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 疫情防控“十严格”
- 格式:doc
- 大小:153.50 KB
- 文档页数:4
儿童福利领域疫情防控工作规范本规范中所指儿童福利服务领域包括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以及为残疾儿童提供集中住养、康复服务的社会服务机构。
一、儿童福利机构疫情防控1.制订防控应急预案。
按照本市疫情防控总体要求,结合机构内儿童养育实际情况,制订完善本机构《肺炎病毒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明确工作原则、适用范围、防控工作小组和各部门职责,明确防控知识宣教、机构内防控措施、值班备班、监测报告、物资保障等工作要求,同时明确职工和儿童发热及疑似症状的处置流程,把责任细化、落实到每一个组、每一个人。
出现异常情况要第一时间处置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不得瞒报、迟报、不报。
2.全面实行全封闭管理。
全面取消所有外出及机构内集中性活动,停止所有外来人员探访慰问和志愿服务,暂停实习生到机构实习,停止对社区儿童的康复接诊工作。
除特种车辆、员工及后勤车辆外,所有外来人员及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机构,进入机构的人员、车辆要进行消毒。
机构内实行分区管理模式,设置清洁区、更衣区、隔离区,制定实施规范严谨的分区管理流程、操作规程,实施分区管控,责任到人。
对机构内发热儿童、新入院儿童、外出治疗返回的儿童,在机构隔离区域进行严格医学观察,杜绝交叉感染。
在全封闭管理期间,执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每周工作人员至少开展2次核酸检测,儿童服务对象至少开展1次核酸检测,并每日向所属民政部门报告机构核酸检测情况。
封闭管理措施应延续到本市所有中、高风险地区清零之后或根据本市疫情防控实际情况执行。
3.严格工作人员管理。
在岗工作人员应当在机构内封闭居住,且尽量分散居住在不同房间。
不具备条件的机构,工作人员实行10天一班的轮休制。
对于在家轮休的工作人员,要求居家休息不外出,不接触共同生活家庭成员以外的其他人员,每日测量体温并报告情况。
轮休结束后,需持72小时内2次核酸阴性证明入院,途中不得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且入院后须立即再做核酸检测,待检测结果为阴性且至少在院内隔离3天后方可上岗。
疫情防控十条措施内容
1. 坚持口罩戴穿原则,严格做好口罩的正确佩戴、更换和清洁。
2. 坚持个人卫生管理,勤洗手,加强身体健康管理。
3. 合理安排外出社交活动,必要外出时应佩戴口罩、进行体温检测。
4. 支持和参与网上办事,减少不必要聚集性活动。
5. 避免接触禽畜,并及时报告暴露过禽畜的情况。
6. 坚持健康知识宣传,做好气源防护,衣物上行动。
7. 要提高抗疫教育意识,掌握预防常识,掌握个人行为准则。
8. 避免进入有病患集中的地方,以及病毒可能污染的地区。
9. 避免聚集,避免共用物品,勤通风,注意饮食卫生。
10. 积极参与公共卫生活动,及时向社区报告个人病例。
十严格防控措施是什么在面对突如其来的全球性疫情时,各国纷纷采取了严格的防控措施以遏制病毒的传播。
其中,中国的十严格防控措施被广泛认可并且成功控制住了疫情的蔓延。
本文将介绍和探讨这十项严格防控措施,以期为其他国家在疫情防控中提供参考和借鉴。
第一,严格限制人员流动。
在疫情初期,中国迅速实施了交通限制措施,包括暂停公共交通和航班运营,封闭城市和乡村,限制人员流动等等。
这一措施有效地减少了病毒传播的机会,遏制了疫情的扩散。
第二,严格筛查疫情。
中国采取了广泛的病毒检测和筛查措施,包括快速建设临时医院、开展大规模核酸检测、追踪密切接触者等等。
这些严格的筛查措施有助于早期发现疫情,及时隔离感染者,遏制病毒传播链的延伸。
第三,严格落实个人防护措施。
中国大力宣传和推广戴口罩、勤洗手、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措施,使得广大民众认识到自身责任,积极主动采取防护行动。
这种社会共识的形成对于疫情防控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第四,严格消杀工作。
在疫情期间,中国加大了对公共场所和居民区的消杀力度,特别是大型人群聚集区域、交通工具、医院等重点场所。
这十分关键,因为病毒在表面上的存活时间较长,通过消杀可以有效减少感染的风险。
第五,严格管理入境人员。
中国采取了严格的边境管控措施,对入境人员进行核酸检测、隔离观察等措施,确保病毒不进一步传播至国内。
这种严格的管理机制在防范疫情引入的同时也保护了国民的健康安全。
第六,严格封控疫情源头。
面对疫情,中国迅速采取措施封控疫情的源头,例如关闭海鲜市场、禁止野生动物交易等。
这极大地降低了人与野生动物间的接触机会,减少了潜在的病毒跨物种传播的风险。
第七,严格加强科学研究。
中国积极鼓励和支持科学家进行病毒溯源、病毒性质研究等工作。
通过科学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病毒的传播特性和疫苗的研发方向,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
第八,严格信息公开透明。
中国高度重视信息的共享和透明,及时发布疫情数据、防控指南、科研成果等信息。
