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7.50 KB
- 文档页数:9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学习领域必修专业基础课,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工作过程专业理论课。
也是取得教师资格证的重要必考课程。
它涵盖了幼儿园保教工作的全部内容,偏重于研究幼儿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二)课程定位本课程的学习在帮助学生掌握学前教育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
同时,注重促进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提高,为今后进入托幼机构从事教育和研究工作以及学前教育学专业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前导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学前心理学后续课程: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学前儿童语言教育,学前儿童美术教育,学前儿童游戏等。
(三)课程设计思路设计依据:以培养幼儿园教师专业理念与师德、专业知识和专业核心能力为重点;融入幼儿教师资格标准突出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满足地方对学前教育人才的需求课程基本理念:(1)突破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的课程实施模式,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提升与发展,体现素质教育特点。
以拓宽学生的理论根基和视野为原则,以增进学生对实践问题的解决能力为宗旨,大量提供学生参与课程、开发课程、改进课程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随时把握课程实施过程中学前教育形势的新发展。
以教材为依据,联系当前教育大环境下的新情况、新动态,增强学生对学科发展趋向的敏感性,和研究问题的主动性,从而提高其应对复杂教育现象的适应性与灵活性。
(3)课程实施中着力培养学生大教育的观念,学前教育的发展离不开社会各因素的综合影响,引导学生拓宽视野,关注身边的教育现象、社会问题,增进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积极的责任意识的教育专业人才。
逐步形成课程结构立体化、课程目标整体化、课程内容模块化、教学过程建构化、实施途径多元化、课程效果最优化的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整合课程。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信息二、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开设的一门专业核心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
它以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融合了先进学前教育理念,参照幼儿教师行业要求,以专业知识+现代化教育技能+职业素养构建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解决教育实际问题能力的目标,为实现幼儿园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理论与实践基础。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让未来教师充分认识幼儿阶段的特性和价值,理解“保教结合”的重要性,学会把教育寓于幼儿的生活和游戏中,创设适宜的教育环境,保护欲发展幼儿探究、创造的兴趣,让幼儿在愉快的幼儿园生活中健康的成长。
因此,本课程是一门既突出理论学习又重视实践活动的一门课程。
三、课程设计本课程在内容上力求体现科学性、系统性、创新性、实用性。
理论知识的选择以阐述基本问题为主,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技能根据托幼机构的实际需要,做到内容全面,要求明确,指导具体,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在结构的设置上更有利于教和学,每章开头有概括学习要点,便于学生积极思考;每章附有“思考练习”,有助于学生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对教学实践分析并掌握。
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幼儿心理学》课程,后续课程有《幼儿教育心理学》《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幼儿园管理课程》。
四、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本课程主要针对幼儿园教师、保育员岗位开设,主要任务是帮助中等职业学校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学习学前教育的法规与政策,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掌握幼儿园课程、教学、游戏的一般原理。
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实施班级管理和幼小衔接工作,使学生在今后的教育过程中正确运用教育规律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学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程,是突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重要标志。
是学生掌握普通教育学基础知识和学前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学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幼儿园及小学管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和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组织学前儿童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初步具备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学前教育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把握现代学前教育机构的性质、任务,掌握实施学前教育的素养。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的理论基础课,学前教育学是幼儿教师走向成熟的必修课程。
根据我院高职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基本原则,通过《学前教育学》,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为满足企业要把岗位技能融入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企业所需求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新世纪,我国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出现繁荣状况,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作方式的变革和工作组织形式的变化,儿童教育越来越倾向社会化,学前企业(幼儿园)不断出现,组织形式也日新月异。
