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三鹿事件看食品加工企业采购环节内部控制
- 格式:doc
- 大小:25.00 KB
- 文档页数:6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内部控制是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风险防范和持续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近年来不少企业因内部控制失效而陷入困境,其中三鹿集团便是典型的案例之一。
本文将对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进行案例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三鹿集团背景介绍三鹿集团是一家以乳制品为主的综合性企业,曾是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
然而,由于内部控制失效,三鹿集团在产品质量、财务管理、风险控制等方面出现了严重问题,最终导致企业破产。
三、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问题分析1. 产品质量控制不严三鹿集团在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存在严重问题,未能建立有效的质量检测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导致产品中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超标,给消费者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2. 财务管理混乱三鹿集团的财务管理存在混乱现象,缺乏有效的内部审计和监督机制。
财务报告失真,资金使用不规范,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财务风险。
3. 风险控制不足三鹿集团在风险控制方面存在严重不足,未能及时识别、评估和应对潜在的风险。
在市场竞争激烈、政策法规变化等环境下,企业缺乏应对措施,导致经营风险加剧。
四、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失效的原因1. 企业文化缺失三鹿集团在企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缺陷,缺乏对员工的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引导。
导致员工缺乏责任感和职业道德,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2. 管理制度不健全三鹿集团的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体系和机制。
在组织结构、职责划分、权力制衡等方面存在缺陷,导致内部控制失效。
3. 监管不到位监管部门对三鹿集团的监管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其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使得企业得以长期存在严重的经营风险。
五、改进措施与建议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三鹿集团应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员工的责任感和职业道德。
通过制定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引导,提高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
2. 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三鹿集团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组织结构、职责划分、权力制衡等方面。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何惠娟杨国臣(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系云南丽江674100)【摘要】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 不管是对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都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究其根源, 是三鹿集团自身内部控制缺失的体现。
本文将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 从两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三鹿奶粉事件内部控制监督随着市场经济日趋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发展, 企业经营环境与消费者需求也更加复杂多变。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企业纷纷在寻求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措施, 而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则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 是企业重新审视自己内部控制并加以修正的导火线。
鉴于此,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问题加以分析。
1 三鹿奶粉事件概述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难以作出有无风险的准确识别。
