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五师八十八团学校九年级数学下册 小结与复习教案1 新人教版【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94.51 KB
- 文档页数:5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第二十六章 反比例函数17.1.1反比例函数的意义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2.能判断一个给定的函数是否为反比例函数,并会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3.能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二、重、难点1.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能根据已知条件写出函数解析式2.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三、例题的意图分析教材第46页的思考题是为引入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而设置的,目的是让学生从实际问题出发,探索其中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通过观察、讨论、归纳,最后得出反比例函数的概念,体会函数的模型思想。
教材第47页的例1是一道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题,此题的目的一是要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概念的理解,掌握求函数解析式的方法;二是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函数所蕴含的“变化与对应”的思想,特别是函数与自变量之间的单值对应关系。
补充例1、例2都是常见的题型,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补充例3是一道综合题,此题是用待定系数法确定由两个函数组合而成的新的函数关系式,有一定难度,但能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课堂引入1.回忆一下什么是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它们的一般形式是怎样的?2.体育课上,老师测试了百米赛跑,那么,时间与平均速度的关系是怎样的?五、例习题分析例1.见教材P47分析:因为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所以先设x k y =,再把x =2和y =6代入上式求出常数k ,即利用了待定系数法确定函数解析式。
例1.(补充)下列等式中,哪些是反比例函数(1)3x y =(2)x y 2-= (3)xy =21 (4)25+=x y (5)x y 23-= (6)31+=xy (7)y =x -4 分析: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关键看上面各式能否改写成xk y =(k 为常数,k ≠0)的形式,这里(1)、(7)是整式,(4)的分母不是只单独含x ,(6)改写后是x x y 31+=,分子不是常数,只有(2)、(3)、(5)能写成定义的形式例2.(补充)当m 取什么值时,函数23)2(m x m y --=是反比例函数? 分析:反比例函数xk y =(k ≠0)的另一种表达式是1-=kx y (k ≠0),后一种写法中x 的次数是-1,因此m 的取值必须满足两个条件,即m -2≠0且3-m 2=-1,特别注意不要遗漏k ≠0这一条件,也要防止出现3-m 2=1的错误。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小结——《反比例函数》复习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节是小结章节,主要是对反比例函数的复习。
本节课的内容包括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图象和解析式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对函数有一定的认识和理解。
但是,对于反比例函数的理解可能还不够深入,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例来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能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的定义、性质和解析式。
2.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和图象的理解。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实例分析的教学方法。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通过合作交流,促进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提高团队协作能力;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反比例函数的实际应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正比例函数和一次函数的知识,引导学生自然地过渡到反比例函数的学习。
2.新课导入:介绍反比例函数的定义和性质,让学生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概念。
3.实例分析:通过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
4.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和图象,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5.总结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反比例函数的知识,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理解。
6.课堂练习: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反比例函数的知识。
7.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反比例函数的知识。
初三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4篇初三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11、教材分析(1)知识结构(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三角形内切圆的概念及内心的性质.因为它是三角形的重要概念之一.难点:①难点是“接”与“切”的含义,学生容易混淆;②画三角形内切圆,学生不易画好.2、教学建议本节内容需要一个课时.(1)在教学中,组织学生自己画图、类比、分析、深刻理解三角形内切圆的概念及内心的性质;(2)在教学中,类比“三角形外接圆的画图、概念、性质”,开展活动式教学.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尺规作的方法,理解三角形和多边形的内切圆、圆的外切三角形和圆的外切多边形、三角形内心的概念;2、应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研究内切圆,逐步培养学生的研究问题能力;3、激发学生动手、动脑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教学重点:三角形内切圆的作法和三角形的内心与性质.教学难点:三角形内切圆的作法和三角形的内心与性质.教学活动设计(一)提出问题1、提出问题:如图,你能否在△ABC中画出一个圆?画出一个的圆?想一想,怎样画?2、分析、研究问题:让学生动脑筋、想办法,使学生认识作三角形内切圆的实际意义.3、解决问题:例1 作圆,使它和已知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引导学生结合图,写出已知、求作,然后师生共同分析,寻找作法.提出以下几个问题进行讨论:①作圆的关键是什么?②假设⊙I是所求作的圆,⊙I和三角形三边都相切,圆心I应满足什么条件?③这样的点I应在什么位置?④圆心I确定后半径如何找.A层学生自己用直尺圆规准确作图,并叙述作法;B层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完成这个题目后,启发学生得出如下结论:和三角形的各边都相切的圆可以作一个且只可以作出一个.(二)类比联想,学习新知识.1、概念:和三角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内切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内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外切三角形.2、类比:名称确定方法图形性质外心(三角形外接圆的圆心)三角形三边中垂线的交点(1)OA=OB=OC;(2)外心不一定在三角形的内部.内心(三角形内切圆的圆心)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1)到三边的距离相等;(2)OA、OB、OC分别平分∠BAC、∠ABC、∠ACB;(3)内心在三角形内部.3、概念推广:和多边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叫做多边形的内切圆,这个多边形叫做圆的外切多边形.4、概念理解:引导学生理解及圆的外切三角形的概念,并与三角形的外接圆与圆的内接三角形概念相比较,以加深对这四个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弄清“内”与“外”、“接”与“切”的含义.“接”与“切”是说明三角形的顶点和边与圆的关系:三角形的顶点都在圆上,叫做“接”;三角形的边都与圆相切叫做“切”.(三)应用与反思例2 如图,在△ABC中,∠ABC=50°,∠ACB=75°,点O是三角形的内心.求∠BOC的度数分析:要求∠BOC的度数,只要求出∠OBC和∠0CB的度数之和就可,即求∠l十∠3的度数.因为O是△ABC的内心,所以OB和OC分别为∠ABC和∠BCA 的平分线,于是有∠1十∠3= (∠ABC十∠ACB),再由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易求出∠BOC的度数.解:(引导学生分析,写出解题过程)例3 如图,△ABC中,E是内心,∠A的平分线和△ABC的外接圆相交于点D 求证:DE=DB分析:从条件想,E是内心,则E在∠A的平分线上,同时也在∠ABC的平分线上,考虑连结BE,得出∠3=∠4.从结论想,要证DE=DB,只要证明BDE为等腰三角形,同样考虑到连结BE.于是得到下述法.证明:连结BE.E是△ABC的内心又∵∠1=∠2∠1=∠2∴∠1+∠3=∠4+∠5∴∠BED=∠EBD∴DE=DB练习分析作出已知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并说明三角形的内心是否都在三角形内.(四)小结1.教师先向学生提出问题:这节课学习了哪些概念?怎样作已知?学习时互该注意哪些问题?2.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归纳总结:(1)学习了三角形内切圆、三角形的内心、圆的外切三角形、多边形的内切圆、圆的外切多边形的概念.(2)利用作三角形的内角平分线,任意两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就是内切圆的圆心,交点到任意一边的距离是圆的半径.(3)在学习有关概念时,应注意区别“内”与“外”,“接”与“切”;还应注意“连结内心和三角形顶点”这一辅助线的添加和应用.(五)作业教材P115习题中,A组1(3),10,11,12题;A层学生多做B组3题.探究活动问题:如图1,有一张四边形ABCD纸片,且AB=AD=6cm,CB=CD=8cm,∠B=90°.(1)要把该四边形裁剪成一个面积的圆形纸片,你能否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圆心,若能请你度量出圆的半径(精确到0.1cm);(2)计算出的圆形纸片的半径(要求精确值).提示:(1)由条件可得AC为四边形似的对称轴,存在内切圆,能用折叠的方法找出圆心:如图2,①以AC为轴对折;②对折∠ABC,折线交AC于O;③使折线过O,且EB与EA边重合.则点O为所求圆的圆心,OE为半径.(2)如图3,设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通过面积可得:6r+8r=48,∴r=.初三下册数学人教版教案2函数一、教学目的1.使学生理解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和函数值的意义。
反比例函数一、复习目标分析:复1、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表达式;习目知识技能2、熟练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标3、掌握用反比例函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通过观察、对比比、总结等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数形结合、复数学思考分类讨论、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综合习目运用能力。
标解决问题能够利用与反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解决有关问题。