在这种变化下,幼儿教育机构对于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学前教育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因此,实践教学的目的,就是要通过教学的实践环节,加深学生对教育理论知识的理解,丰富学生对学前教育的感性认识,形成学生一定的教学技能技巧,真正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解决教育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建议课时数:108 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一、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高职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
通过该课程的开设,帮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的功能和社会效益、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掌握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与环境设计的原则与方法、幼儿园教师所应具备的素质、幼儿园与家庭、社区的工作等问题,从而提高幼儿教育的效率。
该课程的先修课程为《学前心理学》和《学前卫生学》,后续课程为《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和《学前儿童游戏》等。
依据学前教师必须要掌握的基本理论及工作任务和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开设该门课程。
学前教师的工作任务包括一日生活管理、组织集体教学活动、区域活动和游戏活动等,这些任务都属于学前教育范畴,要完成这些任务,掌握学前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是必须的。
依据学生未来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和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能力及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来组织课程的内容。
二、课程目标要求学生领会和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最必须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在对基本概念认识的基础上,学会正确地联系运用,提高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科学理论及从事学前教育管理的能力,为今后从事学前儿童教育,对学前儿童实行科学的养育与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
与此同时,增强学生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同和热爱。
学生应达到的具体职业能力目标:●具有强烈的敬业精神和责任心;●将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应用于具体教育情境的能力;●设计实施各种活动的能力;●对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进行反思的能力;●对学前儿童一日生活常规的组织与安排能力;●观察和分析学前儿童行为的能力;●听课评课的能力;●与家长沟通合作的能力;●与同事沟通合作的能力;三、课程内容和要求四、实施建议(一)教材选用与编写教材选用与编写应体现五年一贯制专科学生的特点,既要体现课程体系的完整性,又要考虑五年一贯制学生的可接受性。
考虑选用梁志燊主编的教材《学前教育学》。
另外,以下四本书可作为参考教材:1.《教育教育学》李生兰主编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社 2004年版2.《学前教育学》黄人颂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年版3.《学前教育学》郑健成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2007年版4.《学前教育学》牟映雪主编2012年版(二)教学建议1.将教师的讲授、辅导和学生的自学、讨论、幼儿园见习与实习相结合,使学生有机会把书本知识的学习转化为自己的教育实践,形成和提高自己的实际工作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概述(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之一,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指导理论及其一般教育活动规律等问题,并在完成学前教育专业培养目标中起着核心作用。
(二)学时与学分72学时(一学年,分两个学期,一学期36课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应两条线并举,既突出理论性的学习,又加强实践性活动,旨在帮助学生理解、掌握和运用学前教育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形成科学的学前教育观,提高幼儿园保教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技能和技巧,以获得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所必需的综合应用能力,形成从事幼儿园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综合素质,更好地适应我国幼儿园教育改革对新时代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
二、课程目标学生通过本课程学习,获得核心素养和关键能力:1. 热爱幼儿,热爱幼儿教育事业,具有献身幼教事业的理想和精神,有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了解我国幼儿教育改革的背景、理念与特征,了解幼儿教育的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历史,了解本课程的研究方向、任务和体系,掌握幼儿教育学中的基本概念、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初步形成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形成科学的教师观、儿童发展观、教育观、环境观、课程观、游戏观、教育评价观。
3. 能初步学会运用现代幼儿教育思想、教育理念和教育技术探讨幼儿园教育工作的特点、一般规律、方法。
4. 运用教育教学基本理论分析和评价幼儿园教育教学行为;具有在教学、游戏、日常生活等各种情境中分析幼儿行为的技能。
5. 尝试掌握与幼儿、家长沟通的技能;能初步利用各种教育资源设置相关活动的环境;初步具备幼儿园教学、游戏、生活、娱乐、节日等活动的设计和组织的能力。
6. 能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和幼儿发展的特点尝试分析幼儿园各类教育计划和课程计划;能够根据幼儿园教育与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知道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教学组织形式、指导方式和教学方法。
