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原理笔记整理(微观经济学)
- 格式:docx
- 大小:26.90 KB
- 文档页数:12
范里安微观经济学笔记微观笔记本书的核心章节:预算→偏好→效用→选择→需求→消费者剩余,市场需求→均衡→交换;技术→利润最大化,技术→成本最小化→成本曲线→厂商供给→行业供给→垄断→外部性→公共物品第一章市场1.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的科学。
――莱昂内尔罗宾斯《论经济科学的性质和意义》2.微观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是生产什么、怎样生产和为谁生产;研究领域就是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市场理论,分配理论,通常平衡理论,福利经济学和市场失灵与政府促进作用理论;研究方法,除了无法正视的规范分析以外,主要就是方法论分析,大量使用数学技术。
3.微观经济学的发展,我看经历了这样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从古典到马歇尔,瓦尔拉斯。
主要借助文字和图表,对供给(穆勒),需求(杰文斯),分配(克拉克),单个市场(马歇尔)和多个市场(瓦尔拉斯)的交换与价格决定等方面的问题作了开创性的研究。
第二个阶段,到希克斯和萨缪尔逊,主要运用微积分。
对消费者理论,生产者理论,不完全竞争理论,一般均衡理论,福利经济学等进行重塑和补充。
第三个阶段,到阿罗和德布鲁,主要运用集合论和线性模型,在效用函数理论,竞争均衡和最优性问题,不确定性条件下的均衡,投入产出分析和对策论等方面取得重大成就。
第四个阶段,到当前,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发展了交易费用,产权,非均衡,x效率,寻租,信息,次优,机会选择,资产定价,资产组合,跨时期分析,整体分析,和对偶分析等一系列新的理论和方法,大大拓宽了传统的学科边界和应用领域。
4.但是,从亚当斯墨始于今,上下几百年,横跨全部微观经济学(或者,经济学)的主题,我看看却始终只是一个,那就是经济自由主义信条:在民主自由市场经济中,大量民主自由的、极端欲求的,追赶最小利润和最小效用的个人的集中的活动,经由价格和竞争机制调节,可以自动趋向人与自然、有序、平衡,达到最佳效率状态。
在此意义上可以说道,对于这信条证明的日趋严格和简约,就是微观经济学的日趋明朗和准确。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总结微观经济学是研究个体经济单位在有限资源条件下如何做出决策的经济学分支。
以下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核心知识点:需求与供给- 需求:消费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 供给:生产者在不同价格水平下愿意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 需求与供给的平衡:市场价格通过需求和供给的相互作用来决定。
需求法则- 需求法则表明,其他条件不变时,商品的价格和需求量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
价格弹性- 价格弹性衡量需求量对价格变化的敏感度。
消费者行为- 效用:消费者从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程度。
- 边际效用递减:随着消费量的增加,每增加一单位商品带来的额外满足度逐渐减少。
生产者行为- 成本: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的资源的货币价值。
- 边际成本:生产额外一单位商品或服务所增加的成本。
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许多买家和卖家,产品同质,没有交易成本,没有进入和退出壁垒。
- 垄断竞争:许多卖家,产品略有差异,存在一定程度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 寡头垄断:少数几个大卖家,产品可以是同质或有差异,存在进入壁垒。
- 垄断:单一卖家,产品独特,存在很高的进入壁垒。
市场效率- 帕累托效率:在没有使任何人变得更糟的情况下,无法使任何人变得更好的状态。
- 市场失灵:市场无法有效分配资源的情况,如外部性、公共品、信息不对称等。
外部性- 正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额外的利益,而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
- 负外部性:一个经济主体的行为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损害,而没有支付相应的成本。
公共品-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无法阻止任何人使用,且一个人使用不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
信息不对称- 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信息差异,可能导致市场失灵。
消费者剩余与生产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市场价格之间的差额。
- 生产者剩余:市场价格与生产者愿意接受的最低价格之间的差额。
市场均衡- 市场均衡:供给量等于需求量,市场价格达到均衡状态。
微观经济学笔记CHAP1 概论专一,微观经济学的框架kaoyangj微观经济学说的是关于资源配置的问题。
主要是说资源配置的两个方面:1资源配置的方式(市场还是计划),微观经济学的观点是价格方式,既市场配置资源;2资源配置的效率,这就包括如何使得市场配置有效率的原则,以及原则不可控制之后的:市场失灵。
研这样一来,整个微观经济学为看成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2到9章,说的是价格如果配置资源,这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第二部分,则是后面的3章。
共二,微观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研1,均衡:一般的计算题都是利用均衡条件写出方程式,求的所要求的值. kaoyantj2,边际分析法:边际利益=边际代价655423 17共济概论的内容考试一般不会涉及,但是作为在整体上把握微观经济学还是值得大家注意的。
这对以后理解各个章节之间的联系是有帮助的.共共济网CHAP2 均衡价格理论(D,S,P之间定性,定量的关系)kaoyantj 一均衡价格的决定同济1,注意需求与需求量,供给和供给量的区别(线动还是点动)共济2, 均衡条件:Qs=Qd (注意图解)济二.弹性理论同济1理解弹性的定义,不用死记共XX XX 弹性:前面的是因变量,后面的是自变量。
业2影响需求价格弹性的因素(注意联系实际)471弄3需求价格弹性与总收入的关系kaoyangj例如:谷贱伤农,薄利多销021-4供给价格弹性的影响因素(同样要联系实际)5收入弹性由于恩格尔定律,可以得出农业的发展趋势是向下的三均衡价格理论的应用支持价格与限制价格(自己看书理解吧,由于没办法画图,实在不知道怎么描述)无论是支持价格还是限制价格,都是不改变需求和供给水平,只改变需求量和供求量,即线不动点动。
CHAP3效用论——消费者效用最大化原则一,消费者均衡条件1, 代数分析—-基数论——边际效用分析MU递减规律均衡条件:两个等式,一个是收入限制,一个是性价比2.几何分析——序数论-—无差异曲线消费者偏好:完备性,传递性,单调性。
