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优生经历挫折
- 格式:doc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关于优等生“挫折教育”的若干思考优等生一词通常用来描述成绩优异、表现出色的学生。
这类学生通常在学习上能够迅速掌握知识,取得高分;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展示出良好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在学校和社会活动中也能够表现出领导才能和团队合作能力。
优等生面临的一种挑战是“挫折教育”问题。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学校或家庭特意安排各种困难和挫折,以考验优等生的应对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这种教育手段旨在让优等生从中学会面对失败和挫折,培养他们的逆境应对能力。
挫折教育的出发点是好的。
在活动中遇到挫折,学会面对困难,从而培养出坚韧的性格,这对优等生的成长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成功的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只有经历失败和挫折,才能真正明白成功的来之不易。
通过挫折教育,优等生可以学会勇敢面对挫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增强自信心和抗压能力。
挫折教育也能够避免优等生的骄傲心态和自满情绪。
因为优等生在学术上取得了成功,容易产生自大心理,对他人傲慢和不耐烦。
通过故意设置困难和挫折,可以让优等生深刻体会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消除不必要的骄傲心态,更加谦虚和自省。
挫折教育也存在一些负面影响。
对于某些优等生来说,过分的挫折可能导致他们自信心的受挫。
优等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由于缺乏经历失败的机会,无法承受突然遭遇的挫折,可能导致他们在学习上产生退缩和消极情绪。
过分的挫折可能导致学生放弃追求杰出的目标。
优等生通常是积极进取的,他们追求卓越,在学习和各个方面都竭尽全力。
如果面对过分的挫折,他们可能会丧失动力,认为自己努力也无法改变结果,从而放弃追求卓越的意愿。
为了解决优等生“挫折教育”的问题,学校和家庭应采取适当的教育方式。
学校和家庭应提供一个宽容的环境,让学生知道失败并不可怕,每个人都有失败的时候。
要鼓励学生追求卓越,但同时也要教育他们,成功和失败都是正常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努力和坚持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优等生面临挫折教育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话题。
关于优等生“挫折教育”的若干思考优等生是指在学习上成绩优异的学生,他们通常拥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自律能力,且在学校的各项评比或考试中表现出色。
虽然优等生在学习成绩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他们往往也面临着一定的挫折。
所谓“挫折教育”,是指通过给予优等生一定程度的挫折和困难,引导他们克服困难,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坚韧精神。
下面就优等生的“挫折教育”进行一些思考。
优等生通常拥有优异的学习成绩和领导才能,但他们也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
他们可能对自己过于自信,缺乏面对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可能往往很少遇到失败和挫折,因此缺乏解决问题和应对困难的经验。
而且,一些优等生也可能会面临压力过大、焦虑等问题,这些问题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可能造成负面影响。
通过给优等生一定程度的挫折,可以帮助他们建立一定的抗压能力和心理素质,更好地应对未来面临的各种困难和挑战。
挫折教育可以帮助优等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在现实生活中,成功并不总是与成绩相关,一些重要的品质如努力、刻苦、坚毅等对于一个人的成就同样重要。
而通过挫折教育,优等生可以体会到困难和挫折的开拓与成长,从而形成正确积极的人生观。
他们会明白,在追求成功的过程中,学习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同样重要。
这样的教育将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才能,并更好地适应各种困难和挑战。
对于优等生而言,挫折教育也能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意识。
优等生通常在学习过程中追求完美和成功,而忽视了探索和创新的重要性。
挫折教育的过程中,他们不得不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需要寻找新的解决方法。
