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模拟】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物理(四)Word版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317.13 KB
- 文档页数:13
2018年高考物理仿真模拟试卷及答案(四)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强烈的阳光射入较暗的房间内,在光束中可看到有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尘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也是一种布朗运动D.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2.固态物体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则对其中的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物体被压缩时,斥力增大,引力减小B.当物体被压缩时,斥力、引力都增大C.当物体被拉伸时,斥力减小,引力增大D.当物体被拉抻时,斥力、引力都增大3.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它们间的分子力为零,当它们逐渐接近到不能再接近的全过程中,分子力大小的变化和分子势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一直减小B.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后又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再增大,后又减小D.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后又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4.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5.三个系统A,B,C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关于它们的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温度可以有较大的差别B.它们的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C.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D.无法判断温度的关系6.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某一状态变化过程中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描述压强p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A.B.C. D.7.一定质量的0℃的水在凝固成0℃的冰的过程中,体积变大,它内能的变化是()A.分子平均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减少B.分子平均动能减少,分子势能增加C.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加D.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减少8.有关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C.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流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B.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C.要使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外界必须向气体传热D.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一定增大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增大,所以物体内能也增大B.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内能也为零C.物体的体积减小温度不变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小D.气体体积增大时气体分子势能一定增大二、非选择题(共60分)1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1)关于油膜面积的测量方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要立刻用刻度尺去量油膜的面积B.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要让油膜尽可能地散开,再用刻度尺去量油膜的面积C.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要立即将油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再利用坐标纸去计算油膜的面积D.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等到状态稳定后,再把油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用坐标纸去计算油膜的面积(2)实验中,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又测得1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将1滴溶液滴到水面上,水面上形成0.2m2的单分子薄层由此可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d=m.12.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铜的原子量为64,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约为1.67×10﹣27 kg,则铜块中平均每个铜原子所占的空间体积为多少?铜原子的直径约为多少?13.在标准状总值下,有体积为V的水和体积为V的可认为是理想气体的水蒸气,已知水的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水的摩尔质量为M A,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为V A,求:(1)说明标准状况下水分子与水蒸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大小关系;(2)它们中各有多少水分子?(3)它们中相邻两个水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14.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插入水银槽内,如图所示,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h=5cm,空气柱长L=45cm,要使管内外水银面相平.求:(1)应如何移动玻璃管?(2)此刻管内空气柱长度为多少?(设此时大气压相当于75cmHg产生的压强)15.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i)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ii)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个选项是正确的.)1.关于布朗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布朗运动是微观粒子的运动,牛顿运动定律不再适用B.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C.强烈的阳光射入较暗的房间内,在光束中可看到有悬浮在空气中的微尘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这也是一种布朗运动D.因为布朗运动的激烈程度跟温度有关,所以布朗运动也叫做热运动【考点】84:布朗运动.【分析】固体小颗粒做布朗运动是液体分子对小颗粒的碰撞的作用力不平衡引起的,液体的温度越高,悬浮小颗粒的运动越剧烈,且液体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的热运动.固体小颗粒做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 固体小颗粒做布朗运动,不是微观粒子.故A错误B 固体小颗粒做布朗运动说明了液体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故B正确C 布朗运动用肉眼观察不到,所看到的尘土的运动是由气流和重力引起的运动.故C错误D 布朗运动反映的是分子的热运动,其本身不是分子的热运动.故D错误.故选:B2.固态物体中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则对其中的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物体被压缩时,斥力增大,引力减小B.当物体被压缩时,斥力、引力都增大C.当物体被拉伸时,斥力减小,引力增大D.当物体被拉抻时,斥力、引力都增大【考点】8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析】依据分子力随距离的变化关系可以判定各个选项.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是同时存在的,都随分子之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解答】解:依据分子力随距离的变化关系可知,引力和斥力都随距离的减小而增大,随距离的增大而减小.AB、当物体被压缩时,斥力和引力均增大,故A错误,B正确.CD、当物体被拉伸时,斥力和引力均减小,故C错误,D错误.故选:B3.甲、乙两个分子相距较远,它们间的分子力为零,当它们逐渐接近到不能再接近的全过程中,分子力大小的变化和分子势能大小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一直减小B.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C.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后又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再增大,后又减小D.分子力先增大,再减小,后又增大;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考点】87:分子势能;8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析】开始时由于两分子之间的距离大于r0,因此分子力为引力当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正功,分子势能减小动能增大,当分子间距小于r0,分子力为斥力,相互靠近时,分子力做负功,分子势能增大动能减小.【解答】解: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力为引力,随距离的减小,引力先增大后逐渐减小;分子间距小于r0,分子力为斥力,随距离的减小,分子斥力增大;分子间距大于r0,分子力为引力,因此引力做正功使分子动能逐渐增大,分子势能逐渐减小;分子间距小于r0,分子力为斥力,因此斥力做负功使分子动能逐渐减小,分子势能逐渐增大,故分子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故D正确.故选:D4.下列关于分子力和分子势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B.当分子力表现为引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C.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增大D.当分子力表现为斥力时,分子力和分子势能总是随分子间距离的减小而减小【考点】87:分子势能;86: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分析】当r=r0时,分子力为零,分子势能最小,随着r的增大或者减小分子势能均增大.【解答】解: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引力,随着分子之间距离的增大,分子力先增大后减小,而分子势能一直增大,故AB错误;当r<r0时,分子力表现为斥力,随着分子之间距离的减小,分子力增大,分子势能也增大,故C正确,D错误.故选C.5.三个系统A,B,C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关于它们的温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它们的温度可以有较大的差别B.它们的温度可以有微小的差别C.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D.无法判断温度的关系【考点】8E:温度、气体压强和内能.【分析】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必定处于热平衡.热平衡定律是温度计能够用来测量和比较温度高低的基本原理.【解答】解:根据热力学第零定律:如果两个系统分别与第三个系统达到热平衡,那么这两个系统彼此之间必定处于热平衡.所以三个系统A,B,C处于热平衡状态,则关于它们的温度一定相同.故选:C6.对一定质量的某种气体,在某一状态变化过程中压强p与热力学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则描述压强p与摄氏温度t的关系图象中正确的是()A.B.C. D.【考点】99: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根据图象分析压强和热力学温度间的关系,再根据热力学温度与摄氏温度间的关系即可分析正确的图易受.【解答】解:由题图可知p=kT(k>0),把T=t+273代入得p=k(t+273),因此图象与t轴的交点应为﹣273℃,故C正确,ABD错误.故选:C.7.一定质量的0℃的水在凝固成0℃的冰的过程中,体积变大,它内能的变化是()A.分子平均动能增加,分子势能减少B.分子平均动能减少,分子势能增加C.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增加D.分子平均动能不变,分子势能减少【考点】8A:物体的内能.【分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一定质量的水凝结成同温度的冰体积变大,根据吸放热情况,分析内能的变化.