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未病先防及中医养生
- 格式:pdf
- 大小:389.86 KB
- 文档页数:5
中医“治未病”与预防保健中医学历来就十分重视预防保健,早在二千多年前的医籍《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就提出了“治未病”的预防保健思想,强调养生保健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
通过提高正气抗邪能力,防止病邪侵袭,来确保身体健康。
1中医“治未病”的理论观点中医“治未病”一词最早出现在《内经》中,具体体现在“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两个方面,是防病和治病的重要原则,而被历代医家所推崇。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说:“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
形象生动地指出了“治未病”的重要性,这种观点蕴含着以预防为主的医学思想。
《内经》认为在未病之前,要重视形体和精神的调养,主张要“顺应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强调以提高正气抗邪能力为主的摄生观。
既病之后,则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防止疾病传变。
“故邪风之至,疾如风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肤,其次治筋脉,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即外邪侵袭人体,是由表及里、由轻转重、步步深入的。
疾病的传变,也是由肌肤到脏腑逐步深入的过程,传至五脏终至难治。
《内经》“治未病”以预防为主的学术观点,对后世中医学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东汉末张仲景《金匮要略》提出的“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即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结合脏腑生克制化规律所制定的既病防变的措施。
晋代王叔和在继承《内经》“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观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这个伏寒化暑的论点,也体现古人“治未病”的观点。
清代叶天士对于“治未病”的既病防变研究颇深,在《温热论》中指出:“务在先安未受邪之地”,这种提法进一步阐明了“治未病”的另一层涵义,即在疾病过程中要主动采取措施,防变于先,把握时机控制病势发展的思想。
2中医“治未病”的原则和方法2.1未病先防疾病的发生关系到邪正两个方面,邪气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正气不足是疾病发生的内在原因和根据,因此,“治未病”必须从邪正两方面着手。
“治未病”与中医养生“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中就提出来的防病谋略,是至今为主我国卫生界所遵守的“预防为主”战略的最早思想,它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等多个方面的内容,这就要求人们不但要治病,而且要防病,不但要防病,而且要注意阻挡病变发生的趋势、并在病变未产生之前就想好能够采用的救急方法,这样才能掌握的主动权,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故朱震享在格致余论中说:“与其求疗于有病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怯;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口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治未病是采取预防或治疗手段,防止发生、发展的方法;治则学说的基本法则;治未病包含两种意义:一是防病于未然,强调摄生,预防的发生;二是既病之后防其传变,强调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及时控制疾病的发展演变;①摄生防病;黄帝内经中“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历代医家都极为重视,并通过他们的医学实践加以运用和发挥,使其成为别具特色的预防医学理论;只有强身才能防病,只有重视摄生才能强身;摄生是以调摄精神意志为宗旨,思想上要保持安闲清静,没有杂念;精与神守持于内,避免过度的情志变动,心胸开朗,乐观愉快,这样就能达到补养真气的目的;对于外界不正常的气候和有害的致病因素,要及时避开,顺从四时寒暑的变化,保持与外界环境的协调统一;要求人们有节制,生活起居有规律,身体虽劳动但不使其过分疲倦,同时还要节欲保精;反对“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否则,就会导致疾病、早衰;此外,在长期实践的基础上,创造了许多行之有效的强身健体的方法,如五禽戏、气功、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等;②既病防变;疾病发生后,必须认识疾病的原因和机理,掌握疾病由表入里,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发展变化规律,争取治疗的主动权,以防止其传变;例如治疗肝病结合运用健脾和胃的方法,这是因为肝病易传之于脾胃,健脾和胃的方法即是治未病;