托管机构疫情防控三个方案十个制度托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流程为确保托幼机构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应对疫情防控工作,特制定以下方案:1.加强组织领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制。
2.建立健全组织领导体系,成立疫情防控小组,把疫情防控工作做实、做细。
3.健全信息报告制度,对托幼机构师生健康状况进行仔细排查,实行“日报告”“零报告”制度。
4.严格环境清洁消毒,对就餐场所、入寝室、卫生间等地进行全面消毒。
5.做好防控物资储备,备足相应的防控物资,切实加强对酒精、消毒液的管理,杜绝中毒、火灾事故发生。
6.认真落实晨午检制度,发现异常及时上报直属部门领导。
具体流程如下:入托前:1.体温正常者佩戴口罩排队入校,等待入校。
2.餐饮具等全面消毒,值班人员对室内环境、穿戴防护装备、操作间备餐。
3.学生午检,体温正常者就餐(一人、体温异常一餐、一桌、同向)。
入托后:1.老师入托体温检测,体温正常佩戴口罩入托工作。
2.开门窗通风(最少30分钟),静等学生入托。
3.入托学生晨检,体温异常者佩戴口罩,观察区等候,电话通知家长。
4.询问居住史,有无疑似病症,接触史、确诊史。
5.无异常者正常入寝,有异常者家长接送就医,如实上报诊疗证明。
6.有异常者上报属地联防联控部门,全身消毒后,单人单铺间隔入寝。
7.下午戴口罩,前后左右间隔1米入校,室内全面消毒。
离园后:1.老师离园病愈或隔离期满后,严格复课证明查验,经相关部门确认后,方可入托。
以上是托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流程图,为了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我们还制定了三个方案和十个制度,以便更好地应对疫情防控工作。
1、每日保育老师必须正确佩戴口罩,体温检测正常,方可进入托、幼机构工作。
2、落实晨午检制度,值班人员对早、午学生进行体温检测及健康状况查询,并建档立案,杜绝身体异常学生进入,保障师生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如有异常及时上报属地教育部门。
3、严格落实清洁、消毒工作。
值班人员每日餐前、餐后,入寝前后,放学前后,用一定比例消毒剂对餐桌、餐椅、地面、卫生间、楼梯扶手,床头两侧进行全面清洁、消毒。
公共服务场所疫情防控工作“十严格”一、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责任。
银行、证券、保险、基金、期货、通信、邮政、水电气供应等营业场所,高速公路及其他公路服务场所(含加油站),机关事业单位公共服务场所(以下称公共服务场所)的法定代表人、经营者是疫情防控的第一责任人,要建立健全防控工作协调机制,制定防控工作应急预案,压紧压实责任,全力做好疫情防控和辖区公共服务保障工作。
二、严格摸排统计员工信息。
要加大本单位员工信息排查力度,排查近期外出员工及其子女及家属的去向和密切接触人员的信息,逐一登记、建立台账,全面掌握员工信息。
对来自或去过疫情重点地区的员工及其密切接触者,要严格落实不少于14天的医学隔离观察,确认健康后方可返回工作岗位。
对目前仍在疫情较重地区尚未返回的员工,应告知其暂不返回。
三、严格加强员工日常管控理。
要加强对员工的传染病防治知识健康教育,确保每名员工掌握疫情防控期间注意事项和操作规程。
员工上班前必须检测体温,工作期间抽测体温,有发热和呼吸道症状者,一律不得上班,并按应急预案处置。
员工上班必须全程佩戴口罩。
要加强用餐管理,采用配餐制,错时分散就餐。
督促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上下班的员工必须佩戴防护口罩,通勤车使用后必须立即消毒,严格防止交叉感染。
四、严格加强人员体温监测。
要在出入口设置疫情防控提醒设施,配置体温检测设备,安排工作人员对进入营业场所人员进行体温检测。
有条件的服务场所可在入口处设置快速红外体温探测仪对进入人员进行体温检测,若发现有发热、咳嗽症状,一律禁止进入,并做好现场登记,及时向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报告。
进入营业场所办事人员应佩戴口罩,工作人员对未戴口罩的及时劝阻进入。
如强行闯入的,及时报公安机关依法处置。
五、严格落实清洁消毒制度。
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有关要求,加强通风换气,每日安排专门人员对出入口、营业大厅、柜台、桌椅、自助设施、卫生间、楼道等公共部位及公共接触物品进行两次以上全面清洁消毒,并做好记录。
十条措施的具体内容疫情防控新十条措施内容是什么?(一)科学精准划分风险区域按楼栋、单元、楼层、住户划定高风险区,不得随意扩大到小区、社区和街道(乡镇)等区域。
不得采取各种形式的临时封控。
(二)进一步优化核酸检测不按行政区域开展全员核酸检测,进一步缩小核酸检测范围、减少频次。
根据防疫工作需要,可开展抗原检测。
对高风险岗位从业人员和高风险区人员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核酸检测,其他人员愿检尽检。
除养老院、福利院、医疗机构、托幼机构、中小学等特殊场所外,不要求提供核酸检测阴性证明,不查验健康码。
重要机关、大型企业及一些特定场所可由属地自行确定防控措施。
