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2019-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部分 第七单元 人口的变化单元综合提升学案
- 格式:doc
- 大小:480.50 KB
- 文档页数:4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合理容量检测新人教版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域面积、人口密度(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表,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面两题。
甲乙丙丁面积(km2) 6 306102 045 167 302 165 600人口密度(人3 650 533.36 266 567/km2)1.(xx南昌文综模拟二)图中省级行政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是( )A.甲B.乙C.丙D.丁2.(xx南昌文综模拟二)甲地劳动力人口比重大于其他三地的原因是( )A.出生率低B.死亡率低C.外来人口迁移D.养老制度完善读“某国自18世纪8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人口增长模式的四个阶段示意图”,完成下面三题。
3.(xx北京朝阳期末)按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②③4.(xx北京朝阳期末)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大于从事第一、二产业的人口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5.(xx北京朝阳期末)该国最有可能是( )A.芬兰B.中国C.印度D.尼日利亚读某城市xx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
6.(xx河北保定模拟)xx的人口容量为( )A.351万B.105.6万C.97.3万D.85.4万7.(xx河北保定模拟)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A.土地资源B.市政C.教育D.劳动就业提升题组xx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下图为四个地区xx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两题。
8.(xx贵阳3月模拟)与我国目前人口统计情况最相似的是( )A.甲B.乙C.丙D.丁9.(xx贵阳3月模拟)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将最先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 )A.数量B.性别比C.年龄构成D.职业构成年龄中位数又称中位年龄,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位,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
第七章人口的变化高频考点练(七) 考查范围:人口统计图建议时间 / 45分钟性别比是指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比值(通常指100个女性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图G7-1为我国1980—2010年出生人口(活产婴儿)性别比和总人口性别比的变化图。
据此完成1~2题。
图G7-11.我国在图示30年间 ( )A. 出生人口中女婴比重高于男婴的B. 人口死亡率男性高于女性C. 妇女生育率明显升高D. 人口性别结构明显优化2.我国图示的这种出生人口性别比特点对未来造成的影响包括( )①“剩男”现象明显增加②女性择偶标准降低③“老夫少妻”现象增加④不会引发社会问题⑤跨国婚姻有所增多A. ①②③B. ①③⑤C. ③④⑤D. ①②④补偿性生育是指“补偿”之前由于某种原因压制的生育需求。
图G7-2为我国1949—2015年出生人口变化统计图,下表为我国人口政策的调整与变化进程表。
据此完成3~5题。
图G7-2时间人口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鼓励生育1971年控制人口增长的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1982年计划生育被确定为基本国策,提倡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13年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2016年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3.下列关于图中三次婴儿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第一次婴儿潮规模小的原因是生育率高,但自然增长率极低B. 第二次婴儿潮规模最大的原因是国民经济好转,补偿性生育较多C. 第三次婴儿潮规模较小的原因是育龄妇女人数少,人口流动量大,对生育影响大D. 对我国人口结构、经济发展影响最大的是第三次婴儿潮4.大约10年前,不少学者曾预言2010年尤其是2013年以后我国会出现第四次婴儿潮,理由可能是( )①人口生育惯性②“单独二孩”政策的实施③经济的快速发展④医疗卫生条件的极大改善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5.从目前情况看,第四次婴儿潮并没有如期出现,主要原因可能是( )①生育观念的改变②受人口政策的影响③抚养成本的提高④经济结构的调整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读2012年我国部分地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图G7-3),回答6~7题。
