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云南哈尼族地区的移民与开发
- 格式:pdf
- 大小:1.83 MB
- 文档页数:4
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变迁与交融——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研究云南地处中国的西南边陲,是一个自古以来多民族共存的地区。
在明代,随着政治、军事因素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大量汉族移民涌入云南。
这些移民与当地的少数民族相互影响、融合,形成了独特的社会文化景观。
本文旨在探讨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的变迁与交融情况,从多个角度深入研究这一历史现象。
首先,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的动因主要有政治和军事因素。
明代初期,明朝政府为了巩固对边疆地区的控制,采取了大规模移民政策。
同时,为了增加边防力量,明朝政府还组织了一系列军事移民,将大量士兵和官员调派到云南地区。
这些政治和军事移民不仅增加了云南的人口规模,也为汉族文化在当地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其次,云南汉族移民与当地少数民族的交融也是明代云南的一个重要特点。
云南是一个多民族共存的地区,明代时期的云南有彝族、白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
随着汉族移民的涌入,不同民族之间开始出现了交流和融合的现象。
汉族移民在经济活动、政治组织、宗教信仰等方面对当地少数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当地的少数民族也对汉族移民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互相融合,共同发展。
第三,云南汉族移民在社会经济方面的变迁也是明代云南的一个重要方面。
汉族移民的涌入推动了当地的经济发展。
他们引进了一些农业技术、商业经验和手工业技艺,改善了当地的生产力水平。
同时,汉族移民在土地开发、商品流通和市场发展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他们的到来带来了新的商业品种、文化观念和社会制度,促进了云南社会的变迁。
此外,云南汉族移民对当地的宗教信仰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明代时期,儒家思想在云南地区开始传播,汉族移民为当地的少数民族带来了儒家经典和礼仪制度。
与此同时,佛教也在云南地区传播开来,成为当地社会的重要宗教信仰之一。
汉族移民和当地的少数民族逐渐形成了共同的信仰体系,宗教信仰成为他们团结的纽带。
综上所述,明代云南汉族移民的变迁与交融是一个复杂多样的历史现象。
试论明初汉族移民对云南社会的影响摘要:移民政策是中国历代王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手段,是推动地方经济建设、文化认同、民族融合的主要政策。
明初,在平定云南后,采取了军屯、民屯等方式将大量汉族迁入云南,同时利用移民推广儒学文化、推动了云南省“内地化”发展。
在历经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中,汉族移民对云南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造成了普遍而深远的作用。
关键词:云南、汉族移民、社会发展明初的汉族移民问题是研究云南历史不得不提的一个问题。
近些年来,学界在云南移民问题的研究上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总体上来看,研究内容主要聚焦在移民政策与国家认同,以及移民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联系,但对移民政策对云南社会“内地一体化”的发展还没有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追其原因,也不外乎就是历史情况的复杂性和传统资料的单薄。
不过近些年来,随着历史人类学研究的逐渐兴起,其所提倡的田野实地调查有力的弥补了传统资料的不足,这也就给人们进一步认识明初以来汉族移民对云南地区各方面的影响带来了方便,而本文所要探讨的也正是移民对云南发展所形成的深远影响。
