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枣儿》预习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4
《枣儿》学案一、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1、整体感知:《枣儿》是一部重在写情,以情感人的话剧小品。
剧本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一老一少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
在他们的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不仅充分表露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亲情,还流露了老人与男孩之间的感情,以及老人的故乡之情和对以往岁月的怀念之情。
该剧本,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2、学法引导:⑴诵读剧本,了解剧情,重点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多层面的浓浓的情意。
⑵在熟悉剧本的基础上,紧扣剧本的内容,揣摩情节、语言,着重理解剧中的象征意义。
由于“枣儿”这一具体事物以及剧中的情节,思想内涵十分丰富,因此对剧本的思想内容,切忌生硬的、绝对化的理解,可以有多样化的理解。
读者可以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来品尝这“枣儿”的味道。
3、审美鉴赏:丰厚的思想底蕴。
《枣儿》说的是一位孤独的乡村老人与一位孤独的儿童在情感上相濡以沫的故事,全剧构思精巧以小见大,意蕴丰富,着力表现了现代化过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表现了社会变革时期传统的失落、精神家园的失落,以及人们对传统、对精神家园的追寻;表现了社会的深刻变迁,企盼和呼唤人们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而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4、重点难点突破:⑴朗读《枣儿》这出话剧小品,说说作者想要借“枣儿”表达什么思想感情?[析]本题旨在把握剧情,理解剧本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⑵仔细阅读剧本,想一想“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析:本题旨在把握本文在结构剧情上的一个显著特点,即借一个具体的物作为贯串全篇的线索。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涉及教材的第三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课文阅读理解,分析作者通过描述枣儿背后的故事所传达的情感;学习并掌握相关的语文知识,如修辞手法、文章结构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感受课文所传达的亲情、友情以及故乡情。
2. 掌握课文中的生字、生词,理解课文内容,分析课文结构,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运用修辞手法表达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重点:掌握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枣儿的实物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乡的回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3. 分析课文: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a.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分析其作用。
b. 讨论课文中所传达的亲情、友情、故乡情,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
4. 例题讲解:针对课文内容设计例题,讲解答题技巧。
5.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根据课文内容,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故事。
b. 分析课文中的一种修辞手法,并举例说明。
c. 写一篇关于“故乡的回忆”的短文。
2. 答案:a. 略b. 示例:比喻。
如“枣儿红得像玛瑙”,形象地描绘了枣儿的颜色,表达了作者对枣儿的喜爱。
c. 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入实物图片、分析课文内容,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了课文所传达的情感。
但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节奏。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了解其他关于故乡的文章、诗歌等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主要内容:a. 课文内容概括b. 修辞手法分析c. 情感表达3. 重点、难点提示:a. 掌握课文内容b. 分析修辞手法c. 体会作者情感4.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枣儿》,掌握了课文内容,分析了修辞手法,体会了作者情感。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目标1.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并体会诗人的个人感慨及对时代的思考;2. 通过阅读诗歌体验诗人的思想感情,提升对诗歌的理解与欣赏能力;3. 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提高学生对课文的解读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领悟并体会诗人的个人感悟;2. 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提高学生的诗歌欣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1. 领悟并体会诗人的个人感悟;2. 运用诗歌鉴赏的方法,进行诗歌欣赏。
四、教学准备黑板、彩笔、课件、音频设备。
五、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7分钟)介绍课文《枣儿》的作者杨朔,并展示关于枣子的图片和一首关于枣子的古诗。
让学生谈谈对枣子的印象,激发学生对枣子的兴趣。
Step 2 预习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图片或短视频,了解一下中国古代的农民生活以及农民在农闲时的生活与娱乐,引导学生思考和议论。