(备注:本课程应开一学年,分两个学期完成,第一学期教授1-5章,第二学期教授6-11章。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学前教育专业编制日期:2022年11月《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性质《学前教育学》是面向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培养学生就业所必备的关键能力——理论分析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及家庭教育指导能力,即在幼儿园教育实践中,面对教师、幼儿、师幼互动以及家园合作中出现的现象与问题,均需遵循一系列教育原则,践行现代教育理念,展开教育教学服务与研究工作以及家庭教育指导工作。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和儿童观,培养“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幼儿园教育教学方法与技能以及家长指导与沟通能力;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理论知识分析幼儿园教育现象和解决幼儿园教育问题的能力,形成初步的学前教育工作能力。
本课程是在先期课程包括学前儿童发展心理学、学前儿童卫生与保健,并行课程包括幼儿教师职业道德与行为礼仪、教师语言技能,后续课程包括幼儿教育政策与法规、幼儿教育活动指导、幼儿游戏指导、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幼儿园班级管理、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指导等课程。
本门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紧密相连,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体系中处于承上启下的重要地位,本课程学时共64课时。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以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理念为指导,以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为重点,根据职业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融合幼儿园教师职业资格证考试标准,以幼儿园教师工作为典型工作过程,以来源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案例为载体,“课、岗、赛、证”相结合,对课程内容进行优化与整合。
基于建构主义课程观的课程开发思路:在对行业、企业、专业、市场充分调研基础上,对幼儿园保育岗位和教育岗位典型工作过程进行分析,确定职业岗位群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
设置有一定弹性的课程目标,构建幼儿园教育情境实施模拟教学,促进学生对学前教育知识的主动构建。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1课程总学时:36周学时数:2课程类型:专业必修课开课专业:学前教育系一、教育目的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教育和学前教育的一般发展,理解和掌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初步具有开展学前教育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
因此,本门课程强调国内外学前教育理论和经验的总结和借鉴,强调教育和学前教育的新问题的探讨,要求学生不仅掌握教育和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还能够了解托儿所、幼儿园的实际,进行或参加一些调查研究和教育实践活动,能够帮助托儿所、幼儿园和家庭科学地对儿童进行教育。
因此本门课程需要理论联系实践地进行教学和学习。
二、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三、教学内容绪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2.理解学前教育学的含义、任务。
3.领会学习和研究学前教育学的意义。
教学内容:1.学前教育的含义2.学前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3.学前教育学的任务和意义4.本书结构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学前教育的类型。
2.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特点和任务。
3.运用学前教育的原则。
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的含义、要素、类型与发展趋势1.学前教育的含义2.学前教育的三个组成要素3.学前教育的类型4.当代学前教育的发展趋势第二节学前教育的特点、原则和任务1.学前教育的特点2.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3.学前教育的基本任务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影响儿童发展的因素、特点;儿童观的演变过程。
2.理解儿童发展和科学儿童观的内涵。
3.分析学前教育在儿童发展中的作用。
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和儿童关系概述1.儿童发展概述2.学前教育影响学前儿童的发展3.学前教育要受学前儿童发展的制约第二节儿童观的演变与建构1.儿童观概述2.儿童观的演变3.科学儿童观的内涵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含义。
2.理解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与学前教育发展的相互影响。
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协议一、课程目标1、学生能够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
熟悉儿童心理发展的阶段特点和规律,能够运用相关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理解教育学的基本原理,掌握教育教学的方法和策略,能够设计和实施适合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
了解教育管理的基本知识,具备一定的班级管理和组织能力。
2、学生能够具备扎实的学前教育专业技能,如绘画、手工、音乐、舞蹈、故事讲述等。
掌握绘画的基本技巧和表现方法,能够绘制简单的儿童画和教学插图。
熟练掌握手工制作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利用各种材料制作精美的手工作品。
具备一定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演奏能力,能够进行简单的音乐教学活动。
掌握舞蹈的基本动作和编排方法,能够组织儿童进行舞蹈活动。
能够生动有趣地讲述故事,吸引儿童的注意力,培养其语言表达和倾听能力。
3、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教育实践能力,包括观察、评估、指导儿童的能力。
学会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和发展状况,能够准确记录和分析观察结果。
掌握儿童发展评估的方法和工具,能够对儿童的发展水平进行科学评估。
能够根据儿童的特点和需求,提供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促进其全面发展。
4、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热爱学前教育事业,具有责任心、爱心和耐心。
