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材料题
- 格式:doc
- 大小:63.00 KB
- 文档页数:4
七年级上历史复习题一、选择题1.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了以下哪项政策?A. 焚书坑儒B. 推行郡县制C. 建立科举制D. 实行分封制2. 唐朝时期,以下哪位皇帝开创了“开元盛世”?A. 唐太宗B. 唐玄宗C. 唐高宗D. 唐德宗3. 明朝时期,以下哪项科技成就代表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A. 造纸术B. 印刷术C. 指南针D. 火药二、填空题1. 公元前221年,________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
2. 唐朝时期,________是著名的高僧,他曾西行取经,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3. 明朝时期,________是著名的航海家,他七次下西洋,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三、简答题1. 请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的郡县制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2. 请简述唐朝时期“开元盛世”的主要表现及其历史意义。
3. 请简述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历史背景及其对中国和世界的影响。
四、论述题1. 论述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发展及其对中国古代社会的影响。
2. 论述明朝时期“永乐大典”编纂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贡献。
五、材料分析题1.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唐朝时期“贞观之治”的特点及其对唐朝历史发展的影响。
材料:唐朝贞观年间,唐太宗李世民采取了一系列政策,如减轻赋税、整顿吏治、推行科举等,使得国家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社会安定,被称为“贞观之治”。
2. 阅读以下材料,分析明朝时期“永乐大典”编纂的意义及其对中国古代文化的影响。
材料:明朝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下令编纂《永乐大典》,该书收录了大量古代文献,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百科全书,对后世的学术研究和文化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题一、选择题1.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的造纸术,最早出现在哪个朝代?A. 秦朝B. 汉朝C. 三国时期D. 唐朝2.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不属于春秋五霸?A. 齐桓公B. 晋文公C. 楚庄王D. 秦始皇3.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是:A. 秦朝B. 汉朝C. 唐朝D. 宋朝4. “丝绸之路”的开通,促进了中西方的交流,其主要路线是:A. 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到达西域B. 从长安出发,经过四川,到达印度C. 从长安出发,经过云南,到达东南亚D. 从长安出发,经过山东,到达朝鲜5. 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是由谁主持修建的?A. 李冰B. 张骞C. 司马迁D. 王羲之二、填空题1. 公元前221年,________统一六国,建立了秦朝。
2. 我国古代四大发明包括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__________。
3. 唐朝时期,日本派遣的使节被称为__________,他们学习了唐朝的文化和技术。
4.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了__________。
5.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在位期间,进行了__________,加强了对西藏地区的统治。
三、简答题1. 简述秦始皇统一六国后,采取了哪些措施巩固统一?2. 描述一下唐朝时期的对外交流情况。
3. 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的主要目的是什么?4.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对西藏地区实施了哪些政策?四、论述题1. 论述春秋战国时期,各国争霸的历史背景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2. 分析唐朝盛世的原因及其对中国历史发展的贡献。
五、材料分析题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始皇二十六年,秦并天下,为三十六郡。
”材料二:《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贞观年间,国力强盛,四夷宾服。
”问题: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析秦朝和唐朝在统一和对外关系方面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题汇总复习专项难题测试题(4)一、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依据材料一写出秦朝的都城是。
在如图中填出秦朝疆域四至点。
(2)根据材料一《秦朝疆域图》可知,秦朝对地方的统治与西周时期有什么不同?材料二(3)请结合所学,完善空白处所填内容。
依据材料二,说出秦朝所创立的政治制度。
材料三(4)根据材料三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是什么?【答案】(1)咸阳东:东海;南:南海;西:陇西;北:长城一带。
(2)西周:分封制;秦朝:郡县制。