Step 3 阅读课文(15分钟)1. 指导学生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并理解课文的基本含义。
2. 分段导读:先让学生通过默读快速了解课文大意,再带领学生逐段解读,重点关注诗人对枣子的思考和感悟。
3. 听课文朗读,加深理解,并回答课文中的问题。
Step 4 分组讨论(8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组分析诗中的写法、诗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传递的思想感情,并展示自己的分析结果,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背后的主旨。
Step 5 诗歌欣赏(10分钟)1. 阅读《枣树》这首诗歌,让学生先默读,再朗读。
然后让学生进行诗歌的欣赏,指导学生从字词的运用、表达方式、押韵节奏等方面分析诗歌的优点。
2. 对比分析《枣儿》和《枣树》两首诗歌,让学生探讨两者的异同之处。
Step 6 课文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阅读课文中的相关知识,并通过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促进学生对课文的深化理解。
Step 7 课文小结(5分钟)对本课内容进行小结,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
六、课堂作业请学生写一篇关于枣子的小作文,字数不少于200字。
15 枣儿【学习目标】1.熟悉剧情。
(重点)2.分析剧中的人物形象,理解其中反映的社会现实。
(重点)3.把握本文运用的象征手法,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童年往事,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我们记忆的长河里。
有人说,它像一幅画,充满种种绚丽的色彩;有人说,它像一首歌,闪烁着串串快乐的音符;它天真烂漫纯洁,时时给我们带来美好的遐想。
然而,《枣儿》中的小男孩却有自己独特的童年经历。
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孙鸿的戏剧——《枣儿》。
二、预习展示1.了解作者。
孙鸿,当代剧作家。
他所写的话剧小品《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曾荣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
2.积累词语。
竹匾.(bi ǎn) 掸.去(d ǎn) 囫囵..(h ú l ún) 咀嚼..(j ǔ ju é) 津津有味:指吃得很有味道或谈得很有兴趣。
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
踌躇:迟疑不决的样子。
犹豫不决,不敢前进。
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
也形容偷偷摸摸、鬼鬼祟祟的样子。
3.通读话剧,概括剧情。
明确: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出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流露出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三、合作探究(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社会现实1.怎样认识本文中的老人和男孩的人物形象?明确:剧中的老人是一个农民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
他念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剧中的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天真而又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他的这种天性又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明确: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而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主要围绕小说的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包括教材的第三章节“小说阅读”,详细内容为《枣儿》全文。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小说《枣儿》的情节,分析人物形象及其特点。
2. 领悟小说的语言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通过对小说的阅读与讨论,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珍惜友情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分析小说《枣儿》的人物形象、情节及语言特色。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文原文、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讲述一个关于友情的实践情景,引起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朗读课文: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本。
3. 讲解课文:分析小说的情节,讲解人物形象,解读语言特色。
4. 例题讲解:针对小说的人物形象、语言特色等方面设置例题,进行讲解。
5.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讲解内容,进行相关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6.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小说中的难点、重点问题,分享各自的观点。
六、板书设计1. 《枣儿》2. 人物形象:枣儿、奶奶、小男孩3. 情节:枣儿与奶奶的亲情、枣儿与小男孩的友情4. 语言特色:质朴、生动、富有感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分析《枣儿》中的人物形象,谈谈你对他们的认识。
(2)从语言特色角度,评价《枣儿》这篇小说。
2. 答案:(1)人物形象分析:枣儿:纯真善良,关爱他人;奶奶:慈爱、勤劳;小男孩:活泼可爱,懂得感恩。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在教学中,要关注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引导他们深入挖掘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
