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三 )
- 格式:pdf
- 大小:67.63 KB
- 文档页数:3
最新版安全生产法释义1、最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即将实行到底修改了哪些内容新《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改的10大重点内容:1.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
新法明确提出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将坚持安全发展写入了总则,对于坚守红线意识、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形势根本性好转的奋斗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条)2.建立完,善安全生产方针和工作机制。
将安全生产工作方针完善为“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进一步明确了安全生产的重要地位、主体任务和实现安全生产的根本途径。
新法提出要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工作机制,进一步明确了各方安全职责。
(第三条)3.落实“三个必须”,确立安全生产监管执法部门地位。
按照安全生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新法一是规定国务院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二是明确各级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实施综合监督管理,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
三是明确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作为行政执法部门,依法开展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执行法律、法规、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八条、第九条、第六十二条)4.强化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安全生产职责。
乡镇街道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基础,有必要在立法层面明确其安全生产职责,同时针对各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的安全监管体制不顺、监管人员配备不足、事故隐患集中、事故多发等突出问题,新法明确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等地方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应当按照职责,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状况的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本章原来的章名为《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为了进一步明确本章规定的是从业人员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这次《安全生产法》修改时,将本章的名称修改为《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
本章共10条,其中规定的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包括:了解其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建议的权利;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批评、检举、控告的权利;拒绝违章指挥和强令冒险作业的权利;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可能的应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的权利;因生产安全事故受到损害时要求赔偿的权利;享受工伤保险的权利。
义务包括:在作业过程中,严格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正确佩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义务;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的义务;及时报告事故隐患或者其他不安全因素的义务。
同时,为明确被派遣劳动者的安全生产权利和义务,这次修改《安全生产法》时,在本章中专门增加一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使用被派遣劳动者的,被派遣劳动者依法享有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权利,并应当履行本法规定的从业人员的义务。
此外,本章还对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与从业人员订立免除或减轻自身责任的合同以及工会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中的权利等做了规定。
第四十九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危害的事项,以及依法为从业人员办理工伤保险的事项。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
【释义】本条是关于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安全生产事项以及生产经营单位不得通过协议免除或减轻自身责任的规定。
(一)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的劳动合同,应当载明有关安全生产的事项劳动合同是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书面协议,也是从业人员与生产经营单位确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
第三条安全⽣产管理,坚持安全第⼀,预防为主的⽅针。
【释义】本条是对安全⽣产管理的⽅针的规定。
所谓“⽅针”,是指指导⼀个领域、⼀个⽅⾯各项⼯作的总的原则。
这个领域、这个⽅⾯的各项具体制度、措施,都必须体现、符合这个⽅针的要求。
⼀、依照本条规定,安全⽣产管理的⽅针是:安全第⼀,预防为主。
1.所谓“安全第⼀”,就是说,在⽣产经营活动中,在处理保证安全与实现⽣产经营活动的其他各项⽬标的关系上,要始终把安全特别是从业⼈员和其他⼈员的⼈⾝安全放在⾸要的位置,实⾏“安全优先”的原则。
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努⼒实现⽣产经营的其他⽬标。
安全⽣产管理,是以保证⽣产经营过程中的⼈⾝安全和财产安全为⽬标的管理活动,是在⽣产经营活动中对安全的管理。
从根本上说,保证⽣产安全与实现⽣产经营活动本⾝的⽬标是⼀致的。
因为就各⽅⾯对⽣产经营活动本⾝的⽬标期望⽽⾔,投资者是希望取得赢利,得到尽可能多的投资回报;从业⼈员是希望获得劳动报酬,增加个⼈收⼊;政府则是希望因此多提供⼀些就业岗位,并增加社会需要的产品或服务的供应,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繁荣。
⽽要使⽣产经营活动⾃⾝所承载的这些⽬标能够实现,⼀项基本前提,就是必须保证⽣产安全。
显然,如果不能保证⽣产安全,在⽣产经营活动中发⽣⼈⾝伤亡或财产损失的事故,投资者、从业⼈员和政府的⽬标都难以实现或者要⼤打折扣,甚⾄会给各⽅⾯造成巨⼤损失,产⽣严重的负效应。
⽽从另⼀⽅⾯说,⽣产经营活动中保证安全的⽬标与其他⽬标之间,⼜会在⼀定情况下发⽣⽭盾。
⽐如,在企业资⾦⼀定的情况下,投到安全⽣产⽅⾯的资⾦多⼀些,投到其他⽅⾯的资⾦就会少⼀些;企业⽤于安全⽣产的费⽤多⼀些,成本就会⾼⼀些,利润就会少⼀些;严格按安全⽣产的操作规程办事,⽣产效率就可能会受到⼀些影响等等。
在保证安全与⽣产经营活动中的其他⽬标发⽣冲突时,如何处理,这就是安全⽣产管理⽅针所要回答的问题,答案就是“安全第⼀”。
当然,对于“安全第⼀”的⽅针,也要有正确的理解。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最新版)2022.9.1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最新版)2022.9.1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公共利益和私人财产,预防和减少事故灾害的发生,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合用于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个体工商户以及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从事的生产、经营、服务等活动中的安全生产活动。
