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陕县干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 格式:doc
- 大小:27.00 KB
- 文档页数:4
宁陕县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考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乡村振兴不仅仅是简单的农业发展,更是要通过产业兴旺来实现乡村经济的振兴。
宁陕县作为陕西省的一个重要县份,也在积极探索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道路,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宁陕县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相关思考。
宁陕县地处陕西省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在过去的发展过程中,宁陕县的经济一直以传统的农业为主,农民收入较低,乡村面貌较为落后。
为了改变这种局面,宁陕县积极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以产业兴旺来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思路。
这一思路得到了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一系列的产业兴旺措施也得到了实施。
宁陕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农业。
县委、县政府大力支持农民种植优质农产品和特色农副产品,如板栗、核桃、苹果、茶叶等,通过推广优良种苗、加强技术培训等措施,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同时也丰富了农民的农产品种植收入。
在品牌建设、市场开发等方面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使得宁陕县的特色农产品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销售。
宁陕县加大了对农业产业化的支持力度。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率和品质,同时也拓宽了农产品的销售渠道,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特别是在农产品加工方面,宁陕县大力支持发展农产品深加工行业,推动农业产业链的延伸,为当地农产品增值和转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宁陕县还注重发展乡村旅游产业,推动乡村振兴。
通过挖掘本地的自然风光、人文历史和民俗文化资源,开展乡村旅游和农家乐等休闲度假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参观和休闲,为当地农民增加了额外的经济收入,同时也促进了当地的农副产品销售。
这种产业的发展,不仅为乡村经济带来了新的增长点,也为地方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在推进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宁陕县也面临不少的问题和挑战。
首先是产业结构转型的问题。
传统的农业产业一直是宁陕县的主导产业,要转型升级到现代化的农业产业还需要时间和投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克服一些困难和阻力。
大力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宁陕农业持续发展宁陕县素有"安康的北大门,西安的后花园"之称。
版图大县、人口小县,资源富县、经济穷县,是宁陕的基本县情。
全县总面积3678平方公里,是安康市面积最大的一个县,辖12个建制镇,98个行政村,总人口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7221户58385人,农业人口占到全县总人口的78.5%。
农业经济发展状况对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影响很大。
因此,针对宁陕农业经济发展的方向进行分析具有现实意义。
一、宁陕农业经济发展现状1、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稳步提高。
"十一五"期间宁陕农业生产总值逐年稳步提高。
财政支农投入进一步加大,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扩大设施农作物面积,依托"一村一品"建设,优势特色农产品开发力度进一步加大。
全年粮食产量达到1.9万吨,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5.26亿元,同比增长6.6%。
,农业基础条件不断改善,农村经济向着规模特色效益化迈进。
2、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取得了重大成效,农民增收呈现亮点。
"一菌三园"(袋料食用菌,建设板栗园、核桃园、蚕桑园)建设势头良好,2011年食用菌产量3580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84%,板栗、核桃产量分别为3320吨和1216吨,比上年同期增长10.52%和49.20%。
特色冷水鱼养殖突飞猛进,以陕西龙泉大鲵养殖有限公司为龙头企业的大鲵养殖产业采取公司加农户的经营模式,走上了"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发展路子,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
以猪苓、天麻等中药材为主的林下药材种植业逐步壮大,。
2011年全县中药材收获量为172万公斤,比上年同期增长18.68%,实现现价产值为7169万元,带动了农民增收。
3、设施农业发展平稳起步。
设施农业属于高投入高产出,资金、技术、劳动力密集型的产业。
利用人工建造的设施,使传统农业生产逐步摆脱自然的束缚,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季节性,实现农产品的反季节上市,进一步满足多元化、多层次消费需求。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干果经济林产业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业之一,具有广泛的种植分布和丰富的资源。
随着消费需求的增加和市场的扩大,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迅速,但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问题和挑战。
