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物理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 沪科版
- 格式:doc
- 大小:519.00 KB
- 文档页数:47
精选教案
可编辑
2016-2017学年上海市世界外语学校九年级(上)月考物理试卷(10
月份)
一、选择题
1.纳米是一种长度单位,1nm=10﹣9m,纳米技术是以0.1nm﹣﹣100nm这样的尺度为
研究对象的前沿科学,1.76×109nm可能是( )
A.一个人的身高 B.物理课本长度
C.一座山的高度 D.一个篮球场的长度
2.12岁的李明一年内明显长高了,他增长的高度可能是 ( )
A.6cm B.6mm C.6dm D.6μm
3.下列应用中,不属于利用连通器的是( )
A.听诊器 B.船闸 C.茶壶 D.锅炉液位计
4.如图所示的实例中,不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
A.
水坝上窄下宽 B.
瓶吞鸡蛋 C.
吸尘器 D.
拔火罐
5.如图2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
精选教案
可编辑
A.
刀刃磨得很薄 B.
切鸡蛋的线很细
C.
书包背带很宽 D.
别针的针头很尖
6.浸没在水中质量相等的实心铝球和铜球(已知ρ铝<ρ铜),它们所受浮力的大小关系为
( )
A.铜球大 B.铝球大 C.大小相等 D.无法确定
7.已知空气的密度为1.29千克/米3,下列物体质量与你所在教室中空气质量最接近的是
( )
A.一个人 B.一个苹果 C.一本书 D.一张A4纸
8.现将边长为a,密度为ρ的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则它对水平桌面的压强( )
A.一定等于ρga B.可能大于ρga C.可能小于ρga D.一定大于ρga
9.一名初中生游泳时所受到浮力的大小约为( )
A.5牛 B.50牛 C.500牛 D.5000牛
10.如图所示,同一长方体分别静止在密度为ρ甲和ρ乙两种不同的液体中,长方体下表面
受到液体的压力分别为F甲和F乙,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精选教案
可编辑
A.ρ甲>ρ乙,F甲<F乙 B.ρ甲<ρ乙,F甲<F
乙
C.ρ甲<ρ乙,F甲=F乙 D.ρ甲>ρ乙,F甲=F
乙
11.如图所示,左右两柱形玻璃管形状、大小均相同,分别注入水和煤油,放在水平桌面
上.水和煤油对玻璃管底部的压强相等.两管距离底部相同高度的地方通过水平细管相连,
细管中的阀门位于水平管中央,将水和煤油隔离,两管中的液面水平.当阀门打开瞬间,细
管中的液体( )
A.向左流动 B.向右流动
C.不动 D.水向右流动,煤油向左流动
12.如图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均匀实心正方体甲、乙对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将两物体
均沿水平方向切去一部分,则( )
A.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一定小于乙
B.若切去相等质量,甲被切去的厚度可能小于乙
C.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一定小于乙
D.若切去相等体积,甲对地面的压强可能小于乙
二、填空题
精选教案
可编辑
13.在物理学中,把 作用在物体表面并指向表面的力叫做压力,并用压强来表示压力
产生的 效果.意大利物理学家 首次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强的值.热气球上常用的高
度计实际上是将 (填写仪器名称)经重新标度后直接显示海拔高度的.
14.物理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图(a)中,斧头刀刃磨得锋利,是为了
能产生很大的 ;在图(b)中,用吸管吸取饮料,利用的是 的知识;根据 知识,
可用图(c)的装置进行排空气法来收集气体.(均填写所学物理概念的名称)
15.2013年6月17日,中国“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顺利完成下潜任务后回到母船甲板上,
如图所示.当“蛟龙号”下潜深度为3000米时,潜水器受到的海水压强为 帕(海水的
密度值取水的密度值).“蛟龙号”上浮过程中,从刚露出水面到自主漂浮,它的底部受到
的海水的压强 ,受到的浮力 .(后两空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16.如图,甲乙两容器的底面积相等,装入同种液体且深度相同,那么液体对容器底的压
强P甲 P乙.(填“大于”、“等于”、“小于”),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力F甲 F乙.(填
“大于”、“等于”、“小于”).
精选教案
可编辑
17.把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中,两容器放在同一水平面上
时它们的液面相平.若甲、乙两种液体的密度之比为3:2,则它们对容器底部产生的压力
之比为 .
