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探究活动 解决问题
- 格式:docx
- 大小:10.25 KB
- 文档页数:1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专项练习【精选】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专项练1化肥厂计划用30天生产化肥84吨,实际每天比计划多生产0.2吨,实际比计划提前几天完成任务?2,某汽车厂计划全年生产汽车台,结果提前2个月就完成了全年的生产任务。
照这样的速度,全年可生产汽车多少台?3、XXX一个车间加工2480个零件。
原来每天加工100个,工作20天后,改为每天加工120个。
这样再加工几天就可以完成任务?4、一个服装厂原来做一种儿童服装,每套用布 2.2米。
现在改进了裁剪方法,每套节省布0.2米。
原来做600套这种服装所用的布,现在可以做多少套?5、XXX买了练本和生字本各3本,一本练本0.36元,一本生字本0.32元,小红买生字本比买练本少用多少元?6、同学抬水浇树。
三年级浇45棵,三年级比四年级少浇10棵,四年级是五年纪浇的棵数的一半。
五年级比三年纪多浇多少棵?7、XXX把5250本文艺书和科技书运往农村,文艺书有25包,科技书有80包,每包的本数相等。
每包多少本书?科技书和文艺书各有多少本?18、一个粮店,上午卖出50袋面粉,下午卖出30袋面粉,每袋面粉的重量相等,上午比下午多卖出面粉1600千克。
每袋面粉重多少千克?上午和下午各卖出面粉多少千克?9、第一辆卡车运来水泥80包,第二辆卡车运来水泥65包,比第一辆卡车少运来水泥1.5吨,两辆卡车各运来水泥多少吨?10、一个水果店有两筐单价相同的苹果,第一筐重45千克,第二筐重39千克,第二筐比第一筐少卖15元,两筐苹果各值多少元?两筐苹果共值多少元?11、XXX,运来的梨比橘子多840千克,梨的重量是橘子的1.5倍,橘子和梨各重多少千克?12、打扮厂有工人156人,个中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3倍,求男、女工各有几何人?13、两包赈灾物品共重154千克,其中第一包比第二包的2倍少14千克,求两包赈灾物品的重量各是多少千克?14、仓库存有大米和面粉,已知存放的面粉比大米多4500千克,存放的面粉比大米的3倍还多700千克,求仓库存有大米和面粉各几何千克?215、明明礼拜天上街买衣服,花175元买了一套打扮,已知上衣比裤子贵15元,上衣与裤子各几何元?16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55厘米,已知长比宽长3.5厘米,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各是几何厘米?17,一个三角形的周长是16.4厘米,其中第一,二两条边都是5厘米,求第三条边长多少厘米18,XXX,XXX,XXX三人称体重,XXX和XXX合称共重90.8千克,XXX和XXX合称共重88.5千克.求XXX比小王重多少千克19,XXX家种了三块责任田.第一块1080平方米,比第二块多15.7平方米,第三块比第一块少8.5平方米.请你根据已知条件,至少提出两个问题,并解答.20,爸爸的身高比小红高0.52米,比妈妈的身高高0.21米,妈妈的身高比小红高多少米21,超市有一种红外线遥控坦克玩具,售价130.00元,打折后便宜了13.00元,XXX准备用买两辆迷你赛车的钱去买这辆玩具坦克,每辆迷你赛车售价55.00元,他的钱够吗假如不够,还差几何钱?322,水泥厂今年拨出332.4万元用于治污,改建污水池用去234.7万元,又拨款85.5万元,.现在厂里治污款还有多少万元23,乙地在甲,丙两地的正中央,一辆汽车从甲地动身行48.5千米后离乙地另有14.5千米,这时汽车离丙地另有几何千米24,亚细亚的一款儿童套装原来售价是125.90元,庆"六一"促销价是98.80元,便宜了几何钱?25,小王重36.5千克,小XXX41.4千克,一个相扑运带动的体重是125.8千克,这个运带动的体重比小王,XXX两人的体重和还要重几何千克26,XXX比XXX高0.19米,XXX比小虎矮22厘米,XXX 比XXX高多少米27,某人买一件物品,付给营业员50元,营业员把这件物品标价的小数点看错了一位,找给他46.75元,他说找多了.这件物品的标价是多少元28,生果店运来了3筐苹果,每筐30.5千克,一共运来几何千克假如每千克苹果4售价2.6元,这些苹果一共可收入几何元29,学校平均每天用电17.3度,5月份一共要用电几何度假如每度电0.5元,这个月要交电费几何30,水泥厂打算生产水泥3600吨,用20天完成。
第3课时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科书P99例3及相关习题。
▷教学目标1.体会图示在理解问题、分析解决问题中的作用,学习用几何直观分析、解决问题的策略。
2.经历问题解决的全过程,探究解决问题的途径、策略和方法。
3.感受数学学问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养成用简明、机敏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分析数量关系,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把握运用几何直观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学预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回顾旧学问,揭示课题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混合运算,今日我们就运用这些学问来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大家还记得解决问题的三个步骤吗?【学情预设】这是学生多次学习过的内容,学生对于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已经很熟知了,所以很简洁记起解决问题的基本步骤。
师:今日这节课我们连续依据这样的步骤来解决一些新的生活问题。
(板书课题:用分数加减法解决问题)【设计意图】新课伊始,引导学生回忆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激活学生已有的学习阅历,为新课的展开供应方法支持,同时,也使学生明确学习任务,增加后续学习的实效性。
二、探究问题,建立模型师:你们喜爱喝牛奶吗?乐乐也很喜爱喝牛奶,他在喝牛奶时遇到了数学问题。
课件呈现教科书P99例3。
1.收集、理解信息。
师:你从中读到了哪些数学信息?【学情预设】由于学生经历过解决问题的探究过程,对于信息的整理具备了确定的阅历和方法。
因此,学生基本上可以借助列表、画图等方法进行信息整理,如发觉“喝了两次牛奶”。
对此,老师要追问:第一次喝的牛奶和第二次喝的一样吗?哪里不◎教学笔记【教学提示】收集和整理信息时要留意引导学生将数据整理出来,如“半杯”就是“12杯”。
一样?老师可依据学生情况准时点拨,帮忙学生在交流中理解题意。
集体交流,全班展示。