2、三鹿集团的原奶采购模式是“奶农———奶站———乳企”, 散户奶农的牛奶通过奶站最终被集中到三鹿集团的各家工厂。
这种模式是, 、不需要养殖奶牛, 却可以迅速扩大奶源产量。
但, , 乳企无法直接; , 奶农、奶站, 。
此次事件的发生, 就说明了管, 缺乏风险评估管理。
2. 3 控制活动不到位2. 3. 1 业务流程不守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是近年来,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扩张速度惊人。
自1993年起, 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
2019年, 售收入100. 16亿元, 同比增长15. 3%, 一直在快车道上高速行驶, , 就在这时, 2019’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了。
2019, , 经调查, 高度怀疑。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值得我们反思, 我认为发生这一事件绝非偶然, 而是一种必然, 是雀巢“碘超标”到今天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无不说明了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一定问题。
2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最基本控制活动, 三鹿集团违背业务流程的情况是存在的。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篇一一、引言三鹿集团作为中国乳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其内部控制体系的建立与执行对于企业的稳健运营和风险防范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三鹿集团遭遇的危机,凸显了其内部控制存在的不足。
本文旨在通过对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的深入分析,探讨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建议。
二、三鹿集团内部控制现状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体系包括组织架构、风险管理、内部审计等多个方面。
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其内部控制存在以下问题:1. 组织架构不够清晰。
三鹿集团的组织架构虽然庞大,但各部门之间的职责划分不够明确,导致决策执行效率低下。
2. 风险管理机制不健全。
三鹿集团在面对市场风险、政策风险等外部风险时,缺乏有效的预警和应对机制。
3. 内部审计制度执行不力。
三鹿集团的内部审计制度虽然建立,但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导致审计效果不佳。
三、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问题的原因分析三鹿集团内部控制问题的产生,既有企业内部管理的原因,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
具体原因如下:1. 企业文化缺失。
三鹿集团在快速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企业文化的建设,导致员工缺乏责任感和归属感。
2. 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三鹿集团的管理人员队伍中,部分人员缺乏专业的内部控制知识,难以有效执行内部控制制度。
3. 法律法规及政策变化。
随着国家对乳制品行业监管的加强,三鹿集团在适应新政策、新法规的过程中,出现了内部控制不适应的情况。
四、改进建议针对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本文提出以下改进建议:1. 优化组织架构。
三鹿集团应明确各部门职责,建立高效的决策执行机制,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2. 完善风险管理机制。
三鹿集团应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机制,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应对等环节,以应对各种内外风险。
3. 加强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三鹿集团应加强内部审计制度的执行力度,确保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提高审计效果。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分析摘要:内部控制是由企业全体人员参与的,实施范围覆盖企业所有的内部事务、以相互牵制为核心,通过组织结构的制衡安排和控制政策的标准化得以实现的一个过程。
其功能是有效抵御风险,实现持续健康发展,保障资产安全、完整,提高会计信息质量。
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
从此次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事件本身及应对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层面存在的不足以及给我们带来的反思。
一、三鹿奶粉事件概述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所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
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9月11日晚,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产品召回声明称,经公司自检发现2008年8月6日前出厂的部分批次三鹿牌婴幼儿奶粉受到三聚氰胺的污染,市场上大约有700吨。
