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及答案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499.00 KB
- 文档页数:10
备战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物体在时的瞬时速度是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是D.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时间中点、位移中点瞬时速度相关计算,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A.全程的平均速度,A不符合题意。
B.时,物体的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B符合题意;C.若末速度为,则,,中间位置的速度由,对前半程有,对后半程有,联立可得:,故C不符合题意;D.设物体加速度为,到达中间位置用时,则t,,所以,D 不符合题意。
【点睛】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公式灵活选择研究阶段、公式可使计算大为简化。
2.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发生 3 段位移,在这 3 段位移中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1 s ,2 s,3 s ,这 3 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 3 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为( ) A .1∶8∶27;1∶2∶3 B .1∶8∶27;1∶4∶9 C .1∶2∶3;1∶1∶1 D .1∶3∶5;1∶2∶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212x at =可得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211122a x a =⨯=; 又前3s 的位移减去前1s 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22211(12)1422x a a a =⨯+-⨯=; 又前6s 的位移减去前3s 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22311(123)(12)13.522x a a a =⨯++-⨯+=; 故x 1:x 2:x 3=1:8:27 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111x v t =,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222x v t =, 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333x v t =,故123::1:4:9v v v =;故选B . 【点睛】本题求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位移的方法十分重要,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3.一个物体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比较该物体在减速运动的倒数第3 m 、倒数第2 m 、最后1 m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经历的时间之比是1:2:3B .平均速度之比是3:2:1C .平均速度之比是()()1:21:32--D .平均速度之比是()()32:21:1++【答案】D 【解析】 【详解】将物体所做末速度为零的匀减速直线运动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可知,经历的时间之比是()()32:21:1--,A 错误;平均速度公式为xv t=,x 都是1m ,则得,平均速度之比与时间成反比,则有平均速度之比是()()32:21:1++,D 正确BC 错误.4.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 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 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 出第 4 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B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C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D .子弹穿出第 3 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 【答案】D 【解析】 【详解】BC .设水球的直径为d ,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高考物理 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 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O 点无初速释放后,先后通过P 、Q 、N 三点,已知物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与从Q 点运动到N 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PQ 长度为3m ,QN 长度为4m ,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OP 的长度为( )A .2mB .mC .mD .3m【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结合Q 的速度等于PN 段的平均速度,求出Q 的速度,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OQ 的距离,结合PQ 距离求出OP 长度;【详解】设相等的时间为t ,加速度为a , 由:,得加速度:Q 点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PN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则OQ 间的距离:则OP 长度为:,故ABD 错误,C 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
2.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
上升第一个4H 所用的时间为t 1,第四个4H所用的时间为t 2。
不计空气阻力,则21t t 满足A .5<21t tB .21t t <1C .3<21t t <4D .4<21t t <5【答案】C 【解析】 【详解】离地后重心上升的过程,可以看作逆向的自由落体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通过连续相等位移的时间比为()()()1:21:32:23---,可得212323t t ==+-,故2134t t <<,故C 正确,ABD 错误。
3.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 s 内与第6 s 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 1:x 2,通过第3个1 m 与通过第6个1 m 时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 1:v 2,则 A .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它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所以;连续相等位移上的时间之比,所以,故,C 正确。
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附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质点在连续的4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 内位移为12m ,第二个2s 内位移为16m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第1s 末的速度大小为4m/s B .质点在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6m/s C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1m/s 2 D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为6m/s 2 【答案】C 【解析】 【分析】由题意可知,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又给出了两段相邻的相同时间内的位移,我们能够联想到运动学中的两个重要推论:2X aT =与02v vv +=;从而可以计算出加速度a 与第一个2s 内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再运用运动学基本规律即可解决问题. 【详解】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由2X aT =可得()216122m a -=⨯,21/a m s =,C 选项正确,D 选项错误;第一个2s 内的平均速度16/v m s =,此速度等于该阶段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故第1s 末的速度大小为6/m s ,A 选项错误;由匀变速直线运动公式0v v at =+,带入第1s 末的速度与加速度,可得第2s 末的速度大小为8/m s ,B 选项错误.故选C . 【点睛】解决运动学的问题时,除了要能熟练使用基本的运动学公式外,还要加强对运动学中重要推论的理解和使用.有些运动学问题用推论解决往往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2.一个汽车(可视为质点)匀加速沿笔直公路行驶,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AB =60m ,BC =100m ,小球经过AB 和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4s ,则汽车经过B 点的速度和行驶的加速度分别是 A .20m/s 5m/s 2 B .20m/s 2.5m/s 2C .30m/s 4m/s 2D .30m/s 3m/s 2【答案】B 【解析】 【详解】小球做匀加速运动,经过AB 和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4s , 由题意可知:AB =60m ,BC =100m ,由△x =at 2可得:BC −AB =at 2,则加速度:a =2.5m/s 2则小球经过B 点的速度为v B =(AB +BC )/2t =20m/s ,故B 正确,ACD 错误。