第三条国家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社会化、全民化、法制化,鼓励群众参预安全生产事务的管理和监督。
第二章安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第四条安全生产是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重要职责,必须纳入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经营管理和组织体系,实行综合管理。
第五条国家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建立安全生产组织机构,设立专门岗位,配备必要的安全生产人员和设施设备。
第六条工程建设项目必须编制安全生产措施,由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和建设单位分别承担相应的安全生产管理责任。
第七条有关生产经营的职能部门应当指定组织对产品、生产设备、安全装置和消防设施等进行安全技术监督检验。
第八条对企事业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不得影响企事业单位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
第九条企事业单位应当建立事故应急预案和应急救援组织,及时查处事故隐患和事故责任,保障事故损失的迅速控制和恢复重建。
第十条国家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统计、分析和发布,及时通报和处理安全生产重大事故。
第三章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第十一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制度,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安全教育和培训。
第十二条进入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职工、访客和协作单位,应当遵守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定。
第十三条各类生产经营活动应当符合国家的安全、卫生、环保和防火标准,不得伤害职工、公众和社会的生命健康和财产利益。
第十四条企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应当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机制,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术,及时、准确地发现和排除事故隐患,消除事故发生的条件和因素。
安全生产法解释释义安全生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项法律法规,为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保护公共安全,规范生产活动中的安全管理,强化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责任,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
安全生产法制定的目的是通过法律手段,促使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管理,实施安全生产责任,预防事故的发生。
它在生产经营活动的全过程中,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安全生产组织、安全生产管理、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监管和安全教育等方面进行了规范和指导。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制定和实施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明确安全生产责任,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此外,生产经营单位还需要配备和维护安全设施设备,加强对生产活动的全方位监管,及时处理安全隐患,确保生产过程中的安全性。
安全生产法还特别强调了对重大危险源的管理。
法律明确要求有重大危险源的生产经营单位,必须编制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进行定期演练,确保在事故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应对和处置。
同时,生产经营单位还应当投保工业企业安全责任保险,为因事故造成的伤亡、财产损失提供相应的赔偿保障。
对于违反安全生产法的行为,法律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生产经营单位未履行安全生产责任,造成重大事故的,可以给予罚款、停产整顿、吊销许可证等处罚。
同时,安全生产法还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监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检查,发现违法行为应及时处理,确保安全生产法的实施。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法的制定和实施,旨在加强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管理和监管,促进安全生产的改善和提高。
通过明确责任、加强管理、防范风险,能够有效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保障劳动者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
因此,全社会应当积极支持和遵守安全生产法的规定,共同努力营造安全、稳定的生产环境。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02年6月29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通过根据2009年8月27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部分法律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二次修正根据2021年6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第三次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三章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权利义务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单位(以下统称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适用本法;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对消防安全和道路交通安全、铁路交通安全、水上交通安全、民用航空安全以及核与辐射安全、特种设备安全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主体责任与政府监管责任,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政府监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的机制。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遵守本法和其他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加大对安全生产资金、物资、技术、人员的投入保障力度,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构建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健全风险防范化解机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
202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生产安全事故,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法。
第二条国家实行安全生产的方针是: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综合治理、综合防护;依法管理、分类施策;责任落实、各负其责。
第一节法律地位第三条国家保障安全生产,鼓励和支持安全生产科学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符合国家安全标准、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的规定,落实安全生产责任,采取必要的技术措施和其他措施,确保安全生产。
第二节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第五条安全生产工作必须坚持的原则是:(一)安全第一;(二)预防为主;(三)综合治理;(四)责任制。