不再对跨地区流动人员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和健康码,不再开展落地检。
(三)优化调整隔离方式感染者要科学分类收治,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型病例一般采取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收治。
居家隔离期间加强健康监测,隔离第6、7天连续2次核酸检测Ct值≥35解除隔离,病情加重的及时转定点医院治疗。
具备居家隔离条件的密切接触者采取5天居家隔离,也可自愿选择集中隔离,第5天核酸检测阴性后解除隔离。
(四)落实高风险区“快封快解”连续5天没有新增感染者的高风险区,要及时解封。
(五)保障群众基本购药需求各地药店要正常运营,不得随意关停。
不得限制群众线上线下购买退热、止咳、抗病毒、治感冒等非处方药物。
(六)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各地要坚持应接尽接原则,聚焦提高60—79岁人群接种率、加快提升8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率,作出专项安排。
通过设立老年人绿色通道、临时接种点、流动接种车等措施,优化接种服务。
要逐级开展接种禁忌判定的培训,指导医务人员科学判定接种禁忌。
细化科普宣传,发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动员老年人接种,各地可采取激励措施,调动老年人接种疫苗的积极性。
(七)加强重点人群健康情况摸底及分类管理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网底”和家庭医生健康“守门人”的作用,摸清辖区内患有心脑血管疾病、慢阻肺、糖尿病、慢性肾病、肿瘤、免疫功能缺陷等疾病的老年人及其新冠病毒疫苗接种情况,推进实施分级分类管理。
疫情个人防护“十严格”(个人,学校,商场,农村)疫情个人防护“十严格” 一、严格科学佩戴口罩。
购买和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口罩。
外出时务必随身携带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在乘坐地铁、公交车、出租车等交通工具或在超市、商场、农贸市场、年货市场、医院、机场、车站、电梯间、车厢内以及各类会议场所等密闭环境和人员聚集场所,严格按要求正确佩戴口罩。
二、严格培养良好餐饮习惯。
提倡就餐时使用公勺、公筷,不购买和食用野生动物,吃水果要洗干净、去皮,避免直接接触生食或半生食冷链食品,处理生食和熟食的菜板和刀具要分开。
三、严格做好家庭清洁卫生。
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不留卫生死角,保持环境和家庭清洁卫生,经常开窗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四、严格培养良好卫生习惯。
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勤洗手,打喷嚏和咳嗽要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养成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和卫生礼仪。
五、严格保持社交安全距离。
工作和生活中注意保持1米及以上社交距离。
倡导节庆文明新风,严禁大办婚丧嫁娶,少摆席、少参加宴会、控制家庭聚会,不扎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聚集。
六、严格保持与动物安全距离。
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做到不捕捉、不买卖、不驯养、不伤害、不食用,豢养宠物人员及养殖业行业人员在接触动物时应注意做好个人防护。
七、严格减少个人出行。
鼓励在当地过节、区内旅游,减少旅途感染风险;尽量减少个人出行,多居家休息、学习,少串门、减少走亲访友,提倡网络拜年。
八、严格做好个人健康监测。
适度运动,强身健体,合理膳食,保证营养和休息。
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症状,及时到正规医疗卫生机构就诊并全程佩戴口罩,不要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就诊。
九、严格遵守社区网格化管理。
从境外、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经__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期满进入社区的人员,及确诊或疑似病例密切接触人员等,要严格按照防控要求进行居家隔离医学观察,未经允许不得私自出门。
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要求。
强化疫情个人防控主体责任,主动配合各类场所测量体温、登记信息、佩戴口罩等防控要求,配合问询,如实告知个人行踪和健康状况。
低风险地区新冠疫情防控措施—儿童福利院四十、儿童福利院1.做好口罩、洗手液、消毒剂等防疫物资储备,制定应急工作预案,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加强人员健康培训。