2. 拓展延伸:推荐阅读其他类似主题的小说,如《背影》、《我的叔叔于勒》等,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目标中关于分析小说人物形象及其特点的要求。
枣儿【学习目标】1、了解掌握有关戏剧文学的知识,体会剧本通过人物动作和表情以及环境的描写来刻画人物性格的手法。
2、阅读课文,理解“枣儿”的象征意义,讨论剧本的思想内容。
【学习重点】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学习难点】理解全剧所运用的象征艺术表现手法,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
【知识链接】1.走近作者: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
《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2.时代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
3、题目解读:《枣儿》是一个话剧小品。
其剧情是:在乡间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下,一位老人遇到了一个捡枣儿的男孩,这一老一少交谈起来,十分亲热。
在谈话中,老人回忆有关“枣儿”的往事,流露了自己对儿子的思念;男孩要把“枣儿”留给父亲吃,表露了自己对父亲的盼望。
他们满怀亲情,呼唤各自的亲人回归故乡,回到自己身边,来吃这家乡的“枣儿”。
全剧运用象征手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4.名家点评:那是一个奇特的生命,世代繁衍,生生不息,自在长青,永无衰竭。
它涌动着温暖的亲情,张扬着至纯的人性,只奉献不图报,守诚信不扭曲,不为无望而绝望,纵有无奈却无悔。
那呼喊发自内心,是根在呼吸,泉在喷涌。
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
那是一片多彩的世界。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枣儿》的情节并理解其中的道理;2. 掌握课文中的重要词语和表达;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重点:1. 掌握《枣儿》的基本情节;2. 理解课文中的含义和道理;3. 学习使用恰当的词语和语句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义;2. 运用恰当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受。
教学准备:1. 课文《枣儿》的教材;2. 录音机;3. 黑板和白板;4. 教学PPT。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录音机播放《枣儿》的相关音乐,渲染课堂氛围。
2. 给学生展示一张枣树的图片,引发学生对于枣子和枣树的印象。
二、课文阅读与分析(15分钟)1. 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突出感兴趣的部分。
2. 分组讨论并总结课文的基本情节,以展示出每段内容的关联性。
3. 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隐含意义,分析主人公的内心世界。
三、词语学习(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出现的重要词语,包括:“枣儿”、“悬”、“灿灿”等,并通过图片、动画等多种形式呈现。
2. 指导学生掌握词语的基本意义和用法,并引导学生使用这些词语造句。
四、情感教育(10分钟)1. 通过课文中枣儿果敢追求梦想的故事,引导学生认识到追求梦想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勇敢追求自己的目标,并激发学生的潜能。
五、文学鉴赏(20分钟)1. 分析课文中的语言风格和修辞手法,如形容词的使用和对比的巧妙运用。
2. 鼓励学生发表自己对于文学作品的感受和评价,如作者用枣儿追求梦想的经历给人以启示。
六、写作练习(15分钟)1. 基于课文的内容,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短文,表达对枣儿的敬佩之情,并分享自己的梦想。
2. 鼓励学生用生动的语言、细腻的描写展示自己的文采和想象力。
七、小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1. 教师进行课堂小结,复述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
2. 布置课后作业:学生按照课堂要求,完成写作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导学案教学案讲学稿课题:1五、《枣儿》主备:罗有志姓名:班级:学习目标1.了解剧本的大体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分析戏剧的方式。
2.领会象征手法在剧中的运用。
3.体会并同情老人与小孩孤独孤单的无奈。
一、预习导学【链接材料】1——作者介绍。
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
《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链接材料】2——时期背景。
在猛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 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日趋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无可阻挡地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能不舍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情感冷淡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尽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
一、为以下加黑的字注音。
竹匾()掸去()囫囵()咀嚼()二、说明以下词语的含义。
津津有趣:迟疑:蹑手蹑脚:二、探讨展现:一、老人在与男孩的谈话中,回忆了那些情形?这些情形都与什么有关?二、老人在讲述这些情形时,心情是如何的?3、文中有这么一个片段(P131),体会老人的情感:老人(捏捏男孩的脸)爷爷小时候,还不跟你一样?脸皮儿像这青枣,嫩白滑腻呢,唉!眨眼功夫,六十年过去了----快吃枣儿吧。
(从匾子里挑了颗熟透晒干的枣儿)你吃这颗。
男孩(拿起熟枣儿放进嘴里)仍是皱巴巴的甜呢。
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4、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他什么缘故会如此对待小男孩?五、“枣儿”包括着老人如何的思想情感?六、文中通过哪些情形来表现小男孩那个人物形象?7、小男孩什么缘故要藏着枣儿给父亲?八、文中有一个片段,琢磨男孩的心理:男孩爹回来会带巧克力,巧克力你吃过吗?可好吃了!老人(心事重重)你有了巧克力,就可不能来了。