一、明初云南移民的背景1368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即位称帝,建国号大明。
在明朝初建的十余年中,朝廷正忙于北方战事且云南山高路险而无暇顾及。
因此“太祖以云南险僻,不欲用兵”[1]数次派遣使者前往云南招降梁王,但没有取得预计效果,梁王先后杀害了使者王祎和吴云。
经过多番努力,朱元璋见始终无法招降梁王,为了国家统一,维护西南政权的稳定,于是决定派兵征伐。
据《明史•本纪》的记载,洪武十四年九月,朝廷任命傅友德为主将,蓝玉、沐英为左、右副将,帅军征云南。
梁王把匝剌瓦尔密等人自杀,元朝云南行省右丞观音保等亦出降。
洪武十五年正月,傅友德率领军队进驻了威楚(今楚雄),并企图招降段世,不过段世则企图保持独立,并以兵变威胁。
在此情况下,明军一举攻克大理,结束了段氏政权对大理一带的长期统治。
傅友德最终于洪武十六年率领军队班师回朝。
哈尼族的迁徙与社会发展──哈尼族迁徙史诗研究
王清华
【期刊名称】《云南社会科学》
【年(卷),期】1995(000)005
【摘要】《哈尼阿培聪坡坡》是流传于红河南岸哀牢山区的一部长达5600行的哈尼族迁徒史诗。
它详尽地记述了哈尼族先民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经历艰难曲折,从遥远北方向南迁徙的事迹。
这部史诗是研究哈尼族历史、族源、族性、风俗演变、社会发展的重要文献。
通过研究,作者认为,这部史诗不仅是一部哈尼族的迁徒史,而且是一部形象生动、脉胳清晰的哈尼族社会发展史。
由于哈尼族社会是在长期迁徒流动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因而其社会发展的轨迹和社会文化的形成都具特殊性。
其突出表现为,(一)社会进程的周期性失衡;(二)社会文化的多元性与适应性。
【总页数】8页(P70-77)
【作者】王清华
【作者单位】云南省社会科院民族学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207.9
【相关文献】
1.民族主体精神的建构:哈尼族迁徙史诗认同功能分析 [J], 王国恒
2.表演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社区参与研究——以哈尼族迁徙史诗雅尼雅嘎赞嘎
为例 [J], 罗菁
3.哈尼族迁徙史诗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以《哈尼阿培聪坡坡》为例 [J], 龙佳
4.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中的喜“雀”文化解读 [J], 夏进宽
5.哈尼族迁徙史诗《哈尼阿培聪坡坡》中的喜“雀”文化解读 [J], 夏进宽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陆韧明代汉族移民与云南城镇发展摘要:云南的城镇在明代飞跃发展,城市的规模、城镇的分布、居民的构成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这种发展和变化都与大规模的汉族移民有关。
汉族移民大量进入云南,建立卫所,实施军政同城制度,掀起了云南历史上大规模的筑城运动,促使云南城镇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城市功能更加健全。
在这个过程中汉族移民为云南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云南的城镇在明代飞跃发展,城市的规模、城镇的分布、居民的构成都发生了划时代的变化。
这种发展和变化都与大规模的汉族移民有关。
汉族移民大量进入云南,建立卫所,实施军政同城制度,掀起了云南历史上大规模的筑城运动,促使云南城镇规模扩大,数量增多,城市功能更加健全。
在这个过程中汉族移民为云南城市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在云南城市发展史上,明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今天云南靠内陆区的大多数城市几乎都在明代进行过修筑建造,城镇的分布、居民的民族构成格局也在那个时候发生了划时代的巨大变化。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明代云南城镇发展与汉族移民大规模进入、分布定居、生产活动有密切的关系,本文就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
一、明代云南的筑城运动洪武十五年(1382)明朝平定云南时,虽以号称30万众的征南大军势如破竹般地克昆明,下大理,平临安,据金齿,将当时云南的主要城镇一一收复据守,但是要在与中原内陆社会经济条件迥异、山川地貌雄险、民族构成复杂、部族支系繁多的云南立足固守,巩固统治,则非易事。