为对消费者负责,该公司决定立即对该批次奶粉全部召回。
12月下旬,债权人石家庄商业银行和平西路支行向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提出了对债务人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进行破产清算的申请,12月23日,石家庄市中级人民法院宣布三鹿集团破产。
二、从内部控制的角度看三鹿事件三鹿事件折射出三鹿公司内部控制存在严重缺陷,文中以COSO的理论框架角度,即从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控五个方面对三鹿事件做出剖析。
1、内部环境内部环境要素是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包括对组织构架、发展战略、人力资源、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等方面的评价内容,尽管内部控制更强调相互牵制的制度性安排,但显然人为因素在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环境中起到居住轻重的作用,在企业评价中,便有着促进诚信、道德价值观的提升,为内部控制的完善夯实人文基础,我们常说“道德使之不愿、法律使之不敢、制度使之不能”,这说明诚信与道德观或者是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高于制度本身的。
浅析基于三鹿事件引发的对我国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一些有关内部控制的基本原理与概念,介绍简要介绍分析了三鹿事件,接着提出了一些现阶段我国内部控制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列出了六项有效内部控制的构成要素。
关键词:内部控制三鹿事件存在问题有效构成要素应对措施进入21世纪,内部控制逐渐成为国内会计学家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内部控制基本概念内部控制是指被审计单位为了合理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和效果以及对法律法规的遵守,由治理层、管理层和其他人员设计和执行的政策和程序。
内部控制的目标是合理保证:(1)财务报表的可靠性,这一目标与治理层和管理层履行财务报表编制责任密切相关;(2)经营的的效率和效果,即经济有效地使用企业资源,以最优方式实现企业的目标;(3)在经营活动中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要求,记载法律法规的框架下从事经营活动。
内部控制综合框架是由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发起组织委员会(coso)于1992年9月发布的,是至今对内部控制最为全面的描述。
报告认为,一个合适、有效的内部控制综合框架包括以下五个部分:1、控制环境。
是由管理层倡导一种正直、伦理道德风气、宣传管理宗旨、经营方式和人力资源政策,使职员自觉管理其活动和履行他们的责任。
管理部门应通过文字描述和范例以及采取相应的监控措施来影响全体职员,以提高他们的伦理道德水准。
2、风险评估过程。
即管理当局应对目标完成期间与企业相关的风险进行识别、预见,并采取相应避险措施的管理控制。
风险评估应测定:①风险对货币项目及对会计主题形象或信誉方面的重要性;②风险发生的概率;③如何减轻风险至可以承受的水平。
3、控制活动。
是为实现内部控制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而制定的各项政策、程序和规定。
它包括:①营业性控制,用于指导会计主体的经营管理活动;②财务信息控制,用以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可靠和保护会计主体的财产;③合规性控制,用以将活动指向符合适用的法规、管理控制要求和坚持伦理道德。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引言:企业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运作顺畅、高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些企业内部控制失灵的案例。
本文将以三鹿集团内部控制失灵事例为案例,对其进行深入分析,以加深我们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和理解。
一、案例背景介绍三鹿集团是一家创立于1985年的中国奶粉生产企业,其产品在中国乃至全球市场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销量。
然而,在2008年,三鹿集团爆发了一起严重的奶粉质量安全事件,给无数婴幼儿的健康带来了巨大威胁,也令整个企业声誉大打折扣。
二、内部控制失灵原因分析1. 隐瞒真相在奶粉质量安全问题被曝光之前,三鹿集团高层有关部门曾多次接到举报,但内部人员却选择隐瞒真相,掩盖事件,不作公开处理。
这种缺乏透明度和诚信的行为直接导致了事态的进一步扩大。
2. 责任落实不到位在质量安全问题选择时,企业内部没有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相应的责任人未能及时采取措施,造成了问题无法及时得到解决。
这种责任落实不到位的情况使得企业内部控制失去了一致性和有效性。
3. 内外部监管失灵奶粉质量安全事件广泛影响了公众,但监管机构在对该企业进行监管时出现了失职现象。
监管机构缺乏有效的监管手段和强制措施,未能及时发现和制止三鹿集团的违法行为。
三、内部控制改进方案1. 加强透明度和诚信企业应建立健全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公开重要信息,增强企业和公众之间的信任。
通过提高透明度和建立良好的诚信体系,可以减少内部人员隐瞒真相的现象。
2. 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企业应建立明确的责任体系,明确各级管理人员的职责和权限,使责任人能够迅速采取行动和应对突发事件。
