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上册(2016部编版)第17课 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精品课件 (共31张PPT)
- 格式:pptx
- 大小:3.86 MB
- 文档页数:31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的第17课。
本课主要内容是西晋的建立和统一,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
西晋在266年由司马炎建立,结束了三国时期的分裂局面,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然而,由于统治集团的腐败和内乱,西晋在316年灭亡。
在此期间,北方各族的内迁也为中国的历史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对三国时期的历史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可能还不是很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体系,理解和掌握本课的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国家的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民族融合是历史进步的动力。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
2.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及其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历史图片、地图等,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事件。
2.自主学习法:鼓励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提问等方式,自主获取知识。
3.合作探讨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素材。
2.相关的历史文献和资料。
3.教学PPT或黑板。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西晋的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三国时期的历史,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呈现(10分钟)介绍西晋的建立和统一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情况。
在此过程中,引导学生关注西晋统一的影响和北方各族内迁的意义。
3.操练(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教材,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教师在此过程中提供必要的帮助和指导。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所学到的知识,互相提问,巩固所学内容。
(1)第17课:西晋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内迁课程标准:知道两晋南北朝更替,理解这个时期政治特色,民族政权并列与晋王室南迁。
教材分析:本课上承三国鼎立分裂割据局面,介绍了三国归晋之后西晋发展脉络。
首先介绍了西晋统一,但是蕴含着新矛盾,统治集团内部日益腐朽,奢侈堕落风气盛行,隐藏着分裂矛盾。
其次引出西晋统治集团内部发生争夺皇位内乱,破坏了西晋统治秩序,也耗竭了西晋国力。
最后突出表现为内迁少数民族受到西晋统治阶级压迫,民族之间存在着矛盾。
少数民族上层利用西晋内乱机会起兵反晋,推翻了西晋统治。
学情分析:学生们本课内容比较陌生,毕竟西晋历史如昙花一现,而且其中夹杂着阶级、民族矛盾有着诸多矛盾,所以说,学生们对本课学习具有一定难度,因此需要老师进行巧妙灵活教学设计,去引导学生们在历史线索中,剖析事件背后因果律。
知识与技能:掌握西晋建立、八王之乱、北方各族内迁基本史实,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情况和北方十六国建立背景。
情感态度价值观:1、西晋统一是历史进步,顺利了历史潮流,符合人民希望,从而肯定西晋统一是中国历史大势所趋。
2、西晋统治者骄奢淫逸,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激化了原有阶级、民族矛盾,最终导致了民族内迁与西晋灭亡。
从反面警示我们要居安思危,吸取历史教训。
教学重点:西晋统一、八王之乱与北方各族内迁。
教学难点:西晋短暂统一原因教学过程:新课预习:1、三国后期,司马懿夺取魏国军政大权,266年, 司马炎称帝,建立西晋,以洛阳为首都。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了全国。
2、西晋建国伊始,贵族腐化,奢靡成风,而晋武帝分封诸侯王,造成了地方势力增强。
晋惠帝昏庸无能,诸侯王为了争夺最高统治权,展开激战,史称八王之乱。
3、东汉魏晋以来,趁西晋战乱时,少数民族不断起兵,建立各个民族政权,史称五胡十六国。
新课导入:请同学们欣赏几幅漫画,说一说漫画中故事?乐不思蜀石崇王凯斗富何不食肉糜狗尾续貂刘禅亡国后,在洛阳不思故国,自谓乐不思蜀;西晋贵族石崇、王凯攀比斗富,挑动不良社会风气;晋惠帝司马衷继位后,不知民间疾苦,当百姓受灾,他只能以何不食肉糜对答。
历史人教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一篇历史课文。
本课主要介绍了西晋在280年统一全国后,由于统治腐朽、奢侈浪费,导致国家迅速衰落,最终在316年灭亡。
同时,课文还阐述了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以及这一时期的历史背景和原因。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晋和北方各族的内迁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
同时,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理解历史的发展规律,提高历史素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及其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尊重和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
2.难点:分析西晋衰落的原因,以及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提问法等。
2.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图片、文献资料等。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历史地图,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课的内容,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课文,了解西晋的统一和衰落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现象。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西晋衰落的原因,以及北方各族内迁的影响。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进行总结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5.提问法:教师通过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6.情感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规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7.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
8.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历史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2016年新编)《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主要讲述了西晋在晋惠帝末年爆发的“八王之乱”,导致国家陷入分裂和混乱。
随后,西晋被一支来自北方的民族——匈奴所灭。
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崩溃过程,认识北方各族的内迁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西晋时期的具体历史事件和相关历史人物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以及人物之间的联系。
同时,学生对于民族关系的变化和民族融合的过程可能还不太了解,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到我国历史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过程,掌握西晋灭亡的原因;知道北方各族的内迁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西晋灭亡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我国历史的认同感,增强民族自豪感;认识历史的发展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西晋的短暂统一过程,北方各族的内迁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
2.教学难点:西晋灭亡的原因,北方各族的内迁过程及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讲授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地图、历史图片等教学辅助手段,生动展示历史事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简要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本节课的学习。