为此明王朝制定了凡云南“新附州城,悉署衙门,广戍兵,增屯田,以为万世不拨之计”[1]的战略,采取了遣沐英这样的重臣驻守,屯留大量军队和迁移内陆汉族移民充实云南,并在重要的军政城镇建立卫所、修筑御城、环城屯田等各项重要措施,以达到凭借中心城镇为据点,对云南广大地区实施全面控制的目的。
故而明代云南的筑城运动伴随着汉族移民的大量到来,军事机构的建立和卫所御城的修筑而展开。
从移民的情况看,仅洪武年间留镇9万多征南大军军士,以后又有军队陆续调入云南,明初仅军队的人数就达到26万余,加上军余、家小,有近1百万的汉族军事移民进入云南,还有其他各类移民,已经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汉族移民群体[2]。
哈尼族一、概况哈尼族人口共有143万余人(2000年),绝大部分集中分布于云南南部元江(红河)、澜沧江两江的中间地带,这一地带也就是哀牢山、无量山之间的广阔山区。
哀牢山和无量山自滇西巍山南部,由云岭山脉分出,纵贯滇南全境。
哈尼族分布区域,处于汉、彝、白、傣、拉祜等族分布地的中间地带,并有苗、瑶、回、壮等族分布其间。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的红河县、元阳县、绿春县、金平苗族瑶族傣族自治县四县是哈尼族人口最集中的地区,约有70多万人;思茅地区的墨江哈尼族自治县、江城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普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澜沧拉祜族自治县、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约有40多万人;西双版纳的勐海、景洪、勐腊约有12万多人;玉溪地区的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约有10多万人。
此外在峨山彝族自治县、建水县、景东彝族自治县、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等县也有少量分布。
哈尼族大部分聚居于海拔约在800米至2500米之间的半山区,与立体地貌中立体分布着的其他民族和睦相处。
哈尼族居住的地区,山高谷深,自然条件优厚,地下蕴藏着锡、铜、铁、镍等各种丰富的矿产,闻名全国的“锡都”,就在原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首府个旧市(现首府已迁到蒙自)。
在连绵起伏的哀牢山森林中,有云南松、滇柏、棕榈、油桐、樟树等优质林木和经济林木;有虎、豹、熊、鹿、麂子、风猴和孔雀、鹦鹉、雉鸡、白鹇等珍禽异兽;出产鹿茸、熊掌、虎骨、三七、黄连等名贵药材。
这里是亚热带气候,雨量充足,土地肥沃,适宜稻谷、玉米、棉花、花生、蓝靛、茶叶等作物生长。
红河州绿春茶叶远近闻名,畅销内地。
西双版纳格朗和的南糯山,是驰名全国的“普洱茶”的重要产区。
哈尼族内部支系繁多,有多种自称,其中哈尼、卡堕、雅尼、豪尼、碧约、白宏等六个自称单位人数较多,另还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位。
本民族内部各自称单位之间的互称和其他民族对哈民族的称谓也不一致。
如元阳的哈尼互称糯美、糯比、各和等;雅尼互称觉围、觉交,汉族又称其为爱尼;称豪尼为布都、称哦怒为西摩洛等。
哈尼族文化习俗一、哈尼族的概况哈尼族,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之一,是中国的一个古老的民族。
哈尼族主要分布在滇南地区,包括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普洱市和玉溪市。
哈尼族见于汉文史籍的名称,有“和夷(蛮)”、“和泥”、“窝泥”、“阿泥”、“哈泥”等。
自称多达30余种,如“哈尼”、“僾尼”、“碧约”、“卡多”、“豪尼”、“白宏”、“布都”、“多尼”、“叶车”、“阿木”等等。
二、哈尼族族源公元前3世纪活动于大渡河以南的“和夷”部落,就是今天哈尼族的先民。
公元4世纪到8世纪的初唐期间,部分哈尼族先民向西迁移到元江以西达澜沧江地区。
唐人文献中,哈尼族的先民被称为“和蛮”。
7世纪中叶,“和蛮”的大首领向唐朝进贡方物,唐朝在给云南各族首领的敕书中列入了“和蛮”首领的名字,并承认他们为唐朝的臣属10世纪(大理国时期),哈尼族开始进入封建领主制社会。
元朝征服“大理”政权后,设置元江路军民总管府隶属云南行省。
