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052医学免疫学Ⅱ》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 格式:doc
- 大小:63.50 KB
- 文档页数:7
第五章补体系统第一节补体概述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其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血浆中补体成分在被激活前无生物学功能,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和多种生物学效应(简称补体)。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1.补体固有成分⑴C1(C1q、C1r、C1s)、C2~C9;⑵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⑶B因子、D因子(factor B, factor D)。
2.补体调节蛋白: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参与补体活化和效应的一类蛋白质分子,如:备解素、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I因子等等。
3. 补体受体:指存在于不同细胞膜表面、能与补体激活过程所形成的活性片段相结合、介导多种生物效应的受体分子。
包括:CR1~CR5、C3aR、C5aR、C1qR等(二)补体组分的命名①以“complement”的首字母结合发现顺序命名,如C1 ~C9;②以英文大写字母命名为“因子”,如B因子、D因子、P因子、H因子;③补体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的符号后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C3a、C4b;④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则在其符号上加一横线表示,如C3bBb;⑤补体调节蛋白多以功能命名,如C1抑制物(C1INH)、C4结合蛋白(C4bp)、衰变加速因子(DAF);(三)补体的生物合成约90%血浆补体成分由肝脏合成,少数成分由肝脏以外的细胞合成,例如:C1由肠上皮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D因子由脂肪组织产生。
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如IFN-γ、IL-1、TNF-α、IL-6等)可刺激补体基因转录和表达。
感染、组织损伤急性期以及炎症状态下,补体产生增多,血清补体水平升高。
第二节补体激活补体固有成分以非活化形式存在于体液中,其通过级联酶促反应而被激活,产生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物。
已发现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经典激活途径、旁路途径、MB途径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攻膜复合体的形成及细胞溶解效应。
第四章抗体抗体概述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抗体(antibody, Ab):一种免疫球蛋白(Ig),B细胞受抗原刺激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的糖蛋白,与相应抗原特异性结合,存在体液中。
以分泌型(sIg)和膜型(mIg)两种形式存在。
血清蛋白分为白蛋白、α1、α2、β和γ球蛋白等组分,抗体活性主要存在于γ球蛋白区。
免疫球蛋白(Immunoglobulin,Ig):具有抗体活性或化学结构与抗体相似的球蛋白;抗体是免疫球蛋白,免疫球蛋白不一定是抗体第一节抗体的结构(一)重链和轻链重链,450~550个氨基酸残基,五大类IgG —γ(gamma)IgA —α(alpha)IgM —μ(mu)*IgD —δ(delta)IgE —ε(epsilon)轻链,轻链为重链的1/2,约由214个氨基酸κ型:λ型=2:1(二)可变区和恒定区1.可变区(variable region,V区)重链和轻链近N端的约110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高变区(hypervariable region,HVR),V区内变化最为剧烈的特定部位。
L链3个,H链3个,又称互补决定区(complementarity determing region,CDR)骨架区(framework region,FR),V区高变区之外的部位2.恒定区(constant region,C区)近C端的其余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三)绞链区位于CH1~CH2之间;对蛋白酶敏感,易伸展弯曲(四)结构域结构域:H链和L链可通过链内二硫键折叠成若干个球形结构每个结构域约含110个氨基酸本节总结性一、抗体的基本结构:两条完全相同的重链(H链)和两条完全相同的轻链(L链)以键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四肽链结构重链与轻链:1.重链——由450 –55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H链的恒定区结构特异性不同,将Ig分为五大类:γ—IgG;α—IgA;μ—IgM;δ—IgD;ε—IgE2.轻链——约由214个氨基酸残基组成:L链的结构特异性不同,将Ig分为κ和λ两型,比例约为2:1可变区与恒定区:1.可变区(V区):重链和轻链近N端的约110氨基酸的序列变化很大HVR)和互补决定区(CDR):V区内变化最为剧烈的,重链和轻链各3个特定部位,共6个区域一起可与抗原表位紧密互补的区域FR):V区高变区之外的部位,稳定高变区结构;2.恒定区(C区):重链和轻链近C端的其余氨基酸序列相对稳定,不同类别的Ig的重链结构和长度有差异CH1~CH2之间,易伸展弯曲110个氨基酸J链即连接链and分泌片(保护分泌型IgA(sIgA))一条多肽链;富含半胱氨酸;由浆细胞合成1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和分泌2以非共价形式结合到二聚体(sIgA)上;一起被分泌到黏膜表面黏膜免疫系统1.参与黏膜局部免疫应答2.产生分泌型IgA(secretory IgA,sIgA)三、抗体的水解片段(一)木瓜蛋白酶水解片段Fab Fc(二)胃蛋白酶水解片段1 F(ab’)2(可同时结合两个抗原表位,表现为双价结合)+pFc’(无生物学作用,最终被降解,不能发挥生物学效应)二、抗体的J链和分泌片:(一)J链(IgM和IgA):一条多肽链,稳定多聚体,由浆细胞合成(二)分泌片(sIgA):保护分泌型IgA,由黏膜上皮细胞合成三、抗体的水解片段:(一)用木瓜蛋白酶水解Ig:连接两条重链的键间二硫键的氨基端附近水解Fab(fragment antigen binding):即抗原(表位)结合片段;Fc(fragment crystallizable):即可结晶片段;B细胞、NK细胞等细胞表面均具有的Fc段受体(FcR)(二)用胃蛋白酶水解Ig:从连接两条重链的键间二硫键的羧基端附近水解F(ab’)2:可结合两个抗原(表位)pFc ’:无体外活性第三节抗体的功能一、特异性识别和结合抗原三、结合细胞表面Fc受体巨噬细胞、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NK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等细胞表面均具有的Fc段受体(FcR)1.调理作用(opsonization)2.抗体依赖的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ADCC)3.介导І型超敏反应(详见第十八章)四、通过胎盘和黏膜第五节人工制备抗体一、多克隆抗体(Polyclonal antibody, pAb),含多个抗原表位的抗原免疫动物,可刺激体内多个B细胞克隆产生针对多种抗原表位的抗体的混合物抗血清(antiserum):机体经特定抗原免疫后含特定抗体的血清常用的免疫动物:马羊,兔子,豚鼠,小鼠,大鼠制备多克隆抗体的主要局限:特异性不强,交叉反应,纯化相对困难,无法连续生产二、单克隆抗体:由针对(或识别)单一种抗原表位的B细胞克隆产生的同源抗体高效价、高纯度、高特异性、低纯化成本等单抗多抗抗体组成单一复杂抗体性质高纯度,高特异性纯度低,特异性差纯化标记容易,效果好难度高一些种属来源绝大多数是小鼠兔子、羊、豚鼠制备周期长短制备技术复杂简单经费多少第五章补体第二节补体的激活识别活化阶段:在某些激活物质的作用下酶促级联反应阶段:各补体成分按一定顺序,以连锁的级联酶促反应方式依次活化效应阶段:并表现出多种生物学活性的过程一、经典途径(一)主要激活物质:特异性抗体与抗原形成的免疫复合物(immune complex, IC)(二)激活过程1. 识别阶段高效抗体:IgG1、IgG2、IgG3或IgM抗体铰链区的作用:抗原与抗体结合后,暴露补体结合位点2.活化阶段3.