情感态度通过对反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的复习过程,感受生活中的变量关系,提高学习的热情、增强探究的意识。
重点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解决问题。
难点运用数形结合、分类讨论、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解决与反比例函数有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过程设计:问题与情景师生行为设计意图[活动一] 教师:出示课件“本节复习目标和出示课件“本节复习目标和本节知识本节知识结构图:”结构图:”学生:仔细阅读本节复习目标和本明确复习方向,激节知识结构图发学生学习欲望。
本次活动中,教师应重点关注:学生是否能够回忆起反比例函数的相关基础知识。
[活动二] 教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而后通过抢答调动学生出示课件“考点一”抢答有关反比例函数的基础知识。
的学习积极性。
思考:学生:①定义: y= k(k ≠ 0) 。
掌握反比例函数的( 1)反比例函数定义:?x 一般式及其条件,为下( 2)反比例函数等价形式?( 3)随堂训练:下列函数y 与 x 是反比例函数的是?x - 1①y 5 ② y=kx③ y= 1④ y=2x⑤ x y=0 x 3⑥y=-x -1⑦ 2y=x⑧ y=32x[活动三]出示课件“考点二:图像与性质”思考:(1)反比例函数图像名称?(2)反比例函数图像位置的确定因素?(3)反比例函数图像增减性的注意事项?(4)反比例函数图像对称性?(5)面积不变性②等价变形:节解析式的确定打下基yky=kx-1础。
xxy=ky 与 x 成反比例通过等价变形,使学生真正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实质③ y 与 x 是反比例函数的是③、⑥、通过随堂训练得知⑧学生的掌握情况,为下教师:( 1)定义: y=k(k ≠ 0) 中 k面的学习做铺垫。
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品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品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新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品教案))(word版可编辑修改)的全部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人教版数学教案九年级下册2012—2013学年度教师星火中学九年级(1)(2)班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五个一”课堂教学程序设计设计意图一、提出问题1,同学们可以回想一下,一次函数的性质是如何研究的?(先画出一次函数的图象,然后观察、分析、归纳得到一次函数的性质)2.我们能否类比研究一次函数性质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呢?如果可以,应先研究什么?(可以用研究一次函数性质的方法来研究二次函数的性质,应先研究二次函数的图象)3.一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二次函数的图象是什么?二、范例例1、画二次函数y=x2的图象.解:(1)列表:在x的取值范围内列出函数对应值表:x…-3-2-10123…y…9410149…(2)在直角坐标系中描点:用表里各组对应值作为点的坐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描点(3)连线:用光滑的曲线顺次连结各点,得到函数y=x2的图象,如图所示。
为什么?让学生观察y=x2、y=2x2的图象,填空;当a〉0时,抛物线y=ax2开口______,在对称轴的左边,曲线自左向右______;在对称轴的右边,曲线自左向右______,______是抛物线上位置最低的点。
图象的这些特点反映了函数的什么性质?先让学生观察下图,回答以下问题;(1)X A、X B大小关系如何?是否都小于0?(2)y A、y B大小关系如何?(3)X C、X D大小关系如何?是否都大于0?(4)y C、y D大小关系如何?(X A〈X B,且X A〈0,X B〈0;y A〉y B;X C<X D,且X C〉0,X D〉0,y C〈y D)其次,让学生填空。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九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基本情况分析1.学生情况通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多数同学学习数学的兴趣渐浓,学习的自觉性明显提高,学习成绩在不断进步,但是由于一些学生数学基础太差,学生数学成绩两极分化的现象没有显著改观,给教学带来很大难度。
设法关注每一个学生,重视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是教学的首要地位。
2.学习内容分析本期教学进程主要分为新课教学和总复习教学两大阶段。
新课教学共分四章。
第一章《反比例函数》、《相似》、《锐角三角函数》、《投影与视图》。
总复习是本期教学的一个重点。
通过系统的总复习使学生全面熟悉初中数学教学内容,在牢固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能娴熟的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
本学期就将开始进入专题总复习,将九年制义务教育数学课本教学内容分成代数、几何两大部分,其中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六大版块即:“实数与统计”、“方程与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三角形”、“四边形”、“圆”是学业考试考中的重点内容。
在《课标》要求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当前课堂教学的目标。
在近几年的中考试卷中逐渐出现了一些新颖的题目,如探索开放性问题,阅读理解问题,以及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应用问题。
这些新题型在中考试题中也占有一定的位置,并且有逐年扩大的趋势。
如果想在综合题以及应用性问题和开放性问题中获得好成绩,那么必须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
因此在总复习阶段,必须牢牢抓住基础不放,对一些常见题解题中的通性通法须掌握。
学生解题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审题不清,不能正确理解题意;(2)解题时自己画几何图形不会画或有偏差,从而给解题带来障碍;(3)对所学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不够;(4)几何依然对部分同学是一个难点,主要是几何分析能力和推理能力较差。
(5)阅读理解能力偏差,见到字数比较多的解答题先产生畏惧心理。
(6)不能对知识灵活应用。
二、学习目标师生共同努力,使绝大多数学生达到或基本达到《课标》的要求,注重基础训练,顾及多数人的水平和接受能力,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协调发展。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案(一)一、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关系的应用题.(二)能力训练点: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通过列方程解应用问题,进一步体会代数中方程的思想方法解应用问题的优越性.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有关数与数字之间的关系的应用题.2.教学难点:根据数与数字关系找等量关系.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初一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实际上是据实际题意,设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但有的实际问题,列出的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是一元二次方程,这就是我们本节课所研究的问题,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有关数字方面的问题.(二)整体感知:本小节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继续和发展.由于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或一次方程组)解的应用题,一般都可以用算术方法解,而需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的应用题,一般说是不能用算术方法来解的,所以,讲解本小节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的优越性与必要性.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来说,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都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判断根是否适合题意、作出正确的答案.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问题,其应用相当广泛,如在几何、物理及其他学科中都有大量问题存在;其数量关系也比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的问题复杂的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渗透设未知数、列方程的代数方法,领略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例1是已知两个连续奇数求这两个数的问题,讲清这个问题的关键是搞清楚“两连续奇数”的意义,能用代数式分别表示出两个连续奇数,问题就可以解决,启发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并加以对比,从而开拓思路.(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1.复习提问(1)列方程解应用问题的步骤?①审题,②设未知数,③列方程,④解方程,⑤答.(2)两个连续奇数的表示方法是,2n+1,2n-1;2n-1,2n-3;……(n表示整数).2.例1 两个连续奇数的积是323,求这两个数.分析:(1)两个连续奇数中较大的奇数与较小奇数之差为2,(2)设元(几种设法).设较小的奇数为x,则另一奇数为x+2,设较小的奇数为x-1,则另一奇数为x+1;设较小的奇数为2x-1,则另一个奇数2x+1.以上分析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回答,有三种设法,就有三种列法,找三位学生使用三种方法,然后进行比较、鉴别,选出最简单解法.解法(一)设较小奇数为x,另一个为x+2,据题意,得x(x+2)=323.整理后,得x2+2x-323=0.解这个方程,得x1=17,x2=-19.由x=17得x+2=19,由x=-19得x+2=-17,答:这两个奇数是17,19或者-19,-17.解法(二)设较小的奇数为x-1,则较大的奇数为x+1.据题意,得(x-1)(x+1)=323.整理后,得x2=324.解这个方程,得x1=18,x2=-18.当x=18时,18-1=17,18+1=19.当x=-18时,-18-1=-19,-18+1=-17.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或者-19,-17.解法(三)设较小的奇数为2x-1,则另一个奇数为2x+1.据题意,得(2x-1)(2x+1)=323.整理后,得4x2= 324.解得,2x=18,或2x=-18.当2x=18时,2x-1=18-1=17;2x+1=18+1=19.当2x=-18时,2x-1=-18-1=-19;2x+1=-18+1=-17答:两个奇数分别为17,19;-19,-17.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分析解决下面三个问题:1.三种不同的设元,列出三种不同的方程,得出不同的x值,影响最后的结果吗?2.解题中的x出现了负值,为什么不舍去?答:奇数、偶数是在整数范围内讨论,而整数包括正整数、零、负整数.3.选出三种方法中最简单的一种.练习1.两个连续整数的积是210,求这两个数.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321,求这三个数.3.已知两个数的和是12,积为23,求这两个数.学生板书,练习,回答,评价,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例2 有一个两位数等于其数字之积的3倍,其十位数字比个位数字小2,求这两位数.分析:数与数字的关系是: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三位数=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解:设个位数字为x,则十位数字为x-2,这个两位数是10(x-2)+x.据题意,得10(x-2)+x=3x(x-2),整理,得3x2-17x+20=0,当x=4时,x-2=2,10(x-2)+x=24.答:这个两位数是24.以上分析,解答,教师引导,板书,学生回答,体会,评价.注意:在求得解之后,要进行实际题意的检验.