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降观测方案技术交底
- 格式:docx
- 大小:23.44 KB
- 文档页数:4
**
技术交底
工程项目名称施工合同段
施工单位
单位工程施工部位
交底日期交底地点
承台、墩身沉降观测标的埋设
1、承台沉降观测标的埋设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埋设于底层承台表面,当墩台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1)、观测标原件:采用直径Ø=20mm、长l=320mm的螺纹钢,外露部位打磨光滑;
2)、埋设要求: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1、-2观测标于承台主体钢筋相连接,距承台两边缘500mm*500mm、外露承台表面20mm,参照本文示意图。
3)、埋设责任人:架子队长交底承台施工队伍,现场技术干部负责督管,由承台施工队伍负责埋设,如未埋设后果由施工队伍承担。
2、墩身沉降观测标的埋设
墩身观测标为永久观测标埋设于墩身两侧。
1)、观测标原件:采用厂家订做不锈钢标志(参照连镇施(桥)参IV-05图纸); 2)、埋设要求:墩身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观测标-1设置于墩身左侧;观测标-2设置于墩身右侧;距原地面500mm、外露墩身表面35mm,参照本文示意图
3)、埋设责任人:由各分部测量班负责埋设、埋设工具由设备部提供,如未埋设后果由分部测量班承担。
本文示意图
交底接受人交底人审核人
备注:。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基坑沉降观测作业的安全顺利进行,预防事故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交底对象所有参与基坑沉降观测的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
三、交底内容1. 进入施工现场注意事项(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
(2)作业人员必须佩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安全带、防尘口罩等。
(3)现场施工人员应熟悉施工图纸、技术规范和施工方案,确保各项操作符合要求。
2. 基坑沉降观测作业安全要求(1)观测前,应对观测仪器进行检查,确保仪器完好、功能正常。
(2)观测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
(3)观测人员应熟悉观测区域的地质、水文、道路等状况,了解周边建筑物、民房等情况。
(4)观测过程中,应密切注意观测区域的变化,发现异常情况,立即采取应急措施。
3. 观测现场安全措施(1)观测现场应设置警示标志,提醒过往人员注意安全。
(2)观测现场应设置安全通道,确保人员疏散通道畅通。
(3)观测现场应配备消防器材,如灭火器、消防沙等,确保火灾发生时能及时扑救。
(4)观测现场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如防护栏、安全网等,防止人员坠落。
4. 观测人员安全要求(1)观测人员应身体健康,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和责任心。
(2)观测人员应熟悉观测仪器的操作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
(3)观测人员应接受专业培训,掌握安全操作技能。
(4)观测人员应遵守现场安全规定,不得擅自离开观测现场。
5. 应急措施(1)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观测,并向项目负责人报告。
(2)根据异常情况,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如调整观测方案、加固观测设施等。
(3)如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确保人员安全。
四、交底时间本次安全技术交底于XX年XX月XX日进行。
五、交底人(签名)六、接收人(签名)七、复验人(签名)八、备注1. 本安全技术交底应作为施工人员日常作业的依据。
2. 施工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应及时调整安全技术措施。
表格编号技术交底书
项目名称靖边至神木集运铁路JSTJ-01标段
共1页交底编号
工程名称路基试验段
设计文件图号路基工点设计图第10册
施工部位沉降观测桩
交底日期2017年9月13日
交底内容:
一、工程概况
选取试验段时,综合考虑本标段目前征地拆迁、现场地表清理、及结构物间路基段、取土场、现有交通、水电情况等,分析比较试验段选在DK21+600-DK21+750段全长150m,最小填土高4.889m,最大填土高
7.149m。
