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现代桥梁建筑的美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17.00 KB
- 文档页数:5
浅析桥梁美学浅析桥梁美学一座桥梁,一般都有使用和欣赏两个方面的功能。
从满足使用功能的方面而言,他是供车辆和行人跨越障碍的工程建筑物;但从欣赏功能的角度而言,他又是一件艺术品,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所以说,设计一座桥梁,既是工程设计,也同时是一次艺术创作。
这就要求技术和艺术必须结合起来,使建筑师不仅有工程师的头脑,也要有艺术家的思想。
美学是一门研究美及创造美的科学。
随着桥梁技术及造型设计的发展,在美学领域逐渐形成一门专业实用的美学——桥梁美学。
桥梁美学是研究以美学为原理、结合桥梁的自身特性、得出桥梁建筑在设计是应遵循的和在评价中应依据的理论和法则的科学。
这一科学的发展,有利于工程和艺术的更好结合。
几千年来,建筑艺术(包括桥梁美学)的发展做走过了技术与艺术的“合一”、“分家”、“再结合”的过程。
在古代,建筑艺术,包括桥梁在内,并没有技术与艺术之分,各国文学中的艺术一词如拉丁文Ars,英文Art,德文Kunt,法文Lart 等都包含了技艺的意思。
在中国古代则被称为“匠”,当时的桥梁建设者集技术与艺术于一身,既是工程师,也是艺术家。
这些都说明在当时技术和艺术是融为一体的。
18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使整个物质生产领域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此时科学有了明细的分工,多数人开始信奉纯理性主义,使科学与艺术、专业技术与艺术分了家。
技术与艺术的疏远,美和用的分离,导致本来含有艺术概念的技艺被局限于只讲技术。
被称为所有丑陋的顶点样品——英国福斯桥,就是这个时期的畸形产物。
19世纪,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美的追求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使包括桥梁在内的建筑不能只简单追求实现使用价值,还应使他给人们带来美感,基于此种情况,1941年英国工程师学会通过一项决议即美学处理必须是土木工程师的职能范围。
从此,技术和艺术开始再次结合。
桥梁建筑的审美与一般的文学艺术审美不同,它是以一个的使用价值极高且位置固定的结构实体作为审美对象。
桥梁美学设计方法探索与研究桥梁作为交通运输的重要枢纽,在满足实用功能的其美学设计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
本文旨在探讨桥梁美学设计的理论与方法,以期为桥梁工程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桥梁美学设计在近年来得到了广泛。
良好的桥梁设计不仅能够为城市或自然景观增色添彩,还能在实用性的基础上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
桥梁美学设计的意义在于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同时传承和弘扬地域文化,增强社会认同感和归属感。
在探索桥梁美学设计方法的过程中,我们借鉴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并结合当前的工程需求,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地域文化元素的运用:在桥梁设计中融入地域文化元素,能够有效地体现出桥梁的地域特色。
我们研究如何将地域文化符号、传统建筑元素等融入到桥梁设计中,使桥梁成为展现地域文化的载体。
结构美与功能美的统一:桥梁设计在追求结构稳定和耐用的同时,也应注重其视觉美感的呈现。
我们探讨如何运用现代设计理念和技巧,实现桥梁结构美与功能美的统一。
创新材料与技术的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为桥梁美学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我们研究如何将新型材料和技术应用于桥梁设计中,以实现桥梁实用性与美感的完美结合。
绿色环保理念的体现:在桥梁美学设计中贯彻绿色环保理念,能够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我们探讨如何在桥梁设计中融入绿色环保理念,促进可持续发展。
在桥梁美学设计中,应注重地域文化的挖掘和传承。
通过运用地域文化元素,能够提升桥梁的地域特色和吸引力。
现代设计理念和技巧在桥梁美学设计中具有重要意义。
结构美与功能美的统一,能够增加桥梁的视觉美感,提高人们的出行体验。
新型材料和技术的应用为桥梁美学设计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通过应用创新材料和技术,可以实现桥梁实用性与美感的完美结合。
在桥梁美学设计中贯彻绿色环保理念,能够促进可持续发展,降低工程建设对环境的影响。