练习1 有一个两位数,它们的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之和为8,如果把十位数字与个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两位数乘以原来的两位数就得1855,求原来的两位数.(35,53)2.一个两位数,其两位数字的差为5,把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调换后所得的数与原数之积为976,求这个两位数.教师引导,启发,学生笔答,板书,评价,体会.(四)总结,扩展1.列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步骤与以前列方程解应用题一样,其中审题是解决问题的基础,找等量关系列方程是关键,恰当灵活地设元直接影响着列方程与解法的难易,它可以为正确合理的答案提供有利的条件.方程的解必须进行实际题意的检验.2.奇数的表示方法为 2n+1,2n-1,……(n为整数)偶数的表示方法是2n(n是整数),连续奇数(偶数)中,较大的与较小的差为2,偶数、奇数可以是正数,也可以是负数.数与数字的关系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三位数=(百位数字×100)+(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3.通过本节课内容的比较、鉴别、分析、综合,进一步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深刻体会方程的思想方法在解应用问题中的用途.四、布置作业教材P.42中A1、2、五、课后记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来说,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都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判断根是否适合题意、作出正确的答案.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问题,其应用相当广泛,如在几何、物理及其他学科中都有大量问题存在;其数量关系也比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的问题复杂的多.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渗透设未知数、列方程的代数方法,领略知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6.小结——《反比例函数》复习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第26课主要介绍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了函数、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对函数知识的进一步拓展和深化。
反比例函数是初中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它在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物理学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化学中的浓度与体积的关系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图像,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函数知识,对比例函数、一次函数、二次函数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和性质相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来感受反比例函数的特点,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体会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同时,九年级的学生即将面临中考,学习压力较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调整教学节奏,适当给予学生思考和练习的时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能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实例、分析问题、探究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反比例函数的概念、性质和图像。
2.难点:反比例函数图像的特点和实际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反比例函数,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感受反比例函数的意义。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实例,发现反比例函数的规律,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究反比例函数的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练习法:通过适量练习,巩固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知识掌握,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章末复习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原创不容易,【关注】,不迷路!【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理解并掌握锐角三角形函数的意义,能用定义进行相关的计算;2.熟记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能用计算器求任意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或利用锐角的三角函数值求相应角的度数;3.能用解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过程与方法】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情感态度】进一步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方法,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教学重点】通过对本章知识的回顾,巩固所学知识,能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教学难点】运用锐角三角函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一、知识框图,整体把握【教学说明】教学前,教师应根据本章知识内容设计一个适合要求的知识结构框图,教学时,与学生一道回顾本章知识,按自己的设计思路展示出结构图,让学生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系统理解.二、释疑解惑,加深理解问题1请用计算器探索出锐角函数的函数值随自变量锐角从小到大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你有什么发现?【教学说明】教师可引导学生利用计算器求出0°〜10°,10°〜20°,20°〜30°,……,80°〜90°之间的某一锐角的三角函数值,通过分析得到的函数值,可获得锐角三角函数的一些简单性质.【归纳结论】对于锐角A,它的正弦函数(sinA)的函数值随自变量锐角A的增大而增大,且sinA必满足0<sinA<1;它的余弦函数(cosA)的函数值随锐角A 的增大而减小,且cosA必满足0<COSA<1;它的正切函数(tanA)的函数值随锐角A的增大而增大,且tanA满足tanA>0.试一试若锐角A的余弦值cosA=3,则锐角A的取值范围是()A.60°<A<90°B.45°<A<60°C.30°<A<45°D.0°<A<30°分析与解由于cos30°=32≈0.866,cos45°=22≈0.707,cos60°=12,且cosA==0.75,知cos45°<cosA<cos30°,结合余弦函数的性质,其函数值随角度的增大而减小,从而可知30°<A<;45°,故应选C.问题2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及勾股定理,你能证明sin2A+cos2A=1吗?你有何发现?问题3若∠A+∠B=90,你能探索出tanA与tanB之间有什么关系吗?与同伴交流.【教学说明】教师应引导学生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直角三角形的边角关系及相应锐角的三角函数的意义不难得出结论.经历由问题1的感性认识问题2、3的理性思考可进一步开拓学生的思维能力,增强解题技能.【结论】1.对于任意锐角A,总有sin2A+cos2A=1;2.若两个锐角∠A,∠B满足∠A+∠B=90°,则必有tanA•tanB=1.试一试化简22sin232sin231cos23︒-︒+-︒-tan1°·tan11°·tan21°·tan31°·tan89°·tan79°·tan69°·tan59°.分析与解2sin232sin23︒-︒=2sin231︒-()=||=1-sin23°,21cos23-︒=2sin23︒=sin23°,及tan°·tan89°=1可得到原式=1-sin23°+sin23°-1=0.三、典例精析,复习新知例1在Rt△ABC中,∠C=90°,已知cosA=13,求cosB和tanA的值.分析与解结合图形及已知条件,由cosA==ACAB,故不妨设AC=m,则AB=3m,由勾股定理易得BC=22m,从而cosB=BCAB=223mm=223,tanA=BCAC=22mm=22.例2如图,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以AB为直径的⊙O经过点C,E是⊙O上一点,且∠BEC=45°.(1)试判断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2)若BE=8cm,sin∠BCE=45,求⊙O的半径.分析与解本例是一道圆、平行四边形、锐角三角函数的小综合问题,在(1)中可直接由∠BEC=45°得到∠BOC=90°(添加辅助线OC),再利用平行四边形性质,可得到∠OCD=∠BOC=90°,从而CD是⊙O的切线;在(2)中,应先连AE,利用圆的性质可得∠BAE=∠BCE,又AB为⊙O直径,故△ABC为直角三角形,这样由sin∠BCE=45,得到sin∠BAE=45=BEAB,又BE=8,从而得AB=10,故⊙O的半径为5.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发现,对于不是直角三角形中的锐角三角函数问题,常常需通过添加辅助线,将这一锐角三角函数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某个角的三角函数来解决问题.例3小刘同学在课外活动中观察吊车的工作过程,绘制了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已知吊车吊臂的支点O距离地面的高OO'=2米,当吊臂顶端由A点抬升至点A'(吊臂长度不变)时,地面B处的重物(大小忽略不计)被吊至B'处,紧绷着的吊缆A B''=AB.AB垂直地面O'B于点B,A B''垂直地面O'B于点C,吊臂长度O A'=OA=10m,且cosA=35,sin A'=12.(1)求此重物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BC;(2)求此重物在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B'C.(结果保留根号)分析与解过O 作OF ⊥AB 于F ,交A B ''于点E (如图),这样可在Rt △AOF中,利用OA=10,cosA=35,求出AF=6,从而得OF=8,在Rt △A 'OE 中,由O A '=10,sin A '=12,得OE=5,从而BC=EF=OF-OE=8-5=3m ,即重物在水平方向移动的距离为3m ;同样,可求出AB=AF+BF=AF+OO '=6+2=8,在Rt △A 'OE 中,可得A 'E=53.故A 'C=A 'E+EC=53+2,这样B 'C=A 'C-A B ''=A 'C-AB=53+2-8=53-6,即此重物在竖直方向移动的距离为(53-6)m.例4某校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的同学欲测量公园内一棵树DE 的高度.他们在这棵树正前方一座楼亭前的台阶上A 点处测得树顶端D 的仰角为30°,朝着这棵树的方向走到台阶下的点C 处,测得树顶端D 的仰角为60°,已知A 点的高度AB 为2m ,台阶AC 的坡度为1∶3(即AB ∶BC=1∶3,且B 、C 、E 三点在同一直线上,请根据以上条件求出树DE 的高度(测倾器的高度忽略不计).分析与解如图,过点A 作AF ⊥DE 于F ,则四边形ABEF 为矩形.∴AF=BE ,EF=AB=2.设DE=x ,在Rt △CDE 中,CE=tan DCE DE ∠=tan 60?DE =33x . 在Rt △AFD 中,DF=DE -EF=x -2,∴AE=tan DAF DF ∠=2tan 30?x -=3(x 2)-. ∵AF=BE=BC+CE ,∴3(x 2)-=23+33x .解得x=6.即树DE 的高度为6m. 例5图甲是一个水桶模型示意图,水桶提手结构的平面图是轴对称图形,当点O 到BC (或DE )的距离大于或等于⊙O 的半径时(⊙O 是桶口所在圆,半径为OA ),提手才能从图甲的位置转到图乙的位置,这样的提手才合格.现用金属材料做了一个水桶提手(如图丙A-B-C-D-E-F ,C-D 是CD 〖TX(〗,其余是线段),O是AF 的中点,桶口直径AF=34cm ,AB=FE=5cm ,∠ABC=∠FED=149°.请通过计算判断这个水桶提手是否合格. (参考数据:314≈17.72,tan73.6°≈3.40,sin75.4°≈0.97,)分析与解要判断图丙中所示提手是否合格,可过O 作OM ⊥BC 于M ,只须比较OM 与OA 的大小即可.这时再连OB ,在Rt △ABO 中,由tan ∠ABO=OA OB =175=3.4及tan73.6°=3.4可知∠ABO=73.6°,又∠ABC=149°,从而∠MBO=75.4°,又OB=22AB OA +=25289+=314≈17.72,且sin ∠MBO=OM OB,∴OM=OB ·sin ∠MBO=17.72×sin75.4°=17.72×0.97≈17.2,由OM >OA 知,这个提手是合格的.【教学说明】上述所选四道题中的例1,例2可由学生自主探究,独立完成,然后相互交流,互相检查.例3、例4文字叙述较长,教师应作好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探寻结论,进一步体验用锐角三角函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方法,加深对本章知识的理解.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教学说明】师生相互交流,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提出来与大家分享,也可帮助学生进行知识、方法的提炼,形成完整的知识结构.1.布置作业:从教材P84~85复习题28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练习.本课时为复习课,首先要让学生了解本章的知识体系,教学的展开以问题的解决为中心,指导学生自主理清由实际问题转化为三角函数模型的思路,增强学生数学问题的转化意识.【素材积累】辛弃疾忧国忧民辛弃疾曾写《美芹十论》献给宋孝宗。