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这段话从正反两方面强调治未病的重要性,已成为预防医学的座右铭;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还有2篇;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两篇均强调在疾病发作之先,把握时机,予以治疗,从而达到“治未病”的目的;渊源学从黄帝内经开始就把防病作为主导思想,讲“上医治未病”;“”最早见于庄子·内篇,所谓“生”,生命、生存、生长之意;所谓“养”,保养、调养、补养、护养之意;“养生”的内涵,一是如何延长生命的时限,二是如何提高生活的质量;马王堆出土的养生图中已经出现了吐纳、导引等养生方法;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讲了很多养生理论;讲养生文化,不能不讲老子和孔子,两者代表了两种养生思想:老子是“清静无为”,“保养精气、顺乎自然、气功修炼”;老庄是养生学的开创者;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养生思想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两种思想形成了一个静动结合的思维方式,贯穿在中医养生学发展过程中;“仁者寿”、“智者寿”、“欲而不贪”是儒家在养生道德理念上的重要思想;黄帝内经有一段话:“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主要指要掌握自然规律,根据天地阴阳法则调和各种方式,有节制、有规律地安排和起居;其中的一个重要的观点是“形与神俱”;也就是一个人要做到形神统一,形神结合;有形的而无神的调和,不算完整;汉代华佗的五禽戏,根据五种动物的形态动作创造,演变为后来太极拳一类的健身方法;魏晋南北朝时,养生家与医学家结合;许多人既是医生又将道家思想贯穿于医学之中;陶弘景在养性延命录中主张调神养形、“小炷留灯”;把人的生命看作一盏灯,生命的源泉是油;灯里的油是有限的,如果把灯点得很亮,油很快用完了;如果“小炷留灯”,则能燃烧很长时间;这是一种低代谢的思想;我们经常说要拼命、拼搏,事实上会影响你生命内一些积极的、良好的因素;因此,应改变原有的观念,让生命之火“小炷留灯”,燃烧得更长;李时珍本草纲目在药物分类里,提出耐老、增年、轻身、益寿等概念,有些中药对延年益寿有着独特的功效;养生中医养生讲究四时阴阳,春生、夏长、秋收、冬藏,这是自然界的规律;人应该顺应大自然的规律,比如,春天的时候,要有一种生发之气,被发缓形,夜卧早起;冬天不能太张扬、太发散,万物处于秘藏;中医养生主张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中医养生包括形神共养、协调阴阳、顺应自然、调养、谨慎起居、和调脏腑、通畅经络、节欲保精、益气调息、动静适宜等一系列养生原则,而协调平衡是其核心思想;当一个人身体达到平衡点的时候,是最的,是“治未病”;养生当中,最重要的是养心;“一生淡泊养心机”,这是一个很高的精神境界;人都有喜、怒、哀、乐、悲、恐、惊,这是人的七种情志,过了头就是七情过激;“常观天下之人,凡气之温和者寿,质之慈良者寿,量之宽宏者寿,言之简默者寿;盖四者,仁之端也,故曰仁者寿”;仁就是要做到温和、善良、宽宏、幽默;仁心仁德、养心立德是一个人的内在要素;黄帝内经强调“恬淡虚无”,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简言之,要做到“淡”字;第二就是饮食养生;关键要有合理的膳食结构;“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南宋陆游的养生方法是喝粥;他有一首诗写道:“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养生录中谈到养生“六宜”,食宜早些、食宜暖些、食宜少些、食宜淡些、食宜缓些、食宜软些;中国人盐的摄入量超标,脑溢血、等疾病与此相关;上述观点也与目前营养学界提倡的“膳食金字塔”相一致;第三是养生;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比如,八段锦“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调理脾胃单举手,五劳七伤往后瞧,摇头摆尾去心火,背后七颠百病消,攒拳怒目增气力,两手攀足固肾腰”;这个功,在办公室也可以做;第四是房事养生;洞玄子、素女经等也是研究“房中术”的书籍,讲究阴阳和谐,并强调欲不可早,不可过度,又不可无的思想;第五是气功养生;庄子讲“吐故纳新,熊经鸟申,为寿而已矣;此道引之士,养形之人”;“吐故纳新”指做气功,“熊经鸟申”讲人就像熊一样攀援,像鸟一样左顾右盼;这两种方法就是导引,这样做的人就是养形人;养形要达到什么效果要像彭祖那样“寿高八百”;气功养生在日本很流行,有人写了一本书只需五分钟;在这五分钟里,常吐气、常呼吸;当头昏脑胀时,不妨这样做做,五分钟后会耳目清明,心情为之一爽;第六是药物养生;如柏子仁,就是柏树的果子,也是一种养生长寿食物;植物里寿命最长的就是柏树和松树,我们常说“千年柏树”;柏子仁有养性、安神、润肠、通便、养颜的功效;实践要健康长寿,关键是把养生知识贯彻到日常生活中,持之以恒;下面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不妨一试;1.坚持几个“少”:少盐多醋、少糖多果、少肉多菜、少药多食、少睡多行、少忧多眠;有一首诗中写道“一眠万事了,无喜亦无恼,何物是真物,身在即为宝”;2.坚持几个“常”:发常梳,面常搓,鼻常揉,肢常伸,目常运,齿常叩,腹常旋,耳常弹,肛常提;3.践行“八字”诀,终生不懈:童心、蚁食、龟欲、猴行;童心,要童心未泯;蚁食,要少吃;现在许多人的问题是吃得太多、太好,又不,食物堆积在身体里;龟欲,要心境淡泊;猴行,要多运动,锻炼身体;4.“三通”:我们现代人一直在不断地补,现在公路上交通堵塞,我们体内也交通堵塞;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都是堵塞的结果;所以要把“补”改正为“通”;血脉要通、气要通和、心气要通、胃肠要通,要达到吃得下,睡得着,拉得净,放得开;5.