二、沉降观测桩
1、沉降观测桩使用50cm*50cm*1cm钢板,Φ40带丝扣镀锌管(1m/根)。
保护套管Φ49的PVC管。
2、沉降板埋设位臵处可垫10cm砂垫层找平,埋设时确保沉降板的水平与垂直。
确保测杆与地面垂直。
3、钢管第一根垂直焊接在钢板中心
4、放好沉降板后,回填倒一定厚度时,再套上保护套管,保护套管略低于测杆,上口加盖封住管口。
并在其周围填筑填料稳定套管,完成沉降板的埋设工作。
5、测量埋设就为的沉降板测杆杆顶标高度读数作为原始读数。
随着
路基填筑施工逐渐接高沉降杆测杆和保护套管,每次接高以0.5米为益。
接长前后应测量测杆杆顶标高变化量,确定标高量。
6、接高时应确保垂直,避免重型机械等因素导致套管倾斜。
编制人:审核人:
接底人:日期:。
第页共页工程名称西北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接受队组桥涵施工班组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09-11-15交底内容:每个桥墩台均设置承台观测标、墩身观测标。
墩台沉降观测点可在墩顶、墩身或承台上布置。
1.承台观测标:承台设置两个观测标,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承台观测标为临时观测标,当墩身观测标正常使用后,承台观测标随基坑回填将不再使用。
2.墩身观测标:1.观测点数量每墩不少于1处。
2.墩身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墩身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等于14m时,埋设一个墩身观测标。
墩身观测标一般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的位置;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便于立尺观测时,墩身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
桥墩上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图。
3.桥台观测标:原则上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背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2处,桥台观测标的具体设置位置见图。
观测元件与埋设技术要求1. 承台观测标接受人:施工负责人:技术负责人:交底人:第 页共 页工程名称 西北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接受队组 桥涵施工班组 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09-11-15沉降观测桩:选择Φ20mm 钢筋,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埋置深度不小于0.1m ,高出埋设表面3mm ,表面做好防锈处理。
完成埋设后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承台观测标设置2.墩身观测标:采用φ14mm 不锈钢螺栓。
见下图所示:204010020120202101014墩身观测标设置3. 桥台观测标、参考下图设置。
接受人: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第 页共 页工程名称 西北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接受队组 桥涵施工班组 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09-11-15交底内容:墩身大于14米沉降观测标布置图墩身观测标-1墩身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2基础平面图石家庄太原承台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2原地面基 础墩身侧面图石家庄太原太原石家庄墩身侧面图基 础墩身观测标-2原地面承台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1太原石家庄基础平面图墩身观测标-2墩身观测标-1承台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1墩身小于14米沉降观测标布置图单位:厘米单位:厘米接受人: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第 页共 页工程名称 西北联络线跨京广铁路特大桥接受队组 桥涵施工班组 交底项目沉降观测标埋设技术交底交底日期2009-11-15交底内容:桥台观测标-1桥台观测标-2顶 帽顶 帽承 台垫 石垫 石垫石垫石桥台观测标-1桥台观测标-2接受人: 施工负责人: 技术负责人: 交底人:。