尽管本文已经对桥梁美学设计方法进行了初步探索和研究,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例如,如何更准确地评估桥梁美学的效果、如何充分考虑地域文化和现代设计理念的融合等等,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深入探讨。
浅谈桥梁造型美学设计与评价摘要:桥梁是我们常见的城市结构物,它不仅在跨越障碍方面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在视觉上的抢眼更使很多大型桥梁被视为相应地域的标志性建筑。
笔者就桥梁造型设计原则和趋势作出分析归纳。
关键词:桥梁造型;设计原则;趋势1、引言对美的意识和追求,是人类本质活动发生的一种主观意念。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桥梁结构在实现其跨越和承载两个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更要充分发挥其艺术表现张力。
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下, 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需求的驱使下我国桥梁造型与景观设计也在快速前进着。
但是,目前的这种景观设计多是局限于感性小鞥面上的,进行理性的、系统的造型和景观设计,并能与结构设计有机结合,才是最为理想的桥梁设计。
目前我桥梁建设在造型方面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尽管大型桥梁和一些景观桥梁在美观上受到特别的重视,然而这多局限于感性的层面而缺乏理性的思考。
大量的中小桥存在着美景上的缺陷。
在景观受到强调的桥梁设计中,往往是主体结构标新立异而附属结构草草处理,桥梁各部分之间缺乏统一与协调。
统一高速公路上各跨线桥,或者桥位临近飞多座桥梁,在设计中缺乏统一的考虑和相互协调。
互通立交各匝道桥之间缺乏个性和呼应。
即便有较好的平面线形,在实际布设中也往往会造成墩林密布和匝道错综繁杂的结果,大型立交工程尤为严重。
桥梁景观由于周围小环境的破话和恶化而受损,假如没有良好的环境,造型上无论多优美也谈不上美丽。
2、桥梁美的原则桥型结构布置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持不同名胜地区景观风格,掌握好与周围建筑空间组合变化规律等,是桥梁环境美学构思的主要内容。
在客观的美学规律中,以下原则最为重要:2.1 和谐统一从本质上讲,多样统一的和谐规律与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发展规律是相一致的,桥梁结构也是如此,从复杂的结构中提出各种可以相互统一的因素,起到衔接、联系和协调的作用,使整体看起来“天衣无缝”,如桥梁中栏杆、灯柱、桥墩、跨度一般采用整齐划一、形态相近的形式,从而起到整体统一协调、简介明快的效果。
桥梁的美学思考“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
这是美国最权威的韦氏大词典对桥梁一词所下的最简短的定义。
远古的人类为了狩猎、运输、迁移就需要修建原始的桥梁。
今天,桥梁已和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
桥梁不仅是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常常是一种标志性建筑物。
人们希望在通过桥梁时发出一声赞叹,得到美的享受。
作为一个桥梁工程师有责任在设计中重视桥梁的美学价值和景观功能,满足人们的观赏愿望。
三个统一:美桥的属性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桥梁建设以空前的规模和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
但是,我们匆忙建成的大桥是否给人以美感是一个值得反思的问题。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为国内大部分大桥进行了抗风研究和风洞试验,1/100的全桥模型展示了大桥的风貌,也引起了我们对大桥美学价值的评论:什么样的桥梁才是美的?我想首先谈一下我的一点学习心得。
我国著名的桥梁美学专家唐寰澄先生在他的文章和专著中多次提到:三个统一性是美的最重要属性,即: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或感觉和意识的统一;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或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思想;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即造型和功能的一致。
归纳起来的桥梁美学法则是:多样和统一,协调与和谐,以及比例、对称和韵律。
另外还有八纲:即刚柔、动静、阴阳、虚实的矛盾和统一。
我的理解是,设计要有新意,不要抄袭雷同,要同中有异。
要和环境协调,结构要求比例匀称,没有画蛇添足的多余装饰,有动感和韵律美。
德国著名的莱翁哈特教授在他的桥梁美学名著中说:“美可以在变化和相似之间,复杂和有序之间展示从而得到加强”。