2.建立工作人员、护理人员及儿童健康监测制度,出现发热、咳嗽、呼吸困难等可疑症状的人员,须及时就医排查。
3.入口处对工作人员和探视人员进行体温检测,体温正常者方可进入。
体温异常者,建议及时就医,就医途中正确佩戴口罩,做好手卫生。
4.加强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同时注意保持室内温度舒适性。
如使用集中空调,开启前检查设备是否正常,新风口和排风口是否保持一定距离,对冷却塔等进行清洗,保持新风口清洁;运行过程中以最大新风量运行,加强对冷却水、冷凝水等卫生管理,定期对送风口等设备和部件进行清洗、消毒或更换。
5.做好儿童居住房间、食堂或餐厅、澡堂、公共活动区等场所和高频接触物体表面的清洁和消毒。
6.保持环境卫生整洁,垃圾“日产日清”,并做好垃圾盛装容器的清洁消毒。
7.公用卫生间要配备足够的洗手液,保证水龙头等供水设施正常工作;有条件时可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或感应式手消毒设备。
9.尽可能减少人员聚集和集体活动,如举办节日庆祝或联欢活动。
10.工作人员注意个人卫生,及时进行手卫生,避免用未清洁的手触摸口、眼、鼻,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口鼻或采用肘臂遮挡等。
11.机构内儿童可不戴口罩,工作人员和护理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口罩弄湿或弄脏后,及时更换。
探访人员应佩戴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或医用外科口罩。
12.加强新冠肺炎防控知识宣教,开展心理健康服务,疏解儿童的焦虑恐惧情绪。
13.对于所在地区已发布开学计划的儿童福利机构,要提前为就学儿童划分独立的生活区域,配备专职人员。
14.当出现新冠肺炎病例时,应立即送定点医疗机构就诊,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指导下对相关场所进行终末消毒,同时对空调通风系统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经卫生学评价合格后方可重新启用;福利机构须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在当地卫生健康、民政部门指导下对密切接触者开展排查,实施14天隔离观察。
儿童福利院安全防控工作方案一、背景及目的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儿童福利院作为保护弱势群体的专门机构,承载着为孤弃儿童提供生活、教育、康复等服务的重要使命。
然而,福利院中的儿童由于自身的特殊性和敏感性,面临着各种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儿童的安全和健康,制定一套全面、科学、有效的安全防控工作方案至关重要。
本方案旨在建立健全儿童福利院安全防控体系,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儿童的生命安全和身心健康。
二、组织架构1.成立安全管理领导小组,由福利院院长担任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和成员。
2.设立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3.建立健全各部门、各岗位的安全责任制,明确安全责任人,确保安全工作落实到位。
三、安全风险评估1.定期对福利院进行安全风险评估,识别可能导致儿童受伤、疾病、失踪等风险因素。
2.针对评估结果,制定针对性的防范措施,降低安全风险。
3.定期更新安全风险评估结果,及时调整防控策略。
四、安全防范措施1.加强入口管理,严格执行访客登记、身份验证制度,禁止无关人员进入儿童生活区。
2.建立健全儿童个人信息管理制度,确保信息安全。
3.加强儿童生活区的监控设施,确保监控范围覆盖重点区域,实现全天候监控。
4.定期进行消防、地震等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和儿童的应急处理能力。
5.加强对儿童的生活照顾,确保儿童饮食、住宿、医疗等方面的安全。
6.加强对儿童的教育引导,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自我保护能力。
7.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员工的安全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责任心。
五、疫情防控工作1.成立疫情防控工作小组,制定针对福利院的疫情防控方案。
2.严格执行疫情防控相关规定,落实儿童和员工的健康监测、防控措施。
3.加强院内消毒、通风,提供充足的防护物资,确保儿童和员工的健康安全。
六、突发事件应急预案1.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明确各类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流程和措施。
2.建立应急物资储备制度,确保在突发事件发生时能迅速投入使用。