师追问:喝了几次牛奶?第一次喝了多少?第二次呢?两次喝的纯牛奶一样吗?加了多少水?水全喝完了吗?2.自主分析,解决问题。
师:为了厘清、分析这些数学信息及其数量关系,请你们运用文字描述、列表、画线段图或示意图的方法来分析一下。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探索图形》教案一. 教材分析《探索图形》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章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平面图形的拼组、平面图形的性质、立体图形的认识等。
在教材中,学生将通过一系列的实践活动,了解图形的组成,掌握图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空间观念和观察能力,他们在前期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一些简单的图形,对图形的性质和特点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拼组和性质,他们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
此外,学生对于实际操作的兴趣较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通过动手操作,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探索图形的性质和特点,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2.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拼组方法,了解图形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创造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面图形的拼组方法,了解图形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教学难点:对于一些复杂图形的拼组和性质的理解,以及如何运用图形的特点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1.采用直观演示法,通过实物和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图形的性质和特点。
2.采用动手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探索图形的拼组方法和性质。
3.采用问题驱动法,通过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形模型和实物,用于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
2.准备相关的问题和案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解决问题。
3.准备小组合作学习的材料和工具,用于小组合作学习和实践。
五年级数学下册《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转化)》。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四则运算、几何图形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需要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能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运用基本的运算规则和几何图形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但是,他们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往往不知道如何转化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突破口。
因此,本节课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转化的策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转化的概念,知道转化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一种策略。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实际问题,学会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的趣味性和应用性,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够理解转化的概念,知道转化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一种策略。
2.难点: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转化策略,解决实际问题。
五. 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掌握转化的策略。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展示问题和案例。
2.案例材料: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策略解决问题。
3.小组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便于小组合作学习。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小明有10个苹果,小华有5个苹果,他们一共有多少个苹果?”让学生尝试解决。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材中的案例,如“一个长方形和一个正方形,面积相等,长方形的长是10厘米,宽是5厘米,求正方形的边长。
”让学生观察案例,引导他们发现转化的过程和方法。
解决问题(探索和的奇偶性)
一、教学目标
1.知道奇数加奇数等于偶数,偶数加偶数等于偶数;
2.能够运用这个规律快速判断奇偶性。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的奇偶性规律;
2.教学难点:让学生应用奇偶性规律快速计算。
三、教学准备
1.课件;
2.桌面上的两堆石子或者图片或者文字。
四、教学过程
1. 导入新知(5分钟)
引导学生观察两堆石子的数量,让他们说出数量是奇数还是偶数,并把它标记在黑板上。
2. 明确需要解决的问题(10分钟)
1.教师带领学生思考:如果两堆石子合在一起,数量是奇数还是偶数?