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教案一、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九年级语文下册第15课《枣儿》。
本课主要内容是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了解作者通过讲述枣儿的故事,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会本课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通过枣儿的故事,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难点:学会本课的生字词,理解课文通过枣儿的故事,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通过展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枣树、枣儿,引出本课《枣儿》的主题。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学会生字词。
3. 合作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通过讨论,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4. 课堂讲解:通过PPT展示,对课文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 例题讲解:通过例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将课文中的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6. 随堂练习:让学生当场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枣儿》家乡——枣树——枣儿亲人——枣儿——思念七、作业设计1. 请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段话,描述你对家乡的怀念之情。
答案:每当我想到家乡,我就会想起那片熟悉的枣树林,那一个个红彤彤的枣儿,仿佛在我眼前跳跃。
我怀念家乡的亲人,他们就像那些枣儿一样,温暖着我的心。
2. 请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作者通过枣儿的故事,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的理解。
答案:我认为作者通过枣儿的故事,表达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怀念之情。
枣树是作者家乡的象征,枣儿则是亲人的象征。
作者通过对枣树和枣儿的描述,展现了对家乡的美好回忆和对亲人的深深思念。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课文的生字词掌握情况较好,但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部分学生还存在困难。
第十五课枣儿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老人和男孩的思想性格,把握表现人物的手段。
2.理解枣儿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全剧所用的象征手法。
教学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导入设计1:【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激趣型)“每逢佳节倍思亲”,新春佳节,合家欢乐,团团圆圆是最让人快乐的事。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回家”已成“奢望”。
这不,《枣儿》中的老人正在向我们倾诉自己的心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枣儿》,感受亲人的期盼。
导入设计2:【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疑型)枣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枣又香又甜,我们都很喜欢。
大家预习了《枣儿》这篇课文,那里的“枣儿”是不是仅仅是指现实中的枣吗?那“枣”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概述课文。
导入设计3:【设计意图:了解背景,加深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背景型)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家乡,到厂里打工,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家园,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无可阻挡的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亲情、爱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课堂实录一、预习展示【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扫清阅读障碍,积累字词。
】(一)预习检测1.积累字词蹑.手蹑脚(niè)囫囵..(hú)(lún)蓦.然(mó)掸.土(dǎn)翘.首(qiáo) 踌躇..(chòu)(chú)2.掌握词语的含义咀嚼:用牙齿磨碎事物,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翘首:抬起头来望。
凝视:聚精会神的看。
蓦然:猛然,突然。
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儿吞下去。
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的笼统接受。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额喜事儿特别高兴。
3.追溯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枣儿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剧情,了解我国在现代化进程中人们生存状态的变化。
2.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3.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4.揣摩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学习重难点1.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2.领悟剧本所蕴含的象征意义,理解剧本的主题。