(3)丞相、地方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4)统一文字,统一货币;【详解】(1)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221年,秦国完成了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秦朝的疆域,东至东海,西到陇西;北至长城一带,南达南海。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西周实行分封制对地方进行管辖;在地方上,秦朝进一步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分封制,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秦朝统一后,创立了大一统的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中央的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皇帝之下,设有中央政府机构,由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统领;在地方上,建立由中央直接管辖的郡县制。
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4)依据材料三七种文字变为一种文字;六种货币变为一种货币。
可知反映的的统一文字,统一货币。
结合课本所学,秦朝统一后,秦始皇为消除文字上的差异,命丞相李斯等人统一问题,制定笔画规整的小篆,作为通用文字颁行全国;废除六国的货币,以秦朝的圆形防控半两钱作为标准货币,在全国流通。
2.改革是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
——《史记•商君列传》材料二廷尉李斯议曰:“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
1.连线题:(请将下列相关联的内容用线连起来)(1)朝代人物事件商齐桓公“有功于民”周晋文公牧野之战齐李冰尊王攘夷晋汤城濮大捷秦武王都江堰(2)朝代人物事件公元前2070 年秦孝公秦统一六国公元前1046 年项羽夏朝建立公元前356 年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公元前221 年武王巨鹿之战公元前209 年禹商鞅变法公元前207 年嬴政西周建立(3)成语故事退避三舍桂陵之战赵括围魏救赵巨鹿之战晋文公纸上谈兵城濮之战勾践卧薪尝胆鸿门宴孙膑破釜沉舟长平之战项羽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吴越争霸刘邦项羽材料题尧舜禹禅让制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评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 -—孙中山材料二:相传,尧年老的时候,在部落联盟会议上提出后继人问题,有人推荐共工,尧虽不同意,但还是让他担任工师之职,以考验其才能,结果不行,大家又推荐舜,说他能干,于是舜协助尧20年,又代摄行政事8年,得到各方面的锻炼,尧死后,舜才正式主持联盟的事物。
(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什么?他和谁共同被尊奉为什么?黄帝。
炎帝。
称为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
(2)、从材料二可以看到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被称为什么?什么事件之后,这种制度被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或夏传子,家天下)治水问题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材料二: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苍天,尽是此公赐予;万里归一汇。
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四川灌县都江堰二王庙楹联请回答:(1)、材料中的“太守"“公”是指哪个历史人物?他是什么时期的人?李冰战国时期(2)、材料中的“太守”的主要历史功绩是是修筑了什么工程?该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是什么?都江堰防洪灌溉(3)该工程的修建有什么样的历史地位?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消除了岷江水患,灌溉了大片农田,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为秦的统一奠定了基础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直到今天,还发挥着极大的作用,造福人民。
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题汇总复习的专项培优练习题(含答案一、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1.阅读如图,回答问题。
(1)根据图一指出西周统治者在他的统治范围内实行的制度叫什么?(2)春秋战国时期被称为我国古代历史上的“大变革时代”。
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谁主持变法的?这次改革对秦国起到了什么作用?(3)结合所学知识,请说出秦朝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
(4)秦王朝仅存15年就灭亡了,成了中国历史上一个短命王朝。
秦朝速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想一想秦朝速亡的教训,你认为治理国家最重要的是什么?【答案】(1)分封制(2)商鞅;经过商鞅变法,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3)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4)秦的暴政;统治者要让统治稳固就要做到政治清明、勤政爱民;爱惜民力,轻徭薄赋【详解】(1)依据图一“周初形势图”中要燕、齐、鲁、宋等诸侯国,可以是西周的分封制。
结合课本所学,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巩固疆土,周王实行分封制。
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地,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建立诸侯国。
(2)依据课本所学可知,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变法;经过商鞅变法,推行一系列改革措施,秦国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不断加强,发展成为战国后期最强大的封建国家,为秦的统一奠定基础。