我想,正如贝多芬的音乐一样,简短的主题不断展开和变奏,既相似又不同,但却十分和谐;既复杂变化,又有序统一,在不雷同和不杂乱之间展现出丰富的层次和内涵,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激荡。
日本著名桥梁学者伊藤学教授在他的《桥梁造型》一书中说道:“桥能满足人们到达彼岸的心理希望,同时也是使人印象深刻的标志性建筑,并且常常成为审美的对象和文化遗产”。
桥梁与美学“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
这是各种词典里对桥的解释中最简洁、准确与科学的定义。
桥是随着人们各个历史阶段中由于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桥梁在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
桥,作为历史的目击者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犹如饱经风霜的老人,留下了人类演进的印痕;桥,作为陆上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每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和地缘政治加强的历史;桥,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体现着人类科技文明与经济发展的进展历程;桥,集社会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身,向世人展示着其独特的观赏美。
桥梁作为一种建筑,尤其是大桥,它具有使用和观赏两项功能,桥梁设计者运用结构学原理进行设计,以满足交通使用的要求,同时,还要运用美学原理进行构思,以满足人们观赏及改变环境景观的要求。
人们对于桥梁美学的关注也比较早,人们所建设的桥梁不仅希望桥梁所能达到实用的功能,而且还要非常关注美的特性,例如北京郊区的卢沟桥。
不仅栏杆上雕刻的485个狮子千姿百态,堪称一绝,桥头的华表,碑亭更是典雅华丽,比例恰当,精美异常,而且大桥的整体造型,对称均衡,比例恰当,和谐统一。
清代乾隆年间修建的颐和园玉带桥和17孔桥,也以其独特和美丽的造型驰名中外,洁白的桥身与清山碧波、绿树红花、亭台楼阁融为一体,和谐美观、相映成趣,一直是许多画家和摄影爱好者入画入照的佳景。
现代人们更注意桥梁美学的功能,例如我国最近几十年修建的长江上的铜陵大桥和赣江上的南昌八一大桥,江阴长江大桥等和国外的许多的桥梁,都做了专门的景观设计,使这些桥梁不仅体现了大型桥梁的造型美,而且也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桥梁不能一味盲目地追求美学,首先是解决通行功能,并在技术与经济之间的优化,这是桥梁设计施工规范的基本要求,因此,桥梁美学设计必须符合桥梁功能,经济要求,并以此为原则对美学构成元素进行美学调整,比如桥梁的美学比选,桥体结构部件的比例调整,桥梁选线与城市或大地景观尺度的和谐,桥梁的防腐涂装与城市整体色彩中的联系等。
浅谈现代桥梁建筑的美学设计摘要:桥梁是我们常见的城市结构物,它不仅在跨越障碍方面起着无法代替的作用,在视觉上的抢眼更使很多大型桥梁被视为相应地域的标志性建筑。
笔者就桥梁造型设计原则和趋势作出分析归纳。
关键词:桥梁造型;设计原则;趋势1、引言对美的意识和追求,是人类本质活动发生的一种主观意念。
随着现代城市建设的发展,要求桥梁结构在实现其跨越和承载两个基本功能要求的前提下,更要充分发挥其艺术表现张力。
尤其在改革开放以后, 在我国经济发展的快速推动下, 人们对美的需求越来越高, 在这种需求的驱使下我国桥梁造型与景观设计也在快速前进着。
但是,目前的这种景观设计多是局限于感性小面上的,进行理性的、系统的造型和景观设计,并能与结构设计有机结合,才是最为理想的桥梁设计。
目前我桥梁建设在造型方面尚存在的问题主要有[1]:尽管大型桥梁和一些景观桥梁在美观上受到特别的重视,然而这多局限于感性的层面而缺乏理性的思考。
大量的中小桥存在着美景上的缺陷。
在景观受到强调的桥梁设计中,往往是主体结构标新立异而附属结构草草处理,桥梁各部分之间缺乏统一与协调。
统一高速公路上各跨线桥,或者桥位临近飞多座桥梁,在设计中缺乏统一的考虑和相互协调。
互通立交各匝道桥之间缺乏个性和呼应。
即便有较好的平面线形,在实际布设中也往往会造成墩林密布和匝道错综繁杂的结果,大型立交工程尤为严重。
桥梁景观由于周围小环境的破话和恶化而受损,假如没有良好的环境,造型上无论多优美也谈不上美丽。
2、桥梁美的原则桥型结构布置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统一,保持不同名胜地区景观风格,掌握好与周围建筑空间组合变化规律等,是桥梁环境美学构思的主要内容。
在客观的美学规律中,以下原则最为重要:2.1 和谐统一从本质上讲,多样统一的和谐规律与人类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发展规律是相一致的,桥梁结构也是如此,从复杂的结构中提出各种可以相互统一的因素,起到衔接、联系和协调的作用,使整体看起来“天衣无缝”,如桥梁中栏杆、灯柱、桥墩、跨度一般采用整齐划一、形态相近的形式,从而起到整体统一协调、简介明快的效果。
桥梁景观美学设计之我见一、引言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人们希望在通过桥梁时发出一声赞叹,得到美的享受。