教学资料范本2020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七人口的变化-精装版编辑:___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____【精选】20xx最新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阶段检测七人口的变化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单元检测七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20小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0xx·哈尔滨模拟)读“20xx年中国各省区老龄人口(≥65岁)比重分布示意图(单位:%)”,回答1~2题.1.下列关于老年人口比重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老龄化越严重B.老龄化严重地区集中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C.老年人口比重总体上东部大于西部D.人口密度越大,老龄化越严重2.广东省老年人口比重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迁入多B.人口出生率高C.医疗水平高D.人口增长率低某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读“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完成3~4题.3.10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低就业年龄B.鼓励妇女就业C.人口迁移D.出生率稳定4.引起该国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老龄化严重B.死亡率较低C.人口迁移D.出生率过低(20xx·四川绵阳中学调研)下图为“我国20xx~2034年各年龄段(0~15岁、16~59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结构趋势图”(含预测),图中①②③曲线代表不同年龄段.读图回答5~6题.5.到2034年,我国0~15岁和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将分别达到( )A.58% 24% B.19% 24%C.24% 19% D.19% 58%6.20xx年10月29日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提出,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使( )A.人口死亡率较目前更高B.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C.0~15岁人口比重上升 D.人口向国外进行大规模迁移(20xx·山东临沂模拟)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级行政区的两个地区人口统计图”.据此完成7~8题.7.据材料推断导致甲、乙两地区人口数量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气候条件B.耕地面积C.水源丰歉D.地形条件8.乙地区人口数量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A.计划生育措施得力,出生率下降B.人口老龄化严重,死亡率升高C.人口的净迁出率大于自然增长率D.生育观念的改变,出生率下降(20xx·广西南宁适应测试)国家统计局20xx年4月28日发布的《20xx年全国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20xx年农民工总量为27 747万人,比上年度增加352万人.读表(单位:万人),完成9~10题.2011年2012年2013年2014年2015年农民工总量25 278 26 261 26 894 27 395 27 747外出农民工15 863 16 336 16 610 16 821 16 884本地农民工9 415 9 925 10 284 10 574 10 8639.20xx~20xx年我国( )A.农民工总量增速在波动上升B.农民工总量的增速等于本地农民工C.本地农民工的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D.农民工总量的增速慢于外出农民工10.导致我国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增速不同的主要原因有( )①本地就业环境改善②交通运输成本升高③农业机械化得到发展④外出生活成本提高A.①④ B.②③C.③④ D.①②③(20xx·安徽安庆模拟)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20xx 年春节期间,“北上广深”这些一线城市都至少有一半的人回家过年,主要前往附近省份或本省异地,其中一些金融行业人士纷纷选择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深圳的空城率达到69%,为四城最高,堪称名副其实的“空城”.据此完成11~12题.11.四城市中,深圳春节期间空城率达最高的原因是( )A.流动人口比重最高B.环境污染较为严重C.流动人口数量最多D.产业结构转型升级12.四城市人口流出与主要目的地对应正确的是( )A.北京→广西B.上海→安徽C.广州→河北D.深圳→江苏(20xx·河北调研)下表示意山东省与青海省人口与面积数据统计.读表完成13~14题.省份人口(万人) 面积(万km2)山东省1990年8 43915 2012年9 685青海省1990年44672 2012年57313.关于1990~20xx年两省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东省年人口增长速度大于青海省B.青海省人口密度变化大于山东省C.青海省年人口增长量大于山东省D.山东省人口密度小于青海省14.青海省人口承载力远低于山东省,最主要的原因是该省( ) A.交通不便B.人口消费水平低C.自然环境脆弱D.资源贫乏(20xx·湖南湘中名校联考)我国劳动年龄人口(16~59岁)数量从20xx年开始下降,至20xx年累计减少1 300万人,20xx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出务工者的回流,我国首次出现了流动人口减少的现象.据此,完成15~16题.15.造成我国流动人口减少的直接原因是( )A.外出务工时间过长B.东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降低C.城乡户籍制度的改革D.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16.劳动年龄人口与流动人口“双降”,对中国经济可能带来的影响是( )A.劳动密集型企业回流B.促进企业的转型升级C.加快经济的增长速度D.促进第一产业发展(20xx·江西新余模拟)读“某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人口迁入率(净迁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完成17~18题. 17.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时期是( )A.① B.② C.③ D.④18.③~④时期人口迁入率下降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该城市环境质量下降B.该城市产业升级和转移C.该城市房价增长快D.该城市经济水平持续下降下图示意俄罗斯远东四地区1990~20xx年人口变化状况.读图完成19~20题.19.1990~20xx年期间,下列地区中人口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20.人口数量变化对远东地区带来的影响有( )A.