(3)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从公元前2130年到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先后攻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完成统一大业,建立秦朝,定都咸阳。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秋战国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秦朝。
(4)依据课本所学可知,秦朝建立,秦始皇推行暴政,实行繁重的徭役,沉重的赋税、严苛的法律;秦始皇死后,继位的秦二世更残暴。
激化了社会矛盾,农民阶级不断起来反抗,最终农民起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依据秦朝灭亡的教训,统治者要让统治稳固就要做到政治清明、勤政爱民;爱惜民力,轻徭薄赋。
七年级历史上材料题一七年级上册历史材料分析一(2010-01-01 08:02:50)转载标签:材料分析北语中央集权分类:历史·文学本业汉武帝江南杂谈历史材料分析1.(1)六字炳千秋,十四县民命苍天,尽是此公赐予;万里归一汇,八百里青城沃野,都从太守得来。
──四川灌县都江堰二王庙楹联(2)始知李太守,伯禹亦不如。
请回答:(1)材料中的“公”“太守”是指哪个历史人物?(2)上述人物的主要历史功绩是主持修筑了什么水利工程?在我国的哪一条江上?你认为该水利工程在当时的功能有哪些?(3)该水利工程对当地产生了怎样的影响?(8分)(4)说说2003年6月1日正式下闸蓄水的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建成后将在哪些方面发挥效益?2、观看两幅图片后,回答下列问题:(1)伴随着张骞出使西域,丝绸之路开通了。
那时的西域是指现在的什么地方?(2分)张骞第一次出使西域的时间、目的及其意义是什么?(4分)(2)按由东向西的顺序写出该路线所经主要地点。
(4分)该路线的开通,反映了西汉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2分)(3)西汉为保证“丝绸之路”畅通设置什么机构或官职?有何意义?(4分)(4)今天的亚欧大陆桥东起连云港,西至鹿特丹,被誉为“现代丝绸之路”。
请分析一下亚欧大陆桥的经济、政治意义?(4分)另一考法:(1)以上两图反映的是汉武帝时期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2)这一历史事件在的当时产生了怎样的作用?(4分)(3)该历史事件促使西汉政府于公元前60年设置了什么机构?(2分)它设置的职能和意义分别是什么?(6分)3.造纸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杰出贡献。
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东汉以前我国书写材料的演变。
(4分)(2)“蔡侯纸”出现于哪一个朝代?(2分)它使用的原料有哪些?(4分)(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造纸术的发明与改进,对人类文明的进步产生了重大影响?(4分)(4)今天,人们大力提倡使用“再生纸”(将废旧纸张或纸制品回收,经过加工,重新制造出符合一定质量标准的纸),又有什么重要意义?(4分)4、帝曰:“夫名不正、言不顺,则礼乐不可兴。
材料题1.阅读下列材料:(18分)材料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史记》材料二: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
——《魏书》请回答:(1)材料一是《史记》引用的战国时期哪一政治家的言论?举例说明他“不法古”的一些做法。
(8分)(2)材料二的“诏”令(禁用鲜卑语)是谁颁布的?你还能举出他改革的其他措施吗?(8分)(至少举出三项)(3)从社会发展的角度,你怎样看待上述二人的历史作为?(2分)2.见图回答:(12分)(1)图中的帝王是谁?他接受了董仲舒的什么治国主张?起了什么作用?(6分)(2)前段时间,中央台综合频道热播有关这一帝王的电视剧。
假如请你编写关于他的历史课本剧,你认为除了上述措施以外,他的哪些历史功绩还可以在剧中出现?请举例说明(至少举出三项)(6分)3.(10分)阅读下列材料:“江南之为国盛矣……渔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请回答:(1)材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背景因素是什么?对后世有什么影响?(6分)(2)结合课本回答,为什么“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2分)(3)为什么说“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2分)三、简述秦始皇为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及军事上分别采取什么措施?(10分)21、填空题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灿烂辉煌。
商周时期青铜铸造技术高超,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_;战国时期,李冰父子在岷江流域主持修建了大型水利工程_____________,至今仍发(填写人物)改进了造纸术,大大提高了纸的产量和质量,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的交流发展贡献巨大;东汉“神医”_____________研制成全身麻醉剂“麻沸散”,大大减轻了患者在外科手术时的痛苦,是世界医学史上的创举;南北朝时期著名农学家贾思勰写成《_____________》一书,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材料分析题训练1.材料一: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唯有我先。
———孙中山材料二:材料三:(1)材料一中的“轩辕”指的是谁?(2)是哪两个部落联合起来平定了蚩尤部落?(3)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这个人物对人类做出哪些贡献?被后人尊称为什么?2.材料一:夏朝的国王把人当做坐骑,还把自己比为太阳,人们对他恨之入骨,纷纷咒骂他。
材料二:后赋税以实鹿台之钱,而盈巨桥之粟。
(1)材料二出自哪部书?(2)材料一中所描写的“夏朝的国王”和材料二中所描写的“商朝的国王”分别是谁?(3)他们的所作所为最终导致了怎样的后果?给你的启示或者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3.材料一: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