现代的桥梁已不纯粹以满足功能为目的,桥梁巨大的跨度、强烈的形体表现力、超凡的尺度均对城市或大地景观产生影响,因此桥梁景观设计在我国越来越被重视。
桥梁是人类根据生活与生产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它以自身的实用性、巨大性、艺术性而极大地影响了人类的生活。
随着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桥梁美学对于城市或区域形象的塑造更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美的释义美学”一词来源于希腊语,其原意为感觉、感性认识,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学科,与社会的各个方面都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
研究的是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这就是说,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建立必定以人的审美价值论为前提的。
桥梁建筑就其审美意义来说,它从属于美学的范畴,而美学作为一门专门学科,涉及面十分广泛。
到上世纪下半叶人们开始认识到桥梁设计不仅要“关心自己”同时还要“关心别人”,如关心桥梁对城市大地的影响,关心桥梁作为一个城市的标志性建筑的意义,关心桥梁与周围环境的和谐美,就是桥梁还要“关心”生态环境。
这些绝非纯粹的美学或纯粹的桥梁结构工程专业人员所能解决的,这需要既懂得桥梁结构又深谐美学的人来解决。
桥梁作为一种建筑,尤其是大桥,它具有使用和观赏两项功能,桥梁设计者运用结构学原理进行设计,以满足交通使用的要求,同时,还要运用美学原理进行构思,以满足人们观赏及改变环境景观的要求。
三、桥梁建筑美的基本因素自古以来,建筑(包括桥梁建筑)与绘画、雕塑被称为三大造型艺术(又称为空间艺术或视觉艺术)。
它和其他门类艺术有共同的特征,如:鲜明的形象、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反映时代特征等。
但是桥梁建筑艺术作为实用艺术,又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特征。
我国著名的桥梁美学专家唐寰澄先生在他的文章和专著中多次提到:三个统一性是美的最重要属性,即(1)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或感觉和意识的统一;(2)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或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思想;(3)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即造型和功能的一致。
浅谈桥梁的建筑美学作者:杨卫锋李丰衍来源:《科技资讯》 2011年第22期杨卫锋李丰衍(桂林市市政综合设计院广西桂林 541001)摘要:从有记录的古代赵州桥开始,中华民族就在追求桥梁的建筑美,并且不断地创造美与发展美。
所以,促成今天世界桥梁建筑艺术多姿多彩的局面。
因而技术与艺术必需完美地结合成为当代桥梁建筑总原则,只有懂得美学,懂得建筑学的优秀设计师才能设计出既稳固、又经济,既降耗、又美观的桥梁作品,工程师必须掌握艺术规律、具有美学修养。
关键词:桥梁设计建筑美学基本要素结构中图分类号:U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1)08(a)-0082-02人类对美的追求,是社会发展的动力,爱美是人类的本性。
桥梁是道路通过江河湖泊、山谷深沟以及城市分流交通时,建造的人工构造物。
我国具有悠久的建筑历史,从有记录的古代赵州桥开始,人类就在追求桥梁的建筑美,并且不断地创造美与发展美。
所以,促成今天世界桥梁建筑艺术多姿多彩的局面。
因而技术与艺术必需完美地结合成为当代桥梁建筑总原则,只有懂得美学,懂得建筑学的优秀设计师才能设计出既稳固、又经济,既降耗、又美观的桥梁作品,工程师必须掌握艺术规律、具有美学修养。
下面就桥梁的建筑美学谈谈自己的思考。
1 桥梁美学的基本要素桥梁美学我们可以确定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桥梁建筑是结构外露的空间实体,正是这个特点,使桥梁的建设具有浓郁的观赏性,其结构和形状具有独特的艺术特性。
桥梁美学是工程技术与艺术融合后所产生的一门学科,外露构件既可作为景观,从美学处理上要注重观赏性。
桥梁的独特形状,和其它建筑物比较,它呈水平方向单维突出,所以设计时应注意协调长宽高比例,到达其视觉美观的目的。
统一和谐:包括结构体系、形态统一和体量上的协调。
1.1 设计的均衡稳定美这里强调的均衡,包括对称均衡和非对称均衡。
对称是美学的基本元素,物体的对称均衡性,符合人的生理要求与心理习惯,属于传统的美,这种美极易造成浪费和呆滞。
中国景观文化桥之美—---浅谈桥梁美学0903405011杨春兰爱美是人的天性。
自古以来,人类在为生存而斗争的过程中,追求美,认识美,创造美,发展美。
桥梁作为公共建筑物,是人类根据生活和生产发展的需要,利用所掌握的物质技术手段,在科学规律和美学法则支配下,通过精心设计而创造出的人工构造物,是人文科学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产物。