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尊重儿童的个性和权利,保护儿童的身心健康。
具备团队合作精神,能够与同事、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
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水平,适应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需求。
二、课程设置1、基础课程学前教育学儿童发展心理学教育管理学教育统计学2、专业技能课程绘画基础手工制作音乐基础舞蹈基础故事讲述3、实践课程教育实习观察与评估实习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实习三、课程内容11 学前教育学学前教育的历史发展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学前教育机构的设置与管理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111 儿童发展心理学儿童生理发展儿童认知发展儿童情感与社会性发展儿童个性发展112 教育管理学教育管理的基本理论学前教育机构的组织与管理教育资源的管理与利用教育质量管理与评估113 教育统计学数据的收集与整理数据的描述性统计数据的推断性统计统计软件的应用12 绘画基础线条与构图色彩基础儿童画创作教学插图绘制121 手工制作纸艺布艺泥艺综合材料手工122 音乐基础乐理知识视唱练耳声乐基础乐器演奏基础123 舞蹈基础舞蹈基本功训练民族民间舞儿童舞蹈创编舞蹈教学法124 故事讲述故事选材与改编讲述技巧与表达肢体语言与表情运用互动与引导13 教育实习幼儿园一日活动的观察与参与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与实施班级管理与家长工作实习总结与反思131 观察与评估实习儿童行为观察方法与技巧儿童发展评估工具的使用观察与评估报告的撰写基于评估结果的教育建议132 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实习教育活动主题的选择与确定教育活动目标的制定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育活动过程的设计与实施四、教学方法1、讲授法系统讲解课程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知识体系。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
学前教育是指对幼儿进行教育和培养的过程,是儿童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前教育学作为一门学科,旨在研究和探讨幼儿教育的原理、方法、策略以及教育内容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并为学前教育的实践和改进提供理论基础。
一、学前教育学绪论
1. 学前教育学的概念及其发展历程
2.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3. 学前教育学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
二、儿童发展与学前教育
1. 儿童的身体发展
2. 儿童的认知发展
3. 儿童的语言发展
4. 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
5. 儿童的艺术发展
6. 儿童的道德发展与性别认同
三、学前教育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1. 学前教育课程的概念与特点
2. 学前教育课程的理论基础
3. 学前教育课程的开发和评价
4. 学前教育课程的实施策略与方法
5. 学前教育课程的个性化与差异化
四、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素养与发展
1. 学前教育教师的角色与职责
2. 学前教育教师的知识与能力要求
3. 学前教育教师的培训与发展机制
4. 学前教育教师的职业道德与教育伦理
五、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与前沿问题
1. 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
2. 学前教育学的前沿领域与热点问题
3. 学前教育学的国际交流与合作
六、学前教育学与实践结合的案例分析
1. 学前教育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案例研究
2. 学前教育学研究对实践的指导与影响
结语: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旨在为学前教育学的教学与研究提供指导,培养和提升学前教育专业人才的综合素质与能力。
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学前教育学可以不断发展和创新,为幼儿的全面发展和成长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和支持。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简介学前教育学是培养合格幼儿教师和从事儿童教育工作者的必修课程,是突出高职学前教育专业特色的重要标志。
是学生掌握普通教育学基础知识和学前教育学的一般原理,学前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幼儿园及小学管理等内容。
通过学习和训练,注重培养学生组织学前儿童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初步具备运用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学前教育现象,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求学生掌握现代学前教育的新观念、新方法、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把握现代学前教育机构的性质、任务,掌握实施学前教育的素养。
二、课程性质与定位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理论课和学生学习专业技能课的理论基础课,学前教育学是幼儿教师走向成熟的必修课程。
根据我院高职办学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技能人才培养目标和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理论够用,重在实践”的基本原则,通过《学前教育学》,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幼儿园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幼儿教育研究方法等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观察幼儿、分析幼儿的基本能力以及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的技能;具有编制具体教育方案和实施方案的初步能力;熟悉国家和地方幼儿教育的方针、政策和法规;了解学前教育理论的发展动态;具有初步的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为满足企业要把岗位技能融入课程体系的人才培养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达到企业所需求的实用型高技能人才,拓宽学生视野及知识面,满足用人单位需求,从而全面促进学生的就业工作。
三、课程设计思路新世纪,我国学前教育(幼儿教育)出现繁荣状况,随着技术的进步、工作方式的变革和工作组织形式的变化,儿童教育越来越倾向社会化,学前企业(幼儿园)不断出现,组织形式也日新月异。