第二十六章反比例函数26.1 反比例函数26.1.1 反比例函数【知识与技能】1.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2.能够根据已知条件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过程与方法】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过程中,体会反比例函数来源于生活实际,并确定其解析式.【情感态度】经历反比例函数的形成过程,体验函数是描述变量关系的重要数学模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和探索能力.【教学重点】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意义,确定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教学难点】反比例函数解析式的确定.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京沪线铁路全程为1463km,乘坐某次列车所用时间t(单位:h)随该次列车平均速度v(单位:km/h)的变化而变化,速度v和时间t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式表示?【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予以回答.教师应关注学生能否正确理解路程一定时,运行时间与运行速度两个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能否正确列出函数关系式,对有困难的同学教师应及时予以指导.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某住宅小区要种植一个面积为1000 m2的长方形草坪,草坪的长为y (单位:m)随宽x(单位:m)的变化而变化,你能确定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吗?问题2已知北京市的总面积为1. 68 ×104平方千米,人均占有的土地面积S(单位平方千米/人)随全市人口 n(单位:人)的变化而变化,则S与n的关系式如何?说说你的理由.思考观察你列出的三个函数关系式,它们有何特征,不妨说说看看.【教学说明】学生相互交流,探寻三个问题中的三个函数关系式,教师再引导学生分析三个函数的特征,找出其共性,引入新知.反比例函数:形如y =kx(k≠0)的函数称为反比例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 y是x的函数,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不等于0的一切实数.试一试下列问题中,变量间的对应关系,可用怎样的函数解析式表示?(1)一个游泳池的容积为2000m 3,注满游泳池所用的时间t(单位:h)随注水速度v(单位: m 3/h)的变化而变化;(2)某长方体的体积为1000cm 3,长方体的高h(单位:cm)随底面积S (单位:cm 2 )的变化而变化.(3)—个物体重100牛,物体对地面的压强 P 随物体与地面的接触面积S 的变化而变化.【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1)、(2)、(3)题,教师巡视,关注学生完成情况,肯定他们的成绩,提出个别同学问题,帮助学生加深对构建反比例函数模型的理解.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已知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当x =2 时,y = 6.(1) 写出y 与x 之间的函数解析式;(2) 当x =4时,求y 的值.【分析】由于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故可说其表达式为y =k x ,只须把x =2,y=6代入,求出k 值,即可得y =12x ,再把x =4代入可求出 y=3.【教学说明】本例展示了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方程,教师在评讲时应予以强调.在评讲前,仍应让学生自主探究,完成解答,锻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例2 如果y 是z 的反比例函数,z 是x 的 正比例函数,且x ≠0,那么y 与x 是怎样的函数关系?【分析】 因为y 是z 的反比例函数,故可设y =1k z(K 1≠0),又z 是x 的正比例函数,则可设 z = 2k x (2k ≠0)x ≠0,∴ y =12k k x . 11220,k 0,0,k k k ≠≠∴≠ 故y =12k k x是y 关于x 的反比例函数. 【教学说明】本例仍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相互交流探索结论.最后教师予以评讲,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如设:y =k x,z=kx 时没有区分比例系数)予以强调,并对题中x ≠0的条件的重要性加以解释,帮助学生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意义的理解.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下列哪个等式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 y = 4x, y x= 3, y=6x+1,xy=123. 2.已知y 与x 2成反比例,并且当x= 3时,y=4.(1)写出y 和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吗?(2)求出当x =1.5时y 的值.【教学说明】让学生通过对上述两道题的探究,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意义的理解,增强确定反比例函数表达式的解题技能,教师巡视,再给出答案并解决易错点.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答案】1.只有等式xy=123中,y 是x 的反比例函数.2.解:(1)由题知可设y =2,3k y x x==时y=4,∴ k= 4×9 = 36,即 y = 236x,y 不是 x 的反比例函数. (2)y=236x,x=1.5 时,y=361.5 1.5⨯ =16. 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1.知识回顾.2.谈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教学说明】教师应与学生一起进行交流,共同回顾本节知识,理清解题思路与方法,对普遍存在的疑虑,可共同探讨解决,对少数同学还面临的问题,可让学生与同伴交流获得结果,也可课后个别辅导,帮助他分析,找出问题原因,及时查漏补缺.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6. 1”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反比例函数是初中学习阶段的第二种函数类型.因此本课时教学仍然是从实际问题入手,充分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背景知识,注意挖掘问题中变量的相互关系及变化规律,逐步加深理解.在概念的形成过程中,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一旦建立,即已摆脱其原型成为数学对象.反比例函数具有丰富的数学含义,可以利用它通过举例、说理、讨论等活动,感知数学眼光,审视某些实际现象.此外,教师在例题的处理上,应要求学生将解题步骤写完整.26.1.2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第1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1)【知识与技能】1. 会用描点法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2. 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验操作、探索思考、观察分析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探究、归纳及概括的能力.【情感态度】在通过画图探究反比例函数图象及其性质过程中,发展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增强求知欲望.【教学重点】画反比例函数图象,理解反比例函数的简单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反比例函数性质,能用性质解决简单的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我们知道,一次函数y = 6x的图象是一条直线,那么反比例函数y =6x的图象是什么形状呢?你能用“描点”的方法画出函数的图象?【教学说明】教师提出问题,学生思考、交流,尝试着解决问题,教师巡视,关注学生的画图,及时纠正个别同学在画图中的不足和失误之处,帮助学生尽可能得到其合适的图象.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问题1 在同一坐标系中画出反比例函数y =6x和y =12x的图象;【教学说明】将全班同学分成两大组,分别完成问题y=6x、y =12x的画图,在学生探索画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恰当点拨:如学生列表时,由于自变量x≠0,故在x <0和x>0时,应各取三个以上的数据,以便使描点画图更精确些;在连线上,x<0和x>0 的两个分支应根据变化趋势用平滑曲线连接,但它们是不能相交的;列表中数据,描点时点的位置等不能出错,以保证图象更能反映出反比例函数的性质.问题2 反比例函数y =-6x和y =-12x的图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比例函数y = 6x和y =-6x的图象呢?同学间相互交流.【教学说明】让两组同学分别交流,找出图象的特征,教师可分别参与讨论,帮助学生获取正确认知.【归纳结论】由图象可发现:(1)它们都是由两条曲线组成,并且随|x|的不断增大(或减小),曲线越来越接近x轴(或y轴),但这两条曲线永不相交;(2) y = 6x和y =-6x及y =12x和y =-12x的图象分别关于x轴对称,也关于y轴对称.思考观察函数y = 6x和y =-6x以及y =12x和y =-12x的图象.(1)你能发现它们的共同特征以及不同点吗?(2)每个函数的图象分别位于哪几个象限?(3)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变化如何变化?【归纳结论】反比例函数y =kx的图象及其性质:(1)反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是双曲线;(2)当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3)当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分别位于第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如图,一次函数y = kx十b的图象与反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相交于A、B两点.(1)根据图象,分别写出A、B的坐标;(2)求出两函数的解析式;(3)根据图象回答:当x为何值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分析】(1)观察图象,可直接写出A、B两点的坐标;(2)利用A、B两点的坐标,用待定系数法建立方程组求解,可确定两函数的解析式;(3 )通过两函数的交点A、B的坐标得出答案.解:(1)观察图象可知A( -6,-2),B(4,3)(2)由点B在反比例函数y =mx的图象上,所以把B(4,3)代入y =mx得3 =4m,故m =12,所以y=12x.由点A、B在一次函数y =kx十b的图象上,所以把A、B两点坐标代入y =kx十b得1 432 6+2,1k b kk bb⎧+==⎧⎪⎨⎨-=-⎩⎪=⎩解得 .