交通压力增大B.环境人口容量变小C.促进资源开发D.劳动力数量减少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本卷共4题,共50分.) 21.(20xx·北师大附中期中)下图为“20xx年、20xx年中国各省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分布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0分)(1)描述20xx年到20xx年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变化特点.(2)20xx年到20xx年川渝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加重,请说明其原因并提出合理的应对措施.22.(20xx·南宁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6分)材料一20xx年1月我国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下图为放开二孩对我国人口增长的影响.材料二20xx~20xx年我国出生人口情况表.年份/类别出生人口/万人20xx 1 6872015预期 1 8872015实际 1 655(1)指出我国实施人口新政主要应对的人口问题,并简述该问题在我国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2)对比说出放开二孩和政策不变的情况下我国人口高峰值的数量和时间差异.(3)分析全面放开二孩对我国社会经济将产生的有利影响.(4)对比20xx年预期出生人口和实际出生人口的差异,并推测其可能的原因.2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2分)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 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xx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材料二下表示意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年份2005年2010年比重(%)地区东北地区 6.95 6.20北部沿海11.97 13.22大西北地区 3.13 4.13黄河中游地区7.98 11.14大西南地区10.98 13.53长江中下游地区9.71 11.01东部沿海地区20.58 19.86南部沿海地区28.70 20.91(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2)据材料二,判断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并分析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3)说明从20xx年到20xx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流动人口的特点,并分析原因.24.阅读材料和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2分)材料一下表为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的特征比较.比较特征第一代农民工新生代农民工个人情况文化特征家庭背景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多子女家庭初中及以上为主、独生子女或两孩家庭就业情况打工主要目的,工作期望,劳动供给决策为家庭,求生存,能挣到比种田多的钱即可,绝对收入比较为自己,追求生活质量,向往体面或接近市民的工作,相对剥削感较强城市适应性对城市的认同感与外界的联系生活方式较弱,多以同乡为主要交往对象,以口信、书信为主,信息量少,频率低,速度慢,与传统农民接近较强,向往城市生活,渴望融入城市,以电话、网络为主,信息量大,频率高,速度快,与现代市民接近材料二据统计20xx年上海外来总人口排名前10位中,安徽排名第一,占外来人口总量的32.2%,但20xx年安徽流入上海的人口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占上海外来总人口的29%.材料三据《新闻纵横》报道,到20xx年10月,长三角不足21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上,十年间,人口从8 000万涨到了1.2亿.(1)据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首要动因的异同点.(2)阐述新生代农民工的出现对城市化的影响.(3)简要分析长三角外来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4)分析20xx年上海外来人口中安徽籍人口所占比重下降的原因.答案精析1.C 2.A3.C 4.D [第3题,该国为发达国家且其劳动力数量下降,出生率低,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15~29岁劳动力比重变化不大,说明新增人口多,而该国出生人口少,说明是人口的机械增长;降低就业年龄在题中无显示;鼓励妇女就业无法保证15~29岁的劳动力比重;出生率稳定,不符合题意.第4题,该国出生率过低,未来劳动力比例失衡,老年人口比例上升.]5.B 6.C [第5题,根据我国各年龄段的变化趋势可判断,①曲线为16~59岁人口的比重,②曲线为0~15岁人口比重,③曲线为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由此可直接读出2034年各年龄段人口的比重.第6题,这一政策的实施可能会造成新出生婴儿增加,使0~15岁人口比重上升.]7.D 8.C [第7题,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气候温和湿润,水资源相对丰富,内部差异较小.东南沿海的地形差异较大,造成各地耕地面积差异.两地土地面积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地形成为人口数量差异的最主要自然因素.第8题,由上题结论可进一步推断,乙地区为山地丘陵地区,人居自然条件较差.甲地区地形平坦,人居自然条件优越.因此,乙地区人口外迁量较大,人口数量下降.]9.C 10.A [第9题,结合材料信息,20xx~20xx年外出农民工增长6.4%,而本地农民工增长15.4%,本地农民工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通过计算得出农民工总量的增速快于外出农民工.第10题,农民工务工的最主要目的是增加收入和获取较好的就业环境,所以导致我国本地农民工和外出农民工增速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本地就业环境改善和外出生活成本提高.]11.A 12.B [第11题,深圳外来人口比重高,受传统文化影响,春节期间大部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过年导致深圳空城率高.