【解答】解:温度是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标志,一定质量的水凝结成同温度的冰温度不变,则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体积变大,放出热量,内能变小,则分子势能减小.故选:D8.有关分子的热运动和内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C.物体的内能是物体中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D.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流体中的微粒之间的相互碰撞引起的【考点】84:布朗运动.【分析】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内能是所有分子的动能和所有分子势能的总和,布朗运动反应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解答】解:A、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所以温度不变,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A准确;B、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即分子热运动越剧烈,故B正确;C、物体的内能就是物体内部所有分子的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故C正确;D、布朗运动布朗运动是固体小颗粒的无规则运动,是由液体分子的不规则碰撞引起的,故D错误;本题选错误的,故选D.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就是物体的内能B.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C.要使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外界必须向气体传热D.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间的平均距离一定增大【考点】8A:物体的内能;89:温度是分子平均动能的标志.【分析】物体的内能既包括物体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也包括物体分子势能的总和,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量度,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有关,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的内能上是等效的.【解答】解:A、物体的内能既包括物体分子热运动动能的总和也包括物体分子势能的总和,故A错误.B、温度是物体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量度,故对于同一种气体,温度越高,分子平均动能越大,故B正确.C、要使气体的分子平均动能增大,必需提高气体体的温度,可以是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也可以是外界对气体做功.故C错误.D、一定质量的气体,温度升高时,分子平均动能增大,但不能确定分子势能如何变化,故无法判定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如何改变,故D错误.故选B.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增大,所以物体内能也增大B.物体的机械能为零时内能也为零C.物体的体积减小温度不变时,物体内能一定减小D.气体体积增大时气体分子势能一定增大【考点】87:分子势能.【分析】物体的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物体的内能包括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分子势能与分子间距有关.【解答】解:A、物体自由下落时速度增大,动能增加,但内能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和分子势能之和,与宏观速度无关,故A错误;B、机械能包括动能和势能,内能包括分子热运动动能和分子势能,故物体机械能与内能无关,故B错误;C、物体的体积减小温度不变;温度不变说明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不变;体积减小,分子平均间距减小;分子间距减小,分子势能不一定减小;故物体的内能不一定减小;如0摄氏度的冰化为0摄氏度的水,内能增加;故C错误;D、气体分子间距很大,分子力几乎为零,但一定表现为引力;故气体体积增大时气体分子势能一定增加,故D正确;故选:D.二、非选择题(共60分)11.在做“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的实验中:(1)关于油膜面积的测量方法,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DA.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要立刻用刻度尺去量油膜的面积B.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要让油膜尽可能地散开,再用刻度尺去量油膜的面积C.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要立即将油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再利用坐标纸去计算油膜的面积D.油酸酒精溶液滴入水中后,要让油膜尽可能散开,等到状态稳定后,再把油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用坐标纸去计算油膜的面积(2)实验中,将1cm3的油酸溶于酒精,制成200cm3的油酸酒精溶液,又测得1cm3的油酸酒精溶液有50滴,现将1滴溶液滴到水面上,水面上形成0.2m2的单分子薄层由此可估算油酸分子的直径d= 5.0×10﹣10m.【考点】O1:用油膜法估测分子的大小.【分析】(1)明确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原理:认为油酸分子是紧密排列的,而且形成的油膜为单分子油膜,然后用每滴油酸酒精溶液所含油酸体积除以油膜面积得出的油膜面积厚度即为油酸分子直径.液滴入水中后,应让油膜尽可能散开,再把油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然后用坐标纸计算油膜的面积.(2)在油膜法估测分子大小的实验中,让一定体积的纯油酸滴在水面上形成单分子油膜,估算出油膜面积,从而求出分子直径.【解答】解:(1)液滴入水中后,应让油膜尽可能散开,形成单分子油膜,再把油膜的轮廓画在玻璃板上,然后用坐标纸计算油膜的面积,由于油膜不规则,无法用刻度尺去量油膜的面积.故ABC错误,D正确.(2)一滴油酸的体积为:V=•cm3=1×10﹣4cm3=1×10﹣10m3油酸分子的直径为:d==m=5.0×10﹣10m故答案为:(1)D;(2)5.0×10﹣1012.已知铜的密度为8.9×103 kg/m3,铜的原子量为64,质子和中子的质量约为1.67×10﹣27 kg,则铜块中平均每个铜原子所占的空间体积为多少?铜原子的直径约为多少?【考点】82: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根据铜的摩尔质量求出摩尔体积,结合阿伏伽德罗常数求出铜原子的体积.将铜原子看出球形,结合球的体积求出铜原子的直径.【解答】解:(1)铜的原子量为64,即每摩尔铜的质量为64 g,其摩尔体积:V mol==m3 ①每个铜原子的体积V0=②由①②得V0=1.19×10﹣29 m3(2)把铜原子作为球形模型,其直径设为d,则π()3=V0代入数据,解得d=2.83×10﹣10 m.答:铜块中平均每个铜原子所占的空间体积为1.19×10﹣29 m3,铜原子的直径约为2.83×10﹣10 m13.在标准状总值下,有体积为V的水和体积为V的可认为是理想气体的水蒸气,已知水的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 A,水的摩尔质量为M A,在标准状况下水蒸气的摩尔体积为V A,求:(1)说明标准状况下水分子与水蒸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大小关系;(2)它们中各有多少水分子?(3)它们中相邻两个水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考点】82:阿伏加德罗常数.【分析】(1)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2)先求解水的质量,然后求解摩尔数,最后求解分子数;对于气体,标准状况下1mol任何气体的体积均为22.4L,求解出摩尔数,再求解分子数;(3)求解出每个分子占据空间体积,然后运用球模型或者立方体模型求解.【解答】解:(1)温度是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的标志,温度相同,故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相等;(2)体积为V的水,质量为M=ρV ①分子个数为②解得①、②得③对体积为V的水蒸气,分子个数为④(3)设相邻的两个水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d,将水分子视为球形,每个水分子的体积为⑤解③、⑤得:⑥设相邻的水蒸气中两个水分子之间距离的d′,将水分子点的空间视为正方体.⑦解④、⑦得⑧答:(1)标准状况下水分子与水蒸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的大小关系;(2)水中含分子数为,水蒸气中含分子数为;(3)水中相邻两个水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水蒸气中相邻两个水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为.14.一端封闭的玻璃管开口向下插入水银槽内,如图所示,管内水银柱比槽内水银面高h=5cm,空气柱长L=45cm,要使管内外水银面相平.求:(1)应如何移动玻璃管?(2)此刻管内空气柱长度为多少?(设此时大气压相当于75cmHg产生的压强)【考点】99: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在本题中,玻璃管内水银柱的高度h主要受内外压强差的影响,管内封闭部分气体压强改变,水银柱的高度就会随之改变,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中的等温变化求解长度.【解答】解:(1)大气压=玻璃管中水银柱产生的压强+封闭空气的压强,要使管内外水银面相平,则管内气体的压强等于大气压变大,气体做等温变化,由PV=C 知气体体积减小.当玻璃管上移时,假设管内空气体积不变,那么水银柱高度差即h会变大,那么此时管内整体压强等于管内气体压强与水银压强之和,大于大气压,所以水银柱高度减小,气体体积增大,与题意不符合;当玻璃管下压时,假设管内空气体积不变,那么水银柱高度差即h会变小,那么此时管内整体压强等于管内气体压强与水银压强之和,小于大气压,所以水银柱高度增大,气体体积减小,与题意符合;所以可以下压玻璃管.(2)初态P1=P0﹣h,V1=LS,P2=P0,根据PV=C知此刻管内空气柱长度h==42cm答:(1)应向下移动玻璃管(2)此刻管内空气柱长度为42cm15.如图,一粗细均匀的U形管竖直放置,A侧上端封闭,B侧上端与大气相通,下端开口处开关K关闭,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10.0cm,B侧水银面比A侧的高h=3.0cm.现将开关K打开,从U形管中放出部分水银,当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将开关K关闭.已知大气压强p0=75.0cmHg.(i)求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ii)此后再向B侧注入水银,使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求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考点】99: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分析】(i)在同一段水银柱中,同一高度压强相等;先计算出A侧气体的初状态气压和末状态气压,然后根据玻意耳定律列式求解;(ii)两侧水银面等高后,根据玻意耳定律求解气体的体积;比较两个状态,结合几何关系得到第二次注入的水银柱的长度.【解答】解:(i)以cmHg为压强单位.设A侧空气柱长度l=10.0cm时压强为p,当两侧的水银面的高度差为h1=10.0cm时,空气柱的长度为l1,压强为p1,由玻意耳定律,有:pl=p1l1①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p0+h ②打开开关放出水银的过程中,B侧水银面处的压强始终为p0,而A侧水银面处的压强随空气柱长度的增加逐渐减小,B、A两侧水银面的高度差也随着减小,直至B侧水银面低于A侧水银面h1为止,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1=p0﹣h1③联立①②③,并代入题目数据,有:l1=12cm ④(ii)当A、B两侧的水银面达到同一高度时,设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l2,压强为P2,由玻意耳定律,有:pl=p2l2⑤由力学平衡条件有:p2=p0⑥联立②⑤⑥式,并代入题目数据,有:l2=10.4cm ⑦设注入水银在管内的长度为△h,依题意,有:△h=2(l1﹣l2)+h1⑧联立④⑦⑧式,并代入题目数据,有:△h=13.2cm答:(i)放出部分水银后A侧空气柱的长度为12cm;(ii)注入的水银在管内的长度为13.2cm.。