第六条企业应当确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生产场所、设备、生产工艺、劳动保护等方面的管理,促进安全生产。
第三节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第七条国务院负责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和管理。
第八条国家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委员会的职责和组成。
第九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明确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
第十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有专业知识和管理能力,在日常工作中起带头作用。
第四节安全生产的职责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总责。
第十二条企业应当设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必要的安全部门,并在每个班次聘请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第十三条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认真履行职责,发现存在安全生产隐患和违章行为时,有权制止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第十四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主要负责人、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生产一线员工、外来承包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等,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共同参与安全生产工作。
第五节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第十五条国家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依法加强安全生产监督检查,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第十六条安全生产监管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时,有权进入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及其他地点,核实有关安全生产的情况,并向被检查单位和有关责任人员了解有关情况。
pdf安全生产法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下简称《安全生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旨在加强安全生产管理,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安全生产法》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至今已经历了几次修订。
以下是对《安全生产法》的一些基本释义。
1.安全生产:指的是在生产、经营、科研、教学等活动中,采取必要的技术、管理和人员措施,防止事故发生,确保人身和财产安全的活动。
2.生产经营单位:指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体经济组织等。
3.安全生产责任制:指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各级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4.安全生产许可:指国家对从事特定生产活动的生产经营单位实行的一种准入制度,未经许可不得从事相关生产活动。
5.事故隐患: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可能造成事故的不安全因素。
6.事故调查处理:指对生产安全事故进行查清事故原因、认定事故责任和总结事故教训的活动。
7.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指国家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状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依法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活动。
8.应急预案:指为应对突发事件而预先制定的紧急救援方案。
9.安全生产培训:指对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教育的活动。
10.安全生产宣传:指通过媒体、网络、会议等形式,对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和安全生产知识进行普及宣传的活动。
《安全生产法》的释义还包括对法律中具体条款的解释,这些条款涵盖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生产管理、事故应急救援、法律责任等方面的规定。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结合具体条款和实际情况进行详细解读。
由于《安全生产法》的内容较为丰富,具体的释义和解读可能需要专业的法律人士或相关部门提供。
新安全生产法条文释义根据最新通过的《新安全生产法》,以下是一些新的法条及其释义: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灾害,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制定本法。
释义:本条是指出新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和宗旨,即通过制定本法,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灾害,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第五条:国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制度体系,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信息化、技术支撑等方面的建设,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释义:本条要求国家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制度体系,包括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标准,提升信息化和技术支撑,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第十二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安全生产各方面的责任。
释义:本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要求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方面的责任,以推动安全生产的落实和实施。
第二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宣传教育和法制宣传,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释义:本条要求各级政府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对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和法制宣传,以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
第四十六条: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建设项目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
释义:本条要求建设项目的主管部门和有关部门加强对建设项目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的监督检查,以确保建设项目的安全和质量。
第六十三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权依法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和违章作业。
释义:本条规定了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拒绝违法指令的权利,即依法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强令冒险作业和违章作业。
通过以上法条的释义,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新安全生产法的主要内容和要求。