这样的经历会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发挥创造力去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而这些创造性的思维和能力对于他们今后的发展和成就将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挫折教育也需要注意方式和方法的选择。
一味地给予优等生过大的挫折可能会带来负面影响,导致其自信心受损,学习动力降低。
在进行挫折教育时,需要量力而行,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化需求来制定合理的教育方案。
关于优等生“挫折教育”的若干思考【摘要】优等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遇到困境,需要经历挫折来促进成长。
挫折教育对优等生意义重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实施挫折教育需要注意方式方法,确保取得有效效果。
优等生需适度经历挫折,以增强应对挑战的能力。
挫折教育是优等生教育的重要一环,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与压力。
优等生应当从挫折中学会坚持、自我调适和成长,从而全面发展自身潜力。
挫折教育是教育领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助于优等生塑造积极、乐观的心态,提升个人综合能力。
【关键词】优等生、挫折教育、困境、意义、实施方式、效果、注意事项、适度经历挫折、综合素养、重要一环1. 引言1.1 优等生的定义优等生是指在学业、体育、艺术等方面表现优异、成绩突出的学生。
他们通常拥有较高的智力和学习能力,能够在学校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优等生不仅在学业上表现出色,还在各个领域充满活力和潜力。
优等生通常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能够独立解决问题和克服困难。
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和探索精神让他们不断进步,超越自己的极限。
优等生的态度积极向上,对待学习和生活充满热情和动力。
优等生在学校中往往备受关注和赞赏,成为同学们的榜样和学习的榜样。
他们的成功故事鼓舞着其他学生努力向上、勇往直前。
优等生的努力和成就不仅仅是个人的荣耀,更是整个学校的骄傲。
优等生是学校中的精英群体,他们在学业和品格上都具备卓越表现。
他们的成就不仅给自己带来荣耀,也为学校增光添彩,展现了学校的教育成果和办学水平。
优等生是学校的骄傲和希望,值得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
1.2 挫折教育的概念挫折教育是指教育者通过制造和引导学生面临各种困难、失败和挫折的过程,让其在跌倒和爬起中获得成长和成就,最终培养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的一种教育方式。
挫折教育旨在让学生在挫折中学会应对困难和失败,培养学生的坚韧性格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其具备面对未来各种挑战的能力。
挫折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信心,让其在挫折中增强逆境适应和自我成长的能力,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竞争和压力。
关于挫折――优生的良药论文网:一、优生的现状表现1.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自负。
优秀生由于思维敏捷、思路开阔、成绩优异、老师宠爱等原因,使他们逐渐形成了优越心理,在言行上容易出现趾高气扬、目无一切的精神面貌。
尤其是当他们的想法与别人不一致时,他们不是从自己本身找出问题的症结,而是固执地坚持自己的见解,即使发现自己错了,也不承认。
2.受不得委屈。
优秀生在任何场合总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总是受到多方面的关爱。
正因为如此,他们的人生字典里只有顺利,而当他们一旦遇到挫折与失败,大多数会一蹶不振,甚至沦落下去,和最亲近的人发生心理的仇恨,遇事总是逆而行之。
因此,为使这些优秀生在未来的竞争中成为能够经历挫折、勇于开拓创新的强者,我们教育工作者必须意识到对这些优秀生教育的紧迫性,让他们走出温室,脱离庇护,去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
二、优生发展中所突显的一些问题在我们的教学中,优生并不是人们所想象的那样,事事省心,自立自强;相反,突显出了一些消极的表现。
1.光环下成长,经不起挫折众所周知,大部分优秀生从小学到中学一直是班里的好学生,事事称心如意,一帆风顺,缺乏挫折感,随着自我意识的增强,便形成了自负、骄傲、虚荣的性格弱点。
不了解“山外有山,天外有天”,当自己不再是顶尖的时候,骄傲、自负的他们无法承受这样“沉重”的打击,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自负走向自卑,开始怀疑自己的潜力,也就从积极走向消极,学习成绩逐渐下降,精神萎靡不振,自暴自弃,严重的就会变坏转差,个别优秀生还会成为后进生。
2.心理脆弱,承受挫折的能力较差。
1992年11月1日,美国中西部的依阿华大学,刚刚获得太空物理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卢刚,因为精神压力和人际关系紧张,在不到10分钟的时间里,枪杀了他妒忌的中国留学生山林华、三名教授和副校长安・柯莱瑞,副校长的秘书受重伤。