通过建立严格的责任体系,可以提高内部控制的一致性和有效性。
3. 健全监管机制政府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力度,建立完善的监管制度和有效的监管手段。
同时,公众也应加强自我监督,激发对企业行为的关注和监督意识。
四、结论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内部控制案例“鹿”死谁手?时间:2009-08-07 15:35来源:纳税人报作者:刘华河北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鹿集团)曾是国内最大的奶粉生产企业,在乳制品加工企业中位居全国第三名。
作为国家重点龙头企业,三鹿集团先后荣获省以上荣誉称号二百余项。
2008年9月11日,由于三鹿婴幼儿配方奶粉搀杂致毒化学物三聚氰胺曝光,三鹿集团被迅速推向破产,引发“中国奶业的大地震”,田文华由此成为“中国乳业的罪人”。
在这场“9.11事件”中,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鉴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现了国内内部控制的最新观念,以下运用其五目标和五要素的分析方法,对三鹿集团进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内部控制五目标分析合法合规性——底线合法合规是内部控制的最低目标,或者说是底线。
三鹿集团身处关系国计民生的食品行业,不仅没有信守承诺——向社会提供优质乳制品,为提高国民的身体素质做出贡献,反而在市场和利润的利益诱惑面前,置合法合规性于不顾,在三鹿婴幼儿奶粉里掺入大量的有毒化学原料“三聚氰胺”,致使数名婴儿死亡。
这种见利忘义、逆道而行的做法,是三鹿集团悲剧的罪魁祸首。
资产安全性——警戒线资产安全是内部控制的传统目标,或者说是警戒线。
三鹿集团是曾经的行业龙头和银行的优质客户,2007年底净资产为12.24亿元,资产负债率仅为24%。
但随着毒奶粉事件曝光,三鹿集团近150亿元无形资产瞬间灰飞烟灭。
三鹿所有的奶粉在全国下架,接受顾客的退赔要求,全国所有的加工厂停产整顿。
三鹿集团的总负债保守估算接近20亿元,最终破产。
这表明违背合法合规底线的资产安全,是极其脆弱的,更是靠不住的。
信息真实完整性——主线信息真实完整是内部控制的永恒目标,或者说是主线。
田文华曾强调,“诚信对企业而言,就如同生命对于个人……”只可惜三鹿集团言行不一,其信息披露没能遵循诚信原则。
2008年6月,三鹿集团检验发现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但管理层对新西兰恒天然集团要求采取的应对措施置若罔闻,意图瞒天过海。
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何惠娟杨国臣(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经济系云南丽江674100)【摘要】三鹿奶粉事件的出现, 不管是对国家、社会、企业和个人都产生了十分恶劣的影响。
究其根源, 是三鹿集团自身内部控制缺失的体现。
本文将针对内部控制的缺陷, 从两个方面提出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的对策。
【关键词】三鹿奶粉事件内部控制监督随着市场经济日趋国际化与全球化的发展, 企业经营环境与消费者需求也更加复杂多变。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 为自己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企业纷纷在寻求提高自身竞争能力的措施, 而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则成为企业发展的必然。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 是企业重新审视自己内部控制并加以修正的导火线。
鉴于此, 本文将对内部控制问题加以分析。
1 三鹿奶粉事件概述管理人员的职业操守和专业胜任能力, 难以作出有无风险的准确识别。
2、三鹿集团的原奶采购模式是“奶农———奶站———乳企”, 散户奶农的牛奶通过奶站最终被集中到三鹿集团的各家工厂。
这种模式是, 、不需要养殖奶牛, 却可以迅速扩大奶源产量。
但, , 乳企无法直接; , 奶农、奶站, 。
此次事件的发生, 就说明了管, 缺乏风险评估管理。
2. 3 控制活动不到位2. 3. 1 业务流程不守按照业务流程进行生产经营管理是近年来, 我国乳制品行业的扩张速度惊人。
自1993年起, 三鹿奶粉产销量连续15年实现全国第一。
2019年, 售收入100. 16亿元, 同比增长15. 3%, 一直在快车道上高速行驶, , 就在这时, 2019’重大安全’事故”发生了。
2019, , 经调查, 高度怀疑。
三鹿奶粉事件的发生值得我们反思, 我认为发生这一事件绝非偶然, 而是一种必然, 是雀巢“碘超标”到今天的三鹿“三聚氰胺奶粉”无不说明了企业内部控制中存在一定问题。
2 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确保产品质量的一种最基本控制活动, 三鹿集团违背业务流程的情况是存在的。
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三鹿集团内部控制案例分析摘要三鹿集团破产,引发中国奶业的“大地震”,其内部控制到底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鉴于《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体现了国内内部控制的最新观念,本文运用其对三鹿集团进行内部控制案例分析。
一,内部控制相关理论1.内部控制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这一定义向我们揭示了两个核心理念:第一,内部控制是全员参与的,不仅仅是董事会和监事会的事情,还关系到公司的经理层和一般员工,不同层级的人员(机构)在企业的内部控制中承担着各自的职责。