——《论语》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商鞅材料三:(1)材料一,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
采取了哪些措施发展本国的势力?(改革措施)这些措施起到了什么作用?(2)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的意思是什么?商鞅变法是在什么时间进行的?是在谁的支持下开始变法的?变法的内容是什么?具有什么作用?(3)材料三是描绘了什么场景?请说说:战国时期的各国变法是当时社会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材料一: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材料二:(1)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他被世界和平理事会定为什么?(2)作者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他创作了一种新体诗歌是什么?他的代表作是什么?(4)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我国的哪个传统节日和这位诗人有关?(6)结合材料,谈谈你觉得应该学习他什么样的品质?5.材料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论语》(1)上图的人物是谁?(2)他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他所创立的学说在战国时期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谁?(3)他的主张是什么?(4)他对教育的贡献有哪些?(5)请用一句话评价该人物?(6)读了材料一的三句话,你受到什么启发?6、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材料二: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1)料一的这句话是谁说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2)材料二的人物是谁?你如何评价他?(3)材料三、材料四、材料五反映了秦朝的哪些方面的措施?(4)这些措施的实施有何积极作用?7.材料一:材料二:壮士不死则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是什么?领导者是谁?这一事件发生的原因是什么?(2)材料二的这句话出自哪?是哪位农民领袖说的话?(3)请说出这次起义的时间和地点?(4)请用一句话来评价这次农民起义?8.材料一:材料二:(1)材料一中的中间人物是哪位皇帝?请你结合史实谈谈他在位时的统治措施有哪些?(2)材料二反映的是什么场景?我国古代最高的学府是什么?其地点在哪?其主要教材是什么?(3)材料二的现象说明了什么?9.材料一: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一章:古代文明的起源1. 人类最早出现在哪个地区?回答:人类最早出现在非洲地区。
2. 古代文明的标志是什么?回答:古代文明的标志是城市的出现。
3. 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哪些?回答:古代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埃及、巴比伦、印度河流域和中国。
4. 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哪里?回答:中国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是黄河流域。
第二章:古代中国的奴隶社会1.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代表性文化遗址是哪个?回答: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代表性文化遗址是兵马俑。
2.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什么?回答: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是农业。
3. 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谁?回答: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天子。
4. 周朝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哪个时期?回答:周朝是中国古代奴隶社会的晚期。
第三章:古代中国的封建社会1.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代表性文化遗址是哪个?回答: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代表性文化遗址是故宫。
2.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划分是什么?回答: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社会等级划分是士农工商。
3.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谁?回答: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最高统治者是皇帝。
4. 南京是哪个朝代的都城?回答:南京是明朝的都城。
第四章:古代中国的多民族国家1. 蒙古帝国的创始人是谁?回答:蒙古帝国的创始人是成吉思汗。
2. 元朝是哪个民族建立的?回答:元朝是蒙古族建立的。
3. 元朝的都城是哪个城市?回答:元朝的都城是大都(今北京)。
4. 明朝的创始人是谁?回答:明朝的创始人是朱元璋。
以上是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的复试题及答案,希望对你的复有所帮助!。
七年级上册历史学科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一章:人类的起源和文明的发展1. 人类起源的科学依据是什么?简要说明。
答:人类起源的科学依据是人类学和考古学的研究成果。
通过对化石、遗址和文化遗物的发掘和研究,科学家们得出了人类起源于非洲并逐渐迁移到其他地区的结论。
2. 请简述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主要特点。
答:旧石器时代是人类最早的文化时期,主要特点是使用石器作为主要工具,生活方式以狩猎和采集为主。