随后,卢刚开枪自尽。
据说,他是一个每次考试必然夺魁,很为中国人争光的一位佼佼者。
这是一个血的教训。
关于优等生“挫折教育”的若干思考优等生一直以来被认为是学校中的佼佼者,他们成绩优异,品行端正,深受老师和家长的喜爱。
在教育学界和心理学界却存在一个看法,即优等生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可能表现较差,缺乏应对挫折的能力。
一种叫做“挫折教育”的概念逐渐走进人们的视野。
挫折教育强调通过让优等生经历一些困难和挫折来培养他们的逆境应对能力,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更加坚韧、独立和自信。
对于“挫折教育”应该如何开展以及它对优等生的影响,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优等生“挫折教育”?如何在实践中更好地帮助优等生面对挫折并从挫折中成长?接下来,我们将从几个方面对此进行思考。
挫折教育的意义所在。
挫折教育并不是要刻意给予优等生困难和挫折,而是要关注他们在成长中可能会遇到的困难,并给予他们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优等生通常在学习上相对优秀,这可能让他们在面对学习上的难题时产生挫折感,因为他们习惯于一帆风顺的进步。
在生活中,他们可能也会因为各种原因遇到挫折,比如人际关系、情感问题等。
挫折教育旨在让优等生认识到挫折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一部分,学会面对挫折、从挫折中学习,并逐渐培养出坚韧的品质和独立的意识。
在这个过程中,老师和家长应该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形成健康的心态和态度。
挫折教育的注意事项。
挫折教育需要在开展过程中注意一些事项,以免适得其反。
不能过度强调挫折。
有些家长和老师在想要给予优等生一些挫折教育时,可能会刻意给他们制造一些困难和挫折,这种做法是不可取的。
因为这种方式容易让学生感到绝望和无助,适得其反。
要针对性地给予帮助和支持。
当优等生遇到挫折时,老师和家长要及时给予关心和帮助,了解他们的困难所在,并给予适当的指导和支持。
要鼓励自我反思和成长。
优等生面对挫折时,要鼓励他们自我反思,从中找到问题所在,并学会从中成长。
这样才能真正起到挫折教育的作用。
挫折教育对优等生的影响。
挫折教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优等生形成积极的心态和应对能力。
第1篇作为一名优等生,我深知自己在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然而,在面对挫折和困难时,我也曾感到迷茫和无助。
经过一段时间的反思和总结,我逐渐认识到挫折教育的重要性,并从中受益匪浅。
以下是我对优等生挫折教育的心得体会。
一、挫折教育的意义1. 培养抗压能力在当今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挫折无处不在。
优等生在享受成绩的同时,也要学会面对挫折。
挫折教育可以帮助我们培养抗压能力,使我们能够在逆境中保持冷静,勇往直前。
2. 增强心理韧性挫折教育有助于提高我们的心理韧性,使我们能够在面对困难时,勇敢地挑战自己,不断突破自我。
这种心理韧性将使我们受益终身,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宝贵财富。
3. 提升综合素质挫折教育不仅关注我们的学习成绩,更注重培养我们的综合素质。
在面对挫折时,我们需要学会调整心态,与人为善,善于沟通。
这些能力的提升,将使我们在未来的生活和工作中更加游刃有余。
二、挫折教育的方法1. 树立正确的挫折观我们要正确认识挫折,将其视为人生的一部分。
挫折并非坏事,而是成长的契机。
在面对挫折时,我们要保持积极的心态,勇敢地面对困难,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挫折。
2. 学会自我调节面对挫折,我们要学会自我调节,保持良好的心态。
可以通过运动、听音乐、与朋友聊天等方式,缓解压力,调整情绪。
3. 积极寻求帮助当我们遇到挫折时,要学会向他人寻求帮助。
可以向老师、家长、朋友倾诉,也可以参加心理辅导课程,学习应对挫折的方法。
4.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挫折教育要求我们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面对困难时,我们要学会分析问题,寻找解决方案,并付诸实践。
通过不断尝试和总结,提高自己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5. 增强自信心自信心是战胜挫折的关键。
我们要相信自己有能力战胜困难,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
在挫折中成长,成为更好的自己。
三、挫折教育的实践1. 参加社会实践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认识自己的不足,从而在面对挫折时,更加从容应对。
小学科学下半月刊曾有一次和一位新进老师交流教学经验,恰巧他带的班正是以前我教的学生,自然有许多共同话题。
在我夸奖小班长能力不错时,这位老师却表示她自尊心极强,有次在课堂上他只是轻轻呵斥了一句,小姑娘当即就泪如雨下,之后几天更是消极上课。
怎么会这样?这番话引起了我的思考。
突然我意识到,是我们老师给她的挫折教育太少了。