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发生 3 段位移,在这 3 段位移中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1 s ,2 s,3 s ,这 3 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 3 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为( ) A .1∶8∶27;1∶2∶3 B .1∶8∶27;1∶4∶9 C .1∶2∶3;1∶1∶1 D .1∶3∶5;1∶2∶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212x at =可得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211122a x a =⨯=; 又前3s 的位移减去前1s 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22211(12)1422x a a a =⨯+-⨯=; 又前6s 的位移减去前3s 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22311(123)(12)13.522x a a a =⨯++-⨯+=; 故x 1:x 2:x 3=1:8:27 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111x v t =,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222x v t =, 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333x v t =,故123::1:4:9v v v =;故选B . 【点睛】本题求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位移的方法十分重要,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2.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国标准动车组“复兴号”,于2017年6月26日在京沪高铁双向首发.动车匀减速进站时,小明站在站台上,发现连续两节动车车厢经过自己所用的时间分别为t 1=2s 和t 2=4s ,动车每节车厢长L=25m ,则动车进站时的加速度大小为A .2512m/s 2 B .2120m/s 2 C .2m/s 2 D .357m/s 2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连续两节车厢的平均速度分别为:1112.5/Lv m st==;226.25/Lv m st==,根据121222t tv v a⎛⎫=++⎪⎝⎭解得a=2512m/s2,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的应用,即匀变速直线的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联系运动公式解答.3.如图,篮球架下的运动员原地垂直起跳扣篮,离地后重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推断题综合经典题含答案解析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发生 3 段位移,在这 3 段位移中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1 s ,2 s,3 s ,这 3 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 3 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为( ) A .1∶8∶27;1∶2∶3 B .1∶8∶27;1∶4∶9 C .1∶2∶3;1∶1∶1 D .1∶3∶5;1∶2∶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212x at =可得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211122a xa =⨯=; 又前3s 的位移减去前1s 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22211(12)1422x a a a =⨯+-⨯=; 又前6s 的位移减去前3s 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22311(123)(12)13.522x a a a =⨯++-⨯+=; 故x 1:x 2:x 3=1:8:27 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111x v t =,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222x v t =, 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333x v t =,故123::1:4:9v v v =;故选B . 【点睛】本题求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位移的方法十分重要,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2.如图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O 点无初速释放后,先后通过P 、Q 、N 三点,已知物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与从Q 点运动到N 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PQ 长度为3m ,QN 长度为4m ,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OP 的长度为( )A .2mB .mC .m D .3m【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结合Q 的速度等于PN 段的平均速度,求出Q 的速度,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OQ 的距离,结合PQ 距离求出OP 长度;【详解】设相等的时间为t ,加速度为a , 由:,得加速度:Q 点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PN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则OQ 间的距离:则OP 长度为:,故ABD 错误,C 正确。
高考物理 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 推断题综合题含答案解析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图中ae 为珠港澳大桥上四段l10m 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 段的时间为t ,则通过ce 段的时间为A .tB .2tC .(2-2)tD .(2+2) t【答案】C 【解析】 【详解】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 ,经历bc 段、ce 段的时间分别为t 1、t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有:212ab x at =, 211()2ac x a t t =+,2121()2ae x a t t t =++,解得:22()2t t =-,故C 正确,A 、B 、D 错误;故选C 。
2.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后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m ,bc =1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 )A .a =1m/s 2B .v c =3m/sC .v b =2m/s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3s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由题,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根据推论得知,c 点的速度等于ad 间的平均速度,则有:12m/s 3m/s 222c ac cd v t +===⨯,ac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17m/s 3.5m/s 2ac v t ===,cd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25m/s 2.5m/s 2cd v t ===,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210.5m/s v v at-==,A 错误,B 正确。
C.由222b c v v a bc -=()得,v b =10m/s 。
故C 错误。
D. 设c 到e 的时间为T ,则v c =aT ,得T =6s 。
则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s ,选项D 错误。
3.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3s 、2s 、1s ,则这三段路程之比是( ) A .1:1:1 B .3:6:5 C .9:4:1 D .9:16:11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212x at =得,质点在3s 、5s 内、6s 内的位移之比为9:25:36,则在连续3s 内、2s 内、1s 内的位移之比为9:16:11,故D 正确,A 、B 、C 错误; 故选D 。