经济学习笔记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一、重要名词解释市场:由某种物品或服务的买者与卖者组成的一个群体。
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与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的市场。
(竞争市场一般指完全竞争市场。
完全竞争,又称为纯粹竞争,是指不存在任何阻碍和干扰竞争因素的市场情况,亦即没有任何垄断因素的市场结构。
完全竞争市场需要具备四个条件: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市场上每一个厂商提供的商品都是同质的;所有的资源具有完全的流动性;信息是完全的。
)需求量:买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减少的观点。
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正常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增加的物品。
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量减少的物品。
替代品: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增加的两种物品。
互补品:一种物品价格的上升引起另一种物品需求量的减少的两种物品。
供给量:卖者愿意并且能够出售的一种物品的数量。
供给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该物品的供给量增加的观点。
供给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供给曲线: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均衡:市场价格达到使供给量与需求量相等的水平时的状态。
均衡价格/市场出清价格:使供给与需求平衡的价格。
均衡数量:均衡价格下的供给量与需求量。
过剩:供给量大于需求量的状态,也称为超额供给状态。
短缺:需求量大于供给量的状态,也称为超额需求状态。
供求定理: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观点。
(供求定理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需求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供给变动分别引起均衡价格的反方向变动和均衡数量的同方向变动。
)二、重要摘抄1.供给与需求是使市场经济运行的力量。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的核心概念。
在市场上,供给是指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2.弹性:弹性是指供给或需求对价格变化的反应程度。
价格弹性衡量了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的敏感程度。
如果需求或供给对价格变化非常敏感,那么它们具有较高的弹性。
3.效用理论:效用理论研究了人们如何做出消费决策。
效用是个体对一个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
效用理论认为,人们的消费决策是基于他们对不同商品或服务的效用进行权衡和比较。
4.边际效用:边际效用是指消费一个单位商品或服务带来的额外效用。
边际效用递减的原理认为,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每个单位商品或服务的边际效用会递减。
5.生产函数:生产函数描述了输入要素(如劳动力和资本)与产出之间的关系。
生产函数可以用来衡量新增投入要素对产出的贡献。
6.成本理论:成本理论研究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如何决定其生产和定价策略。
固定成本是企业无论产量如何都不变的成本,而可变成本是与产量成正比的成本。
7.边际成本:边际成本是生产一个额外单位的成本。
边际成本递增的原理认为,在生产过程中,增加产量会导致边际成本逐渐增加。
8.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市场上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
市场结构决定了企业的定价能力和市场效率。
9.外部性:外部性是指产生经济活动的副作用对非相关经济主体的影响。
正外部性是指副作用给非相关经济主体带来积极影响,如环境保护行为的外部效应。
负外部性是指副作用给非相关经济主体带来负面影响,如污染的外部效应。
10.公共物品:公共物品是指所有人都可以无法排除且共同享受的商品或服务。
公共物品的供给通常需要政府干预,因为私人企业无法从中获利。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重点知识点。
微观经济学的理论和原理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个体经济主体的决策、市场的运作和经济体系的效率等方面的问题。
经济学原理(微观部分)第一章导论(包括教材第1章和第1章附录)本章重点: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定义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性和效率三、经济社会的三个基本问题四、经济制度五、生产可能性边界六、经济学的分类七、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八、进行经济思考时经常出现的一些错误一、经济及经济学的定义经济(economy)西方经济学中的“经济”(economy)一词,是由希腊文0’ikos(家产)和n’emein(管理)合成的oikonomia演变来的。
意思是管理一个家庭的人在我国古代,“经济”一词是指“经国济民”。
现代社会“经济”一词主要有以下四种含义:①物质资料的生产、分配、交换、消费活动;③社会的经济基础,即生产关系的总和;③节约④国民经济或国民经济各部门(如工业经济、农业经济等)。
经济学economics最近几十年来,经济学覆盖了各种各样的论题。
如何定义这一成长中的学科?重要的定义包括,经济学是:●研究在经济活动中如何确定劳动、资本和土地的价格,以及如何运用这些价格配置资源;●考察金融市场行为,分析金融市场如何将资本配置到其他经济部门;●考察收入分配及如何在不损害经济运行的前提下对穷人给予帮助;●考察政府支出、税收、预算赤字对经济增长有何影响;●考察经济周期中失业与生产的波动,并提出改善经济增长的政策;●考察各国贸易模式并分析贸易壁垒有何影响;●观察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并对鼓励资源有效利用的方式提出建议。
如果我们将所有这些定义加以提炼的话,我们就会发现一个共同主题:经济学的定义经济学研究的是社会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以生产有价值的商品,并将它们分配给不同的个人。
二、经济学的双重主题:稀缺与效率(一)稀缺1、稀缺scarcity稀缺即有限,相对于人类社会的无穷欲望而言,物品或者说生产这些物品所需要的资源总是不足的。
在经济学中,这种资源或物品的相对有限性被称为稀缺性。