膜攻击阶段管状结构的多聚体,极强的亲脂性膜攻击复合物(membrane attack complex, MAC),导致靶细胞的溶解二、旁路途径(自学)激活物质:细菌细胞壁成分(脂多糖、肽聚糖、磷壁酸)、酵母多糖、葡聚糖、聚合/凝集的IgA或IgG4等三、凝集素途径(自学)激活物质:病原体表面的特殊糖结构如甘露聚糖、岩藻糖、N-乙酰氨基半乳糖等四、补体三条激活途径的比较经典途径MBL途径旁路途径主要激活物质抗原与抗体(Ag + IgG1、IgG2、IgG3、IgM)免疫复合物病原菌表面特殊糖结构(如甘露糖、岩藻糖、N-氨基半乳糖)等微生物等颗粒、凝集的IgA和IgG4生物学作用在适应性体液免疫的效应阶段,在感染后期起作用参与固有免疫的效应阶段,在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起作用是否依赖Ab是否否第四节补体的生物学作用一、细胞毒作用:MAC)介导靶细胞溶解,即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①溶解细菌;②溶解破坏肿瘤细胞;③溶解宿主自身组织细胞,导致溶血或自身免疫病的发生C3b、C4b、iC3b可促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C3b、C4b、iC3b可与IC(免疫复合物)结合,再黏附于表达CR1、CR3的红细胞、血小板上,经血液循环至肝和脾,解毒清除掉;第六章细胞因子第二节细胞因子的种类及其主要功能(中文名、英文名、代表性细胞因子、主要功能)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生物学特性列举名称产生细胞主要效应IL-2 活化的T细胞刺激T、B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NK、巨噬细胞杀伤活性IL-28 活化的多种免疫细胞是抗病毒作用IL-29二、干扰素(interferon,IFN):干扰病毒感染和抑制病毒复制的细胞因子1.Ⅰ型干扰素,IFN-α、IFN-β,病毒感染是合成Ⅰ型干扰素最强有力的天然诱生剂,具有抗病毒作用;2.Ⅱ型干扰素,干扰素-γ,参与多种免疫调节的作用3.Ⅲ型干扰素,IL-28,IL-29三、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TNF-α: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等分泌(1975)TNF-β:又名淋巴毒素(lymphotoxin,LT),主要由活化的T淋巴细胞等产生(1968)主要功能:正常:介导炎症反应和免疫应答,抗肿瘤异常(过量):恶液质(cachexia)、败血症休克所致的多器官功能衰竭、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多发性硬化症等四、集落刺激因子(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CSF):能够选择性地刺激造血前体细胞(多能造血干细胞和其他造血祖细胞)定向增殖分化而形成相应细胞集落的细胞因子干细胞因子——stem cell factor,SCFIL-3,多能集落刺激因子——multi-CSF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M-CSF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G-CSF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colony stimulating factor,M-CSF五、生长因子(growth factor,GF),一类可促进相应细胞生长和分化的细胞因子神经生长因子——nerve growth factor,NGF表皮生长因子——epithelial growth factor,EGF转化生长因子-β(正或负调节作用)——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 growth factor,VEGF六、趋化因子(chemokines)趋化作用:能吸引免疫细胞到免疫应答局部,参与免疫调节和免疫病理反应1.CXC亚族2亚族3.C亚族4.CX3C亚族“部分细胞因子”小结细胞因子(Cytokine, CK):由多种细胞合成、分泌的具有多种功能的高活性、低分子量的蛋白质或多肽的统称,共六大类:一、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介导细胞间相互作用:IL-1,IL-2,……,IL-38,等(?)IL-2:促进T、B细胞的增殖分化,增强NK细胞和巨噬细胞杀伤活性;IL-28,IL-29:即Ⅲ型干扰素,抗病毒。
医学免疫学复习资料卫生检验孙书强思考题:1、述免疫的现代概念和免疫反应的三种功能。
2、试述机体生理屏障的作用及意义。
3、试述抗原的概念、抗原必备的条件,举例说明医学上常见的抗原。
4、试述补体系统的重要组成、性质、激活途径和主要生物学作用。
5、免疫系统有哪些免疫器官、主要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组成?免疫应答的三个阶段是什么?6、什么叫抗体?试述免疫球蛋白的基本结构几IgG.、IgM、SIgA的特性和功能。
7、简述T淋巴细胞的主要表面标志和亚群?细胞免疫是怎样发挥作用的?8、什么叫超敏反应?试述各型超敏反应的发病机理、病种举例。
9、什么是脱敏疗法?试述第I型超敏反应的防治原则。
10、举例说明凝集反应、沉淀反应、中和试验的用途。
11、简述淋巴细胞转化试验、E-花环试验、迟发型变态反应皮肤试验的实际应用。
12、比较死疫苗和活疫苗的优缺点,并各举2-3种常用疫苗。
13、比较人工自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区别,并各举2种常用制剂。
14、名词解释:免疫、半抗原、抗原、抗体、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MHC、HLA、免疫应答、疫苗、类毒素、超敏反应各章节复习内容免疫学绪论与抗感染免疫一名词解释1.免疫 2.免疫防御 3.免疫稳定 4.免疫监视二、填空题1.免疫功能包括免疫防御、免疫稳定、免疫监视。
2.免疫防御功能异常时表现为超敏反应或免疫缺陷。
3.免疫监视功能异常时表现为肿瘤或持续病毒感染。
4.免疫是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以维护自身生理平衡与稳定的功能。
5.机体的免疫应答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称为固有性免疫应答(非特异性免疫应答),另一种称为适应性免疫应答(特异性免疫应答)。
6.固有性免疫应答在感染早期执行防卫功能;适应性免疫应答在感染后期和防止再感染中发挥关键作用。
7.T细胞活化需要双信号作用。
三、单项选择题1.免疫稳定功能异常时表现为(C )A.超敏反应 B.免疫缺陷 C.自身免疫病 D.肿瘤E.反复感染2.免疫的概念简单表述就是( C )A.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防御能力 B.机体清除自身损伤或衰老细胞的一种功能C.机体识别和排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 D.机体杀灭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3.机体免疫防御功能过高会导致( C )A.严重感染 B.免疫缺陷 C.超敏反应 D.自身免疫病 E.肿瘤四、多项选择题1.免疫的功能不包括( CE )A.免疫防御 B.免疫稳定 C.蛋白质的消化 D.免疫监视 E.蛋白质的吸收2.参与固有性免疫应答的细胞主要有(ADE )A.巨噬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NK细胞 E.中性粒细胞3.适应性免疫应答的执行者是( BC )A. NK细胞 B.T细胞 C.B细胞 D.APC细胞E.吞噬细胞五、简答题1.简述现代免疫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前言:身为学渣的我顶着巨大压力把它全部整理完了才开始复习。
不过整理了一遍之后发现免疫的思路就清晰了很多,所以建议大家如果有时间的话也可以自己整理一遍课件,但是要速成免疫的话那就将就着用这份吧。
第一章医学免疫学绪论一、基本概念医学免疫学Medical immunology研究人体免疫系统、免疫相关疾病及免疫学临床应用的学科免疫力Immunity机体识别和排除异源性物质的功能,关键是机体需要具备区分自己(self)和异己(nonself)二、发展经验免疫学时期(18-20c初)近代免疫学时期(20c中)现代免疫学时期(20c末-今)三、免疫系统(Immune system)防御(defence):病原微生物、异原成分超敏反应免疫缺陷、感染自稳(hemeostasis):衰老、病变细胞自身免疫病—监视(surveillance):肿瘤细胞—癌症?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体先天存在的免疫力,直接抵抗外来侵袭的免疫系统。
?适应性免疫(Adaptive Immunity):机体后天获得的免疫力,能特异性识别和排除抗原的免疫系统,具有记忆性的特点,又称获得性免疫。
?特点:记忆性、反应性、特异性?组成:器官:胸腺、骨髓、淋巴结、脾脏细胞:淋巴、单核巨噬、粒、树突状分子:抗体、补体、细胞因子、免疫细胞膜分子、信号转导分子 ?免疫组:人类1000-3000个免疫相关基因编码>1013 不同序列的蛋白,其中的抗体、T细胞抗原受体(TCR)、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具有高度多样性和多态性第二章免疫器官(Immune organ)一、中枢免疫器官(Central immune organ):免疫细胞分化发育的部位 1、胸腺(Thymus)?结构:由皮质,髓质组成,含Thymocyte和Stromal cells ?功能:T 细胞分化发育的部位参与细胞免疫(Cellular immunity)分泌胸腺激素?缺陷:裸鼠(Nude mouse):先天无胸腺小鼠DiGeoge 综合征:先天性胸腺发育不良,甲状旁腺缺陷,发作性感染,低血钙抽搐。