理科综合试卷 第1页(共18页)理科综合试卷 第2页(共18页)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本试卷共18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 .核糖体是细菌、噬菌体、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等C .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其中含有少量DNA 和RNAD .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增强2.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 .该实验若选取烟草花叶病毒为实验材料,能够得到同样的结论B .该实验中每组先后两次用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培养的目的不同C .子代噬菌体的DNA 全部来自于亲代,蛋白质全部是新合成的D .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3.下列关于能量代谢和能源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有氧呼吸过程中,糖类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 .ATP 与ADP 的快速转化依有赖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C .ATP 转化成ADP 的过程需要水D .组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单体,其结构都具有多样性 4.从一出生打第一针乙肝疫苗开始,人的这一生就与各种针剂结下了不解之缘。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四)本试卷共30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Zn 65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利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探寻物理规律是常用的方法,如图是描述某个物理过程的图象,对相应物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若该图象为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前2秒内质点的平均速率等于0B .若该图象为一条电场线上电势随坐标变化的图象,则可能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C .若该图象为闭合线圈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闭合线圈内一定产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生恒定的电动势D .若该图象为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质点运动过程速度一定改变了方向 【解析】若为速度—时间图象,则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时间轴以上表示位移为正,时间轴以下表示位移为负,前2秒内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但是对应的路程不等于0,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之比,所以平均速率不等于0,选项A 错误;若为一条电场线上电势随坐标变化的图象,则图象的斜率ΔφΔx =E ,由于斜率不变,所以可能为匀强电场,不可能是点电荷的电场线,选项B 错误;若为闭合线圈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斜率ΔB Δt 是定值,根据感应电动势E =n ΔBΔt S ,可判断感应电动势恒定,选项C 正确;若为位移—时间图象,则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质点运动过程速度方向不变,选项D 错误。
18-18年高考物理仿真试题(四)答案一、本题共10小题,共40分.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D2.C3.ACD4.CD5.B6.A7.D8.AB9.AD 10.C 二、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11.(7分) 1200 Ω (4分) ×10 (3分) 12.(6分)(1)每次释放高度不同或释放时小球有初速度 (3分) (2)BC (3分) 13.(7分)(1)D 0.6A 3V (3分) (2)如图 (4分)三、本题共7小题,共90分.14.(11分)解:(1)设木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的速度为V ,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 =(m+M )V(3分) s 4m m 6.14.0204.0=+⨯=+=M m mv V(3分)(2)对小车,根据动能定理有:0212-=⋅MV s mg μ(3分)m 16m 104.02.0246.1222=⨯⨯⨯⨯==mg MV s μ(2分)15.(12分)解:(1)小球由A →B 过程中,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有: mgR =221B mv① (2分) gR v B 2=②(1分)小球在B 点时,根据向心力公式有;Rvm mg F BN 2=-③ (2分)mg Rvm mg F B N 32=+=(1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小球对轨道的压力大小等于轨道对小球的支持力,为3mg (1分) (2)小球由B →C 过程,水平方向有:s =v B ·t ④ (1分) 竖直方向有:221gt R H =- ⑤(2分) 解②④⑤得R R H s )(2-=(2分) 16.(12分)解:F-f=ma①(3分) P=F ·v ② (3分) 由①②两式解得 P =2 m(2分) 当F=f 时速度最大,这时:fPF P v ==m(2分)m 2001.02==mgm(2分)17.(13分)解:(1)K 接a 时,R 1被短路,外电阻为R 2,根据电功率公式可得 通过电源电流 111==R PI A 电源两端电压421==PR U V(4分)(2)K 接a 时,有E=U 1+I 1r =4+r①K 接b 时,R 1和R 2串联, R ′外=R 1+R 2=6 Ω 通过电源电流I 2=75.0212=+R R U A这时有:E =U 2+I 2r =4.5+0.75 r② 解①②式得:E =6 V r =2 Ω(6分)(3)当K 接c 时,R 总=R 1+r +R 23=6 Ω 总电流I 3=E/R 总=1 A 通过R 2电流I '=21I 3=0.5 A (3分)18.(13分)解:(1)小球由A —B 过程中,由动能定理得:mgL sin60°-qU AB =0 所以U AB =3mgL/2q(5分)(2)E =q mg L L U AB/360cos =-(4分)(3)小球在AB 间摆动,由对称性知,B 处绳拉力与A 处绳拉力相等,而在A 处,由水平方向平衡有:T a =Eq =3mg所以T B =T A =3mg或在B 处,沿绳方向合力为零,有 T B =Eq cos60°+mg cos30°=3mg(4分)19.(14分)解:(1)带负电粒子射入磁场后,由于受到洛伦兹力的作用,粒子将沿图示的轨迹运动,从A 点射出磁场,设O 、A 间的距离为L ,射出时速度的大小仍为v ,射出方向与x 轴的夹角仍为θ,由洛伦兹力公式和牛顿定律可得:qv 0B =m Rv 2(2分)式中R 为圆轨道半径,解得: R =qBm v 0① (2分)圆轨道的圆心位于OA 的中垂线上,由几何关系可得:2L=R sin θ ②联解①②两式,得:L =qBmv θsin 20(3分)所以粒子离开磁场的位置坐标为(-qBmv θsin 20,0)(1分)(2)因为T =2v R π=qB mπ2(2分)所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qB m T )(2222θππθπ-=∙- (4分)20.(15分)解:由题图得,皮带长s =30sin h=3 m (1)工件速度达v 0前,做匀加速运动的位移s 1=v t 1= 102t v 达v 0后做匀速运动的位移s-s 1=v 0(t-t 1) 解出加速运动时间 t 1=0.8 s加速运动位移 s 1=0.8 m 所以加速度a =1t v =2.5 m/s 2 (5分)工件受的支持力N =mg cos θ从牛顿第二定律,有μN -mg sin θ=ma 解出动摩擦因数μ=23 (4分)(2)在时间t 1内,皮带运动位移s 皮=v 0t =1.6 m在时间t 1内,工件相对皮带位移 s 相=s 皮-s 1=0.8 m 在时间t 1内,摩擦发热 Q=μN ·s 相=60 J 工件获得的动能 E k =21mv 02=20 J 工件增加的势能E p =mgh =150 J电动机多消耗的电能W =Q +E k 十E p =230 J(6分)。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本试卷共18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S 32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细菌、噬菌体、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等C.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其中含有少量DNA和RNA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增强2.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若选取烟草花叶病毒为实验材料,能够得到同样的结论B.该实验中每组先后两次用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培养的目的不同C.子代噬菌体的DNA全部来自于亲代,蛋白质全部是新合成的D.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3.下列关于能量代谢和能源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糖类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ATP与ADP的快速转化依有赖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C.ATP转化成ADP的过程需要水D.组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单体,其结构都具有多样性4.从一出生打第一针乙肝疫苗开始,人的这一生就与各种针剂结下了不解之缘。
以下关于注射针剂及原理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医生为病人注射肉毒杆菌抗毒素进行治疗,利用了抗体和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原理B.乙肝疫苗需要注射三次,是为了引起更强的特异性免疫,产生更多抗体和记忆细胞C.肌肉注射青霉素是为了产生抗体帮助机体消灭抗原D.注射免疫抑制剂(有些可口服)能有效延长移植器官在患者体内的存活时间5.人类的性别决定为XY型,其性染色体模式图如下,在同源区的相同位置存在控制同一性状的基因。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红绿色盲、外耳道多毛症基因分别位于Ⅰ、Ⅱ区段B.存在于同源区段即Ⅲ区段的基因在遗传时没有性别差异C.就一对等位基因而言,不同区段其基因型种类有所不同D.判定基因所在性染色体的区段,需用隐性个体作母本进行测交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B.生态系统稳态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实现的C.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D.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其直接价值7.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鼓励使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能减少PM2.5的污染B.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C.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D.东汉魏伯阳在《周易参同契》中对汞的描述“……得火则飞,不见埃尘,将欲制之,黄芽为根。
2018高考仿真卷·物理(四)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首次提出“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这一观念,与下列物理常量相关的是A.引力常量G B.普朗克常量hC.静电力常量k D.阿伏加德罗常数N A15.一热气球在地面附近匀速上升,某时刻从热气球上掉下一沙袋,不计空气阻力。
则此后A.沙袋重力的功率逐渐增大B.沙袋的机械能先减小后增大C.在相等时间内沙袋动量的变化相等D.在相等时间内沙袋动能的变化相等16.在静电场中由静止释放一电子,该电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沿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
则A.该电场可能为匀强电场B.电子的运动轨迹与该电场的等势面垂直C.电子运动过程中途经各点的电势逐渐降低D.电子具有的电势能逐渐增大17.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线充电已经进入人们的视线。
小到手表、手机,大到电脑、电动汽车的充电,都已经实现了从理论研发到实际应用的转化。
下图给出了某品牌的无线充电手机利用电磁感应方式无线充电的原理图。
关于无线充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无线充电时手机接收线圈部分的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B.只有将充电底座接到直流电源上才能对手机进行充电C.接收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与发射线圈中交变电流的频率相同D.只要有无线充电底座,所有手机都可以进行无线充电18.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原线圈与二极管一起接在2202sin100πVu t()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接有R=55Ω的电阻,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
假设该二极管的正向电阻为零,反向电阻为无穷大,电流表为理想电表。
则A.副线圈的输出功率为110WB.原线圈的输入功率为1102W RaC .电流表的读数为1AD .副线圈输出的电流方向不变19.2017年4月7日出现了“木星冲日”的天文奇观,木星离地球最近最亮。
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卷(四)物理试卷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10分。
考试时间60分钟。
第一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请将答案填写在第5页答题区)14.如图所示为氢原子的能级图,对于处在n=4能级的大量氢原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这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一共可以辐射出4种不同频率的光子B.处在n=4能级的氢原子可以吸收任何一种光子而跃迁到高能级C.这群氢原子从n=4能级跃迁到n=1能级时向外辐射的光子的波长最长D.这群氢原子辐射的光子中如果只有两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该金属的逸出功W0应满足10.2eV<W0≤12.09eV15.如图所示,将一右端带有固定挡板的长薄板放在水平面上,一轻质弹簧右端拴接在挡板上,左端拴接一可视为质点的滑块,当弹簧原长时滑块位于长薄板的O点,当滑块位于图中的A点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