2.自主学习:让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过程,掌握西晋灭亡的原因。
3.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北方各族的内迁过程及其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分享讨论成果。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解,梳理历史事件的发展脉络。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班级姓名学号______【学习目标】1、概述西晋的兴亡过程,知道“八王之乱”的基本经过。
2、了解北方游牧民族内迁的基本史实。
【重点难点】重点:西晋的建立和统一难点: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活动方案】活动一【自主预习】知识点1西晋的建立266年,司马懿的孙子________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________为都,史称西晋。
他就是晋武帝。
280年,西晋灭________,统一了全国。
知识点2八王之乱________在位时,手握重兵的八个王为了争夺中央政权,先后起兵,在洛阳一带展开长达16年的相互混战,史称“__________”,西晋从此衰落。
幸存的中原人口纷纷逃往南方,形成了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________高潮。
知识点3北方游牧民族的内迁东汉、魏、晋时期,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不断内迁。
原来生活在西北的________和________,由西向东迁入陕西关中。
分布在蒙古草原上的________和________,由北向南迁到山西一带;而________迁到辽宁、陕西及河套地区。
西晋灭亡后,从4世纪初到5世纪前期,北方各族统治者先后建立了许多政权,历史上把北方主要的15个政权,连同西南的成汉,总称为“________”。
4世纪后期,氐族苻氏建立的前秦逐渐强盛并统一了黄河流域,皇帝苻坚任用汉人________为丞相,锐意改革,加强集权,招抚流民,兴办学校,提倡儒学,缓和了前秦境内胡汉之间的对立和矛盾。
活动二【课堂反馈】1.标志东汉末年以来三国分裂割据局面结束的事件是( )A.西晋灭蜀 B.西晋定都洛阳 C.西晋灭吴 D.西晋迁都长安2.公元266年,下列哪一个人物废掉曹魏皇帝,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 ) A.司马懿 B.司马炎C.司马昭 D.司马睿3.洛阳是中国的六大古都之一,所给选项中曾经在此建都的是( )①秦朝②西汉③东汉④西晋A.①② B.②④C.①③ D.③④4.西晋的大臣石崇和国舅王恺斗富,王恺用麦糖洗锅,石崇就用白蜡当柴烧,王恺用丝绸做成长40里的步障,石崇就用织锦花缎做出50里的步障。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是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的第17课。
教材主要讲述了西晋在266年取代魏国,建立起晋朝,并由晋武帝司马炎领导,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然而,由于统治集团的腐朽和皇族内乱,西晋迅速衰落。
同时,北方的各族内迁也对西晋的统治造成了巨大压力。
本课旨在让学生了解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衰落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了解了三国鼎立局面,对于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有一定的认识。
但对于西晋的短暂统一及其衰落过程,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可能还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具体的历史事件中认识西晋的兴衰,以及北方各族的内迁对于西晋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西晋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衰落原因;掌握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分析历史事件,提高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于历史事件的客观评价能力,认识国家统一的重要性。
四. 教学重难点1.西晋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衰落原因;2.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西晋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衰落原因;2.案例分析法:分析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3.讨论法:引导学生对于历史事件进行思考和讨论。
六. 教学准备2.相关的历史资料;3.投影仪、课件等教学设备。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国鼎立局面,激发学生对于西晋统一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课件展示西晋的建立、统一过程及其衰落原因。
让学生了解西晋在266年取代魏国,建立起晋朝,并由晋武帝司马炎领导,实现了短暂的统一。
然后,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让学生了解西晋的衰落过程。
3.操练(10分钟)分析北方各族的内迁对西晋的影响。
让学生了解北方各族的内迁对于西晋的统治造成了巨大压力。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
迁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能说出西晋的建立和八王之乱,少数民族内迁的史实
2.能分析得出西晋快速灭亡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八王之乱与西晋分封制是否有直接关系和西晋速亡原因等问题的讨论中,学会比较分析和归纳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认识到“成由俭败由奢”的道理和民族团结对巩固统一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西晋的建立和八王之乱
【教学难点】
西晋兴亡的原因
教学过程
问题探究:三国后期,三个政权发生了么样的变化?最终统一三。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一、单选题1. 结束三国鼎立局面,重新统一中国的王朝是A. 曹魏B. 东晋C. 西晋D. 前秦【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西晋的有关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265年,司马昭的儿子司马炎废掉魏帝,自称皇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280年,西晋灭吴,统一全国。
ABD没有统一全国,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魏晋南北朝时期,西晋曾经实现了短期的统一。
2. 下列事件发生在西晋时期的是①赤壁之战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③淝水之战④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发生在西晋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选项①赤壁之战,发生在公元208年,不符合题意;选项②少数民族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几百万,符合题意;选项③淝水之战,发生在公元383年,不符合题意;选项④第二代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国,符合题意,因为晋武帝的儿子晋惠帝昏庸无能;因此只有选项②④符合题意,故选D 。
3. 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出现在A. 东汉末年B. 西晋初年C. 西晋末年D. 东晋初年【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信息“我国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晋末年,“八王之乱”导致中原人口大量死亡,幸存者纷纷逃离,其中逃往南方的即数以十万计,形成我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人口大迁徙的高潮;因此只有选项C符合题意,故选C 。
4. 西晋的都城在A. 洛阳B. 长安C. 东京D. 建康【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公元266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自立为帝,改国号为晋,以洛阳为都,史称西晋;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 。
5. 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开始于A. 东汉末年B. 西晋初年C. 前秦时期D. 南朝时期【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北方少数民族陆续内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从东汉末年以来,匈奴、鲜卑、碣、氐、羌等北方和西方的少数民族陆续内迁,到西晋初年,人数达到几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