第二,内部控制是一个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内部控制由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大基本要素构成,是一个包含搭建内部控制环境、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制定并实施各项控制措施、收集和传递与内部控制相关的信息、对内部控制的建立和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的循环运作的过程。
2. 内部控制的作用具体来说建立和实施内部控制可发挥如下作用:(1)保证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在企业内部的贯彻实施贯彻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和法规是企业进行合法经营的先决条件。
(2)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对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任何流转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所发生的各类问题能及时反映及时纠正从而有利于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的有效执行(3)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通过严格内部控制保证各项经济业务被真实完整无误地记录下来从而保证会计记录的可靠性,通过内部控制提供可靠的财务信息有助于管理者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股东,贷款人和其他各方做出正确的投资决策。
(4)有效防范企业经营风险,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采取内部控制措施,有意识地减少和避免面临的各种风险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是防范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手段。
通过对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加强对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可以促使企业减少和避免风险保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地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以防止出现舞弊和无意过失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地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三鹿内部控制案例分析三鹿内部控制案例是中国食品行业最大的丑闻之一,发生在2024年。
三鹿集团是一家中国领先的乳制品生产企业,其主要产品是婴儿奶粉和成人奶粉。
然而,在该案发生之前,三鹿集团存在严重的内部控制问题,这导致其产品中出现了有害物质悲剧性的污染。
在三鹿内部控制案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首先是质量控制问题。
作为一家乳制品生产企业,质量控制是三鹿集团最基本的职责之一、然而,三鹿集团在生产过程中,没有严格遵守相关的质量标准和规定。
其生产线未能有效监控和控制乳制品的质量,导致产品中出现了三聚氰胺等有害物质。
其次是信息披露问题。
在该案发生之前,三鹿集团没有向消费者充分披露产品中有害物质的情况。
该公司未向公众和监管机构提供关于产品质量问题的真实信息,这导致公众信任的丧失,同时也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此外,三鹿集团还存在监管问题。
在该案发生之前,检验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和通报三鹿奶粉中的有害物质。
监管部门没有有效监管和审查生产企业的质量控制措施,并且对企业的违规行为缺乏有效的处罚和约束措施。
最后,三鹿内部控制问题还涉及内部管理体系。
三鹿集团在内部管理和监督方面存在很大的薄弱环节。
企业高层对生产过程的监督和控制不够严格,对产品质量保障的意识不够强烈。
此外,三鹿集团内部管理制度不完善,导致一些员工在各种利益驱使下,放任了质量问题的发生。
综上所述,三鹿内部控制案例揭示了企业在质量控制、信息披露、监管和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这个案例教会我们,企业不仅应该注重生产过程中的质量控制,还应该重视信息的透明度和揭示,同时应该加强对企业的监管和内部管理。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维护消费者的权益,同时保护自身的利益。
【案例分析】从三鹿奶粉事件看企业内部控制的实施不久前,由三鹿奶粉引发的“奶粉事件”震动全国。
该事件不仅对整个乳制品行业影响重大,在竞争主体、产品结构、企业架构、供应链等方面将重新洗牌,而且引发了公众对国家危机应对体制、社会道德和企业责任等问题的讨论和反思。
笔者认为,该事件也暴露了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应当引起我们对如何建立健全、有效的内控机制的思考。
一、从内部控制角度看三鹿事件根据财政部联合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发布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的定义,内部控制是由企业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其目标包括合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
建立和实施有效的内部控制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要素。
从此次三鹿奶粉受三聚氰胺污染的事件本身及应对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企业在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中或多或少都存在不足,也给我们设计、执行和评价内部控制带来反思。
