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正常产褥1
- 格式:doc
- 大小:41.25 KB
- 文档页数:5
正常产褥一、定义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妊娠前状态,包括形态和功能,这一阶段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
二、产褥期母体的生理变化1. 生殖系统:产褥期变化最大的是生殖系统,其中又以子宫的变化为最大。
子宫复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前的状态的过程,称为子宫复旧。
(1)宫体肌纤维缩复:子宫复旧不是肌细胞数目减少,而是肌细胞缩小,随着肌纤维不断缩复,子宫体积及重量均逐渐减少。
分娩结束时——1000g产后1周——妊娠12周大小——500g产后10日——降至骨盆腔内产后2周——300g产后6~8周——正常非孕期大小——50~60g(2)子宫内膜再生:胎盘、胎膜从蜕膜海绵层分离娩出后,遗留的蜕膜因白细胞浸润而分为两层:表层发生变性、坏死、脱落,随恶露自阴道排出。
深层即子宫内膜基底层逐渐再生新的功能层,整个子宫的新生内膜缓慢恢复。
约于产后第3周,胎盘附着部位以外的宫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修复。
胎盘附着部位全部修复需至产后6周。
(3)子宫血管变化:胎盘娩出后,胎盘附着面立即缩小至手掌大,面积仅为原来一半,导致开放的螺旋动脉和静脉窦压缩变窄,数小时后血管内即可有血栓形成,从而出血逐渐减少直至停止。
若胎盘附着面被新生内膜修复期间,因复旧不良出现血栓脱落,可引起晚期产后出血。
非胎盘部位妊娠期增加的大血管发生玻璃样变,逐渐吸收。
(4)宫颈及子宫下段变化宫颈:胎盘娩出后:宫颈外口呈袖口状,产后2~3日:宫口仍可容2指,产后1周:宫颈内口关闭,宫颈管形成,很难通过1指;产后4周:宫颈完全恢复至正常形态。
初产妇的宫颈外口由圆形(未产型)变为“一”字形横裂(已产型)子宫下段:产后子宫下段收缩,逐渐恢复为非孕时的子宫峡部阴道、外阴的变化。
2. 乳房:泌乳。
吸吮刺激促进垂体释放PRL反射性引起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缩宫素使乳腺腺泡周围的肌上皮细胞收缩,使乳汁从腺泡通过导管排至乳窦而喷射出乳汁),所以,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
正常产褥【概念】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妊娠前状态,包括形态和功能,这一阶段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临床表现】1、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产后体温一般多在正常范围。
有些产妇产后24小时内体温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过38度,这可能与产程延长或过度疲劳有关。
未母乳喂养的产妇或未做到及时有效的母乳喂养,通常于产后3~4天因乳房血管、淋巴管极度充盈可有发热,称为泌乳热。
产后脉搏在正常范围内,略缓慢,与子宫胎盘循环停止及卧床休息有关,一般产后1周恢复正常。
产后由胸式呼吸恢复为胸腹式呼吸。
2、褥汗产褥早期皮肤排泄功能旺盛,出汗多,尤其以夜间睡眠和初醒时更明显,一般一周内可自行好转,不属病态。
3、产后宫缩痛产褥早期因子宫收缩,常引起阵发性的腹部剧烈疼痛,尤其是经产妇更为明显,称为产后宫缩痛。
一般持续2~3天后会自动消失。
4、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子宫收缩变得圆而硬,宫底在脐下一横指。
产后第一天因宫颈外口升至坐骨棘水平,使宫底稍上升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10天子宫降入骨盆腔内。
5、会阴产后会阴可有轻度水肿,一般于产后2~3天自行消退,若有会阴侧切伤口或撕裂修补者,会阴处常有疼痛。
6、恶露产后随子宫蜕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处蜕膜的脱落,患有血液、坏死蜕膜等组织经阴道排除,称为恶露。
恶露分为:(1)血性恶露:色鲜红,含大量血液,量多,有时有小血块。
有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