教师设问:为什么存在稀缺性呢?❖一定时期内,物品本身是有限的❖一定时期内,利用物品进行生产的技术条件是有限的❖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如何理解稀缺性呢?❖稀缺性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微观经济学原理要点整理一、导言1、经济学十大原理①人们面临权衡取舍;②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③理性人考虑边际量;④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⑤贸易可以使每个人的状况都变得更好;⑥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一种好方法;⑦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⑧一国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的生产物品与劳务的能力;⑨当政府发行了过多货币时,物价上升;⑩社会面临通货膨胀与失业之间的短期权衡取舍。
2、经济学的作用①有助于我们了解我们生活的世界;②使我们更精明地参与经济;③是我们更好地理解经济政策的潜力;④有助于人类反思和约束行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3、定义: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4、起源:中国东晋(舍己为苍生),西方古希腊(家庭个人利益)。
5、经济学思维语言的作用:信息传递、信息储存、思维表现的载体。
思维方式:直觉思维、逻辑思维。
两个模型:循环流量图、生产可能性边界。
6、比较优势、专门化与贸易专门化和贸易的好处不是基于绝对优势,而是相对优势。
贸易可以使社会上每个人都获益,它可以使人们都从事自己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7、名词稀缺性:社会资源的有限性。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的特性。
效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利益的特性。
理性人: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实现其目标的人。
边际变动:对行动计划的微小变动调整。
激励: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
市场经济:当许多企业和家庭在物品和劳务市场上相互交易时,通过它们的分散决策配置资源的经济。
产权:个人拥有并控制稀缺资源的能力。
市场失灵:市场本身不能有效配置资源的情况。
外部性: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影响。
(如污染)市场势力:单个(或一小群)经济活动者对市场价格有显著影响的能力。
生产率:每单位劳动投入所生产的物品与劳务数量。
通货膨胀:经济中物价总水平的上升。
经济周期:就业和生产等经济活动的波动。
生产可能性边界:表示在可得到的生产要素与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的各种组合的图形。
微观经济学知识点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供给是指市场上卖方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需求是指市场上买方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关系的平衡决定了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数量。
当供给和需求相等时,市场处于供需平衡状态,价格相对稳定。
如果供给大于需求,市场出现过剩,价格下降;如果需求大于供给,市场出现短缺,价格上涨。
2.市场失灵:市场失灵指的是市场机制无法达到经济效率的情况。
市场失灵通常由一些外部性、公共物品、信息不对称、垄断等因素引起。
外部性是指市场交易对于非参与者产生的影响。
正的外部性例如教育和科技创新可以促进经济增长,负的外部性例如污染和交通堵塞会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公共物品是指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物品或服务。
非竞争性意味着一个人的消费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意味着无法排除任何人使用该物品。
公共物品通常需要政府来提供和管理。
信息不对称指的是市场交易中一方对于另一方的信息掌握不完全的情况。
对于卖方来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过度销售和不完全披露产品信息。
对于买方来说,信息不对称可能导致低质量产品的选择和无法识别潜在的好买家或卖家。
垄断指的是市场上只有一个供应商或卖家,这使得市场无法实现竞争,导致价格偏高和低效率。
3.成本与利润:成本是指生产商品或服务所需要的资源和费用。
成本可以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
固定成本是不随产品数量变化的成本,例如租金和设备折旧费用。
变动成本是随产品数量变化的成本,例如原材料和工人工资。
利润是指企业从销售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收入减去成本后的剩余。
利润可以分为总利润和平均利润。
总利润是企业从销售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总收入减去总成本。
平均利润是总利润除以产品数量。
企业的目标是最大化利润。
企业决策的核心是在成本和利润之间寻找平衡,以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一些基本知识点。
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点有助于我们对个体经济主体和市场行为的理解,并帮助我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第一章导言经济人假设:经济人在一切经济活动中都是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火的自身最大的经济利益。
生产要素(投入):生产物品和劳务的过程中所使用的商品和劳务,可分为土地劳动和资本三大类。
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生产可能性曲线、转换线、界线):在技术知识和投入品数量既定的条件下,一个经济体所能得到的最大产量,即可供社会利用的产品和劳务的不同的最大组合。
边际转换率递增:资源既定的条件下,随着一种产出的不断递增, 所必须放弃的另一种产出是递增的(增加每一单位产出的机会成本是不断递增的)。
帕累托改进: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的改变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状况变好,而没有使任何人的状况变坏,则认为这种资源配置状态的变化是“好的”;否则认为是“坏的”。
帕累托最优(经济效率):无法在不损害其他人经济福利的前提下增进某个人的经济福利。