2.让学生通过观察已标记的数字,判断两数相加后的和的奇偶性,并解释为什么。
3. 案例演示(15分钟)
1.教师设置若干问题,让学生快速解答。
2.随后,将问题以及其解答写在黑板上,帮助学生记忆答案。
3.让学生尝试自己设计问题,并与同桌分享。
4. 巩固与拓展(15分钟)
1.将问题发到课堂软件群组,让学生在家里练习。
2.订做练习册,让学生自行独立完成。
5. 总结(5分钟)
回顾课上学到的知识点,总结奇偶性规律,并鼓励学生运用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和的奇偶性规律,并且通过练习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但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认知和理解能力各异,也出现了一些困难。
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不同学生的差异性,采取多元化教学方法,满足每一个学生的需求。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第5课时《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解决问题》是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的一课时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运用画图或其他方法整理信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了解问题的本质,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他们能够理解问题的基本信息,并能运用简单的数学知识解决问题。
但学生在解决问题时,往往缺乏条理性和逻辑性,对问题的分析不够深入。
此外,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有待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
2.培养学生运用画图或其他方法整理信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方法,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问题。
2.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画图或其他方法整理信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法。
2.运用合作学习法,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
3.采用案例分析法,让学生通过具体例子,了解问题的本质,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用于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2.准备画图工具,如白板、彩笔等,方便学生整理信息。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每个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小明买了一支铅笔花了3元,他想要知道买10支铅笔需要多少钱?2.呈现(10分钟)呈现问题,让学生观察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
教师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问题的关键信息。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尝试运用画图或其他方法整理信息,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第课时解决问题1.初步了解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2.经历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应用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学习方法。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重点】运用两个数的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难点】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分析研究问题的学习方法。
【教师准备】PPT课件。
【学生准备】若干张长3 cm,宽2 cm的长方形纸以及边长为5 cm,6 cm,…,15 cm,16 cm的正方形纸各一张。
师:请你们说出50以内5和3的公倍数。
预设生:50以内5和3的公倍数有15,30,45。
师用PPT出示: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12和316和247和9预设生:12和3的最小公倍数是12;16和24的最小公倍数是48;7和9的最小公倍数是63。
师:同学们还记得前面我们学习的给储藏室铺地砖的例子吗?已知储藏室的长和宽,要求用边长为整数的正方形地砖把储藏室的地面铺满,求选用地砖的边长,也就是求什么?预设生:求储藏室的长和宽的公因数。
师:现在我们反过来,如果已知一种墙砖长3 dm,宽2 dm,要用这种墙砖铺一个正方形(用的砖必须是整块数),那么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多少分米?最小是多少分米?同学们想一想,这两个问题的区别在哪里?学生讨论、交流后回答。
预设生:以前的问题是运用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现在的这个问题应该是要运用公倍数和最小公倍数的知识来解决问题。
师:对,今天我们就是要运用有关公倍数的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老师板书课题:解决问题)让学生回顾用公因数的知识解决问题的经过,为用公倍数的知识解决问题做铺垫,使学生能够通过知识的迁移很好地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我们来做一个拼图形的小游戏,现在发给每个人一些长方形的小卡片,要把它们组成一个正方形,你们知道最小的正方形边长是多少吗?老师引导学生拼图形的游戏,引出最小公倍数的话题。
(老师板书课题:解决问题)通过学生喜欢的游戏活动引出新知的学习。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2篇)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篇1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3.能解决简单的分数与分数相乘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难点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2.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教学准备:1.每人准备一条约10厘米长的纸条;2.每人准备5张长方形的纸。
