稳定性分析与运动规划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2-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武殿梁上海交通大学38.00 5107527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薄壁柔性件多体装配变形快速仿真理论与方法研究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10-制造系统与自动化,三级:E051002-数字化制造与智能制造刘振宇浙江大学35.00 51075357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面向客户定制的产品多约束变形设计技术及其在车身定制设计中的应用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6-机械设计学,三级:E050603-智能设计与数字化设计黄强重庆理工大学36.00 51075419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面上项目工程与材料科学部2011 题目基于数字化误差效果预测的机床设计精度控制原理与方法学科分类一级:E05-机械工程,二级:E0506-机械设计学,三级:E050601-设计理论与方法。
科学技术部关于2014年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的通知正文:----------------------------------------------------------------------------------------------------------------------------------------------------科学技术部关于2014年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的通知国科发计〔2014〕284号各有关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科技厅(委、局),工业和信息化部:根据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作安排,科技部已组织完成2014年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可行性论证与综合评审工作。
经研究,批准特高压变压器等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立项,列入2014年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计划(见附件)。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请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工程中心)主管部门按照经专家论证确定的工程中心组建目标和方向、主要任务、运行机制、组建经费预算等组建方案内容(组建年限为3年),抓紧组织相关依托单位认真填报《组建项目计划任务书》,于2014年10月30日前将纸质版(一式6份)和电子版报送科技部。
二、请各工程中心主管部门充分认识国家工程中心建设的重要性,按照相关管理办法要求,加强组织管理保障,通过工程中心管理委员会加强组建过程管理,指导组建工作,并于每年12月前向科技部提交年度工作总结报告,报告组建进展情况。
三、请相关依托单位在工程中心组建中,支持工程中心按照可行性论证报告和计划任务书要求,建立健全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保证人、财、物的合理分配与使用,在着力提高工程中心自主创新能力及工程化、产业化能力的同时,注重提高其开放服务能力,通过多种途径发挥工程中心对行业技术进步的推动作用。
附件:2014年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计划表科技部2014年9月28日附件2014年度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组建项目计划表单位:万元序号计划编号工程中心名称依托单位主管部门总投资科技部拨款部门及地方拨款依托单位自筹及其它12014FU125Q01国家特高压变压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变电工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厅10300300500950022014FU125Q02国家电子废弃物循环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湖北荆门市格林美公司湖北省科技厅200003005001920032014FU125Q03国家纺纱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东如意科技集团山东省科技厅143703004001367042014FU125Q04国家煤基合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西潞安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山西省科技厅2500030010002370052014FU125Q05国家母婴乳品健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北京三元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市科委7600300700062014FU125Q06国家煤矿水害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皖北煤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安徽省科技厅151303006001423072014FU125Q07国家城市道路交通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青岛海信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市科技局3900300300330082014FU125Q08国家电动客车电控与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郑州宇通客车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科技厅33000300800319002014FU125Q09国家苗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益佰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科技厅46003003004000102014FU125Q10国家茶叶质量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科技厅26003009001400112014FU125Q11国家抗艾滋病病毒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迪赛诺药业有限公司上海市科委55003003004900122014FU125X01国家水运安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武汉理工大学湖北省科技厅84007007007000132014FU125X02国家甘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农林大学福建省科技厅502070010003320142014FU125X03国家网络安全应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中心工业和信息化部390070011002100——结束——。