坚持勤动脑:不要以为养花、养草、养鱼,就是养生了,一点精神寄托都没有,衰老得反而快;马寅初70岁的时候开始学俄语,歌德80岁的时候写浮士德,陆游渭南集里很多气壮山河的诗词都是60岁以后写的;不要以为60岁就到晚年了;大众养生要走出理念误区最近,随着一些所谓养生名家蒙人、误人、坑人的丑行被曝光,人们开始思考这一怪现象的根源;很多人认为其根源在于医改滞后,大众就医难未得到解决;也有人认为,根源在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管缺位;这些观点都很有道理,确实道出了问题的一些症结所在;但笔者认为除上述原因外,还有一重要根源就是大众对养生的错误认识;误区一把养生作为替代一切医疗行为的万应灵丹众多养生书籍的热销就是这一错误理念的体现;人生了病以后,是不是仅靠自己揉揉某个穴位,调节一下饮食就能完全解决问题比如一个人生了阑尾炎或肠梗阻,医生告知必须手术治疗,他却说我自己解决,人们肯定会认为这样做不对;可是我们的大众却偏偏犯了常识错误,以致不少人生了病,真的按照这类书的指导去自我按摩、自我食疗导致延误治疗,甚至因中毒而被抢救;为什么人们会轻信所谓的养生专家,其重要原因就在于把养生保健与医疗混为一谈;其实养生和医疗在中医自古以来就分为两门学科;尽管养生、医疗都与人体健康有关,但养生却不能取代医疗,养生家也不能等同于医家;医家可以兼通养生,而单纯养生家却不能取代医生;正确的按摩、食疗可以健身防病,但按摩、食疗绝对不能取代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及其他疗法;正确的养生,尚且不能代替医疗,谬误的养生就更不能代替医疗;把养生当作解决一切医疗健康问题的万应灵丹,这本身就是认识上的错位;误区二对养生刻意追求,并寄望功毕一役大众有句谚语:一口吃不成胖子;养生与此同理,也不可能有什么灵丹妙术,让你短时间内达到养生的目的;而我们很多人却犯了认识上的错误,专门热衷于所谓灵丹妙术;今天听说吃某种食物或药物对身体有益,马上就购来食用;明天听说某种妙术对身体有益,马上就跟着实施,成了典型的追风族;还有的人十分在意生活中的对与错,常常刻意去追求怎么才能健康长寿;也有的人忙时玩命,闲时就翻出养生书,按图索骥去养生;殊不知,正确的养生在于时时处处均应遵循养生之道,长年顾护身体才会成功,并非毕功于一时一役;人们常把养生之道比喻成一根燃烧的蜡烛,必须时时防风顾护,既不让大风吹灭又不让风助燃,以期能最长时间地燃烧;此外人的精神要放松,不要总是绷紧一根弦,怕得病,怕短寿,须知养生不是刻意追求所能达到的;据传清代有一个百岁老人,当皇帝问他是怎么达到高寿时却全然答不出;这便是不追求养生,养生却在其中;上述这些养生道理不仅可以印证于古代的养生成功者,也同样可以验证于现在的一些长寿老人;很多长寿老人之所以长寿,就是生活有规律,动静得宜,并没有常年去吃什么补品或特殊食品,且心态极为平静,对生老病死常能泰然处之,并没有刻意去追求延年益寿;误区三重术轻道,舍本逐末,急功近利中华养生之所以称为养生之道,不称养生之术,是有道理的;中华养生的灵魂,在于悟道、明道、遵道;所谓道,就是规律;那么,中华养生的道在哪里呢在于两个字——“顺天”;“顺天”也可以称为顺应自然;其一是顺应自然节律;如夏天热,人毛孔大开,出汗散热,你却用空调,把室温调得如同春天或秋天,甚至冬天,把热留在体内,并让寒气入侵则必然生病;此外“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一切动物乃至植物都应遵循的时间节律,如反其道而行之必然生病;其二是顺应生命规律;从远古燧人氏开始就用火,以熟食为主;这在人体肠胃已形成规律,并且古人也指出多食生冷易伤脾胃,而你却按某些所谓养生家的说法长期大吃生茄子、生泥鳅、生萝卜,与生命规律去对着干,对身体绝没好处;顺应规律是道,吃什么,喝什么,怎么做,怎么动是术;术应服从道;否则,术就失去依存,并易转为害;我们大众热衷的往往停留在术的层面,而忘记道;原因在于急功近利的驱使和大众文化素质不高,所以轻道、昧道;误区四违背中国哲学的恒变规律和应变智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从时间上看,今天和明天不一样,明天和后天也不一样,时间就是在不一样的变化中,由春至夏,至秋,至冬;从生命个体来看,人与人不一样;同样是冬天,有人穿厚棉衣还嫌冷,有人穿薄棉衣还怕热;同样一个人的体力,年轻时和中年时不一样,中年时和老年时不一样;面对事物的不断变化和这些个体上的差异,应对事物变化的措施也应不一样;这在中国哲学上称为恒变和应变规律;易经就是谈事物的恒变和应变智慧,只有学会应变,遵循事物的变化规律,我们才能取得成功;养生同样如此;然而,目前的现状却与此背道而驰;我们明知人与人差异很大,却采取亿万人一个样,不管什么体质、体内有没有火,也不管什么季节,用统一的方法去清热、补虚;这本身就违背了不同质的矛盾应采取不同解决方法的辩证法原理,也同样违背了中国哲学中的恒变规律和应变智慧;中医养生重和谐人与天地相参中医的魅力到底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中医的精髓就体现在“和谐观”上;这点早在两千多年前的医学巨着黄帝内经中就有论述;灵枢·岁露论云:“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古代先贤以其独特的智慧发现了“人与自然相通应”的时空观,准确地揭示了自然界的变化无时无刻不影响着人的生理变化和疾病谱的异动;近年来,生态环境被破坏,水源、大气遭污染,致使气候变暖,沙尘暴肆虐,洪水泛滥,自然灾害频发,疾病谱亦随之发生了很大的改变;近几年泛发全球的疯牛病、口蹄疫、禽流感,“非典”,不都是明显的例证吗另外,中医在诊断疾病时非常重视通过望、闻、问、切四种诊察手段最大限度地收集病人的“信息源”;这些信息源出于患者个体的自然流露,可以比较客观地反映机体的整体状况及机体与生存环境人与自然的相关信息;正因为这些信息可以较真实地提供机体“健康曲线”的走向,所以是从整体上反映机体是否“和谐”的一面“反光镜”比如,生活环境比较寒冷、潮湿或恣食