现将长薄板的右端缓慢地抬起直到滑块将要沿长薄板下滑。
滑块所受的静摩擦力、支持力的大小分别用F f、F N表示。
则长薄板的右端缓慢抬起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f先减小后增大、F N一直减小B.F f先增大后减小、F N一直增大C.F f一直增大、F N先减小后增大D.F f保持不变、F N一直减小16.已知其静电场的电场强度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一致,电场强度大小E与位置x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其中0~x2段为抛物线的一段且关于x=x1对称,x2~x3段为倾斜的直线,且x1-0=x2-x1=x3-x2,开始时一带正电的粒子位于原点,现给该粒子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使其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沿x轴的正方向运动。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带电粒子在0~x2段先做减速运动再做加速运动B.带电粒子在x2~x3段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位置0与x1间的电势差等于位置x1与x2间的电势差D.在0~x3段电场力对带电粒子一直做负功17.如图甲所示为一自耦变压器,P2为副线圈的滑动触头,电压表与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P1为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变压器的原线圈接有如图乙所示的交流电,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P2位于正中央时,电压表的读数为B.流过电流表的电流方向1s内改变50次C.当P2向下缓慢移动的过程中,两理想电表的读数均减小D.当P1向下移动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18.如图所示为飞船B与空间站A对接的示意图,已知飞船B对接前沿图中的椭圆轨道运行,空间站A沿图中的圆轨道运行。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四)本试卷共18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Zn 65第Ⅰ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核糖体是细菌、噬菌体、酵母菌唯一共有的细胞器B.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其中生成的产物有丙酮酸、二氧化碳和水等C.叶绿体是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必需结构,其中含有少量DNA和RNAD.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末期,细胞中的高尔基体活动增强2.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A.该实验若选取烟草花叶病毒为实验材料,能够得到同样的结论B.该实验中每组先后两次用大肠杆菌培养噬菌体,培养的目的不同C.子代噬菌体的DNA全部来自于亲代,蛋白质全部是新合成的D.噬菌体的复制过程中也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等变异3.下列关于能量代谢和能源物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有氧呼吸过程中,糖类中的大部分能量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ATP与ADP的快速转化依有赖于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C.ATP转化成ADP的过程需要水D.组成淀粉、蛋白质和脂肪的单体,其结构都具有多样性4.从一出生打第一针乙肝疫苗开始,人的这一生就与各种针剂结下了不解之缘。
18-18年高考物理仿真试题(四)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1至3页,第Ⅱ卷4至8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一、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 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用手捏面包,面包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C.物体在被压缩时,分子间存在着斥力,不存在引力D.打开香水瓶盖后,离它较远的地方也能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运动2.用绝缘细线将一质量为m 、带电荷量为q 的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下面.设空中存在沿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当小球静止时把细线烧断,小球将做A.自由落体运动B.平抛运动C.沿悬线的延长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D.变加速直线运动3.某体育馆内有一恒温游泳池,水温等于室温,现有一个气泡从水池底部缓缓上升,那么在上升过程中,泡内气体(可视为理想气体)A.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增大B.分子平均动能减小C.不断吸热D.压强不断减小4.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某时刻速度为零,则此时刻加速度一定为零B.当质点的加速度逐渐减小时,其速度一定会逐渐减小C.加速度恒定的运动可能是曲线运动D.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是恒定的5.质量为m 的物体,在距地面h 高处以g /3 的加速度由静止竖直下落到地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的重力势能减少31mgh B.物体的动能增加31mgh C.物体的机械能减少31mgh D.重力做功31mgh6.如图所示,P 、Q 是两个电荷量相等的正、负点电荷,它们连线的中点是O ,A 、B 是中垂线上的两点,用E A 、E B 、ϕA 、ϕB 分别表示A 、B 两点的场强大小和电势,则A.E A 一定大于E B ,ϕA 一定等于ϕBB.E A 不一定大于E B ,ϕA 一定高于ϕBC.E A 一定大于E B ,ϕA 一定低于ϕBD.E A 不一定大于E B ,ϕA 一定等于ϕB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 1、R 2为定值电阻,R 3为可变电阻,电源的电动势为E ,内阻为r .设电流表A 的读数为I ,电压表V 的读数为U .当R 3滑动触点向图中a 端移动,则A.I 变大,U 变小B.I 变大,U 变大C.I 变小,U 变大D.I 变小,U 变小8.2002年12月30日凌晨,我国的“神舟”四号飞船在酒泉载人航天发射场发射升空,按预定计划在太空飞行了6天零18个小时,环绕地球118圈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准确着陆,圆满完成了空间科学和技术试验任务,为最终实现载人飞行奠定了坚实基础.若地球的质量、半径和引力常量G 均已知,根据以上数据可估算出“神舟”四号飞船的A.离地高度B.环绕速度C.发射速度D.所受的向心力9.右图是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图.已知这列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20 m/s ,则在t =0.17 s 时刻质点PA.速度和加速度都沿-y 方向B.速度沿+y 方向,加速度沿-y 方向C.速度和加速度均正在增大D.速度正在增大,加速度正在减少10.如图所示是一个平行板电容器,其电容为C ,带电荷量为Q ,上极板带正电.现将一个正的试探电荷q 由两极板间的A 点移动到B 点,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s ,连线AB 与极板间的夹角为30°,则电场力对试探电荷q 所做的功等于 A.QdqCs B.Cd qQs C. Cd qQs 2 D. QdqCs 2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110分)二、本题共3小题,共2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图.11.(7分)某人用多用电表按正确步骤测量一电阻阻值,指针位置如图所示,则这电阻阻值是____.如果用这多用电表测一个约200 Ω的电阻,为了使测量比较精确,选择开关应选的欧姆档是____.12.(6分)在“验证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中,(1)某同学实验完毕后,发现被碰撞小球落点的痕迹很分散,如果装置调整无误,他在操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有:________________;(2)此实验下列哪些测量不需要...____(填序号)A.用天平测两球质量B.用秒表测两球飞行时间C.用刻度尺量出斜槽末端离地面高度D.用刻度尺量出碰撞前后小球的水平位移13.(7分)测量干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下列器材可供选用:A.干电池一节B.直流电流表(0.6 A,0.15 Ω;3 A,0.025 Ω)C. 直流电压表(3 V,5 kΩ;15 V,25 kΩ)D.滑动变阻器(0~15Ω,l A)E.滑动变阻器(0~1 kΩ,0.5 A)F.电键G.导线若干(1)应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是____(填序号),选用电流表的量程是____,选用电压表的量程是____;(2)将选用的器材在实物图上连线.要求实验误差最小.三、本题共7小题,共90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4. (11分)如图所示,木块质量m=0.4 kg,它以速度v=20 m/s水平地滑上一辆静止的平板小车,已知小车质量M=1.6 kg,木块与小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木块没有滑离小车,地面光滑,g取10 m/s2,求:(1)木块相对小车静止时小车的速度;(2)从木块滑上小车到木块相对于小车刚静止时,小车移动的距离.15.(12分)如图所示,位于竖直平面上的1/4圆弧光滑轨道,半径为R,OB沿竖直方向,上端A距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m的小球从A点由静止释放,最后落在水平地面上C点处,不计空气阻力,求:(1)小球运动到轨道上的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多大?(2)小球落地点C与B点水平距离s是多少?16.(12分)汽车在水平公路上做直线运动,它的功率保持不变,当汽车速度为4 m/s时,加速度为0.4 m/s2,汽车所受阻力恒为车重的0.01倍.若g 取10 m/s2,求汽车行驶的最大速度是多少?17.(13分)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2 Ω,R2=R3=4 Ω,当电键K接a时,R2上消耗的电功率为4 W,当电键K接b时,电压表示数为4.5 V,试求:(1) 电键K接a时,通过电源的电流和电源两端的电压;(2) 电源的电动势和内电阻;(3) 当电键K接c时,通过R2的电流.18.(13分)一长为L的细线,上端固定,下端拴一质量为m、带电荷量为q的小球,处于如图所示的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开始时,将线与小球拉成水平,小球静止在A点,释放后小球由静止开始向下摆动,当细线转过60°角时,小球到达B点速度恰好为零.试求:(1)AB两点的电势差U AB;(2)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3)小球到达B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19.(14分)如图所示,在y<0的区域内存在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于xy平面并指向纸里,磁感应强度为B.一带负电的粒子(质量为m、电荷量为q)以速度v0从O点射入磁场,入射方向在xy平面内,与x轴正向的夹角为θ.求:(1)该粒子射出磁场的位置;(2)该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粒子所受重力不计)20.(15分)如图所示,绷紧的传送带与水平面的夹角θ=30°,皮带在电动机的带动下,始终保持v0=2 m/s的速率运行.现把一质量为m=10 kg的工件(可看为质点)轻轻放在皮带的底端,经时间1.9 s,工件被传送到h=1.5 m的高处,取g=10 m/s2.求:(1)工件与皮带间的动摩擦因数;(2)电动机由于传送工件多消耗的电能.。
绝密★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四)本试卷共30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Zn 65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利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探寻物理规律是常用的方法,如图是描述某个物理过程的图象,对相应物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若该图象为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前2秒内质点的平均速率等于0B .若该图象为一条电场线上电势随坐标变化的图象,则可能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C .若该图象为闭合线圈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闭合线圈内一定产生恒定的电动势D .若该图象为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质点运动过程速度一定改变了方向【解析】若为速度—时间图象,则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时间轴以上表示位移为正,时间轴以下表示位移为负,前2秒内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但是对应的路程不等于0,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之比,所以平均速率不等于0,选项A 错误;若为一条电场线上电势随坐标变化的图象,则图象的斜率ΔφΔx=E ,由于斜率不变,所以可能为匀强电场,不可能是点电荷的电场线,选项B 错误;若为闭合线圈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斜率ΔBΔt 是定值,根据感应电动势E =n ΔBΔt S ,可判断感应电动势恒定,选项C 正确;若为位移—时间图象,则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质点运动过程速度方向不变,选项D 错误。
