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例医院感染病例临床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15.00 KB
- 文档页数:3
36例医院感染病例临床分析
作者:杜蕊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1年第21期
【摘要】目的了解内科常见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及控制措施。
方法对36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临床分析。
结果内科常见医院感染的好发部位为下呼吸道、泌尿道、胃肠道等。
老龄、基础疾病、放疗与化疗、各种侵袭性操作,滥用抗生素等均是引起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
结论控制基础疾病,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降低医院感染率。
【关键词】医院感染;临床分析
随着现代医学科学的发展,新的诊疗技术不断应用于临床,大量抗生素的广泛应用,医院感染的预防和控制面临着更多的问题。
医院感染既关系到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也关系到医务人员的职业健康,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
医院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是常见的医院感染疾病,是内科住院患者发生比较多的医院感染。
为探讨这一状况的危险因素,对我院36例医院感染病例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参照国家卫生部2001年1月2日印发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判定。
病例为2006年7月至2008年7月确诊的住院患者。
年龄50~81岁,其中男24例,女12例。
其中下呼吸道感染23例,泌尿道感染9例,胃肠道感染4例。
1.2 发病时间最短为入院7d,最长为入院50d。
1.3 基础疾病本组患者大部分有2种或2种以上基础疾病。
脑血管病7例次,高血压病8例次,冠心病8例次,消化道疾病2例次,糖尿病8例次,泌尿道插管5例,肿瘤4例。
1.4 病原菌检查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4例,肺炎支原体感染4例,真菌感染3例,泌尿道感染患者检出革兰阴性杆菌3例。
2 讨论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患者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1]。
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于医院感染。
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 h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的主要感染部位包括呼吸道、手术切口、胃肠道和泌尿道[1]。
这四个部位的医院感染占了整个医院感染的80%以上。
我院的医院感染监测结果符合这种情况。
医院感染的易感因素包括年龄、基础疾病、放疗与化疗、免疫抑制剂的使用、器官移植、环境的变化、人口的不断增长和拥挤等,这些因素使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大大增加;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多重耐药细菌产生,增加了患者内源性感染和真菌感染的机会,各种侵袭性操作,包括各种插管、导管、引流管的增加,内镜检查的增多,以及微创外科手术在临床上的应用,增加了病原菌侵入人体的机会。
2.1 原因分析①内科病房老年人比较多,从年龄上来看本身就是易感人群,因为老年人各种器官功能老化,生理防御功能降低,其次有的老年患者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脑梗死、慢性阻塞性肺病等,造成机体抵抗力低下,感染的机会增多,容易发生医院感染,特别是下呼吸道感染和泌尿道感染[2]。
②内科重症昏迷患者吸氧、吸痰、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等。
呼吸道器具消毒不严,医护人员操作前不洗手,病原菌会由损伤的呼吸道黏膜进入呼吸道,都是引起下呼吸道感染的原因。
③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受损,抵抗力低下,全身衰竭,特别是应用化疗药物及糖皮质激素,更增加了感染的机会。
脑血管意识障碍患者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痰、呕吐物易被吸入呼吸道,引起下呼吸道感染[3]。
因惧怕切口疼痛不愿咳嗽、咳痰,使痰液瘀积等都是造成呼吸道感染率增高的原因。
④内科患者住院时间大多数都超过半个月,有的甚至长达几个月。
如脑血栓后遗症患者或意识障碍的患者长期卧床,增加了肺部感染的机会,长时间住院患者不合理使用抗生素,可造成患者正常菌群生态平衡失调,损伤正常菌群的定植抵抗力,削弱了抗御感染的生物屏障作用,促进了耐药菌株的产生、繁殖和致病。
从而加重了病情,耐药菌感染是医院感染治疗困难、药费昂贵和病死率高的主要因素。
⑤泌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位居第二位,老年人组织器官呈生理性退行性变,机体防御功能低下,容易发生医院感染。
多数泌尿道感染发生于插入导尿管或其他泌尿科器械之后。
2.2 控制措施①积极治疗原发病,提高机体的免疫功能。
对昏迷患者加强护理,勤翻身拍背,保持呼吸道通畅,有痰液及时吸出,少量多次喂饲,避免因误吸所致的下呼吸道感染。
加强口腔护理,预防真菌感染。
②医务人员手卫生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保障患者和医务人员安全最重要、最简单、最有效、最经济的措施。
应配备有效、便捷的手卫生设施。
医务人员诊疗操作要戴口罩,接触患者前、后均洗手,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程,加强无菌观念。
氧气湿化瓶、雾化吸入器等每日消毒。
保持病房空气清新,定期进行紫外线照射消毒。
③合理应用抗生素,诊断为细菌感染者,方有指征应用抗菌药物,尽早查明感染病原,根据病原种类及细菌药物敏感试验结果选用抗菌药物。
不要一味追求经济效益不顾医疗质量而滥用抗菌药。
医生可参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确定用药,尽量开非限制使用抗菌药处方。
感染管理科的专职人员也应定期做好这方面的监测工作。
④减少导尿合并尿泌尿道感染最有效的方法是限制导尿的次数和持续的时间,严格掌握使用导尿技术的指征,正确实施无菌技术操作是预防尿路感染的重要环节。
总之,引起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很多,也很复杂,只有加强医务工作者的医院感染知识的学习,并应用到临床实际工作中,提高医务人员的感染控制意识,才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王羽,张宗久,周军,等.医院感染管理办法释义及适用指南.中国法制出版社,2006:44-47,181.
[2]王永,杜莉,石春明.老年人院内下呼吸道感染32例临床分析.吉林医学,2007,11(28):1751-1752.
[3]王敏,张彦彦.156例医院感染评估分析.中国保健,2008:16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