一、交底目的为确保基坑施工过程中沉降观测工作的顺利进行,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安全技术交底。
二、适用范围本交底适用于所有进行基坑施工的工程,涉及沉降观测的各项工作。
三、交底内容1. 进入施工现场人员必须遵守以下规定:(1)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等。
(2)熟悉施工现场的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十大纪律。
(3)严禁酒后作业、疲劳作业。
2. 沉降观测人员应具备以下条件:(1)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熟悉沉降观测仪器及操作方法。
(2)了解施工现场地质、水文、道路、周边建筑物等状况。
(3)掌握沉降观测数据记录、分析、处理等技能。
3. 沉降观测设备要求:(1)沉降观测仪器应经过计量检定,确保精度。
(2)仪器应放置在通风、干燥、避震的环境中。
(3)仪器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确保正常运行。
4. 沉降观测作业程序:(1)制定沉降观测方案,明确观测点、观测频率、观测方法等。
(2)在施工现场设立观测点,并做好标记。
(3)按照观测方案,定期进行沉降观测,确保数据准确、可靠。
(4)对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处理,形成沉降观测报告。
5. 沉降观测注意事项:(1)观测过程中,注意安全,防止高处坠落、物体打击等事故。
(2)观测人员应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改变观测方案。
(3)观测数据应及时记录、上报,不得隐瞒、篡改。
(4)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向项目负责人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5)观测结束后,对观测设备进行清理、维护,确保下次使用。
四、应急措施1. 如发生观测人员受伤事故,应立即停止观测,并采取以下措施:(1)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拨打120急救电话。
(2)保护好现场,防止事故扩大。
(3)报告项目负责人,请求支援。
2. 如发现异常沉降,应立即采取措施:(1)对异常沉降区域进行围挡,防止人员、车辆进入。
(2)通知相关部门,共同分析原因,制定处理方案。
(3)对沉降区域进行监测,确保安全。
五、交底时间本交底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为一年。
京沪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桥墩沉降变形观测技术交底一、简介京沪高速铁路无碴轨道对桥涵工程的施工后沉降提出了严格要求,桥梁变形观测应以墩台基础的沉降和预应力砼梁的徐变变形为主,涵洞除应进行自身的沉降观测外,尚应进行洞顶填土的沉降观测。
施工期间必须进行系统的沉降变形动态观测。
通过观测分析确定无碴轨道开始铺设时间,因此需要在桥墩埋设沉降变形观测点。
桥涵基础沉降变形的观测精度为+1mm,读数取位至0.1mm。
二、布置范围十字河、大官庄特大桥隔墩(逢单)设置承台、墩身沉降观测标。
涵洞边墙两侧设置沉降观测点,测点数量为6个。
三、布置位置及要求桥墩及桩基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承台观测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桥墩观测标埋设,当墩全高大于14m时(指承台顶至墩台垫石顶),需要埋设两个观测标,当墩全高小于等于14m时,埋设一个桥桥墩观测标。
具体埋设位置见图示。
桥墩标一般设置在墩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底不足4m 时,桥墩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埋设。
具体情况详见观测标构造图。
涵洞边墙两侧设置沉降观测点,测点数量为6个。
1、沉降观测点设于一级承台顶面,每个承台埋设2个观测点,分别设于承台对角上,观测点要求埋设稳固。
2、观测点在承台施工完成后埋设在承台顶面两对角,距承台边50cm。
观测点采用Φ20不锈钢加工,长为8cm,钢筋上部端头磨成半球状,钢筋高出埋设表面2cm,埋深6cm。
3、在埋设过程中钢筋埋在混凝土中露出的部分,不宜过高或太低,高了易被碰弯;低了不易寻找,而且水准尺置在点上会与混凝土面接触,影响观测质量。
观测点应垂直埋设,埋设后将四周混凝土压实。
4、混凝土凝固后,观测点露出混凝土部分刷两道防锈漆,顶部涂满油脂,并用红油漆编号。
5、如混凝土已凝固须增设观测点时,可用钢凿在混凝土面上确定的位置凿一洞,将观测点埋入,再以1:2水泥砂浆灌实。