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中各位数字的含义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对科学基金项目实行统一的编号管理,采用8位编号法。
号码位置的分配如下图所示1 23 4 5 678科学部年度项目类别序号第1位“科学部”的编号次序是:“1”……………………………数理科学部“2”……………………………化学科学部“3”……………………………生命科学部“4”……………………………地球科学部“5”……………………………工程与材料科学部“6”……………………………信息科学部“7”……………………………管理科学部第4位“项目类别”的编号次序是:“0”……………………………青年科学基金项目“2”……………………………专项基金“3”……………………………重点项目“4”……………………………科学部主任基金项目“5”……………………………委主任基金项目“6”……………………………地区科学基金项目“7”……………………………自由申请项目“8”……………………………高技术新概念新构思探索项目“9”……………………………重大项目二、重大项目:除第4位用“9”表示外,第5位表示项目的资助格局,第5位的编号顺序为:“0”……………………………跨科学部“1-7”…………………………科学部“9”……………………………其它第6、7两位表示项目序号;第8位表示课题序号。
如下图所示:1 23 4 5 67 8科学部年度类别资助格局项目序号课题序号三、专项基金:除第4位用“2”表示外,第5位的编号顺序为:“3”……………………………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基金“4”……………………………研究成果专著出版基金“5”……………………………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数学天元基金“7”……………………………科学仪器基础研究专款如下图所示:1 23 4 5 678科学部年度项目类别资助格局序号四、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金及委托任务编号法。
采用8位编号法,号码位置的分配如下图所示:1 23 4 5 678科学部年度项目类别经费来源序号第1位部门表示科学部、局、室。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表.2:附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学科分类目录及代码表A 数理科学A0基础数A010应用数A010计算数学与科学工程计A010A0一般力A020固体力A020流体力A0203交叉与边缘领域的力A0204物理学ⅠA04凝聚态物性I:结构、力学和热学性质A0401凝聚态物性Ⅱ:A0402电子结构、电学、磁学和光学性质原子和分子物理A0403光学A0404声学A0405物理学ⅡA05基础物理学A0501粒子物理学和场论A0502核物理A0503核技术及其应用A0504粒子物理与核物理实验设备A0505等离子体物理A0506B化学科学2无机化B0无机合成和制备化B010丰产元素化B0102配位化B010生物无机化B010固体无机化B010分离化B010物理无机化B010同位素化B010放射化B010核化B011有机化B0有机合B020金属有机及元素有机化B020天然有机化B020物理有机化B020药物化B020生物有机化B020有机分B020应用有机化B020物理化B0结构化B030量子化B030催B0303化学动力学B0304胶体与界面化学B0305电化学B0306光化学B0307热化学B0308高能化学B0309计算化学B0310高分子化学B04高分子合成B0401高分子反应B0402功能高分子B0403 3天然高分B040高分子物理及高分子物理化B040高分子理论化B0406聚合物工程及材B0407分析化B0色谱分B050电化学分B050光谱分B050波谱分B050质谱分B050化学分B050热分B050放射分B050生化分析及生物传B050联用技B051采样、分离和富集方B051化学计量B051表面、微区、形态分B051化学工程及工业化B0化工热力学和基础数B060传递过B060分离过程及设B060化学反应工B060化工系统工B060无机化B060有机化B060生物化工与食品化B0608能源化工B0609化工冶金B0610环境化工B0611环境化学B07环境分析化学B0701环境污染化学B0702 4污染控制化B070污染生态化B070理论环境化B0705全球性环境化学问B0706生命科学C基础生物C01微生物C0101植物C010动物C0103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C0104生物物理学与生物医学工程C0105神经生物C0106生理C0107心理C0108细胞生物学及发育生物C0109遗传C0110生态C0111农业科C02农业基础科C0201农C0202畜牧、兽医C0203蚕桑、养蜂C0204水产C0205林学C0206医C03学与药学预防医学与卫生学C0301基础医学C0302临床医学基础研究C0303药物学C0304 5中医药C0305D地球科学地理学、土壤学和遥D0综合自然地理D010地貌D0102应用气侯D010水资源与水文D010冰雪、冻土D0105经济地理含历史地理D010城市地理D010生物地理D010区域地D010区域可持续发D011土壤地理D011土壤物理D011土壤化D011土壤生物D011土壤肥D011土壤侵蚀与水土保D011遥感成像机D011遥感信息处D0118遥感信息模型与方法D0119资源环境信息系统D0120测绘学D0121污染物表生行为及环境效应D0122区域环境质量演变D0123人类活动与环境效应D0124环境演变与对策D0125地质学D02 6含古人类古生物D020含磁性地层地层D0202矿物D0203岩石D020矿床D0205有(含现代沉积沉积地球化学沉积D020地球化学石油、天然气地质D020煤田地质D020第四纪地质D020前寒武纪地质学与变质地质D021构造地质D021大地构造D021水文地质D021工程地质D021数学地质D021地热地质D021遥感地D021环境地D021地球化D0同位素地球化D030微量元素地球化D0302岩石地球化D030含有机地球化矿床地球化D0304同位素年代学D0305实验地球化学D0306天体化学与比较行星学D0307地质化学新技术、新方法D0308环境地球化学与生物地球化学D0309材料与工程科学EE01金属材料学科E0101金属结构材料(不包括原料和构件等)7E0102 