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个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从开始运动起连续发生 3 段位移,在这 3 段位移中所用的时间分别是 1 s ,2 s,3 s ,这 3 段位移的大小之比和这 3 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之比分别为( ) A .1∶8∶27;1∶2∶3 B .1∶8∶27;1∶4∶9 C .1∶2∶3;1∶1∶1 D .1∶3∶5;1∶2∶3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根据212x at =可得物体通过的第一段位移为:211122a xa =⨯=; 又前3s 的位移减去前1s 的位移就等于第二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二段位移为:22211(12)1422x a a a =⨯+-⨯=; 又前6s 的位移减去前3s 的位移就等于第三段的位移,故物体通过的第三段位移为:22311(123)(12)13.522x a a a =⨯++-⨯+=; 故x 1:x 2:x 3=1:8:27 在第一段位移的平均速度111x v t =,在第二段位移的平均速度222x v t =, 在第三段位移的平均速度333x v t =,故123::1:4:9v v v =;故选B . 【点睛】本题求解第二段和第三段位移的方法十分重要,要注意学习和积累,并能灵活应用.2.如图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O 点无初速释放后,先后通过P 、Q 、N 三点,已知物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与从Q 点运动到N 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PQ 长度为3m ,QN 长度为4m ,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OP 的长度为( )A .2mB .mC .m D .3m【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结合Q 的速度等于PN 段的平均速度,求出Q 的速度,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OQ 的距离,结合PQ 距离求出OP 长度;【详解】设相等的时间为t ,加速度为a , 由:,得加速度:Q 点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PN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则OQ 间的距离:则OP 长度为:,故ABD 错误,C 正确。
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含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列火车有n 节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1:2:3:L :nB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1):(3-2):L :(n -1n -)C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1:2:3:L :nD .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 ,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vn【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 2=2ax ,x 为每节车厢的长度,知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为123n L∶∶∶,故A 错误。
B 、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时间之比为1:(2-1):(3-2):L :(n -1n -),故B 正确。
C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L ∶(2n-1),则在相等时间里,通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为1:3:5L (2n-1),故C 错误。
D 、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 ,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根据匀变速运动的推论,平均速度为2v,故D 错误。
故选:B2.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 ,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B .物体在时的瞬时速度是C .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是D .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答案】B 【解析】 【分析】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时间中点、位移中点瞬时速度相关计算,代入公式计算【详解】A.全程的平均速度,A不符合题意。
B.时,物体的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B符合题意;C.若末速度为,则,,中间位置的速度由,对前半程有,对后半程有,联立可得:,故C不符合题意;D.设物体加速度为,到达中间位置用时,则t,,所以,D不符合题意。
备战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含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个汽车(可视为质点)匀加速沿笔直公路行驶,依次经过A 、B 、C 三点.已知AB =60m ,BC =100m ,小球经过AB 和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4s ,则汽车经过B 点的速度和行驶的加速度分别是 A .20m/s 5m/s 2 B .20m/s 2.5m/s 2C .30m/s 4m/s 2D .30m/s 3m/s 2【答案】B 【解析】 【详解】小球做匀加速运动,经过AB 和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4s , 由题意可知:AB =60m ,BC =100m ,由△x =at 2可得:BC −AB =at 2,则加速度:a =2.5m/s 2则小球经过B 点的速度为v B =(AB +BC )/2t =20m/s ,故B 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2.图中ae 为珠港澳大桥上四段l10m 的等跨钢箱连续梁桥,若汽车从a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b 段的时间为t ,则通过ce 段的时间为A .tB .2tC .(2-2)tD .(2+2) t【答案】C 【解析】 【详解】设汽车的加速度为a ,经历bc 段、ce 段的时间分别为t 1、t 2,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有:212ab x at =, 211()2ac x a t t =+,2121()2ae x a t t t =++,解得:22()2t t =-,故C 正确,A 、B 、D 错误;故选C 。
3.完全相同的三块木板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子弹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刚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正确的是( )A.v1:v2:v3=3:2:1 B.v1:v2:v3=3:2:1C.t1:t2:t3=3:2:1 D.t1:t2:t3= 1:2:3【答案】B【解析】【详解】AB.采用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2v ax=知,从开始到经过第3个木块,第2个木块、第1个木块所经历的位移之比为1:2:3,则射入第3个木块、第2个木块、第1个木块的速度之比为123::,所以子弹依次刚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1v:2v:33v=:2:1,A错误B正确.CD.因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位移内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32--:,则子弹通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2211--::,CD 错误.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粒子弹以水平速度v O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四个木块(即D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从O运动到D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B.子弹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变化量v A-v O=v B-v A=v C-v B=v D-v C相同C.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v O:v A:v B:v C=2:::1D.子弹从进入木块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A:t B:t C:t D=1:::2.【答案】C【解析】【详解】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匀变速运动的结论可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小于中间位置时的速度;故A错误;由于子弹的速度越来越小,故穿过每一块木块的时间不相等,故速度的差值不相等;故B错误;将子弹的速度反向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v2=2ax可知,通过CBAO的速度之比为:1:::2;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v o:v A:v B:v C=2:::1;故C正确;将子弹的速度反向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给x=at2可知,反向通过各木块用时之比为1:(-1):(-):(2-);子弹从进入木块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A:t B:t C:t D=(2-):(-):(-1):1;故D错误;故选C。