生冷寒凉易得痹证类风湿关节炎等、湿证消化系统疾病如腹泻、恶心、消化不良等及痛证腹痛、胃痛、痛经等;生活环境燥热或过食辛辣煎炸烧烤之物则易上火即易患口腔溃疡、长痤疮、便秘等,这是从大处着眼看中医的“和谐观”;阴平阳秘即和谐中医治未病的思想也充分彰显了这一理念;中医学非常重视机体自身的“和谐观”;素问·至真要大论强调:“谨察其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这个“平”就是阴平阳秘,就是“和谐”,就是机体内部的和谐;机体出现病态就是人体内部“不和谐”造成的结果;有些人平素在工作紧张、压力大、情绪不好、饮食不均衡、生活无规律等诸多因素影响下,导致不良因子中医所说的七情、内生五邪、饮食劳逸、痰湿瘀血等在体内“膨胀”,致使脏腑功能失调;人体这个“压力锅”在无法承受过多的“气压”,或“减压”的能力不足时,肯定得“炸锅”;比如情绪不好,气郁化火;或恣食煎炸烧烤之垃圾食品,抑或是过食寒凉以及肥甘厚腻之品,碍脾生湿、湿蕴化火;火热内蒸如燎原之势,犹如火山喷发,引发痤疮、高血压、糖尿病之类的病变;而痰湿内停便是导致机体功能发生异常的“泥石流”,这种病理产物更是高血压、高血脂的罪魁祸首;机体出现“炸锅”、“火山喷发”、“泥石流”等现象的根源不除,这个时候疾病自然就会发生;中医把这个病理过程称之为阴阳失调或脏腑功能失常,也就是机体出现了“不和谐”的状态;祛邪扶正疏导减压如何应对这个不和谐的状态呢那就是“调”,把“不和谐”状态调整为“和谐”状态;如何“调”呢不是将不良因子导致的病变脏器拿掉,而是疏导或减压;当然,这里的病变主要指的是功能性的,那么,怎么疏导减压呢中医积累了几千年的临床实践技能和攻略,用天然药物组成的方剂,通过祛寒解表、渗湿泻热、活血化瘀、理气散结、化痰祛邪、益气养血、滋阴温阳、扶助正气等方法净化脏腑环境、协调脏腑关系;或通过针灸、推拿、气功、饮食、精神疗法,疏通经络,调节机体平衡,祛邪扶正,亦可充分发挥这一作用;这是从小处着眼解决现实存在的疾病状态,展现中医“和谐观”在治病过程中独特的优势和魅力;总之,中医以其独特的“治未病”“养生”在疾病治疗、卫生保健和疾病预防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我国大众健康做出了巨大贡献;谢谢大家。
治未病的三个层次
中医“治未病”理论主要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愈后防复”三大主题。
一、未病先防,治在未病之先。
也就是说人们在没有患病的时候,要积极预防疾病的发生。
中医以“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的论述强调重视体质的内在因素,一方面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和“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养生之道。
另一方面要求人们“顺应天时,天人合一”,积极消除致病因素,避免或减少它对人体的侵害,就可保证不发病或虽病亦不重。
未病先防正是与现代“预防为主”的新医学模式相吻合。
它包含着调养精神、体格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丰富内容。
二、既病防变,治在发病之初。
也就是说在患病以后,要积极采取措施预防疾病加重。
一般来说,疾病的转变是由表入里,由轻变重,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因此,在防治疾病的过程中必须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及其转变途径,做到早期诊断,有效治疗,治在疾病发作加重之先。
三、除邪务尽,使病愈防复。
所谓“愈后防复”,就是指在病愈或病情稳定之后,要注意预防复发,时刻掌握健康的“主动权”。
一般病人初愈后,大多虚弱,这就要求在康
复医疗中,做到除邪务尽。
针对患者气血衰少,津液亏虚,脾肾不足,血瘀痰阻等病理特点,采取综合措施,促使脏腑组织功能尽快恢复正常,达到邪尽病愈,病不复发的目的。
中医治未病中医养生知识
中医治未病是中医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它强调通过饮食起居、情志调理、运动疗法、中草药、经络调理等各种中医传统疗法,调养体质,调理身体阴阳气血平衡,增强人体抗病能力,让人体少生病、不生病,即使得病也能尽快痊愈,痊愈后少复发。
其中,“不治已病治未病”是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来的防病养生谋略,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三个层次。
●未病先防:重在养生,或者运用中医药及各种传统疗法促使欲病
状态向健康状态转变,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疾病。
这需要我们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良好的作息和心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以及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等。
●既病防变:已经生病了就要及时治疗,以防止疾病的进一步进展,
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这需要我们及时发现身体不适,积极寻求医疗帮助,并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
●瘥后防复:疾病痊愈后进行合理的调摄防止疾病复发。
这需要我
们在疾病治愈后,继续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起居,定期进行体检和复查,以及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等。