金属基复合材E0103金属非晶态、准晶和纳米晶材极端(超高温、超高压、强辐射等等)条件E0104下使用的金属材E0105金属功能材E0106 金属材料的合金相、相变及合金设E0107金属材料的结构与缺E0108 金属材料的力学行E0109金属材料的凝固与结晶E0110 金属材料表面的材料科学问E0111金属腐蚀与防护的材料科学问E0112 金属磨损与磨蚀的材料科学问E0113其它学E02无机非金属材料学E0201人工晶E0202玻璃材E0203结构陶E0204功能陶E0205水泥与耐火材E0206碳素材料与超硬材E0207无机非金属类光电信息与功能材E0208无机非金属基复合材E0209半导体材无机非金属类电介质与电解质材料(含各类E0210电池材料)E0211 无机非金属类高温超导与磁性材料E0212 古陶瓷与传统陶瓷E0213其它E03有机高分子材料学科E0301 塑料E0302 橡胶(弹性体)E0303 纤维E0304 涂料E0305 粘合剂E0306高分子助剂8E0307聚合物共混与复合材E0308特殊与极端环境下的高分子材E0309有机高分子功能材E0310生物医用高分子材E0311智能材E0312仿生材E0313高分子材料与环E0314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E0315高分子材料的加工与成E0316其它高分子材E04冶金与矿业学E0401资源开采科学与工E0402钻井科学与工E0403地下空间工E0404矿山岩体力学与岩层控E0405矿物工程与物质分离科E0406冶金原理与冶金物理化E0407冶金反应工程E0408钢铁冶金科学与工E0409有色金属冶金科学与工E0410材料制备加工科学与工E0411粉体工程与粉末冶E0412海洋、空间冶金及其它资源利E0413冶金化工与设备E0414 特殊冶金与冶金新技术、新方法E0415 安全科学与工程E0416 资源循环科学E0417 矿冶生态与环境工程E0418资源利用科学与其它E05机械工程E0511 机构学与机器人E0512 传动机械学E0513 机械动力学E0514机械结构强度学9E0515机械摩擦学与表面技E0516机械设计E0517机械仿生E0518纳机械E0521零件成形制E0522零件加工制E0523制造系统与自动E0524机械测试理论与技E0525微机电系统制E0526制造科学其他交叉领工程热物E06E0601工程热力E0602内流流体力E0603传热传质E0604燃烧E0605多相流热物理E0606热物性与热物理测试技E0607可再生与替代能源利E0608工程热物理与其它领域交电工学E07E0701电磁场与电E0702电工材料E0703电机与电E0704电力系统E0705 高电压与绝缘E0706 电力电子学E0707 脉冲功率技术E0708 放电理论与放电等离子体E0709 电磁兼容E0710 超导电工学E0711 生物电工学E0712新的发电技术与节电技术E08建筑环境结构工程学科E0801 建筑学10E0802城乡规E0803建筑物E0804环境工程E0805结构工E0806岩土与基础工E0807交通工E0808 防灾工E09水利学E0901水工结E0902水力E0903水文、水资E0904河流、海岸动力学及泥沙研E0905岩土力学及地基基E0906环境水E0907农田水E0908水工新材E0909水力机械信息科学F电子学与信息系统F01F0101 信息理论与信息系统F0102 信号理论与信号处理F0103 电路与系统F0104 电磁场与微波技术F0105 电子离子物理、材料与器件F0106 生物电子学F0107可靠性技术理论与应用计算机科学F02F0201 理论计算机科学F0202计算机软件11F0203计算机系统结F0204计算机外围设备技F0205计算机应用基础研究F0206中国语言文字信息处自动化科F0F0301控制理F0302工程系统与控F0303系统科学与系统工F0304模式信息处F0305智能系统与知识工F0306 机器人学及机器人技0半导体科F0401半导体材F0402微电子F0403半导体光电子F0404半导体其他器F0405半导体物F0406半导体化F0407半导体理化分光学和光电子F05F0501光学信息处F0502光电子器F0503光信息传F0504激F0505 非线性光学F0506 红外技术F0507 光谱技术F0508 技术光学F0509 光学和光电子学材料F0510交叉学科中的光学问题G 管理科学 12管理科学与工G01G0103运筹与管G0104决策理论与技G0105对策理论与技G0106行为心理与管G0107组织行为与组织理G0108管理系统工G0109工业工G0110管理信息系统与决策支持系G0111互联网管理理论与技G0112评价理论与技G0113预测理论与技G0114数量经济分析理论与方G0116复杂性研G0118 其工商管G02G0201企业战略管G0203企业理G0204企业人力资源管G0205 企业财物管G0207企业运作管G0208企业技术管G0209项目管G0212其它宏观管理与政策G03G0301 宏观经济管理与战略G0302 金融管理与政策G0303 财税管理与政策G0304 产业经济管理G0305 农林经济管理G0306 公共管理与政策G0307 科技管理与科技政策G0308 可持续发展与管理G0310 城镇与区域发展管理G0311政府管理13G0312其它 1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00.12.27•【文号】•【施行日期】2000.12.27•【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学技术综合规定正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2000年12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是管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国务院直属事业单位。
一、主要职责(一)根据国家发展科学技术的方针、政策和规划,按照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自然科学基金制运作方式,运用国家财政投入的自然科学基金,资助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发现和培养科技人才,发挥自然科学基金的导向和协调作用,促进科学技术进步和经济、社会发展。
(二)负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
制定和发布基础研究和部分应用研究指南,受理课题申请,组织专家评审,择优资助,着力营造有利于创新的研究环境。
(三)协同科学技术部拟定国家基础研究的方针、政策和发展规划。
接受委托,对国家高科技、应用研究方面的重大问题提供咨询并承担相关任务。
(四)支持国内其他自然科学基金的工作。
(五)同外国的政府科技管理部门、科学基金会及有关学术组织建立联系并开展国际合作。
(六)负责对直属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监督和业务指导。
(七)承办国务院和国家科技教育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事项。