而新石器时代则是人类进步的阶段,人们开始使用磨制工具,农业和畜牧业的发展使人类社会出现了定居和农耕文明。
3. 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有哪些重大影响?答:农业的出现对人类社会有以下重大影响:首先,农业的发展使人类社会从游牧生活转变为定居生活,形成了农耕文明。
其次,农业生产的增加使人口增加,逐渐形成了城市和国家。
同时,农业的发展也推动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兴起,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第二章:古代文明的兴起1. 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埃及文明的主要特点是封建制度的建立、宗教的盛行、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以及建筑和艺术的繁荣。
埃及文明以尼罗河流域为中心,通过灌溉农业取得了丰富的农产品,社会经济相对稳定,人民生活较为富裕。
2. 汉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经济特点是什么?答:汉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央集权制,皇帝作为最高统治者,设立各级官员来管理国家事务。
社会经济方面,汉朝实行封建制度,农业是主要经济活动,手工业和商业也有一定发展。
3. 印度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答:印度古代文明的主要特点是种族和宗教多样性、种姓制度的建立、和的兴起以及数学和医学的发展。
印度古代社会分为种姓制度中的四个等级,宗教对人们的生活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印度数学和医学也有很高的造诣。
第三章:古代希腊和罗马文明1. 希腊城邦的特点是什么?答:希腊城邦的特点是政治独立性、城邦自治、公民参与政治决策以及文化繁荣。
希腊城邦是由一个个独立的城市国家组成的,每个城邦都有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法律体系,公民有权参与政治决策,希腊文化也在这种环境下繁荣发展。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资料1【第一章中华文明的起源(1-12)】1、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P22、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P23、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生活的时间和地点P1.3.44、从猿到人的演变过程中,劳动起了决定作用。
P25、北京人使用天然火,山顶洞人懂得人工取火并已经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
P4—56、北京人过群居生活,山顶洞人过氏族生活P57、河姆渡人生活在长江流域、半坡人生活在黄河流域,都已经使用磨制石器P7—88、河姆渡人栽培水稻,半坡人种粟,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
P7—89、大汶口文化晚期中出现了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
P7—P810、炎帝、黄帝部落结成联盟,形成了日后的华夏族,炎帝、黄帝被尊奉为华夏族的祖先。
P1211、被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初祖”的是黄帝。
P1312、尧舜禹的“禅让”:民主推选部落联盟首领的方法。
P14【第二章夏商西周春秋战国(13-40)】14、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这是我国历第一个奴隶制王朝。
P1515、汤灭夏,建立商朝,盘庚迁殷后,商朝统治稳定。
P2116、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经牧野之战灭商,建立周朝,定都镐。
P2317、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对各地的统治。
P23—2418、公元前771年,西周灭亡。
P2419、商朝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现的的青铜器,湖南宁乡出土了造型奇特的四羊方尊P2620、“三星堆”文化遗址出土的青铜面具、大型青铜立人像、青铜神树等引起了中外人士的瞩目。
P2721、农业、畜牧业、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形成了我国夏、商西周灿烂的青铜文明。
P2722、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史称“东周”。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P3023、春秋五霸: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夫差、越王勾践。
P30—3224、齐桓公提出“尊王攘夷”的口号。
P3125、决定晋文公成为中原霸主的战役是城濮之战。
P3226、战国七雄:齐、楚、秦、燕、赵、魏、韩《战国形势图》P3327、公元前260年,秦赵之间发生了长平之战,赵军大败,从此东方六国再也无力抵御秦军的进攻。
七年级上册历史复习材料题1( P34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回答问题:(1)上述内容出自哪一作品?作者是谁?他生活在什么时期的哪个国家?——《离骚》、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2)他创作的新体诗歌被后人称为?——楚辞体。
(3) 这两句诗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怀?——热爱祖国,同情劳动人民的情怀。
(4)他与什么节日有关?人们用什么样习俗纪念他?——端午节。
划龙舟、吃粽子。
(5)我们应该向他学习什么?——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命运的前途、敢于同邪恶势力作斗争,至死不屈的精神,为理想、真理执着追求、探索奋斗。
2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
材料二: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回师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①“卫鞅”是谁?他变法的目的是?商鞅确立封建统治,发展封建经济。