医学免疫学重点期末复习GE 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GEIHUA16H-GEIHUA GEIHUA8Q8-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免疫术语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系统的组成免疫器官免疫细胞\白细胞免疫分子中枢外周膜型分子分泌型分子胸腺骨髓法氏囊(禽类)脾脏淋巴结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皮肤相关淋巴组织固有免疫组成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NK细胞NKT细胞其他(嗜酸TCRBCRCD分子黏附分子MHC分子细胞因子免疫球蛋白补体细胞因子受体性粒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等)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T细胞B细胞免疫的主要功能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分类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概念: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物质基础:组织屏障: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B1细胞、 T细胞固有免疫效应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溶菌酶、抗菌肽、乙型溶素作用特点: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先(0~96小时)非特异性(模式识别受体)无记忆性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概念: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物质基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作用特点:获得性(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后(96小时后启动)特异性(TCR/BCR)记忆性耐受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术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B052医学免疫学Ⅱ》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单选题1.Ⅰ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C)A.再次接触变应原后反应发生慢B.不具有明显个体差异 C.对变应原易产生IgE型抗体 D.IgG或IgM类抗体与靶细胞表面相应抗原结合 E.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沉积2.Ⅱ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E)A.IgG或IgM类抗体参与B.抗原位于细胞表面C.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 D.以上都不是 E.以上都是3.Ⅲ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D)A.常在几分钟内发病B.损伤过程与补体和抗体无关C.主要由位于细胞膜表面的抗原引起D.主要由中等大小可溶性免疫复合物引起 E.以上都是4.Ⅳ型超敏反应主要特征是(B)A.反应发生较快B.反应发生与抗体和补体无关C.效应与巨噬细胞无关 D.效应与B细胞有关 E.皮肤反应与青霉素皮试一样5.B细胞的功能有(E)A.产生抗体B.提呈抗原C.分泌细胞因子D.表达MHCII类分子 E.以上都有6.B细胞发育成熟的免疫器官是(A)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E.扁桃体7.B细胞活化需要(A)A.抗原向B细胞提供第一活化信号B.抗原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C.Th细胞CD40分子提供第一活化信号 D.Th细胞CD4分子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E.干扰素作用8.C3a的作用是(E)A.具有粘附作用B.具有酶的作用C.参与C3转化酶的组成 D.参与C5转化酶的组成 E.具有过敏毒素的作用9.CD4阳性T细胞一般是(A)A.辅助T细胞B.杀伤T细胞C.不分泌细胞因子的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 E.高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10.CD8阳性的T细胞的TCR识别的是(E)A.抗原抗体复合物B.抗原抗体补体复合物C.膜攻击复合物 D.抗原肽和MHCII类分子复合物 E.抗原肽和MHCI类分子复合物11.HLAII类分子表达的细胞有(B)A.T细胞B.B细胞C.NK细胞D.以上都表达E.以上都不表达12.HLAI类分子是(C)A.由相同的二条α链组成的B.类似免疫球蛋白C.其中一条链是α链 D.只表达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E.由TCR基因编码13.HLA基因复合体位于人(A)A.第6号染色体B.第12号染色体C.第20号染色体D.第8号染色体E.第1号染色体14.IgG的特点是(A)A.含有四肽链的单体B.由五聚体组成C.含有分泌片D.是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E.不含铰链区15.IgG分子中能与巨噬细胞Fc受体结合的功能区是(D)A.CLB.VLC.VHD.CH3E.CH116.IgG重链绞链区位于(B)A.在CH1链内B.在CH1和CH2之间C.在CH2和CH3之间 D.在CH3和CH4之间 E.在VH和CH1之间17.Ig的类别与下列哪项有关(D)A.L链B.J链C.二硫键D.H链E.可变区18.Ig根据其CH(重链恒定区)不同可分为(A)A.5类B.2类C.3类D.2型E.3型19.MHCII类分子将抗原肽提呈给(B)A.B细胞B.CD4阳性的T细胞C.CD8阳性的T细胞D.NK细胞E.红细胞20.NK细胞的功能是(A)A.杀伤某些病毒感染的靶细胞B.吞噬细菌C.分泌抗体 D.提呈抗原 E.特异杀伤带有抗原的肿瘤细胞21.NK细胞功能是(D)A.吞噬病原微生物B.产生IgEC.提呈抗原D.通过ADCC效应杀伤某些肿瘤 E.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22.Tc细胞释放胞浆内的颗粒含有(B)A.补体B.穿孔素C.组织胺D.IgE.粘附分子23.TD抗原可以是以下哪种成分(D)A.小分子物质B.抗原决定基C.细菌脂多糖D.蛋白质 E.表位24.TD抗原是(B)A.抗原决定基B.胸腺依赖抗原C.免疫佐剂D.胸腺非依赖抗原 E.半抗原25.Th细胞在B细胞的免疫应答中的辅助作用表现为(D)A.提供免疫球蛋白B.摄取抗原C.递呈抗原给B细胞D.提供B细胞活化的第二活化信号E.提供补体26.Th细胞在B细胞免疫应答中的辅助作用是(B)A.向B细胞提供第一活化信号B.向B细胞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C.Th细胞CD4分子提供第一活化信号 D.Th细胞CD3分子提供第二活化信号 E.不包括细胞因子的作用27.TI抗原的特征是(C)A.引起强的IgG应答B.通常是蛋白C.引起抗体产生不需T细胞参与 D.引起抗体产生需T细胞参与 E.能够与TCR结合28.T或B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的过程不包括(C)A.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产生B.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C.T细胞在胸腺内分化成熟 D.T、B细胞的活化、增殖和分化 E.T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29.T细胞发育成熟的免疫器官是(B)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E.扁桃体B30.半抗原(B)A.有免疫原性和反应性B.有反应性但没有免疫原性C.有免疫原性,但没有反应性D.既没有免疫原性,也没有反应性 E.多数为蛋白质31.半抗原是(D)A.单独能够引起免疫应答B.是大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 D.本身不能单独刺激产生抗体 E.只有与载体偶联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32.表达HLAII类分子的细胞是(C)A.NK细胞B.静止T细胞C.B细胞D.红细胞E.浆细胞33.表达HLAI类分子的细胞是(E)A.B细胞B.单核细胞C.上皮细胞D.T细胞E.以上各细胞都有34.