儿童福利院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一、成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1.1福利院应成立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院长担任组长,各部门负责人担任成员,全面负责福利院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与实施。
1.2领导小组要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解决防控工作中遇到的问题,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
二、加强人员管理2.1对所有工作人员进行健康状况监测,每日进行体温检测,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2.2建立工作人员健康档案,包括疫苗接种情况、健康状况等信息。
2.3加强对新入职工作人员的疫情防控培训,确保其掌握防控知识。
2.4实行分时段、分区域就餐,减少人员聚集。
三、加强环境消毒3.1福利院内部环境要定期消毒,特别是宿舍、食堂、卫生间等高频接触区域。
3.2增加消毒频次,每日至少消毒两次,如有需要可增加消毒次数。
3.3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确保消毒效果。
3.4对外来物品进行严格消毒,包括捐赠物资、快递等。
四、加强儿童防护4.1对儿童进行疫情防控教育,提高自我防护意识。
4.2定期测量儿童体温,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4.3儿童活动区域要定期消毒,减少病毒传播风险。
4.4鼓励儿童佩戴口罩,减少病毒传播。
五、加强疫情防控宣传5.1利用宣传栏、显示屏等载体,开展疫情防控知识宣传。
5.2通过、短信等方式,定期向工作人员及家长推送疫情防控信息。
5.3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共同做好儿童的疫情防控。
六、建立健全应急预案6.1制定新冠肺炎应急预案,明确应急流程、处置措施等。
6.2定期组织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提高应对疫情的能力。
6.3建立应急物资储备,确保疫情防控需要时能够迅速投入使用。
七、加强疫情防控培训7.1对全体工作人员进行疫情防控培训,提高防控能力。
7.2定期邀请专业人员开展疫情防控知识讲座,提高工作人员防控水平。
7.3鼓励工作人员自主学习疫情防控知识,提高自身防护能力。
八、加强疫情监测与报告8.1建立疫情监测报告制度,发现疫情线索立即报告。
8.2加强与当地卫生部门的沟通,掌握疫情动态。
社会福利院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应急处置预案为提高养老机构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能力和水平,切实保障老人及全体员工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养老机构正常的工作、生活秩序,根据《**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养老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二版)》等法律法规和文件要求,制定本预案。
一、总体要求普及新冠肺炎防控知识,提高职工和老人的自我防护意识和能力;完善疫情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控措施,预防和控制新冠肺炎在本院的发生和蔓延,最终实现“零感染”、“零疑似”的目标。
二、组织指挥成立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强化责任落实。
组长:副组长:成员:各部门负责人担任领导小组成员O领导小组统筹领导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
督促各部门按照相关文件要求,安排落实有关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部署。
及时研究解决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小组成员负责指导部门人员开展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及时调度汇总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情况,适时向领导小组报告。
三、监测预警(一)制定和完善疫情常态化防控工作方案制度:兴仁市社会福利院疫情常态化防控应急预案,报告制度,老人晨午检制度,病因追踪等台账登记制度,老人健康管理制度,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消毒制度,防护健康教育等制度。
(责任人:**,电话:**)(二)认真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期间老人健康情况统计、监控和日常检查,重点监测有外出的老人,指定专人搞好处于隔离进行医学观察老人的服务工作。
(责任人:**,电话:**)(三)储备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所需消毒物品、体温测量仪或体温计、医用防护服装、洗涤用品、口罩等物资,做好全院清洁卫生、全面消毒等工作。