备战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完全相同的三块木板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 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子弹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刚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正确的是( )A .v 1:v 2:v 3=3:2:1B .v 1:v 2:v 3= 3:2:1C .t 1:t 2:t 3= 3:2:1D .t 1:t 2:t 3= 1:2:3【答案】B 【解析】 【详解】AB .采用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2v ax =知,从开始到经过第3个木块,第2个木块、第1个木块所经历的位移之比为1:2:3,则射入第3个木块、第2个木块、第1个木块的速度之比为123::,所以子弹依次刚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1v :2v :33v =:2:1,A 错误B 正确.CD .因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位移内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32--:,则子弹通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2211--::,CD错误.2.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 点上滑,最远可达b 点,e 为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由a 到b 的总时间为0t ,则它从a 到e 所用的时间为( )A .021t 2()B .02t 2C .021t ()D .022t 2-()【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采用逆向思维,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eb 和ab 的时间之比,求出e 到b 的时间,从而得出a 到e 的时间.采用逆向思维,根据22011122ab be x at x at ==,,因为e 为ab 的中点,则1022t t =,可知a 到e 的时间为()20002222t t t t -=-=,D 正确.3.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由静止释放且只受重力作用的物体所做的运动是自由落体运动 B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C .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 s 、第2s 、第3s 内的位移之比是1∶3∶5D .自由落体运动在第1 s 、第2s 、第3s 内的位移之比是1∶4∶9 【答案】D 【解析】 【分析】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只在重力作用下保证了物体的加速度为g ;从静止开始保证了物体初速度等于零.根据位移时间公式即可判断 【详解】因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条件:①只在重力作用下②从静止开始。
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含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列火车有n 节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1:2:3::nB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2-1):(3-2)::(n -1n -)C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1:2:3::nD .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 ,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vn【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 2=2ax ,x 为每节车厢的长度,知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为123n ∶∶∶,故A 错误。
B 、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时间之比为1:(2-1):(3-2)::(n -1n -),故B 正确。
C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则在相等时间里,通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为1:3:5(2n-1),故C 错误。
D 、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 ,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根据匀变速运动的推论,平均速度为2v,故D 错误。
故选:B2.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 、b 、c 、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点由O 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 a :t b :t c :t d =123:2B .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 a :v b :v c :v d =1232C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 =v bD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2dv v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论可知,质点依次通过各等分位移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a ∶v b ∶v c ∶v d =1∶∶∶2,故选项B 正确;依次到达各位移等分点所用时间之比为:t a ∶t b ∶t c ∶t d =1∶∶∶2,故选项A 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论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3.小物块以一定的初速度自光滑斜面的底端a 点上滑,最远可达b 点,e 为ab 的中点,如图所示,已知物体由a 到b 的总时间为0t ,则它从a 到e 所用的时间为( )A .021t +()B .02tC .021t -()D .022t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采用逆向思维,结合位移时间公式求出eb 和ab 的时间之比,求出e 到b 的时间,从而得出a 到e 的时间. 采用逆向思维,根据22011122ab be x at x at ==,,因为e 为ab 的中点,则1022t t =,可知a 到e 的时间为()200022222t t t t -=-=,D 正确.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粒子弹以水平速度v O 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四个木块(即D 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子弹从O 运动到D 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B 点的瞬时速度 B .子弹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变化量v A -v O =v B -v A =vC -v B =vD -v C 相同 C .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v O :v A :v B :v C =2:::1D .子弹从进入木块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A :t B :t C :t D =1:::2.【答案】C【解析】 【详解】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匀变速运动的结论可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小于中间位置时的速度;故A 错误;由于子弹的速度越来越小,故穿过每一块木块的时间不相等,故速度的差值不相等;故B 错误;将子弹的速度反向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v 2=2ax 可知,通过CBAO 的速度之比为:1:::2;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v o :v A :v B :v C =2:::1;故C 正确;将子弹的速度反向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给x=at 2可知,反向通过各木块用时之比为1:(-1):(-):(2-);子弹从进入木块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A :t B :t C :t D =(2-):(-):(-1):1;故D 错误;故选C 。
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及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完全相同的三块木板并排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子弹速度恰好为零,则子弹依次刚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正确的是( )A.v1:v2:v3=3:2:1 B.v1:v2:v3=3:2:1C.t1:t2:t3=3:2:1 D.t1:t2:t3= 1:2:3【答案】B【解析】【详解】AB.采用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2v ax=知,从开始到经过第3个木块,第2个木块、第1个木块所经历的位移之比为1:2:3,则射入第3个木块、第2个木块、第1个木块的速度之比为123::,所以子弹依次刚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之比1v:2v:33v=:2:1,A错误B正确.CD.因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位移内所用的时间之比为1:()()2132--:,则子弹通过每块木块所用的时间之比为()()32211--::,CD 错误.2.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粒子弹以水平速度v O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四个木块(即D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从O运动到D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B.子弹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变化量v A-v O=v B-v A=v C-v B=v D-v C相同C.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v O:v A:v B:v C=2:::1D.子弹从进入木块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A:t B:t C:t D=1:::2.【答案】C【解析】【详解】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匀变速运动的结论可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小于中间位置时的速度;故A错误;由于子弹的速度越来越小,故穿过每一块木块的时间不相等,故速度的差值不相等;故B错误;将子弹的速度反向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v2=2ax可知,通过CBAO的速度之比为:1:::2;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v o :v A :v B :v C =2:::1;故C 正确;将子弹的速度反向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给x=at 2可知,反向通过各木块用时之比为1:(-1):(-):(2-);子弹从进入木块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A :t B :t C :t D =(2-):(-):(-1):1;故D 错误;故选C 。