市场经济的缺陷-------市场失灵、收入分配不平等、宏观经济不稳定政府的经济职能—(弥补市场经济的缺陷)1)纠正市场失灵\提高效率2)增进平等(税收、转移支付)3)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政府采取宏观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影响经济的总产出、就业和物价水平,以保持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增长)第二章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一、名词解释♥需求:表示某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需求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消费者愿意购买并且有能力购买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需求定律: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价格和人们对其的需求量是一种反向变动的关系,价格上升,需求量下降;价格下降,需求量上升.♥供给:某种商品的供给量和价格之间的关系供给量: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条件下,生产者愿意生产并能够生产和销售某种商品或服务的数量供给定律: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或服务的价格和它的供给量之间呈一种正向变动关系,供给量随着价格的上升而上升,随着价格下降而下降.♥均衡价格:一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需求的价格弹性(需求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需求量的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市场需求=所有个人需求的加总需求价格:一定时期内购买者对一定量商品愿意支付的最高价格需求定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之间成反方向原因:收入效应(IE)& 替代效应(SE)替代效应:在实际收入不变的条件下,某种商品价格变化对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影响。
某种商品价格↑ ,而引起其他商品对这种商品的取代供给定理的例外:劳动力的供给;古董,古画,古玩等艺术品;土地,证券等均衡价格理论均衡价格: 某种商品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均衡价格的应用:1.政府的价格管制:支持价格:政府为了扶持某一行业的生产而规定的高于市场均最低限价,会引起供过于求,商品剩余。
税收对供求的影响(对供给方/卖方征税)从量税:按照商品数量征收的税,税额在所有价格下都相同从价税:按照商品售价的一定比例征收的税,税额随价格上升而增加弹性及其应用弹性:一个经济变量对另一个经济变量的反应的敏感程度需求弹性:e>1, 富于弹性(较平坦);化妆品、贵重首饰e<1, 缺乏弹性(较陡峭);柴米油盐e=1, 单位弹性,单一弹性;e = ∞, 完全弹性;e = 0, 完全缺乏弹性点弹性定义:需求曲线上某一点上的商品需求量对于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计算:ed = −dQ/dp * P/Q对于任意一条线性需求曲线上的点,它在需求曲线上的位置越高,相应的点弹性数值就越大,反之,弹性系数越小。
注意:需求曲线的斜率和需求的价格弹性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需求的交叉弹性和收入弹性需求的交叉弹性: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它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需求的交叉弹性=该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相关商品的价格变化率公式:Exy = ΔQx/Qx ÷ ΔPy/Py = (ΔQx/ΔPy) * Py/QxΔQx/Qx :x商品的需求量的变化率;ΔPy/Py:y商品价格的变化率Exy = (dQx / dPy) * Py/Qx替代关系:e >0; 互补关系: e<0; 无关联产品: e=0政府向产品征收的流转税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分摊比例取决于该产品的弹性供给方和需求方,哪一方相对弹性更小,或者哪一方相对缺乏弹性,承担的税收就更多。
微观经济学各章重点知识点归纳第一章:经济学的基础和核心原理-经济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机会成本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和应用-供求关系和市场均衡-市场失灵和政府干预第二章:供求关系和市场机制-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的计算和意义-市场福利和市场效率-市场结构和垄断的产生及其对市场机制的影响-价格歧视和公平性的讨论第三章:个体消费者行为-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原则-预算约束和货币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概念和计算-混合品和边际替代率的应用第四章:生产和成本-生产函数和边际产出递减-边际成本的概念和计算-长期和短期成本的比较-规模经济和生产要素组合的选择第五章:市场结构和垄断-垄断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定价和利润最大化-垄断的福利损失和政府干预-自然垄断和垄断竞争的比较第六章:企业策略和市场均衡-市场竞争和均衡价格-不完全竞争的特点和存在原因-垄断竞争和寡头垄断的市场行为- Oligopoly和游戏理论的应用第七章:财政与政府干预-公共产品和原则代理的概念和分类-税收和供给侧政策的效果-收入再分配和社会福利的考量-政府干预的成本和效果评估第八章:市场失灵和外部性-外部性的概念和分类-正面和负面外部性的影响和后果- Pigouvian税和补贴的应用-公共物品和市场处置的问题第九章:信息经济学-不完全信息和不对称信息的性质-隐性行动和道德风险-信号模型和屏蔽效应的应用-信用市场和逆向选择的问题第十章:劳动经济学-边际生产力理论和工资决定-人力资本和教育投资-劳动力市场的不平等和分化-最低工资和劳动合同的效果第十一章:地租与土地市场-土地价格和市场竞争的影响-土地和城市规划的问题-土地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冲突以上只是对微观经济学各章节的重点知识点的简要归纳,具体内容可能因不同教材和教授的教学方式而有所差异。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还应注重理论的应用和例题的练习,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微观经济学1第一章导言一、经济学Economy,一词有节约之意。
N.G. 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说:经济这个词来源于希腊语,其意为“管理一个家庭的人”。
经济学无疑是关于经济的学问。
而经济问题总面临着一个不可避免的事实,即任何社会或个人总无法得到其想要的一切。