二、内设机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以下简称自然科学基金委)设5个职能局(室)、7个科学部(学术性管理机构),不设科学研究实体。
(一)办公室。
综合协调机关政务、事务工作,协助自然科学基金委领导督办各项重要工作;负责机关文电处理、秘书事务、网络管理和政务信息、机要、保密、保卫、档案、信访等工作;负责宣传和新闻发布工作;负责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组织与安排;制定机关行政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
(二)计划与政策局(对外使用计划局、政策局牌子)。
组织拟定自然科学基金规划、计划;综合协调和宏观调控资助经费的分配;负责项目申请指南的编制,制定项目指南编制规范;负责拟定各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申请、评审、资助等管理办法以及项目成果综合统计和分析工作;归口负责专家评审系统的综合管理;负责项目科技档案管理;负责自然科学基金工作地区联络网点的管理;负责协调、承办上级和有关部门委托的各项任务。
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项项目(科技活动项目)科学传播类
基金委工程与材料科学部专项项目中,科学传播类项目旨在提升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和社会影响力,促进科学与社会的交流与对话,加强公众对科学的理解和认知。
这类项目的主要目标和内容包括:
1. 科学传播策略研究与推广:通过开展研究,制定和推广科学传播策略,包括传媒合作、科普教育、社交媒体、科学演讲等多种形式,提高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效果和社会影响力。
2. 科学研究成果宣传和推广:通过编写科普文章、制作科普视频等形式,将研究成果生动易懂地向公众宣传和推广,提高公众对科学研究的兴趣和认知。
3. 科学家与公众的交流与对话:组织科学家与公众的交流活动,如科学论坛、科学展览等,建立科学家与公众的直接联系,促进科学理念的传递和理解。
4. 科学传媒人才培养:支持培养和推广具有科学传媒能力和素质的人才,提高整个科学传播行业的水平和质量。
5. 科学传播平台建设与维护:建设和维护科学传播的在线平台,如科学博客、官方网站等,为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提供便利和支持。
通过这些项目,可以加强科学研究成果的传播力度,提高公众对科学的认知水平,推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与合作,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项目一览表(地球科学部分)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项目一览表(地球科学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球科学在解决全球性问题和保护地球环境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作为中国最重要的科学基金之一,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每年都批准大量的科研项目,为推动地球科学领域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文将列举2014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的一些地球科学项目,展示其中的部分研究方向和热点问题。
1. 项目名称:全球变暖对中国农业和水资源的影响及适应对策研究项目批准号:41473071项目负责人:张明教授所属单位:中国地球科学大学该项目旨在研究全球变暖对中国农业和水资源的影响,探索适应对策。
通过气候模式和水文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研究团队将采集大量气象数据和土地利用数据,对全球变暖对中国主要农作物产量、水资源分布和水文循环的影响进行全面分析和预测,并提出相应的农田水利管理和适应措施,为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2. 项目名称:青藏高原印度-亚洲碰撞构造环境演化与岩石圈过程研究项目批准号:41372159项目负责人:李刚教授所属单位: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该项目主要探究青藏高原形成与演化的构造环境和岩石圈过程。
通过地震数据的分析和地质调查,研究团队将揭示青藏高原形成和演化的物理机制和岩石圈过程,探讨印度-亚洲碰撞对青藏高原地壳厚度、地壳形变和地震活动的影响,并对高原隆升和构造过程进行模拟和数值模型研究,为地震活动与地壳变形的预测提供科学依据。
3. 项目名称:长江三角洲地下水-海水交互作用与沉积环境演化研究项目批准号:41372216项目负责人:王红教授所属单位: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该项目旨在研究长江三角洲地下水与海水之间的交互作用与沉积环境演化。
通过采集长三角地区大气沉降物、河流水和海水等样品和数据,研究团队将探究地下水与海水混合作用对地下水化学组成的影响,研究地下水和海水之间的物质交换机制和水文地球化学过程,以及这些过程对长江三角洲地下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影响,为长江三角洲沉积环境的演化和地下水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附件名称备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中国科技部下属的一个重要资助机构,旨在支持中国国内基础科学、应用科学与高技术领域的原创性、创新性研究。
自然科学基金由国家科技部负责组织、管理和实施,资助内容涵盖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学、地球科学、生物科学、环境科学、材料科学、信息科学、管理科学与安全科学等学科领域,旨在推动我国基础研究的发展,提升国家创新能力和科研水平。
本文将从历史沿革、基金类型、申请条件、评审流程、资助项目、经费管理等方面介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一、历史沿革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起源于1958年成立的科学基金委员会。
当时,它是新中国第一个资助基础科学研究的机构。
后经过数次改革和调整,最终于1986年正式定名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自成立以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推动科学技术进步、培养人才、促进学科交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中国自然科学领域中的重要资助机构。