明朝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推行土司制度,哈尼族部落首领由明王朝授予了土职官衔,并受所隶流官的统治。
三、经济生活梯田是以哈尼族为主的各族人民利用当地“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的地理气候条件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
地位:第37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哈尼梯田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45处世界遗产,使中国超越西班牙成第二大世界遗产国,仅次于意大利。
元阳哈尼族开垦的梯田随山势地形变化,因地制宜,坡缓地大则开垦大田,坡陡地小则开垦小田,甚至沟边坎下石隙也开田,因而梯田大者有数亩,小者仅有簸箕大,往往一坡就有成千上万亩。
所有的梯田都修筑在山坡上,梯田坡度在15度至75度之间。
服饰哈尼族服饰是哈尼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不仅仅是简单的御寒防风蔽身之物,它承载着极其丰富的文化信息,构成展示和追忆祖先迁徙壮举英雄业绩的物化态载体。
哈尼服饰的色彩、款式和纹样,既是该民族生存区域地理环境的折光,也是族人社会身份和角色的标识,透露出生生不息、物我合一的生存理念。
明清时期云南的江西移民
古永继
【期刊名称】《思想战线》
【年(卷),期】2011(037)002
【摘要】明清时期,外省籍移民大量入迁云南,其中江西移民数量众多、步及地区广阔.江西移民通过军事留戍、商人寓居、仕宦任职、谪迁流放、矿业开发等不同渠道进入云南,对当地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总页数】6页(P117-122)
【作者】古永继
【作者单位】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091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明清时期的汉族移民与云南藏区文化生态分析 [J], 李志农;邓云斐
2.明清时期云南的移民及其影响——以临沧地区为例 [J], 罗春梅
3.明清时期云南哈尼族地区的移民与开发 [J], 李文龙
4.新形势下江西省扶贫和移民工作的重要指南——读章康华主任《大力实施搬迁移民扶贫推进城乡一体化—新形势下推进江西搬迁移民扶贫的思考》一文有感 [J], 吴路宁
5.明清时期内地汉族移民西南边疆地区的流向研究——以云南永昌府为例 [J], 吴臣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哈尼族的历史起源是什么?哈尼族历史简介
导语:哈尼主要居于红河南岸的红河、绿春、元阳、金平等四县;雅尼居于西双版纳自治州及澜沧县;卡多、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均交错聚居或散居于
哈尼主要居于红河南岸的红河、绿春、元阳、金平等四县;雅尼居于西双版纳自治州及澜沧县;卡多、豪尼、碧约、布都、白宏等均交错聚居或散居于景东、镇沅、墨江、新平、元江、普洱、江城等县。
本民族内部之间的互称和其他民族对哈尼族的称谓也不尽一致。
见于汉文史籍中的历史名称,秦汉时期称“昆明叟”,魏晋南北朝时期称“乌蛮”,唐南诏、宋大理国时期称“和蛮”,元朝称“斡蛮”、“斡泥”,明朝称“窝泥”、“和泥”,清朝称“和泥”、“窝泥”、“禾尼”。
哈尼族在各个历史时期不同名称的出现及其分布变化,反映了历史上他们迁徙流动的情况。
名称虽多,其音义却基本一致,均与目前的自称和互称相同或相近,都从“和”音,其义仍为“和人”。
可以说,哈尼族两千多年来基本上就具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和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根据本民族人民的共同意愿,以人数较多的自称“哈尼”为本民族统一的名称。
对哈尼族的历史渊源,民族学和历史学界大致有四种观点:①东来说;②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③红河两岸土著说;④“氏羌系统”南迁说。
东来说以滇南地区部分哈尼族采用父子连名谱系追根溯源到南京应天府柳树湾,或山西、河南、江西、贵州等地,并以此为依据,认为哈尼族与汉族的渊源同出一辙。
两向族源多种文化融合说认为今天从事山居农耕的哈尼族是“由青藏高原南下的北方游牧部落与云南高原北上的南方稻作民族――夷越融合而成的新型稻作农耕民族”。
就族源论,“当是双向的、复合的,即南方