对于优等生,我们总是给予太多的“优待”,即使他们犯错,作为老师也常常“大度”地一笑了之,长此以往,造成他们一旦被训斥就激发出强烈的不满情绪。
可以肯定的是,对待优等学生,正因为他们的优秀,老师也喜欢他们,正常情况下就应该有比其他学生更多的表现机会,老师也应该给他们创造好的条件,为他们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机会,无可厚非。
但是正是由于老师长时间的“优待”,仔细在班级里找找,总有那么几位学生,由于成绩拔尖,老师和同学都对他们另眼相看,长期的优越感就使他们变成了“老虎屁股摸不得”的小霸王,但哪怕是一次小小的挫折他们却也经受不起;他们一旦遇到挫折与失败,大多数会一蹶不振,甚至沦落下去,其表现比一般学生更加消极。
试想,这样的学生,将来如何去面对学习生活和社会竞争中的种种困难与不幸?因此,我认为,对待这样的学生,除了荣誉之外,更应该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为他们创设适当的机会,让他们去经历必要的挫折。
因为我觉得适度和适量的挫折能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帮助优等生解决心理发展中出现的某些障碍,提高对挫折的承受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
“失败乃成功之母”。
从古到今,只有经得起挫折的人才会有坚强的意志,才会战胜逆境取得成功。
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尊心与虚荣心一般来说,自尊心指尊重自己,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不容许别人侮辱和歧视自己的心理状态。
虚荣心则是以虚假的方式来保护自己自尊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对自己的外表、学识、作用、财产或成就妄自尊大;过分地渴求表扬和赞美。
应该说,虚荣心其实是扭曲了的自尊心。
因为自尊心的基础是真实的事实,而虚荣心所维护的则是虚假的内容。
关于优等生“挫折教育”的若干思考1. 引言1.1 什么是优等生“挫折教育”优等生“挫折教育”是指针对优秀学生而设计的一种教育方式,旨在通过让他们经历一定程度的挫折和失败来促进其全面发展。
传统上,优等生往往在学业上表现出色,成绩优异,被视为学校的骄傲和典范。
在实际生活中,他们也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难,而对于他们来说,如何应对挫折、承受失败以及从中吸取经验和教训变得尤为重要。
优等生“挫折教育”着重强调培养学生的抗挫能力和逆境应对能力,让他们在经历挫折后能够重新站起来,更加坚强和成熟。
这种教育方式不是简单地让学生失败,而是通过挑战和困难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和内在潜能,让他们在竞争激烈的社会中具备更强的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优等生“挫折教育”是一种促使学生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教育方式,它有助于优等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心理素质,提升综合素养,为他们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在当今社会,面对激烈的竞争和挑战,优等生“挫折教育”将具有越来越重要的意义。
1.2 挫折教育的意义挫折教育的意义在于帮助优等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经历挫折,优等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的不足以及面对困难时的应对能力。
挫折教育可以让他们学会面对失败,并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
挫折教育也能够培养优等生的逆境应对能力和心理韧性,使他们在面对人生中的各种挑战时能够坚定地前行。
通过挫折教育,优等生能够更好地理解人生的起伏和变化,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念,增强自信心和自我认知能力。
挫折教育对于优等生来说,是一种重要的成长方式,能够促使他们成为更加坚强、自信和有担当的人。
2. 正文2.1 挫折教育的实施方式挫折教育的实施方式有多种不同的途径和方法。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适当的难度和挑战来培养学生的挫折耐受力。
这包括给予学生一些困难的任务和问题,让他们面对挑战并尝试解决。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起到指导和激励的作用,帮助学生克服困难,并从中学会成长和进步。
关于优等生“挫折教育”的若干思考关于优等生“挫折教育”的若干思考陈姗珊一、案例背景与概述小优(化名),女,汉族,浙江人,英语(师范)专业大三学生,入学以来学习成绩一直位居年级前茅,各方面表现优秀,是师生心目中名副其实的“优等生”。
该生在大二时被推荐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交流学习一學年。
在上外交流学习的第三个月,学院收到了来自上外的加密邮件,简述了该生近期心理状态不佳,希望学院在保密的情况下密切关注该生心理问题。
经多方了解,该生在上外交流期间多次感受到自己从“优等生”沦落为“后进生”,学习压力大,自我要求高,从而引发了焦虑情绪,影响了正常的生活作息。