三、简答题
18.某小组在探究“物体对支撑面的压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用左端固定在桌子一
端的弹性薄钢片进行实验.先将钢片水平放置,再将重力不同的砝码放置在钢片中间,其实
验步骤与现象如图(a)、(b)和(c)所示.接着,将钢片右端抬起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
将砝码放置在钢片中间,其实验步骤与现象如图(d)、(e)所示.(砝码重Ga<Gb<
Gc=Gd=Ge)
(1)分析比较图(a)、(b)、(c),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2)分析比较图(c)、(d)、(e),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
19.图(a)所示测量工具的名称是 ,测量前,为使横梁水平平衡,应向右调节 (选
填“平衡螺母”或“游码”).
图(b)是“探究液体内部压强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的一个情景,该现象表明:当 时,
水内部向 的压强相等.
精选教案
可编辑
20.在图所示研究大气压强的两个实验中,小明观察到图1中的鸡蛋落入瓶中、图2中小
试管向上升,这些现象能说明 、 .图3所示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物体排
开液体的体积为 .
21.如图所示,重为10牛的物体漂浮在水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所受的浮力.
22.如图所示,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的重力为6牛,请用力的图示法画出物体对
地面的压力.
23.重为10牛的物体漂浮在液面上,请用力的图示法在图中画出物体受到的浮力F浮.
24.有一木块重6N,当放在水中时有体积露出水面,求:
(1)木块受到的浮力;
(2)木块的密度;
(3)当给它施加多大力时,才能使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
精选教案
可编辑
25.将容积为3×10﹣3米3、底面积为0.01米2的薄壁轻质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
在容器中注入2.5×10﹣3米3的某种液体,液体的质量为2千克.求:
(1)容器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2)在容器中注入的液体的密度;
(3)若在容器中加满这种液体,容器底所受压强的增加量.
26.如图所示,边长分别为0.2米和0.3米的实心正方体A、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物体A
的密度为2×103千克/米3,物体B的质量为13.5千克.求:
(1)物体A的质量.
(2)物体B对水平地面的压强.
(3)在保持物体A、B原有放置方式的情况下,并通过一定的方法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
强相等.下表中有两种方案,请判断这两种方案是否可行,若认为不行,请说明理由;若认
为行,计算所截取的质量△m.
内 容 判断(选填“行”
或“不行”)
方案一 选择B物体从其右侧沿竖直方向切去质量为△m的部分,然后将
切去部分叠放在A物体上,使二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方案二 选择A物体从其沿水平方向切去质量为△m的部分,然后将切去
部分叠放在B物体上,使二者对水平桌面的压强相同.
③计算所截取的质量△m.
精选教案
可编辑
27.如图所示.将底面积为100cm2,重为5N的薄容器放在水平桌面上,容器内装有重
45N,深40cm的水.(g取10N/kg)
求:(1)距容器底10cm的A处水的压强.
(2)容器对水平桌面压强.
(3)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和压强.
28.某同学做“测定石块密度”实验,他用若干材料相同、大小不同
的石块进行测量,下表是他设计用于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未全).该
同学按正确的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进行测量,当他选择某石块测量时
的数据分别如图(a)、(b)所示.请根据实验要求并结合图中数据,
将表中的空项填写完整(数据只填序号
1).
实验序号
石块的质量(克) 石
块
的
体
积
(
厘
米
3
)
1 \
2 \ \ \
精选教案
可编辑
3 \ \ \
29.小明在“探究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实验中.
(1)用调节好的天平称出物体A的质量.
(2)将该物体放到盛有70cm3水的量筒中,量筒中的水面变成如图甲所示,请将物体的体
积记录在表一内.
(3)按照上述步骤,小明继续测量了由与A相同物质组成的B、C两物体的质量和体积,
并将测量数据记录在表一中.请你根据表一中的数据在所示的坐标纸上作出图象(如图乙),
观察图象并得出结论: .
表一:
物体 A B C
质量/g 28 56 84
体积/cm3 20 30
表二:
物体 D E
质量/g 42 70
体积/cm
3
15 32
(4)小明又测量了另外两个物体D、E的质量和体积,并将数据记录在表二中.请你根据
表二中的数据情况分析可知:在D、E中, 可能与A物体是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
(5)小明通过其它方法检测发现D和E实际上也是和A、B、C一样由同一种物质组成的,
但在表二中却发现 物质和表一中规律不同,(排除实验误差)其原因可能是: .
(6)同学们又继续研究物质的某种特性,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
据如下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