仿真模拟卷(四)(满分:11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库仑定律的公式和万有引力的公式在形式上非常相似,说明这两种力的性质相同B.弗兰克和赫兹实验证明了汞原子的能量确实是量子化的C.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力学中基本单位D.能量守恒定律是最普遍的自然规律之一,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对能量守恒定律的建立作出了突出贡献15.A、B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做直线运动,它们a-t图象如图所示,规定水平向右为正方向。
已知在t=0时,两物体的速度均为零,且A在B的左边1.75 m处,则A追上B的时间是()A.t=0.5 sB.t=1.5 sC.t=2.5 sD.t=3.5 s16.有重力不计的A、B、C、D四种带电粒子,它们的质量之比是m A∶m B∶m C∶m D=11∶21∶31∶41,它们的电荷量之比是q A∶q B∶q C∶q D=1∶3∶5∶7,现让这四种带电粒子的混合物经过同一加速电场由静止开始加速,然后在同一偏转电场里偏转,如图所示。
则屏上亮斑(带电粒子打到屏上某位置,就会在屏上该位置形成一个亮斑)的个数是()A.1B.2C.3D.417.如图所示,一倾角为30°的匀质圆盘绕垂直于盘面的固定对称轴以恒定角速度ω转动,盘面上离转轴距离d处有一带负电的电荷量为q、质量为m的小物体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
整个装置放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E=,则物体与盘面间的动摩擦因数至少为(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为重力加速度)()A. B.C. D.18.在地球表面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t后回到出发点。
假如宇航员登上某个与地球差不多大小的行星表面,仍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经时间4t后回到出发点。
仿真模拟卷(四)(时间:90分钟满分:110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光电效应是原子核吸收光子向外释放电子的现象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揭示了原子核结构C.铀238的半衰期约长达45亿年,随地球环境的变化,半衰期可能变短D.碘131能自发地进行β衰变,衰变后生成的新物质原子核比碘131原子核多一个质子而少一个中子答案 D解析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金属的极限频率时,金属中的一个电子吸收了光子的能量,克服原子核的束缚而释放出来,从而形成了光电效应,故A错误.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的研究,发现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从而揭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故B错误.半衰期由原子核本身决定,与环境无关,所以环境变化时半衰期不变,故C错误.β衰变是一个中子变为质子同时释放一个电子的过程,因此β衰变后生成的新物质原子核比碘131原子核少一个中子而多一个质子,故D正确.15.如图1所示,一滑块以5 m/s的速度从固定斜面底端O点冲上斜面,经时间t 1到达A点时的速度为3 m/s,再经时间t2到达B点时的速度为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O、A 间的距离与A、B间的距离之比为5∶3 B.O、A间的距离与A、B间的距离之比为3∶5C.t1与t2之比为2∶3D.t1 与t2之比为3∶2答案 C解析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知:x OA =v 2A -v 20-2aAB 间的距离为:x AB =0-v 2A -2a故x OA x AB =v 2A -v 20-v 2A=52-3232=169,故A 、B 错误; 根据速度时间公式可得:t 1=v A -v 0-a ,t 2=0-v A -a故有:t 1t 2=v A -v 0-v A =5-33=23,故C 正确,D 错误. 16.如图2所示,质量为m 的硬纸面字典A 对称放在硬纸面的书本B 上.将书本B 的一端缓慢抬高至字典刚要滑动,此时书脊与水平面的夹角为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2A .B 对A 的作用力为零B .B 的一个侧面对A 的弹力为mgcos θC .B 对A 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为mgsin θD .A 受到三个力的作用答案 C解析 字典A 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两个侧面的支持力、两个侧面的静摩擦力,共五个力作用,选项D 错误.由平衡条件可知,B 对A 的作用力大小等于A 的重力,方向竖直向上,选项A 错误.B 的两个侧面对A 的弹力的合力等于mgcos θ,选项B 错误.由平衡条件可知,两个侧面的静摩擦力的合力等于mgsin θ.将书本B 的一端缓慢抬高至字典刚要滑动,则B 对A 的最大静摩擦力的合力为mgsin θ,选项C 正确.17.如图3所示,在正方形abcd 区域内存在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B 1 .一带电粒子从ad 边的中点P 垂直ad 边射入磁场区域后,从cd边的中点Q射出磁场;若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变为B2后,该粒子仍从P点以相同的速度射入磁场,结果从c点射出磁场,则B1B2等于 ()图3A.52B.72C.54D.74答案 A解析设正方形磁场边长为L,由题意可知,粒子在磁场B1中做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r1=L2,粒子在磁场B2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知识得:L2+(r2-L2)2=r 22,解得:r2=54L粒子在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洛伦兹力提供向心力,由牛顿第二定律得:qvB=mv2r 解得B=mvqr则B1B2=r2r1=54L12L=52,故A正确,B、C、D错误.18.如图4所示,光滑水平面OB与足够长的粗糙斜面BC相接于B点,一轻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现用质量为m的滑块压缩弹簧至D点(弹簧在弹性限度内),然后由静止释放,滑块脱离弹簧后经B点滑上斜面,上升到最大高度h时静止在斜面上.重力加速度为g,以水平面OB为参考平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018年高考仿真模拟试题(新课标全国卷)物理(四)答案1.D 【解析】这群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够辐射出6种不同频率的光子,A 错误;氢原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跃迁时吸收的能量等于两能级的能量差,B 错误;氢原子从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时向外辐射出的光子的频率最大,波长最短,C 错误;如果这群氢原子辐射出的光子中只有两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这两种光子分别是由氢原子从n =4能级跃迁到n =1能级和氢原子从n =3能级跃迁到n =1能级时辐射出的,由光电效应发生的条件可知,该金属的逸出功应满足2E −1E <0W ≤3E −1E ,即10.2 eV<0W ≤12.09 eV ,D 正确。
2.A 【解析】假设滑块的重力为G ,长薄板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α,弹簧的弹力大小用F表示,由题意可知,当长薄板的右端缓缓抬起时,α逐渐增大,弹簧的拉力一直不变,滑块的重力沿长薄板向下的分力先小于弹簧的弹力,后大于弹簧的弹力,滑块所受的静摩擦力方向先沿长薄板向下再沿长薄板向上。
当滑块的重力沿长薄板向下的分力小于弹簧的弹力时,则有G sin α+f F =F ,当α增大时,F 不变,f F 减小;当滑块的重力沿长薄板向下的分力大于弹簧的弹力时,则有G sin α=f F +F ,α增大时,F 不变,f F 增大,故滑块所受的静摩擦力先减小后增大。
滑块所受的支持力等于重力垂直长薄板向下的分力,即N F =G cos α,α增大时,N F 一直减小,A 正确。
3.C 【解析】0~3x 段电场的方向始终沿x 轴的正方向,则该带电粒子所受的电场力一直沿x 轴的正方向,粒子一直沿x 轴的正方向做加速运动,则电场力一直对该粒子做正功,A 、D 错误; 2x ~3x 段电场强度沿x 轴的正方向逐渐增大,粒子做加速度逐渐增大的加速运动,B 错误;根据对称性可知,位置0与1x 间的平均电场强度与位置1x 与2x 间的平均电场强度相等,则由U =E d 可知,位置0与1x 间的电势差等于位置1x 与2x 间的电势差,C 正确。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试题物理(四)参考答案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全选对的得3分,选不全的得1分,选错、多选或者不选得0分)1. AC 由质量数、电荷数守恒可判断选项A 正确.α粒子不是电子,而是氦原子核,选项B 错误.根据放射性元素发生β衰变的实质可知选项C 正确.β射线是高速电子流,选项D 错误.2. B 粒子A 从A 运动到B 说明A 带正电,设带电荷量为q a ,速度为v 1,质量为m 1.在B 点与粒子B 相碰,动量守恒m 1v 1=(m 1+m 2)v 2.由于R=aBq v m 11,R=Bq v m m 221)(+,则q A =q.由转动方向相反,知q A 与q B 中和后带电荷量为-q,故q B =2q A .周期T 1=A Bq m 12π,T 2=Bq m m )(221+π,故T 2>T 1,综上所述选项B 正确.3. CD 布朗运动是花粉颗粒的运动,不是水分子的运动,也不是花粉分子的运动,选项A 错.当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减小,只是斥力减小得更快,所以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引力,选项B 错.由多普勒效应和热力学第二定律可知,选项C 、D 正确.4. AB 若波向右传播,则n 1T+4T =0.2 s, T=412.01+n s (n 1=0,1,2,3,…)当n 1=0时,有最大周期且为T =0.8 s ,此时速度最小,v=T λ=8.02 m/s=2.5 m/s ,A 正确,C 错误.若波向左传播,则n 2T+43T =0.2 s,f 1=T =432.02+n s (n 2=0,1,2,3,…),当n 2=0时,频率最小且为: f =3.75 Hz ,B 正确.由s=vt =7.5×0.2 m=1.5 m=43λ,则波应向左传播,D 不正确. 5. A 根据E k =h ν-W,钨和锌的E k ν图象应是两条平行线,其斜率都是h ,由于钨的逸出功小,故表示钨的实线在前.A 图正确.6. B 木块固定时,令子弹穿过木块时的速度为v 1,由能量守恒可知:子弹损失的动能等于系统中产生的热量,即ΔE k1=mv 02/2-mv 12/2=fd 相 对子弹用动量定理:-ft 1=mv 1-mv 0,系统机械能损失的能量为:E 1=Q 1=fd ,不固定时,令子弹穿过木块时的速度为v 2,木块的末速度为v 3,由能量守恒可知:子弹损失的动能等于系统中产生的热量与木块获得的动能之和,即ΔE k2=mv 02/2-mv 22/2=fd 相+21Mv 32.对子弹用动量定理: -ft 2=mv 2-mv 0 ,系统机械能损失的能量为:E 2=Q 2=fd 相,解以上方程得:ΔE k1<ΔE k2,v 1>v 2,t 1<t 2,E 1=E 2,综上所述,B 选项正确.7. C 根据题意分析得:P 、Q 两个带电粒子在电场中是做类平抛运动,垂直电场方向是做匀速直线运动,进入的初速度又是相等的,所以选项A 是错误的.由它们最后打在同一点上,即匀速前进的位移是相等的,可以得出它们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t Q 、t P 必定是相等的,再根据位移y=mqE 2t 2,题中得到P 粒子的位移是Q 粒子位移的一半,所以得到Q 的电荷量是P 电荷量的两倍,即q P ∶q Q =1∶2.P 从两极板正中央射入,Q 从下极板边缘处射入且打在同一点,所以偏转的电压降U P ∶U Q =1∶2,所以电场力做功W P ∶W Q =1∶4,所以它们的电势能减小量之比ΔE P ∶ΔE Q =1∶4,因而选项B 错误.因为电场力F P ∶F Q =1∶2,在电场中运动的时间又相等,所以合外力的冲量I P ∶I Q =1∶2,所以它们的动量增量之比Δp P ∶Δp Q =1∶2,因而选项D 错误.综上所述,本题的正确选项应该为C.8. C 根据题意分析得:小球从P 点进入平行板间后做直线运动,对小球进行受力分析得小球共受到三个力作用:恒定的重力G 、恒定的电场力F 、洛伦兹力f ,这三个力都在竖直方向上,小球在水平直线上运动,所以可以判断出小球受到的合力一定是零,即小球一定是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左手定则得洛伦兹力始终与小球的运动方向垂直,洛伦兹力不做功,所以选项A 错误.根据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C=kd S πε4,再根据电容的定义式C=UQ ,所以得到:kd S πε4=U Q ,变形得到:d U =SkQ επ4.