该法的通过将有力推动安全生产工作的改进和提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预防和减少事故灾害,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2023年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3最新)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单位、个体工商户及其他组织的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安全生产行为,以及与安全生产行为相关的行政行为和司法行为。
第三条安全生产应当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安全第一、防灾减灾、应急救援的方针,坚持安全与发展、安全与效益相统一,加强安全现状分析和风险评估,促进安全生产技术的进步和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安全管理体系建设。
第四条国家实行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的分级负责制度,强化各级政府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监管职责。
第五条国家支持安全生产科研和技术开发,鼓励生产经营单位加强安全技术改造和安全设备更新,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二章安全生产责任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最终责任。
其他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对本部门或者本岗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负有监管责任、生产责任和事故责任。
第七条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与任务,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制定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按照国家有关标准和规定进行安全生产技术准备和应急救援准备,不断提高安全生产水平。
第八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本行政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加强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完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体系,提高安全生产监管能力和水平。
第三章安全生产规划和标准第九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依据本地区安全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安全生产规划,明确建设安全生产的目标和任务,并按照规划要求加强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
第十条国务院安全监管部门应当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情况,制定行业安全生产规划和技术标准。
第四章安全生产许可和备案制度第十一条生产经营单位从事危险化学品等特种工艺、特种设备的生产、经营活动,以及其他需要安全许可的生产、经营活动,应当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备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1版)释义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条文主旨】本条是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之规定。
【条文释义】立法目的是制定一部法律的宗旨和需要实现的目标。
安全生产法作为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性、综合性法律,立法目的具有较强的综合性和概括性,主要体现在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等方面。
一、加强安全生产工作所谓“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为避免发生造成人员伤害和财产损失的事故,有效消除或控制危险和有害因素而采取一系列措施,使生产经营过程在符合规定的条件下进行,以保证从业人员的人身安全与健康、设备和设施免受损坏、环境免遭破坏,保证生产经营活动得以顺利进行的相关活动。
“安全生产”一词中所讲的“生产”,是广义的概念,不仅包括各种产品的生产活动,也包括各类工程建设和商业、娱乐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的经营活动。
生产经营单位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往往都是以营利为目的,这是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
但是,追求利益绝不能以牺牲从业人员甚至公众的生命安全为代价。
如果不注重安全生产,一旦发生事故,不但给他人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害,生产经营者自身也会遭受重大损失。
因此,保证生产安全,首先是生产经营单位自身的责任,这既是对社会负责,也是对生产经营者自身利益负责。
同时,国家作为社会公共利益的维护者,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了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也必须运用国家权力,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对安全生产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
安全生产关系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关系改革发展和社会稳定大局。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
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规定,比如2004年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2010年印发了《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2011年印发了《关于坚持科学发展安全发展促进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的意见》,2016年印发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主编:卞耀武(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副主编:安建(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经济法室主任)撰稿人:卞耀武安建刘左军刘淑强赵雷王翔目录第一部分绪论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规范第二部分释义第一章总则第二章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保障第三章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第四章安全生产的监督管理第五章生产安全事故的应急救援与调查处理第六章法律责任第七章附则第一部分绪论保障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规范由国务院提出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法律草案,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的6个月的审议,并作了若干修改,于2002年6月29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以118票赞成,1票反对,2票弃权的票数,通过了这个法律草案的限位开关(回讯器)建议表决稿,宣告了这部法律的诞生。
《安全生产法》是一部很重要的法律,也是一部有明显特点的法律,它的制定为保障安全生产确立了基本法律规范,将有力地推进安全生产法制化的进程,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会产生广泛的、深远的影响。
根据《安全生产法》的基本内容、主要规范和立法用意、立法特点对下列问题进行介绍分析:一、必须用强有力的法律手段保障安全生产1.安全生产立法根源于安全生产十分重要安全生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具有明显重要的地位,它在以下几个方面直接产生影响:一是,直接关系到广大从业人员的生命和健康;二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生产经营单位以及个人的财产安全;三是,直接关系到生产经营能否继续进行,经济能否顺利发展;四是,直接关系到人民的安居乐业,保持社会稳定。