(责任人:**,电话:**)(四)开展全院隐患排查,实现供水、供电、消防安全的全覆盖、无遗漏、无盲区。
(责任人:**,电话:**)(五)密切关注老年人及工作人员、尤其是被隔离人员的心理状况,及时给予专业心理疏导。
《儿童福利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MZ2020-T-001(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2020年09月目次一、工作简况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的确定三、主要试验(或验证)和必要性的分析四、标准中涉及知识产权的情况五、采用国际和国外先进标准情况六、采标依据及意见分歧的处理七、标准性质的建议说明八、其他应予说明的事项一、工作简况任务来源、起草单位(一)任务来源、起草单位为了贯彻推进民政标准化建设,加强和规范标准化工作,提升民政行业管理水平,提高服务质量,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要求和《儿童福利机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南(第一版)》(民电[2020]10号)要求,按照《民政部办公厅关于组织申报2020年度民政标准立项的通知》(民办函[2020]5号),为总结疫情防控经验,申报《儿童福利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并获得批准立项。
本标准由民政部儿童福利司提出归口。
标准起草单位:民政部儿童福利司、宁夏儿童福利院。
(二)主要工作过程为总结此次新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经验,宁夏儿童福利院于3月份先申报《儿童福利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规范》地方标准并获得批准立项,立项后立即组织专家团队成立工作组,广泛查阅传染病预防、控制等公共卫生事件相关文献资料,线上调研分析宁夏全区8所儿童福利机构防控传染病疫情发展现状,科学分析、立足长远完成地标编写任务。
同时申报民政标准立项建议书,于8月25日接到《民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20年民政部标准制度计划的通知》(民办发[2020]27号)文件,行业标准正式立项。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一)编制原则1.科学性原则:《规范讨论稿》编制方法、程序和内容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等,以及相关学科理论。
2.导向性原则:《规范讨论稿》旨在规范儿童福利机构突发传染病疫情防控措施,切断传染途径,保护儿童及职工安全,保障儿童福利机构传染病防控和服务工作。
儿童福利机构疫情防控自查报告针对目前全国疫情防控出现的新形势、新变化,根据上级召开儿童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视频会议精神,结合民政主管部门要求,我院积极主动作为,多措施严抓疫情防控工作,确保入住儿童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同时积极组织自查整改工作,现将展情况汇报如下:一、工作开展情况1、完善疫情防控应急预案。
结合疫情防控形势和我院工作实际,对我院疫情防控应急预案进行修订完善,进一步规范、明确应急处置流程和任务分工,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学习,强化执行落实,提升应急处置能力。
2、落实包保责任。
严格落实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包保责任,包保干部每天对儿童福利机构落实防控措施、人员管理、食品来源等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县民政局和疫情防控指挥部。
3、对在院儿童及工作人员每日进行两次体温监测,并做好登记;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各部门、各区域坚决做到排查不留死角、监测不留空档、防护不漏细节、封闭不出漏洞。
4、加强防疫物资储备,积极开展防疫物资储备情况摸排统计,确保机构生活用品、耗材、食品、基础药品不间断供应。
提前做好口罩、防护服、酒精、消毒液等防疫物资等储备工作,确保至少有1个月的应急物资储备,更好的满足常态化疫情防控和日常服务需求。
二、存在问题1、机构内部防范措施不实,日常防护措施落实不好,环境卫生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2、服务人员自我管理不严,部分工作人员没有严格执行两点一线上下班制度,存在一定的风险隐患。
三、下步工作1、强化宣传教育,敦促服务人员增强责任意识,严禁非必要外出,杜绝接触性和聚集性感染的风险。
2、加强应急值守,切实加强对机构内服务对象的重点监测,落实好“五早”防控措施。
必要情况下,对社会福利机构实施全封闭管理。
3、靠实主体责任,进一步将干部包保责任和属地管理责任落实落靠,做好相关人员的排查管控,实施人物同防。
疫情防控十个要
1.必须严格执行:1米间隔线(人员密集场所)。