在这种变化下,幼儿教育机构对于幼儿教师,提出了更高的素质要求。
《学前教育学》强调理论联系实际。
在教学过程中,不只是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知识、基本理论,而且要重视培养学生运用教育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际教育教学能力。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培养学生的教育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教育思维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能够设计和组织适合幼儿的教育活动,同时能够评估和改进教育活动的效果。
3.情感态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研究,让学生了解幼儿的特点和需求,培养学生的爱心、责任感和敬业精神,使学生能够在教育实践中尊重幼儿的个性和发展,关心幼儿的身心健康,以及与家长和社会各界建立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关系。
二)课程内容1.学前教育的概念、特点和价值2.学前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现状3.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原则4.学前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5.学前教育的评价与改进6.幼儿园教师的职业素养和职业道德7.幼儿园教师的职业发展和职业规划四、教学方法1.理论教学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多种方式,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2.实践教学采用观摩、实、实验、教育活动设计等多种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课程设计注重学生的参与性和主体性,注重学生的自主研究和探究,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研究态度和职业信念。
五、教学评价1.理论教学采用考试、论文、作业等方式进行评价。
2.实践教学采用实报告、教育活动设计与实施、教学反思等方式进行评价。
3.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教师的指导评价相结合,全面评价学生的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
据和实践方法,帮助学生掌握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2.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幼儿园环境创设的过程,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
3.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幼儿园环境创设与幼儿教育相结合。
实现幼儿的全面发展。
1.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合作的重要性和实现方式。
并培养其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2.引导学生思考学前教育机构与小学的衔接工作应该如何开展,以促进幼小衔接的顺利进行。
3.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合作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1.研究学前教育评价的涵义、作用,以及主要内容和标准,树立正确的教育评价观;2.了解学前教育评价的类型、方法与步骤。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适用专业中等职业学校学期教育专业1、前言1.1 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学生的专业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并重的基础理论课程,偏重于研究学前儿童教育的宏观问题及其一般活动规律。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领会科学的教育观念、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
本课程以《学前儿童卫生学》、《学前儿童心理学》等课程为理论基础,系统阐明学前儿童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过程、教育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现代化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为后续学习《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幼儿园教育环境创设》、《儿童家庭与社区教育》等课程打下理论和观念的基础。
1.2 设计思路从知识、能力、情意三个方面明确课程的总目标和各章节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着眼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和未来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教育理论;能力目标主要锻炼学生理论联系实践的能力、高阶思维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的能力;情意目标注重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逐步树立科学的学前教育观念,培养爱岗敬业的职业信念。
(一)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有利于实现课程目标的内容应有全面且深入的介绍,除此之外的其他内容作为学生课外的拓展学习,做到突出重点、扩大信息量。
(二)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资料,并不是教学的所有内容。
教师在处理教材上应该以教材为主,但又不受教材的束缚,不照本宣科,大胆突破教材的限制。
(三)学习内容的来源应更为广泛,要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四)教学内容应紧跟学科和行业发展的前沿,使学生所学与岗位需求紧密接轨。
2、课程目标本课程适应现代幼教发展需要,本专业培养具备学前教育专业知识,能子啊托幼机构从事保教工作的教师、学前教育行政人员以及其他有关机构的教学、管理实用性人才。
2.1 知识目标了解学前教育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及在整个教育系统中的地位与价值,掌握学前教育的先进思想及基本理论,认识学前儿童自身发展的特征及学前教育活动的基本特点和一般规律。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建议课时数:48课时先修相关课程:儿童发展心理学、幼儿卫生与保育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为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设置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
它主要阐明有关学前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基本问题,如学前教育的含义、功能、性质、发展历史,学前教育理论的演进,儿童观与教师观,学前教育的目的、内容与基本原则,学前教育的衔接与合作等。