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列火车有n 节相同的车厢,一观察者站在第一节车厢的前端,当火车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 )A .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是1:2:3::nB .每节车厢经过观察者所用的时间之比是1:-1):)::C .在相等时间里,经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是1:2:3::nD .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 ,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平均速度为vn【答案】B 【解析】 【详解】A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位移公式得,v 2=2ax ,x 为每节车厢的长度,知每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之比为1n ,故A 错误。
B 、每节车厢的长度相同,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时间之比为1:-1):::,故B 正确。
C 、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1:3:5∶(2n-1),则在相等时间里,通过观察者的车厢节数之比为1:3:5(2n-1),故C 错误。
D 、如果最后一节车厢末端经过观察者时的速度为v ,那么在整个列车经过观察者的过程中,根据匀变速运动的推论,平均速度为2v,故D 错误。
故选:B2.一质点在连续的6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 内位移为12m ,最后一个2s 内位移为36m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 2 B .质点在第2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8m/sC .质点第2s 末的速度大小是12m/sD .质点在第1s 内的位移大小是6m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位移差公式x 3-x 1=2aT 2可求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第1s 末的瞬时速度,再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和位移. 【详解】A 项:设第一个2s 内的位移为x 1,第三个2s 内,即最后1个2s 内的位移为x 3,根据x 3-x 1=2aT 2得加速度a=3m/s 2,故A 正确;B 项: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为定值即3221x x x x -=-,解得:224x m =,所以质点在第2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24122mm ss =,故B 错误;C 项:第1s 末的速度等于第一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则v 1=6m/s ,则第2s 末速度为v=v 1+at=6+3×1m/s=9m/s,故C 错误;D 项:在第1s 内反向看为匀减速运动,则有:221116131 4.522x v t at m =-=⨯-⨯⨯=,故D 错误. 故选A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aT 2,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并能灵活运用.3.如图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O 点无初速释放后,先后通过P 、Q 、N 三点,已知物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与从Q 点运动到N 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PQ 长度为3m ,QN 长度为4m ,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OP 的长度为( )A .2mB .mC .mD .3m【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结合Q 的速度等于PN 段的平均速度,求出Q 的速度,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OQ 的距离,结合PQ 距离求出OP 长度;【详解】设相等的时间为t ,加速度为a , 由:,得加速度:Q 点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PN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则OQ 间的距离:则OP 长度为:,故ABD 错误,C 正确。
备战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含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后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m ,bc =1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 )A .a =1m/s 2B .v c =3m/sC .v b =2m/s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3s【答案】B【解析】【详解】AB.由题,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根据推论得知,c 点的速度等于ad 间的平均速度,则有:12m/s 3m/s 222c ac cd v t +===⨯,ac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17m/s 3.5m/s 2ac v t ===,cd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25m/s 2.5m/s 2cd v t ===,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210.5m/s v v a t-==,A 错误,B 正确。
C.由22 2b c v v a bc -=()得,v b =10m/s 。
故C 错误。
D. 设c 到e 的时间为T ,则v c =aT ,得T =6s 。
则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s ,选项D 错误。
2.如图所示,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四点,已知经过ab 、bc 和cd 三段所用时间之比为3:2:1,通过ab 和cd 位移分别为x 1和x 2,则bc 位移为:( )A .122x x + B .1254x x + C .122129x x + D .条件不足,无法求解【答案】B【解析】【详解】 设质点经过ab 、bc 和cd 三段所用时间分别为3t 、2t 和t ,设各段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s 3、s 4、s 5和s 6,由题可得:x 1=s 1+s 2+s 3;x 2=s 6…①设bc 段的位移为x ,则:x =s 4+s 5…②根据公式:△x =aT 2,则:(x +x 2)-x 1=()()24561239s s s s s s at ++-++=…③ 同时,由于:s 2-s 1=s 3-s 2,所以得:s 1+s 3=2s 2…④结合①④可得:x 1=s 1+s 2+s 3=3s 2…⑤而:2624s s at -=,即:21243x x at -=…⑥ 联立③⑥可得: x =1254x x + A.122x x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1254x x +,与结论相符,选项B 正确; C. 122129x x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条件不足,无法求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高考物理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题附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个汽车(可视为质点)匀加速沿笔直公路行驶,依次经过A、B、C三点.已知AB=60m,BC=100m,小球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4s,则汽车经过B点的速度和行驶的加速度分别是A.20m/s 5m/s2B.20m/s 2.5m/s2C.30m/s 4m/s2D.30m/s 3m/s2【答案】B【解析】【详解】小球做匀加速运动,经过AB和BC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4s,由题意可知:AB=60m,BC=100m,由△x=at2可得:BC−AB=at2,则加速度:a=2.5m/s2则小球经过B点的速度为v B=(AB+BC)/2t=20m/s,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2.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物体在时的瞬时速度是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是D.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时间中点、位移中点瞬时速度相关计算,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A.全程的平均速度,A不符合题意。