二、基金类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分为面上项目、重点项目以及青年科学基金等不同类型。
其中,面上项目是最基础、最广泛的一类资助项目,旨在资助具有一定水平的科研项目,覆盖面广、Apply领域宽;重点项目是在我国自然科学及高技术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上,在一个周期内开展的规模较大的研究项目;青年科学基金则主要资助40岁以下、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青年科学家独立开展的科研项目。
三、申请条件申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需要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背景和科研成果,具体条件为:1、具有中国国籍的青年学者,年龄在35周岁以下;2、已获得副高及以上职称或在国内外具有博士后经历;3、具有一定的原创性、创新性科研想法,能够开展具有前瞻性和挑战性的研究工作;4、有独立申请、组织和管理科研项目的能力。
四、评审流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申请和评审流程非常严格,具体包括以下几个环节:1、申请环节:在官网上传电子申请书和相关材料,提交后等待审核,审核通过后进入下一环节。
2、初审环节: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审查组对申请书进行初步评审,主要评估科学基础、创新性、工作计划等方面,评审结果分为“建议通过”、“建议退回及修改”和“建议不通过”三类。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统计资料
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NSFC)是中国最重要的基金资助机构,在
自然科学领域以及生命科学、工程技术和材料科学等学科领域支持了
大量的科学研究项目。
据统计,从1985年以来,NSFC拨款总额已达2
万亿元以上,在近30年的时间里,科学研究项目已经重要推动了中国
的经济发展。
从1996年起,NSFC就开始对它的资助项目进行统计。
据NSFC统计,到2017年,被拨款的科学研究项目数量超过180万项,其中,大
约三分之二用于基础学科研究,另外一部分则在应用型学科领域进行
研究。
此外,NSFC还统计了被资助项目的参与人次。
根据这项统计,在2012年至2017年参与获得NSFC资助的科学研究的三万多位学者中,
有一半是博士生和博士后,其余则是青年学者。
此外,NSFC資助的研
究項目也超過6萬項,其中一半項目與社会主題有關,另外一半項目
則是关注新技术、新材料以及其他方面的新研究。
可以看出,在过去的三十年里,NSFC已经拨款超过了两万亿元,参与被资助科学研究人数更是超过三万人次,被资助的项目也达到了
一万八千多项。
NSFC的资助项目不仅属于最主要的科学研究资助项目,而且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
题目负责人金额(万元)批准时间闽粤族群影响下的澳门近代居住形态研究郑剑艺222014中国古代建筑的天文学特征研究陈春红252014中国现代建筑史继续研究(2000-2010)戴路252014西方“权威化遗产话语”下中国传统保护思想观念的挖掘与研究吴葱802014徐苏斌802014读解非文字的文化遗产史学——20世纪初西方学者对中国建筑调查历史图基于“事件性”的“革命旧址类”文物建筑保护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沈旸252014宋技术背景下东亚中日建筑技术书的比较研究张十庆702014岭南建筑学派现实主义设计理论及其发展研究唐孝祥802014文字与绘画史料中所见唐宋、辽金与元明木构建筑的空间、结构、造型与王贵祥02014殖民主义与中国近代建筑史研究的新范式刘亦师02014基于谱系学历史研究法的干栏式建筑研究唐黎洲252014西双版纳傣族住居文化跨境比较研究施红472014李晓峰802014明清江西-湖广-四川多元文化线路上的传统戏场及其衍化、传承与保护研日本古代楼阁式木塔研究张毅捷252014都市人类学视野下近代公共娱乐建筑的源流型制及保护更新策略研究-?-张晓春252014我国砖石建筑遗产的古锈(patina)保护研究陆地802014李浈802014尺系·手风·匠派·形制——泛江南地域乡土建筑营造技艺的整体性研究寒地文物建筑的冻害及其保护修缮技术研究刘松茯802014明清木构楼阁构架演替中拼柱榫卯及受力机制研究乐志252014中国考古遗址公园中建筑遗址的展示理论与方法研究王璐252014明清山东运河管理建筑空间分布:基于管理制度运作的视角钟行明252014中国传统建筑类型系统的形成、变迁与应用方式研究王鲁民802014广西祠堂建筑形制与工艺研究谢小英252014中国第一代建筑师设计思想中蕴藏的地域性概念研究曲艺252014技术视角下中国古代木构建筑在朝鲜半岛传承演变谱系研究李华东802014拉卜楞寺藏传佛教建筑研究许新亚502014明代辽东都司与建州女真聚落互动演进研究王飒802014四川早期(明代及以前)木构建筑研究张宇282013香港战后城市建筑研究(1946-1997)-探索大中华地区的现代建筑路径薛求理782013基于《营造法式》彩画作制度的中国唐宋时期官式建筑色彩设计规律研究李路珂252013基于数字化技术平台的圆明园虚拟复原与造园意匠研究贾珺802013辽宁前清建筑文化遗产区域整体保护模式研究王肖宇252013高句丽早中期都城营建研究朴玉顺802013辽代建筑系列研究(续)丁垚802013明清都城坛庙格局演变体系研究曹鹏252013面向乡村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徽州传统村落集群研究龚恺802013湿热地区古村落原真建筑环境数值模拟及保护、改造策略研究汤莉252013近代广东侨乡建筑中的新型建筑材料运用研究曾娟252013何丽252013西南文化锋面城市历史建筑由基型到原型的现象及演变分析——以柳州为川藏“茶马古道”文化线路上的传统聚落与建筑研究陈蔚252013文化线路视野下的中东铁路近代建筑文化特质及其保护研究刘大平02013徽化与西化交织下的安徽近代建筑研究——以芜湖和安庆为对象徐震02013中国古城水系营建的学说及历史经验研究吴庆洲02013岭南古建筑技术及其源流研究程建军02013近代武汉城市形态与建筑的现代转型及其轨迹与动因研究谭刚毅02013江南传统聚落濒危建筑构造与技术研究吴尧02013历史文化村镇遗产及其文化生态保护的研究与示范杨大禹02013北方古建筑木结构构件残损检测适宜性关键技术研究戴俭802013大众传媒中的中国当代建筑批评传播研究支文军02013中日古典园林声景思想源流与技术变迁比较研究袁晓梅602012南方地区砖构建筑遗址中传统青砖性能劣化研究李永辉252012中国建筑现代转型视野下的近代建筑传媒研究刘源222012岭南传统建筑尺度构成与分析林哲222012西藏象泉河流域古代聚落与建筑研究王一丁202012层楼式石碹窑洞聚落形态及其保护利用研究王崇恩282012基于空间信息技术的明长城军堡空间关系研究李严252012颐和园营建过程研究张龙282012张天洁262012国际交流视角下的文化景观与公共空间生产:中国近代开埠城市公园历史中国早期建筑教育体系的西方溯源及其在中国的转化钱锋202012基于关键词定量统计方法的现代中国建筑观念转型研究王凯252012古"南襄隘道"上历史城镇的形态及其文化特征研究刘炜252012基于聚落遗址考古资料统计分析的汉代乡村聚落形态与建筑研究林源252012内地化进程中的四川藏区城镇空间形态演变研究(1640-1968)田凯252012张蓉252012唐末成都古城形态及其后世演变过程复原——兼探古城形变机制在当代旧闽台两岸传统大木作营造技艺及其传承研究张玉瑜252012巴蜀摩崖石窟中的唐宋建筑形态研究冯棣252012基于地域的抗战遗产保护与利用——以陪都重庆为例郭璇282012《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实施十年回顾与中国文化遗产保护准则未来发吕舟502012中国北方地区私家园林研究与保护贾珺602012沈阳近代建筑史研究陈伯超582012 