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之家
首页
教学研究
幼儿教育
高等教育
外语考试
建筑/土木
经管营销
自然科学
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
《警察与赞美诗》第一课时
《警察与赞美诗》第一课时
格式:ppt
大小:3.01 MB
文档页数:15
下载文档原格式
下载原文件
/ 15
下载本文档
合集下载
下载提示
文本预览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欧· 亨利(1862—1910),美国 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与法国的莫 泊桑(《羊脂球》 )、俄国的 契诃夫(《套中人》 )、并称 为“欧美短篇小说三大家”。他 的小说常常通过合乎情理的艺术 夸张,出乎意料的故事结局,收 到“含泪的笑”(以辛辣俏皮的 讽刺使读者忍俊不禁,但笑过之 后立即会感到一种深沉的悲剧感) 的艺术效果。被人称为“欧· 亨 利笔法”。代表作有《警察与赞 美诗》 《麦琪的礼物》《最后 一片叶子》等。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活动一:自习课文,自主整理基础知识(字音、字形、字义)。 组内交流,资源共享。 教师展示,查漏补缺。 梦寐 棕榈 绯色 啁啾 煊赫 忿忿 荟萃 摇曳 游弋 掸去 轻佻 醍醐灌顶 烜赫 冬蛰 肇事 忖度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活动二:熟读课文,理清故事情节。
根据课文导读阅读课文, 并用自己的话完整的复 述小说的情节内容。
我们喜欢看小说主要是被其中曲折的 情节所吸引。小说的情节一般又分为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那么这篇小说的开端、 发展、高潮和结局各是什么?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划分小说层次。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小说的结尾出人意料,有何目的?
小说的结尾是出人意料的,它与前面的情节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苏比干了许多破坏的勾当,希望能落入法网, 但警察不理他;而在他愿意改邪归正时,反倒被警察逮 捕。这不合常理的构思正是作者的成功之笔。作者设计 这样的结尾,是为了说明现实生活就是这样的黑白颠倒, 贫富悬殊,揭示了苏比等下层劳动人民生活艰辛的社会 根源,以及资本主义社会制度之下法律的虚伪,从而增 强了小说的社会意义。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警察与赞美诗》虽然是一篇短篇小说,情节很 集中,看起来主人公只有苏比一人,其他人都是围 绕他的故事来设置的,但是他们不是可有可无的, 任意安排的没有生命的木偶,而是有血有肉有性格 有形象意义的,这里有尸位素餐而又自作聪明的警 察,有以貌取人的商人,有一本正经却男盗女娼的 各色人等,他们组成了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第39-43自然段: (最后,苏比来到通往东区 的一条马路上——“那你 跟我来。”警察说)。苏比 伫立于教堂外良心发现, 决心重新做人时,突然被 捕 。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第44-48自然段: 苏比被判入狱三个月。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1.幽默讽刺是欧· 亨利小说的最大特点,下面的选项中没有运用这 一手法的是( D ) A.苏比是个流浪汉,他好逸恶劳,冬天临近的时候,他就想通过 为非作歹被警察逮捕关进布莱克威尔岛监狱,在那里度过寒冷的 冬天。他干了种种坏事,但警察却没有管他。在听到了教堂里的 赞美诗后,突然悔悟,决定重新做人,可这时警察却莫名其妙地 逮捕了他,判他到布莱克威尔岛服刑三个月。 B.苏比无路可走,不名一钱,无家可归,却诙谐地自称“大爷”。 例如,在饭店吃了白食,还对待者说:“手脚麻利些,去请个警 察来,别让大爷久等。” C.苏比偷了一把绸伞,可是伞的主人也是一个小偷。 D.风琴师奏出的赞美诗使铁栏杆前的苏比入定了,因为当他在生 活中有母爱、玫瑰、雄心、朋友以及洁白无瑕的思想与衣领时, 赞美诗对他来说是很熟悉的。
警察与赞美诗 (第一课时)
欧· 亨利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1、自读全文,概括故事情节。
2、把握课文结构,体会小说构思的精巧。教源自目标重点难点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1、自读课文,复述故事情节。 2、体会小说情节编排的艺术特色。 3、分析小说出人意料的结尾。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第1-5自然段: ( 苏比躺在麦迪生广场他那条长凳上 —— 自 有一位识相的推事来料理 ) ,苏比为逃脱严 冬的威胁,筹划着怎样才能被捕入狱。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第6-38自然段: (苏比离开长凳——而我们 偏偏认为他是个永远不会犯错误的国王), 苏比屡次惹是生非,都没有达到被捕入狱的 目的。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通过本文看似荒诞不经而实际上具有一定合理性的 故事情节,反映出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现实?
苏比一次次努力却不能实现愿望,当要改过 自新时却又被判入狱。作者正是通过这些看 似荒诞不经的遭遇,从而推动故事情节的发 展,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美国是非混淆、黑白 颠倒的社会现实。
教学目标
重点难点
情境导入
探究新知
例题分析
检测反馈
总结提升
1.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不包括:( C ) A.莫泊桑 B.欧· 亨利 C. 高尔基 D. 契诃夫
2.下面句子修辞方法正确的一组是( B ) (1)吃完后他向侍者坦白:他无缘结识钱大爷,钱大爷也与他 素昧平生。 (2)每天晚上,这里汇集着葡萄、蚕丝与原生质的最佳制品。 (3)每当雁群在夜空引吭高鸣,每当没有海豹皮大衣的女人跟 丈夫亲热起来,每当苏比躺在街心公园长凳上辗转反侧,这时候 你就知道冬天近在眉睫了。 A.比喻 借代 排比 B.拟人 借代 排比 C.拟人 比喻 排比 D.比喻 比喻 排比
相关主题
警察与赞美诗原文
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
警察与赞美诗
一次函数图像第一课时
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警察与赞美诗课件
文档推荐
警察与赞美诗完美版
页数:2
欧亨利《警察与赞美诗》优质公开课PPT
页数:23
警察与赞美诗.优质课件PPT
页数:14
警察与赞美诗.ppt
页数:15
《警察与赞美诗》
页数:4
警察与赞美诗
页数:9
警察与赞美诗实用课件
页数:23
警察与赞美诗
页数:31
(完整版)警察与赞美诗教案__欧亨利
页数:13
警察与赞美诗
页数:10
最新文档
linux笔记
企业法律顾问考试复习方法经验谈每日一练(2014.4.8)
地方高校特色办学战略思想的探讨与认识
购车借款合同
紫菀的鉴别
ABB机器人安全注意事项
兔年新婚祝福语
3.4通分
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方案简析
学会倾听民声,知政之得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