这就引发了一个稀缺的问题。
稀缺性(Scarcity)是指欲望总是超过了能用于满足的资源。
经济活动就是人们克服稀缺性的活动,经济学当然就是关于资源稀缺性的学问。
萨缪尔森:“经济学是研究社会如何使用稀缺资源来生产有价值的产品,并在不同集团之间分配这些产品(的学科)。
”曼昆: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牛津经济学辞典》:Economics:一种有关稀缺的资源如何被或应该被分配的研究。
总之,经济学就是关于人们如何利用稀缺资源的一门学科。
经济包括经济主体和市场。
经济活动中的主体(Economic Agents)是作出最优化的选择或经济决策的一方。
基本经济主体包括:居民户(Households)、厂商(Firms)、政府(Goverments)。
经济主体之间的联系就是市场。
市场是任何一种方便于买卖的安排。
市场包括: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
产品市场是产品和劳务买卖的市场。
要素市场是各种生产要素买卖的市场。
生产要素是经济中的生产性资源,分为劳动、土地、资本。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生产与消费、收入分配、就业、货币、政府在经济中的作用、国际贸易等经济学表述方法分为实证的和规范的两种。
以实证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实证经济学(Positive E),即关于“是什么”的表达。
以规范表述为内容的经济学为规范经济学(Normative E),即关于“应该是什么”的表述。
二、生产可能性边界生产是把土地、劳动和资本这些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与劳务的过程。
由于资源是稀缺的,也就限制了所能生产的结果,即,能生产某一数量和不能生产某一数量。
生产可能性边界(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PPF),表示了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与不能生产出来的产品和劳务之间的界线。
第1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经济学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将稀缺的资源有效地配置给相互竞争的用途,以使人类的欲望得到最大限度满足的科学。
稀缺性是指社会拥有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不能生产人们希望拥有的所有物品与服务。
正因为稀缺性的客观存在,就存在着资源的有限性和人类欲望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
因此,经济学家研究人们如何做出决策,如何相互影响以及分析影响整个经济的力量和趋势。
经济学研究的问题和经济物品都是以稀缺性为前提的。
2.人们如何做出决策由于-个经济的行为反映了组成这个经济的个人的行为,所以我们的经济学学习就应该从个人做出决策的四个原理开始:原理一:人们而临权衡取舍为了得到一件喜爱的东西,通常就不得不放弃另一件喜爱的东西。
做出决策要求人们在一个目标与另-个目标之间权衡取舍。
效率(efficient):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大的利益。
平等(equality):是指将这些利益平均地分配给社会成员。
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在很多情况下,某种行动的成本并不像乍看时那明显。
一种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这种东曲所放弃的东西。
机会成本(opportunity):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量经济学家通常假设,人是理性的。
在机会成本为既定的条件下,理性人(rational people)系统而有目的地尽最大努力去实现其目标。
边际变动(marginal change):对现有行动计划的微小增量调整。
理性人通常比较边际收益(marginal benefit)与边际成本(marginal cost)来做决策。
当且仅当一种行为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一个理性决策者才会采取这种行为。
原理四:人们会对激胁做出反应激励(incentive)是引起一个人做出某种行为的某种东西(如惩罚或奖励的预期)。
由于理性人通过比较成本与收益做出决策,所以,他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
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他们的行为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经济学习笔记第9章应用:国际贸易一、重要名词解释世界价格:也称世界市场价格,一种物品在世界市场上通行的价格。
(世界价格是由商品的国际价值决定的。
国际价值是世界市场商品交换的惟一依据,各国商品的国别价值都必须还原为国际价值,以便在国际市场上交换。
)关税:对在国外生产而在国内销售的物品征收的一种税。
(与其他税收相比,关税有两个主要特点:第一,关税的征收对象是进出境的货物和物品;第二,关税具有涉外性,是对外贸易政策的重要手段。
征收关税的作用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增加本国财政收入;二是保护本国的产业和国内市场。
其中,以前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财政关税,以后者为目的而征收的关税称为保护关税。
)二、重要摘抄1.国内价格反映纺织品的机会成本:如果国内价格低,即Isoland国生产纺织品的成本低,这表明相对于世界上其他国家而言,Isoland国在生产纺织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为了分析自由贸易的福利影响,Isoland国的经济学家假设,与世界其他国家相比,Isoland国是一个小型经济,这也就意味着Isoland国的行为对世界市场的影响微不足道。
可以说Isoland人在世界经济中是价格接受者,也即他们将世界价格作为既定的,既可以以这种价格出售纺织品而成为纺织品出口国,也可以以这种价格购买纺织品而成为纺织品进口国。
这是简化问题的假设。
2.出口国的得失:一旦允许贸易,国内价格就上升到等于世界价格的水平。
此时国内买者的情况变坏,国内卖者的情况变好,国内供给量与国内需求量之间的差额即为出口量。
图1 出口国的国际贸易虽然国内供给量与国内需求量不同,但纺织品市场仍然是均衡的,因为现在有其他的市场参与者——世界其他国家。
可以认为世界价格时的水平线代表世界其他国家的纺织品需求,这条需求曲线是完全富有弹性的,因为Isoland国作为一个小型经济,可以以世界价格销售它想销售的任何数量的纺织品。
贸易前贸易后变动消费者剩余A+B A -B生产者剩余 C B+C+D +(B+D)总剩余A+B+C A+B+C+D +D 贸易使得出口国国内的生产者状况变好,消费者状况变坏,总体的经济福利增加。
微观经济学重点知识点1.经济学基本概念
-经济学的定义和分类
-个体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的区别
-理性选择理论和边际分析的概念及应用
2.市场供求
-供求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市场均衡的概念与分析