②材料一与材料二之间有何联系?材料二中的秦王是谁?“扫六合”是什么意思?起止时间?有何意义?联系:商鞅变法为秦国扫灭六国建立统一国家奠定的坚实物质基础。
秦王:秦始皇(或嬴政)“扫六合”的意思:灭六国统一中国。
起止时间:前230年——前221年。
“扫六合”意义(秦朝建立的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封建国家,开创了大一统局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
③“卫鞅”变法使国家强大了,那为什么还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商鞅变法废除了没有军功的旧贵族的特权,触犯了他们的利益,所以遭到贵族强烈反对。
④秦孝公死后,商鞅最终被处死,可商鞅制定的新法并未废止,而是继续在秦国推行。
你能分析一下商鞅变法成功的原因吗?成功原因:(1)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符合人民心愿和国情。
(2)统治者支持.(3变法者决心和才干。
(4)措施得当,策略正确。
⑤秦始皇采取了什么首创制度巩固国家?创立了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
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在地方推行郡县制。
(6)秦始皇采取哪些措施加强全国经济交流和文化发展?统一度量衡、货币和文字;开凿灵渠。
(7)如何看待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为了巩固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加强思想的控制,出发点是好的。
但是采取了"焚书坑儒"的办法,虽然在一定程度和一定的时期内能控制人民的思想,维护国家的统一,但是却扼制了人民的思想,摧残了文化,这一手段又是残暴的、愚蠢的和消极的,不利于国家的思想文化的发展和国家的长治久安,不能从根本上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8)分封制和秦朝实行的制度虽然不同,但在当时都起到了巩固统一的作用,从中你得到了怎样的认识?国家制定政治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创新。
3.( P37)“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这是谁说的话?这三句话对你学习有什么帮助或指导?——孔子。
教育我们要不断总结和向别人学习好的学习方法,要具有老老实实和谦虚好学的态度,才能学有所成。
[2]我们应怎样评价他?孔子是我国古代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3]他(儒家)的思想主张是什么?他的思想对后世有何影响?——核心是“仁“,反对苛政的任意刑,倡导以德治国。
影响:他的学说后来被封建统治者利用和改造,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思想。
[4]儒家何时开始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西汉汉武帝采纳的董仲舒“罢出百家,独尊儒术”开始。
[5]孔子在教育方面的突出贡献是什么?——创办私学,广收门徒;有益的教学经验和学习方法(因材施教、温故知新、老老实实、谦虚好学)。
4 材料一:郭沫若说:“书籍被烧,其实还在其次,春秋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董仲舒《天人三策》材料三:兴办太学图。
①材料一中“致命打击”指的是哪一事件?这件事的目的是什么?事件:秦始皇焚书坑儒。
目的:秦始皇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②材料一中的“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当时为什么能出现这种现象?历史现象:百家争鸣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急剧变化,许多问题急待解决,各派纷纷著书立说,发表意见,并互相争论。
③秦始皇和汉武帝的治国理念分别是什么?在对待儒家学说上秦始皇和汉武帝态度有什么不同?相同目的和实质分别是什么?各起到了怎样的作用?产生了怎样的不同结果?治国理念:秦始皇是法家,汉武帝是儒家思想。
不同:秦始皇焚书坑儒,手段粗暴野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相同目的:加强思想控制和中央集权相同实质都是文化专制。
结果:秦始皇焚书坑儒加速了秦朝灭亡;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儒学为正统,促进了大一统的形成与巩固。
④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有何影响?使儒家学说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巩固了大一统,促进了儒学和文化教育事业发展,但不利于学术思想的全面发展。
⑤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儒家学说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政治上利于国家稳定,经济上减轻人民负担,促进经济发展,文化上利于教育、文学艺术发展。
5.有人说秦始皇是杰出的政治家,也有人说他是一位暴君。
面对众说不一的千古一帝,请你用史实给他一个公正客观的评价。
通过对秦始皇的评价,你能正确地认识自己吗?功绩:秦始皇灭亡六国完成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统一;秦始皇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创立了一套封建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统一度量衡文字。
过错:焚书坑儒,秦的暴政,繁重的徭役,残酷的刑罚,赋税也很重。
总结:秦始皇功大于过,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
6.材料1 秦朝农民每年要将收获的2/3以上交给国家,长年在外服役的有二三百万人。
那时候,所有壮年男子都去打仗或服劳役,妇女也被迫转运军粮。
材料2 秦朝时死刑种类很多,共有十多种,如腰斩、车裂等。
还有"族诛"和"连坐"等。
人民动不动就要受到刑法的处治。
材料3 王侯将相,宁有种乎?(1)材料1、2反映了什么社会现象?反映了秦朝赋税、徭役、兵役繁重,刑法残酷。
(2)材料3中的话是谁讲的?他讲这些话是为了什么?陈胜,为了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