本文将从市场需求、资源保护、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四个方面分析干果经济林产业的发展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推动干果经济林产业的健康发展。
一、市场需求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食品和高营养价值的干果产品的需求逐渐增加。
目前干果产业中存在一些问题,比如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品牌认知度不高、消费市场不够成熟等。
这些问题直接影响到干果产品的销售情况和经济效益。
为了更好地满足市场需求,需要加强品牌建设、提高产品质量、丰富产品品种、拓展消费市场等。
在品牌建设方面,可以通过加强宣传推广、参加展会展销、完善售后服务等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产品质量方面,可以加大生产技术改造力度,提高产品标准化水平,严格质量管控,确保产品质量。
还要依托科技手段,不断开发新品种,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
还需加强对消费市场的调研,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产品结构,拓宽产品销售渠道,提升产品竞争力。
二、资源保护干果经济林产业以果树为主要种植对象,而果树的生长需要较长时间,一些干果资源遭到了滥砍滥伐、过度开发等问题,导致资源的减少和品质的下降。
资源保护成为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资源保护问题,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干果经济林资源的保护和管理,建立干果资源保护区,划定禁伐区、伐期和伐幅,保护自然生态环境。
另一方面要加强技术研究和推广应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对干果树进行科学种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指导,确保资源的优质高产。
还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增强资源保护自觉性。
三、科技创新科技创新是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重要保障。
目前,由于技术水平不高、科研投入不足等原因,导致干果经济林产业的发展过程中缺乏技术支撑,产品质量低、品种单一等问题比较突出。
宁陕县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考作者:邓四新来源:《新丝路(下旬)》2019年第12期宁陕县地处秦岭腹地,山大人稀,经济基础十分薄弱,要实现乡村振兴,首先必须立足优势,挖掘特色,兴旺产业,为促进乡村振兴奠定坚实基础。
一、宁陕县农业产业发展现状1.传统产业初具规模。
截止2018年底,以板栗、核桃为主的丰产林特园有10余万亩;养中蜂1.8万箱,种植魔芋、米椒、黄花菜、猕猴桃2万余亩;栽培食用菌960万袋、天麻7500亩、猪苓6250亩,药材总面积近4万亩;家畜、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8.5万头和28万只,与此同时县政府还新发展林麝和梅花鹿规模化养殖。
2.经营主体活力增强。
全县已培育荣庚生物科技、纤纤魔芋加工、隆源生态养殖等10个市级产业化龙头企业。
68个村均成立了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新培育市场主体53个,建设农业园区29个,全县有农民专业合作社20个,家庭农场5个,培训认定初级职业农民145人。
初步形成了有龙头引、有合作社带动、有农户广泛参与的良性格局,为乡村产业振兴莫定了坚实基础。
3.加工能力大幅提升。
纤纤魔芋食品、绿宝有机大米、秦智核桃油、梨子园蜂蜜等加工生产线建成投产,梦阳中药饮片厂、艾班卓魔芋、风华农贸板栗深加工即将建成。
这些加工企业的引进和壮大,大量消化吸收了农产品,提高了附加值,带动了相关产业基地建设。
4.品牌建设取得突破。
宁陕现有香菇、天麻、猪苓3个国家地理标准农产品认定,地标产品数量位居全市第一,宁陕天麻、猪苓被评为“十大秦药”。
绿宝有机大米取得有机认证,全县已取得省级著名商标认定4个。
5.产品销售顺畅。
在中办、金坛区、胶州市和各级联村帮扶单位的支持帮助下,政府多次举办农产品推介活动,宁陕农产品已进入“北上深”等一线城市,部分优质产品供不应求,绿宝的有机稻米和杂粮、新场的辣椒、荣庚的林麝、竹山村的黑猪,都与知名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产品营销渠道稳固。
二、实现产业兴旺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当前宁陕县产业发展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宁陕县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考乡村振兴是当前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也是贯彻落实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
宁陕县作为陕西省咸阳市下辖的一个县,一直以来都将产业兴旺作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不断探索新的途径,努力实现乡村振兴与产业兴旺的良性循环。
本文将从宁陕县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考出发,分析宁陕县的特色产业和发展经验,探讨产业对乡村振兴的重要意义,并提出一些建设性的建议。
宁陕县地处陕甘宁交界处,自古就是陕北重要的农业产区。
在农业方面,宁陕县依托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发展了以苹果、小麦、玉米、小麦、谷子、红火柿子、板栗、油菜花、地瓜、花生、绿色蔬菜等主要农畜产品为主的农业经济。
宁陕县还积极发展了林业、畜牧业和旅游业等产业。
宁陕县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中,对农村旅游业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布局,打造了一批具有特色的乡村旅游景点,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休闲和度假。
在产业兴旺方面,宁陕县坚持发展农业产业和乡村经济,以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突破口,不断扩大农村产业规模,提升产业附加值。