2.必须严格执行:全程佩戴口罩。
3.必须严格执行:检查行程码、健康码。
4.必须严格执行:测体温逐客实名登记。
5.必须严格执行:顾客进场后间隔座位就坐(影院、网吧、KTV)。
6.必须严格执行:每天消毒、消毒不得低于两次、确保场所内卫生健康。
(并建立消毒台帐)。
7.必须严格执行:人员密集场所(景区景点、影院、网吧、KTV、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博物馆、星级酒店)容客量不得超过最大容客量的75%。
(必须设有留观室或隔离室)。
8.必须严格执行:发现星码、黄码或红码的顾客,体温超过37.3度马上隔离,立即通知县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并报上级单位。
9.必须严格执行:工作人员:要求14天做一次核酸检测。
(根据文件要求,15天抽检10%的工作人员)。
10.必须严格执行:密闭场所确保通风通气。
疫情防控十条
1. 佩戴口罩:全社会人员在外出活动时,必须佩戴口罩。
2. 尽量不外出:保持家庭聚会,尽量不外出,避免人群聚集。
3. 遵守社交疏远原则:保持社交疏远,避免集中性活动。
4. 坚持洗手、勤洗手:坚持洗手,勤洗手,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5. 控制体温:定期测量体温,并遵守居家、上班有关规定。
6. 禁止狂欢聚会:各地区要严格实行禁售烟酒、禁止狂欢聚会活动等措施。
7. 闭关锁国:部分地区应实行闭关锁国,精准控制出入口。
8. 严控出入口:严格管控出入口,对易感者严格限制出行。
9. 个人防护:加强自身防护,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
10.加强监测:加强基层流行病学调查,监测本地的传染病情况。
儿童福利院疫情防控方案一、卫生管理(一)落实主体责任。
儿童福利院负责人是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建立防控制度,组织院内护理人员、医务人员、后勤人员制定应急方案,做好相关人员的信息采集工作。
(二)建立健康监测制度。
安排专人对福利院中的工作人员和儿童进行体温监测,每日实行晨检和晚检,体温异常者或有咳嗽、乏力等症状的人员应当及时就医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
(三)加强防控知识宣教。
用健康提示、张贴宣传画、视频播放等多种方式(不可聚集性学习),加强新冠肺炎防治知识科学宣传普及,引导儿童充分了解新冠肺炎防治知识,学会正确的洗手方法,养成良好卫生习惯。
(四)建立进出人员登记制度。
在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尽可能减少不必要人员的访视。
所有人员进入福利院前进行体温监测,异常者不得入内;减少后勤采购人员等物资采购频次,尽量采取送货上门等方式。
(五)发挥医务室的作用。
注意配备相关药物、各类防护用品和消毒物资,如口罩、防护服、护目镜、洗手液、消毒工具、消毒剂等。
(六)鼓励开展心理健康服务。
了解受疫情影响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疏解儿童的焦虑恐惧情绪。
(七)合理控制人员密度。
充分利用福利院内空间,合理控制居住房间、活动室、盥洗室、洗浴间、游戏区、图书阅览区、办公区等区域内护理人员和儿童数量,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
二、预防性卫生措施(一)通风换气。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空气流通。
在气温状况允许的情况下,可开门开窗。
每日开窗2-3次,每次时间30分钟,同时注意保暖,避免室温改变引起儿童着凉感冒。
(二)清洁消毒。
1.做好物体表面和地面清洁消毒。
保持室内各区域环境整洁卫生,每天定期消毒,并做好清洁消毒记录。
对日常高频接触的物体表面,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擦拭;保持地面整洁卫生,可用含氯消毒剂(有效氯浓度250mg/L-500mg/L)湿式拖布拖拭。
2.呕吐物处理。
儿童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
疫情防控“十严格”
一、严格落实管理责任。
全区各级民政部门要加强对儿童福利机构、精神卫生福利机构、救助管理站(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等机构(以下称福利机构)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与监督。
各福利机构要根据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有关部署,按照本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指南要求,制定本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
福利机构主要负责人是本机构疫情防控第一责任人,要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工作责任,密切配合当地卫生健康部门、疾控机构开展疫情防控工作。
二、严格执行出入管控。