所以一次函数解析式为y = 12x+1.(3)由图象可知,当一6<x<0或x>4时,一次函数的函数值大于反比例函数的函数值.【教学说明】本例有一定难度,教师可将题目展开,分步讲解,辅导学生克服对大题的恐惧.本题考查了从图象获取信息,应用待定系数法确定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关系式,以及利用图象比较函数值的大小等知识点.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 .若反比例函数 y =21mx-的图象的一个分支在第三象限,则m的取值范围是.2.如图是某一函数的一部分,则这个函数的表达式可能是()A.y=5xB.y=-x+3C.y=-6 xD.y=4 x【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然后相互交流,谈谈自己的看法,教师应参与学生的讨论,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更好地掌握本节知识.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答案】1.m>122. C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在知识应用过程中需要注意什么?你有哪些收获?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6. 1”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反比例函数的教学重点,学生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练运用.在学习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时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一、三象限;k<0时,双曲线的两个分支在二、四象限),学生可由画法观察图象得知.而增减性由解析式y=kx(k≠0)可得到,学生也容易理解.但从图象观察增减性较难,借助计算机的动态演示就容易多了,所以本课教学最好用多媒体,因为运用多媒体比较函数图象,可以使学生更直观、更清楚地看清函数的变化,从而使学生加深对函数性质的理解.通过本课的教学,教师可深刻地体会到运用信息技术可加强数学课堂教学中的灵活性、直观性. 虽然制作起来比较麻烦,但能使课堂教学达到预想不到的效果,使课堂教学效率也明显提高.第2课时 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2)【知识与技能】理解并掌握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能灵活运用性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与方法】在运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在运用所学新知识解决具体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快乐,激发学习兴趣.【教学重点】灵活运用反比例函数性质解决问题.【教学难点】 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的描述及其与k y x = 中k 的对应关系.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 (1)反比例函数k y x =(0k ≠)的图象及其性质如何 ,不妨说说看.(2)反比例函数在各自象限内的增减性与k y x=(0k ≠)中k 的对应关系如何?与同伴交流,谈谈你的看法.【教学说明】学生相互交流,温习回顾上节知识,为本节的应用作铺垫,教师可予以总结,加深学生认知.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反比例函数的性质主要研究它的图象的位置和函数值的增减情况,列表归纳如下:反比例函数 k y x=(0k ≠) k 的符号 k >0 k <0 图象理一遍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列表归纳,鼓励学生自主总结.【归纳结论】(1)反比例函数kyx=(0k≠),因为x≠0,y≠0,故图象不经过原点.双曲线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一般不说两个分支经过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而说图象的两个分支分别在第一、第三象限(或第二、第四象限).(2)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不是连续的,因此在谈到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时,一般都是在各自的象限内的增减情况.(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无限接近坐标轴,但永远不能和坐标轴相交,也不能“翘尾巴”(4)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位置和函数的增减性都是反比例系数k的符号决定的;反过来,由双曲线所在位置和函数的增减性,也可以推断出k的符号.如:已知双曲线kyx=在第二、第四象限,则可知k<0.三、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已知反比例函数kyx=(0k≠)的图象经过点A(2,6).(1)这个函数的图象位于哪些象限?y随x 值的增大如何变化?(2)点B(3,4),C(122-,445- ),D(2,5)是否在这个函数的图象上?【分析】由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kyx=(0k≠)经过点A,把A点坐标(2,6)代入相应的x,y后,可得k=12,故12yx =;由于k=12>0,知函数的图象位于第一、三象限,在各个象限内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增减性可先想象出图象,再依据图象特征可作出说明,注意“各个象限”或“各个分支”是描述反比例函数增减性的前提条件,不能漏掉),再把B、C、D三点坐标代入12yx=中可判断B、C、D三点是否在该函数的图象上.【教学说明】本例应先让学生独立思考,锻炼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完全情况确定评讲方法.例2 如图是反比例函数5myx-=的图象的一个分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象的另一个分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m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A(x1,y1)和点B(x2,y2),如果 x1>x2,那么y1与y2的大小关系如何?说说你的理由.【分析】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只有两种可能,位于第一、第三象限或者位于第二、第四象限.观察图象知,此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的一支位于第一象限,那么另一支必位于第三象限,而位于第一、三象限的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中k>0,即m-5>0,∴ m>5 .而当m>5时,在图象的各个分支上y随x值的增大而减小,故当x1>x2时 y1<y2.【教学说明】本例仍应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形成初步认识后,教师再与全班同学一道分析并给出解答过程,让学生通过反思加深对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及其性质的理解.四、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如图是反比例函数7nyx+=的图象的一支,根据图象回答下列问题:(1)图象的另一支位于哪个象限,常数n的取值范围是什么?(2 ) 在这个函数图象的某一支上任取点 A (a,b)和B (a' ,b' )如果a<a',那么b与b'的大小关系如何?为什么?2.如图,正比例函数y = kx与反比函数3 yx =的图象相交于A、C两点,过A作x轴垂线交x轴于B,连接BC.求△ABC的面积.【教学说明】第1题学生能轻松获得结论,而第2题则需教师给予点拨引导,教师可让学生先分别求出S△AOB 和S△BOC,再求出S△ABC. 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五、师生互动,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你感觉到本节知识有哪些地方是较难理解的?与同伴交流.1. 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6.1”中选取.2. 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是以前函数内容的延续,也是以后学习二次函数的基础.本课时的学习是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和性质的一个再认知的过程,由于八年级学生是刚刚接触双曲线这种函数图象,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抓住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让学生对反比例函数有一个形象和直观的认识.另外在教学时,教师要与学生进行互动交流,并积极让学生自主探究反比例函数中k值的几何意义.26.2 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第1课时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1)【知识与技能】进一步运用反比例函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际问题一建立模型一问题解决”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习兴趣.【教学重点】运用反比例函数的意义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用反比例函数的思想方法分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问题我们知道,确定一个一次函数y = kx+b的表达式需要两个独立的条件,而确定一个反比例函数表达式,则只需一个独立条件即可,如点A(2,3)是一个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的点,则此反比例函数的表达式是,当x=4时,y的值为,而当y=13时,相应的x的值为,用反比例函数可以反映很多实际问题中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你能举出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实例吗?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市煤气公司要在地下修建一个容积为104m3的圆柱形煤气储存室.(1)储存室的底面积S(单位:m2)与其深度 d(单位:m)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 )公司决定把储存室的底面积定为 500m2,施工队施工时应该向地下掘进多深?(3)当施工队按(2)中的计划掘进到地下15m时,碰到坚硬的岩石,为了节约建设资金,公司临时改变计划,把储存室的深改为15m,相应地,储存室的底面积应改为多少才能满足需要(精确到0.01m2)?【分析】已知圆柱体体积公式V=S • d,通过变形可得S=Vd,当V—定时,圆柱体的底面积S是圆柱体的高(深)d的反比例函数,而当S= 500m2时,就可得到d的值,从而解决问题(2),同样地,当d= 15m —定时,代入S = Vd可求得S,这样问题(3)获解.例2 码头工人以每天30吨的速度往一艘轮船上装载货物,装载完毕恰好用了8天时间.(1)轮船到达目的地后开始卸货,卸货速度V(单位:吨/天)与卸货时间t单位:天)之间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由于遇到紧急情况,船上的货物必须在不超过5天内卸载完毕,那么平均每天至少要卸多货?【分析】由装货速度×装货时间=装货总量,可知轮船装载的货物总量为240吨;再根据卸货速度=卸货总量÷卸货时间,可得V与t的函数关系式为V=240t,获得问题(1)的解;在(2)中,若把t=5代入关系式,可得V=48,即每天至少要卸载48吨,则可保证在5天内卸货完毕.此处,若由V=240t得到t=240V,由t≤5,得240V≤5,从而V≥48,即每天至少要卸货48吨,才能在不超过5天内卸货完毕.【教学说明】例2仍可由学生自主探究,得到结论.鼓励学生多角度出发,对问题(2)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学生交流过程中,教师可参与他们的讨论,帮助学生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有困难的学生及时给予点拨,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中都有所收获.例3如图所示是某一蓄水池每1h的排水量V(m3/h)与排完水池中的水所用时间t(h)之间的函数图象.(1) 请你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求出此蓄水的蓄水量.(2) 写出此函数的函数关系式.(3) 若要6h排完水池的水,那么每1h的排水量应该是多少?(4) 如果每1h排水量是5m3,那么水池中的水将用多长时间排完?【分析】解此题关键是从图象中获取有关信息,会根据图象回答.