学习过程一、预习新课童年儿歌《春天在哪里》:“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在哪里呀,春天就在孩子们的眼睛里……”《丢手绢》:“丢呀丢呀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一分钱》:“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给警察叔叔手里边……”《童年》:“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的叫着夏天……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着长大的童年……”二、导学基础知识(一)作者简介孙鸿,当代剧作家。
他写的话剧小品《枣儿》,曾经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二)写作背景本文选自《剧本》1999 年第1 期。
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故土,到城里打工,老人和孩子留守家园。
老人留恋故乡不愿到城里生活,孩子企盼父亲早日回到故乡,而到城里的青壮年却希望走出家园,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走进现代化的新生活。
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到城里生活的农村人可能会出现情感上的迷失、精神上的失落,在农村留守家园的人可能在希望中充满迷茫,在企盼中浸透困惑,家庭关系必然发生变化,亲情、爱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三、导读理解1.戏剧以一首童谣开头,有怎样的作用?明确:戏剧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 , 并将人们带入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中。
2.“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
”一句有什么深刻含义?明确:“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一句包含两层含义:一是老人希望儿子回来吃枣儿;二是老人希望能有人来吃枣儿,以解孤独、寂寞之感,为下文老人一直挽留男孩做铺垫。
九年级下册语文《枣儿》课文及教案《枣儿》课文人物老人、男孩[幕启。
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
树下坐着位形如雕塑的老人。
幕后传来童谣:“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爹娘给个竹竿竿,打下枣儿一片片;爹不吃,娘不吃,留给娃娃过年吃。
”老人(从身旁晒满红枣的竹匾子里抓起一把枣儿,喃喃自语)怎么没人来吃枣儿呢?多好的枣儿。
[男孩从台侧探了探头。
一颗枣儿从树上落下,男孩蹑手蹑脚地走过去捡枣儿。
老人(大声)过来!男孩爷爷……老人(威严地)叫你过来就过来。
男孩(无可奈何地走到老人跟前)我就捡了一颗,我没有吃,给你。
老人(将男孩衣角折成兜,捧一捧枣儿放入)全给你吃。
男孩(喜出望外)谢谢爷爷!(津津乐道)枣儿真大。
老人老子个儿大,儿子个儿能小吗?男孩嘻,爷爷,我说枣儿个儿大!老人(自豪地)我儿子就叫枣儿。
男孩骗人!还有叫枣儿的?嘿嘿,叫枣儿?老人不许笑。
我的儿子就叫枣儿,挺好听的,又顺口。
他刚生下时,有个算命先生正打门前经过,就给算了一卦,他命中缺“木”呢!哎,等你念了书,就知道枣字里面有个“木”了。
你看(用手在空中比划“木”)所以他叫枣儿![男孩并未听,只顾忙着将枣儿往口袋里装。
老人(命令)拿出来,只准在这儿吃。
(蓦然温和)爷爷帮你擦干净。
[男孩摸出枣儿,交给老人。
老人(将枣儿擦干净)给,尝尝。
[男孩默默地接过。
老人吃吧,树上的枣儿多着呢!男孩我能爬到树上去摘吗?爷爷老人能。
[男孩兴冲冲爬树,跌倒在地。
老人疼吗?(掸去男孩身上的灰尘)来![老人趴在地上,让男孩踩在自己屁股上摘枣儿。
男孩仍摘不到,老人站起,让男孩骑跨在肩上摘。
老人嘿嘿嘿。
男孩笑啥?老人有一回,我家枣儿也是这样骑着,只顾摘枣儿,撒尿了都不知道,竟尿了我一脖子。
男孩呀,脏死了。
老人脏啥,尿得我全身痒丝丝、热乎乎的!男孩(有些羡慕地)我从来没有尿过我爹脖子上。
(摘枣儿,塞进口袋)哟,不好,我也要尿尿了。
[老人将男孩放下,男孩朝远处走。
老人喂,过来!男孩我要尿尿。
初中三年级语文下册15枣儿教案新版新人教版2020-12-12【关键字】情况、方法、传统、深入、整体、现代、沟通、发展、提出、掌握、了解、特点、内涵、思想、精神、基础、特色、作用、结构、反映、关系、分析、拓展、强化、深化、爱心【教学目标】1、了解基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戏剧表现方法。
2、理解剧本主题,感悟人生,体验成长带来的思考。
3、体会老人与孩子的孤独寂寞,关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讲小时候对枣儿的美好回忆,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 浏览课文,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试分析文章的结构。
以“枣儿”为线索。
开场:童谣,引出话题。
经过:主要有五件事。
男孩捡枣吃枣,老人回忆儿子小时侯的事,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晒枣子等儿子回来,男孩藏枣子等父亲回来。
闭幕:童谣,与开头照应。
四、分析人物及文章主题1.思考:老人和小孩各代表了怎样的一代人?有什么性格特点?老人:是老一辈农民,具有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疼爱年幼的新一代,念旧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男孩:新生的一代:思念父亲、喜爱老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
2.指出课文中“枣儿”的双重含义。
一是指树上结的枣儿,一是指老人的儿子枣儿。
3.读完全文,你认为“枣儿”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
五、细读课文,深入探究1.分析下列几句台词中的象征意义(1)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重内容的世俗风气。
(2)老人: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再来了。
“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
(3)男孩:迷路了吧?不会的。
这棵枣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
15* 枣儿【导学目标】1.熟悉剧情,领悟剧本中人物的思想感情。