第12题,四城市返乡人口主要是附近省份和本省异地,据此判断正确结论.] 13.B 14.C [第13题,结合两省不同时期的人口数量,可以计算出两省年人口增长数量和年人口增长速度;结合两省人口和面积,计算出两省不同时期的人口密度,再比较人口密度的变化大小.第14题,青海省地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生态环境脆弱,是人口承载力低的最主要原因.而交通条件、人口消费水平和资源(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等)缺乏不是最主要的原因.]15.D 16.B [第15题,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的主要目的是获取较高的收入.我国流动人口之所以减少,是因为外出务工就业和收入难达预期.第16题,由于劳动力和外出务工人员减少,中国“民工荒”状况将进一步加剧,短期之内会带来经济增长速度的趋缓,但会加速企业的转型升级和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劳动密集型企业不应为回流,而是转移到生产成本更低的地方.]17.C 18.B [第17题,地区人口增长率=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人口迁移率.图示时期内,该地区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应该是①或③.通过比较发现,③时期自然增长率虽较低,但人口迁入率远高于自然增长率,故人口增长率最高.第18题,③时期以后,迁入图示地区的人口开始减少,可能是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导致就业机会减少所致.] 19.A 20.D [第19题,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等于自然增长人数,再用自然增长人数加上迁出人数等于增长人数,经计算可知,净迁出人数最多的是①地区.第20题,图中显示远东四个地区人口呈减少趋势,则劳动力数量会减少.远东地区本来就地广人稀,人口数量减少更不利于资源开发,交通压力不会增大,环境人口容量不变.]21.(1)我国老龄化程度整体加重;部分省区进入深度老龄化;进入老龄化的省区增多(或进入老龄化的地区范围加大);老龄化省区由分散分布到集中连片.(2)原因:人口出生率下降;医疗卫生水平提高,人口寿命增长;青壮年劳动力持续迁出.应对措施:调整完善生育政策(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完善社会福利制度;政策引导,鼓励青年回乡创业.22.(1)人口老龄化问题.原因:①随着人口年龄结构的推移,老年人口数量增多,比重不断增大;②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人口出生率逐渐下降,使老年人口比重增大.(2)数量相差约0.9(0.8~1.0均可)亿,高峰值时间推迟约6年.(3)①短期内可以带动母婴消费产品的需求增长;②长期可以缓解老年抚养比,缓解人口老龄化的趋势;缓解人口性别比压力,有利于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4)差异:实际出生人口远低于预期出生人口.预期较高的原因:受人口新政的刺激、我国社会经济平稳发展、育龄人口较多.实际偏低的原因:养儿防老等传统婚育观念的转变;养育孩子成本上升;为追求更高的生活水平,工作压力大,生育意愿较低;部分70后父母生育年龄偏大,生育二孩健康风险较大.解析第(1)题,我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主要是针对日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原因主要从我国计划生育的政策导致出生率降低及老年人比重增加两方面分析.第(2)题,结合材料一中的曲线可以判断政策不变的情况下约2023年人口达到高峰值,数量约为14.2亿人,放开二孩后约2029年人口达到高峰值,数量约为15.1亿.第(3)题,从短期和长期两方面分析其带来的有利影响,主要为缓解老龄化和性别比压力.第(4)题,注意既要分析预期出生人口多的原因,又要分析实际出生少的原因,联系人口政策、育龄人口、生育意愿等进行分析.23.(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上升.(2)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任答两点)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3)增多. 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就业机会增多. 24.(1)相同点:都是为了寻求更多的改善物质生活条件的机会,获得更高的经济待遇,改善个人或家庭生活.不同点:第一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农村的推力:就业机会少,收入低,生活困难等.新生代农民工进城务工的首要动因是城市的拉力:就业机会多,经济收入高,教育医疗条件好,有较好的发展机会,社会福利好,交通便捷等.(2)为城市注入了活力,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区城市化发展,城市的用地规模不断扩大.(3)“长三角”地区城镇化与第二、三产业的发展,就业机会多;农业科技的进步以及农业现代化水平的提高,劳动生产效率的提高,农村出现大量剩余劳动力;城乡差距和区域差异大;农民提高收入和改善生活质量的需求迫切.(任答2点)(4)上海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内地转移,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安徽产业结构升级,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就业机会增多;部分人员掌握了技术、市场信息,积累了资金,返乡创业;与长三角地区的工资水平差异在缩小,而且安徽的生产、生活成本相对较低;乡土情感等.(任答2点)。
专题七人口的变化考纲解读主题内容考点要求高考示例常考题型预测热度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1.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Ⅱ2016天津文综,5,4分2014课标Ⅰ,10—11,8分2013浙江文综,9—10,8分选择题★★☆2.人口结构与人口问题Ⅲ2017江苏单科,13—14,4分2014福建文综,5—6,8分选择题★★★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3.人口迁移Ⅲ2017天津文综,12(1),4分2015广东文综,5,4分2013课标Ⅰ,7—8,8分2013课标Ⅱ,1—2,8分选择题综合题★★★分析解读近年高考题目涉及本部分的内容较多,内容上三个考点分布相对较均衡。
高考试题特别重视对获取图表、文字信息能力和计算能力的考查,同时还考查了运用人口知识分析社会具体人口现象的能力。
复习时要强化图表信息获取能力的锻炼。