生活常识分享。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
哈尼族是怎样来的?其名又有何来历
导语:清代云南元江等府窝泥蛮(《广舆胜览》)位于云南南部的元江畔自古为哈尼族聚居区,也是古代元江府的驻地。
窝泥蛮为明清时期对哈尼族的称谓
清代云南元江等府窝泥蛮(《广舆胜览》)位于云南南部的元江畔自古为哈尼族聚居区,也是古代元江府的驻地。
窝泥蛮为明清时期对哈尼族的称谓。
哈尼族有多种自称,以哈尼、卡多、雅尼、豪尼、碧约、白宏(或白泥)等六个自称单位人数较多;另外还有锅锉、哦怒、阿木、多泥、卡别、海尼等自称单位。
本民族内部各自称单位之间的互称和其他民族对哈尼族的称谓也不一致。
如元阳的哈尼互称糯比、各和等;雅尼互称觉围、觉交,汉人又称其为僾尼;称豪尼为布都、称哦怒为西摩洛等。
见于汉文史籍中的历史名称有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倭泥、俄泥、哈尼、斡泥、阿木、糯比、路弼、卡惰、毕约、惰塔等。
其中的大部分,均与目前的自称和互称相同或相近。
哈尼族的自称和历史名称虽多,但其音义基本一致。
主要的自称哈尼、豪泥、和泥、其哈、豪、黑、和都从、“和”音,其主均为“和人”。
历史名称和夷、和蛮、和泥、禾泥、窝泥、斡泥、俄泥、阿泥、哈尼、罗缅(自称和泥)、糯比(自称哈尼)等,其禾、窝、斡、俄、阿、哈亦从“和”音,含义仍为“和人”。
可以说,哈尼族两千多年来,基本上就具有一个一名称“和人”。
解放后,根据本民族大多数人的意见,以人数最多的自称“哈尼”为本族统一的名称。
窝泥(《窝泥图》)据《窝泥图》题记:“窝泥,或曰斡泥。
男环耳跣足,妇女衣花布衫,以红白绵绳辫发数绺,海贝杂珠盘旋为螺髻,穿
生活常识分享。
哈尼族口述史地名“谷哈”考及哈尼族南迁历史白永芳【摘要】由于没有本民族的文字记载,又缺少汉文史籍相关记载,哈尼族古代历史一向模糊不清.本文通过对“谷哈”所指地望及相应历史时期的考证,清晰地提出哈尼先民与古滇历史的密切关联,论述了哈尼人进入元江、红河流域的时间,为重建完整、真实的哈尼族历史提供重要的时间线索和地理框架,为西南民族历史、藏彝走廊族群研究提供一种哈尼视角.重视与加强边缘族群研究,尊重其历史书写,我们才有可能重建边缘族群历史,并以此与华夏中心历史互证,还原中华民族历史真实面貌.【期刊名称】《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3(045)002【总页数】8页(P138-145)【关键词】哈尼族;谷哈;南迁【作者】白永芳【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云南昆明65009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K281引言边缘族群几乎都没有自己的书写符号系统,他们的历史零星见于汉文史籍。
边缘族群有没有书写历史的权利和能力?有学者指出,“西南很少由自己来言说”,因为人们总是认为“边缘是没有叙述(或表述)能力的,‘西南’自己是什么,从来都是由不同的主体来定位的”,“缺乏地方性知识的表述能力。
西南区域考古研究只是进行文化类型的归类,用文化传播论和阶级范畴进行分析,缺乏对土著史前历史自身发展的阐释”。
[1]历来,对西南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从“华夏中心”出发,包括倡导“边缘研究”的王明珂先生。
“王明珂的民族史研究并没有为我们呈现一个真正的来自边缘的‘内部视角’,他在《华夏边缘》中展开的是一个典型的以华夏为中心的民族史叙述”。
[2]长期被边缘化的云南少数民族一直用自己的方式记忆历史。
“云南古代民族很少使用文字,尤其没有本民族的文字,他们的很多历史事件都是靠口耳相传的,有的可长达两千年以上。
根据考古资料证实,他们的传说大多是有历史依据的,有的甚至比汉文献记载更真实”。
[3][p.120]由于没有本民族文字记载,又缺少汉文史籍资料,哈尼族古代历史模糊不清。
明清时期云南哈尼族地区的移民与开发
李文龙
【期刊名称】《红河学院学报》
【年(卷),期】2017(015)003
【摘要】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加大对云南哀牢山区的开发力度,大量移民进入这一地区,屯田及厂矿、盐茶之利均是移民进入的途径.携带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的移民在促进哈尼族聚居区域社会发展的同时,其生产生活需求也刺激了这一地区商业经济的发展,表现为集市和商人群体的发展、货币的更迭、商品种类的丰富等方面.而商业的繁荣,则加强了哈尼族地区与外地的联系,也在经济层面加速了哈尼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的过程.