总之,中医治未病和养生知识可以帮助我们预防疾病的发生和发展,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我们应该了解和学习这些知识,并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中医治未病理念如何指导健康文化在现代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健康文化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医治未病理念作为我国传统医学的瑰宝,蕴含着丰富的智慧和深刻的内涵,对于指导健康文化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中医治未病理念强调“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
未病先防,即在疾病尚未发生之前,采取各种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注重养生保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比如,合理饮食,做到饮食有节,营养均衡,避免暴饮暴食和过度节食;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让身体得到充分的休息和恢复;适度运动,增强体质,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保持心情舒畅,避免过度的精神压力和情绪波动,因为情志失调也是导致疾病的重要因素之一。
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已经发生之后,要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和传变。
这就需要我们对疾病有足够的认识和警惕,一旦出现身体不适,要及时就医,不要拖延。
同时,在治疗过程中,要遵循医嘱,按时服药,积极配合治疗。
此外,还要注意调整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以促进疾病的康复。
瘥后防复,是指在疾病痊愈之后,要采取措施防止疾病的复发。
病愈后的身体往往比较虚弱,需要一段时间的调养才能恢复正常。
因此,在这个阶段,我们要特别注意饮食、起居和情志的调节,避免劳累和过度消耗,巩固治疗效果,防止疾病卷土重来。
中医治未病理念对于健康文化的指导,首先体现在健康教育方面。
通过宣传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和方法,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健康的重要性,掌握基本的养生保健知识,从而提高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
例如,开展健康讲座、科普宣传活动,利用互联网、电视、报纸等媒体传播健康知识,让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深入人心。
在健康管理方面,中医治未病理念也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健康管理不仅仅是对疾病的治疗,更重要的是对健康的维护和促进。
可以根据个体的体质差异和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管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计划、情志调节等方面。
通过定期的健康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潜在的健康问题,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实现对健康的全程管理。
探讨中医治未病与健康养生摘要: 目前我国慢性病人群越来越多,已经影响了我国民众的健康,一旦患病,患者面临着极大的经济压力及生活负担。
随着现代医疗模式的转变,中医治未病的思想被人们所关注和接受。
结合本人多年的工作经验,探讨中医治未病与健康养生,践行中医四诊、体质辨识、经络评测、治未病干预和回访于一体的中医健康养生模式,发挥中医的优势特色,解决人们的健康养生问题,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从中医角度将,未病指未出现的疾病,但又不是完全健康的状况,因此中医治未病就是未病健康养生,中医在其中发挥预防和保健的作用,对已发疾病及时治疗,并避免未发疾病的出现,最大化地降低疾病的发生率,发挥中医健康养生的突出效果。
我国中医理论基础雄厚,在治未病方面效果明显[1-2]。
并且,中医健康养生则是通过系统的保养、调养、颐养等方面的干预,来实现延年益寿和保健养生的目标,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中医;治未病;健康养生;保健方法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加之自然环境恶化,致病因素增多,慢性病发生率快速增长。
治未病属于中医理念,与现代医学思想不谋而合。
并且,从国家角度,大力推广治未病理念健康养生工程,试图通过中医治未病来实现健康养生的效果。
并且,现代人生活节奏和工作节奏加快,健康问题随之而来,越来越多的人处于亚健康的状态。
如放任自流,易引发相应的疾病,从中医治未病与健康养生的理念出发,将疾病扼杀在摇篮中,避免疾病侵扰和蔓延,降低治疗难度,提高人们的健康状况,这是中医医学工作者和科研人员致力于解决的问题。
从中医角度来说,治未病与健康养生之间存在着必然的关系,治未病能够健康养生,健康养生能够预防未病,两者结合,能够使机体保持在一个更加良好的状态,从而实现治未病和养生的目的[3]。