是学前教育专业同学进一步学习相关专业课程的前提性、基础性理论课程。
本课程作为学前教育专业入门必修课程,遵循学前教育学科发展和学前教育实践变革的双重逻辑,课程内容既要反映学前教育学科各研究领域的基本研究成果,也要满足学前教育专业工作者以及专科毕业生在后续学习中对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原则、方法的需求。
课程内容的编排遵从以下逻辑:从学前教育理论的一般问题,到学前教育活动各组成要素、幼儿园保教活动核心环节,再到学前教育机构同外部要素的衔接与合作。
内容共分以下8章:第一章学前教育与学前教育学(6课时)第二章学前教育与儿童(4课时)第三章学前教育与社会(2课时)第四章幼儿园教师(8课时)第五章幼儿园教育的目的与内容 (8课时)第六章幼儿园生活活动、教学和游戏的组织(9课时)第七章幼儿园环境(5课时)第八章学前教育的合作(6课时)二、课程目标通过《学前教育学》课程的教学,使学生基本掌握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理论和实践规范,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要求等,主要从观念层面为他们进一步从事专业学习和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专业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了解并逐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培养学前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意识,了解学前教育工作者的基本职责;激发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兴趣与热情。
●知识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的基本概念、要素、类型、特点、原则、发展历史;知晓学前教育学的基本线索;理解学前教育与儿童、社会的一般关系,儿童观的内涵、基本观点;理解幼儿园教师的含义、角色素质结构与要求;理解我国学前教育目标与内容的基本观点;掌握幼儿园环境的概念、作用与创设方法;了解幼儿园生活活动、游戏与教学的基本观点;了解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小学衔接的意义与方法。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学前教育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一门必修课程,属于该专业的基础课程。
它旨在向学生阐述学前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实践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的特点和规律,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任务、教育目标、教育原则等。
本课程计划教学时数通常为80学时。
二、课程内容1. 学前教育理论:包括儿童发展心理学理论、学前教育教学原理、儿童游戏与学习理论等,以及学前教育与社会文化背景的关系。
2. 学前教育实践:涉及儿童习惯养成与生活能力培养、儿童语言与沟通能力培养、儿童认知与创造能力培养、儿童社交与情感能力培养,以及儿童运动与协调能力培养等。
3. 学前教育管理:包括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学前教育机构组织与管理、学前教育质量评估与提升,以及学前教育资源管理等。
三、课程目标通过《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理解儿童的生理、心理和认知特点,为儿童提供适宜的教育环境和资源。
运用学前教育理论和方法指导儿童的发展和学习。
设计并实施具有针对性和趣味性的学前教育活动,促进儿童综合能力的发展。
了解学前教育法律法规和管理原则,能够有效组织和管理学前教育机构。
进行学前教育质量评估,并提出改进和提升的建议。
四、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应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践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
同时,应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等,增强教学效果。
五、课程评估课程评估应包括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以及实践操作等方面。
评估内容应涵盖理论知识掌握情况、实践操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多个维度,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综上所述,《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旨在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提供系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指导,培养他们成为具备专业素养和教育实践能力的学前教育工作者。
《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引言:学前教育是指对3至6岁儿童进行综合教育的过程,旨在促进儿童身心健康的发展,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
为了规范学前教育的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学前教育的质量,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应运而生。
本文将对《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进行探讨。
一、课程目标1. 培养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和认同:学前教育学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对象、任务和原则,培养对学前教育的理解和认同。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清晰地理解学前教育学对于儿童成长的重要性,以及学前教育学与儿童发展的关系。
2. 掌握学前教育的理论和研究方法:学生能够全面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如儿童发展理论、学前教育环境理论等,并能够正确运用学前教育学的研究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3. 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学生具备基本的学前教育教学能力,能够制定、实施和评估学前教育课程,能够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具,创设适宜的学前教育环境。
二、教学内容1. 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学生需了解学前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如学前教育的定义、学前教育的目标和任务等。
2. 儿童发展理论:学生需学习儿童发展理论,了解儿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特点,包括身体、智力、情感、语言等方面的发展。