宁陕县把生态环境和产业发展相结合,积极推进生态农业、林果业和特色农业的发展,构建了一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结合的示范点。
宁陕县还注重挖掘和培育特色产业,如板栗、苹果、油菜花、野生菌等农产品的深加工和品牌打造,努力提升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产业兴旺对于乡村振兴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兴旺可以带动乡村经济的发展。
农业是乡村的主要产业,而产业的兴旺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民增收致富,提升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
产业兴旺可以改善乡村的生态环境。
通过发展生态农业、绿色食品产业等,可以促进乡村环境的改善,增加农民的生态效益收入,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产业兴旺可以促进乡村的文化传承和乡村治理现代化。
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业,可以同时促进乡村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推动乡村社会风气的正面发展,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针对宁陕县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考,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工作。
宁陕县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考宁陕县位于陕西省西南部,是一个典型的农业县。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大量外流,该县的农业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
为了振兴乡村经济,宁陕县政府提出了一系列的政策与措施,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
首先,宁陕县加大产业投资力度。
政府积极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农村产业,加大对农村经济的投资力度,推动农村产业化。
例如,县政府出台人才引进政策,大力引进高技能人才,以推动现代农业的发展。
同时,政府还积极引导企业进入农村,鼓励企业和农民合作种植经济作物。
落实美丽乡村建设和特色村庄建设,着力推进产业特色化、品牌化、集群化发展。
其次,宁陕县大力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
政府实施“压减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五大政策,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促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政府鼓励农民增加农业品种多样性,开发新产品,提高农业供给水平。
政府还鼓励农民发展休闲农业、文化农业、生态农业等,推动农业生态化发展。
最后,宁陕县着力提高农民收入水平。
政府推动农村劳动力转移,促进农民就业。
政府也积极推动农村电商、文化旅游等多元化经营,让农民参与更多的产业活动。
政府还推进“订单农业”、“土地流转”等措施,以增加农民收入。
综上所述,宁陕县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是一种有效的途径。
政府通过引导企业进入农村,培育特色产业,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同时配套完善交通、医疗、教育、文化等公共服务,为农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这种模式的成功经验可以为其他地区提供有益的启示。
宁陕县农业主导产业发展调查作者:汪时政一、宁陕县发展农业主导产业有着巨大的潜力资源优势明显。
一是生物物种繁多。
境内有野生动物250余种,有植物136科591属1178种,分布广泛、野生比例大、珍稀比重大、经济利用价值高、利用程度低。
二是空间优势独特。
境内北高南低,气候垂直差异大,导致农业立体条件复杂而多样。
对于农业,特别是对于以资源、气候、立地条件为基础的特色农业而言,空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
地处关中通往川渝的交通要道,距西安最近距离72公里,西昆高速穿境而过,交通便捷。
三是生产环境良好。
农业生产仍是以传统农业为主,宁陕县农业现代化程度较低,无环境污染,这是发展特色农业、特别是发展无公害特色农业的优势所在。
市场前景广阔。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由温饱向小康迈进,人们对食物的需求已由数量型、单一化向质量型、多样化方向转变,农产品市场对具有特色的产品需求日益旺盛,给特色农业发展带来广阔的发展前景。
通过对宁陕县四大主导产业近几年市场分析来看,价格逐年上涨,还没有出现过滞销的现象。
生产技术较为熟练。
广大的农户,通过多年的实践,基本掌握了食用菌、猪苓、天麻的制种、点菌、培植技术,板栗、核桃的嫁接、栽培技术,冷水鱼养殖技术以及各种病虫害的预防技术,为主导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制约宁陕县主导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一是投入不足。
宁陕县第三季度统计资料反映,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农村项目按产业分第一产业累计投资仅750万元,同比减少86、8%。
财政支农资金虽逐年提高,但由于资金来源分散,政出多门,且大多是专项资金,真正用在四大主导产业上较少。
金融贷款因大多农户有欠账或无抵押资产,到位率较低。
二是产业结构失衡。
今年前三季度宁陕县三次产业的增加值之比为19.95:44.54:35.32,增速分别为5.5%、26.3%、9.3%,呈现出明显的一产弱、二产强、三产滞后的特点。
宁陕县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考宁陕县位于陕西省西北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要产业的县。
近年来,随着国家政策的倡导和支持,乡村振兴成为了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关注焦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宁陕县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已经成为了必然选择。