大量的事实证明,保证安全生产,就是有力地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国家、集体、个人财产的安全,就是促进经济正常发展,有利于社会稳定。
如果安全生产得不到保证,就会给国家、给社会、给劳动者、给个人造成惨重的损失,酿成许多恶果。
正是由于安全生产的这种重要性,从而决定了安全生产立法的必要性,必须将安全生产纳入国家的法制轨道,将其列为国家立法的一项重要内容,实际上也就是采用国家管理中最强有力的、最有权威的手段来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社会经济生活中最重要的事项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什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释义)1、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一项法律,旨在保障劳动者和公众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3、《安全生产法》是我国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综合性法律。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三条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1、安全生产的方针是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坚持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从源头上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2、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劳动过程中做好劳动安全卫生工作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规定的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是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方针是安全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安全生产工作应当以人为本,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把保护人民生命安全摆在首位,树牢安全发展理念。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一项法律,旨在保障劳动者和公众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
2、安全生产法属于国家的法律。
安全生产法: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它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年6月29日通过公布,自2002年11月1日起施行。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安全生产领域的综合性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为了加强安全生产工作,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的主要内容?要始终树立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观念。
国家安全涉及的国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首要保障。
科学技术是没有国界的,但知识分子不能没有自己的祖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七条维护国家安全,应当遵守宪法和法律,坚持社会主义法治原则,尊重和保障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权利和自由。
安全生产法条文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是对一些常见的安全生产法条文进行释义。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进步,制定本法。
本条规定了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推进安全生产,防止和减少安全生产事故,维护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促进社会进步。
第二条安全生产必须坚持人民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明确、各负其责,谁主管、谁负责,从严治理、依法治理,改革创新、科技兴安,全民动员、群防群治,社会参与、共同治理。
保证本法的贯彻执行,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发展安全生产事业。
本条制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原则,包括人民生命至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责任明确、各负其责,谁主管、谁负责,从严治理、依法治理,改革创新、科技兴安,全民动员、群防群治,社会参与、共同治理。
同时还强调了贯彻执行本法、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发展安全生产事业的重要性。
第二章安全生产的组织和管理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把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保障安全生产的条件,建设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本条规定了各级人民政府在安全生产工作中的职责,包括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领导,明确职责,加强安全生产的组织领导,保障安全生产的条件,建设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第四条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本条规定了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的分工,即国务院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全国范围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职业健康安全等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新安全生产法释义新安全生产法释义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生产和劳动力的规模逐渐扩大,安全生产成为社会稳定和人民幸福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进一步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和管理,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我国于2021年从5月1日开始施行新的《安全生产法》。
这部法律对安全生产的各方面进行了明确规定,并为其实施提供了更加有效的手段和措施。
新安全生产法对于安全生产责任的明确提出了要求。
根据法律规定,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直接责任主体,必须承担起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
这意味着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对其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环节,包括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职工的安全培训、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实施等方面负责任。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政府的职责,要求政府部门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管和管理,提高安全生产的水平和效果。
此外,新安全生产法还强调了个人责任,明确规定了个人在安全生产中的责任和义务。
在安全生产方面,新安全生产法还对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的规定。
例如,在生产和作业场所方面,法律规定了必须具备的安全条件和措施,确保生产和作业场所的安全性。