桥梁建筑以其实用性、巨大性、固定性、永久性和艺术性极大的影响并改变了人类的生活环境。
优秀的桥梁建筑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体现了人类智慧和创造力,而且往往成为时代的象征,历史的纪念碑。
桥梁美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从历史的角度看,它渊源于桥梁建筑艺术,桥梁建筑艺术的实践可追溯到二千多年以前,但成为系统的桥梁美学则是近些年的事情。
随着经济的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类对周围生存环境提出更高的要求,桥梁美学也愈来愈受到重视。
一、关于桥桥是一种用来跨越障碍的大型构造物。
确切的说是用来将交通路线(如道路、铁路、水道等)或者其他设施(如管道、电缆等)跨越天然障碍(如河流、海峡、峡谷等)或人工障碍(高速公路、铁路线)的构造物。
桥的目的是允许人、车辆、火车或船舶穿过障碍。
桥可以打横搭着谷河或者海峡两边,又或者起在地上升高,槛过下面的河或者路,让下面交通畅通无阻。
桥是路的延伸,路因有了桥才没有被江河沟谷阻隔、切断。
1、桥的分类桥有很多种类型,按材质分有木质桥、石桥、砖桥、混泥土桥、钢筋混泥土桥等;按外观分有梁桥、拱桥、斜拉桥、悬索桥、高架桥等;按用途分有铁路桥、公路桥、管道桥、多用桥等……2、桥梁的双重属性桥梁结构具有物质和精神双重属性,它的物质属性体现在它作为一种实用结构物,有其实用功能,具有物质实用性;而精神属性则体现在桥梁不仅是景观文化和时间的工程结构物,并且是人类的审美对象。
体现了人类克服自然,为了追求美好舒适生活而付出的努力,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精神,具有精神象征的属性。
3、桥梁的功能(1)交通运输这是桥梁这基本、最主要的功能。
浅谈桥梁合理的美学设计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桥梁已经不仅仅作为交通运输构筑物的身份出现在建筑行业了,人们对桥梁的要求除了基本的使用功能外,还要求其具有欣赏的功能,这样就必然的涉及到桥梁美学。
本文首先阐述了桥梁的美学设计及相关理论,讲述了桥梁美学的基本属性、内涵和实现的途径;进而分析了桥梁美学的组成三要素及相关表现手法;最后现代桥梁的美学属性及其设计原则进行阐述,最后对美学设计和经济性的关系进行了适当的论述,并将恰当的工程实例作为实际范例进行论述。
关键词:桥梁设计;合理;美学设计;中图分类号:k928.7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前言改革开放深入发展后,我国经济进入了高速发展的阶段,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人们对于美有了不同的发现和需要,在对美的追求过程中,也在逐渐改变和提高其审美意识、审美情趣,相应的审美理论也进行了更快的更新,使其理论体系也变得更为成熟了。
桥梁建筑对于人们而言其作用已经远远超过了单纯作为交通运输上的构筑物,更多的是将其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或者说是凝固的艺术的身份出现在人们的现代化生活之中。
1、桥梁的美学设计及相关理论1.1桥梁基础美学理论在桥梁美学设计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设计工程师都有不同的理论依据,虽然有所不同,但出发点却基本相同,其目的都是将桥梁设计技术与美学观点相结合。
桥梁美学大师唐寰澄在不同时间和不同场合表示三个统一性是桥梁美的最高表现形式,包括:(1)感性和理性的统一或感觉和意识的统一;(2)客观和主观的统一或人和自然的协调统一,即“天人合一”的思想;(3)形式和内容的统一,即造型和功能的一致。
唐老的基本观点就是:多样性而保持统一,建筑与人类和谐,结构的合理形式的对称和韵律美化。
1.2 桥梁美学的组成三要素桥梁美学,从学术的基本属性而言美学形式与相关专业的建筑物、构筑物等相比,有其高度的共性,但是也表现出自己独特的个性。
其美学特点与桥梁基本技术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如果可以将二者进行有机的结合,则能达到工程结构理论与精神审视的高度一致。
桥梁建筑美学赏析引言“桥是跨越障碍的通道”。
这是各种词典里对桥的解释中最简洁、准确与科学的定义。
桥是随着人们各个历史阶段中由于生存和生活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
桥梁在人类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中具有特殊意义。
桥,作为历史的目击者和重大历史事件的见证,犹如饱经风霜的老人,留下了人类演进的印痕;桥,作为陆上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记录着每一个国家政治上的统一和地缘政治加强的历史;桥,作为人类经济活动的需要,体现着人类科技文明与经济发展的进展历程;桥,集社会文化和建筑艺术于一身,向世人展示着其独特的观赏美。
以下,我想从桥梁的建筑美学角度试作欣赏与分析。
一、桥梁审美的一般规律桥梁是广义建筑的一个领域,于是也就产生了桥梁建筑艺术的问题。