一、农业产业兴旺作为农业大县,宁陕县的农业产业一直是乡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当前,宁陕县推动农业产业兴旺,已经成为了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
在农业方面,宁陕县加大了对农业科技的支持力度,引进了一系列新技术、新品种,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宁陕县还大力推进了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逐步改变了传统的种植业主导型发展模式,向特色农业、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转型升级。
在农业产业兴旺的支持下,宁陕县的农民增收效果显著。
通过农业科技的支持和农业结构的调整,农民们的收入水平大大提高,使得农村经济发展有了新的动力。
农业产业的兴旺也催生了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
二、加大对特色产业的培育和支持作为乡村振兴的关键环节,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已经成为了宁陕县的一项重要任务。
特色产业是指在当地具有一定资源、技术、市场和品牌优势的产业,通常是以地方的传统优势产业为基础,结合当地的资源禀赋、文化传统和市场需求,打造出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
目前,宁陕县已经在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黑毛羊养殖、苹果种植、中药材种植等特色产业已经成为了当地乡村经济的新增长点。
在特色产业培育方面,宁陕县积极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品牌建设和推广工作,加大了对特色产业的技术支持和财政补贴力度,大力扶持一批有实力、有潜力的特色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全县特色产业的快速发展。
与此宁陕县还通过建设乡村产业园、农民合作社等载体,推动了特色产业的集约发展,提高了特色产业的生产水平和市场竞争力。
通过特色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宁陕县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不断探索新的路径,逐步形成了一批具有竞争力和较强市场话语权的特色品牌,为乡村振兴增添了新的活力。
宁陕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近年来,依托建设林业重点工程,宁陕县委县政府将食用菌、核桃、板栗等作为县域经济的主导产业。
目前,该县生态旅游、核桃等主导产业覆盖了全县14个乡镇,基地的产业规模达到1.87万hm2,农户人均0.33 hm2。
核桃园面积为4 000 hm2,板栗园1.4万hm2,蚕园花椒园666.67 hm2。
产值可达到4 000万元/年,林农人均增收1 300元/年。
拥有5个小型产品包装企业,且生产的产品在陕西省安康市及西安市有一定的知名度。
现将宁陕县林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总结如下。
1宁陕县林业产业存在的问题1.1经营方式落后宁陕县很多林农对林业管护和经营的思路不清晰,而是顺其自然,影响林业产业的发展。
多数群众虽然有发展林下种植和养殖的想法,但存在畏难情绪,不愿意承担风险。
加上板栗效益低下等因素的影响,很多林农已经背上了债务,对林业产业的发展失去了信心。
1.2经营管理粗放,产量低而不稳对于产业园,群众尚未掌握足够的管理技术,多数产业基地建设仍处于自发自愿的状态,很多技术措施的实施差强人意,如垦复、涂白、防虫、除草、修剪等,导致树体衰弱及树形紊乱,加之引种改良的效果不明显,造成单株产量低,种植的成本偏高。
在全县实施的丰产园中,实际发挥成效的面积仅6 666.67 hm2,占总面积的比例仅为37%。
1.3资金投入不足,规模效益不高在栽植建园的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资金缺乏等现象较为普遍。
部分林业的效益在短期内尚不明显,加上林农存在重视当前利益,忽视长远利益等问题,不能充分地重视林业的发展,只作为副业来抓,导致发展规模不大,质量及效益不高。
1.4技术服务跟不上产业园管理技术要求较高,但目前由于林业技术推广人员缺少、工作经费紧缺等原因,少数干部及群众不能充分地认识到产业的建设,工作上不主动,态度不认真,存在得过且过等心理,不能踏实地掌握技术,导致效果不明显。
1.5市场竞争力弱宁陕县林业产业链条短,产中综合服务不到位,缺乏产后加工及配套的设施,导致附加值低,产品不精细,使产业增效及农民增收不明显。
对宁陕县核桃产业发展的思考作者:尹波核桃种植是我县一项传统产业,有较好发展基础和广阔市场空间。
近年来,宁陕县委、县政府立足县情实际,坚持把核桃产业作为发展县域经济、促进农民增收的一项优势产业,科学制定发展规划,积极引进优质品种,大力培育强村大户,稳步扩张种植规模。
止200 9年,全县核桃种植面积已达8.5万亩,产量达821吨,实现产值1 642万元,农民户均收入达965元,已成为我县农民经济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发展核桃产业的优势和潜力(一)适宜的自然条件。
宁陕县地处秦岭南麓,属亚热带湿润气候,光照充足,雨量适中,温度适宜,土壤肥沃,非常适宜核桃生长和果实发育,全县所有乡镇都可以种植核桃。
同时,我县有大量可利用坡地,适宜种植核桃。
(二)扎实的群众基础。
核桃种植投入少,劳动强度小,收益期较长。
宁陕县大部分农民都依山傍水居住,长期以来有在房前屋后、田间地头种植核桃、板栗等经济林木的习惯。
加之近年来核桃价格连年攀升,2009年我县核桃市场平均价格已达10元每斤,为农民人均增加收入达274元。
农民群众种植核桃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三)广阔的市场前景。
宁陕县核桃长期以来就以品质优、无污染,深受省内外消费者的欢迎。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对核桃营养保健作用认识的深化,市场对核桃产品的需求量不断增加,我县核桃市场前景将更加广阔。
(四)良好的政策环境。
2010年初,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核桃等五大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对新建核桃园每亩补助100元,市县补助不少于100元;改造核桃低产园,省财政每亩补助50元,市县不少于20元。
同时,县上成立了农村产业增收组,主抓农业产业建设,并对发展以核桃、板栗为主的林果业进行了详细规划,这对促进核桃产业上规模提效益、实现农民持续增收,是一个大好机遇。