-市场调节机制及其限制
3.弹性
-价格弹性和收入弹性的概念与计算方法
-弹性对价格变动和收入变动的影响
4.生产与成本
-长期和短期生产函数
-生产要素组合及其边际生产力
-成本曲线和平均成本、边际成本的关系
5.市场结构
-竞争市场和垄断市场的特点与分析
-垄断定价策略及效果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
6.消费者行为
-效用理论和效用最大化
-偏好和预算约束的相互作用
-边际效用和边际效用曲线
7.生产者行为
-利润最大化和成本最小化的优化问题-生产要素选择和投入组合
8.广义均衡
-供给和需求的整体均衡
-市场失灵与政府干预的影响
9.非完全信息理论
-隐藏动机和逆向选择
-计划与契约
10.公共物品和外部性
-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的区别
-外部性和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11.剩余理论
-消费者剩余和生产者剩余的计算和分析
-税收和补贴对剩余的影响
12.经济增长与发展
-经济增长的驱动力和影响因素
-经济发展的指标和影响因素
以上是微观经济学的主要知识点的汇总。
在学习微观经济学时,可以针对每个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和练习,使其更加熟悉和掌握。
第一章经济学十大原理1.经济学:研究社会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资源。
2.机会成本:为了得到某种东西所必须放弃的东西。
第二章像经济学家一样思考1.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个图形,他便是生产要素和生产技术既定时,一个经济所能生产的产品;当技术和生产要素改变曲线会上下移动。
第三章相互依存性与贸易的好处1.有贸易的时候增加社会总产量。
2.当两个人生产两个土豆牛肉,一个人在生产这些都有绝对优势,但他们的比较优势都有且不同;贸易使人们专门从事他们具有比较优势的活动。
第2篇第4章供给与需求的市场力量*1.低档物品: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收入增加引起需求减少的物品。
2.竞争市场:有许多买者和卖者,以至于每个人对市场价格的影响都微乎其微。
3.均衡价格:商品的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4.需求定理:认为在其他条件不变时,一种物品的价格上升,对该物品的需求量会减少的观点。
5.供求定理认为任何一种物品的价格都会自发调整,使该物品的供给与需求达到平衡的观点。
6.什么是需求表和需求曲线?他们之间什么关系?为什么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需求表:表示一种物品的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表格。
需求曲线:便是一种物品价格与需求量之间关系的图形。
根据需求定理(定义)所以需求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
7.给市场均衡下定义?描述市场向均衡变动的力量。
市场均衡指价格达到使需求量和供给量平衡的状况;根据供求定理,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点时,市场供过于求,出现物品过剩,卖者为扩大销售势必降低价格使价格回复均衡点;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市场上供不应求,物品短缺,卖者为获取更大利润势必抬高价格使价格回复均衡点。
第5章弹性及其应用*1.*列出并解释本章所讨论的决定需求价格弹性的四个因素。
(1)相近替代品的可获得性;有相近替代品的物品需求更富有弹性;当一种物品价格上升,人们会选择购买它的相近替代品,比如DVD跟电影票...(2)奢侈品和必需品;必需品的需求缺乏弹性,而奢侈品的需求更富有弹性;当大米价格上升,尽管人们会减少吃大米的次数但并不会大幅度减少;而当钻石的价格上升,人们会选择不买或者减少在此的消费。
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外部性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
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
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电话对路人不安全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
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征税=社会成本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
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
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补贴=外部利益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征税。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
补贴。
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
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
限制排污,强制使用某项技术。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
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微观经济学学习笔记一经济学十大原理人们如何制定决策1.人们面临权衡取舍2. 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它而放弃的其他东西3. 理性人在边际处思考4. 人们对激励作出反应人们如何相互作用5. 贸易能使每个人的状况变好6. 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7. 政府有时能改善市场结果经济整体如何运行8. 一个国家的生活水平取决于它生产商品和服务的能力9. 当政府发行过多货币时商品价格上升10. 社会面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短期权衡关于个人决策制定的基本原理是:人们在不同目标之间面临权衡;某行为的成本是用放弃的机会衡量的;理性人通过比较边际成本和边际收益进行决策;激励会使人们改变自己的行为。
关于人们相互作用的基本原理是:交易和相互依赖是互利的;市场通常是协调人们行为的好方法;政府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措施是纠正市场失灵或促进更大的经济平等。
关于经济整体的基本原理是:生产力是生活水平的最终源泉;货币量增长是通货膨胀的罪魁祸首;社会面对通货膨胀和失业的短期权衡二像经济学家那样思考经济学家试图在解决问题时能保持科学家的客观性。
和所有其他科学家相同,他们作出适当假设、构建简化模型来理解他们周围的世界。