【总页数】4页(P1-4)
【作者】李文龙
【作者单位】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C952
【相关文献】
1.明清时期云南的移民及其影响——以临沧地区为例 [J], 罗春梅
2.明清时期汉族移民在贵州毕节地区经济开发中的作用 [J], 石春艳
3.明清时期内地汉族移民西南边疆地区的流向研究——以云南永昌府为例 [J], 吴臣辉
4.边疆民族贫困地区水电开发移民问题及对策研究——以云南怒江水电开发移民为
例 [J], 阳茂庆;欧阳春云;骆华松
5.明清时期陕南地区移民及农业开发成因的研究 [J], 吴宾;党晓虹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15卷 第3期红河学院学报Vol.15 No.32017年6月Journal of Honghe UniversityJun.2017明清时期云南哈尼族地区的移民与开发李文龙(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北京 100081) 摘 要:明清两代,中央政府加大对云南哀牢山区的开发力度,大量移民进入这一地区,屯田及厂矿、盐茶之利均是移民进入的途径。
携带先进生产技术和工具的移民在促进哈尼族聚居区域社会发展的同时,其生产生活需求也刺激了这一地区商业经济的发展,表现为集市和商人群体的发展、货币的更迭、商品种类的丰富等方面。
而商业的繁荣,则加强了哈尼族地区与外地的联系,也在经济层面加速了哈尼族纳入国家行政体系的过程。
关键词:明清时期;哈尼族;移民;商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C9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128(2017)03-0001-04收稿日期:2016-11-10作者简介:李文龙(1988-),男,河北邯郸人,博士生,研究方向:南方民族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
哈尼族一般被认为是我国古代西北甘青高原氐羌族群南迁之后裔。
由于该民族没有文字,史书中关于哈尼族的记载零星分布在汉文文献中。
在明清史料中,哈尼族一般被称为“窝泥”“翰泥”“阿泥”“糯比”“黑铺”“卡惰”等,主要分布在滇南的临安府南部、开化府、元江州、镇沅州、景东厅、普洱府、武定府、楚雄府等地,即今红河、元阳、金平、绿春、江城、元江、新平、墨江、普洱等地。
明清时期,随着王朝开发力度加大和移民迁入,哈尼族地区获得进一步开发和发展,“临安繁华富庶,甲于滇中,谚曰‘金临安,银大理’”“又有铜锡诸矿,辗转四方,商贾辐辏”。
[1]141一 移民与云南开发从明代开始,中央王朝对云南进行了大规模的军屯和民屯,明初大量迁江西、南京等地汉族实边,有不少汉族进入哈尼族地区,“内地人民贸易往来纷如梭织,而楚、粤、蜀、黔之携眷世居其地、租垦营生者几十之三四。
”①大量汉族工匠、商人、农民由中原地区迁移至哈尼族聚居区,携带着先进的生产技术和工具,共同发展了山区经济。
(一)屯田:军屯、民屯、商屯明朝初年,傅友德、蓝玉、沐英平定云南,“云南既平,留江西、浙江、湖南、河南四部司兵守之,控制要害。
”②2258明朝实行屯田制,“屯田之制:曰军屯,曰民屯。
……移民就宽乡,或招募或罪徙者为民屯,皆领之有司。
而军屯则领之卫所。
边地,三分守城,七分屯种。
内地,二分守城,八分屯种。
”[2]1883“(明洪武十六年,即公元1383年,诏傅友德及蓝玉班师)而留英镇滇中。
……二十年,……(英)奉诏自永宁至大理,六十里设一堡,留军屯田。
”[2]3758随后,明太祖又将这些留戍军士的家属全部从内地送到云南,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命“在京军士戍守云南,其家属均遣诣戍所。
”②2771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赐云南、大理、六凉诸卫士卒妻子之在京者白金人十两,钞十锭,仍给以官船,送往戍所。