1. 内部环境。
该要素是内部控制框架的基础所在,涵盖治理结构、机构设置及权责分配、内部审计、人力资源政策、企业文化、诚信与道德观等多方面内容。
尽管内部控制更强调相互牵制的制度性安排,但显然人的因素在内部控制,尤其是内部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我们常说“道德使之不愿、法律使之不敢、制度使之不能”,这说明诚信与道德观或者是企业文化在某种程度上是高于制度本身的。
资料显示,三鹿集团早在2008年3月就接到消费者反映,但直到2008年8月三鹿已经秘密召回部分问题奶粉之时,却仍然没有将事件真相及可能产生的后果公之于众,有媒体称这种做法直接导致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又有一批婴儿食用了三鹿问题奶粉。
显然此次事件在某种程度上检验了三鹿集团决策层的诚信与道德观。
事实上除了三鹿集团外,向牛奶中添加三聚氰胺的耿氏兄弟等不法分子、告知这些不法分子通过添加三聚氰胺可通过检测的技术人员、销售给不法分子三聚氰胺化工原料的人员,都存在着只顾利益不顾消费者健康的问题,而这种环境因素也许才是真正导致此次事件的罪魁祸首。
以三聚氰胺事件为例说明食品采购控制的重要性内部监督是建立与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重要保证,包括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两大方面。
三鹿集团提出了“四统一分一集中”的集约化奶牛饲养发展思路。
驻站员监督检查成为日常监督中重要的一环,但是三鹿集团未能落实到位,导致在原奶进入三鹿集团的生产企业之前,缺乏对奶站经营者的有效监督。
在市场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的今天,竞争早已不是单纯的价格竞争。
从三鹿集团的失败来看,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做好内部控制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科学方法,现在的买方时代已然到来,重视内部控制是在这一时代下跟进时代脚步的必然方式。
三鹿奶粉事件内部审计案例分析根据COSO报告对控制环境的描述,企业内部控制划分为五个层面——控制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督。
内部控制环境包括企业人员的个人诚信、道德价值观与所具备的完成组织承诺的能力、董事会与稽核委员会、管理层的经营理念与营运风格、组织结构、职责划分和人力资源的政策与程序、组织的风险意识和风险管理理念。
因此,控制环境是一种氛围,能够影响到企业内部控制的贯彻执行以及企业经营目标及整体战略目标的实现,如果没有有效的控制环境,其他控制要素无论质量如何,都不可能形成有效的内部控制。
企业控制环境可以分为三类因素:第一,管理因素,包括公司治理、内部监督和内部审计。
第二,组织因素,包括组织结构、企业文化和风险预警。
第三,人的因素,包括人力资源政策和管理者素质。
本文以三鹿事件为例,从这三个角度透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同时提出有针对性的改进意见。
一、三鹿事件三鹿集团全称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是集奶牛饲养、乳品加工、科研开发为一体的大型企业集团,连续6年入选中国企业500强。
20世纪90年代初,该公司开创了“奶牛+农户”饲养管理模式,曾为三鹿确立了为同行所效仿的奶源优势。
2007年,集团实现销售收入100.16亿元,同比增长15.3%。
但是这种高增长背后隐藏的内部控制及其环境问题却被严重忽视。
从2008年3月份起,三鹿就陆续接到一些患泌尿系统结石病儿童家长的投诉,一些媒体也开始以“某品牌”影射三鹿,但是三鹿并未就此引起足够重视,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导致事态日益恶化。
据估计,9.02亿元的巨额医疗费和赔款已经造成三鹿集团严重资不抵债。
2008年12月25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发布三鹿破产消息,破产裁定书已送达石家庄三鹿集团有限公司,一个曾经作为奶业龙头的企业一夜之间消失。
究其原因,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不佳是主要原因之一。
二、管理因素(一)公司治理与“内部人控制”现象公司治理结构旨在形成科学有效的职责分工和制衡机制。
从三鹿事件看食品加工企业采购环节内部控制【摘要】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
此次三鹿事件再次引发全社会对食品安全的关注。
文章参照《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中关于采购活动内部控制的相关内容,基于奶源采购活动,提出对食品加工业采购环节内部控制措施改进的建议。
【关键词】内部控制;采购;质量管理
引言
本文采用规范研究方法,以三鹿事件为切入点,通过对三鹿采购流程内部控制的分析,提出如何改进采购环节内部控制的建议,以期对我国食品行业提高产品质量有所帮助。
一、“三鹿”事件的回顾
2008年6月28日,位于兰州市的解放军第一医院收治了首例患“肾结石”病症的婴幼儿,据家长们反映,孩子从出生起就一直食用河北省石家庄市三鹿集团所生产的三鹿婴幼儿奶粉。
7月中旬,甘肃省卫生厅接到医院婴儿泌尿结石病例报告后,随即展开了调查,并报告卫生部。
随后短短两个多月,该医院收治的患婴人数就迅速扩大到14名。
9月11日晚卫生部指出,近期甘肃等地报告多例婴幼儿泌尿系统结石病例,调查发现患儿多有食用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的历史。
经相关部门调查,高度怀疑石家庄三鹿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三鹿牌婴幼儿配方奶粉受到三聚氰胺污染。
卫生部专家指出,三聚氰胺是一种化工原料,可导致人体泌尿系统产生结
石,严重者可能幼儿死亡。
二、“三鹿”事件分析