二、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一)种植规模需扩大。
尽管宁陕县十分适宜栽植核桃,但目前种植面积还不大,核桃产业基地建设还很滞后。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一、市场竞争激烈针对这一问题,首先需要提高产品质量,通过技术改良和设备更新等措施,提高干果的品质和口感,从而获得更高的市场认可度。
可以采取差异化经营策略,通过品牌塑造和市场推广,打造自己的特色产品,以区别于其他竞争对手。
还可以积极拓展市场,寻找新的销售渠道,开发电商渠道、线下门店等,多渠道发展,以应对市场竞争的压力。
二、技术水平低干果经济林产业一直以来在种植、养护、采摘等方面的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传统的种植方式和加工工艺使得产量和品质无法得到有效提升。
而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产品的质量和品质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传统的技术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正因如此,我们有必要加强技术创新,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加工设备和管理模式,提高干果的产量和品质。
加强对技术人才的培养,提高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新技术和新工艺,保证产品的质量和效益。
可以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入高校和科研机构的力量,加强科研攻关,推动行业技术的持续创新和进步。
三、受自然环境影响干果生长对自然环境要求较高,受季节、气候、土壤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产量和品质往往难以保证。
特别是近年来,气候变化不稳定,自然灾害频发,使得干果经济林产业受到了一定的冲击,给生产带来了一定的不确定性。
针对这一问题,首先可以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提高抗旱、抗病能力,增强干果树种对自然灾害的抵御能力。
可以加强科学管理,通过精准的气象预测和土壤调理,提高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
还可以推动保险机制的建立,为干果生产提供保险保障,一旦受到自然灾害的损失,能够得到一定的经济赔偿,降低生产风险。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面临很多问题,但只要我们抓住核心,采取适当的对策,就能克服种种困难,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希望今后在干果产业的发展中,能够更加注重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实现良性发展。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干果是指在果实成熟时收获后,经过风干、晾晒或者经过一定工艺处理后保留一定水分含量的果实。
随着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和消费升级,干果成为了许多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
中国地大物博,干果资源丰富,干果产业的发展有着很好的前景。
目前我国的干果经济林产业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对策加以解决。
一、产业发展存在问题1. 供给端问题干果的生产需要时间和技术,而且对环境降水充足,土地肥沃和昼夜温差大等环境条件要求很高。
当前,一些主要的干果生产地受气候变化的影响较大,产量不稳定,供给端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2. 品质问题目前市场上一些干果的质量参差不齐,有些品牌的干果含有添加剂、防腐剂等化学物质,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影响。
一些农民生产的干果缺乏规范的生产标准和加工工艺,导致了产品品质不稳定。
3. 市场问题由于干果的生产周期较长,一些农民生产的干果难以保持新鲜度,难以满足市场对高品质、新鲜的干果的需求。
市场上存在一些假冒伪劣的干果产品,给消费者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对策建议1. 提高技术水平为了提高干果的产量和品质,需要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可以通过提供技术支持和培训服务,帮助农民提高种植、采摘、加工等方面的技术水平,提高干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2. 建立标准化生产建立干果产业的标准化生产体系,制定相关的产业标准和规范,保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通过合理的包装和储存方式,延长干果的保质期,提高产品的新鲜度和竞争力。
3.加强产业协作在干果生产和销售环节,可以加强产业协作,建立干果产业链,加强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合作,充分发挥各方的优势,提高整个产业的效益。
4. 引导政策支持政府可以出台相应的政策,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等方式来鼓励干果产业的发展。
政府可以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干果产业的金融支持,为干果企业提供更多优质的金融服务。
5. 建立品牌意识通过品牌建设和营销推广,提高干果产品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干果经济林产业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林种之一,也是国内经济中的重要资源,其发展对于促进农民收入增加、加快农村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但同时,这一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多种问题。
本文将就此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的对策。
问题一:品种单一化在干果经济林产业中,油茶、柿子、板栗等几种品种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导致产业的品种单一化问题突出,市场容易出现饱和,农民收益减少。