B.时,物体的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B符合题意;C.若末速度为,则,,中间位置的速度由,对前半程有,对后半程有,联立可得:,故C 不符合题意;D .设物体加速度为,到达中间位置用时,则t , ,所以,D 不符合题意。
【点睛】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公式灵活选择研究阶段、公式可使计算大为简化。
3.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 、b 、c 、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点由O 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 a :t b :t c :t d =1:2:3:2B .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 a :v b :v c :v d =1:2:3:2C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 =v bD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2dv v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论可知,质点依次通过各等分位移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a ∶v b ∶v c ∶v d =1∶∶∶2,故选项B 正确;依次到达各位移等分点所用时间之比为:t a∶t b∶t c∶t d=1∶∶∶2,故选项A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故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论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4.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固定着四个完全相同的木块,一粒子弹以水平速度v O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当穿透第四个木块(即D位置)时速度恰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子弹从O运动到D全过程的平均速度等于B点的瞬时速度B.子弹通过每一部分时,其速度变化量v A-v O=v B-v A=v C-v B=v D-v C相同C.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v O:v A:v B:v C=2:::1D.子弹从进入木块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A:t B:t C:t D=1:::2.【答案】C【解析】【详解】全程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根据匀变速运动的结论可知,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一定小于中间位置时的速度;故A错误;由于子弹的速度越来越小,故穿过每一块木块的时间不相等,故速度的差值不相等;故B错误;将子弹的速度反向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v2=2ax可知,通过CBAO的速度之比为:1:::2;子弹到达各点的速率:v o:v A:v B:v C=2:::1;故C正确;将子弹的速度反向视为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则由给x=at2可知,反向通过各木块用时之比为1:(-1):(-):(2-);子弹从进入木块到达各点经历的时间t A:t B:t C:t D=(2-):(-):(-1):1;故D错误;故选C。
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及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光滑斜面上的四段距离相等,质点从O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先后通过a 、b 、c 、d…,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质点由O 到达各点的时间之比t a :t b :t c :t d =1:2:3:2B .质点通过各点的速率之比v a :v b :v c :v d =1:2:3:2C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v =v bD .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2dv v =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论可知,质点依次通过各等分位移点的速度大小之比为:v a ∶v b ∶v c ∶v d =1∶∶∶2,故选项B 正确;依次到达各位移等分点所用时间之比为:t a ∶t b ∶t c ∶t d =1∶∶∶2,故选项A 正确;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可知,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故选项C 错误;选项D 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结论的应用问题,属于中档题.2.一个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初速度为1m/s ,第8s 内的位移比第5s 内的位移多6m ,则该质点的加速度、8s 末的速度和质点在8s 内通过的位移分别是( ) A .a=2m/s 2,v 8=15m/s ,x 8=144m B .a=2m/s 2,v 8=16m/s ,x 8=36m C .a=2m/s 2,v 8=17m/s ,x 8=72m D .a=0.8m/s 2,v 8=17m/s ,x 8=144m 【答案】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公式应用以及相关推论,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等于恒量求出加速度的大小;通过速度时间公式求出8s 末的速度,通过位移时间公式求出8s 内的位移., 【详解】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可知28536x x aT m -== ,解得22.0/a m s =;则8s 末的速度80(128)/17/v v at m s m s =+=+⨯=;8s 内的位移22801118287222s v t at m m ⎛⎫=+=⨯+⨯⨯= ⎪⎝⎭,故C 正确。
备战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经典推断题综合题附答案解析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如图所示,小球沿斜面向上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后到达最高点e .已知ab =bd =6m ,bc =1m ,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设小球经b 、c 时的速度分别为v b 、v c ,则( )A .a =1m/s 2B .v c =3m/sC .v b =2m/sD .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3s 【答案】B 【解析】 【详解】AB.由题,小球从a 到c 和从c 到d 所用的时间都是2s ,根据推论得知,c 点的速度等于ad 间的平均速度,则有:12m/s 3m/s 222c ac cd v t +===⨯,ac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17m/s 3.5m/s 2ac v t ===,cd 间中点时刻的瞬时速度为25m/s 2.5m/s 2cd v t ===,故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2210.5m/s v v a t-==,A 错误,B 正确。
C.由222b c v v a bc -=()得,v b 10m/s 。
故C 错误。
D. 设c 到e 的时间为T ,则v c =aT ,得T =6s 。
则从d 到e 所用时间为4s ,选项D 错误。
2.一质点在连续的6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 内位移为12m ,最后一个2s 内位移为36m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 2 B .质点在第2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8m/sC .质点第2s 末的速度大小是12m/sD .质点在第1s 内的位移大小是6m 【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位移差公式x 3-x 1=2aT 2可求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第1s 末的瞬时速度,再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和位移. 【详解】A 项:设第一个2s 内的位移为x 1,第三个2s 内,即最后1个2s 内的位移为x 3,根据x 3-x 1=2aT 2得加速度a=3m/s 2,故A 正确;B 项: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为定值即3221x x x x -=-,解得:224x m =,所以质点在第2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24122mm ss =,故B 错误;C 项:第1s 末的速度等于第一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则v 1=6m/s ,则第2s 末速度为v=v 1+at=6+3×1m/s=9m/s,故C 错误;D 项:在第1s 内反向看为匀减速运动,则有:221116131 4.522x v t at m =-=⨯-⨯⨯=,故D 错误. 故选A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aT 2,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并能灵活运用.3.