16世纪以来中国建筑、园林影像资料在西方的传播、分布及其影响与研究邱治平552012塑造创意城市:天津滨海新区工业遗产群保护与再生的综合研究青木信夫552012中国现代建筑对传统民间建筑转译再现的历史谱系及模式(1950s-1990彭怒502012黄土高原历史城市人居智慧及其当代应用研究王树声572012基于劣化机理分析的优秀近现代建筑修复技术策略适宜性评估研究杨昌鸣602012中国城镇建筑遗产适应性保护和利用的理论和方法王建国2902012 20世纪50年代中国现代园林的历史源流、理论学说及实践经验研究赵纪军202011聚落空间信息采集与处理新方法研究李哲202011清代建筑工官制度综合研究汪江华202011城市环境与文脉架构下的历史建筑价值挖掘及评估研究童乔慧202011四川羌族建筑研究李路202011江南传统匠作系统演变与传承研究沈黎202011新疆伊斯兰教麻扎建筑研究李丽282011汉江流域文化线路上的聚落形态变迁及其社会动力机制研究李晓峰342011西藏苯教建筑研究汪永平362011晋地宋(辽)金时期建筑营造技术地域特征研究朱向东402011乡土建筑保护实践中低技术的方略、系统与应用研究李浈382011西方现代主义建筑思想与设计实践在中国的移植与转化(1920s-1950s)卢永毅372011 17-18世纪中西建筑文化交流李晓丹382011中国南方传统木构建筑结构机制及相关FRP修复技术研究淳庆202011南方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适应性道路交通改善方法研究李新建202011基于殖民理论下的近代长春城市规划与建筑研究莫畏322010东亚视野下的宋元中国东南沿海建筑史研究张十庆352010明清"湖广填四川"移民通道上的会馆研究赵逵352010中国古代合院式住宅流布史研究王鲁民302010册封体制下明朝与朝鲜建筑制度关系研究白颖202010云南地域化匠作体系及其营造技艺研究宾慧中202010西方建筑修复技术在中国近代建筑保护中适用性研究陈雳202009南方汉民系传统聚落形态比较研究潘莹212009近代上海公共租界建筑控制和建筑法规研究(1845-1943)唐方202009辽代建筑系列研究丁垚202009西藏藏东乡土建筑研究汪永平322009中国古典园林的“声景观”研究袁晓梅322008近代历史建筑修复技术策略评估研究杨昌鸣282008沁河中游古村镇研究刘捷232008福州近代建筑史研究朱永春282008中国传统建筑的光环境保护研究张昕202008王贵祥302008明代建城运动与古代城市等级、规制及城市主要建筑类型、规模与布局研传统建筑工艺遗产保护与传承的应用体系研究李浈302008明清移民通道上的湖北民居及其技术与精神的传承谭刚毅252007中国古代城市规划、设计的哲理、学说及历史经验研究吴庆洲302007西藏藏传佛教建筑研究汪永平302007贾珺262007北京私家园林历史源流、造园意匠及现代城市建设背景下的保护对策研究盛京宫殿建筑研究陈伯超282007清代建筑哲匠样式雷世家综合研究王其亨322007漫话百年中国建筑杨秉德102007东南地区若干濒危和失传的传统建筑工艺研究朱光亚302007高句丽建筑演进研究朴玉顺252006近代建筑的本土化研究王瑛222006文物建筑测绘及图像信息记录的规范化研究吴葱202006中国近代建筑文化史研究杨秉德202006中国传统戏场建筑研究薛林平242006北京地区长城沿线戍边聚落形态与建筑研究戴俭202005渤海国建筑史研究张十庆242005藏式传统建筑研究汪永平242005基于数字技术的古代建筑文化保护方法体系的研究尚涛212005中国朝鲜族民居与聚落模式演变研究李佰寿242005学科代码学科名称项目批准号申请单位项目类型一类学科代码一类学科名称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232华侨大学青年科学基金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378天津大学青年科学基金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379天津大学青年科学基金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78334天津大学面上项目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78335天津大学面上项目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100东南大学青年科学基金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78102东南大学面上项目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78212华南理工大学面上项目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78276清华大学面上项目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317清华大学青年科学基金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267昆明理工大学青年科学基金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68022昆明理工大学地区科学基金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78230华中科技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395同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394同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78351同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78357同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78137哈尔滨工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299南京林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433西安建筑科技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313青岛