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音乐传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格式:pdf
- 大小:1.32 MB
- 文档页数:6
收稿日期:2014-11-15
作者简介:傅佐东(1975-),男,广西凌云人,硕士,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讲师。
在音乐传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文献编码]doi:10.3969/j.issn.1004-6917.2015.04.008
傅佐东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226)
摘要:在音乐传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适应了大学生的特点,可以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式创新。因此,应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音乐素养,立足传统开展优秀音乐文化教育,依托新媒体和音乐社团,开设音乐必修课程,在音乐传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关键词:音乐传播;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中图分类号:D6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917(2015)04-0040-06
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旗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活泼、活灵活现地体现在文艺创作之中,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形象告诉人们什么是该肯定和赞扬的,什么是必须反对和否定的,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1]。用“栩栩如生的作品”做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音乐无疑符合这一要求,通过音乐传播在当今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个非常好的途径。音乐具有的特点与功能有利于将音乐美育渗透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有利于在音乐传播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时也能更好地应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形势、新挑战,拓宽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途径,增强实效性。
一、在音乐传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势
(一)音乐传播更能适应大学生的特点
如今的大学生绝大部分为“90后”,传统灌输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已不适应他们的要求,他们更喜欢新颖并与他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形式。而在大学校园里,随处可见大学生与音乐紧密联系的现象:
他们或是在宿舍用电脑播放音乐,或是用手机等电子产品随机听流行音乐,或是在行走、做事中哼唱着歌曲,等等。可以说,大学生无论是在接触音乐的数量、时间还是方式上,都已变得方式多样、内容丰富,音乐已是大学生的生活与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可以广泛接触音乐并对音乐有普遍喜好为我们充分利用音乐传播来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找到了契机。因此,用优美动听的音乐(优美的旋律、丰富的和声织体、形象生动的歌词等)来感染学生,让学生通过音乐审美过程,在美妙丰富的情感熏陶中潜移默化地接受和受到教育,这是我们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有效方式之一,它切实增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音乐传播增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效果
音乐有娱乐性、趣味性和审美价值和审美教育等功能,音乐本身体现着德育、美育和智育等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因此可以激发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激情。我们在有情绪的时候,针对性地听一些音乐,我们的情绪、心情就会变化,这就是音乐对人的心理影响,
国内外的音乐治疗学科就是
2015年第4期(总第238期)
典型的代表。《乐记》也有言:“是故其哀心感者,其声噍以杀;其乐心感者,其声以缓……其怒心感者,其声粗以厉……六者非性也,感于物而后动”。音乐借助有组织的音响活动,去塑造艺术形象,表达思想感情,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感之于心,导之于行,在音乐艺术的氛围中,能使人逐步受到熏陶,心情得到净化,思想道德得到升华。具体范围在三个层面:一是学生受到音乐熏陶后,通过知觉和记忆过程,知识量得以增加,知识构成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形成认知层面上的效果,如《松花江上》《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等抗战歌曲,让学生了解这些歌曲创作背景,进一步了解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情怀;二是学生受到音乐熏陶后,其情绪或感情随之变化,从而引起观念或价值体系变化,最终形成情绪及态度层面上的新效果,如《松花江上》低沉悲壮,《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高亢有力,学生听了、唱了会产生强烈的震撼,强化爱国主义情感;三是这些变化通过学生的言行表现出来,成为行动层面的效果,如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向学生展示各种各样丰富的社会生活画面,引起大学生对现实的思考,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三)音乐传播实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式创新。
由于音乐一般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和生动丰富的感染力,容易唤起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创造激情,从而激发人们去为美好理想而奋斗。音乐传播不仅是以理服人,更是以情动人、以情感人,还可以以音乐为媒介与受教育者心灵交汇,使受教育者感受来自音乐作品的心灵震撼,是一种无形的激励。音乐作品能向学生展示丰富的社会生活画面,通过欣赏音乐作品,大学生易产生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诸多问题的思考。通过音乐传播去实施思想政治教育,去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强大感染力,进一步使音乐教学及音乐艺术活动形式多样化。因而,在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可以通过音乐欣赏、学生演出、音乐介绍等音乐活动,用学生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音乐传播可以丰富思想政治教育的传统方式,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手段的创新,同时,依托音乐传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宣传优秀、正面的音乐作品的同时,可以激发大学生无穷的斗志和智慧,使大学生自觉抵制少数庸俗化与低级化取向的不健康音乐,避免异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
二、音乐传播中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
党的十八大报告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些内容可以在音乐传播中得以彰显。
(一)音乐传播奏响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华丽乐章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这是从国家层面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是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四个目标兼容并包,有当代的现实意义,也有传统的历史意义,是全国人民要共同奏响的华丽乐章。
自古以来在音乐传播中,不少音乐审美也体现着这一价值追求。音乐作为诗、书、礼、乐四教之一,自古以来备受人们推崇。如儒家《乐记》认为人们在音乐审美过程中受到音乐巨大的强国、治道、陶冶等力量作用,从而被感化、礼化、德化等熏陶,最后达到“乐以治心”。音乐更被孔子作为其治国安邦的重要措施,音乐的教育作用自是不言而喻。而其中强国、治道、感化、礼化、德化等等功能与作用都蕴涵着当代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音乐中随处有这些价值追求的体现。革命历史歌曲如《中国少年先锋队队歌》《东方红》等及现代一些优秀歌曲如《我的中国梦》《走进新时代》 《大中国》《祝福祖国》《越来越好》等都是热情讴歌改革开放伟大事业,展示中国盛世和韵的风采大观,歌颂党的富民政策,表达走进新时代的千家万户乐乐呵呵奔小康的景象,抒发每一个公民祝福祖国富强的夙愿。《家和万事兴》《白发亲娘》《低碳贝贝》则倡导着我们共同建造文明、和谐的家园的价值要求。
(二)音乐传播谱写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音符
有了充分的空间和自由,社会才会呈现出活力和创造力。从中国的改革历程看,始终体现着对“自由”的尊重,自“大包干”改革到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提出对人民权益的保护,到坚持中国
【中共执政理论】 在音乐传播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