这一问题的出现与政策和技术等方面的限制有关。
对策:一是加大政策支持,促进培育新品种,政府可以出台一系列激励政策,鼓励科技人员加强研发,推广新品种,为农民提供更多可行性的经济发展途径。
二是加大技术支持,推广新技术,引进新品种,开展技术培训等工作,提高农民在品种上的选择范围,增加品种多样性,从而拓宽市场。
问题二:质量不稳定在干果经济林产业中,产地、气候、水质等影响因素使得干果品质不稳定,容易出现质量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产业发展中出现的这一问题也与一些制度、管理等方面的因素有关。
一是加强品质监管,建立相关标准,完善监管体系,对干果的生产、加工和贮存过程进行全面监管,保证干果的质量符合标准。
二是提高农民生产技术水平,强化农民在生产过程中的监管意识,防止出现不符合标准的情况。
为此,政府可以定期开展专业知识培训,加强农民技术服务。
问题三:加工不足在干果经济林产业中,加工环节不足,导致干果加工技术水平低,干果的保质期短,不易进行长距离运输。
这一问题与缺乏相关加工企业、缺少技术人员、科研力量等方面的问题。
一是鼓励加工企业发展,政府应该对生产加工干果的企业进行财税和政策上的支持和优惠。
二是加强培养加工技术人才,鼓励加工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提高加工效率,延长干果保质期,减少干果质量损失。
问题四:销售渠道不通畅干果经济林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渠道窄,销售量不足。
这一问题多与生产企业与销售渠道之间的联系不紧密,缺乏完善的销售网络等方面有关。
干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干果产业发展调研报告我县栽植干果历史悠久,品种多样,主要有核桃、板栗等品种。
干果产业作为我县农业的优势产业,在经历了缓慢发展到快速推进的发展时期,目前已成为全县广大农民增收的重要,成为各乡镇农村经济中最具活力的支柱产业。
特别是全县开展万元增收致富行动以来,切实有力推进了干果产业发展,助推了两翼林农户万元增收,全县干果产业经营规模逐步扩大,品牌效应日益增强,经济发展带动作用更加明显。
近期,我们通过对全县干果产业发展深入细致调研,进一步摸清了全县干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干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推进全县干果产业发展的对策措施。
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当前全县干果产业的发展现状主要分布。
据统计,我县干果资源集中分布于东安、高观、明中、河渔、修齐、厚坪、龙田、岚天、北屏、治坪等10余个乡镇,现共有核桃、板栗资源40万亩,其中:核桃资源15万亩,板栗资源25万亩,14万亩,板栗13万亩,其中:核桃27目前投产的有.万亩。
XX干果资源主要分布在海拔500--1600米区域,集中在仁河流域片区。
近年产量及产值。
近年来,全县核桃13万亩,平均年产量1500吨,产值2400万元;板栗14万亩,平均年产量XX吨,产值1600万元。
干果总产值4000万元。
加工情况。
当前,我县的干果加工还处于初级阶段,主要是收购原材料进行粗加工。
目前,我县拥有XX县九重山食品开发有限公司,XX县渝林食品有限公司两家企业,可以生产核桃油、板栗膨化食品等初级加工产品。
发展潜力。
大力发展干果产业,对于提高我县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水平,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推进林业产业化进程,改变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现状,都具有重要意义。
我县干果适宜山区及丘陵地区大力发展,既是经济林又是生态林,是实现林业跨越发展需要,达到生态发展产业化,产业建设促进生态化。
目前,我县尚可种植核桃面积10万亩,板栗10万亩。
同时,目前我县核桃、板栗已被重庆市林业局确定为优良品种在全市推广运用,干果送检品质数据优良以上。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的问题及对策干果经济林产业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在发展的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面临着供需不平衡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干果产品在市场上的需求量相对有限,供应过剩可能导致价格下跌,影响农民的收入。
由于生产技术和管理水平相对滞后,产能存在短板,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合理规划生产布局,确保供需平衡,同时提升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管理能力,提高产能水平。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还存在着技术创新不足的问题。
干果产品的生产过程涉及到种植、采摘、加工等多个环节,其中的技术创新和研发投入相对较少。
技术创新的不足使得产业发展滞后,产品质量和产量无法得到提高。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大科研投入,鼓励企业与科研机构合作,开展技术攻关,提升干果经济林产业的科技含量,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还面临着市场推广不足的问题。
农产品的市场推广是产业发展的关键环节,然而干果产品的市场推广力度相对不足。
由于干果产品的特殊性,消费者对其了解不深,消费需求不明确,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产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干果产品的多元化市场推广,开拓消费市场。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还面临着环保问题。
传统的干果生产过程中在农药和化肥的使用上存在较大的浪费和污染问题,而且过度的围坏甚至导致某些地区的土地退化。
针对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推广绿色农业生产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推动干果产业可持续发展。