2.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3.揣摩剧中情节、语言,理解作品的象征意义,培养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
4.了解我国社会转型期人们的生存状况,正确认识和适应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走出封闭,走出传统,迈进现代社会的新生活。
【课时计划】2课时情景导入激发兴趣同学们,我国人民正迈步进入小康社会,在农村,不少家庭主要劳动力涌入城市生活,为城市建设作出贡献的同时也使自己家庭走上富裕之路。
然而进步的同时也产生了新的矛盾,如留守家园的老人和孩子在无尽的思念中生活,他们怎样寄托这种思念呢?让我们一同走进戏剧小品《枣儿》。
自主学习展示交流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1.生难字词(1)字音蓦(mò)然翘(qiáo)首咀嚼(jǔ jué) 囫囵(hú lún)竹匾(biǎn) 掸(dǎn)去踌躇(chóu chú)(2)词义垂头丧气:形容因失败或不顺利而情绪低落、萎靡不振的样子。
兴冲冲:指遇到开心的事情兴致非常的高涨。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好事而非常高兴。
2.作者名片孙鸿为靖江戏剧小品作家。
《枣儿》发表于《剧本》1999年第1期,获1999年“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小戏奖一等奖,并囊括优秀编剧奖、优秀导演奖、优秀演员奖。
3.背景资料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却不可阻挡地改变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
《枣儿》等靖江戏剧小品以呐喊的方式对现代化带来的人性变异和感情淡漠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在此基础上又努力唤醒另一种沉睡中的思维,以沟通几代人虽不同却共有的生命体验。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1.分角色朗读课文,教师指导朗读方法。
【交流点拨】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第十五课枣儿教学目标1.认识文中老人和男孩的思想性格,把握表现人物的手段。
2.理解枣儿在文中的作用。
理解全剧所用的象征手法。
教学重难点把握人物形象,理解剧本的思想内容。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导入设计1:【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拉近学生和文本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兴趣】(激趣型)“每逢佳节倍思亲”,新春佳节,合家欢乐,团团圆圆是最让人快乐的事。
可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回家”已成“奢望”。
这不,《枣儿》中的老人正在向我们倾诉自己的心事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枣儿》,感受亲人的期盼。
导入设计2:【设计意图: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疑型)枣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枣又香又甜,我们都很喜欢。
大家预习了《枣儿》这篇课文,那里的“枣儿”是不是仅仅是指现实中的枣吗?那“枣”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现在我们先请一位同学为大家概述课文。
导入设计3:【设计意图:了解背景,加深对作者创作意图的理解】(背景型)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农村青壮年离开家乡,到厂里打工,只有老人和儿童留守家园,人们的生活方式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日益强劲的现代化浪潮无可阻挡的席卷着一切与之不相适应的思想和观念,迫使许多人不得不放弃他们熟悉的生活,亲情、爱情在这样的社会变革时期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课堂实录一、预习展示【设计意图:此环节旨在扫清阅读障碍,积累字词。
】(一)预习检测1.积累字词蹑.手蹑脚(niè)囫囵..(hú)(lún)蓦.然(mó)掸.土(dǎn)翘.首(qiáo) 踌躇..(chòu)(chú)2.掌握词语的含义咀嚼:用牙齿磨碎事物,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翘首:抬起头来望。
凝视:聚精会神的看。
蓦然:猛然,突然。
囫囵吞枣:把枣整个儿吞下去。
比喻读书等不加分析的笼统接受。
津津有味:形容有滋味,有趣味。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额喜事儿特别高兴。
3.追溯背景在剧烈深刻的社会变革中人们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面临着严重的考验。
15《枣儿》预习学案
1、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竹匾.()掸.去()囫囵
..( )
..( ) 咀嚼
2、解释下列词语的含义。
津津有味:
踌躇:
蹑手蹑脚:
喃喃自语:
蓦然:
3.填空
(1)本文的作者是(),体裁是()。
《枣儿》是一个( ) 小品,荣获1999中国曹禺戏剧奖,小品奖一等奖。
(2)本剧以()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进行对话,展开情节。
4.有人把文章的题目改为“一个留守儿童的故事”,你认为哪个题目更好?请简述理由。
5.通过预习,你还有哪些疑惑,请提出来,大家共同讨论。
15《枣儿》预习学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内容,分析人物形象,体会戏剧表现方法。
2、理解剧本主题,感悟人生,体验成长带来的思考。
3、体会老人与孩子的孤独寂寞,关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讲小时候对枣儿的美好回忆,导入新课。
二、检查预习
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
2.检查字词的掌握情况。
3.检查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
三、整体感知,了解内容
1. 浏览课文,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2.试分析文章的结构。
以“枣儿”为线索。
开场:童谣,引出话题。
经过:主要有五件事。
男孩捡枣吃枣,老人回忆儿子小时侯的事,老人给男孩讲故事,老人晒枣子等儿子回来,男孩藏枣子等父亲回来。
闭幕:童谣,与开头照应。
四、分析人物及文章主题
1.思考:老人和小孩各代表了怎样的一代人?有什么性格特点?