辅导员利用网络平台对该生开展了一系列“挫折教育”,成效明显。
目前该生已返校,学习目标明确,心态平和稳定,顺利通过了发展对象的综合考核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并立志考研。
二、案情分析与处理(一)案例背景小优(化名),女,汉族,浙江人,英语(师范)专业大三学生,学习成绩优异,位列年级前茅,并且各方面表现优秀,是大家公认的“优等生”。
该生在大二时被推荐到上海外国语大学交流学习一学年(当年全院仅2个推荐名额)。
※ 11月12日,该生所在的上外交流学习班级的班长通过微信联系了上外负责交流生工作的辅导员曹某,反映小优最近状态不是特别好,想联系心理咨询中心。
同时,该班长也表示小优不愿意让第三个人知道自己的心理状态,希望辅导员曹某保密。
※ 11月13日,上外辅导员曹某与该校心理中心负责人取得联系,心理中心负责老师叮嘱曹某,由于该生希望心理咨询信息保密,应该处于比较敏感的阶段,因此建议保密,以免刺激到小优。
曹某向心理中心负责人了解了交流生心理咨询预约流程,并通过班长转告给小优。
※ 11月14日,上外心理中心负责老师联系辅导员曹某,根据小优发给心理中心的预约邮件,初步评估小优心理问题比较严重。
心理中心负责老师表示“在尽力安排其咨询,希望在保密的情况下密切关注”。
由于外校交流进修生在理论上不属于该校心理咨询范围,但心理中心会从人文关怀角度予以协助,并告知学校一定通知小优原学校在保密的情况下密切关注其心理问题。
关于优等生“挫折教育”的若干思考优等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群体,在学校和社会中被普遍认可和推崇。
但是,优等生在面临挫折和失败时,往往会感到无措和失落。
这种“挫折教育”的思维方式给青少年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个问题进行思考。
首先,优等生的成功往往是依靠自己的努力和天赋获得的。
这种成功对青少年的积极影响在于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然而,当他们面临挫折和失败时,这种自信心会受到很大的打击。
因此,学校和家长应该引导优等生,在成功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培养他们面对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和心态。
其次,优等生的背后往往是艰苦的努力和付出。
他们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方法。
然而,这些习惯和方法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在不断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渐形成的。
因此,他们也应该接受一定的挫折教育,从中学习如何更好地调整自己,克服难关。
再次,优等生往往在压力下成长。
他们要面对来自家长、教师、同学和自己的高期望目标。
这种高度压力往往会导致他们对自己的要求过高,给自己过度紧张和负担。
然而,如果他们能够正确看待“优等生”这个角色和身份,并注重平衡学习和生活,就能避免这种负面影响。
最后,挫折教育也是优等生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这种教育不仅仅是学习如何面对失败和挫折,更涉及如何发掘自己的潜能和能力、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方面。
正因如此,我们应该在教育中引导优等生,教育他们勇敢地面对挑战和变化,不断寻求成长和进步。
综上所述,优等生面临挫折教育的问题并不是对错的问题,而是一个需要平衡的问题。
学校和家长应引导优等生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和失败观,注重平衡学习和生活,在教育中注重培养他们面对挫折和失败的能力和心态。
只有这样,优等生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成功、自信、快乐、健康的人。
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对优生进行挫折教育豫灵二中张艳艳记得网友讲的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农贸市场去买菜,遇到当年他教的一名做小生意发了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的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你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您教育我的情形相比,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老师对待差生教学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胜了也不敢“声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差生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
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生都会享用它的利息。
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课,而学习上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输”掉后哭泣不已。