当两板间距离d 变小时,则电容C 变大,因为带电荷量Q 不变,正对面积S 不变,所以得到两板间的电场强度E=d U =SkQ επ4不变,所以小球受到的电场力不变;如果小球从稍低的b 点下滑到从P 点进入平行板间,则小球到达P 点的速度会变小,所以洛伦兹力f 变小,因为重力G 和电场力F 一直在竖直方向上,所以这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在竖直方向上,若洛伦兹力变化了,则三个力的合力一定不为零,且在竖直方向上,而小球从P 点进入时的速度方向在水平方向上,所以小球会偏离水平方向做曲线运动,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9. A q=I Δt,I =tR n ∆∆ΦΔΦ=2BS,所以得B=nSqR 2. 10. C 设小球A 滑过导轨B 后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 A 和v B ,根据小球A 与导轨B 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满足动量和能量守恒,所以得到两个方程:m A v 0=m A v A +m B v B ,21m A v 02=21m A v A 2+21m B v B 2,解得v A =v 0,v B =0,且导轨B 经过先加速后减速,所以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3分)第Ⅱ卷 (非选择题 共70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的横线上或按题目要求作答.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给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1. 1.995(3分) 1.184(3分)12.(1)5.015(2分)(2)1.0 2.5(2分)(3)P 点到桌面高度h ;重锤在桌面上所指的点与Q 点的距离a ;斜面的长度b (2分)(4)Lgab v v a h 2)(2122-- (2分) 13. (1)以地面为参考系,小车与木板相向运动,共运动L=12 m.在木板对小车的摩擦力作用下小车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a 1=4 m/s 2,F=ma 1=20 N ,设木板向左的加速度为a 2,木板受小车的摩擦力F ′等于小车受木板的摩擦力F ,木板还受地面的摩擦力作用,F ′-μ(m+M)g=Ma 2,代入数据解得:a 2=2 m/s 2(2分) 再由距离关系:21a 1t 2+21a 2t 2=L ,所以得到:t=212a a L +=2 s.(4分) (2)小车与弹簧夹碰撞前的速度方向向右v 1=a 1t=8 m/s ,木板此时的速度方向向左,v 2=a 2t=4 m/s ,木板向左的位移s=21a 2t 2=4 m.(2分) 小车与弹簧夹碰撞过程中系统动量守恒:mv 1-Mv 2=(m+M)v 共,v 共=Mm Mv mv +-21=2 m/s ,此后小车和木板一起向右滑行,设木板向右移动s ′停止,则-μ(m+M)gs ′=0-21(m+M)v 共2,s ′=2 m ,(2分)木板移动的总位移:s 总=s-s ′=2 m ,方向向左.(2分)14.(1)物块P 在从A 到B ,B 到A ,A 到C 的整个运动过程中,设弹簧做功为W 1,外力做功为W 2,摩擦力做功为W 3,则W 1=0 W 2=6 JW 3=μ1mg(L 1+L 1+L 2)=-4 J (2分)根据功能关系有:W 1+W 2+W 3=21mv c 2-0(2分) 解得v C =2 m/s.(2分)(2)设物块P 滑出小车后小车的速度为v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mv C =mv 1+Mv 2解得v 2=0.3 m/s (2分)由能量守恒得μ2mgL 3=21mv C 2-21mv 12-21Mv 22 解得μ2=0.3.(2分)(3)设小车的加速度为a ,通过的距离为l ,则 a=Mmg2μ 由v 22=2al 得l=av 222=0.18 m.(2分) 15.(1)设电场强度为E ,把小球A 、B 看作一个系统,由于绳末断前做匀速运动,则有:2qE=3mg ,得到E=qm g 23.(3分) 细绳断后,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qE -mg=ma A ,所以a A =2g ,方向向上,qE -2mg=2ma B ,得a B =-4g ,即方向向下.(3分) (2)细绳断开前后两绳组成的系统满足合外力为零,所以系统动量守恒.设B 球速度为零时,A 球的速度为v A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得:(m+2m )v 0=mv A +0,得到v A =3v 0.(4分)(3)设自绳断开到球B 速度为零的时间为t ,则有:0=v 0+a B t ,得t=gv 04,在该时间内A 的位移为s A =2300v v t=gv 208(3分) 由功能关系知:电场力对A 做的功等于物体A 的机械能增量:ΔE A =qEs A =12mv 02,同理研究物体B 得:ΔE B =qEs B =3mv 02,所以得:ΔE =ΔE A +ΔE B =15mv 02.(3分)16.(1)U 形框向右运动时,NQ 边相当于电源,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Blv 0,当如题图乙所示位置时,方框bd 之间的电阻为R bd ==43r ,U 形框连同方框构成的闭合电路的总电阻为:R=3r+R db =415r ,闭合电路的总电流为I=R E =rBlv 1540(2分) 根据欧姆定律可知,bd 两端的电势差为:U bd =IR bd =50Blv (2分) 方框中的热功率为:P=I 2R bd =r v l B 7542022.(2分) (2)在U 形框向右运动的过程中,U 形框和方框组成的系统所受外力为零,故系统动量守恒.设到达图示位置时具有共同的速度v ,根据动量守恒定律3mv 0=(3m+4m)v ,解得:v=73v 0.(2分)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U 形框和方框组成的系统损失的机械能等于在这一过程中两框架上产生的热量,即Q=21×3mv 02-21×7mv 2=76mv 02.(2分) (3)设U 形框和方框不再接触时方框速度为v 1,U 形框的速度为v 2,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3mv=4mv 1+3mv 2(2分)两框架脱离以后分别以各自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经过时间t 方框最右侧和U 形框最左侧距离为s ,即(v 2-v 1)t=s (2分)联立以上两式,解得:v 1=73(v-t s ),v 2=71(3v+ts 4).(2分)。
2018年高考物理仿真模拟卷及答案(四)(时间:70分钟;满分:110分)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有关原子结构和原子核的认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居里夫人最先发现天然放射现象B .伦琴射线的发现揭示了原子具有核式结构C .在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D .在衰变方程239 94Pu →X +42He +γ中,X 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3415.如图,在水平桌面上放置一斜面体,两长方体物块a 和b 叠放在斜面体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若将a 和b 、b 与斜面体,斜面体与桌面之间摩擦力的大小分别用f 1、f 2和f 3表示,则( )A .f 1=0,f 2≠0,f 3≠0B .f 1≠0,f 2=0,f 3=0C .f 1≠0,f 2≠0,f 3=0D .f 1≠0,f 2≠0,f 3≠016.地球同步卫星A 和一颗轨道平面为赤道平面的科学实验卫星B 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两卫星的公转方向相同,那么关于A 、B 两颗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 .A 、B 两颗卫星所受地球引力之比为1∶16B .B 卫星的公转角速度小于地面上跟随地球自转物体的角速度C .同一物体在B 卫星中时对支持物的压力更大D .B 卫星中的宇航员一天内可看到8次日出17.质量为m 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竖直向上起跳,经过时间t ,身体伸直并刚好离开地面,离开地面时速度为v .在时间t 内( )A .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mgB .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mv tC .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m ⎝ ⎛⎭⎪⎫v t -g D .地面对他的平均作用力为m ⎝ ⎛⎭⎪⎫g +v t 18.如图所示,小物块A 与圆盘始终保持相对静止,跟着圆盘一起做匀速圆周运动,下列有关A 相对圆盘运动趋势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沿切线方向B .指向圆心C .背离圆心D .没有相对运动趋势19.如图所示,空间同时存在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和匀强电场,磁感应强度为B ,电场强度为E .一质量为m ,电量为q 的带正电小球恰好处于静止状态,现在将磁场方向顺时针旋转30°,同时给小球一个垂直磁场方向斜向下的速度v ,则关于小球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小球做匀速圆周运动B .小球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 .小球运动到最低点时电势能增加了mgv 2BqD .小球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历时πm 2qB20.如图所示,S 处有一粒子源,可向纸面内任意方向不断地均匀发射质量为m =6.4×10-27 kg ,带电量q=+3.2×10-19 C ,速度v =1.0×106 m/s 的带电粒子,有一垂直纸面的感光板,其在纸面内的长度为0.4 m ,中点O 与S 连线垂直于板,OS 距离为0.2 m ,板下表面和上表面被粒子击中会把粒子吸收,整个平面充满方向垂直于平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磁感应强度为B =0.1 T ,不考虑粒子间的相互作用,则( )A .粒子打板前均逆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B .所有粒子都可以打到板上C .所有打中板的粒子中运动时间最长的粒子时间为3πm 2qBD .稳定后某时刻,击中上、下板面粒子之比为1∶121.在如图所示的倾角为θ的光滑斜面上,存在着两个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 的匀强磁场区域,区域Ⅰ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上,区域Ⅱ的磁场方向垂直斜面向下,磁场宽度HP 及PN 均为L ,一个质量为m 、电阻为R 、边长也为L 的正方形导线框,由静止开始沿斜面下滑,t 1时刻ab 边刚越过GH 进入磁场Ⅰ区域,此时导线框恰好以速度v 1做匀速直线运动;t 2时刻ab 边下滑到JP 与MN 的中间位置,此时导线框又恰好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重力加速度为g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当ab 边刚越过JP 时,导线框的加速度大小为a =gsin θB .导线框两次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v 1∶v 2=4∶1C .从t 1到t 2的过程中,导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D .从t 1到t 2的过程中,有3mgL sin θ2+m (v 21-v 22)2机械能转化为电能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25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47分)22.(5分)为了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一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其中M为带滑轮的小车的质量,m为砂和砂桶的质量,(滑轮质量不计)(1)实验时,一定要进行的操作或保证的条件是________.A.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B.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以平衡摩擦力C.小车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打出一条纸带,同时记录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打出几条纸带E.为减小误差,实验中一定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2)该同学在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纸带(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有画出).已知打点计时器采用的是频率为50 Hz的交流电,根据纸带可求出小车的加速度为__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为横坐标,加速度为纵坐标,画出的a-F图象是一条直线,图线与横轴的夹角为θ,求得图线的斜率为k,则小车的质量为________.A.2tan θ B.1 tan θC.k D.2 k23.(10分)实际电流表有内阻,可等效为理想电流表与电阻的串联.测量实际电流表G1的内阻r1的电路如图所示.供选择的仪器如下:①待测电流表G1(0~5 mA,内阻约300 Ω);②电流表G2(0~10 mA,内阻约100 Ω);③定值电阻R1(300 Ω);④定值电阻R2(10 Ω);⑤滑动变阻器R3(0~1 000 Ω);⑥滑动变阻器R4(0~20 Ω);⑦干电池(1.5 V);⑧电键S及导线若干.(1)定值电阻应选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在空格内填写序号)(2)用线条在上图中把实物图补充连接完整.(3)补全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电路,将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移至最________端(填“左”或“右”);②闭合电键S,移动滑动触头至某一位置,记录G1、G2的读数I1、I2;③多次移动滑动触头,记录相应的G1、G2读数I1、I2;④以I2为纵坐标,I1为横坐标,作出相应图线,如图所示.(4)根据I2-I1图线的斜率k及定值电阻,写出待测电流表内阻的表达式________________.24.