(3)材料1、2与材料3之间有何联系?正是由于秦的统治残酷,激起人民的反抗,所以陈胜号召大家举行起义,推翻秦朝。
(4) 如果陈胜、吴广在前往渔阳戍边途中,没有遇到大雨,秦末农民战争还会爆发吗?还会爆发。
因为秦朝的暴政使人民无法生存,这就决定了农民起义迟早要爆发7、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中西交往的通道。
后来,汉朝设立西域都护,对西域进行政治、军事管理,在通往中亚、西亚的路线上修道路、设驿站、筑长城,为来往使团、商旅提供食宿、交通和安全保护。
沿着这条道路,千余年间,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毛皮、汉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①材料中“张骞出使西域”发生在哪位皇帝时期?他出使西域的目的是什么?皇帝:汉武帝。
目的:联络大月氏夹攻匈奴。
②材料中“这条道路”指的是什么?其大致路线是怎样的?道路:丝绸之路。
大致路线:长安—河西走廊—敦煌—今新疆地区—中亚、西亚、欧洲。
(3)该通道在当时发挥了什么作用?促进了中外(或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4)这条通道对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还有价值吗?说出你的理由①丝绸之路在今天仍是中西交往重要交通通道②丝绸之路在我国当今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5)今新疆地区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始于汉宣帝时期。
其标志是什么?公元前60年,西汉政府设立西域都护,总管西域事务。
8、材料一“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史记》材料二“江南地广,或(有的地区)火耕水耨(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
─《汉书》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
”──《宋书》①材料一、二反映了江南地区怎样的经济状况?你认为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生产水平较低,经济远远落后于北方,人民的生活有了衣食保障,但没有很富裕的人。
原因:汉代江南地区还没有得到开发。
②材料三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魏晋南北朝以来,江南地区农业、手工业经济都得到了很大发展,成为全国繁荣昌盛的地方。
变化原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了开发:江南地区有优越的发展经济的自然条件;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给江南地区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江南地区战争相对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人民的辛勤劳动;统治者实行了一些有利于生产的政策。
③江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有何历史影响?为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4)从江南变化原因中,你认为对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保持安定的环境;引进人才;引进技术等等9、民族大融合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两大显著特征之一,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请回答:①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主要有哪些?迁都洛阳;实行汉化政策: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族通婚;采用汉族的官制、律令;学习汉族的礼法,尊崇孔子,以孝治国等②魏晋南北朝时期另一大显著特征是什么?政权的分立;江南地区开发。
③你从孝文帝身上学到了什么?顺应历史潮流、坚持改革、积极进取、拥有智慧、以身作则的进取精神和优秀品质等。
10、材料一:匈奴人失去河西,损失重大,唱道:“失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意为生长繁殖)。
失我焉支(胭脂)山,使我嫁妇无颜色(不能打扮得漂亮了)。
”材料二:史书记载,昭君和亲后,边关的城门很晚才关闭,处处都是放牧和贸易的牛马,好几代人不再听到报警的狗叫声,老百姓再也没有战争之苦。
材料三:“汉与匈奴合为一家,世世毋得相诈相攻”——《汉书》①上述材料反映了汉与匈奴的哪两种关系?请各举一例。
战争、和平战争:秦始皇派蒙恬北击匈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破匈奴。
和平:昭君出塞。
②“汉与匈奴合为一家”发生在哪个朝代的哪位皇帝在位时期?西汉、汉元帝③从上述史实中可以看出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是什么?我国民族关系友好交流占主导,民族融合是主流。
11、材料一:“老骥伏枥,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材料二:《三国两晋南北朝歌诀》:黄巾起事东汉瘫,群雄割据起战乱。
三国鼎立魏蜀吴,分裂国家六十年。
①材料一的作者是谁?他的“壮心”是什么?此人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他为什么能有此作为?曹操;统一全国;统一北方,结束北方军阀混战的局面。
他能统一北方,是因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优势;招贤纳士、重视人才,在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在军事上,官渡之战以少胜多,大败袁军,从而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②“西晋代魏”发生在哪一年?何时灭掉吴国?266年 280年③“统一时间太短暂”西晋何时统一全国?何时灭亡?280年 316年12、材料一:“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鲁迅材料二:“人固有一死,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