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遭受过重大的挫折。
“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明有成就的人大多是由磨难而成的。
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在家庭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
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差等特点。
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是不可能的。
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
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
面对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靠说教是无法达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
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还应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切需求都能轻易得到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练的机会。
附送:教学中的所思所想教学中的所思所想经过这一个月的实践和学习,我受到了很大的启发.在以后的授课中,应在以下几方面积极努力!1.重视情感因素,加强自身修养,稳定学生兴趣。
班主任经验交流材料:加强对优秀生的挫折教育鹰是世间寿命最长的鸟类。
它一生的年龄可达70岁。
在40岁时,它如果要继续活下去,必须经历一次痛苦的重生。
当鹰活到40岁时,它的爪子开始老化,不能有效地抓住猎物。
它的喙开始变得又长又弯,几乎触到胸膛。
它的翅膀也开始变得沉重,因为它的羽毛长得又浓又厚,飞翔都显得有些吃力。
这时它只有两种选择:等死,或开始一次痛苦的重生——150天漫长的操练。
它必须很卖力地飞到山顶,在悬崖上筑巢,停留在那里,不能飞翔。
鹰首先用它的喙击打岩石,直到喙完全脱落。
然后静静地等候新的喙长出来。
它会用新长出的喙把指甲一根一根地拔出来。
当新的指甲长出来后,就再把羽毛一根一根地拔掉。
5个月以后,新的羽毛长出来了,鹰经历了一次再生。
每一次辉煌的背后肯定都有一个凤凰涅盘的故事,世上没有不弯的路,人间没有不谢的花。
挫折原本就是生命旅途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
生命,总是在挫折和磨难中茁壮成长。
如果40岁的鹰选择逃避,那么等待它的就是生命的枯萎。
它唯有选择经历苦痛,生命才得以再生。
这个故事也让我想到优等生的挫折教育。
所谓优等生,往往是一些在学校里面,学习成绩一贯很好的学生。
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普遍地存在成绩好就什么都好的现象。
即:“光环效应,一好百好”,进一步强化了他们对学习成绩的重视,而忽视了他们的整体发展状况。
这些学生往往在他们学习和生活中都比较顺利,顺遂的人生,造成了他们心理上抗挫折能力相对的比较差。
比如有的同学在遇到考不好、发挥失常这样的情况的时候,往往会觉得自己以往的优势不在,无法面对这种由高处跌下的落差;有的对班级事务不热心集体荣誉感和人缘较差;还有的同学在遇到家长的批评、老师的教育和同学的嘲讽的时候,会无法接受,而出现这样那样的心理问题。
所以在班主任工作中我发现做好优等生的挫折教育比差生转化具有更大的挑战性,对于为高一级学校和社会输送更多优秀人才有着更积极的作用。
案例:李强(化名)是在我新生入学后第二天就任命的班长,因为通过查看资料了解到他在小学一直就担任班长,而且成绩优秀,再加上个子很高,我想作为一个女班主任的得力助手,这应该是最佳人选。
给优等生适当来点儿挫折说起优等生的教育,我们都会觉得,我们已经做得很好啦,你看,把他们都培养成优秀的学生啦。
其实不然,就像许多人说的:“好孩子不是老师教出来的。
”虽然这话有些偏激,却也有几分道理。
所有的优等生都有着共同的特点:特别聪明,能力比较强,自我约束力强等等。
也就是说,他们的优秀与他们先天的素质有关一定的关系,老师只要适当挖掘,学生就会成长的很好。
但是,他们还是需要教育和引导的,特别是在老师、家长的长期的宠爱下,他们有了新的共同的不足:心理脆弱。
天天听着老师有表扬、父母的夸奖,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反而下降了。
一旦遇到什么困难、打击,他们就会选择极端的做法。
因为受不了老师的几句批评,选择从二楼跳下,最终落得终身残疾,再也站不起来;一个14岁的女孩因为受不了父母离婚的争吵,纵身从七楼跳下……类似触目惊心的例子在我们身边已经太多了,所以,对于优等生,真得来点儿挫折教育了。
对他们的挫折教育,首先要循序渐进。
既然原来已经溺爱,现在不能突然来个矫枉过正,导致不想得到的结果。
要来个“大题轻做,小题大做”,就是,孩子已经知道的、比较突出的错误,指出后却不批评,只是鼓励孩子改好。
当发现孩子一些小的不良习惯时,却要拿来开刀。
因为小事,孩子不会不接受,而家长在剖析小事时,对孩子却能够进行潜移默化的有效教育。
其次要坚持不懈地进行心理帮助。
要及时注意孩子的言谈举止,发现不良行为时,及时指出,耐心地帮助孩子矫正。
最后是适时抓好正式的挫折教育。
要经常给孩子讲人生挫折的必然性,经常鼓励孩子培养应对困难条件、应对人生挫折的道理。