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不经过(A)A.C1、C2B.C3、C6C.C5、C7D.C6、C8E.C7、C935.补体膜攻击复合物是(A)A.C5b6789B.C4b2b3bC.C4b3bD.C3bBbE.C4b2b36.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包括(E)A.介导的细胞溶解B.调理作用C.引起炎症反应D.清除免疫复合物 E.以上都包括37.补体系统的生物学活性不包括(E)A.介导细胞溶解B.调理作用C.引起炎症反应D.清除免疫复合物 E.特异杀伤靶细胞38.不成熟的B细胞在下列哪种免疫器官中发育成熟(A)A.骨髓B.胸腺C.脾脏D.淋巴结E.扁桃体39.不属于II型超敏反应的特征是(D)A.IgG或IgM类抗体参与B.抗原位于细胞表面C.以细胞溶解或组织损伤为主 D.有可溶性抗原抗体复合物参与 E.有补体参与40.不属于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过程的是(D)A.T细胞识别抗原肽与MHC分子复合物B.T细胞活化、增殖、分化 C.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 D.补体介导的溶细胞作用 E.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41.不属于细胞因子功能特点的是(E)A.相互可以具有协同作用B.相互可以具有拮抗作用C.一种细胞因子可以具有多效性D.一种细胞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 E.可以特异结合抗原42.不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组织损伤机制是(D)A.由位于组织细胞表面自身抗原刺激产生的自身抗体引起 B.由自身反应性T淋巴细胞针对自身抗原引起 C.游离的自身抗原与自身抗体形成复合物引起 D.对外来抗原引起的I型超敏反应 E.IV型超敏反应C43.参与II型超敏反应的效应细胞有(D)A.T细胞B.B细胞C.红细胞D.NK细胞E.肥大细胞44.参与II型超敏反应损伤的效应细胞是(D)A.T细胞B.B细胞C.红细胞D.NK细胞E.肥大细胞45.参与粘膜局部免疫的主要抗体是(B)A.IgGB.IgAC.IgMD.IgDE.IgE46.超急性排斥发生于(B)A.移植手术后数周内B.移植手术后数分钟到数小时内C.移植手术后数月D.移植手术后数年E.移植手术后反复发作47.迟发型超敏反应的特点除外(C)A.对抗原发生反应的是T细胞B.出现反应需24小时以上 C.IgG参与反应 D.细胞因子起关键作用 E.巨噬细胞有重要作用48.迟发型超敏反应的主要特征是(D)A.补体在动脉壁大量沉着B.动脉周围嗜中性粒细胞浸润 C.表皮水肿 D.单个核细胞浸润和组织细胞损伤的炎症反应 E.小血管周围红细胞浸润D49.对Ig类别转换的正确理解是(C)A.不接受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调节B.一般不需要抗原诱导产生 C.由IgG向IgE转换 D.转换后的Ig其V区不变 E.转换后的Ig其V区发生变化50.对半抗原的正确理解是(B)A.能够直接刺激机体产生抗体B.是小分子物质C.通常是多肽 D.本身有免疫原性 E.不能与抗体分子结合51.对单克隆抗体的正确理解是(B)A.由多种B细胞分泌的抗体B.由一个B细胞克隆分泌的抗体 C.与对多种抗原表位反应 D.含有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E.特异性不高,易出现交叉反应52.对免疫耐受基本概念错误的理解是(A)A.对免疫系统普遍的抑制B.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C.表现为特异的免疫不应答D.具有免疫特异性E.T、B细胞都可以引起耐受53.对免疫耐受基本概念错误的理解是(A)A.对免疫系统普遍的抑制B.只对特定的抗原不应答C.表现为特异的免疫不应答D.具有免疫特异性E.T、B细胞都可以引起耐受54.对细胞因子的错误理解是(C)A.是低分子量的蛋白B.具有多效性C.能够与抗原结合 D.自分泌的方式发挥作用 E.具有拮抗或协同效应55.对于C3的理解,下列哪项是正确的(D)A.不参与补体激活的旁路途径B.只参与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 C.能够被C1酯酶裂解 D.其片段参与补体激活旁路途径的C3转化酶的组成 E.其片段参与补体激活经典途径的C3转化酶的组成56.对于C5转化酶的错误理解是(B)A.两条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组成成分不相同B.两条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的功能不同 C.两条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组成成分不同,功能相同 D.旁路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可以裂解C5 E.经典激活途径的C5转化酶不可以裂解C457.对于HLAI类分子的正确理解是(D)A.是由相同的二条α链组成的B.具有补体功能C.只表达在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 D.由重链(α链)和β2M组成 E.由Ig基因编码F58.肥大细胞颗粒内预先形成储备的介质有(A)A.组织胺B.白三烯C.细胞因子D.免疫球蛋白E.IgE受体59.肥大细胞释放胞浆内的颗粒含有(C)A.补体B.穿孔素C.组织胺D.IgE.MHC分子60.分子量最大的免疫球蛋白是(D)A.IgGB.分泌型IgAC.IgED.IgME.血清型IgA61.辅助B细胞产生抗体的细胞是(D)A.CD1阳性细胞B.CTLA-4阳性细胞C.CD8阳性T细胞 D.CD4阳性T细胞 E.CD2阳性T细胞62.辅助抗原增强免疫原性的物质被称为(B)A.抗原B.佐剂C.调理素D.半抗原E.变应原G63.固有免疫细胞不表达(A)A.特异性抗原识别受体B.MHCⅡ类分子C.CD分子D.黏附分子E.细胞因子受体64.关于T细胞介导的免疫,下列哪点是错误的?(C)A.Th细胞参与B.需有抗原刺激C.不需要巨噬细胞参与效应功能 D.释放淋巴因子 E.特异杀伤靶细胞J65.机体抗肿瘤的免疫效应机制不包括(E)A.NK细胞的抗肿瘤作用B.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C.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D.巨噬细胞的抗肿瘤作用E.肿瘤细胞MHC分子表达降低66.既是过敏毒素又是趋化因子的补体片断是(C)A.C5bB.C4aC.C5aD.C3bE.C3d67.将免疫球蛋白分为五类的依据是(E)A.分子量不同B.VH不同C.Fc段不同D.Fab段不同E.CH不同68.铰链区位于(A)A.CH1和CH2之间B.CH2和CH3之间C.V区和C区之间 D.H链和L链之间 E.CH和CL之间69.接种抗毒素的免疫是(B)A.人工主动免疫B.人工被动免疫C.效果与死疫苗相同 D.效果与活疫苗相同 E.常常引起免疫耐受70.接种疫苗属于(A)A.抗原特异免疫B.抗原非特异免疫C.人工被动免疫D.与接种抗毒素效果一样E.与接种细胞因子制剂效果一样71.经典补体激活途径中各补体成分的活化顺序是(B)A.C124356789B.C142356789C.C145236789D.C124536789E.C12345678972.巨噬细胞作用是(B)A.产生抗体B.吞噬、消化抗原C.具有典型树突状形态D.不分泌细胞因子E.上述全部73.具有调理作用中的免疫球蛋白(E)A.能够和巨噬细胞特异结合B.能够和B细胞特异结合C.主要是IgMD.主要是IgEE.主要是IgG74.具有过敏毒素作用的补体片段是(C)A.C3bB.C4bC.C3aD.C5bE.C2b75.具有抗原特异识别受体的细胞是(B)A.巨噬细胞B.T细胞C.树突状细胞D.NK细胞E.上皮细胞76.具有四肽链结构的Ig是(E)A.IgGB.IgEC.IgAD.IgME.以上都是77.具有五个四肽链结构的Ig是(D)A.IgGB.IgEC.IgAD.IgME.IgDK78.抗体的抗原结合部位的特殊区域是(B)A.可变区B.高变区C.恒定区D.绞链区E.二硫键79.抗体与抗原结合的部位是(E)A.Fc片段B.轻链的V区C.重链的V区D.重链的C区 E.重链和轻链的V区80.抗体再次应答特点的是(D)A.潜伏期长B.产生的抗体量少C.缓慢到达平台期D.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GE.产生的抗体主要为IgM81.抗体直接结合抗原的特殊区域被称为(B)A.可变区B.高变区C.恒定区D.绞链区E.二硫键82.抗原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应答的强度取决于(D)A.抗原分子化学性质B.抗原分子量大小C.抗原结构的复杂性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83.抗原决定基被认为是(B)A.大分子蛋白质分子B.TCR/BCR及抗体特异结合的基本单位 C.不能与抗体结合 D.不能与TCR结合 E.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84.抗原是(E)A.可以是蛋白B.可以是多肽C.能够与抗体结合D.能够与抗原识别受体结合 E.以上都是85.可以引起免疫耐受的细胞是(C)A.NK细胞B.巨噬细胞C.肥大细胞D.T细胞E.树突状细胞86.可引起继发性免疫缺陷病的原因包括(E)A.营养不良B.恶性肿瘤C.感染D.免疫抑制药物E.以上都包括L87.赖抗原是(C)A.