如图所示,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四点,已知经过ab 、bc 和cd 三段所用时间之比为3:2:1,通过ab 和cd 位移分别为x 1和x 2,则bc 位移为:( )A .122x x + B .1254x x + C .122129x x + D .条件不足,无法求解【答案】B 【解析】 【详解】设质点经过ab 、bc 和cd 三段所用时间分别为3t 、2t 和t ,设各段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s 3、s 4、s 5和s 6, 由题可得:x 1=s 1+s 2+s 3;x 2=s 6…①设bc 段的位移为x ,则:x =s 4+s 5…②根据公式:△x =aT 2,则:(x +x 2)-x 1=()()24561239s s s s s s at ++-++=…③同时,由于:s 2-s 1=s 3-s 2,所以得:s 1+s 3=2s 2…④结合①④可得:x 1=s 1+s 2+s 3=3s 2…⑤而:2624s s at -=,即:21243x x at -=…⑥ 联立③⑥可得:x =1254x x + A. 122x x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1254x x +,与结论相符,选项B 正确; C.122129x x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条件不足,无法求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高考物理——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压轴题专题复习附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光滑斜面的长度为L,一物体自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匀加速滑至底端,经历的时间为t,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B.物体在时的瞬时速度是C.物体运动到斜面中点时的瞬时速度是D.物体从顶端运动到斜面中点所需的时间是【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时间中点、位移中点瞬时速度相关计算,代入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A.全程的平均速度,A不符合题意。
B.时,物体的速度等于全程的平均速度,B符合题意;C.若末速度为,则,,中间位置的速度由,对前半程有,对后半程有,联立可得:,故C不符合题意;D.设物体加速度为,到达中间位置用时,则t,,所以,D 不符合题意。
【点睛】匀变速直线运动时间中点的瞬时速度,位移中点的瞬时速度公式灵活选择研究阶段、公式可使计算大为简化。
2.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开始运动起,通过连续三段路程所经历的时间分别为3s 、2s 、1s ,则这三段路程之比是( ) A .1:1:1 B .3:6:5 C .9:4:1 D .9:16:11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212x at得,质点在3s 、5s 内、6s 内的位移之比为9:25:36,则在连续3s 内、2s 内、1s 内的位移之比为9:16:11,故D 正确,A 、B 、C 错误; 故选D 。
【点睛】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时间公式分别求出3s 内、5s 内、6s 内的位移之比,从而求出通过连续三段位移之比。
3..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三块木块并排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且穿过第三块木块后速度恰好为零,则A .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B .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为C .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D .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答案】B 【解析】 【详解】采取逆向思维,子弹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可得:,故A 错误,B 正确;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在通过相等位移内所用的时间比为:,则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之比为:,故CD 错误。
高考物理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专项推断题综合练及详细答案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几个水球可以挡住子弹?实验证实:4 个水球就足够了!4个完全相同的水球紧挨在一起 水平排列,如图所示,子弹(可视为质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恰好穿 出第 4 个水球,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子弹在每个水球中速度变化相同B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C .由题干信息可以确定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相同D .子弹穿出第 3 个水球的瞬间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答案】D【解析】【详解】BC .设水球的直径为d ,子弹运动的过程为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末速度为零,我们可以应用逆过程,相当于子弹初速度为零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因为通过最后1个、最后2个、以及后3个、全部4个的位移分别为d ,2d ,3d 和4d ,根据212x at =知,所以时间之比为1232,所以子弹在每个水球中运动的时间不同;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依次穿过4个水球的时间之比为:(3322−1):1;由题干信息不可以确定子弹穿过每个水球的时间,故BC 错误;A .子弹在水球中沿水平方向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则受力是相同的,所以加速度相同,由△v =at 可知,运动的时间不同,则速度的变化量不同,故A 错误;D .由以上的分析可知,子弹穿过前3个水球的时间与穿过第四个水球的时间是相等的,由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可知,子弹穿出第三个水球的瞬时速度与全程的平均速度相等,故D 正确。
2.某质点做匀加速度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2/m s ,关于此质点的速度和位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2s 末的速度为4m/sB .在任意1s 内,末速度等于初速度的2倍C .任意1s 内的位移是前1s 内位移的2倍D .任意1s 内的位移比前1s 内的位移增加2m【答案】D【解析】根据速度时间关系0v v at =+可知,因不知道初速度,故不能确定2s 末的速度大小,故A 错误;加速度为22/m s 说明单位时间1s 内物体的速度变化2m/s ,而不是速度变为原来的2倍,故B错误;根据2∆=知任意1s内的位移比前1s内位移大2m,而不是前1s内x aT位移的2倍,故C错误,D正确;故选D.3.一个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3s内与第6s内通过的位移之比为x1:x2,通过第3 个1m与通过第6个1m时的平均速度之比为v1:v2,则( )A.B.C.D.【答案】C【解析】【详解】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它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的位移之比,所以;连续相等位移上的时间之比,所以,故,C正确.4.汽车刹车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经过3.5s停止,它在刹车开始后的1s内、2s内、3s内的位移之比为( )A.1:4:9B.3:5:6C.9:4:1D.1:3:5【答案】B【解析】【分析】利用逆向思维,把汽车运动视为逆向的匀加速运动,根据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即可求解.【详解】画示意图如图所示,把汽车从A→E的末速度为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逆过来转换为从E→A的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来等效处理,由于逆过来前后,加速度相同,故逆过来前后的运动位移、速度时间均具有对称性。
高考物理压轴题专题复习——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的推断题综合及答案解析一、比例法解决物理试题1.一质点在连续的6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第一个2s 内位移为12m ,最后一个2s 内位移为36m ,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是3m/s 2 B .质点在第2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18m/sC .质点第2s 末的速度大小是12m/sD .质点在第1s 内的位移大小是6m【答案】A 【解析】 【分析】根据位移差公式x 3-x 1=2aT 2可求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第1s 末的瞬时速度,再根据运动学公式求出速度和位移. 【详解】A 项:设第一个2s 内的位移为x 1,第三个2s 内,即最后1个2s 内的位移为x 3,根据x 3-x 1=2aT 2得加速度a=3m/s 2,故A 正确;B 项:由匀变速直线运动连续相等时间内通过的位移差为定值即3221x x x x -=-,解得:224x m =,所以质点在第2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是24122mm ss =,故B 错误;C 项:第1s 末的速度等于第一个2s 内的平均速度,则v 1=6m/s ,则第2s 末速度为v=v 1+at=6+3×1m/s=9m/s,故C 错误;D 项:在第1s 内反向看为匀减速运动,则有:221116131 4.522x v t at m =-=⨯-⨯⨯=,故D 错误. 故选A .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1、在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即△x=aT 2,2、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并能灵活运用.2.如图所示,一物块从一光滑且足够长的固定斜面顶端O 点无初速释放后,先后通过P 、Q 、N 三点,已知物块从P 点运动到Q 点与从Q 点运动到N 点所用的时间相等,且PQ 长度为3m ,QN 长度为4m ,则由上述数据可以求出OP 的长度为( )A .2mB .mC .m D .3m【答案】C 【解析】 【分析】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结合Q 的速度等于PN 段的平均速度,求出Q 的速度,再结合运动学公式求出OQ 的距离,结合PQ 距离求出OP 长度;【详解】设相等的时间为t ,加速度为a , 由:,得加速度:Q 点瞬时速度的大小等于PN 段的平均速度的大小:则OQ 间的距离:则OP 长度为:,故ABD 错误,C 正确。