路基沉降观测技术交底1技术交底范围某站场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2设计情况(1)路堤工程施工应按设计要求进行地基沉降、侧向位移的动态观测。
(2)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设臵及观测断面的观测内容根据沉降控制要求、地形地质条件、地基处理方法、路堤高度、堆载预压等具体情况并结合施工工期确定,同时还需根据施工核对的地质、地形等情况调整或增设。
(3)路基沉降观测断面沿线路方向的间距一般不大于50m;地势平坦、地基条件均匀良好的路堑、高度小于5m的路堤可放宽到100m;过渡段和地形地质条件变化较大地段应适当加密。
(4)一个沉降观测单元(连续路基沉降观测区段为一单元)不少于2个观测断面。
(5)对地形横向坡度大于1:5或地层横向厚度变化的地段布设不少于1个横向观测断面。
(6)沉降观测断面:DK327+480、DK327+510、DK327+540、DK328+240、DK328+290、DK328+430。
3施工工艺3.1埋设3.1.1位移观测桩位移观测桩采用C15钢筋混凝土预制,尺寸0.15*0.15*1.5m,位移观测桩应在路基填筑段埋设,桩顶应预埋半圆形不锈钢耐磨测头,观测桩埋臵深度在地表以下不应小于 1.4m,桩顶露出地面不应大于10cm。
两侧路堤坡脚外1~2m、10~12m处各设臵一个位移检测桩。
图3.1.1 沉降观测桩结构图3.1.2沉降观测桩沉降观测桩:桩体选择Φ20mm不锈钢棒,顶部磨圆并刻画十字线,底部焊接弯钩,待基床表层施工完成后(有堆载预压地段在基床底层施工完成后)通过测量埋臵在监测断面设计位臵,埋臵深度0.3m,桩周围0.15m用M30水泥砂浆锚固,高出埋设表面5mm,表面做好防锈处理,完成埋设后按国家二等精密水准测量标准测量桩顶标高作为初始读数。
图3.1.2沉降观测桩大样图3.1.3沉降板沉降板:沉降板在地基处理完成后埋设。
沉降板由底板、金属测杆(φ40mm壁厚镀锌铁管)及保护套管(直径不小于φ75mm、壁厚不小于4mm的硬PVC管)组成。
技术交底书交底级别:三级编号:SJZ-8-F-03技术交底书表格编号2411项目名称中铁十局石济铁路客运专线SJZ-8标段第 1 页共 3页交底编号SJZ-8-F-04工程名称沉降观测设计文件图号高速铁路工程测量规范、路基设计图纸施工部位桥涵路基交底日期2015.6.20沉降观测埋设交底一、工程简介新建石家庄至济南铁路客运专线站前工程SJZ-8标段十局一分部管段正线起讫里程为改DK395+949.41~DIK408+385.74,全长12.436km;济南西下联络线起讫里程为改XLDK399+614.929~改XLDK400+559.50、改XLDK402+685.34~改XLDK403+433.28,全长1.692km;济南西上联络线起讫里程为改右XLDK399+824.631~改XLDK403+433.25,全长3.609km。
管段跨德州市齐河县界与济南市界。
我分部主要负责管段内桥梁基础、墩台身、连续梁、桥面系及附属、涵洞工程、区间及站场路基土石方及附属等工程的建设。
二、沉降观测标预埋要求2.1桥梁沉降观测标埋设:承台浇筑混凝土前预埋承台观测标,位置在承台对角,观测标顶面高出混凝土面1~2cm,没有预埋的及时预埋。
墩身观测标预埋带有连接接头不锈钢观测标,在墩身混凝土浇筑前预埋沉降观测标,观测标埋设高度在原地面以上50cm处埋设,并预埋在便道测,便于进行观测,墩身模板拆除后及时沉降观测标示牌贴上,连续梁沉降观测标埋设在边跨1/4跨、中跨跨中、中跨1/4级3/4跨处,没有埋设的及时埋设,没有观测标示的及时贴上。
禹齐特大桥100m连续梁观测标埋设图2.2涵洞观测标预埋:涵洞观测标为了观测方便,埋设在涵洞内侧底板以上0.5m~1m的位置,观测标漏出涵洞墙身内侧两公分,观测标形式与承台观测标相同,一侧带弯钩,涵洞墙身一侧预埋三个观测标,分别为距墙身边缘0.5m处各一个,涵洞中心一个,观测标预埋完成后贴沉降观测标示。
沉降观测施工技术交底一、工程概况1. 工程名称:[工程名称]2. 工程地点:[工程地点]3. 工程内容:[工程内容]4. 沉降观测范围:[沉降观测范围]二、沉降观测目的1. 监测基础沉降量,及时发现和控制沉降变形。
2. 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沉降数据,判断基础沉降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3. 评估工程安全,并及时采取措施预防和控制潜在风险。
三、沉降观测方法1. 水准测量法: 该方法以水准测量为基础,通过测量水准点的高程变化来反映沉降情况。
适用于对沉降量要求较高的观测。
2. 全站仪法: 该方法利用全站仪测定基点和观测点的坐标变化,根据坐标变化计算沉降量。
适用于对沉降量和沉降方向要求较高的观测。
3. GPS测量法: 该方法利用GPS接收机测定基点和观测点的坐标变化,并通过坐标变化计算沉降量。
适用于大范围、高精度沉降监测。
四、观测点布置1. 观测点应设置在[具体位置],并根据工程特点和沉降规律进行布置。
2. 观测点应布设均匀,并覆盖整个沉降观测范围。
3. 观测点应避开建筑物、地下管线等影响观测结果的物体。