必须在胸腺中产生B.不刺激机体产生抗体C.TD抗原 D.TI抗原 E.通常是多糖M88.免疫调节包括以下哪项?(E)A.抗原、抗体的调节B.各种免疫细胞的调节作用C.神经-内分泌对免疫功能的调节 D.独特性网络调节 E.以上都包括89.免疫球蛋白四条肽链应该是(C)A.分子量一样大B.分子量各不相同C.分子量两条轻链相同、两条重链相同 D.只有重链能够结合抗原 E.只有轻链能够结合抗原90.免疫缺陷病的临床特点不包括(D)A.患者可出现反复的、持续的、严重的感染B.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增高 C.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增高 D.经常没有临床症状 E.感染的性质和严重程度主要取决于免疫缺陷的成分及其程度。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免疫术语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分类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概念: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物质基础:组织屏障: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B1细胞、δγT 细胞固有免疫效应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溶菌酶、抗菌肽、乙型溶素作用特点:♦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先(0~96小时)♦非特异性(模式识别受体)♦无记忆性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概念: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物质基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作用特点:♦获得性(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后(96小时后启动)♦特异性(TCR/BCR)♦记忆性♦耐受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术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MALT的组成: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功能及特点:♦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骨髓的功能:♦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胸腺的功能:♦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免疫调节♦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淋巴结的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75%,B占25%)♦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滤作用脾的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 40%,B 占60%)♦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淋巴细胞再循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资料(名词解释和简答题)一、名词解释1.lymphocyte homing 淋巴细胞归巢指血液中淋巴细胞选择性趋向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的特定区域或特定组织的过程。
2.innate immune response 固有免疫应答机体固有免疫细胞和分子在识别病原体及其产物或体内凋亡,畸变的细胞等“非己”的抗原异物后迅速活化并有效吞噬,杀伤,清除病原体或体内“非己”的物质,产生非特异性免疫防御,监视,自稳等保护作用的生理过程。
3.adaptive immune response 适应免疫应答机体受抗原刺激后,免疫活性细胞(T、B细胞)识别抗原自身活化,增殖,分化及产生特异性免疫效应的过程4.antigen determinant 抗原决定基是存在于抗原分子表面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又称表位5.adjuvant佐剂指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体内,可增强机体对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类型的非特异性免疫增强物质6.Superantigen(SAg)超抗原是指在极低浓度下即可非特异性激活大量T细胞克隆增殖,产生极强的免疫应答,但又不同于丝裂原作用的抗原物质。
且不受MHC限制,故称为超抗原。
7.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抗体依赖性细胞毒性指具有杀伤性的细胞如NK细胞通过其表达的Fc受体识别包被于靶抗原上的抗体Fc段,直接杀死靶细胞的过程。
plementary-determining region互补决定区即抗原互补决定区。
VH和VL的三个高变区共同组成Ig的抗原结合部位,该部位形成一个与抗原决定基互补的表面,故高变区又称为互补决定区。
plement 补体是存在于人或动物血清、组织液及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
10.cytokine细胞因子细胞因子是由免疫细胞及组织细胞分泌的,在细胞间发挥相互调控作用的一类小分子可溶性蛋白质11.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CD)分化抗原应用单克隆抗体鉴定为主的方法,将来自不同实验室的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同一分化抗原归为一个分化群。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1、免疫系统的组成(1)免疫器官、组织(2)免疫细胞(3)免疫分子2、免疫系统的功能。
(1)免疫防御-防止细菌、病毒等病原体的侵入-清除已经侵入机体的病原体(2)免疫监视-清除损伤、衰老细胞-发现、清除变异细胞(3)免疫自稳-免疫调节。
-免疫耐受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1、(概念)(1) 淋巴细胞归巢:成熟淋巴细胞离开中枢免疫器官后,经血液循环趋向性迁移并定居于外周免疫器官或组织的特定区域的过程。
(2) 淋巴细胞再循环:淋巴细胞在血液、淋巴液、淋巴器官或组织间反复循环的过程。
(3) MALT:即粘膜相关淋巴组织,指粘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无被膜淋巴组织,及具有生发中心的器官化淋巴组织。
2、(功能)(1) 骨髓(BM)的功能:1)各类血细胞发生和细胞发生的场所-红细胞、巨核细胞(血小板)-免疫细胞-祖T细胞(Pro-T)2)B、NK细胞的分化、成熟:-产生有功能的B、NK细胞3)体液免疫应答场所:-B细胞→产生抗体(再次免疫应答时)(外周免疫器官:初次/再次应答场所)(2) 胸腺(Thymus)的功能:1)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2)免疫调节作用(调节免疫细胞活性)3)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删除自身免疫性T细胞)(3) 淋巴结(Lymph node)的功能:1) 成熟T和B细胞定居场所2) T和B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场所3) 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4) 过滤、清除感染组织中的异物(4) 脾(Spleen)的功能:1)成熟B和T细胞定居场所2)B和T细胞发生免疫应答场所3)过滤、清除感染血液中的异物4)合成生物活性物质(如,补体成分)(5) 粘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功能:1)粘膜局部免疫应答场所2)产生分泌型IgA第三章抗原1、(概念)(1) 表位: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化学基团,是与抗原受体特异性结合的基本结构单位。
(2) 异嗜性抗原:存在于不同生物之间,与种属无关的共同抗原。
(3) 独特型抗原:指以抗原识别受体(Ab、BCR、TCR)的V区所具有的独特结构作为表位的自身抗原。
第一章免疫学概论❖免疫术语免疫(immunity):机体免疫系统识别“自己”和“非己”,对自身成分产生天然免疫耐受,对非己异物产生排除作用的一种生理反应。
免疫防御:防止外界病原体的入侵及清除已入侵病原体及其他有害物质。
免疫监视:随时发现和清除体内出现的“非己”成分,如肿瘤细胞、衰老凋亡细胞和病毒感染细胞。
免疫自身稳定:通过自身免疫耐受和免疫调节两种主要的机制来达到免疫系统内环境的稳定。