在生产设备方面,法律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
此外,法律还对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储存、使用等方面进行了详细规定,对各种危险化学品的生产和使用行为进行了明确的管制。
为了更好地实施新安全生产法的要求,法律还规定了必要的支持措施和保障措施。
例如,为了确保企业能够按照法律的要求进行安全生产,法律规定了企业必须建立健全的安全生产管理体系,配备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并提供必要的安全生产培训和教育。
同时,法律还规定了政府部门应当对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的指导和监督,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新安全生产法的实施对于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它明确了安全生产责任的主体和分工,明确了各方的责任和义务,为安全生产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明确的依据和指导。
其次,它对安全生产的各个环节进行了详细规定,提高了安全生产工作的效果和质量。
新《安全生产法》释义全文《安全生产法》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法律法规,旨在保障和促进安全生产,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以下是《安全生产法》的释义全文:第一条为了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防止和减少事故灾害的发生,制定本法。
第二条安全生产法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进行的有关生产、经营、服务和其他活动中的安全生产活动。
第三条安全生产是指在生产经营、服务和其他活动中,依法采取措施,保护劳动者的生命健康和工作环境安全,防止事故灾害的发生,保护公众的人身财产安全。
第四条国家加强和改善安全生产工作,坚持预防为主、人民安全至上、综合治理的方针,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提高事故灾害应急救援能力,实施安全风险防控和源头治理。
第五条国家建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制度,依法监督安全生产,促进安全生产、建设安全中国。
第六条国家推行安全生产标准化,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技术规程和标准制度,推动安全生产技术进步和应用。
第七条国家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提高全民安全生产意识和技能。
第八条所有生产经营单位和事业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制,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管理,保障劳动者的生命权、健康权和人身权益,防止事故灾害的发生。
第九条所有从事安全生产活动的人员,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正确佩戴个人防护用品,严禁超负荷、长期连续劳动。
第十条国家支持、指导和促进安全生产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应用科学技术手段,提高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防护水平。
第十一条鼓励社会组织和公众对安全生产事项进行监督,参与安全生产活动,提供安全生产信访举报。
第十二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组织实施安全生产规划、标准化和安全风险评估,设立应急救援机构,完善安全生产信息和监测报告制度。
根据以上条文,《安全生产法》对安全生产的目标、原则和主要责任进行了规定,同时对监督管理、标准规范、宣传教育、科研技术等方面进行了要求。
该法还强调了各级地方政府的责任和职责,提出了社会组织和公众的监督参与,以及应急救援机构的建立等具体措施,旨在全面提升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安全生产法释义安全生产法是指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
它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是保障全社会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
下面我将从法律的定义、原则、主要内容等方面进行解读。
首先,安全生产法是我国安全生产领域的基本法律法规,它对安全生产的范围、目标、原则等进行了明确规定。
根据法律的定义,安全生产法是为了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健康,维护社会公共利益,保护生态环境,推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而制定的。
安全生产法的核心目标是预防事故的发生,减少事故损失,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其次,安全生产法确立了一系列原则,为安全生产活动提供了法律保障。
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安全第一,即在任何情况下都必须把人的安全放在首位。
法律还强调了预防为主,即通过预防措施来减少事故的发生;综合治理,即通过各种手段综合治理安全生产问题;依法管理,即对安全生产活动进行法律管理;分级负责,即明确各级政府和责任主体的安全生产责任。
此外,安全生产法还规定了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义务。
法律要求企业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及安全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制度;制定和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安全生产信息报告和事故报告制度;组织安全生产检查和事故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安全生产事故隐患等。
此外,安全生产法还规定了各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在安全生产中应履行的职责。
法律要求各级政府要制定和实施本地区的安全生产方针、政策和规划;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执法,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监察和应急救援体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加强对重点行业和领域的监管,推动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总之,安全生产法是保障全社会安全生产的重要依据,它规定了安全生产的范围、目标、原则,明确了企业和行政机关在安全生产中的职责和义务。
全面贯彻安全生产法,必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事故预防,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健康权益,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3年12月1日最新版)1500字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是为了保障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提高安全生产水平而制定的一部基本法律。
根据最新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3年12月1日最新版),该法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首先,法律强调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和责任。
安全生产是国家和社会的基本要求,各级政府、企事业单位及其相关责任人应当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责任人,并将安全生产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其次,法律规定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要求和原则。
安全生产应当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法治保障、技术支撑的原则,推动安全生产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促进生产经营和劳动者安全健康的统一。
再次,法律明确了安全生产的主要责任及其分工。