教学过程:一、探索分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
1.先让学生读一读教科书第7页的一段话。
再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的一张纸条,按照例题所述剪一剪。
剪好后,师问:怎样列式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并根据剪的结果写出得数。
1/2×1/2=1/41/4×1/2=1/8学生列出算式后,师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引导学生理解,求剩下的部分占这张纸条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与上节课学习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意义相同,所以用乘法计算。
折一折,涂一涂3/4×1/4-=?让学生拿出课前准备好的一张长方形纸,按照教科书的要求折一折,涂一涂。
讨论:(1)请你说一说,红色部分占斜线部分的几分之几?占整张纸的几分之几?(2)你能按照上面的方法先涂出1/4,再涂出1/4的3/4吗?做一做:按照上面的方法折一折,想一想,并算出结果。
2/3×1/55/6×1/3说一说:你能总结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吗?小结:分数与分数相乘,分子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与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想一想:此法与分数与整数相乘的方法有矛盾吗?试一试:1/4×2/33/52/97/8×5/14强调:能约分的要先约分。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章《解决问题》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章《解决问题》主要讲述了分数的应用,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并能解决实际问题。
内容涵盖了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等。
本章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概念和运算方法,具备了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仍存在一定的困难,如对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解决实际问题时无从下手等。
因此,在教学本章内容时,要注重引导学生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规则,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能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分数乘整数、整数乘分数、分数除以整数、整数除以分数的运算方法。
2.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运用分数乘除法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
2.自主探究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3.合作交流法:鼓励学生互相讨论,共同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反馈评价法:及时给予学生反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过程。
2.练习题:准备适量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3.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实物道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乘除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情境,如分蛋糕、分配物品等,引发学生对分数乘除法的兴趣,进而导入本节课的内容。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分数乘除法的运算过程,引导学生直观地理解分数乘除法的运算方法。
五年级下册数学解决问题人教版一、长方体和正方体相关问题。
1. 一个正方体礼品盒,棱长1.2分米,如果包装这个礼品盒的用纸是其表面积的1.5倍,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包装纸?- 解析:- 首先求正方体的表面积,正方体表面积公式为S = 6a^2(a为棱长)。
- 则这个正方体礼品盒的表面积S=6×1.2^2=6×1.44 = 8.64平方分米。
- 因为包装纸是表面积的1.5倍,所以需要的包装纸面积为8.64×1.5 = 12.96平方分米。
2. 有一个长方体形状的游泳池,长50米,宽25米,深2米。
- 这个游泳池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析:- 游泳池的占地面积就是求长方体的底面积,长方体底面积S = ab(a为长,b为宽)。
- 所以占地面积S = 50×25=1250平方米。
- 在游泳池的底面和四周贴瓷砖,贴瓷砖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解析:- 贴瓷砖的面积是求长方体5个面的面积(上面不贴)。
- 底面面积为50×25 = 1250平方米,四周的面积为(50×2 + 25×2)×2=(100 + 50)×2 = 300平方米。
- 所以贴瓷砖的面积为1250+300 = 1550平方米。
3. 一个正方体的棱长总和是72分米,这个正方体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分米?- 解析:- 正方体有12条棱,且每条棱长度相等。
- 已知棱长总和是72分米,则每条棱的长度为72÷12 = 6分米。
- 正方体体积公式为V=a^3,所以体积V = 6^3=216立方分米。
二、分数的加减法相关问题。
4. 修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1)/(5),第二天修了全长的(1)/(4),还剩全长的几分之几没有修?- 解析:- 把这条路的全长看作单位“1”。
- 用单位“1”依次减去第一天和第二天修的分率,即1-(1)/(5)-(1)/(4)=(20)/(20)-(4)/(20)-(5)/(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