一座城市中,桥头往往是人们休闲游览的地方。
人们欣赏着城市建筑和自然风景,同时欣赏着人类智慧与力量的创造物——桥。
即使是在偏远的农村和重山峻岭之中的峡谷,也有桥梁为自然增添丰富的情调。
在桥梁建筑中也和房屋建筑一样,存在着不同的审美观点,不同的审美观形成不同的建筑风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从而使桥梁建筑不断的丰富多彩。
但是,凡事都要有一个标准、一个尺度,桥梁建筑美学也同样如此。
什么是桥梁建筑美学的一般规律呢?我以为,根据桥梁建筑的特点,可以分为:多样性与统一性:此处的多样性是指桥梁由于功能和所处环境的不同而造就的结构、样式、造型的多样性。
比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中的“小桥”,是在宁静村庄中跨一条小河而建的,所以样式必然简约、明快、朴实无华。
而像“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所描述的武汉长江大桥,则是横卧大江之上,伟岸挺拔,气势夺人。
而统一性则体现在某一座桥的内部构造上。
可以说,多样并非不好,但在一座桥上把什么东西都放在一起就缺乏主题、杂乱无章了。
一座桥上的装饰如灯栏、浮雕的统一,可以增强桥梁美感。
比如北京卢沟桥上栏杆望柱石狮子,虽然其姿态形形色色、变化无穷,但由于其部位、轮廓、造型都是一致的,所以获得了整体上统一的美感。
桥梁建筑美学浅谈摘要:桥——作为跨越障碍的通道,其本身也是建筑的一部分。
桥梁作为公共建筑,其自身的实用性和艺术性极大地影响并改变着人类的生活环境,既是人类宝贵的物质财富,也是重要的精神财富。
关键词:桥梁历史、细节装饰桥梁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是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而桥梁美学,作为建筑美学的一个分支,也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所以,本人将根据桥梁的发展历程和细节浅谈对桥梁之美的一些理解。
桥梁历史古代桥梁:人类在原始时代,跨越水道和峡谷,是利用自然倒下来的树木,自然形成的石梁或石拱,溪涧突出的石块,谷岸生长的藤萝等。
人类有目的地伐木为桥或堆石、架石为桥始于何时,已难以考证。
据史料记载,中国在周代(公元前11世纪~前256年)已建有梁桥和浮桥,如公元前1134年左右,西周在渭水架有浮桥。
古巴比伦王国在公元前1800年建造了多跨的木桥,桥长达183米。
古罗马在公元前621年建造了跨越台伯河的木桥,在公元前481年架起了跨越赫勒斯旁海峡的浮船桥。
古代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在公元前4世纪时建起挑出石拱桥(拱腹为台阶式)。
古代桥梁在17世纪以前,一般是用木、石材料建造的,并按建桥材料把桥分为石桥和木桥石桥的主要形式是石拱桥。
据考证,中国早在东汉时期(公元25~220年)就出现石拱桥,如出土的东汉画像砖,刻有拱桥图形;还有现在尚存的赵州桥。
而早期木桥多为梁桥,如秦代在渭水上建的渭桥,即为多跨梁式桥。
木梁桥跨径不大,伸臂木桥可以加大跨径。
中国3世纪在甘肃安西与新疆吐鲁番交界处建有伸臂木桥,“长一百五十步”和16世纪意大利的巴萨诺桥为八字撑木桥。
还有出现较早的木拱桥,如公元104年在匈牙利多瑙河建成的特拉杨木拱桥,中国在河南开封修建的虹桥,建于公元1032年。
日本在岩国锦川河修建的锦带桥为五孔木拱桥,建于公元300年左右,是中国僧戴曼公独立禅桥。
这些古代桥梁之所以能流传至今,除了它们在功能上是的特性外,还有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它们对建筑美学的发展也做出了杰出贡献。
看中国桥梁,做美学分析——品桂林三桥前言桥梁美学是桥梁科学技术和美学的结合。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城市各项交通事业的发展 ,人们对桥梁建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优秀的桥梁建筑不仅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体现出人类智慧与伟大的创造力 ,而且往往成为时代的象征 ,历史的纪念碑和游览的胜地。
纵观世界各国的大城市 ,常以工程雄伟的大桥作为城市的标志与骄傲。
如我国的赵州桥 ,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 ,仍不失为桥梁设计中融功能、技术、经济、美观于一体的典范 ,并在 1991年被美国土木工程学会评为国际土木工程里程碑建筑之一。
国外如悉尼港钢拱桥 ,美国的布鲁克林桥 ,旧金山金门大桥等 ,都体现了其在人类生活环境中所产生的精神作用与美学价值。
因而桥梁建筑已不单纯作为交通线上重要的工程实体 ,而常作为一种空间艺术结构物存在于社会之中。
因而研究、设计和建造结构合理、造型美观新颖的桥梁结构 ,是交通建设发展的迫切需要。
一、解放桥赏析1999年桂林市政府决定拆除旧解放桥,在旧址上重建解放桥。
桂林新解放桥于2001年9月28日上午正式通车,本文对1999年从建后的桥梁进行美学分析。
解放桥简介及人文始建于1939年,时抗战军兴,桂林屡遭敌机袭击,为疏散城区人口,建成钢木桁架上承式桥梁,定名“中正桥”。