【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掌握匀变速运动的两个重要推论,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恒量,即。
3.如图所示,一个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a 、b 、c 、d 四点,已知经过ab 、bc 和cd 三段所用时间之比为3:2:1,通过ab 和cd 位移分别为x 1和x 2,则bc 位移为:( )A .122x x + B .1254x x + C .122129x x + D .条件不足,无法求解【答案】B 【解析】 【详解】设质点经过ab 、bc 和cd 三段所用时间分别为3t 、2t 和t ,设各段时间t 内的位移分别为:s 1、s 2、s 3、s 4、s 5和s 6, 由题可得:x 1=s 1+s 2+s 3;x 2=s 6…①设bc 段的位移为x ,则:x =s 4+s 5…②根据公式:△x =aT 2,则:(x +x 2)-x 1=()()24561239s s s s s s at ++-++=…③同时,由于:s 2-s 1=s 3-s 2,所以得:s 1+s 3=2s 2…④结合①④可得:x 1=s 1+s 2+s 3=3s 2…⑤而:2624s s at -=,即:21243x x at -=…⑥ 联立③⑥可得:x =1254x x + A. 122x x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A 错误; B. 1254x x +,与结论相符,选项B 正确; C.122129x x +,与结论不相符,选项C 错误; D. 条件不足,无法求解,与结论不相符,选项D 错误。
4.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 、B 、C 三点,其中A 、B 之间的距离l 1=3 m ,B 、C 之间的距离l 2=4 m .若物体通过l 1、l 2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O 、A 之间的距离l 等于( )A .34 mB .43m C .825m D .258m 【答案】D 【解析】 【详解】设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为a ,通过O 、A 之间的距离l 的时间为t ,通过l 1、l 2每段位移的时间都是T ,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l =12at 2 l +l 1=12a (t +T )2l +l 1+l 2=12a (t +2T )2 l 2-l 1=aT 2 联立解得l =258m . A. 34m ,选项A 不符合题意; B. 43m ,选项B 不符合题意; C. 825m ,选项C 不符合题意; D.258m ,选项D 符合题意;5.如图所示,从斜面上某一位置先后由静止释放四个小球.相邻两小球释放的时间间隔为0.1s ,某时刻拍下小球所处位置的照片,测出5AB x cm =,10BC x cm =,15.CD x cm =则A .小球从A 点释放B .C 点小球速度是A 、D 点小球速度之和的一半 C .B 点小球的速度大小为1.5/m s D .所有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为25/m s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D :据2BC AB x x aT -=,求得:所有小球的加速度22222(105)10/5/0.1BC AB x x a m s m s T ---⨯===.故D 项正确. A :据212AB A x v T aT =+,代入数据解得:0.25/A v m s =.故A 项错误. B :小球做匀变速直线运动,C 点小球速度是B 、D 点小球速度之和的一半;B 点小球速度大于A 点小球速度.故B 项错误.C :B 点小球的速度()210510/0.75/20.2AB BC B x x v m s m s T -+⨯+===,故C 项错误.【点睛】将多个物体在同一时刻的位置,当成一个物体在不同时间的位置,将多个物体的运动转化为一个物体的运动,化陌生为熟悉.6.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 内通过位移x 1到达A 点,紧接着在时间T 内又通过位移x 2到达B 点,则物体( ) A .在B 点的速度大小为2132x x T- B .在A 点的速度大小为12x TC .运动的加速度为122x TD .运动的加速度为212x x T+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2=V x aT 得,物体的加速度212x x a T-=,故C 、D 错误.A 点的瞬时速度122A x x v T+=,故B 错误.由B A v v aT =+ 可知,B 点的速度1221212322B A x x x x x x v v aT T T T T+--=+=+=,故A 正确. 【点睛】根据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之差是一恒量求出加速度,根据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求出A 点的速度,结合速度时间公式求出B 点的速度.7.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先后通过A 、B 两点的速度分别为3v 和4v ,所经历的时间为T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经过A 、B 中点的速度为3.5vB .经过A 、BC .再运动T 时间通过的距离比A 、B 间距离大0.5vTD .再运动T 时间通过的距离比A 、B 间距离大vT 【答案】D 【解析】 【分析】解决本题需要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时间中点和位移中点的速度公式,明确公式适用条件和物理量意义,然后直接利用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A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位移中点的速度为:2s v ==,故A 错误;B 、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中间时刻的速度为:23.52A Bt v v v v +==,故B 错误; C 、匀加速直线运动,相邻的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是一个定值,即2x aT ∆=,所以再运动T 时间通过的距离比A 、B 间距离大243v v x T vT T-∆==,故C 错误,D 正确. 【点睛】本题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推论公式的应用,对于这些推论公式既要会推导也要明确其适用条件并能灵活应用.8.一个质点正在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用固定在地面上的照相机对该质点进行闪光照相,由闪光照片得到的数据,发现质点在第一次、第二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2 m ;在第三次、第四次闪光的时间间隔内移动了8 m ,由此可求得 A .第一次闪光时质点的速度 B .质点运动的加速度C .从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这段时间内质点的位移D .质点运动的初速度 【答案】C 【解析】 【详解】C.设第一次到第二次位移为x 1=2m ;第三次到第四次闪光为x 3=8m ,则有:23162x x m at -== ;则23at m = ;而第二次闪光到第三次闪光的位移2215x x at m =+= ,故C 正确;B.但由于闪光时间末知,故无法求出加速度,故B 错误;AD.由于时间及加速度无法求出,则初速度及第一次闪光的速度也无法求出,故AD 错误;9.雨滴自屋檐由静止滴下,每隔0.2 s 滴下一滴,第1滴落地时第6滴恰欲滴下,此时测得第1、2、3、4滴之间的距离依次为1.728 m 、1.344 m 、0.960 m .假定落下的雨滴的运动情况完全相同,则此时第2滴雨滴下落的速度和屋檐高度各为 ( ) A .7.5 m/s ,4.5 m B .7.7 m/s ,4.8m C .7.8 m/s ,4.9 m D .8.0 m/s ,5.0 m 【答案】B【分析】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的速度关系可知第二点的速度等于一、三点间的平均速度,由位移公式即可求出屋檐高度. 【详解】由平均速度等于中点时刻的速度关系可知第二点的速度等于一、三点间的平均速度.即:12232 1.728 1.344/7.7/20.4s s v m s m s t ++==≈,由题意,第1滴落下时第6滴恰欲滴下,则功有5个间隔,则雨滴下落的总时间550.2 1.0T t s ==⨯=,由2x at ∆=可得:221.728 1.3449.6/0.2a m s -==,屋檐高度22119.610 4.822h aT m ==⨯⨯=.,B 正确.10.如图所示,一小球(可视为质点)沿斜面匀加速滑下,依次经过 A 、B 、C 三点。
已知 AB=6m ,BC=10m ,小球经过 AB 和 BC 两段所用的时间均为 2s ,则小球经过 A 、B 、C 三点时的速度大小和下滑时的加速度大小分别是( )A .2 m/s ,3 m/s ,4 m/sB .2 m/s ,4 m/s ,6 m/sC .1m/s 2D .2m/s 2【答案】BC 【解析】 【详解】根据△x=at 2得加速度为:2221061/2BC AB a m s t --===,故C 正确,D 错误;B 点的瞬时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为:6104/222B AB BC v m s t ++===⨯,则C 点的速度为;v C =v B +at=4+1×2m/s=6m/s ,A 点的速度为:v A =v B -at=4-1×2m/s=2m/s ,故B 正确,A 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