一、中医治未病的理念及方法《内经》中指出:“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意思就是说:医生应在人还没有生病的时候,及时发现苗头,进行中医调理,使人始终处于健康的状态。
浅谈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作者:涿州市五绝指针疗法研究所张宝增张剑锋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往往容易让人们的认识有所模糊,更容易引起人们认为中医治未病就是无病先治,无病先用药的错误认识。
中医治未病思想和理论,来自于中医古籍,要分清什么是治未病,什么是养生和保健,必须纵观古籍中的论述,不能断章取义,才能理解中医治未病与养生保健的真正内涵。
一、中医治未病所谓“治未病”,首先要注重“治未病”一词中的“治”字,既然是“治”,就说明身体有问题才需要“治”,与健康之人的“养生”和“保健”有所不同,所以,不能将中医治未病与中医养生保健混为一谈。
“治未病”一词首见于《素问·四气调神论》篇,“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夫病已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内经》中出现“治未病”一词的还有2篇。
《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灵枢经·逆顺》篇中谓:“上工刺其未生者也;其次,刺其未盛者也,……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
纵观以上两段经文,可以发现,中医治未病有以下含义:1、中医治未病是治“疾病”之“疾”,不是对健康人治疗,是把疾病消除在有不舒适感觉或症状的亚健康状态,也就是把疾病消除在“疾病”的“疾”的阶段,也可以说是小毛病时期。
《素问·刺热篇》说:“病虽未发,见赤色者刺之,名曰治未病”。
这里就明确说明了一个问题,病虽然未发,却已可以见到患者体表有了色泽变化,所以,这时治之,称为“治未病”。
那么,此时的治未病又是治的什么病呢?此处所谓“未发”,实际上是已经有先兆小疾存在,即疾病时期症状较少且又较轻的阶段,类似于唐代孙思邈所说的“欲病”,在这种情况下,及时发现,早期诊断治疗无疑起着决定性作用。
再者,清代《世补斋医书》认为:“疾、病二字,世每连称。
然今人之所谓病、于古但称为疾,必其疾之加甚,始谓之病,病可通言疾,疾不可遽言病。
治未病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
一、未病先防概念:未病先防是指在未病之前,先行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避免疾病的发生。
(一)养生以增强正气养生,主要是未病时的一种自我保健活动,从预防的角度看,可增强自身体质提高人体的正气,从而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是顺应自然、形神兼养、保精护肾和调理脾胃,其具体方法手段很多,如形体锻炼、药物调养、针灸推拿、饮食、音乐等等。
1.顺应自然一年四季存在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性变化,这些变化影响着人类,使人的生命活动也表现出节律性变化。
根据这一规律,中医养生家提出了“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原则,意思是说春夏季节里万物蓬勃生长,人体应顺应自然界阳气升发的趋势,夜卧早起,多到户外进行运动,呼吸清新的空气,舒展形体,使阳气更加充盛;秋冬季节天气转凉至寒,自然界阴气偏盛,人体应注意防寒保暖,适当调整作息时间,早卧晚起,使阴精潜藏于体内,阳气不致妄泄。
这种根据四季气候变化而调摄人体阴阳的方法,即是天人相应,顺乎自然养生原则的具体体现。
2.养性调神中医学认为精神情志活动,与人体的脏腑生理功能、气血阴阳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突然、强烈或持久、反复的精神刺激,可导致人体脏腑气机逆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
在疾病过程中,剧烈的情志波动可使疾病恶化;而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则有利于疾病的好转或恢复。
注意调摄精神,一是要尽量避免外界环境对人体的不良刺激。
营造幸福的家庭氛围、和睦的人际关系、和谐优美的自然环境等,可以使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平和,正气充足,抗邪有力。
二是要做到心情舒畅,精神安定清静。
修德养性,不贪欲妄想,喜怒而不妄发,保持良好、积极的心理状态。
3.护肾保精中医历来强调肾精对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因精能化气,气能生神,神能御气、御形,故精是形气神的基础。
体现在养生上,即有护肾保精的主张。
《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证》谈到养生时说“房室勿令竭乏”,即是说性生活要有节制,不可纵欲无度以耗竭其精。
未病也可先知先预防中医养生讲求未病先防,身体未发生疾病前就要做好预防工作,防止病邪的侵袭,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医“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养生方法。
一、未病先防(一)未病先防的概念未病先防是指在人体未发生疾病之前,采取各种措施,做好预防工作,以防止疾病的发生。
这是中医学预防疾病思想最突出的体现。
“是故已病而后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充治,所以明摄生之理”(《丹溪心法》)。
未病先防旨在提高抗病能力,防止病邪侵袭。