解:(1)由图象知:当每1h排水4m3时,需12h排完水池中的水,∴蓄水量为4×12 = 48(m3 )(2)由图象V与t成反比例,设V=kt(k≠0).把V=4,t=12代入得k=48,∴V =48t(t>0).(3)当t=6时,486V== 8,即每1h排水量是8m3⑷当V=5时,5 = 48t,485t∴== 9.6(h),即水池中的水需要用9.6h排完.【教学说明】例3相比前面两例,难度增加,教师在讲解本题时,要辅导学生从图象中获取信息,会根据图象回答问题.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某玻璃器皿公司要挑选一种容积为1升 (1升=1立方分米)的圆锥形漏斗.(1)漏斗口的面积S与漏斗的深d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如果漏斗口的面积为100厘米2,则漏斗的深为多少?2.市政府计划建设一项水利工程,工程需要运送的土石方总量为106m3,某运输公司承办了这项工程运送土石方的任务.(1)运输公司平均每天的工作量V(单位:m3/天)与完成运送任务所需的时间t(单位:天)之间具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这个运输公司共有100辆卡车,每天一共可运送土石方104m3.则公司完成全部运输任务需要多长时间?【教学说明】以上两题让学生相互交流,共同探讨,获得结果,使学生通过对上述问题的思考,巩固所学知识,增强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完成上述题目后,教师引导学生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名师导学”部分.【答案】1.解:(1)13Sd=1,S =3d(d>0)(2)100cm2 = 1dm2,当S = 1dm2时,3d=1,d=3dm.2.解:(1)661010,(Vt V tt==>0) .(2)t=662410101010V== .即完成任务需要100天.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和体会,与同伴交流.1.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26. 2”中选取.2.完成创优作业中本课时的“课时作业”部分.本节课是用函数的观点处理实际问题,其中蕴含着体积、面积这样的实际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分析实际情境,建立函数模型,并进一步明确数学问题,将实际问题置于已有的知识背景之中,用数学知识重新解释这是什么,可以是什么,从而逐步形成考察实际问题的能力.在解决问题时,应充分利用函数的图象,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学生已经有了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及其图象与性质这些知识作为基础,另外在小学也学过反比例,并且上学期已经学习了正比例函数、一次函数,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准备.因此,本节课教师可从身边事物入手,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有一种亲切感.在学习中要让学生经历实践、思考、表达与交流的过程,给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来进行交流活动,不断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第2课时实际问题与反比例函数(2)【知识与技能】运用反比例函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增强数学建模思想. 【过程与方法】经历“实际问题一数学建模一拓展应用”的过程,发展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增强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用反比例函数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应用问题.【教学难点】构建反比例函数模型解决实际应用问题,巩固反比例函数性质.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给我一个支点,我可以撬动地球”,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曾如是说,他的“杠杆定律”通俗地讲是:阻力×阻力臂=动力×动力臂.由上述等式,我们发现,当阻力、阻力臂一定时,动力和动力臂成反比例函数关系.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小伟欲用撬棍撬动一块大石头,已知阻力和阻力臂不变,分别为1200 N和0.5 m.(1 )动力F和动力臂l有怎样的函数关系?当动力臂为1.5 m时,撬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2)若想使动力F不超过题(1)中所用力的一半,则动力臂l至少要加长多少?【分析】显然本题应用杠杆定律相关知识来解决问题,首先由阻力和阻力臂的数据得到动力F与动力臂l的函数关系式为F=600l(l>0),再把l=1 . 5代入,求出动力的大小.注意“橇动石头至少需要多大的力”表面上看是不等关系,但用相等关系来解决更方便些.而(2)中的问题即可用F=400×12= 200代入求动力臂的长度的最小值,也可利用不等关系,600l≤400×12,得l的范围是l≥3,而动力臂至少应加长1.5米才行.【教学说明】在本例教学时,应仍由学生自主探究,构建适合题意的反比例函数关系式,让学生加深对反比例函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巡视指导,帮助有困难同学形成正确认知,在大部分学生自主完成后,可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巩固提高:(1 )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释:在我们使用撬棍时,为什么动力臂越长就越省力?(2)你能再举一些应用杠杆原理做实际例子吗?例2—个用电器的电阻是可调节的,其范围是110〜220Ω,已知电压为220 V,这个用电器的电路图如图所示.(1 )输出功率犘与电阻只有怎样的函数关系?(2)这个用电器功率的范围是多少?【分析】要想顺利解决本题,应了解电学中关于电功率P、电阻R和电压U的关系,即有PR = U2,可以发现2UPR=或2URP=.这样由于用电器电压U = 220 V是确定的,从而可得(1)的解应为P =2220R,再把R = 110和R = 220代入可得电功率P值分别为440 W和220 W,故电功率P的范围为220≤P≤440.事实上,这里还可以由2220RP=及 110≤R≤220,得110≤2220P≤220,得220≤P≤440.【教学说明】教学时,教师应先让学生熟悉与本例相关的电学知识,即PR= U2,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由于题目难。
《解直角三角形》教案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理解直角三角形中五个元素的关系,会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二)能力训练点通过综合运用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及锐角三角函数解直角三角形,逐步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1.重点:直角三角形的解法.2.难点:三角函数在解直角三角形中的灵活运用.3.疑点:学生可能不理解在已知的两个元素中,为什么至少有一个是边.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在三角形中共有几个元素?2.直角三角形ABC中,∠C=90°,a、b、c、∠A、∠B这五个元素间有哪些等量关系呢?(1)边角之间关系(2)三边之间关系a2+b2=c2(勾股定理)(3)锐角之间关系∠A+∠B=90°.以上三点正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依据,通过复习,使学生便于应用.(二)整体感知教材在继锐角三角函数后安排解直角三角形,目的是运用锐角三角函数知识,对其加以复习巩固.同时,本课又为以后的应用举例打下基础,因此在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之后,就是运用本课——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来解决的.综上所述,解直角三角形一课在本章中是起到承上启下作用的重要一课.(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我们已掌握Rt△ABC的边角关系、三边关系、角角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在知道其中的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后,就可求出其余的元素.这样的导语既可以使学生大概了解解直角三角形的概念,同时又陷入思考,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必有一条边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2.教师在学生思考后,继续引导“为什么两个已知元素中至少有一条边?”让全体学生的思维目标一致,在作出准确回答后,教师请学生概括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由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的两个已知元素,求出所有未知元素的过程,叫做解直角三角形).3.例题例 1在△ABC中,∠C为直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c=287.4,∠B=42°6′,解这个三角形.解直角三角形的方法很多,灵活多样,学生完全可以自己解决,但例题具有示范作用.因此,此题在处理时,首先,应让学生独立完成,培养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同时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其次,教师组织学生比较各种方法中哪些较好,选一种板演.解:(1)∠A=90°-∠B=90°-42°6′=47°54′,∴a=c. cosB=28.74×0.7420≈213.3.∴b=c·sinB=287.4×0.6704≈192.7.完成之后引导学生小结“已知一边一角,如何解直角三角形?”答:先求另外一角,然后选取恰当的函数关系式求另两边.计算时,利用所求的量如不比原始数据简便的话,最好用题中原始数据计算,这样误差小些,也比较可靠,防止第一步错导致一错到底.例 2在Rt△ABC中,a=104.0,b=20.49,解这个三角形.在学生独立完成之后,选出最好方法,教师板书.查表得A=78°51′;(2)∠B=90°-78°51′=11°9′注意:例1中的b和例2中的c都可以利用勾股定理来计算,这时要查平方表和平方根表,这样做有时会比上面用含四位有效数字的数乘(或除)以另一含四位有效数字的数要方便一些.但先后要查两次表,并作一次加法(或减法).4.巩固练习解直角三角形是解实际应用题的基础,因此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为此,教材配备了练习P.35中1、2.练习1针对各种条件,使学生熟练解直角三角形;练习2代入数据,培养学生运算能力.参考答案:1.(1)∠B=90°-∠A,a=c·sinA,b=c·cosA;(3)∠B=90°-∠A,a=b·tgA,说明:解直角三角形计算上比较繁锁,条件好的学校允许用计算器.但无论是否使用计算器,都必须写出解直角三角形的整个过程.要求学生认真对待这些题目,不要马马虎虎,努力防止出错,培养其良好的学习习惯.(四)总结与扩展1.请学生小结:在直角三角形中,除直角外还有五个元素,知道两个元素(至少有一个是边),就可以求出另三个元素.2.幻灯片出示图表,请学生完成四、布置作业教材P.46习题6.3A组3.五、课后记解直角三角形是前面一段时间学习四个三角函数的综合应用,因此要求学生对前面知识要十分熟悉,学生表现出对知识连贯性不太好。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综合运用有关直角三角形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三)德育渗透点渗透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培养学生具有用数学的意识.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1.重点:归纳直角三角形的边、角之间的关系,利用这些关系式解直角三角形,并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难点:利用解直角三角形的有关知识解决实际问题.3.疑点:(1)学生对坡度概念的理解与表示;(2)解题过程中如何选择恰当的关系式以使结果更准确.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什么是解直角三角形?2.在Rt△ABC中,除直角C外的五个元素间具有什么关系?请学生回答以上二小题,因为本节课主要是运用以上关系解直角三角形,从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三边关系:a2+b2=c2;(2)锐角之间关系:∠A+∠B=90°;(3)边角之间关系(二)整体感知第二大节“解直角三角形”,安排在锐角三角函数之后,通过计算题、证明题、应用题和实习作业等多种形式,对概念进行加深认识,起到巩固作用.同时,解直角三角形的知识可以广泛地应用于测量、工程技术和物理之中,主要是用来计算距离、高度和角度.其中的应用题,内容比较广泛,具有综合技术教育价值.