国家安全生产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监管、指导和服务,企事业单位应当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和管理责任,并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此外,法律还规定了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和处罚制度。
安全生产监督检查机关有权对企事业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对安全生产违法行为应当依法进行处罚。
最后,法律还强调了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各级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事故应急救援体系,及时组织救援,并追究事故责任。
对于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应当及时进行调查,查明事故原因,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23年12月1日最新版)是一部重要的法律文件,将进一步规范和加强我国的安全生产工作,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的主体责任
第四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释义】
一、关于生产单位的主要负责人
本条所称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企业而言,不同组织形式的企业有所不同。
1、对于公司制的企业,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有限责任公司(包括国有独资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董事长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经理负责“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因此,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有限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应当是公司董事长和经理(总经理、首席执行官或其他实际履行经理职责的企业负责人)。
2、对于非公司制的企业、主要负责人为企业的厂长、经理、矿长、等企业行政“一把手”。
如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规定,企业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厂长是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对企业负有全面责任。
二、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全面负责
安全生产工作是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涉及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方面,必须要由企业“一把手”统一领导,统筹协调,负全面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可以安排副职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工作,但不能因此减轻或免除主要负责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所负的全面责任。
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不仅关系到本单位的从业人员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还可能影响社会公共安全。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全面负责,不仅是对本单位的责任,也是对社会应负的责任,按照本法第十八条和第二十条的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人对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所负的职责包括: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所需的资金投入;建立、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组织制定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等。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依法履行自己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职责,做好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义务
第六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并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释义】
一、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方面的权利
本法所称的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该单位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各项工作的所有人员,包括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各岗位的工人,也包括生产经营单位临时聘用的人员和被派遣劳动者。
按照本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有依法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
对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保障,关系到从业人员的生命安全。
从业人员有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它是劳动者应享有的基本人权。
各国和有关国际组织对此都给予高度重视,以立法予以保障。
本法作为安全生产的专门法,在有关条款中,对从业人员获得安全生产保障的权利作了具体规定。
按照本法规定,从业人员享有的安全生产保障权利主要包括:(1)有关安全生产的知情权。
包括获得安全生产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权利,被如实告知作业场所和工作岗位存在的危险因素、防范措施及事故应急措施的权利。
(2)有获得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服务用品的权利。
(3)有对安全生产问题提出批评、建议的权利。
从业人员有权对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批评、检举、控告,生产经营单位不得因此作出对从业人员不利的处分。
(4)有对违章指挥的拒绝权。
从业人员对管理者作出的可能危及安全的违章指挥,有权拒绝执行,并不得因此受到对自己不利的处分。
(5)有采取紧急避险措施的权利。
从业人员发现直接危及人身安全的紧急情况时,有权停止作业或者在采取紧急措施后撤离作业场所,并不得因此受到对自己不利的处分。
(6)在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有获得及时抢救和医疗救治并获得工伤保险赔付的权利。
二、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按照本条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应当依法履行安全生产方面的义务。
从业人员在享有获得安全生产保障权利的同时,也负有以自己的行为保证安全生产的义务。
主要包括:(1)在作业过程中必须遵守本单位的安全
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服从管理,不得违章作业。
(2)接受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掌握本职工作所需要的安全生产知识。
(3)发现事故隐患应当及时向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主要负责人报告。
(4)正确使用和佩戴劳动防护用品。
只有每个从业人员都认真履行自己在安全生产方面的法定义务,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才能有保证。
实践中,许多生产安全事故发生的原因,都是由于从业人员违章操作,或者不遵守规章制度造成的。
因此,从业人员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义务,是生产经营单位能够真正做到安全生产的非常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