本章介绍了两个简单的经济模型:循环流向模型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经济学领域分为两个亚领域: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微观经济学研究家庭和企业的决策制定以及家庭和企业在市场中的相互作用;宏观经济学研究影响经济整体的那些力量和趋势。
实证性陈述是断言世界是什么样子的。
规范性陈述是宣称世界应该如何。
当经济学家作出的是规范性陈述时,他们作为政策顾问的角色成分多于科学家的角色成分。
经济学家们向政策制定者提供的建议有时是不一致的,因为他们在科学判断上存在着差异,或者在价值观上存在着差异。
有时候,经济学家提出的建议彼此一致,但政策制定者可能选择不予理会。
三相互依赖性与贸易的好处每个人消费的商品和服务,都是由美国和全世界其他国家的很多人生产的。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4),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9月。
第一篇.导论:市场和价格第一章.绪论第一节.微观经济学的应用及其局限性应用:解释及预测第二节.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第三节.为什么要学习微观经济学一.公司决策:福特公司推出金牛车型二.公共政策的制定:汽车排放标准第四节.什么是市场买方和卖方相互作用,形成市场。
市场是通过相互作用决定一种或一系列产品价格的买卖双方的集合。
一.竞争性市场和非竞争性市场二.市场价格三.市场界定——市场的范围地理的产品范围第五节.实际价格和名义价格例1.1禽蛋的价格和大学教育的价格例1.2最低工资第二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第一节.市场机制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均衡或市场出清市场机制:在一个自由市场里能使价格得以变化一直达到市场出清为止的趋势。
第二节.供给和需求的变动1.供给变动:供给曲线的变动供给量变动:供给曲线上的变动2.需求变动:需求曲线的变动需求量变动:需求曲线上的移动3.替代品和互补品例2.1禽蛋价格和大学教育的价格例2.2矿物资源价格的长期表现例2.3小麦市场第三节.供给和需求的弹性1.需求的价格弹性通常是负值弹性绝对值大于1,具有弹性弹性绝对值小于1,缺乏弹性需求弹性取决于替代品,替代品多,弹性大;替代品少,弹性小弹性无穷大完全无弹性2.需求的收入弹性3.需求的交叉弹性替代品:交叉弹性为正互补品:交叉弹性为负4.供给的价格弹性第四节.短期弹性和长期弹性一.需求1.大多数商品长期需求比短期需求富有弹性,而耐用消费品例外(存有量远大于年消费量)汽油:短期缺乏弹性,长期富有弹性汽车:短期富有弹性,长期缺乏弹性2.大多数商品收入弹性长期大于短期,耐用消费品正好相反耐用消费品对收入的放大作用,周期性产业周期性产业放大了GNP的波动幅度例2.4汽油和汽车的需求二.供给长期供给价格弹性大于短期供给价格弹性初级铜富有弹性,再生铜缺乏弹性例2.5巴西的气候和纽约咖啡的价格第五节.了解和预测改变市场状况造成的结果需求:Q=a-bP供给:Q=c+dPE D=-b(P*/Q*)Es=d(P*/Q*)例2.6下降的需求和铜价的走势例2.7世界石油市场的起伏动荡第六节.政府干预的结果——价格控制最高限价:市场短缺例2.8价格控制和天然气短缺第二篇.生产者、消费者以及竞争性市场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第一节.消费者偏好一.一些基本的假定偏好是完全的、可传递的、多大于少二.无差异曲线三.序数排列和基数排列四.边际替代率无差异曲线是凸的五.完全替代品和完全互补品例3.1设计新的汽车第二节.预算约束一.预算线二.收入和价格变化的影响第三节.消费者选择消费者选择的条件:MRS=P F/P C例3.2设计新的汽车例3.3一个地方政府官员的决策:非比例补助和比例补助三.一个拐角解拐角解:MRS≥P F/P C例3.4大学生信托基金第四节.显示性偏好例3.5对娱乐的显示偏好第五节.效用的概念一.效用和满足二.边际效用例3.6汽油定量配给第六节.生活成本指数拉氏指数:以基期购买组合计算的指数派氏指数:以现期购买组合计算的指数第四章.个别需求和市场需求第一节.个别需求一.价格变化二.需求曲线三.收入变化四.恩格尔曲线反映商品消费量和收入变化的曲线例4.1美国的消费支出五.替代品和互补品第二节.收入和替代效应一.替代效应:在效用不变条件下商品比价发生变化产生的消费量变化。
第一章:人们面临权衡取舍。
效率:社会能从稀缺资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
平等:经济成果在社会成员中平均分配。
任何一个东西的机会成本是为了得到它所放弃的东西。
理性人最终的选择必然使得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
第十章:外部性市场通常是组织经济活动的好方法。
如果没有市场失灵,竞争市场的结果是有效率的,即最大化了总剩余(包括生产者剩余和消费者剩余)。
外部性(是一种市场失灵):一个人的行为对旁观者福利的无补偿的影响。
由于自利的买卖者忽略其行为的外部成本或收益,有外部性时,市场结果是没有效率的。
政府行为有时可以改善市场结果,即存在外部性的情况下,公共政策能够提高效率。
负外部性的例子:空气污染,狗叫,邻居吵闹,噪声污染,二手烟,驾车时打电话对路人不安全市场均衡,最大化了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
供给曲线,表示私人成本,卖着直接承担的成本。
需求曲线,表示私人价值,对于买者的价值(也就是支付意愿)。
社会成本:私人成本+外部成本。
外部成本:对旁观者负外部性影响的价值。
外部性内在化:改变激励,使人们考虑到自己行为的外部效应。
征税=社会成本当市场参与者必须支付社会成本时,市场均衡=社会均衡。
正外部性的例子:接种预防传染病的疫苗,研究创造知识,教育(减少了犯罪和改善了政府)。
存在正外部性时,一种物品的社会价值=私人价值(对买者的直接价值)+外部利益(对于旁观者的价值)。
社会最优数量是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补贴=外部利益如果存在负外部性,市场生产数量大于社会合意的数量。
征税。
如果存在正外部性,小于。
补贴。
技术政策:政府干预经济旨在扶持增进技术的企业。
专利法,技术政策的一种,对个人或公司创造发明的产权予以专利保护。
针对外部性的公共政策:命令与控制政策:直接管制。
限制排污,强制使用某项技术。
以市场为基础的政策:向私人决策者提供由他们自己来解决问题的激励。
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
矫正税:旨在引导私人决策者考虑负外部性引起的社会成本的税收。
庇古税。
理想的矫正税=外部成本。
对于正外部性的活动,理想的矫正补贴=外部利益。
矫正性的税收和补贴,使私人激励和社会利益结合,使私人决策者做决策时考虑行为的外部利益和外部成本,使经济向资源配置更有效率的方向移动。
不同企业削减污染成本不同,有效率的结果:减排成本最低的企业减少最多的污染。
污染税是有效率的:减排成本低的企业减少污染,进而减少税收负担;减排成本高的企业更愿意支付税收。
管制是无效率的:需要所有企业都减少一定数量的污染。
矫正性税收对环境更有利:给企业激励,只要减污成本低于税收。
而管制没有给企业继续减排的激励。
汽油税,消除三种负外部性:拥挤,车祸,污染。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制度能比管制以更低的成本降低污染。
低成本企业出售污染许可证,高成本企业购买之。
污染的减少主要集中在那些减少污染成本低的企业。
企业对污染权的需求也是污染价格的减函数。
矫正税增加污染价格,减少了企业污染需求的数量。
可交易的污染许可证制度限制了供给污染的权利,与税收有同样的效果。
当政策制定者不知道需求曲线位置,许可证制度能更好的达到减少污染的目标。
庇古税与污染许可证的等同性。