持续3~4天,子宫出血量逐渐减少,浆液增加,转变为浆液恶露。
(2)浆液恶露:色淡红含多量浆液。
少量血液,但有较多的坏死蜕膜组织、宫颈粘液宫腔渗出液,且有细菌。
持续10天左右,浆液逐渐减少,白细胞增多,变为白色恶露。
(3)白色恶露:黏稠,色泽较白。
含大量白细胞、坏死蜕膜组织、表皮细胞及细菌等。
持续3周干净。
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持续4~6周,总量约250~500ml,个体差异较大。
【辅助检查】除进行产后常规体检外,应作血、尿常规检查。
第八章正常产褥概念: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称为产褥期,一般规定为6周。
第一节产褥期母体变化一、生殖系统的变化1、子宫:子宫变化最大子宫复旧: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子宫于产后6周恢复到孕前大小。
2、阴道、外阴的变化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阴道腔逐渐缩小会阴轻度撕裂或会阴侧切缝合后,多在产后3~4日内愈合3、盆底组织的变化产褥期内盆底肌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时的状态盆底损伤严重、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分娩次数多——阴道壁脱垂、子宫脱垂二、乳房的变化产后乳房的主要变化是泌乳吸吮是保持乳腺不断泌乳的关键环节排空乳房也是维持乳汁分泌的重要条件保证产妇休息、足够睡眠和可口营养丰富饮食,避免精神刺激三、循环系统及血液的变化产后72小时内,产妇循环血量↑15%~25%产后72小时需注意预防心衰的发生(易致心衰三期:32~34周、分娩期、产后72小时)产褥早期高凝,产后2~4周恢复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血沉↑:产后3~4周恢复正常四、消化系统的变化妊娠期:胃肠道肌张力、蠕动减弱,产后2周恢复;胃液中盐酸少,产后1~2周恢复产褥期:腹肌、盆底松弛及肠蠕动减弱→产后便秘五、泌尿系统的变化产后一周尿量增多妊娠期肾盂及输尿管扩张,产后2~8周恢复易致尿潴留六、内分泌系统的变化不哺乳:产后6~10周恢复排卵、月经复潮哺乳:产后4~6月恢复排卵、注意:产后42天开始避孕第二节产褥期临床表现1、生命体征(T、P、R、BP)T 一般不﹥38℃泌乳热一般持续4~16小时产乳最初24小时可有37.8~39℃P 1周后降为孕前水平R 由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BP 正常产妇变化不大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血压于产后下降2、子宫复旧胎盘娩出后:宫底在脐下一横指产后第一日:宫底在平脐之后每日下降1~2cm产后10日降入骨盆腔,腹部摸不到3、产后宫缩痛4、5第三节产褥期处理产后2小时内:极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子痫、心衰,需在产房内严密观察。
第八章正常产褥一、判断题1.产褥期子宫复旧是由于子宫肌细胞缩小(肌细胞胞浆蛋白质被分解排出,胞浆减少,而不是肌细胞数目减少)。
( √ )2.约在产后10日,除胎盘附着部位外,官腔表面均由新生内膜修复。
( ╳ )3.宫口于产后7日仍可容2指。
( ╳ )4.约在产后5周阴道粘膜重新出现皱襞。
( ╳ )5.外阴轻度水肿于产后2~3日内自行消退。
( √ )6.产后宫缩痛于产后3~4日出现,持续1周后自然消失,多见于初产妇。
( ╳ )7.正常恶露有血腥味,但无臭味,总量为250~500ml,持续4~6周。
( √ )8.产褥早期皮肤排出大量汗液,于产后1周内自行好转,不属病态。
( √ )9.大剂量口服己烯雌酚数日可用于催乳。
( ╳ )10.溴隐亭口服对已有大量乳汁分泌而需停止哺乳者,效果满意。
( √ )11.产后不哺乳的产妇,通常在产后3个月月经复潮。
( ╳ )12.产后访视至少2次。
( ╳ )二、选择题1.正常产褥期为产后:CA.2周B. 4周C.6周D. 9周E.13周2.下列哪项为异常恶露;CA.产后第3天,恶露有血腥味,不臭B.产后第4天,血性恶露中有坏死蜕膜C.产后第9天,血性恶露D.产后第9天,浆液性恶露E.产后两周白色恶露三、名词解释1.产褥期定义:是指产妇分娩后到产妇机体和生殖器基本复原的一段时期,一般需要6-8周。