五、观测仪器1. 水准仪:[品牌型号]2. 全站仪:[品牌型号]3. GPS接收机:[品牌型号]4. 水准尺:[品牌型号]5. 棱镜:[品牌型号]6. 其他辅助仪器:[列举所需辅助仪器]六、观测频率和精度1. 观测频率:[具体观测频率],根据工程特点和沉降变化情况可适当调整。
2. 观测精度:[具体观测精度],符合相关规范和要求。
七、观测数据处理1. 观测数据应及时进行整理、分析和汇总。
2. 沉降变化趋势应进行预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异常变化。
3. 沉降数据应进行存档,并进行定期整理和分析。
八、安全注意事项1. 观测人员应熟悉安全操作规程,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观测。
2. 观测点附近应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3. 观测人员应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九、质量控制1. 观测人员应持证上岗,并经过专业培训。
2. 测量仪器应定期校准,保证其精度。
XX集团XX客专XX工程②承台观测标分为观测标-1、观测标-2,承台标-1设置于底层承台左侧小里程角上;观测标-2设置于底层承台右侧大里程角上。
③桥墩观测标的埋设a.桥台观测标应设置在台顶(台帽及胸墙顶),测点数量不少于2对,分别设在台帽两侧及胸墙两侧(横桥向)。
墩全高大于14m时,应埋设2个观测标;墩全高不大于14m时,埋设观测标不应少于1个。
墩身观测标宜设置在墩底部高出地面或常水位0.5m左右的位置。
设置2个观测标时,可在墩身两侧对称埋设。
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观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合理的位置。
b.当墩身较矮梁底距离地面净空较低不足4.0m时,桥墩观测标可设置在对应墩身埋标位置的顶帽上埋设。
特殊情况可按照确保观测精度、观测方便、利于测点保护的原则,确定相应的位置。
桥梁墩台沉降观测标埋设示意图如下:c.涵洞进出口两侧帽石或涵体应各设置1个沉降变形观测点。
涵洞顶中心应设置一个沉降板。
涵洞沉降变形观测可在涵顶路基填土开始后进行,观测频次同路基沉降变形观测频次。
(2)观测方法下部结构的沉降变形观测按照固定的观测路线和观测方法进行,观测路线必须形成附合或闭合路线,使用固定的工作基点对应沉降变形观测点进行观测。
对于梁体的变形观测,每孔梁支点之间的梁体变形应以两支点的连线为基准线进行观测计算,由于下部结构沉降变形的影响,该基准线的位置会发生变化,梁体观测点至该基准线的垂直距离利用几何方法计算取得,垂直距离差值就是梁体变形量。
桥梁墩台沉降变形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连续梁徐变观测水准路线示意图隧道沉降变形水准路线铁路工程隧道沉降变形水准观测路线宜按下图进行附和水准观测。
中国建筑项目管理表格表格编号施工方案技术交底卡CSCEC-PM-0809项目名称及编共6页码施工方案名称沉降观测方案交底交底内容一、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1.1 基准点布设1.1.1高程控制点布设:高程控制点计划布设8个,编号为BM1~BM8。
埋设方法:在布点处用洛阳铲成孔,然后用混凝土将圆钢埋入(如下图),使其牢固,用红油漆在保护套管上做醒目标志,设立监测基准点标牌,防止被破坏。
单位(mm)1.2 监测点布设及监测方法1.2.1建筑物沉降观测点(1)测点埋设沉降观测点每个塔楼沿周边布置,建筑四角、核心筒四角、大转角处及沿外墙每10~20m处,观测点标高距室内地坪1.5m左右。
在这些建筑物的布点处采用植入的方式,将观测点埋件植入建筑物的构造柱或承重墙体中(如下图)。
观测点必须埋设牢固,并等其稳固后方可使用。
沉降观测点的埋设特别注意保证在点上垂直置尺和良好的通视条件。
同时可通过在主体粘贴沉降观测条码进行沉降观测,可为植入的观测点提供备用的数据保护。
单位(mm)图建筑物测点剖面(2)监测方法基准点与前述地表沉降监测共用,有关要求同前。
测量时采用电子精密水准仪按二等水准的精度进行量测。
沉降监测时应注意:a、观测时充分考虑施工的影响,避免在空压机、搅拌机等振动影响范围之内。
b、观测在水准尺成像清晰时进行,避免视线穿过玻璃、烟雾和热源上空。
c、观测时前后视距尽可能相等,视距一般不超过20m,前视各点观测完后,回视后视点,最后闭合于水准点。
二、监测点布设数量2.1建筑物沉降观测点序号监测项目布点数量(个)1 1# 62 2# 103 3# 104 5# 65 6# 66 7# 67 8# 108 9# 109 10# 1010 11# 1011 12# 1012 13# 813 15# 814 16# 1015 17# 816 18# 1017 19# 1018 20# 419 21# 1020 22# 421 23# 1022 25# 423 26# 11合计191会签栏交底人被交底人编制审核签发时间时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