命题探究五年高考考点一人口增长与人口容量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00年的60亿增长到90亿。
下图示意某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据此完成1—2题。
1.(2017海南单科,1,3分)该国可能是( )A.中国B.美国C.印度D.俄罗斯答案 C2.(2017海南单科,2,3分)根据预测,从2000年到2050年,该国( )A.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B.人口自然增长率与世界平均水平相当C.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D.人口数量比较稳定答案 B读图,回答下题。
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3.(2016天津文综,5,4分)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 )答案 D人口地理研究对国家和地区的社会经济决策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4.(2016上海单科,19,2分)水资源和耕地资源是制约一个地区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
根据下表数据,若不考虑其他条件,我国四省中,人口容量最小的省份可能是( )甲省乙省丙省丁省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778.5 914.3 283.4 1799.4 耕地面积(万公顷) 588.31 528.18 814.07 414.95 A.甲省 B.乙省 C.丙省 D.丁省答案 C下图显示某国移民人数及其占总人口比例的变化。
第一讲人口的数量变化与人口的合理容量实战演练:::强技提能[基础巩固组](2017 •天津联考)下图为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读图,完成1〜2题。
1.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A.甲一乙一丁-*丙C.甲一乙丙一丁2.导致该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的可能原因有(①社会经济的发展②国内移民③人口政策的实施④资源十分匮乏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一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一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人口增长模式首先转变的是死亡率(降低),继而是出生率(降低),故选D项。
第2题,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归根到底是生产力发展水平影响的结果,故①正确;人口政策通过鼓励和限制人口出生率, 也会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故③正确;国内移民对一个国家自然增长率的变化没有影响,故②错误;资源多少和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低没有必然的联系,故④错误,选B项。
答案:1. D 2. B(2017・湖北重点中学联考)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
读图,完成3〜5题。
20B.丙一乙〜丁〜甲D.丙一乙一甲一丁)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 2030 2040(年)3・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A.1980 年B. 2000 年C. 2015 年D. 2025 年4.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A.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B.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C.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D.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5.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A.老龄人口增加B.企业用工成本上升C.少儿比重上升D.人口总数减少解析:第3题,从图示可以看出,我国劳动人口增长率在不断下降,但只要增长率为正值, 劳动人口数量就不断增长,当劳动人口增长率刚好降低为零时,劳动人口数量达最大值,图中显示2015年劳动人口增长率为零,劳动人口数量最多。
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十五)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学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十五)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学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9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二部分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高考热考图表系列(十五)人口统计图的判读学案的全部内容。
高考热考图表系列 (十五)人口统计图的判读人口统计图是根据人口的相关地理数据绘制成的直观图形。
在高考中,对于人口内容的考查,绝大部分以人口资料统计图为载体呈现.常见的人口统计图按照表述形式不同,大体可分为曲线图、平面正三角形坐标图、四边形人口统计图、人口金字塔图等类型。
(2017·江苏卷)下图为“某年我国部分省市城乡65岁及其以上人口占各自总人口比重图"。
读图回答(1)~(2)题。
(1)城乡65岁及其以上老年人口的分布反映了()A.东部超大城市的城镇老年人口占比高B.中西部地区的城乡老年人口占比均高C.经济发达的省市均已进入老龄化阶段D.东北地区农村老龄化现象比城市明显(2)影响贵州、湖南等中西部省份农村老年人口占比高的主要因素是()A.人口出生率B.人口迁移C.人口死亡率D.人口密度[图形解码]答案:(1)A (2)B 判读技巧1.曲线图的判读看趋势曲线上升,表示数量增加,水平提高;曲线下降,表示数量减少,水平降低。
例如上图,读某国家人口出生率变化曲线可知,从1800年到2015年,该国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看数值数值大,水平高;数值小,水平低.上图中该国人口死亡率在图示时间范围内大部分时段低于出生率,反映人口死亡率水平低;2015年死亡率与出生率接近,人口自然增长率接近于0看速度曲线越陡,反映变化速度越快;曲线越缓,反映变化速度越慢。