3. 学前教育的环境:学生需了解学前教育环境的概念、特点和设计原则,明白良好的学前教育环境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4. 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各种适用于学前教育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游戏教学等,并能够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儿童特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
5. 学前教育机构与管理:学生需了解学前教育机构的类型、组织结构和管理原则,了解学前教育的政策法规以及学前教育机构的质量评估标准。
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授,介绍学前教育学的基础理论,提供学生必要的背景知识。
2. 研究案例分析:通过讨论实际的学前教育案例,帮助学生理解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并掌握其应用。
3. 教学实践:通过课堂实践活动,提供学生机会运用学前教育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许昌职业技术学院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标准课程代码RHOA04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修订人崔聚兴审核人崔聚兴所在系部人文艺术教育系二〇一四年四月十日《学前教育学》课程标准课程编号:RH0A04课程名称:学前教育学适用专业:学前教育教学模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计划学时:54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的性质《学前教育学》是以辩证唯物论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以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为基础,研究学前教育的发生、发展,系统阐述现代学前教育的观念、知识和基础原理,以寻求促进学前儿童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规律和一般方法的学科。
同时它也是学前教育专业的基础理论课程。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学生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学前教育概论》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模拟练习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学前教育概论》的课程内容的设计上力求在阐述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介绍当前幼儿园教育改革的新动态,提供生动活泼的教育案例,并对学生的教育实践活动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使学生在学习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充分了解幼儿园的教学实践状况,使其在专业上快速成长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初步掌握学前教育的一般原理,培养现代学前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教师观;初步形成学前教育的专业素养。
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生比较全面地掌握学前教育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使学生加强学生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掌握,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使学生较深刻地认识到学前教育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更好地把教育学的知识和实际的幼教工作结合起来,提高幼教和保育的技能,从而实现本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职业能力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学前教育基本知识;2、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学前教育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研究方法和技术;3、能够熟练运用学前教育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
(二)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学前教育问题的能力;2、培养并提高学生的观察力、思维力;3、培养学生的教育教学能力。
(三)情感态度目标:1、形成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对教育事业的热爱;3、增强对学前儿童的兴趣和感情。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学前教育概述(5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及其意义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建立和发展教学重点:学前教育学的发展。
第二章学前儿童与教师(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儿童第二节教师第三节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关系教学重点:学前儿童与教师的关系。
第三章学前教育的目标、内容和方法(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目标第二节学前教育内容第二节学前教育方法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目标。
第四章学前教育与环境 (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第二节学前教育机构的环境第三节家庭、社区学前教育环境教学重点:影响学前儿童发展的环境。
第五章学前教育课程(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课程概述第二节学前教育课程模式简介第三节幼儿园课程的设计教学重点:幼儿园课程的设计。
第六章学前教研活动的组织与指导(9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游戏活动第二节学习活动第三节生活活动教学重点:游戏活动第七章家庭、社区、小学与学前教育(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家庭学前教育第二节社区学前教育第三节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教学重点:小学与幼儿园教育的衔接第八章学前教育评价 (6学时)教学内容:第一节学前教育评价概述第二节学前儿童发展评价第三节教师教育行为评价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学时分配学时分配表采用讲授法、案例法、现场教学、多媒体教学。