干果经济林产业发展面临着供需不平衡、技术创新不足、市场推广不足和环保问题等一系列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需要采取科学合理的对策,加强市场调研和预测,提升农民的技术培训和管理能力,加大科研投入,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市场推广力度,推动干果产业的多元化市场推广,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促进干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宁陕核桃产业发展趋势宁陕核桃产业发展趋势一、宁陕核桃种植现状宁陕地区地处黄土高坡丘陵地带,境内气候温和,土壤肥沃,灌溉条件优越,非常适宜核桃的种植。
因此,宁陕地区成为中国重要的核桃产区之一。
宁陕核桃种植规模较大,产量较高。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宁陕地区核桃种植面积已超过100万亩,年产量约为30万吨。
其中,宁夏地区的龙马潭核桃、泾源核桃、苏鲁核桃等品种市场上非常有名。
陕西地区的高原核桃、洛川核桃、宁陕华澳核桃也享有很高的声誉。
二、宁陕核桃产业的现状宁陕核桃产业链十分完整,包括核桃种植、核桃加工、核桃销售等环节。
1. 核桃种植宁陕地区核桃种植主要采用果树苗木或嫁接苗进行育苗,并在3-5年后进行大面积的移植。
种植园通常采用集约化、规模化的管理模式,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和设备进行管理。
同时,农民也注意保护生态环境,不使用化学农药和化肥,以确保核桃的品质和安全。
2. 核桃加工宁陕核桃加工主要包括去果实、破壳、挑选、清洗、烘干等环节。
目前,宁陕地区核桃加工厂已经装备了先进的机械设备,能够大规模地进行核桃的加工。
3. 核桃销售宁陕核桃销售以批发为主,产品主要通过农产品批发市场、专业销售渠道和电商平台进行销售。
同时,也有部分核桃企业通过建立自己的品牌与零售终端合作,直接面向消费者销售产品。
三、宁陕核桃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宁陕核桃产业尽管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目前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品种单一宁陕地区核桃品种较为单一,主要以高原核桃和洛川核桃为主。
这种品种单一导致了市场竞争的强烈,农民们的收益也受到了一定的冲击。
2. 市场鱼龙混杂由于核桃产业利润丰厚,一些不法商家和黑心商家也纷纷加入到核桃销售行业中。
他们通过偷工减料、虚假宣传等手段获取高额利润,给消费者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3. 加工技术相对滞后宁陕地区核桃加工技术相对滞后,还依赖传统的人工操作,效率低下。
这不仅影响了加工效果,也使得核桃加工行业的竞争力不足。
四、宁陕核桃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宁陕核桃产业在面临问题的同时,也面临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宁陕县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思考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外流,导致乡村经济面临严峻挑战。
乡村振兴成为国家重点战略,它的核心目标就是实现农村产业兴旺。
作为陕西省上个世纪20年代中期的一个著名农村革命根据地,宁陕县因其长期的革命历史和文化底蕴,被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正式认定为中央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
如何以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成为宁陕县发展的核心问题。
一、绿色农业发展宁陕县地势较高,土地资源丰富,农村主要经济活动以种植和养殖业为主。
近年来,宁陕县将绿色农业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之一,加大了对农村经济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绿色种植业和绿色养殖业。
县政府出台政策,推广优质高价值的农产品,让农民更好地实现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增效增收。
同时也引进创新科技,增强农村现代化建设,提升农民经济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
二、旅游业发展宁陕县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和文化底蕴的地方,尤其是在革命战争时期曾经是革命根据地之一,这为宁陕县的旅游业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县政府积极推行经济高效、社会公正、文化繁荣的旅游发展理念,大力发展旅游产业。
政府在旅游景点建设、环境卫生保障、图文讲解等多方面进行投入,打造全域旅游示范区,提升乡村旅游品质,创新开发农家乐、民俗文化、体验活动等多种方式,促进农民增收。
三、农村电商电商近年来成为了中国发展最快的领域之一,也是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之一。
宁陕县利用优质的农产品资源和旅游资源,发展电商产业,形成多元化的电商模式,从而实现农村信息联通,构建现代农业新生态。
通过互联网平台,促进了农产品在线销售,农产品的品质和实现了良性互动,进一步增加了农产品收益,助力农民致富。
四、科技创新宁陕县强调科技创新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积极补齐农业科技差距,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兴技术,在种植和养殖中进行精细化的管理,并积极引导农民转型升级,拓宽创收渠道,提高产值。
同时利用科技创新来改变农村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构建乡村文化新格局。
宁陕县干果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摘要介绍了宁陕县干果产业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近期发展规划及对策,以期为该县的干果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干果产业;发展现状;问题;规划;对策;陕西宁陕
宁陕县地处秦岭南坡中段,辖12个镇98个村360个村民小组,总人口7.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6万人。
总面积36.8万hm2,有林地32.4万hm2,耕地8 800 hm2,表现为“九山半水半分田”,属亚热带气候北缘。
宁陕县生物和气候资源多样,劳动力充足,交通便利,全县12个镇都种有板栗、核桃,且栽培分布范围较为广泛,发展核桃、板栗产业具有优越的条件和广阔的市场前景。
1 干果产业发展基本情况