解决这类问题需要进行运算,但三角的运算与逻辑思维是密不可分的;为了便于运算,常常先选择公式并进行变换.同时,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和实习作业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要求学生通过观察,或结合文字画出图形,总之,解直角三角形的应用题和实习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三大数学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直角三角形还有利于数形结合.通过这一章学习,学生才能对直角三角形概念有较完整认识,才能把直角三角形的判定、性质、作图与直角三角形中边、角之间的数量关系统一起来.另外,有些简单的几何图形可分解为一些直角三角形的组合,从而也能用本章知识加以处理.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复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主要通过几个典型例题的教学,达到教学目标.(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首先出示投影片,通过一道简单的解直角三角形问题,为以下实际应用奠定基础.根据下列条件,解直角三角形.教师分别请两名同学上黑板板演,同时巡视检查其余同学解题过程,对有问题的同学可单独指导.待全体学生完成之后,大家共同检查黑板上两题的解题过程,通过学生互评,达到查漏补缺的目的,使全体学生掌握解直角三角形.如果班级学生对解直角三角形掌握较好,这两个题还可以这样处理:请二名同学板演的同时,把下面同学分为两部分,一部分做①,另一部分做②,然后学生互评.这样可以节约时间.2.投影片出示例题2.在平地上一点C,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30°,向山沿直线前进20米到D处,再测得山顶A的仰角为45°,求山高AB.此题一方面可引导学生复习仰角、俯角的概念,同时,可引导学生加以分析:如图6-39,根据题意可得AB⊥BC,得∠ABC=90°,△ABD和△ABC都是直角三角形,且C、D、B在同一直线上,由∠ADB=45°,AB=BD,CD=20米,可得BC=20+AB,在Rt△ABC 中,∠C=30°,可得AB与BC之间的关系,因此山高AB可求.学生在分析此题时遇到的困难是:在Rt△ABC中和Rt△ABD中,都找不出一条已知边,而题目中的已知条件CD=20米又不会用.教学时,在这里教师应着重引②,通过①,②两式,可得AB长.解:根据题意,得AB⊥BC,∴∠ABC=Rt△.∵∠ADB=45°,∴AB=BD,∴BC=CD+BD=20+AB.在Rt△ABC中,∠C=30°,通过此题可引导学生总结:有些直角三角形的已知条件中没有一条已知边,但已知二边的关系,结合另一条件,运用方程思想,也可以解决.3.例题3(出示投影片)如图6-40,水库的横截面是梯形,坝顶宽6m,坝高23m,斜坡AB坝底宽AD(精确到0.1m).坡度问题是解直角三角形的一个重要应用,学生在解坡度问题时常遇到以下问题:1.对坡度概念不理解导致不会运用题目中的坡度条件;2.坡度问题计算量较大,学生易出错;3.常需添加辅助线将图形分割成直角三角形和矩形.因此,设计本题要求教师在教学中着重针对以上三点来考查学生的掌握情况.首先请学生分析:过B、C作梯形ABCD的高,将梯形分割成两个直角三角形和一个矩形来解.教师可请一名同学上黑板板书,其他学生笔答此题.教师在巡视中为个别学生解开疑点,查漏补缺.解:作BE⊥AD,CF⊥AD,垂足分别为E、F,则BE=23m.在Rt△ABE中,∴AB=2BE=46(m).∴FD=CF=23(m).答:斜坡AB长46m,坡角α等于30°,坝底宽AD约为68.8m.引导全体同学通过评价黑板上的板演,总结解坡度问题需要注意的问题:①适当添加辅助线,将梯形分割为直角三角形和矩形.③计算中尽量选择较简便、直接的关系式加以计算.(四)总结与扩展请学生总结:解直角三角形时,运用直角三角形有关知识,通过数值计算,去求出图形中的某些边的长度或角的大小.在分析问题时,最好画出几何图形,按照图中的边角之间的关系进行计算.这样可以帮助思考、防止出错.四、布置作业1.看教材P.33~P.55,培养学生的看书习惯.2.教材P.56复习题六A组6,8。
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教案1回顾与反思当自变量x取同一数值时,这两个函数的函数值之间有什么关系?反映在图象上,相应的两个点之间的位置又有什么关系?探索观察这两个函数,它们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有那些是相同的?又有哪些不同?你能由此说出函数与的图象之间的关系吗?例2.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函数与的图象,并说明,通过怎样的平移,可以由抛物线得到抛物线 .解列表.x … -3 -2 -1 0 1 2 3 …… -8 -3 0 1 0 -3 -8 …… -10 -5 -2 -1 -2 -5 -10 …描点、连线,画出这两个函数的图象,如图26.2.4所示.可以看出,抛物线是由抛物线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的.回顾与反思抛物线和抛物线分别是由抛物线向上、向下平移一个单位得到的.探索如果要得到抛物线,应将抛物线作怎样的平移?例3.一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相同,顶点纵坐标是-2,且抛物线经过点(1,1),求这条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式.解由题意可得,所求函数开口向上,对称轴是y轴,顶点坐标为(0,-2),因此所求函数关系式可看作,又抛物线经过点(1,1),所以,,解得 .故所求函数关系式为 .回顾与反思 (a、k是常数,a≠0)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归纳如下: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当堂课内练习]1. 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画出下列二次函数的图象:,, .观察三条抛物线的相互关系,并分别指出它们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你能说出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及对称轴、顶点的位置吗?2.抛物线的开口,对称轴是,顶点坐标是,它可以看作是由抛物线向平移个单位得到的.3.函数,当x 时,函数值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x 时,函数取得最值,最值y=.[本课课外作业]A组1.已知函数,, .(1)分别画出它们的图象;(2)说出各个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3)试说出函数的图象的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坐标.2. 不画图象,说出函数的开口方向、对称轴和顶点坐标,并说明它是由函数通过怎样的平移得到的.3.若二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2,10),求a的值.这个函数有还是最小值?是多少?B组4.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与的图象的大致位置是( )5.已知二次函数,当k为何值时,此二次函数以y轴为对称轴?写出其函数关系式.人教版九年级下数学教案2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上一节课在学习余角补角基础上学习的,学生有了一定的基础,为以后学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做好准备。
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用列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二)能力训练点:进一步培养学生化实际问题为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三)德育渗透点:进一步使学生深刻体会转化及设未知数列方程的思想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学会用列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增长率问题.2.教学难点:有关增长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下列词语的异同;增长,增长了,增长到;扩大,扩大到,扩大了.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初一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实际上是据实际题意,设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但有的实际问题,列出的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而是一元二次方程,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有关增长率的应用题.(二)整体感知本小节是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的继续和发展.由于能用一元一次方程(或一次方程组)解的应用题,一般都可以用算术方法解,而需用一元二次方程来解的应用题,一般说是不能用算术法来解的,所以,讲解本小节可以使学生认识到用代数方法解应用题的优越性和必要性.从列方程解应用题的方法来说,列出一元二次方程解应用题与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类似,都是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解方程、判断根是否适合题意,作出正确的答案.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其应用相当广泛,如在几何、物理及其他学科中都有大量问题存在;日常生活及生产实际中经常遇到增长率,下降率及求百分率问题,列一元二次方程就可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通过本节课学习,培养学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的能力以及用数学的意识,渗透转化的思想,方程的思想.(三)重点、难点的学习和目标完成过程1.复习提问(1)原产量+增产量=实际产量.(2)单位时间增产量=原产量×增长率.(3)实际产量=原产量×(1+增长率).2.例1 某钢铁厂去年一月份某种钢的产量为5000吨,三月份上升到7200吨,这两个月平均每月增长的百分率是多少?分析: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则2月份的产量是5000+5000x=5000(1+x)(吨).3月份的产量是[5000(1+x)+5000(1+x)x]=5000(1+x)2(吨).解:设平均每月的增长率为x,据题意得:5000(1+x)2=7200(1+x)2=1.441+x=±1.2.x1=0.2,x2=-2.2(不合题意,舍去).取x=0.2=20%.教师引导,点拨、板书,学生回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为计算简便、直接求得,可以直接设增长的百分率为x.(2)认真审题,弄清基数,增长了,增长到等词语的关系.(3)用直接开平方法做简单,不要将括号打开.练习1.教材P.42中5.学生分析题意,板书,笔答,评价.练习2.若设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为x,分别列出下面几个问题的方程.(1)某工厂用二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到原来的b倍,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率.(1+x)2=b(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2)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由a万元增加到b万元,求每年平均增长的百分数.(a(1+x)2=b)(3)某工厂用两年时间把总产值增加了原来的b倍,求每年增长的百分数.((1+x)2=b+1把原来的总产值看作是1.)以上学生回答,教师点拨.引导学生总结下面的规律:设某产量原来的产值是a,平均每次增长的百分率为x,则增长一次后的产值为a(1+x),增长两次后的产值为a(1+x)2,…………增长n次后的产值为S=a(1+x)n.规律的得出,使学生对此类问题能居高临下,同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造能力.例2 某产品原来每件600元,由于连续两次降价,现价为384元,如果两个降价的百分数相同,求每次降价百分之几?分析:设每次降价为x.第一次降价后,每件为600-600x=600(1-x)(元).第二次降价后,每件为600(1-x)-600(1-x)·x=600(1-x)2(元).解:设每次降价为x,据题意得600(1-x)2=384.答:平均每次降价为20%.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完毕,学生板书,笔答,评价,对比,总结.引导学生对比“增长”、“下降”的区别.如果设平均每次增长或下降为x,则产值a经过两次增长或下降到b,可列式为a(1+x)2=b(或a(1-x)2=b).(四)总结、扩展1.善于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严格审题,弄清各数据相互关系,正确布列方程.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以及渗透转化和方程的思想方法.2.在解方程时,注意巧算;注意方程两根的取舍问题.3.我们只学习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所以只求到两年的增长率.3年、4年……,n年,应该说按照规律我们可以列出方程,随着知识的增加,我们也将会解这些方程.四、布置作业教材P.42中A8五、课后记初一学过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实际上是据实际题意,设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求解,从而得到问题的解决,但有的实际问题,列出的方程不是一元一次方程,而是一元二次方程,这就是本节课要研究的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有关增长率的应用题.。