所在设区市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后,福利机构实行封闭管理,原则上不接待外来人员。
除员工及后勤车辆外,无关人员及车辆一律不得进入机构。
进入机构的人员要严格佩戴口罩、测温正常和持健康绿码,进入车辆要严格进行消毒。
新入职工作人员、从境外及国内中高风险地区返回的工作人员,应当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血清抗体检测,经隔离医学观察14 天无异常后方可进入服务对象生活区域。
三、严格落实人员管控。
所在设区市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后,儿童福利机构直接接触服务对象的一线工作人员应当在机构内封闭居住,实行14 天一班的轮休制,不具备条件的要实行7 天一班轮休制。
机构封闭管控期间,要注重舒缓员工和服务对象情绪,充分利用电话、视频、网络等信息化手段,建立人员与
—12 —
福利机构外亲属线上沟通渠道,让亲属及时了解福利机构内人员生活情况,争取亲属理解和支持,协助做好福利机构内人员安抚工作。
要加强对服务对象的心理调节,通过收看电视、播放音乐等方式纾解焦虑恐惧情绪,保持正常作息、规律生活。
四、严格落实食品管控。
严格执行进货查验,保证采购各类食品、食材的渠道安全、可溯源,不购买未经检验合格的农副产品,禁止购买活禽和进口冷链食品。
采购的食品和物品要实行无接触配送,重点做好外包装消杀和安全检查。
进入机构的车辆、物资要存放在指定的固定区域,工作人员网购个人物品应当在机构外签收,不得带入机构内。
严格执行食品清洗消毒、加工操作管理等规定,规范食品加工流程,合理调剂膳食,丰富餐饮菜品,保证营养摄入。
用餐采取分餐送餐制,确保餐具专人使用。
五、严格落实疫情监测和报告制度。
所在设区市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后,各福利机构要组织对机构内所有人员进行新冠病毒核酸、血清抗体检测。
要安排专人每日对福利机构工作人员、服务对象进行体温检测,同时要全面排查工作人员及其共同生活成员每日行动轨迹,并做好记录,发现有发热、咳嗽等疑似症状的,立即按规定报告并及时送医。
所有进入福利机构的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要测量体温,如出现异常,按规定报告,并立即送正规医疗卫生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六、严格落实院内环境管控。
各福利机构内划分更衣区、清洁区、隔离区等,各区域开展分级防控管理,隔离区要区分人员类别,实行分类隔离。
要合理规划区域,避免人员在某一区
—13 —
域过度聚集,减少病毒感染风险。
儿童福利机构走读就学儿童应与机构内其他儿童分区生活,确保不接触。
儿童福利机构要为就学儿童设置专门通道,安排专人照护、专车接送。
福利机构内有医护人员的,要开辟医护人员专用休息区、进餐区,由后勤人员送餐,减少医护人员外出感染风险。
福利机构要安排专门人员,对所有工作区域、居住区域每日定时通风、定时消毒。
要加强活动区域、食堂、垃圾箱等重点场所的消杀防疫,做好垃圾、污水、污物处理,消除老鼠、蟑螂、蚊子、苍蝇等病媒生物孳生环境。
七、严格规范护理流程。
建立进入机构消毒流程,所有人员进入福利机构前洗手、消毒,更换口罩,在过渡区更换衣服,背包类及其他随身物品集中存放,不得带入服务对象居住区。
使用过的口罩、隔离服等必须按规定处置。
工作人员要按要求开展护理,做到刷牙、喂饭等护理环节前洗手、消毒,全程戴口罩。
加大对服务对象医疗救治、日常康复监测力度。
按照科学预防、积极防治的要求,尽量减少在密闭环境开展活动。
八、严格落实防控物资保障。
各福利机构要在当地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加强防护设施以及基本医疗物资、重要护理用品和生活必需品储备,购置医用口罩、消毒液、测温仪等医疗物资,物资储备量原则上应当满足30 天满负荷运转需要,定期检查物资储备量和使用期限,及时更换补充。
九、严格做好应急响应处置。
要建立完善疫情防控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开展疫情防控应急演练,提高机构工作人员应急处置能力和反应速度。
各福利机构要严格落实备班备勤制度,
—14 —
配足工作人员并落实到个人,实行领导带班和24 小时应急值守制度,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不得迟报、少报、漏报、瞒报和谎报;加强与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市、县(市、区)、乡镇(街道)、社区以及相关部门的协调沟通,密切关注疫情情况,预备应急车辆,随时处理应急状况。
当福利机构出现疑似病例或确诊病例时,要第一时间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向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当地民政部门和上级民政部门报告,在当地疫情防控指挥部指导下做好疫情处置工作,防止疫情扩散。
十、严格宣传防控知识。
各福利机构要通过发放宣传手册、讲解疫情防控知识等方式,在机构内有针对性开展健康宣教,积极倡导讲卫生、除陋习,摒弃乱扔垃圾、乱吐痰等不文明行为,教育工作人员和服务对象勤洗手、戴口罩,做好疫情个人防护,提高员工和服务对象疫情防护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