(12分)有一种“过山车”的杂技表演项目,可以简化为如图所示的模型,一滑块从A点以某一水平向右的初速度出发,沿水平直线轨道运动到B点后,进入半径R=10 cm的光滑竖直圆形轨道,圆形轨道间不相互重叠,即滑块离开圆形轨道后可继续向C点运动,C点右侧有一壕沟,C、D两点的竖直高度h=0.8 m,水平距离s=1.2 m,水平轨道AB长L1=1 m,BC长L2=3 m,滑块与水平轨道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重力加速度g=10 m/s2,则:(1)若滑块恰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E,计算滑块在A点的初速度v0;(2)若滑块既能通过圆形轨道的最高点,又不掉进壕沟,计算滑块在A点时初速度v′0的范围?25.(20分)如图所示,在以O1点为圆心且半径为r =0.10m 的圆形区域内,存在着方向垂直纸面向里,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0.15 T 的匀强磁场(图中未画出).圆的左端跟y 轴相切于直角坐标系原点O ,右端与一个足够大的荧光屏MN 相切于x 轴上的A 点.一比荷q m =1.0×108 C/kg 的带正电粒子从坐标原点O 沿x 轴正方向入射,粒子重力不计.(1) 若粒子在圆形区域的边界Q 点射出匀强磁场区域,O 1A 与O 1Q 之间的夹角为θ=60°,求粒子从坐标原点O 入射的初速度v 0以及粒子在磁场中运动的时间t ;(2) 若将该圆形磁场以过坐标原点O 并垂直于纸面的直线为轴,逆时针缓慢旋转90°,在此过程中不间断地沿OA 方向射入题干中所述粒子,粒子入射的速度v =3.0×106 m/s ,求在此过程中打在荧光屏MN 上的粒子与A 点的最远距离.(二)选考题(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 A.水的饱和汽压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B.浸润和不浸润现象是液体分子间相互作用的表现C.一定质量的0 ℃的水的内能大于等质量的0 ℃的冰的内能D.气体的压强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相互排斥而产生的E.一些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是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2)(10分)如图所示的粗细均匀薄壁U形管,左管上端封闭,右管开口且足够长;温度为t1=27℃时,右管内水银面比左管高h=4 cm,左管内空气柱长度为L=40 cm,大气压强p0=76 cmHg.现使左管内空气温度缓慢下降,则当左管内液面上升h1=4 cm时,管内气体温度t2为多少℃?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一条弹性绳子呈水平状态,M为绳子的中点,同时抖动绳子的两个端点P、Q,一小段时间后绳子两端产生的波形如图所示,已知机械波的传播速度由介质决定,对于绳上各点的振动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两列波将同时到达中点MB.两列波的波速之比为1∶2C.M点的位移大小在某时刻可能为零D.中点M的振动总是加强的E.绳子的两端点开始振动的方向相同(2)(10分)如图,为一圆柱中空玻璃管,管内径为R,外径为R2,R2=2R1.一束光线在圆柱横截面内射向玻璃管,为保证在内壁处光不会进入中空部分,问入射角i应满足什么条件?参考答案与解析14.解析:选C.贝克勒尔首先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证明原子核有复杂的结构;故A 、B 错误;在光电效应中,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选项C 正确;在衰变方程239 94Pu →X +42He +γ中,X 原子核的质量数是235, 电荷数为92,选项D 错误.15.[导学号:67814313] 解析:选C.对a 物体分析可知,a 物体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a 受到b 向上的摩擦力:f 1≠0;再对ab 整体分析可知,ab 整体受重力、支持力的作用,有沿斜面向下滑动的趋势,因此b 受到P 向上的摩擦力:f 2≠0;对ab 及P 组成的整体分析,由于整体在水平方向不受外力,因此P 不受地面的摩擦力:f 3=0,故C 正确.16.[导学号:67814314] 解析:选D.卫星所受地球引力与卫星的质量和卫星到地球的距离有关,由于卫星的质量关系未知,引力之比无法求出,A 错误;地球同步卫星A 的公转角速度等于地面上跟随地球自转物体的角速度,卫星半径越小,角速度越大,B 卫星的公转角速度大于A 卫星的公转角速度,B 错误;卫星中的物体随卫星一起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对支持物的压力为零,C 错误;根据GMm r 2=m 4π2T 2r ,T =4π2r 3GM,A 和B 的轨道半径之比为4∶1,周期之比为8∶1,地球同步卫星A 的周期为一天,B 卫星的周期为18天,所以B 卫星中的宇航员一天内可看到8次日出,D 正确.17.解析:选D.人的速度原来为零,起跳后变化v ,则由动量定理可得:(F-mg )t =mv ;故地面对人的平均作用力为F =m ⎝ ⎛⎭⎪⎫g +v t ;故D 正确. 18.解析:选C.隔离物块分析,该物块做匀速圆周运动;对物块受力分析,如图,受重力G ,向上的支持力N ,重力与支持力二力平衡,然后既然匀速转动,就要有向心力(由摩擦力提供),指向圆心的静摩擦力,因此有背离圆心方向的运动趋势;故选C.19.解析:选AD.小球在复合电磁场中处于静止状态,只受两个力作用,即重力和电场力且两者平衡,当把磁场顺时针方向倾斜30°,且给小球加一个垂直磁场方向的速度v ,则小球受到的合力就是洛伦兹力,且与速度方向垂直,所以带电粒子将做匀速圆周运动,选项A 正确.由于小球在垂直于纸面的倾斜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过程中受到电场力要做功,所以机械能不守恒,选项B 错误.电场力从开始到最低点克服电场力做功为W =EqR sin 30°=mg ×mv Bq ×12=m 2gv 2Bq ,所以电势能的增加量为m 2gv 2Bq ,选项C 错误.小球从第一次运动到最低点的时间为14T =πm 2Bq ,所以选项D 正确.20.[导学号:67814315] 解析:选AD.带电粒子进入磁场中,由洛伦磁力提供向心力,根据左手定则可知,粒子打板前均逆时针做匀速圆周运动,故A正确;根据洛伦磁力提供向心力:Bqv =m v 2r ,解得:r =mv Bq ,代入数据解得:r=0.2 m .板长为0.4 m ,作出轨迹如图1所示,2轨迹不会达到板上,故B 错误;根据Bqv =m v 2r 和T =2πr v ,解得:T =2πm Bq ,由几何关系(图2所示)可得最长时间为打在O 点的粒子且圆心角为300°,即t =56T =5πm 3Bq ,故C 错误;由几何关系(如图3所示)得打到上板的粒子所对应的角度为α=90°,打到下板的粒子所对应的角度为θ=90°由于粒子源在平面内向各个方向均匀射出带电粒子,所以击中上、下板面的粒子数之比为1∶1,故D 正确.21.解析:选BD.ab 边刚越过GH 进入磁场Ⅰ区域时,电动势E 1=BLv 1,电流I 1=E 1R =BLv 1R ,线框做匀速运动,所以mg sin θ=BI 1L =B 2L 2v 1R ,当ab 边刚越过JP 时,电动势E 2=2BLv 1,I 2=E 2R =2BLv 1R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2BI 2L -mg sinθ=ma ,联立解得a =3g sin θ,所以A 错误;当a =0时,以速度v 2做匀速直线运动,即2BI 2L -mg sin θ=0,得:mg sin θ=4B 2L 2v 2R ,所以v 1∶v 2=4∶1,故B正确;从t 1到t 2的过程中,根据能量守恒导线框克服安培力做功的大小等于重力势能的减少加上动能的减少量,即克服安培力做功W =3mgL sin θ2+m (v 21-v 22)2,所以C 错误;又因克服安培力做功等于产生的电能,所以D 正确. 22.解析:(1)弹簧测力计的读数的2倍等于小车受到的拉力,无需用天平测出砂和砂桶的质量,不需要保证砂和砂桶的质量m 远小于小车的质量M ,A 、E 错误;将带滑轮的长木板右端垫高,可平衡摩擦力,让拉力充当小车的合外力,B 正确;为了在纸带上打下更多清晰的点,小车要靠近打点计时器,先接通电源,再释放小车,C 正确;为了减小误差,需要打出多条纸带,故需改变砂和砂桶的质量,D 正确.(2)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两个点没画出,故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t =0.06 s ,根据逐差法可得a =3.8+3.3+2.8-1.4-1.9-2.39×t 2×10-2 m/s =1.3 m/s 2. (3)对小车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2F =Ma ,可得:a =2M F ,即k=2M ,解得D 正确.答案:(1)BCD (2)1.3 (3)D23.[导学号:67814316] 解析:(1)由于待测电流表G 1量程等于电流表G 2的量程的一半,所以应将阻值与待测电流表内阻相等的定值电阻③R 1并联进行改装,使得改装后的电流表量程与电流表G 2的量程相等,以便与测量;由于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阻值越小越方便调节,所以变阻器应选⑥R 4.(2)连接电路图时,应先连好分压电路,然后再连接测量电路,连线图如图.(3)为保护电流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片置于输出电压最小时,故置于最左端.(4)由电路图知:I 1+I 1r 1R 1=I 2,解得:I 2=I 1⎝ ⎛⎭⎪⎫1+r 1R 1,故k =1+r 1R 1,可得: r 1=(k -1)R 1.答案:(1)③ ⑥ (2)如解析图所示 (3)左(4)r 1=(k -1)R 124.[导学号:67814317] 解析:(1)滑块恰能通过最高点有:mg =m v 2E R由B 点到最高点有:12mv 2B =12mv 2E +mg ·2R由A →B 有:-μmgL 1=12mv 2B -12mv 20解得初速度v 0=3 m/s.(2)滑块不掉进壕沟有两种情况:在BC 段停止或越过壕沟.Ⅰ.若滑块刚好停在C 点,有-μmg (L 1+L 2)=0-12mv ′20解得初速度:v ′0=4 m/s若滑块停在BC 段,则有3 m/s ≤v ′0≤4 m/s.Ⅱ.若滑块刚好越过壕沟,有h =12gt 2,s =v C t-μmg (L 1+L 2)=12mv 2C -12mv ″20 解得v ″0=5 m/s初速度的范围是:3 m/s ≤v ′0≤4 m/s 或v ′0≥5 m/s.答案:(1)3 m/s (2)3 m/s ≤v ′0≤4 m/s 或v ′0≥5 m/s25.解析:(1)粒子从Q 点射出磁场,轨迹如图所示,O 2为粒子做匀速圆周运动的圆心,则轨道半径为R =r tan 30°=310 m 由qv 0B =m v 20R 得v 0=qBR m ≈2.6×106 m/s周期T =2πR v 0=2πm qB 所以运动时间t =16T =πm 3qB ≈7.0×10-8 s.(2)由题意可知,粒子在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的轨道半径为R =mv qB =0.2 m以O 点为圆心,OA =0.2 m 为半径做出圆弧AC 交y 轴于C 点,以C 点为圆心,CO 为半径作出粒子运动的轨迹交弧AC 于D 点,则OD =2r =0.2 m ,如图所示,过D 点作切线,分别交OA 于F 点,交MN 于E 点,则E 点即粒子能够打在荧光屏MN 上的粒子离A 点的最远距离.由几何关系可知sin α=r R所以OF =R tan α因此AF =2r -OF由几何关系可知∠EF A =2α所以AE =AF tan 2α以上各式联立,代入数据可得AE =3-15 m.答案:(1)2.6×106 m/s 7.0×10-8 s (2)3-15 m33.解析:(1)饱和汽压与液体材料和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饱和汽压越大,故A 正确;浸润与不浸润均是分子作用的表现,是由于液体的表面层与固体表面之间的分子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故B 错误;由于水结冰要放热,故一定质量的0 ℃ 的水的内能大于等质量的0 ℃的冰的内能,故C 正确;气体的压强是由气体分子对容器壁的频繁碰撞引起,与分子数密度和平均动能有关,故D 错误;小昆虫可以停在水面上,由于水表面存在表面张力的缘故,故E 正确.(2)设玻璃管横截面积为S cm 2,以左管上端封闭的空气柱为研究对象. 气压:p 1=p 0+h =(76+4) cmHg =80 cmHg ,p 2=(76-4)cmHg =72 cmHg 体积:V 1=40S cm 3,V 2=(40-4)·S =36S cm 3温度:T 1=(273+27)K =300 K根据理想气体状态方程:p 1V 1T 1=p 2V 2T 2代入数据解得:T 2=p 2V 2p 1V 1T 1=72×3680×40×300 K =243 K 即管内气体温度为t 2=T 2-273 ℃=(243-273) ℃=-30 ℃.答案:(1)ACE (2)-30 ℃34.[导学号:67814318] 解析:(1)由题意可知,波在同种介质传播,所以波速相同,由于距离相同,所以两波同时到达M 点,故A 正确,B 错误;由于波长的不同,因此在M 点相遇时,并不总是加强或减弱;当两波刚传到M 点时,此时刻位移为零,所以M 点的位移大小在某时刻可能为零,故C 正确, D 错误;据波的传播特点可知,各质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相同,据波形可知,两波源的起振方向都是向上振动,故E 正确.(2)光路图如图,设第一次折射角为r ,全反射临界角为C ,折射率为n .由折射定律有n =sin i sin r ,得:sin r =sin i n ,又sin C =1n对图中△ABO ,由正弦定理得:sin (π-C )R 2=sin r R 1则得:1n 2R 1=sin in R 1,可解得i =30°,所以为保证在内壁处光不会进入中空部分,入射角i 应满足i ≥30°.答案:(1)ACE (2)i ≥30°。
2018届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三物理模拟试题(四)14.已知一个点电荷与足够大的金属板所形成的电场与等量异种点电荷连线的中垂线一侧的电场分布相同。
如图所示,在真空中的某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块足够大的接地金属板MN ,在MN 右侧与其相距2d 处的P 点放置一个所带电荷量为Q 的正点电荷,从P 点作平面的垂线,O 点为垂足,A 点为OP 连线的中点,B 点为OP 延长线上的一点,PB=d 。