1、本课程的教学要不断探索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教学方式。
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在规定的学时内,保证该标准的贯彻实施。
2、教学过程中,要从高职教育的目标出发,了解学生的基础和情况,结合其实际水平和能力,认真指导。
3、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的特点,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开动脑筋,努力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分析原因,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4、重视学生之间的团结和协作,培养共同解决问题的团队精神。
5、加强对学生掌握技能的指导,教师要手把手的教,多作示范。
6、任课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及学院条件,可设计相应难度的主题,以达到教学目的。
三、教学评价与考核方式对学生实行以职业能力为中心的考核,通过各种不同的考试形式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工作能力;获取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团队活动的合作能力;职业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得到体现。
1、采用阶段评价,过程性评价与目标评价相结合,项目评价,理论与实践一体化评价模式。
2、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学生实践教学体会、幼儿教育基本技能竞赛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3、应注重学生实践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核,对在学习和应用上有创新的学生应予特别鼓励,全面综合评价学生能力。
4、考核知识点与技能点全面开放,以项目带动知识点的学习。
(一) 对学生的评价以定量方式呈现评价结果,采用平时成绩和答辩成绩相结合的形式。
考查课考核方式:平时占30%;理论考核占70%1、平时成绩(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出勤情况) 30%2、理论考核 70%以上比例可以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
(二) 对教师的评价按照学校相关规定进行。
(三) 对课程体系的评价按照《课程建设工作条例》评价四、建议教材与主要参考书1、教材编写《学前教育概论》教程依据高职高专教育高等应用性、技能型培养人才的要求,以《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精神为核心,借鉴了职前职后幼儿教育师资培训的经验编写而成的。
使本教材突出指导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着重培养学生的幼教工作能力,达到培养具有关键能力的创新型技能人才目的。
2、使用教材桂景宣学前教育概论3、主要参考书:黄人颂 . 学前教育学 .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李季湄,华爱华,虞永平.幼儿教育学基础.北京:北京师大出版社,2000.五、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幼儿教师资格证六、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1、教材编写(1)必须依据本课程标准编写教材,教材应充分体现任务引领、实践导向课程的设计思想。
(2)教材应将本专业职业活动,分解成若干典型的工作项目,按完成工作项目的需要和岗位操作规程,结合职业技能证书考证组织教材内容。
引入必须的专业知识,增加实践内容,强调理论在实践过程中的应用。
(3)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幼儿园的认识和理解。
教材表达必须精炼、准确、科学。
(4)教材内容应体现先进性、通用性、实用性,要将本专业新技术、新方法、新成果及时地纳入教材,使教材更贴近本专业的发展和实际需要。
(5)教材中的活动设计的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信息技术应用(1)注重课程资源和现代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这些资源有利于创设形象生动的幼儿园工作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建议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建立多媒体课程资源的数据库,努力实现跨学校多媒体资源的共享,以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2)积极开发和利用网络课程资源,充分利用诸如电子书籍、电子期刊、数据库、数字图书馆、教育网站和电子论坛等网上信息资源,使教学从单一媒体向多种媒体转变;教学活动从信息的单向传递向双向交换转变;学生单独学习向合作学习转变。
(3)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建立仿真教学环境,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有利于规范学生操作流程,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素质。
(4)建立习题库及答案,同时为学生提供了多种版本的参考书,有利于学生复习和巩固知识。
(5)建立学习资料库,推荐国内与专业有关的网站地址,积极引导与培养学生学会自主学习、资料查询等能力。
3、工学结合(1)产学合作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利用幼儿园的资源,进行产学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实践“工学”交替,满足学生的实习实训,同时为学生的就业创造机会。
(2)建立一支适应本专业的、稳定的、开放性的、具有丰富实践施工经验的兼职教师,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合一、专职教师与兼职教师合一、课堂教学与生产现场教学合一,满足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
4、工作规范(1)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认真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坚持安全工作是一切工作的基础,积极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2)有计划地组织对学生进行安全思想、安全制度和安全技术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学生的安全技能和意识。
(3)进入实训场地,认真组织各种安全活动,构筑安全文化,强化安全意识。
(4)学生应做好预先复习,指导教师不得擅自脱岗,应记好考勤。
(5)在实训中,学生必须服从指导教师,未经允许不得擅自离岗等。
(6)凡违反操作程、损坏幼儿园仪器、设备者,应按规定赔偿损失。
七、说明1、授课:理论讲授与实践教学结合在一起进行教学。
2、环境:学前教育模拟实训室3、能力培养要求: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先修课程: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主讲教师根据本课程标准制定具体的授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