1944年10月,日本侵略军压境,炸毁2、3孔桥面。
1945年7月,占领军溃败时炸断2、3号钢梁。
1946年2月修造“中正浮桥”。
1951年7月,在原址重修钢木桁架结构,更名解放桥。
1957、1962年先后两次维修。
1972年,解放桥保留下部结构,加固桥墩,拆除上部结构,扩宽桥面,改建为空腹式混凝土双曲拱桥。
1999年桂林市政府决定完全拆掉旧解放桥,在旧址上重建更大的更方便的解放桥。
2001年9月28日上午解放桥正式通车。
新解放桥主桥长284米,宽45米,有三大弧形,两小弧形其中机动车道宽22米,为双向六车道,两边有高一级的人行道。
桥梁美学设计浅析摘要:随着现代化城市、道路、景观的发展,桥梁的美观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经济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使得桥梁美学与桥梁功能性、安全性同等重要。
景观设计作为桥梁美学的表达途径,不仅继承了桥梁美学的内涵,而且延伸至外部环境,促进桥梁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
文章初步探讨了桥梁景观的内涵,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桥梁景观的设计原则。
关键词:桥梁美学;景观设计;设计原则桥梁是人类依据自身生活与社会发展的需要而兴建的一种公共建筑,以其实用性、社会性和艺术性而极大地影响着人类的生活。
至本世纪,桥梁以“新型、大跨、轻质、灵敏和美观”的特点呈现在世人面前。
可以说桥梁美学愈来愈受到重视,桥梁美学方面的处理已成为桥梁设计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桥梁建筑的美学表现不是形、色、质的单一呈现,而是三者在美学法则的指导下的相互作用,有机统一。
桥梁景观设计是桥梁美学的具体实施,涉及桥梁自身和周围环境各方面的总体美学考虑。
当前我国桥梁建设事业正处在一个高峰期,为实现桥梁美学价值与实用价值、社会价值的和谐统一,桥梁景观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1桥梁景观与景观设计桥梁景观首先作为“景观”的一个子集,能够给人自然和艺术的美感,并反映了人、景观实体和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桥梁景观的内涵大致包括如下四个方面:1.功能美。
2.形式美。
3.与环境相协调。
4.桥梁景观因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的介入或其表现出的人类自我价值的实现使桥梁横生出文化景观的韵味。
桥梁景观设计是以桥梁景观为对象,根据建设单位所指定的桥梁景观建设标准和要求、景区开发利用目标和要求、地区规划和环保规划等,结合桥型特点、交通特点、人文和周边环境特点,在桥梁结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按照美学原则对桥梁进行的景观创造和景观资源开发。
2 桥梁景观设计的现状与问题桥梁景观设计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且越来越被重视。
早在1400 多年前,举世闻名的赵州桥(如图 1 所示)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它特别注重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善于利用地形、地貌,效法自然,使桥与景融为一体、互相烘托、相得益彰,获得了“如初月出水,长虹饮涧”和“奇巧因护甲于天下”的美誉。
[键入文字]
探究桥梁美学的设计办法
探究桥梁美学的设计办法
以下为为您编辑的桥梁美学的设计办法,敬请关注!!
1桥梁美学设计思路
对于桥梁美学而言,如果单纯将装饰作为美学法宝则未免太过单一。
纵览古今内外,许多优秀的桥梁建筑,其结构本身的视觉效果均十分出色。
本文从桥梁美学设计应具备的特点入手,对桥梁美学进行探讨。
1.1造型美、功能美和形式美
桥梁造型美、功能美和形式美主要体现在桥梁结构本身的设计上,大到桥型方案的整体效果,小到桥梁结构某个受力构件,如悬索桥、斜拉桥的桥塔,拱桥的拱肋(圈),梁桥的梁体等。
归纳起来,大致包含如下几点。
1。
浅谈现代桥梁建筑的美学设计
要:阐述了现代桥梁对美学的需求,指出现代桥梁建筑美学设计应遵循的原则,并通过几个突出造型案例展示现代桥梁的美学设计。
关键词:桥梁美学造型设计形态艺术
1 引言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缩千里为咫尺,联两地成一家。
一座桥,连接的是过去与未来,陌生和熟悉;连接的是野蛮与文明,梦想和归宿。
如果说建筑是凝固的诗,那么桥梁建筑则无疑是这些瑰丽的诗篇中最为潇洒写意的一笔。
桥梁发展到今天,已不仅仅是满足实用功能要求的工程结构物,他还常作为建筑艺术实体得以长久地存在于人类的社会生活中。
一座兼具实用功能与艺术审美的桥梁,既能够显示出一个国家的先进技术与生产工艺水平,更反映出时代精神和当代人的创造力。
2 现代桥梁美学设计的基本原则
2.1 与周围环境相协调
桥梁需与周围环境相融合,成为自然整体中的一个协调部分。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不同的桥梁规模,需选择不同的美学处理方式。