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单元综合提升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答题规范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多以人口迁移资料为载体,结合具体情况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分析原因,古代迁移原因以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为主,现在人口迁移更多的是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
影响可对迁入地、迁出地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典题示例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单位:%)(2)三亚市流动人口________素质较低,推测三亚市的产业结构可能以________导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3)人口迁移对三亚市有何影响? [思维流程] (1)三亚市常住外来人口迁移原因构成情况图→迁移最主要原因:务工经商,属于经济因素(2)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序比例情况表→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文化素质较低,为廉价劳动力(3)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有利和不利影响答案:(1)务工经商 经济 (2)文化 劳动力(3)有利:为三亚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三亚市的商业、旅游业和工业发展。
不利:加重城市负担,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增加管理难度等。
技法点拨角度一 以某一人口迁移案例的图表数据资料为载体,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角度二 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区域图→人口迁移特点→迁移原因及影响 答题术语素养提升(2017·江苏扬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 2.21亿人,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七单元人口的变化
单元综合提升
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答题规范
人口迁移原因影响类题目多以人口迁移资料为载体,结合具体情况从自然、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分析原因,古代迁移原因以自然灾害或战争等为主,现在人口迁移更多的是经济、社会、政治等方面。
影响可对迁入地、迁出地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
典题示例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三亚市部分人口资料。
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度比例情况表
(单位:%)
(1)
(2)三亚市流动人口________素质较低,推测三亚市的产业结构可能以________导向型工业或者第三产业中的服务业为主。
(3)人口迁移对三亚市有何影响? [思维流程] (1)
三亚市常住外来人口迁移原因构成情况图→迁移最主要原因:务工
经商,属于经济因素
(2)三亚市常住流动人口受教育程序比例情况表
→以高中以下学历为主,文化素质较低,为廉价劳动力
(3)
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入手,分析有利和
不利影响
答案:(1)务工经商 经济 (2)
文化 劳动力
(3)有利:为三亚市提供大量廉价劳动力,促进三亚市的商业、旅游业和工业发展。
不利:加重城市负担,加剧交通拥堵、住房紧张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影响社会治安,增加管理难度等。
技法点拨
角度一 以某一人口迁移案例的图表数据资料为载体,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
角度二 以区域图为载体,考查区域内人口迁移的特点、原因及影响: 区域图→
人口迁移特点→迁移原因及影响 答题术语
素养提升
(2017·江苏扬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单位:%)。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材料二分析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的影响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__,原因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第(1)题,据材料一可以看出我国流动人口的规模持续增长,流动人口数量大,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第(2)题,南部沿海地区改革开放早,经济发展迅速,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劳动力需求大,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南部沿海地区。
人口大量涌入对南部沿海地区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第
(3)题,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增多。
主要是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中部崛起等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带动了劳动力转移。
答案:(1)数量大,规模持续增长,占全国人口比重不断增长
(2)南部沿海地区
有利影响:增加劳动力;增强社会活力;促进经济发展;推动城市化进程
不利影响:对交通、城市以及社会秩序造成压力;带来社会治安管理等方面的问题
(3)增多国家政策支持;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加快;东南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