2.什么是恶露:产后,随着子宫内膜(特别是胎盘附着地方的内膜)脱落,子宫分泌的黏液等也随之从阴道内流出,称恶露。
一般情况下,恶露大约在产后3周左右干净。
四、填空题1.产后 7 日内所分泌的乳汁为初乳,产后 7~14 日所分泌的乳汁为过渡乳,产后 14 日以后所分泌的乳汁为成熟乳。
2.产后腹壁明显松弛,腹壁紧张度恢复约需 6~8 周。
3.产后的脉搏略缓慢,每分钟为 60~70 次。
4.血性恶露约持续 3~4 日,逐渐转为浆液恶露,约2周后变为白色恶露,约持续2~3周干净。
5.退乳可用溴隐亭 2.5 mg,每日2次,连用14日,效果满意。
正常产褥
概 念 •从分娩结束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
•包括功能和形态,一般规定为6周
•心血管功能、心理功能的恢复可能需要数月
产褥期母体变化(生殖系统的变化)
子宫的变化 • 子宫变化最大
• 子宫复旧
• 子宫于产后6周恢复到孕前大小
阴道 、外阴的变化 • 阴道壁肌张力逐渐恢复
• 阴道腔逐渐缩小 • 会阴轻度撕裂或会阴侧切缝合后,多在产后
3~4日内愈合
盆底组织的变化 • 产褥期内盆底肌可能恢复至接近未孕时的状态
病因
• 盆底损伤严重
• 过早参加重体力劳动
• 分娩次数多
结果
• 阴道壁脱垂
• 子宫脱垂 产褥期母体变化(乳房的变化)
产褥期母体变化(乳房的变化) 避免精神刺激 营养丰富饮食 足够睡眠 适当休息
不断排空乳房
吸吮
有利于产生 足量的乳汁
母乳喂养对母儿均有益
产褥期母体变化(循环系统及血液的变化)
•产后72小时内,产妇循环血量↑15%~25%
•产后72小时需注意预防心衰的发生
•产褥早期高凝,产后2~4周恢复
•红细胞、血红蛋白、白细胞、血小板↑
•血沉↑:产后3~4周恢复正常
产褥期母体变化(消化系统的变化)
•妊娠期:胃肠道肌张力、蠕动减弱,产后2周恢复
•胃液中盐酸少,产后1~2周恢复 •产褥期:腹肌、盆底松弛及肠蠕动减弱→产后便秘
•
产褥期母体变化(泌尿系统的变化)
产褥期母体变化(内分泌系统的变化) •不哺乳:
–产后6~10周恢复排卵
–月经复潮
•哺乳:
–产后4~6周恢复排卵
•注意:产后42天开始避孕
产褥期临床表现
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生命体征(T 、P 、R 、BP )
•T •一般不﹥38℃
•泌乳热一般持续4~16小时 •产乳最初24小时可有37.8~39℃
•P •1周后降为孕前水平
分娩过程中
膀胱受压
粘膜水肿、充血肌
张力降低
对膀胱内压的 敏感性降低 外阴切口疼痛 尿潴留
•R •由胸式呼吸变为胸腹式呼吸
•BP •正常产妇变化不大
•妊娠期高血压产妇的血压于产后下降
•
•子宫复旧
•产后宫缩痛
•恶露
•褥汗
生命体征
子宫复旧
•胎盘娩出后:宫底在脐下一横指
•产后第一日:宫底在平脐
•之后每日下降1~2cm
•产后10日降入骨盆腔,腹部摸不到
产后宫缩痛
•产后1~2天出现
•持续2~3天消失
•多见于经产妇
•哺乳时反射性加重
•不需特殊用药
恶露(Lochia)
•产后子宫蜕膜脱落,含有血液、坏死蜕膜、上皮细胞、细菌等经阴道排出,称恶露
•血性恶露•浆液恶露•白色恶露
•持续时间•产后最初3日•产后4~14日•产后14日以后
•颜色•红色•淡红色•白色
•内容物•大量血液、少量
胎膜、坏死蜕膜•少量血液、坏死
蜕膜、宫颈粘液、
细菌
•坏死退化蜕膜、
表皮细胞、大量白
细胞和细菌等
•
产褥期处理
•产后2小时内:极易出现严重并发症,如产后出血、子痫、心衰,需在产房内严密观察
–生命体征(BP、P等)
–子宫收缩及出血情况
–协助产妇早接触,首次哺乳
产褥期处理
•饮食
–自然分娩:产后1小时进流食或清淡饮食、半流食
–剖宫产后:8小时后进全流食,次日半流食,排便后进普通饮食–注意营养、热量、水分
•排尿与排便
–排尿:产后4小时内排尿
–困难用热水熏洗外阴、肌注新斯的明、留置导尿
–防便秘:多吃蔬菜、早下地、润肠
产褥期处理
•观察子宫、观察恶露
•会阴处理
–每日检查:会阴伤口有无红肿,硬结及分泌物
–会阴擦洗2次
–会阴水肿时40%硫酸镁湿敷
–产后3~5日拆线,若伤口感染,应提前拆线引流,定时换药•观察情绪变化
产褥期处理
•乳房护理
•乳胀•哺乳前湿热敷
•频繁哺乳、排空乳房
•催乳•用猪蹄2只炖烂吃肉喝汤•多进汤汁食物
•针刺穴位
•退奶•最简单的退奶方法是停止哺乳•目前不推荐用雌激素或溴隐亭退奶
•
产褥期保健
•注意饮食起居
•适当活动及做产后健身操•计划生育指导,及时避孕•产后访视(3次产后访视):•出院后3日
•产后14日
•产后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