关于各点的电场强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O 点电场强度大小为k24dQ B .A 点电场强度大小为k 2dQ C .B 点电场强度大小为k 22524d Q D .A 、B 两点电场强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15.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 O y 的第一象限内存在垂直纸面向里、范围足够大的匀强磁场,一个电子从原点O 与x 轴正方向成30°角以初速度v 0射入第一象限,经时间t 从x 轴上(a ,0)点射出磁场,则 ( )A .如果仅将电子初速度变为2v 0,则一定经时间2t 从点(2a ,0)射出磁场B .如果仅将电子初速度变为2v 0,则仍经时间t 从点(a ,0)射出磁场C .如果初速度不变,从O 点射入的是正电子,则经时间2t 从(0点射出磁场D .如果初速度不变,从O 点射入的是正电子,则经时间t 从(0,a)点射出磁场16.如图甲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置一个长木板,长木板上表面粗糙,其质量为m 0,t=0时刻质量为m 的滑块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 滑上长木板左端,此后长木板与滑块运动的v-t 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 .m 0=mB .m 0=2mC .长木板的长度为1 mD .长木板与滑块最后的速度大小都是2 m /s17.如图所示,一个足够长的光滑斜面倾角为α,一个质量为m 的木块在沿斜面向上的恒力F 作用下从斜面底端由静止开始向上运动,一段时间后撤去恒力F ,则此木块在斜面上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E 随时间t 变化的情况可能是下图中的 ( )18.如图所示,图甲为光电效应的实验电路图,图乙为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光电管入射光频率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CDR、自转周期为T,ABCDd,qU H,则下A.液体内离子只受洛伦兹力作用B.用电压表测U H时,电压表的“+”接线柱接下表面C.厚度d越大,U H越大D.根据两极板间的电压值可以测出污水的流速21.如图所示,一个正方形区域内有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在磁场内有一边长为l、阻值为R的正方形线框,线框所在平面与磁场垂直,如果以垂直于线框边和磁场的速度v将线框从磁场中匀速拉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将线框水平向右拉出磁场,线框经过磁场边界过程中将产生顺时针方向的感应电流B.在纸面内无论沿哪个方向将线框拉出磁场,流过线框某一截面的电荷量都相同C.将线框水平向右拉出磁场时产生的焦耳热与速度v成正比D.将线框水平向右拉出磁场时产生的焦耳热与速度v2成正比三、非选择题:共174分。
绝密 ★ 启用前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仿真卷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四)本试卷共30页,38题(含选考题)。
全卷满分30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祝考试顺利★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用2B 铅笔将答题卡上试卷类型A 后的方框涂黑。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选考题的作答:先把所选题目的题号在答题卡上指定的位置用2B 铅笔涂黑。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5、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Zn 65第Ⅰ卷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第19~21题有多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答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利用图象来描述物理过程、探寻物理规律是常用的方法,如图是描述某个物理过程的图象,对相应物理过程分析正确的是A .若该图象为质点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则前2秒内质点的平均速率等于0B .若该图象为一条电场线上电势随坐标变化的图象,则可能是点电荷电场中的一条电场线C .若该图象为闭合线圈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该闭合线圈内一定产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生恒定的电动势D .若该图象为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象,则质点运动过程速度一定改变了方向 【解析】若为速度—时间图象,则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时间轴以上表示位移为正,时间轴以下表示位移为负,前2秒内位移为0,平均速度为0,但是对应的路程不等于0,平均速率为路程与时间之比,所以平均速率不等于0,选项A 错误;若为一条电场线上电势随坐标变化的图象,则图象的斜率ΔφΔx =E ,由于斜率不变,所以可能为匀强电场,不可能是点电荷的电场线,选项B 错误;若为闭合线圈内磁场的磁感应强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则斜率ΔB Δt 是定值,根据感应电动势E =n ΔBΔt S ,可判断感应电动势恒定,选项C 正确;若为位移—时间图象,则图象的斜率表示速度,可知质点运动过程速度方向不变,选项D 错误。
【答案】C15.“高分四号”卫星是我国首颗地球同步轨道高分辨率光学成像卫星,也是目前世界上空间分辨率最高、幅宽最大的地球同步轨道遥感卫星,它的发射和应用使我国天基对地遥感观测能力显著提升。
关于“高分四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高分四号”卫星的空间分辨率很高,采取措施使它距地球更近一些,效果会好一些B .“高分四号”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小于地球的第一宇宙速度7.9 km/sC .“高分四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小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D .“高分四号”卫星的向心力与其他同步卫星的向心力的大小相等【解析】所有同步卫星都具有相同的周期、相同的离地高度和相同的速率,所以不能采取措施使“高分四号”卫星距地球更近,A 错误;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GMm r 2=m v2r ,有v=GMr,因为第一宇宙速度对应的轨道半径为地球的半径,“高分四号”卫星的轨道半径比地球半径大,所以其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小于第一宇宙速度7.9 km/s ,B 正确;根据向心加速度a =4π2rT 2,“高分四号”卫星与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具有相同的周期,所以“高分四号”卫星的向心加速度大于静止在赤道上物体的向心加速度,C 错误;由于“高分四号”卫星与其他同步卫星的质量有可能不同,地球对它们的引力(充当向心力)大小也可能不同,向心力大小不能判断,D 错误。
【答案】B16.如图所示,质量为m 的小球用细绳拴住放在光滑斜面上,斜面足够长,倾角为α的斜面体置于光滑水平面上,用水平力F 推斜面体使斜面体缓慢地向左移动,小球沿斜面缓慢升高(细绳尚未到达平行于斜面的位置)。
在此过程中A .细绳对小球的拉力减小B .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减小C .水平推力F 减小D .地面对斜面体的支持力不变【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重力的大小、方向不变,平移另两个力构成一首尾相连的闭合的三角形,斜面体左移会引起F T 的方向及大小的变化,而F N 的方向不变,且合力为0,则三力始终为闭合三角形,则F T 与F N 相互垂直时F T 最小,此时细绳恰好和斜面平行,闭合三角形发生如图所示变化,则细绳尚未到达平行于斜面的位置时,F T 逐渐变小,F N 逐渐变大。
故A 正确,B 错误;对斜面体分析,受推力F 、支持力、重力和压力,由牛顿第三定律知,压力大小与F N 始终相等,根据平衡条件,有:F =F N sin α,F N ′=Mg +F N cos α,由于F N 增加,故支持力F N ′和推力F 均增加,故C 、D 错误。
【答案】A17.如图所示,竖直固定的光滑绝缘细杆上O 点套有一个电荷量为-q 的小环,在杆的左侧固定一个电荷量为+Q 的点电荷,杆上a 、b 两点与Q 正好构成等边三角形,c 是ab 的中点。
使小环从O 点无初速度释放,小环通过a 点的速率为v 。
若已知ab =Oa =l ,静电常量为k ,重力加速度为g 。
则A .在a 点,小环所受弹力大小为kQql 2B .在c 点,小环的动能最大C .在c 点,小环的电势能最大D .在b 点,小环的速率为v 2+2gl【解析】在a 点,小环所受的库仑力沿aQ 方向,大小为kQql 2,水平方向小球受力平衡,所以小球受到向右的弹力大小等于库仑力沿水平方向的分力kQq l 2sin 60°=3kQq2l 2,A 错误;从c 点到b 点,小环所受重力做正功,库仑力做负功,由于重力和库仑力大小关系未知,在c 点,小环的动能不一定最大,B 错误;c 点距离正点电荷Q 最近,对应电势最高,带负电荷的小环在c 点电势能最小,C 错误;从a 点到b 点,由点电荷电场分布特点及几何关系知,a 、b 两点电势相等,则电场力不做功,应用动能定理:mgl =12m v 22-12m v 2,v 2=v 2+2gl ,D 正确。
【答案】D18.在倾角为θ的固定光滑斜面上有两个用轻弹簧相连接的物块A 、B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1、m 2,弹簧劲度系数为k ,C 为一固定挡板,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用一平行于斜面向上的恒力F 拉物块A 使之向上运动,当物块B 刚要离开挡板C 时,物块A 运动的距离为d ,速度为v 。
则此时A .B 的质量满足m 2g sin θ=kd B .A 的加速度为F +kdm 1C .拉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F v sin θD .此过程中,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为Fd -m 1gd sin θ-12m 1v 2【解析】开始A 、B 组成的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弹簧弹力等于A 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当B 刚要离开挡板C 时,弹簧的弹力等于B 的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故m 2g sin θ=kx 2,x 2为弹簧相对于原长的伸长量,但由于开始时弹簧是压缩的,故d >x 2,m 2g sin θ<kd ,故A 错误;当B 刚要离开挡板C 时,对A 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 -m 1g sin θ-kx 2=m 1a ,已知m 1g sin θ=kx 1,x 1+x 2=d ,故A 的加速度为F -kdm 1,故B 错误;拉力的瞬时功率P =F v ,故C 错误;根据功能关系,弹簧弹性势能的增加量等于拉力做的功减去系统动能和重力势能的增加量,即为Fd -m 1gd sin θ-12m 1v 2,故D 正确。
【答案】D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B .核泄漏事故污染物137Cs 能够产生对人体有害的辐射,其核反应方程式为 137 55Cs →137 56Ba +x ,可以判断x 为电子C .若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D .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 1、m 2、m 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2m 1+2m 2-m 3)c 2【解析】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没有提出原子核内有中子存在,故A 错误;根据137Cs 的核反应方程式 1137 55Cs →13756Ba +x ,可知x的质量数为137-137=0,电荷数为55-56=-1,故x 为电子,故B 正确;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的频率大于从n =6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子的频率,故若从n =6能级向n =1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不能使某金属发生光电效应,则氢原子从n =6能级向n =2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光也不能使该金属发生光电效应,故C 正确;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需要两个质子和两个中子,质量亏损Δm =2m 1+2m 2-m 3,由质能方程可知,释放的能量ΔE =Δmc 2=(2m 1+2m 2-m 3)c 2,故D 正确。
【答案】BCD20.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a 匝数n 1=500,副线圈b 匝数n 2=100,线圈a 接在如图乙所示的交变电压的交流电源上,“3 V ,6 W”的灯泡恰好正常发光,电阻R 2=18.5 Ω,电压表为理想电表。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 .交流电源的频率为100 HzB .穿过铁芯的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为 225Wb/s C .电压表的示数为44 V D .R 1消耗的功率为8 W【解析】由题图乙可知,f =1T =50 Hz ,故A 错误;在副线圈中,灯泡正常发光,知副线圈中的电流为63A =2 A ,R 2两端的电压为2×18.5 V =37 V ,故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为40 V ,即电压表的示数为40 V ,故C 错误;副线圈两端电压的最大值为40 2 V ,由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知:n 2ΔΦΔt =40 2 V ,可得磁通量的最大变化率:ΔΦΔt =225 Wb/s ,故B 正确;由U 1U 2=n 1n 2,I 1I 2=n 2n 1,可知: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为200 V ,电流为0.4 A ,故加在R 1两端的电压为(220-200)V =20 V ,R 1消耗的功率为20×0.4 W =8 W ,故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