三鹿集团前身是1956年2月16日成立的“幸福乳业生产合作社”,经过几代人半个世纪的奋斗,于2000年正式成立石家庄三鹿集团,三鹿50年坚持紧贴市场,从消费需求出发,不断创新产品和营销模式,赢得消费者信赖。
但是三鹿毒奶粉事件暴露了三鹿集团的内部控制存在严重问题,尤其在采购环节方面。
三鹿集团有自己的采购质量体系,但其体系不够严密,特别是内部的监督核查。
食品安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在食品质量控制过程中出现的小问题,都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轻者使企业名誉受损,重者甚至破产倒闭。
质量控制方面,在建立了健全的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后,就要将其落实到实际运作中,让每一个环节都有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来保证产品质量。
“企业要通过严格的质量监控,消除可能产生不合格产品的因素。
”企业在采购环节的质量管理过程中,还要特别重视监督和复核,防止渎职、舞弊等现象的发生,及时发现控制中的漏洞,及时弥补。
企业应成立质量监督部门,由副经理或更高级别相关管理人员领导,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
部门应该实行轮岗制,定期与其他部门人员按比例进行轮岗。
“采购物资的质量和价格、供应商的选择,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企业既要检查采购管理的相关要求是否落实到位,还要审视相关管理流程是否科学合理;要着力健全各项采购业务管理制度,落实责任制,不断提高制度执行力,确保物资和劳
务采购按质、按量、按时和经济高效地满足生产经营的要求。
”从此次“三鹿”事件可以看出,三鹿集团在采购活动内部控制上存在明显缺陷。
(一)选择供应商和管理供应过程
三鹿集团的采购人员本应该对含有三聚氰胺添的原奶详细检查再验收,但是由于采购环节的管理系统管理不善,使一些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奶却顺利地进入了三鹿集团的原奶加工部,这足以说明三鹿集团在选择供应商上存在重大问题,三鹿集团对原奶的进购的管理存在重大缺陷。
(二)验收
三鹿集团也算是国内奶制品生产的大企业,应该具有对奶源中不安全成分日常监测项目,但是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奶没有经过日常监测就进入了三鹿集团的加工部门,没有经过详细的验收过程,就进入下一步的工序中。
如果经过了严格的日常监测项目,也就不可能顺利地经过验收过程,此次的“三鹿”事件也不可能发生。
三、政策性建议
三鹿集团应重点加强对企业内部供应链中产品质量的安全监督和复核。
这里仅针对此次的“三鹿”事件中含有三聚氰胺的原奶采购活动内部控制存在的缺陷,对食品加工企业加强采购活动内部控制提出政策性的建议。
(一)选择供应商和管理供应过程
大力发展企业自己的奶牛养殖场是控制良好奶源的办法之一,
但加强对个别奶农供应奶源的控制十分重要。
这里对食品加工企业原材料的采购提出几点建议:一是与个体户奶牛供应奶源实况签订合同,如在奶源环节出现的问题应由奶农负责,这样可以侧面督促奶农提高奶源的质量,二是食品加工企业一定设置严格的采购环节的内部控制系统,对采购环节的每一步进行严格的检查复核,对采购环节每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实行轮岗制,而且要定期与其他部门人员按比例进行轮岗。
三是三鹿集团要培养自己的奶牛养殖场,拥有自己的奶源供应地,且要严格把关自己的养殖技术和安全的奶源提取技术。
(二)验收
三鹿集团奶源加工企业可以在奶源的验收环节控制上采取如下措施:一是建立严密的合同奶源验收程序和验收标准。
企业应严格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
同时对供应商的资信进行评级择优选用。
二是负责监督采购环节的组织要加强奶源质量的核查,派专员现场监督验收工作,对质量有怀疑的批次要全面复检,查处相关员工危害企业的行为;对于某些特殊项目要抽查复核,如三聚氰胺、特定时期的食品隐患要特定检查,并适当提高抽检比例。
企业要尽最大努力确保食品安全,提高企业声誉。
三是对自建的奶牛养殖场中奶源的检疫,要加强监督核查工作,避免企业内部人员弄虚作假,使不合格的奶源流入加工企业。
四是对于在验收环节过程发现的异常情况,验收部门要向相关执法部门举报。
例如,某个体户奶农为使自己的奶源比其他的奶源卖出好价钱,因此在奶源里面添
加某些化学添加剂,这些化学添加剂危害人体的健康水平,企业就有责任向相关部门举报。
此次的“三鹿”中的“三聚氰胺”问题,给其采购过程中的内控控制敲响了警钟。
三鹿集团不但应加强对“三聚氰胺”的检测,还应对其它质量控制环节全面清查,完善供应链中各个环节的内部控制制度,消除隐患。
2008年的“瘦肉精”事件,又使人民对食品安全感到担忧,也使双汇集团的名誉受到重创。
若想把企业做大做强,诚信是根本,因为消费者的信赖是企业最宝贵的财富。
企业要想得到消费者的信赖,就必须保证产品的质量,这才是企业长远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全国人大(第68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s].2002:1-7.
[2]宋建波.企业内部控制[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3]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北京:中国财经经济出版社,2008.
[4]刘玉廷,王宏.美国加强政府部门内部控制建设的有关情况及其启示[j].会计研究,2008(3).
[5]尹怡敏.论公司治理与内部会计控制[j].商业经济,2007(12).
[6]财政部会计司.企业内部控制规范讲解2010[m].北京:经济
科学出版社,2010:197-210.
[7]从双汇事件看肉类加工企业采购环节内部控制[j].会计之友,2011(10).
[8]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动物检疫管理办法条例.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