❖免疫应答的种类及其特点固有免疫(先天性免疫/非特异性免疫)分类适应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特异性免疫)固有免疫(innate immunity):概念:固有免疫是生物在长期进化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病原体入侵的第一道防线物质基础:组织屏障:皮肤粘膜屏障、血脑屏障、血胎屏障固有免疫细胞:吞噬细胞、DC、NK细胞、NKT细胞、B1细胞、δγT 细胞固有免疫效应分子:补体系统、细胞因子、溶菌酶、抗菌肽、乙型溶素作用特点:♦先天性(无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先(0~96小时)♦非特异性(模式识别受体)♦无记忆性适应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概念:适应性免疫应答是指体内T、B淋巴细胞接受“非己”的物质(主要指抗原)刺激后,自身活化、增殖、分化为效应细胞,产生一系列生物学效应(包括清除抗原等)的全过程。
物质基础: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抗原提呈细胞(APC)作用特点:♦获得性(需抗原激发)♦作用在后(96小时后启动)♦特异性(TCR/BCR)♦记忆性♦耐受性第二章免疫器官和组织❖免疫术语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mucosal-associated lymphoid tissue):概念:亦称黏膜免疫系统,主要指呼吸道、胃肠道及泌尿生殖道黏膜固有层和上皮细胞下散在的淋巴组织,以及含有生发中心的淋巴组织,如扁桃体、小肠派尔集合淋巴结及阑尾等,是发生黏膜免疫应答的主要部位。
MALT的组成:肠相关淋巴组织、鼻相关淋巴组织、支气管相关淋巴组织MALT的功能及特点:♦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功能中枢免疫器官(初级淋巴器官)♦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和成熟的场所♦包括骨髓和胸腺外周免疫器官(次级淋巴器官)♦成熟淋巴细胞定居的场所,免疫应答的主要场所♦包括淋巴结、脾脏和黏膜相关淋巴组织骨髓的功能:♦各类血细胞和免疫细胞发生的场所♦B细胞和NK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体液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胸腺的功能:♦T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免疫调节♦自身耐受的建立与维持淋巴结的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75%,B占25%)♦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过滤作用脾的功能:♦T细胞和B细胞定居的场所(T占 40%,B 占60%)♦免疫应答发生的场所♦合成生物活性物质♦过滤作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功能:♦行使黏膜局部免疫应答♦产生分泌型IgA淋巴细胞再循环:指定居在外周免疫器官的淋巴细胞由输出淋巴管经淋巴干、胸导管或右淋巴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经血液循环到达外周免疫器官后,穿越HEV,重新分布于全身淋巴器官和组织的反复循环过程。
医学免疫学期末复习重点总结第五章补体系统第一节补体概述补体系统(complement system):系统包括30余种组分,其广泛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是一个具有精密调控机制的蛋白质反应系统。
血浆中补体成分在被激活前无生物学功能,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和多种生物学效应(简称补体)。
(一)补体系统的组成1.补体固有成分⑴C1(C1q、C1r、C1s)、C2~C9;⑵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BL),MBL相关丝氨酸蛋白酶(MASP);⑶B因子、D因子(factor B, factor D)。
2.补体调节蛋白:以可溶性或膜结合形式存在、参与补体活化和效应的一类蛋白质分子,如:备解素、C1抑制物、C4结合蛋白、I因子等等。
3. 补体受体:指存在于不同细胞膜表面、能与补体激活过程所形成的活性片段相结合、介导多种生物效应的受体分子。
包括:CR1~CR5、C3aR、C5aR、C1qR等(二)补体组分的命名①以“complement”的首字母结合发现顺序命名,如C1 ~C9;②以英文大写字母命名为“因子”,如B因子、D因子、P因子、H因子;③补体的裂解片段以该成分的符号后加小写英文字母表示,如C3a、C4b;④具有酶活性的成分或复合物则在其符号上加一横线表示,如C3bBb;⑤补体调节蛋白多以功能命名,如C1抑制物(C1INH)、C4结合蛋白(C4bp)、衰变加速因子(DAF);(三)补体的生物合成约90%血浆补体成分由肝脏合成,少数成分由肝脏以外的细胞合成,例如:C1由肠上皮和单核/巨噬细胞产生;D因子由脂肪组织产生。
多种促炎细胞因子(如IFN-γ、IL-1、TNF-α、IL-6等)可刺激补体基因转录和表达。
感染、组织损伤急性期以及炎症状态下,补体产生增多,血清补体水平升高。
第二节补体激活补体固有成分以非活化形式存在于体液中,其通过级联酶促反应而被激活,产生具有生物学活性的产物。
已发现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经典激活途径、旁路途径、MB途径具有共同的末端通路——攻膜复合体的形成及细胞溶解效应。
医学免疫学复习资料一、免疫学发展经历的阶段(一)经验免疫学时期(17世纪~19世纪)人痘苗:牛痘苗(二)经典免疫学时期(19世纪中叶~20世纪中叶)疫苗的发展和使用细胞免疫理论体液免疫理论(三)近代和现代免疫学时期(自20世纪中叶至今)(二)细胞免疫学进展——揭示免疫学现象本质的物质基础1.免疫系统的解剖学基础2.T淋巴细胞生物学特征3.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 4.免疫耐受及其细胞学机制5.抗体生成的理论(三)分子免疫学进展——促进免疫学理论与应用研究的催化剂1.抗体多样性的遗传学基础2.细胞因子的基础与应用研究3.T淋巴细胞的特异性识别、激活和效应机制4.抗原递呈的机制(四)应用免疫学进展——赋予免疫学新的生命力的源泉1.疫苗的发明、应用及推广2.免疫学技术的建立和发展(1)血清学技术和免疫标记技术:(2)细胞融合技术:(3)T淋巴细胞克隆技术:(4)分子生物学技术:3.免疫生物治疗第四节“医学免疫学”教材基本轮廓抗原─────→免疫系统│补体──→│───→抗体免疫调节───→免疫应答───→细胞因子遗传控制──→│───→致敏淋巴细胞┏━━━━━━━━━━━━━━━━━━━━━┓┃┃正常异常───────────────────抗肿免免超自免移免感瘤疫疫敏身疫殖疫染免学学反免增免缺免疫防检应疫生疫陷疫治测“医学免疫学”教材内容概要二、免疫系统及其功能(一)免疫系统的组成与结构(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分子)(二)免疫系统的功能:免疫防御免疫自稳免疫监视三、免疫的类型1.天然免疫(innate immunity)其特点是:个体出生时即具备,作用范围广,并非针对特定抗原,故亦称为非特异性免疫(nonspecific immunity)。
此类免疫的主要机制为: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的抑菌/杀菌物质的屏障效应;体内多种非特异性免疫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生物学作用。
2.获得性免疫(acquired immunity)即适应性(adaptive)免疫,乃个体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仅针对该特定抗原而发生反应,故亦称为特异性免疫(specific immunity)。