对特大桥梁,因其本身的宏大规模,必将成为环境中的主要景观。
则应把桥梁本身视为环境主体进行美学设计,尽可能突出桥梁主题的存
在。
若桥梁规模较小,且当地环境已经形成,则应当使桥梁与环境融合成一体,不宜再突出桥梁。
此时,可利用自然或社会环境条件,使桥梁组合于周围环境的画面中。
2.2 造型匀称,比例适当
桥梁美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桥梁在三维空间中有和谐的比例关系。
而点、线、面是三维空间的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一个相互统一的整体,这三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平衡状态决定了桥梁造型的视觉形象和艺术形态。
这就要求桥梁结构工程师充分掌握它们的相互组合和相互投影等关系进行设计。
2.3 风格上应力求结构简单,线条明快
风格是指设计构思所表现的具有特色、表明特征的建筑形态。
合理的结构体系,能够自然表达力的传递关系,也会使桥具有稳定、连续、明快、流畅等形态美。
当代桥梁的风格特点主要表现在:结构简单,较少装饰;造型协调,表现跨越。
3 现代桥梁的建筑美学设计举例
从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开始,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和技术的不断创新成熟,大量的现代桥梁在世界的各个角落落地而成,他们之中不乏实用与艺术完美结合的优秀作品,他们用各自独特的造型、利落的线条、完美的几何形状彰示这人类文明的磅礴和张扬。
3.1 盖茨亥德千禧桥泰恩河的明眸
在新千年到来之际,以千禧为名的建筑在世界遍地开花,而其中又尤以英国最盛。
企图以千禧年来重振日不落雄风的英政府,将众多打着
千禧旗号的建筑项目提上了日程。
一时之间,英伦大地上,竖起了各式各样的千禧纪念碑。
这中间,就有在2002年赢得建筑界权威的斯特林建筑设计奖的盖茨亥德千禧桥。
盖茨亥德千禧桥横跨在英格兰北部的泰恩河上,是世界上第一座也是唯一一座摆式大桥。
大桥由两部分组成:一条像彩虹般横跨泰恩河的固定拱门,和一个能旋转的圆弧形桥。
平时,它水平躺在河面上,供行人和自行车来往,普通大小的船只也可直接从桥下穿过。
当遇到大型船不能通过时,弧形桥可以通过两端的压力扬吸机进行旋转抬升45度,让大型船只也能顺利通过。
因此,人们称之为眨眼桥。
它用别致的造型和独特的桥梁技术给桥梁界带来了一股新风。
在以大跨度桥梁为主的现代桥梁时代,一大批气势磅礴的斜拉桥、悬索桥、钢桁架桥冲击着人们的眼球,而盖茨亥德千禧桥的完工,在这个时代的桥梁版图上画上了优雅纤巧的一笔。
3.2 法国米约高架桥仙境之桥
举世闻名的法国米约高架桥全长2460米,但仅用了七个桥墩,同时也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桥梁。
它位于法国西南部的米约市,横跨在法国塔恩河仙境般的河谷之上,是通往法国南部地中海地区的75号高速公路段上的咽喉工程。
在大桥还没有建成的时候,受塔恩河谷的地形影响,南来北往的车辆在经过这一路段时,只能在盘山公路上蜗居而行。
如何行之有效地改善这一路段的路况,且保证塔恩河谷仙境一般的风景不受影响成了一个难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米约高架桥应运而生。
米约高架桥是诺曼福斯特最癫狂的设计,仿佛天工造物般横亘在塔恩河谷。
尽管庞大却并不笨重;尽管是人工的产物,却没有削减自然魅力的一分一毫。
大桥体态轻盈,柔细纤长,狭长的白色高架桥宛如长虹卧波,高挂在风景如画的塔恩河谷上。
当风起雾涌的时候,在米约高架桥上驱车向前,就如同在云上飞驰。
如何保持细长的结构一直是个工程学问题,任何结构都不喜欢采用这种外形,因为从本质上讲不稳定。
米约高架桥是一个大胆的设计,其设计本身就是一个奇迹。
呈现科技,注重生态秩序,尊重文脉,构建戏剧化的新空间。
这是福斯特的设计理念,米约高架桥成为了他实践这些理念的戏剧之作。
3.3 鲁克楚基桥梁振翅之蝶
这是一座未建成的桥梁,但它在现代桥梁中占据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该桥一直被公认为力学与美学结合的典范作品,最符合地形、造型优美、受力合理、富有创新意义这是人们给予它的评价。
它荣获了1979年美国建筑设计比赛第一名。
他的设计者之一是第一位亚裔美国工程院院士、美国最高科学奖国家科学奖得主林同炎。
这座桥于1977年为跨越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亚美利坚河奥本坝库区而设计,为岩锚式弯梁斜拉桥,计算复杂。
由三维空间几何配置的钢索从山谷两边斜张锚定形成与大自然融合又变化万千的独特造型。
在山与水之间,它翩若惊鸿。
在这座桥上,我们看到了艺术与技术的完美合璧。
4 结语
桥梁美学是一个多层次、多角度、多方位的复杂问题。
在社会生产
力高速发展,社会思想意识多元化、多样化的21世纪,如何做到贴近历史的脚步、聆听时代的心跳是一个不断探索并发现的过程。
桥梁工程师们在体现结构合理性、先进性的同时,需更加注重建筑艺术的生命力和时代性。
并且,应用尽一切气力和勇气去开拓桥梁建筑的新尺度,新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