”②3127“鞑军之戍云南者,诏遣其妻子与俱”,②3157-3158进入云南的军队即此成了落籍的军屯户。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设临安卫和楚雄卫,各下设5个千户所;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设景东卫,下设5个千户所。
[3]据方国瑜先生统计,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云南有16卫3御8所,计106个千户所。
按照标准配置,明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云南卫所共有士卒约12万人,进入和泥地区的士卒则在1.5万人左右,与家属合计,进入和泥地区的军屯人口就已超过4万。
云南的移民中,有不少是谪戍的罪犯。
云南因自然条件相对原始,往往成为贬谪流徙的处所,如“亏容甸长官司……地下湿上热,多瘴疠,常以安置有罪之人。
”[4]明洪武初年,“尽迁江左良家闾左以实之,及有罪窜戍者,咸尽室以行”。
[1]141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命天下卫所,凡逃军既获者,谪戍云南”,②2338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又“命户部自四川永宁至云南每驿储米二百五十石,以给谪戍云南者。
”②2761商贾巨富、达官贵人因罪贬谪云南的记载不绝于史,如常遇春之孙“永乐元年迁云南之临安卫”;[2]3738程立本“坐累贬谪云南马龙他郎甸长官司吏目”[2]4051等等。
虽然不能统计出因罪徙云南的具体人数,但由以上可知,数目应当不小。
此外,招募内地汉族到云南屯种也不在少数,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沐英“携江南、江西人民二百五十余万入滇,……分布于临安、曲靖……等郡县。
(沐)春镇滇七年,再移南京人民三十万”,虽然进入云南屯种的汉族总数不见于记录,古籍中也难免有夸大之嫌,但此时进入DOI:10.13963/ki.hhuxb.2017.03.0012红河学院学报 2017.3/哈尼族文化研究的汉族人数应该不少,是确定无疑的。
军事性质的移民以外,也有由商屯引发的民籍移民。
明初,边地驻守军队庞大,军粮不济,于是招募商人到开中地区用粮食换取盐引,再凭盐引换取食盐。
商人往往招募农民在开中地区种植粮食,日久定居。
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命户部令商人往云南中纳盐粮以给之。
于是户部奏定商人纳米给盐之例:凡云南纳米六斗者,给淮盐两百斤,米五斗者给浙盐两百斤,米一石者给川盐两百斤。
”②2240-2241商屯实施以后,内地农民携带生产工具和技术进入云南,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也刺激了消费需求。
(二)盐、矿资源的开发哀牢山腹地资源丰富,有许多的矿井、盐井、茶山,吸引了不少内地商人和移民。
拥有马帮的商队在盐井与市场之间折返,马帮从盐井驮回食盐,到市场上换取粮食、布匹以及其他生产生活用品,少部分食盐换成钱,然后用实物或钱到盐井换取食盐。
“滇南田少山多,民鲜恒产。
又舟车不通,末力罕有。
唯地产五金,不但本省民人多赖开矿谋生,即江西、湖广、川陕、贵州各省民人,亦俱来滇开采;至外夷地方,亦皆有铜矿,夷人不谙架罩煎炼,唯能烧炭及种植菜蔬、豢养牲畜,乐与厂民交易,以享其力。
”[5]529内地移民牟利厂矿,在哀牢山腹地的山区和厂矿间流动,促进了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经济交往。
食盐是一项重要的交易物资。
在哈尼族各支系的商品交易中,食盐是必不可少的商品,“交易用盐、用货”,③罗缅“贸易盐米。
”④镇沅州、威远州各主要盐井,主要销往普洱府、临安府、元江府等地。
其他零星盐井则由当地土著煎煮,如普洱府“……磨者、乌得、整懂、猛乌四盐井,……附近山多箐密,夷人罕事耕种,专籍此盐零星负卖,易米资生。
”⑤(三)茶山的开发产茶区的交易大宗是茶叶,云南南部具有适宜茶树生长的优良土壤和气候环境,“普茶名重天下,此滇之所以产而资利赖者也。
”⑥自清康熙四年(1665年),云南开设“茶马市”,以茶叶同西藏交易马匹,茶即产于六大茶山。
普洱府“所属蛮民杂居,以茶为市……衣食仰给茶山……。