医学免疫学期末测试试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20X1分=20分〕 1 .最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国家是 A 法国 B 中国 C 英国2 .机体免疫监视功能低下时易发生C 移植排斥反响D 免疫耐受E 自身免疫疾病B.有免疫原性,无反响原性D.无免疫原性,无反响原性E.以上均不是4 .以下哪种细胞因子是 Th2产生的: A. IL-2 B.IFN- 丫 C. TNF- a D. IL-4 E.IL — 15 .在阴性选择中,发生凋亡的细胞是 A.不能与MHC 有效结合的双阳性细胞 B.与MHC 亲和力过高的双阳性细胞 C.与MHC 有效结合的单阳性细胞 D.不与MHC-自身肽发生结合的单阳性细胞E.与MHC-自身肽有高亲和力的单阳性细胞6 .与HLA-B27阳性呈强相关的是 A.类风湿性关节炎 B.系统性红斑狼疮C.强直性脊柱炎D.肾小球性肾炎咳血综合症E.乳糜泻7 .巨噬细胞不具备的受体是A IgG Fc 受体 B.C3b 受体 C.细胞因子受体 D.甘露糖受体E.抗原识别受体8 .血清半衰期最长的Ig 是 A Ig G B Ig M C Ig E D Ig D E IgA 9 .免疫是指A.机体去除病原微生物的功能B.机体去除衰老和损伤细胞的功能C.机体抗感染的功能D.机体识别和去除抗原性异物的功能E.机体识别和去除自身突变细胞的功能10 . NK 细胞活化性受体胞内段带有 A. ITAM B. ITIM C. DD D. DED E. AICD 11 .属人工主动免疫的是 A.破伤风抗毒素 B.人免疫球蛋白 C.人胎盘免疫球蛋白D.白喉类毒素E.白喉抗毒素12 .发病机制属于出型超敏反响的疾病是 A.系统性红斑狼疮B.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C.肺出血肾炎综合征D. Arthus 反响E.类风湿性关节炎13 .关于IV 型超敏反响哪一项为哪一项正确的 ?A.以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B.抗原注入后4小时到达反响顶峰C.补体参与炎症的发生D.能通过血清Ig 被动转移E.以单个核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14 .免疫防御功能低下的机体易发生:A.移植排斥反响B.反复感染C.肿瘤D.超敏反响E.自身免疫病 1.1. I 型超敏反响中,以下哪一个是肥大细胞新合成的介质? A. 组胺B.白三烯C. ECF D.激肽原酶E. FceRI 16 .初乳中含量最多的Ig 是: AIgG B. IgM C. SIgA D . IgE E. IgD 17 .产生IL-1的主要细胞是:A.活化的T 细胞B.单核/巨噬细胞C.血管内皮细胞D.纤维母细胞E.B 细胞D 美国E 印度A 肿瘤B 超敏反响3.半抗原是指A.有免疫原性,有反响原性 C.无免疫原性,有反响原性18 .超抗原A 可以多克隆激活某些 T 细胞B 须经抗原提呈细胞加工处理C 与自身免疫疾病无关D 有严格的MHC 限制性E 只能活化一个相应的 T 细胞克隆 19 . DC 别于其他 APC 的最大特点是 A 、 能提呈抗原B 、成熟时有树突状或伪足样突起C 、 能刺激已活化的T 细胞D 、 能刺激记忆性 T 细胞E 、 能刺激初始型 T 细胞20. IgM 的特性包括 A 是分子量最大的Ig B 无钱链区 C 主要在血液中发挥抗感染作用D 是最早合成的IgE 能穿过胎盘二、多项选择题〔10X1分=10分〕1 . . B 细胞辅助受体包括A.CD19B.CD21C.CD25D.CD225E.CD81 2 .关于细胞因子的表达,以下哪项是错误的? A . 一般是小分子量蛋白质 B .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C.主要以内分泌方式发挥作用 D.生物学效应具有拮抗性 E.生物学效应具有重叠性 3 .属于外周免疫器官的是A.骨髓B.胸腺C.淋巴结D.脾E.粘膜相关淋巴组织 4以下哪些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水平 A 巨噬细胞 B T 细胞 C B 细胞 D NK 细胞 5 .胸腺基质细胞包括 A 胸腺细胞 B 胸腺上皮细胞 C 巨噬细胞D 胸腺树突状细胞 6 . B 细胞的功能是A.产生抗体B.提呈抗原C.参与细胞免疫D.参与调节反响7 . CD8+CTL 细胞直接杀伤靶细胞的机制是:A.分泌穿孔素B.颗粒酶C.淋巴毒素D.诱导靶细胞凋亡E.ADCC9.T 细胞辅助抗原特异 B 细胞是在A.淋巴组织的T 细胞区B.淋巴组织的生发中央C. B 细胞的脂筏D. 上列A 和B 两项E.上列A 、B 和C 三项 10.对小鼠Ig 同种型转换描述正确的选项是A. IL-4诱导转换成IgEB. TGF3诱导转换成IgAC. IFN- 丫诱导转换成IgGD. Th1和Th2细胞均参与Ig 的同种型转换E.仅Th1细胞参与Ig 的同种型转换三、名词解释〔10X2分=20分〕 1. TI-Ag 2方案免疫 3.BCR 复合物 4免疫耐受 5 . IFN-r 6 .LMP 7 .类风湿因子 8.CDR9. ADCC 10.C5aE 树突状细胞 E 成纤维细胞 E.发挥细胞毒作用8. B 细胞外表能够识别各种抗原的 A.在Ig 基因片段排列组合时产生 在生发中央发生体细胞高频突变 BCR 是怎样产生的? B.在Ig 基因片段连接时产生 E.主要在中枢免疫器官完成C. 在胸腺中产生D.四、简做题〔5%分=20分〕1 .列举参与固有免疫的主要组织、细胞及效应分子 .2 .简述具有调理作用的免疫分子及其作用机制3 .写出经典的HLA I 、II 类主要基因座位.4 .简述胸腺微环境的组成5 .巨噬细胞是怎样加工和递呈外源性抗原的? 五、问做题〔3X6分=18分〕1 .试比拟补体的三条激活途径的异同点.2 . Ig 被胃蛋白酶水解后,可得几个片段?写出各片段的名称、功能及其在医学上的意义.3 .简述甲状腺功能亢进〔Graves 病〕的免疫学发病机理. 六、论述题:〔1X12分=12分〕1.试表达机体抗结核杆菌感染的免疫学发生机制以及免疫学诊断的方法. 点击下方图片查看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20 X1分=20分〕 I . C2.D3.D4.E5.E6.E7.C8.A II .C12.A13.D14.B15.C16.B17.C18.C二、多项选择题〔10X1分=10分〕1.ABE2.BCDE3.BCE4.ABCD5.DE 9.ABD 10.AB 三、名词解释〔10X2分=20分〕1.MHC-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1〕,某对染色体上,基因群〔 2免疫耐受-特异〔1〕无应答〔1〕 3 . mIg-膜免疫球蛋白〔1〕 BCR 〔1〕4 . ELISA 一酶联免疫吸附试验〔1〕标记技术〔1〕5 . CD3分子一存在于成熟T 细胞外表〔0.5〕,与TCR 结合成复合物〔0.5〕,信号转导〔1〕6 .免疫防御-机体去除病原微生物的水平〔2〕7 .抗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 1〕,发挥免疫效应〔1〕 8 .表位一抗原分子中决定抗原特异性的〔1〕特殊化学基团〔1〕 9 .TAP-抗原加工相关转运体〔1〕内源性抗原的转运〔1〕10 .胸腺微环境-决定T 细胞的分化、增殖和选择性发育〔1〕,胸腺基质细胞、细胞因子和肽 类激素、细胞外基质〔1〕 四、简做题〔5%分=20分〕1 .什么是异嗜性抗原?举一例说明其在医学上的意义.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间的共同抗原〔2〕链球菌感染后肾小球肾炎 /溃疡性结肠炎等⑵2 .简述IgG 的主要功能.〔1〕与抗原结合〔1〕 ,〔2〕活化补体〔1〕 , 〔3〕调理作用〔1〕 , 〔4〕 ADCC 〔0.5〕 , 〔5〕 通过胎盘〔0.5〕3 .与初次应答比拟,抗体产生的再次应答有何特点?潜伏期短〔1〕,抗体浓度增加快〔1〕,维持时间长〔1〕亲和力强〔1〕 4 .简述或画图说明HLAII 类分子的结构,并标明其结构域的主要功能. 两条链,各有两个功能区〔1〕肽结合区〔2〕 CD4分子识别部位〔1〕 5 . CD4+T 细胞活化的双信号是什么?9.D 10E 19.B20.D6.ACDE7.ABC8.ADE1〕信号1 〔2.5〕 -TCR 识别抗原肽,MHC 限制性,辅助受体的作用 CD4分子;信号2 〔1.5〕 -每对黏附分子〔0.5〕五、问做题〔3X6分=18分〕1 .简述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病机理母Rh-,第一胎胎儿 Rh+ 〔1〕分娩时Rh+血球进入母体〔1〕,刺激产生IgG 〔1〕-再次妊 娠,胎儿Rh+ 〔1〕 IgG 通过胎盘〔1〕 ,II 型超敏反响〔1〕 2 .为什么说补体参与机体早期抗感染?溶细胞、细菌和病毒〔2〕调理作用〔2〕引起炎症反响〔2〕 3 .简述CTL 细胞杀伤靶细胞的主要机制.〔1〕穿孔素,介导膜损伤〔2〕, 〔2〕颗粒酶,诱导凋亡〔1〕,〔3〕Fas/FasL,诱导凋亡〔2〕 ,kangyuan4 4〕 TNF/TNFR,诱导凋亡〔1〕 六、论述题〔1X12分=12分〕1.试表达sIgA 是怎样产生的?存在机体何处以发挥不同的免疫学作用?Ag-Th 〔双信号〕活化〔2〕 -B 细胞〔双信号〕〔2〕活化一增殖分化〔TGF-B 〕 〔1〕-浆细胞- 产生IgA ,J 链-IgA 二聚体〔1〕 结合于PIgR 〔2〕-通过粘膜 〔1〕夕布粘膜外表,存在外分泌液当中,粘膜局部抗感染⑵总体〔1〕 一、填空题1.防治I 型超敏反响最有效的举措是 【答案】抗原-抗体免疫复合物,C4b2b, C3bBb 、单项选择题1. T 细胞活化的第二信号是指:〔 〕A. CD4与MHC n 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B. CD8与MHC I 类分子间的相互作用C. IL-1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D. IL-2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E.协同刺激分子与相应受体间的相互作用【答案】E2 .与C3转化酶形成无关的补体组分是 :〔〕A. C4 B . C3 C. C2 D . C5 E. B 因子【答案】找出变应原,预防接触 2 .各类Ig 中唯一能通过胎盘的是 【答案】IgG, IgM3 .人工主动免疫常用的制剂是 和【答案】疫苗、类毒素 4 .免疫应答的过程可以分为 、 【答案】感应阶段,反响阶段,效应阶段5 .免疫的功能包括、、【答案】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免疫稳定 6 .由IgG 和IgM 介导的超敏反响包括 所介导的.【答案】II 、III 、T 细胞7 .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激活物质主要是 径的C3转化酶是,有助于感染性疾病早期诊断的是O、三个阶段.和 型超敏反响;IV 型超敏反响是由、其C3转化酶是 ;补体替代激活途【答案】D3 .关于TD-Ag ,正确的表达是:〔〕A.在胸腺中加工处理的抗原B .