外部性的私人解决方法的类型:道德规范和社会约束,慈善组织,把不同经营类型的商业组织合并,利益各方签订合约。
科斯定理:如果私人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就资源配置进行协商,他们就能自己解决外部性问题。
科斯定理:私人市场可以自己达到有效率的结果。
私人结果=有效率的结果。
无论最初的权利如何分配,私人市场最后都能达到有效率的结果。
为什么私人解决办法并不总是有效?1,交易成本。
各方在达成协议与遵守协议过程中发生的成本,最终使双方达不成对双方都有利的结果。
2,固执。
等待一个对自己更好的交易。
3,协调问题。
利益各方人数众多时,协调各方成本高昂、困难、甚至不可能。
外部性:当买卖双方间的交易直接影响到第三方。
负外部性:社会最优数量小于市场均衡数量。
正外部性:社会最优数量大于市场均衡数量。
受外部性影响的人可以私下解决问题。
科斯定理:若利益各方可以无成本地协商,那么他们总会达成协议使资源配置有效率。
当利益各方不能充分解决外部性,政府应该介入。
政府可以管制,也可以通过庇古税使外部性内在化。
第十一章:公共物品和公共资源。
“生活中最好的东西都是免费的”当物品可以免费获得时,通常用以配置资源的市场力量就难以发挥作用了。
当一个物品没有价格,私人市场就不能保证该物品能在合适的数量下进行生产和消费。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政策就有可能矫正由此导致大市场失灵,提高经济福利。
物品的不同类型:排他性。
可以组织其他人享用该物品。
竞争性。
某人对该物品的使用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的享受。
四类物品:私人物品,公共物品,公共资源,自然垄断。
私人物品,既有排他性,又有竞争性。
冰激凌,衣服,拥挤的收费公路。
公共物品,既无排他性,又无竞争性。
国防,只是,不拥挤的不收费公路。
公共资源,有竞争性,无排他性。
海洋中的鱼,环境,拥挤的不收费公路。
自然垄断,有排他性,无竞争性。
消防,有线电视,不拥挤的收费公路。
对于公共资源和公共物品,外部性的产生是由于有价值的东西没价值。
因此关于生产消费的私人决策会引起无效率的资源配置,公共政策可以潜在地增进经济福利。
搭便车问题:一个人从一种物品中获益,但是却避免了为此支付。
既然人们不能被排除在对公共物品的享用之外,那么个人就会拒绝为该物品支付,寄希望于别人为此支付。
搭便车问题阻碍了私人市场提供公共物品。
政府可以决定提供公共物品,只要总收益大于总成本。
通过提供公共物品,并用税收收入为此支付,政府能让每个人都变得更好。
一些重要公共物品:国防,基础研究,反贫困计划。
成本收益分析:估计物品对于社会整体而言的总成本和总收益。
困难,赖以估计社会收益和资源成本的价格并不存在,生命的价值、消费者的价值和审美的价值都难以估计。
公共资源,不具有排他性,对于想使用的人,总是可以免费得到它们。
具有竞争性,因为某人的使用会减少其他人的使用。
公共资源,无排他性,不能组织搭便车者的使用,企业无激励提供该物品,政府确认它们的供给。
公共资源,有竞争性,一人使用减少另一人对它的享用,政府确保它们不被过度使用。
公地悲剧:说明为什么公共资源的使用大于合意的水平。
私人激励(免费使用土地)超过社会激励(有保护的使用)。
防止公共资源过度使用的政策:管制资源的使用。
征收矫正性税收,打渔捕猎的许可证,对拥挤的公园收门票。
拍卖使用资源的许可证。
公共资源的例子:清洁的空气和水,石油矿藏,拥挤的道路,海洋的鱼类。
奶牛没有绝种:私人所有权的利润动机。
产权的重要性:当产权没有很好地被确立(某些有价值的物品没有拥有合法权利的所有者来支配),市场就不能有效率地配置资源。
公共物品往往供给不足,而公共资源却消费过度。
问题源于产权没有很好的建立:没有人拥有空气的产权,每人能够对污染者收费。
每人能对从国防中收益的人收费。
政府能够使用合适的政策潜在地解决这些问题。
物品:是否具有排他性和竞争性。
排他性:有可能组织别人使用该物品。
竞争性:如果一个人对它的享用妨碍了其他人对同一物品的享用。
由于人们使用公共物品不付费,当该物品由私人提供,就有激励去搭便车。
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提供多少取决于成本收益分析。
由于人们使用公共资源无需付费,就容易过度地使用之。
政府想办法限制对公共资源的使用。
第十二章:税制的设计。
政府有时候可以改善市场结果:提供公共物品,监管公共资源的使用,解决外部性的影响。
政府需要通过税收来筹集收入,来行使这些职能。
对一种物品征税减少了那种物品的销售量,税收由买者和卖着分摊,具体的分摊比例取决于供给弹性和需求弹性。
引起了无谓损失。
美国联邦政府的税收收入,从经济中征收的税收占整个税收的三分之二。
最大的来源:个人所得税。
工薪税:对企业向工人支付的工资所征的税,又称“社会保障税”。
社会保障税:由此获得的税收收入必须用来支付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
公司所得税:根据公司利润(公司出售物品劳务的收入减去生产这些物品和劳务的成本)对其征收的税。
货物税(销售税):向汽油、香烟、酒精饮料等特殊物品征收的税。
中国:从经济中的税收约占百分之六十,主要来源是增值税和营业税。
联邦政府的支付:转移支付和购买公共物品和服务。
转移支付,是政府的一种支付,不是为了交换其他物品和劳务,是政府支出的最大部分。
支出类别:社保(最大一类),国防,收入保障,医疗保障,健康,净利息。
联邦政府的支出。
最大支出,社会保障(对老年人的转移支付)。
医疗支出,医疗保障(对老年人)和其他保健支出(对穷人、医学研究支付)。
收入保障,对贫困家庭的转移支付。
当政府支出超过了政府收入,预算赤字就出现了,政府通过向公众借款来弥补赤字。
未来财政挑战:社保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
医疗费用增加。
增税,增加年轻人的负担。
当政府收入大于政府支出,预算盈余,可用来减少政府的未偿债务。
州和地方政府,征税约占总税收的百分之四十。
销售税,财产税,个人所得税,企业所得税。
支出:教育,公共福利,高速公路。
税收与效率。
如果一种税制能以对纳税人来说较低的成本筹集到等量的收入,这种税制就比另一种更有效率。
纳税人的成本:税收支付本身,无谓损失,管理负担。
无谓损失:(人们会对激励做出反应)税收扭曲了激励,人们根据税收激励,而不是他们买卖物品和劳务的真实成本和利益来配置资源。
导致无谓损失,纳税人经济福利的减少超过了政府筹集到的收入的部分。
所得税和消费税。
所得说减少了储蓄的激励。
消费税,维持对储蓄的激励,对个人退休保障和长期经济增长都有利。
管理负担,包括人们为遵照税法纳税时花费的时间和金钱。
鼓励人们将资源用在合法避税上,比如雇佣会计师寻找税制的漏洞来减少税收负担。
通过简化税法可以减少税制的管理负担,但是在政治上困难。
平均税率:支付的总税收除以总收入,衡量纳税人做出的牺牲。
边际税率:增加一美元收入所支付的额外税收。
衡量税收对工作努力程度、储蓄的影响。
边际税率决定所得税的无谓损失。
定额税:对每个人等量征收的税收。
定额税最有效率,没有引起无谓损失,没有扭曲激励,最小化管理负担。
然而,定额税不公平,富人和穷人付同样多的税收。
税收政策的另一个目标:平等公平地分配税收负担。
对于平等达成共识很困难。
收益原则:认为人们应该根据他们从政府服务中得到的利益来纳税的思想。
努力使公共物品和私人物品相似,使用的多,支付的也应该多。
汽油税,被用来支持公路网的运营。
支付能力原则:认为应该根据一个人可以承受的负担来对这个人征税的思想,主张所有的纳税人应该做出“平等的牺牲”。
纵向平等,主张支付能力更强的纳税人应该缴纳更多税收的思想。
比例税,不管收入多少,缴纳收入中相同比例的税收。
类退税,高收入纳税人缴纳的税收在收入中的比例低于低收入纳税人的税收。
累进税,高于。
美国,实行累进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