近几年,该县引进了多种适应当地栽培的核桃优良品种,进行大面积栽培。
截至2012年底,全县累计发展板栗园1.4万hm2,核桃园7 133.33 hm2(其中新建5 000 hm2),农民人均占有干果经济林超过3 333.33 m2,产业覆盖了90%的村组和70%以上农户。
2012年全县核桃产量1 157 t,产值达2 314.0万元;板栗产量3 835 t,产值达2 684.5万元。
干果产业使全县农民人均增收1 086元,占到当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的23.6%。
2 近年来建设情况
2.1 2001—2012年干果产业建设情况
目前该县板栗、核桃干果基地2.11万hm2,其中核桃7 133.33 hm2、板栗1.40万hm2,2001—2012年新建林果园6 066.67 hm2,其中新建核桃5 000 hm2、板栗1 066.67 hm2;每年平均核桃低产改造1 333.33 hm2,板栗嫁接(低产改造)1 333.33 hm2;完成板栗、核桃综合科管1.20万hm2,其中板栗、核桃综合科管示范园各33.33 hm2,2012年发展核桃、板栗农业园区各1个。
2.2 截至目前全县干果园建设情况
2.2.1 新建园情况。
2012年以来,宁陕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科技先行、政策扶持,狠抓基地、上规模,搞示范、强科技、创品牌等关键环节,推进布局区域化、生产规模化、管理科学化,做大做强核桃、板栗等干杂果经济林产业,努力实现“产业快发展、林农得实惠”的林业工作目标。
截至2012年底,全县新建干杂果经济林园1 666.67 hm2,其中核桃园1 33
3.33 hm2、板栗园333.33 hm2。
2.2.2 低产改造情况。
按照适生优生、有一定发展基础、群众积极性高的条件,确定核桃、板栗干果经济林低产林改造重点镇,推进其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2012年春季,完成核桃低产改造33.33 hm2,重点布局在江口镇、广货街镇、城关等镇,辐射带动其他镇;完成板栗低产改造1 333.33 hm2,主要在城关镇、汤坪镇、四亩地镇、筒车湾镇、梅子镇、江口镇、广货街镇、丰富镇、金川镇、太山庙镇等10个板栗基地镇,辐射带动其他镇。
3 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生产条件差
该县果园大多建在山上,土壤肥力差,又缺乏必要的排灌设施,基本是靠天吃饭,抗灾能力弱,自然气候对板栗、核桃产量影响非常大。
若当年出现霜冻、干旱、低温连阴雨等异常气候,则干果产量明显下降,部分高山区基本绝收。
3.2 重建轻管现象严重
每年应开展的清园、扩盘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管理工作开展不到位,管理差的仅在每年收栗前除草1次,使部分林果园基本处于半自然生长状态。
这种粗放、不科学的经营管理方式造成树势衰弱,产量低下,商品性差,农户收益低。
3.3 资金投入不足
一是个人投入不足,干果园建设早期投入大,而许多栗农则因建园时花光积蓄,有的甚至举债,再加之因行情不稳定,投入数年没有效益不愿继续投入。
二是财政投入不足,近年来没有板栗产业专项信贷政策,政府对板栗专项投入也不多,与产业发展需要高投入、高产出的要求相距甚远,而技术探索、推广示范、良种引进等几乎得不到支持。
3.4 缺乏龙头企业带动
全县与林副产品加工业相关联的企业少,并且规模小,没有产品精加工企业,都只是初级产品直接进入市场,没有加工增值,没有形成商品优势。
再加之没有龙头企业,不具备作为龙头企业引导生产的导向功能、加工增值的开发功能、扶持基地的服务功能、联结农户的带动功能,干果产业带动农民增收的潜力还远没有发挥出来。
4 “十二五”末发展计划
4.1 板栗基地建设
以老园综合管理和低产栗园改造为主,以新建为辅,通过嫁接改造、优化品种、整形修剪、配套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有效管护措施,抓好现有1.40万hm2板栗园的综合科管,促其尽快增产提效。
到2015年,建成1.67万hm2板栗园基地,其中新建2 666.67 hm2,丰产管理1.40万hm2,板栗产量达2万t以上。
4.2 核桃基地建设
坚持新建与改建并重,按照良种壮苗、科学规划的原则抓新建,按照改良品种、强化土肥管理的思路进行改建和管理。
到2015年建成核桃基地1万hm2,其中新建5 000 hm2,改造管理5 000 hm2,核桃产量达到6 000 t,产值达到6 000万元。
5 对策
力争到2020年发展核桃8 666.67 hm2,板栗1.40万hm2,使干果产业成为宁陕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5.1 加强技术培训
结合树种特性和季节特点,开展经常性的技术培训,围绕嫁接改良、整形修剪、科学施肥、病虫害普查防治等关键技术环节,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干杂果经济林管理技术培训[1]。
以现场技术演示为重点,手把手地教技术、教管理,使每户至少有一个明白人,会经营,懂管理,以管理促效益,不断提升干杂果经济林管理水平。
5.2 加强专业合作社建设
有关部门进一步扶持和加大对专业合作社的管理、指导,规范运作,鼓励林农成立果业合作社,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
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社在干杂果生产、销售、加工诸环节中的积极作用,以解决农户个体经营与市场的对接问题[2]。
5.3 实施品牌战略
以注册商标品牌为重点,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力争2~3年内形成1~2个具有省级影响力的干杂果及其加工产品品牌[3]。
5.4 培育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
积极论证一批干杂果深加工项目,通过招商引资、合作、合资等多种途径,创办干杂果加工、深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实现干杂果种植与加工转化的有效对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全面提升干杂果的经济效益,努力将干杂果产业做大做强[4]。
6 参考文献
[1] 贾长安,陈枞,郭磊.陕南干果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陕西农业科学,2011(4):211-212,248.
[2] 韩文茂.发展壮大干果产业努力实现兴林富农[J].中国乡镇企业,2010
(11):44-47.
[3] 宋丽青,牛慧.发展干果产业的九大“法宝”[J].中国林业产业,2009(5):48,50.
[4] 白英.晋中市干果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议[J].科学之友,2011(1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