可直接激活B细胞产生抗体的抗原C.不能诱导产生免疫记忆的抗原D.只能诱导产生IgM类抗体的抗原E.既能引起细胞免疫应答,又能引起体液免疫应答的抗原【答案】E4 .能与肥大细胞高亲和结合的Ig是:〔〕A. IgA B . IgD C . IgE D . IgM E . IgG【答案】C5 .细胞免疫是由〔〕介导的.A. T细胞B. B细胞C.补体D.肥大细胞E.巨噬细胞【答案】A6 .补体被激活后发挥的生物学效应不包括:〔〕A.免疫粘附B.溶解靶细胞C. ADCC作用D.炎症反响E.调理作用【答案】C7 .免疫学认为的“自身物质〞是:〔〕A.异种物质B.同种异体物质C.结构发生改变的自身物质D.胚胎期免疫细胞接触过的自身物质E.胚胎期免疫细胞未接触过的自身物质【答案】D8 .细胞因子不具备的作用特点有:〔〕A,高效性B,特异性C.多效性D,重叠型E.网络性【答案】B9 . MHC限制性主要表现于:〔〕A. NK细胞杀伤作用B. ADCC作用C. T细胞对抗原的识别过程D. B细胞对TI抗原的识别E.补体依赖的细胞毒作用【答案】C10 .不表达经典HLA I类抗原的细胞是:〔〕A.淋巴细胞B.成熟红细胞C.血小板D.网织红细胞E.粒细胞【答案】B11 . TH1细胞可通过以下哪种作用产生免疫效应?〔〕A.非特异性杀伤靶细胞B.分泌抗体C.特异性直接杀伤靶细胞D.释放细胞因子产生免疫效应E. ADCC作用【答案】D12 .致敏TC的作用特点是:〔〕A.无抗原特异性B.受MHC n类分子限制C.可通过释放IFN杀伤靶细胞D.可通过ADCC作用杀伤靶细胞E.可通过分泌穿孔素、颗粒酶等物质杀伤靶细胞【答案】E13 .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A. B细胞在骨髓内的分化成熟B. 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C.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处理和呈递D. T、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E.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答案】A14 .人体受抗原刺激后发生免疫应答的部位主要是:〔〕A.骨髓B.胸腺C.腔上囊D.淋巴结E.血流【答案】D15 .抗原的免疫原性是指:〔〕A.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的性质B.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C.抗原与相应抗体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质D.抗原与相应致敏淋巴细胞在体内外特异性结合的性质E.抗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产生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的性质【答案】E16 .容易引起免疫耐受的抗原注射途径为:〔〕A.静脉〉皮下、肌肉〉腹腔B.腹腔〉皮下、肌肉〉静脉C.腹腔〉静脉〉皮下、肌肉D.静脉〉腹腔〉皮下、肌肉E.皮下、肌肉〉腹腔〉静脉【答案】D17 . I型超敏反响不具有的特点是:〔〕A.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B.可有即刻相和延缓相反响C.特异性IgE参与D.免疫病理作用以细胞破坏为主E.发生和消退迅速【答案】D18 .与n型超敏反响无关的成分是:〔〕A.补体B,抗体C.巨噬细胞D.嗜酸粒细胞E. NK细胞【答案】D19 .关于肿瘤免疫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A .实验证实在某些肿瘤细胞外表存在肿瘤特异性抗原B.血清CEA升高有助于结肠癌的诊断C.血清抗AFP抗体水平升高可诊断为肺癌D. EB病毒感染与鼻咽癌发生有关E.人乳头瘤病毒感染与人宫颈癌发生有关【答案】C20.血清中半衰期最长的Ig是:〔〕A. IgG B . IgD C . IgE D . IgM E . IgA【答案】A三、名词解释1 . TSA:肿瘤特异性抗原.仅表达于肿瘤细胞外表而不存在于正常细胞的抗原.2 . BCR:指B细胞抗原受体,是B细胞外表能识别、结合特异性抗原的膜分子,与Ig〞、Ig 3分子结合成BCR复合体,为B细胞活化提供第一信号.3 .细胞因子:由活化的免疫细胞和某些基质细胞〔如骨髓基质细胞〕分泌的具有高活性、多功能的小分子蛋白质.4 .免疫耐受:指机体免疫系统接触某种抗原后形成的特异性无应答状态,此时机体对其他抗原仍可作出正常的免疫应答.5 .抗原:一类能刺激机体免疫系统使之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并能与相应的免疫应答产物在体内、外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具有免疫原性和免疫反响性两种性质.四、问做题1 .简述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及其意义.做题要点:抗体产生可分为初次应答和再次应答两个阶段.初次应答:特点是潜伏期长、抗体浓度低、维持时间短、以IgM类抗体为主.再次应答:特点是潜伏期短、抗体含量高,维持的时间长,以高亲和力的IgG为主.意义:指导预防接种;指导用血清学试验诊断传染病.2 .试述补体的生物学功能.做题要点:补体的生物学作用:(1)溶菌和溶细胞作用(2)调理作用(3)引起急性炎症反响(4)去除免疫复合物(5)免疫调节作用3 .试述IgG的生物学特点和作用.做题要点:(1)血清中含量最高(2)唯一能通过胎盘的Ig (3)半衰期最长的Ig(4)可通过经典途径激活补体(5)抗感染的重要抗体4 .试举一例说明I型超敏反响的发生机制.做题要点:例:变应性鼻炎(花粉症)一I型超敏反响(1)致敏阶段:变应原初次刺激机体f B细胞产生特异性IgEf IgE Fc段与肥大细胞和嗜碱粒细胞外表Fc s R I结合-机体处于致敏状态.(2)发敏阶段:相同变应原再次进入机体-与致敏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外表IgE Fab特异性结合(变应原-IgE-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生物活性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和器官-局部或全身发生过敏反响.5.试比拟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及其应用考前须知.做题要点:人工主动免疫和人工被动免疫的特点比拟:工程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注入物质抗原抗体次数1-3次1次生效时间2-3周立即维持时间数月-数年2-3周主要用途预防治疗和紧急预防人工主动免疫的考前须知:1.接种对象;2.接种剂量、次数和时间间隔;3.接种途径;4.接种后反响;5.禁忌症.人工被动免疫的注意事:1.注意预防超敏反响的发生;2.早期和足量;3.不滥用丙种球蛋白.。
名词:1、免疫:机体对“自己”和“异己(非己)”识别、应答过程中所产生的生物学效应的总和,正常情况下是维持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
2、免疫系统:是机体负责执行免疫功能的组织系统,由中枢免疫器官(骨髓、胸腺)和外周免疫器官(脾脏、淋巴结和粘膜免疫系统)组成。
3、天然免疫:即固有免疫,是种群长期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是机体抵御微生物侵袭的第一道防线。
4、获得性免疫:既适应性免疫,是个体接触特定抗原而产生的,仅针对该特定抗原而发生反应。
5、抗原:是指可被T、B淋巴细胞识别,并启动特异性反应的物质。
6、免疫原性:是指抗原能够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的能力。
7、抗原性(免疫反应性):是指抗原能够与其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特异性结合的能力。
8、完全抗原:是指具有免疫原性和抗原性(免疫反应性)两种特性的物质。
9、半抗原:仅具备免疫反应性的物质。
10、载体:指赋予半抗原以免疫原性的蛋白质。
11、表位(抗原决定基):决定抗原特异性的基本结构或化学基团。
12、交叉抗原:是指某些特定抗原不仅可与其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或相互作用,还可与其它抗原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发生反应的抗原。
13、交叉反应:是指交叉抗原与其它抗原所诱生的抗体(或致敏淋巴细胞)结合或相互作用。
14、胸腺依赖性抗原(TD抗原):是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依赖于T细胞辅助。
15、非胸腺依赖性抗原(TI抗原):是指刺激机体产生抗体无需T细胞辅助。
16、异种抗原:是指来自不同种属的抗原。
17、种异型抗原(同种抗原):是指同一种属不同个体所具有的特异性抗原(如ABO、RH)。
18、自身抗原:在正常情况下,机体免疫系统不对自身正常组织或细胞产生免疫应答。
19、异嗜性抗原(Forssman 抗原):是指与种属无关,存在于人、动物及微生物之间的共同抗原。
20、佐剂:是指某些物质预先或与抗原同时注入机体内,可增强机体对该抗原的免疫应答或改变免疫应答的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