同时,看准时机,在孩子做出错误行为时,偶尔进行一些严厉的批评教育。
给优等生来点儿挫折,让这棵优秀的小树也越长越直。
给“学优生”来点挫折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关于儿童的健康是教育者最重要的工作。
”这里的健康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生理和心理。
我国每年都有关于学生走上极端的报道,大则有:“某某高校大学生因为学习压力、就业问题跳楼自杀。
”小则有:“某小学小学生因为父母批评和父母吵架离家出走流落街头走上犯罪道路。
”一件件触目惊心的事让我震撼让我反思。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明天的希望;大学生是学习的佼佼者,人间真龙,国家栋梁,他们的心灵为何脆弱到如此地步?我们的教育到底在哪儿出问题了?一个严重引起社会关注的话题,一个让每一个教育者身负使命的重任摆在眼前——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尤其是“学优生”的受挫能力。
这样的教育特别应该从小学生抓起,从小培养孩子们面对挫折的能力,让他们在风雨中健康成长。
这是学校家庭义不容辞的责任。
怎样培养“学优生”的受挫能力呢?下面我来谈谈我的几点粗浅看法。
一、学校是教育的主阵地“学优生”长期处在“金字塔”尖,他们是老师眼里的得意门生,家长心中的天才宝贝,很少品尝失败和被冷落的滋味,受挫能力相对低下。
这些“温室里的花朵”,一旦遇到风雨的袭击,往往情绪低落,悲观失望,容易走上极端。
学生在校期间,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培养他们的受挫能力。
1、不给“学优生”特殊待遇“学优生”表现突出,成绩优秀,深受老师喜爱,同学崇拜。
他们往往被鲜花簇拥,掌声环抱。
他们是同学们学习的榜样,也是老师得力的小助手。
于是班级里的大官小官都由“学优生”包揽。
个别学生这官儿做着做着还“上瘾”了,学会了“发号施令”,“ 行使特权。
”一次上自习课时,学习委员王强因为张明吵闹,竟然用竹鞭抽了他。
有的同学怕他记下自己的名字报告老师受罚,竟然把家里带来的牛奶苹果硬塞给他,还有的同学放学时抢着帮他背书包。
不能否认,社会上的腐化现象在悄悄腐蚀着孩子纯净的心灵。
但王强行使权利过度了,不能不引起老师的重视。
是时候挫挫“学优生”的锐气了,让他们自鸣得意自恃过高的情绪消失在萌芽状态之中。
让优生经历挫折
一、案例介绍
她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学生,得过市奥数比赛一等奖,成绩也是学校第一;工作能力非常强,在学校里是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但一次因为写字潦草,老师要求他重写,她就是大哭大闹,并说什么让她重新做作业,还不如让她死了算了。
二、原因分析
首先,由于该同学很早生活在爷爷家,爷爷奶奶对她关怀备至,有求必应,使她很少尝到困难挫折的滋味,又因为它天资聪明,时时处处受到长辈领居的赞扬,几乎没有听到过刺耳的批评,对自身的不足缺乏认识,心理脆弱,更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
其次,农村小学只重视语数等知识课的教育,该同学的语文数学成绩优异,户升了“一俊遮有丑”的效应。
三、辅导过程
1.往返事例明事理
在她大哭大闹的时候,我先平息了一下她的心情,给她讲了一些名人成才都经历过的失败的事情,如:爱因斯坦小时候做不好小板凳受到同学老师的嘲笑;爱迪生经历无数次失败才成为发明家,又讲了一些成绩优秀的高中生考入大学后因为其他方面比不上别人而自杀的事例,同时指出,每一个人的生命历程中都会经历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并肩看自己如何处置。
谈到老师要求他重写作业时,我说那是老师对他的负责,并告诉他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只是有些高傲的人没有发现自己的缺点而已。
我给他指出,经受不住挫折就是他的缺点之一,希望她也能正视自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联系家长共携手
针对该省当时的情况,我进行了家访,告诉了家长该同学的表现,分析了他产生这种心理状态的原因,说出了我对该同学的健康成长的担忧,指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与不足,家长应客观评价。
如果家长只看到孩子的优点而无视他们的缺点,孩子就会对自己的不足缺乏认识而骄傲自满,不能接受失败;如果家长对孩子抱有不切实际的过高期望就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使孩子不敢面对失败,最有我希望家长不要一味的表扬孩子的优点应实事求是的评价孩子,有缺点应及时指出,不能纵容放任。
3.班级活动撼心灵
针对该同学的兴趣,根据他所在的班级的特点,我设计了一个班级活动—《挑战》,确立了快速记忆,体育达标,课外阅读,遵守纪律四方面的内容和标准进行挑战比赛,只有四个项目成绩达标才算挑战成功,一个月后成绩揭晓有几位同学挑战成功,该同学的体育和课外阅读均未达标。
那天她的日记是这样写的:今天是我最震惊的一天!以前语文数学我总考第一,没想到其他方面我竟然这么差!!!
我给他的评语是:人无完人,金无足赤。
经过这次挑战,该同学的意志品味得到了磨练,竞争和拼搏的意识加强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自信心也增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