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5篇时间一晃而过,又将迎来新的工作,新的挑战,是不是需要好好写一份教学计划呢?那么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希望大家喜欢!九年级下学期数学教案(篇1)本学期担任初三的数学教学工作,工作中有得也有失,现反思如下:一、教育教学中的得:1、能制定正确教学目标:平时教学中,不仅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更注重多数学生的学习基础、水平来制定教学目标。
根据班级实际情况,我把平时的教学目标要求定在中等偏下水平,重点内容适当提高,使素质高的学生能取得较好成绩,对于基础太差的学生,对他们的复习目标只要求达到教学大纲的最基本的要求,强调熟记重要的概念、定理、公式等基础知识,并能掌握基础题的基本解法。
通过努力,使全班学生的数学成绩均有所提高。
2、寓复习于平时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复习任务,又要减轻学生在集中复习时间的负担,我把复习内容有计划地分散在平时学习中。
从初三开始教学就有目的地回顾总结。
复习了与初三知识相关联的初一、初二年级的重要数学知识,结合教材,因势利导进行复习,平时在课堂复习、提问、小测验、有目的的检查复习初一、初二等知识点。
这样做能使初一、初二等已学过的重要知识反复在学生头脑中出现,可以减少遗忘率。
3、编写切合学生实际的训练题:目前初三学生每人手中均有学习资料,这些资料中基础知识偏少,较难的题目偏多,解题方法着重技巧性而不突出基本思路和方法,总的情况是要求偏高、偏深,脱离我校学生的实际,也不符合我校的学习要求。
因此平时在备课中我注意重点备好学生的练习及复习训练题。
布置作业做到了有布置就一定有批改,提高了学生的作业质量.自编习题要求中等偏下,多数题目是基本训练,重点题型反复训练,逐步提高,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4、注重课堂教学信息的及时反馈和矫正:由于学生之间思维的差异及基础知识掌握的差异特别大,给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从学生实际水平出发,分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指导,最终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通过复习学习达到不同水平。
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要想取得理想的成绩,勤奋至关重要!只有勤奋学习,才能成就美好人生!勤奋出天才,这是一面永不褪色的旗帜,它永远激励我们不断追求、不断探索。
有书好好读,有书赶快读,读书的时间不多。
只要我们刻苦拼搏、一心向上,就一定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这次漂亮的小编为您带来了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最新4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并分享出去。
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篇一1、圆是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集合;2、圆的内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小于半径的点的集合;3、圆的外部可以看作是圆心的距离大于半径的点的集合;4、同圆或等圆的半径相等;5、到定点的距离等于定长的点的轨迹,是以定点为圆心,定长为半径的圆6、和已知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7、到已知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这个角的平分线;8、到两条平行线距离相等的点的轨迹,是和这两条平行线平行且距离相等的一条直线;9、定理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
10、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11、推论1:①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②弦的垂直平分线经过圆心,并且平分弦所对的两条弧;③平分弦所对的一条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另一条弧。
12、推论2:圆的两条平行弦所夹的弧相等;13、圆是以圆心为对称中心的中心对称图形;14、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相等,所对的弦的弦心距相等;15、推论: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或两弦的弦心距中有一组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组量都相等;16、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心角的一半;17、推论: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18、推论: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19、推论:如果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等于这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20、定理:圆的内接四边形的对角互补,并且任何一个外角都等于它的内对角;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教案篇二一元二次方程1、定义:形如:ax2+bx+c=0(a≠0)的方程叫一元二次方程。
小结与复习1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使学生学过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同时通过复习找出平时的缺、漏,以便及时弥补.
(二)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综合、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德育渗透点
渗透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重点:锐角三角函数的概念、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余角余函数关系、同角三角函数关系、查表等知识及简单应用.
2.难点:知识的应用.
3.疑点:学生对tgA·tg(90°-A)=1的应用易出错,原因是tgA·ctgA=1和tgA=ctg(90°-A)这一知识点不够熟练.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开门见山明确课题,引导学生加以总结.
(二)整体感知
学生在直角三角形性质(两锐角互余,勾股定理)、全等判定、作图方法、相似判定、相似比等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又研究了边角关系——锐角三角函数.这样使学生对直角三角形的概念有一个更全面、完整的认识,使本章知识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全章分两大节,第一大节锐角三角函数部分着重于正弦、余弦、正切、余切的概念,这些概念是第二节解题的基础,而第二大节解直角三角形,又是在第一节基础上,对概念的加深认识,从而起到巩固的作用.
从以上分析可知,本节课在概括总结锐角三角函数概念后,应着重复习解直角三角形知识,在应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复习课教师应着重引导学生自己对所学知识加以概括、总结,形成知识网络,从而提高学生归纳、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1.结合图6-38,请学生回答:什么是∠A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
这四个概念是全章灵魂,因此要求全体学生掌握,这里不妨请成绩较差的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互余两角的正弦、余弦及正切、余切间具有什么关系?
这一知识点为了便于学生查表和以后解直角三角形,对学生来说,可能一部分学生易混淆,这里不妨先请中等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sinA=cos(90°-A),cosA=sin(90-A).
tgA=ctg(90°-A),ctgA=tg(90-A).
然后教师可出示投影片:
(2)在△ABC中,∠A、∠B都是锐角,且sinA=cosB,那么△ABC一定是______三角形.
以上两个小题的配备,主要目的是使学生加深对余角余函数的关系的理解.
3.教师出示投影片,请学生填空:
这不仅可以考查学生是否牢记这些函数值,起查缺补漏的作用,而且通过表格记忆,引导学生掌握记忆方法.
出示练习题(最好制作幻灯片)
(1)tg30°+cos45°+tg60°-ctg30°;
(2)tg30°·ctg60°+cos230°;
以上小题的配置,使学生在计算含特殊角的函数值式子及由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求锐角的度数的过程中,进一步加深特殊角三角函数值的记忆.
4.本章用了一定篇幅,教学生利用中学《数学用表》中的“正弦和余弦表”、“正切和余切表”来求任意锐角的三角函数值.其中,因为正弦、正切是增函数,而余弦、余切是减函数,这两种函数在查表求值时修正值的加与减成为学生学习的难点,极易混淆.因此,本节课应针对这一点加以复习.
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回忆:在0°~90°之间,正弦、余弦及正切、余切随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规律是什么?
在学生正确的回答后,教师可出示一组投影片:
练习:(1)不查表,比较大小:
sin20°______sin20°15′,
tg51°______tg51°2′,
cos6°48′______cos78°12′,
ctg79°8′______ctg18°2′,
sin52°-sin23°______0,
cos78°-sin45°______0,
ctg20°-tg70°______.
此题中,前五小题判断的依据就是正弦、余弦及正切、余切的增减性,教师可找成绩较差学生回答,如果没有问题,可不多作说明,一旦回答中出现问题,可请其他学生讲评即可.后二小题实际是对余角余函数及锐角三角间函数增减性的综合运用,应请学生回答时说明其思考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cos21°30′=0.9304,且表中同一行的修正值是,则cos21°32′=______,cos21°29′=______.
这一小题是学生在查表过程中极易出错之处,如果学生在这里回答的非常准确,说明其全部掌握,教师可不必再强调.否则,还应出示小题:查表得ctg59°54′=0.5015,表
中同一行的修正值是则ctg59°56′=______,ctg59°53′
=______.
(3)选择题
下列等式中,成立的
是
[ ]
A.0°<∠A≤30° B.30°<∠A≤45°
C.45°<∠A≤60° D.60°<∠A<90°
这两个小题对学生要求较高,课堂上不妨请学生充分讨论,在学生与学生的交流中,将知识学透、学活,分别请成绩较好的学生加以说明.通过这两小题的研究,不仅使成绩较差的学生思维更深刻,同时使成绩较好的学生在敏捷的思维后又条理清晰地讲解一番,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5.教材在P.19习题6.1B组第1题中出示黑体字sin2A+cos2A=1,
其中学生对tg18°tg72°=1这类问题极易出错,原因是易混淆tgA·ctgA=1和
tgA=ctg(90°-A)两个知识点.本节课在复习之后,应该澄清这一问题,为此,可出示投影片:
练习:(1)tgα·ctg54°=1,则α=______度.
(2)tg15°·tgβ=1,则β=______度.
(3)tg18°·tg30°·tg72°=______.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教师可布置课后思考题以加深sin2A+cos2A=1印象.
思考题:(1)计算sin235°+2tg60°·ctg60°+cos235°;
(四)总结与扩展
请学生结合板书,将知识加以总结.
四、布置作业
1.看教材P.1~P.32,培养看书习惯.
2.选作P.56中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