(二)未病先防的方法1、调养身体,提高人体抗病能力(1)调摄精神:精神情志活动是脏腑功能活动的体现。
突然强烈的精神刺激,或反复的、持续的刺激,可以使人体气机紊乱,气血阴阳失调而发病,而在疾病的过程中,情志变动又能使疾病恶化。
因此,调养精神就成为养生的第一要务了。
(2)锻炼身体:“生命在于运动”。
人体通过运动,可使气机调畅,气血流通,关节疏利,增强体质,提高抗病力。
不仅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促进健康长寿,而且对某些慢性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3)生活起居应有规律。
(4)药物预防及人工免疫:《素问·刺法论》中有:“小金丹……服十粒,无疫干也”的记载,可见我国很早就已开始用药物预防疾病了。
我国在16世纪就发明了人痘接种法预防天花,是人工免疫的先驱,为后世预防接种免疫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发展,试用中药预防多种疾病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如板蓝根、大青叶预防流感、腮腺炎,马齿苋预防菌痢等,都是简便易行,用之有效的方法。
2、防止病邪的侵袭:病邪是导致疾病发生的重要条件,故未病先防除了增强体质,提高正气的抗邪能力外,还要注意防止病邪的侵害。
应讲究卫生,防止环境、水源和食物污染,对六淫、疫疠等应避其毒气。
至于外伤和虫、兽伤,则要在日常生活和劳动中,留心防范。
二、既病防变(一)既病防变的概念所谓既病防变是指在疾病发生以后,应早期诊断、早期治疗,以防止疾病的发展与传变。
(二)既病防变的方法1、早期诊断:“病之始生浅,则易治;久而深入,则难治”(《医学源流论·防微论》)。
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是一种深入人心的健康理念。
它强调预防为主,通过调理身体、改善生活习惯、避免过度疲劳等方式,达到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下面,我们将从几个方面探讨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的方法。
一、饮食调理中医认为,食疗对养生有着重要作用。
合理的饮食可以补养气血、调整阴阳平衡,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饮食方面,我们应该多吃富含营养的食物,如新鲜蔬菜、水果、全谷类等。
同时,要避免过度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对脾胃造成伤害。
二、运动锻炼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体质,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多进行有氧运动,如散步、慢跑、游泳等。
同时,也可以适当进行一些传统中医运动,如太极拳、八段锦等。
但要注意,运动要适度,过度运动反而会对身体造成伤害。
三、精神调养中医认为,人的精神状态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影响。
因此,我们应该保持心情舒畅、心态平和,避免过度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同时,可以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进行放松身心,达到调节情志的目的。
四、起居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对身体健康有着重要作用。
我们应该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和熬夜。
要戒烟限酒,避免不良嗜好对身体健康造成影响。
中医养生保健治未病是一种全面、科学的健康理念。
它强调预防为主,通过饮食调理、运动锻炼、精神调养、起居规律等方式,达到提高身体素质、预防疾病的目的。
我们应该积极践行这种健康理念,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健康、美好。
引言中医治未病,是指在疾病未发生或未恶化之前,通过调理身体、改善生活习惯等方式,增强身体抵抗力,预防疾病的发生或减轻病情。
这种预防为主的健康观念,体现了中医理论中“治未病”的思想。
本文将探讨中医治未病的现状、疗养保健实践及其未来发展的思考。
现状分析近年来,中医治未病逐渐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市场前景广阔。
政策支持是中医治未病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医药预防保健工作,推动中医药治未病全面深入发展”。
简论中医养生中医养生观养生和生活的关系决定了养生观点的多面性。
中医养生主要有预防观、整体观、平衡观、辩证观。
未病先防、未老先养的预防观《黄帝内经》中提出“不治已病治未病”的观点,喻示人们从生命开始就要注意养生,在健康或亚健康状态下,预先采取养生保健措施,才能保健防衰和防病于未然。
这种居安思危、防微杜渐的哲学思想是中国文化的精华。
天人相应、形神兼具的整体观中医养生理论,特别强调人和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协调,讲究体内气化升降,以及心理与生理协调一致。
人既是自然界的人,又是社会的人。
影响健康和疾病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又有社会和心理因素,这是自古以来人们已经感觉到的客观事实。
调整阴阳、补偏救弊的平衡观在人体正常生理状态下,保持阴阳相对平衡,如果出现一方偏衰,或一方偏亢,就会使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出现病理状态。
人体养生离不开协调平衡阴阳的宗旨。