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78310深圳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134广西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08093东北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78023北京工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68028兰州交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378317沈阳建筑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08427西南交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78438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08277清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78264清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08309沈阳工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78310沈阳建筑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78328天津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08342天津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78111东南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08511中南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08526中山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08528仲恺农业工程学院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08529重庆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78139哈尔滨工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08161合肥工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78197华南理工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78196华南理工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78210华中科技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78228江南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68019昆明理工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78003北京工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278342同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78188华南理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072东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101广州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183华南理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232南京工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294太原理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305天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306天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307天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321同济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322同济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359武汉理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365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379西南交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380西南交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404浙江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475重庆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08476重庆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78234清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78233清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78273沈阳建筑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78294天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78293天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78314同济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78370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78016北京工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138002东南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08137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08204天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08205天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08238武汉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08249西南交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08278浙江工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68027新疆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78158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78181南京工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78251太原理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78277同济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78278同济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78349中国矿业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08059东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1008060东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978119吉林建筑工程学院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978051东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978111华中科技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978168深圳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908042东南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908137上海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808132同济大学青年科学基金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808081华南理工大学青年科学基金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808117上海大学青年科学基金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808129天津大学青年科学基金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878104南京工业大学面上项目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878085华南理工大学国家自然科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778123北京工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708004北京交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778042福州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708047清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50778093清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778125同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608035华中科技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678070华南理工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678082南京工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678087清华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50678105沈阳建筑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678113天津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620001浙江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50678034东南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578097沈阳建筑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578100太原理工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578107天津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578145浙江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508004北京交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478039北京工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478070东南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478004南京工业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50478058武汉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50468002延边大学E08建筑环境与结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三类学科名称二类学科代码三类学科代码二类学科名称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E0801建筑学E080102建筑历史与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