老人:是老一辈农民,具有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满怀亲情,富有爱心,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疼爱年幼的新一代,念旧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男孩:新生的一代:思念父亲、喜爱老人、好奇懂事、纯真可爱。
2.指出课文中“枣儿”的双重含义。
一是指树上结的枣儿,一是指老人的儿子枣儿。
3.读完全文,你认为“枣儿”具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但更主要的是生活的象征,是精神家园的象征。
五、细读课文,深入探究
1.分析下列几句台词中的象征意义
(1)老人:甜是甜,不中看,谁要啊。
委婉地批评了只看外表不重内容的世俗风气。
(2)老人:你有了巧克力就不会再来了。
“巧克力”具有与“枣儿”相对的文化意义和社会内涵。
(3)男孩:迷路了吧?不会的。
这棵枣树好大好大,会老远就瞧见了,枣儿叔叔哪儿会看不见?“迷路”喻指情感的迷失、人生的迷失。
2.有人对本剧的思想内涵提出了以下看法,你认为有道理吗?试作评论
(1)反映了现代化进程中,青壮年离开乡土,老人孩子留守家园的农村状况;
(2)反映了当今社会家庭关系的变化,呼唤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亲情和心灵沟通。
3.你对剧中未出场的两个人物怎样评价?
4. 提问:老人有几次回忆起儿子小时候的事?他对男孩又是什么态度?这些反映出老人一种什么样的心态?
明确:(1)儿子名字“枣儿”的来历;儿子撒了老人一脖子的尿;儿子小时侯有尿就尿到枣树下。
(2)老人十分疼爱男孩。
(3)老人思念儿子,在男孩身上折射对儿子的爱。
5.作者想借枣儿表达什么思想?
作者是借“枣儿”传达亲情,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
6. 一棵挂满红枣的老树……幕后传来童谣:枣儿甜,枣儿香,要吃枣儿喊爹娘;……
这个童谣在文中共出现过( 2 )次,分别是在(开头)和(结尾),这两次的作用分别有什么不同?
这首童谣表达了在“枣儿”中所融入的父母疼爱子女的亲情。
课文以这种富有民间特色的童谣形式开头,隐含了全剧与“枣儿”有关、与亲情有关的特定内容,并将人们带入具有民族传统风情、充满乡土气息的特定情境。
结尾也用了这首童谣,既与开头相呼应,又强化了剧中的情境和内容,深化了全剧的思想感情。
7. 写作特点
以“枣儿”为剧情发展的线索,首尾呼应,结构严谨。
耐人寻味的象征手法。
六、小结
全剧运用象征法,围绕着“枣儿”展开情节,描写了老人和男孩之间的一段亲切交往,表现了老人对儿子、男孩对父亲的深切亲情,反映了在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变迁。
全剧出场的人物有老人和男孩。
剧中还有两个未出场的人物,他们是老人的儿子和“枣儿男孩的父亲。
七、拓展延伸
学生在理解与欣赏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角色扮演来深刻领会人物形象特点。
八、达标检测
九、作业
你有过对孤独的感受吗?说说你的经历,并写一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