动静有常、和谐适度的辩证观生命在于运动,因为运动是生命存在的特征,人体的每一个细胞无时无刻不在运动着,只有保持经常运动,才能增进健康,预防疾病,以求延年益寿。
中医养生法则养生就是“治未病”,是通过养精神、调饮食、练形体、慎房事、适寒温等各种方法去实现的,是一种综合性的强身益寿活动。
中医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预防学思想和有效的防治原则。
早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上工治未病”的理念。
“治未病”是中医药奉献给人类最先进、最超前的思维。
“治未病”的实质是“人人享有健康”。
发挥中医学特色和优势,以“治未病”为核心,有效地提高人类的健康水平,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养生文化养生文化和养生学与社会医学、心理医学、预防医学、行为科学,甚至是天文地理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可以长久”。
能否健康长寿,不仅在于是否懂得养生之道,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否把养生之道贯彻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去。
养生要注重五个方面的平衡,分别是人与自然的平衡、人与社会的平衡、人体阴阳的平衡、人体脏腑的平衡、气血经络的平衡。
小论文:探讨中医养生治未病“治未病”思想是由《黄帝内经》首先提出的,《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谓也。
“治未病”就是治疗与预防相结合,以预防为主要手段、以保障健康为目的。
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未病先防,从适度锻炼、合理饮食、适时养生、科学用药等方面进行调养,最大程度提高身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防止疾病发生;二是即病防变,也就是生病之后要早期发现,并防止其进一步发展恶化——病中养身。
人吃五谷杂粮,难免会有小病小灾,但有了小病,不要忌讳就医让小病酿成大病,错过最佳治疗时机。
在发病之初,必须及时掌握疾病的发生、发展及传变规律,采取有效措施截断病机,及时控制疾病进一步发展;三是病后防复也就是在疾病治好后防止复发。
生病后人的身体一般比较虚弱,要注重病后的康复治疗,麻痹大意、掉以轻心可导致疾病反复或旧病复发;同时要有针对性进行养生保健,远离原来可能导致疾病发生的发病因子或改变可能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养生,古称“摄生”、“道生”、“保生”。
“生”的意思为生命、生生不息之意,养生即通过各种手段调摄保养自身生命,使生命生生不息的意思。
《内经》认为人的寿命与先天禀赋有关,但后天修养是关键。
在中国养生学乃至中国文化里,人的生理、心理、伦理、皆统一于“心”中,历代的养生家、医学家普遍认为养心最为重要,是养生的根本。
养心无外乎性命双修和阴阳平衡,“性命双修”是指养生不仅要饮食有节、起居有度,更要“修性”,通过加强道德修养和进行心理调适而达到健康长寿。
养心的阴阳之道,在于刚柔相济,进退有度,有所为有所不为。
有所为,就要自强不息,刚健进取,精神有所寄托;无所为,就要恬淡虚无,知足常乐,从容做人。
中药是在中医“治未病”理论指导下产生的,中药不仅祛病,而且强身,提高身体的抗病机能。
广东人煲汤就常用一些清热去湿、补气养血的中药材,这是中医中药几千年延续下来的经验总结。
(未病先防)中医健康调理方案(3种)引言中医强调未病先防,即通过调理身体,增强免疫力以预防疾病的发生。
本文提供了三种中医健康调理方案,旨在帮助人们保持健康并预防疾病。
方案一:中医饮食调理中医饮食调理是通过合理的膳食搭配来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以下是一些中医饮食调理的要点:- 多吃五谷杂粮、蔬菜水果:五谷杂粮和蔬菜水果富含各种营养物质,有助于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 适量摄入蛋白质:蛋白质是身体组织修复和免疫细胞生成的重要营养素,可以选择鱼、豆类、禽肉等食物作为蛋白质的来源。
- 注意食物搭配:中医认为不同食物的性味有相互作用,应根据个体情况和季节特点进行食物搭配。
- 避免暴饮暴食:过食或过饮会给身体带来负担,容易导致消化不良和肥胖等问题。
方案二:中医运动调理中医运动调理是通过适度的运动来促进气血流通、调整身体机能。
以下是一些中医运动调理的建议:- 散步:散步是一种简单有效的中医运动,可以促进气血流通,增强身体的阳气。
- 太极拳:太极拳注重身体的柔和流动,可以平衡阴阳,调整人体内外的能量。
- 气功练:气功练可以调整呼吸和身体内部的能量流动,有助于增强免疫力和调整身体机能。
方案三:中医养生调理中医养生调理是通过保持良好的生活惯和情绪状态来调理身体。
以下是一些中医养生调理的建议:- 规律作息: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有助于调整身体的阴阳平衡和提高睡眠质量。
- 情绪调节:保持愉快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和压力,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 中医按摩:中医按摩可以促进血液循环、调整气血平衡,有助于预防疾病和促进身体康复。
结论中医健康调理方案包括饮食调理、运动调理和养生调理,通过这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预防疾病、增强免疫力,保持身体的健康和平衡。
未病先防,从现在开始,让中医健康调理成为我们生活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