……而所属茶山,产茶最为饶裕,檀萃《滇海虞衡志》云:‘普茶名重天下,出普洱所属六茶山:一曰攸乐,二曰革登,三曰倚邦,四曰莽枝,五曰蛮耑,六曰慢撒。
周八百里,入山做茶者数十万人。
’茶客收买,运于各处。
”⑤产茶区的土著、商贩与移民相互杂居,以茶叶贸易为基本的生活来源。
茶叶的种植和交易活跃了商业,并形成了一些集市。
茶叶也成为哈尼族赖以存活的生计,“思茅、茶山地方贫瘠,不产米谷,夷人穷苦,唯籍茶叶养生。
”⑦茶叶贸易一般由坐商在茶山收购茶叶,再由行商将茶叶运至普洱完税后转运贩卖。
至清乾隆时,汉族的大量迁入已经改变了当地的人口结构。
如普洱府的宁洱、思茅、威远、他郎等地的汉族人口与土著人口比例已发生变化,“屯民”和“客籍”户已超过土著民族(表1),成为当地的主体人口。
表1 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普洱府人口居民地区土著屯民客籍宁洱490130363434思茅101525563105威远36025171432他郎3041030171650来源:道光《普洱府志》卷六,《哈尼族简史简志合编》1964年版第55页。
光绪时,(景东厅)“所属川居者大半皆江南籍,其次则江西、湖广,故男女皆官语。
”⑧语言可为移民研究一个视角和工具,“官语”非本地语言,操此语者,定为政府政策驱使或自发迁徙来的外来居民。
由各种形式迁徙而来的移民大多落地生根,逐步本土化为云南的汉族。
现在墨江、红河等地还流传着江西、贵州、北京的祖源传说,元阳有祖先来自南京的传说。
[6]这是明清移民在民族融合过程中保留的历史记忆。
二 驿路的开辟明与清前期,中央王朝加大对哀牢山地区的官道和驿站的建设。
明洪武时,从建水开辟了贯穿哀牢山东麓的驿道,在礼社江也开设渡口渡船,以兹沟通。
这条路经思陀、落恐、左能、瓦渣、溪处、钮兀等地,直通车里、八百,抵老挝、缅甸边境。
驿道的开辟促进了各地区与内地的联系,便于商旅和先进农具的传播。
临安府在明洪武年间就新建了很多驿站,如“新建驿,在府东城外,洪武十四年建。
曲江驿,在建水州东北,永乐元年建。
宝秀驿,在石屏州东,洪武十六年建。
阿迷驿,在州东。
矣马洞驿,在州东六十里。
罗台旧驿,州东百二十里。
通海驿,在县东。
圆山驿,即圆山哨改建。
”[7]迁入的汉民大多安置在驿道、驿堡及驿站附近,驿堡驿站一般处在交通条件较好、地理位置优越的地方,且有官军驻守,修建有防御设施,移民易于寻得官方庇护,因此驿站周边往往成为新的定居点。
这些驻军及眷属、移民的日常消费需求往往成为集市产生的刺激因素,驿堡驿站成为进行农副产品、手工业产品交换的场所,也成为沟通村寨与驿堡驿站联系的节点。
修筑驿道驿站的同时,河道和渡口也得到疏通和修缮。
亏容甸“河底自洪武中官置渡船,路通车3李文龙:明清时期云南哈尼族地区的移民与开发里、八百。
”⑨“在西北十里者为虾洞渡,北十五里者为槟榔渡,又北四十里者,为茶渡。
”[28]纳更山巡检司“司西为礼社江,有老虎滩渡。
司东为蛮板河,有蛮板渡。
司南为蛮铁河,有蛮铁渡;所谓纳更三渡也。
”⑩纳楼茶甸“民居沿江(礼社江)内外,商贩络绎,有乍腊、六蓬、格施三渡,渡设土目、土练,以稽出入。
自此而南,为藤条江,有那黄渡、金子河、曲咀桥诸口,……西南有烈吗渡者……。
”⑨溪处司“江(藤条江)有曲嘴渡,设土目、土练以稽查商旅。
”⑨清雍正年间,云贵总督鄂尔泰兴修临安府建水州、阿迷州水利,建水州泸江水势通畅,远近皆利;阿迷州小河三十二里水路可以行舟,燕磁洞河直通广西,可安稳行舟,便利往来商贾。
交通是经济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关系着物资、人口、信息的流动与商旅的直接往来。
驿道、驿站、河道和渡口的修建,大大改善了哀牢山地区的交通条件,使得山区与外界及内地经济联系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可能,驿道的开辟对商业和集市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人员往来密集,在驿道口、驿站、渡口往往形成聚落或集市,甚至小城镇。
三 市场发育逐渐成型随着哈尼族聚居区域与周围地区和内地的联系不断加强,交易的增多刺激了市集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