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对党的十八报告文化建设
- 格式:ppt
- 大小:6.66 MB
- 文档页数:39
浅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
要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提出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和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民之所需,民心所向。
文化强国对内集中体现在中华民族凝聚力的提升和国民素质的提高,对外就是中华文化影响力的增强。
[关键词]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文化建设从战略的角度看,党的十八大提出了三个具有历史意义的奋斗目标: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2049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共同创造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更加幸福美好的未来。
这三大奋斗目标,既是十八大向全党全国人民发出的伟大号召,也是党代会的庄严承诺。
对于我们文化战线来说,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是实现上述三大战略目标的任务。
因为文化建设是实现全面小康的重要条件和五位一体的重要内容,文化强国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前提,没有高度的文化自强就不能成为一个现代文明国家。
对于中华民族的复兴来说,一是文化的复兴,在世界上任何一个大国或强国出现,二是有文化先导力量。
我们一定要围绕三大战略目标,理解党中央关于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决策,自觉自信地担负起文化自强的任务。
结合工作实际,就学习十八大精神浅谈一些体会。
1从新的高度强调文化建设在新的历史征程中的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文化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受到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地位作用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日益凸显,这是时代的要求、历史的必然和人民的期盼。
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从中可以看出,对文化重要性的论述越来越简洁、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到位、越来越富有亲和力感染力。
十八大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事关民族血脉、人民精神家园的崭新高度,开宗明义地强调:只有充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局部。
文化开展是民族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全面建成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需满足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等候,敦促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兴起文化建设的新高潮。
一、对峙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标的目的1.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需敦促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
敦促社会主义文化大开展大繁荣,必需充实认识文化在现代社会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十八大陈述把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提高到新的水安然平静高度。
首先,从文化自身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由文化自身的特性和本质所决定的。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血脉是流动全身的动力源、生命源,血脉断,则生命止。
一个民族的思想不雅念、价值取向、精神风貌,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都是由文化决定的。
文化是民族的象征和身份证,一个民族与其他别的民族的区别,不是肤色、服饰和饮食的不同,主要在于文化的区别。
文化是民族的“基因〞,是决定民族精神、民族心理、民族习俗等深层的根基,是民族承接和遗传的因素。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民族的“精气神〞都是由文化潜移默化地铸就的。
民族总是必然文化的民族,文化总是必然民族的文化。
文化与民族直接同一,密不成分。
文化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家园〞是一个形象的说法,精神家园即灵魂寄寓安排之所。
一个人在外劳累奔波,需要一个家园安居休整;一个人的精神劳顿和思想博弈,需要有一个温馨的家园赐与安抚。
文化以其核心价值体系,提供人们的精神支撑;以其道德标准和价值取向,校正人生的轨迹和标的目的。
文化是人们的精神的真正后盾和前方,揭示了人的思想方式,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真正奥秘。
文化建设说到底是精神家园的建设,是需要大手笔,大投入的大建设,把精神家园建设好了,我们就有了思维活泼、精神饱满、意气风发、幸福快乐的精神大本营。
其次,从国际来看,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由文化在当今国际竞争中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决定的。
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关于文化的论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号召,并且把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总领性的要求。
认真学习领会有关文化建设的重要论述,对于提高文化软实力,维护国家文化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了我国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增强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这四项任务是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建设任务的总部署和行动指南。
《报告》在“文化”这一节中,重申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要求。
全文用1800多字、八个自然段对文化建设进行了论述,从内容上可分为两部分:前三段总体上讲文化的地位作用、发展道路、总的目标。
后四段是具体任务和要求。
一开始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这表明,我党对文化重要性的表述,越来越简洁,越来越深刻,越来越富有亲和力感染力。
并提出了“两大一新”、”一软“,即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目标要求。
同时指出了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四个作用。
《报告》接着论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第一次完整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完整新思路。
即一条道路、二为方向、二百方针、三贴近原则、两个文明、三个面向、三个特点。
《报告》还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
并第一次提出要开创文化建设五个新局面。
一是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二是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三是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四是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五是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
接下来,《报告》用四个自然段提出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四个具体目标: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能不能深入人心的问题。
二是我们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是不是能够得到明显的提高。
三是我们的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是不是能够丰富多彩,是不是能够满足广大各族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的需求。
【交流】十八大告诉我们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中国——十八大报告解读作者:吴咏松来源:食品安全监管处发布时间: 2012-11-26 浏览:477再次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再次从字里行间读出了感慨、读到了欣慰。
因为十八大告诉我们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这里谨引用十八大报告中的一些词句,说说十八大告诉我们要建成一个什么样的中国。
富强中国——十八大报告中最显眼、最让国人振奋的一句话,是提出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区域协调发展机制基本形成。
对外开放水平进一步提高,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
”至时,我们将有幸成为一个“富强中国”的国民。
民主中国——十八大提出今后几年的目标是“人民民主不断扩大”。
可能是出于中国现状、国民素质等多方面因素,在推进民主进程上没有提出像经济指标“比2010年翻一番”这样明确具体的目标指数,但从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到完善基层民主制度等,都充分体现了“人权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保障人民享有更多更切实的民主权利”的愿望。
“民主中国”的理想正离我们越来越近。
文明中国——十八大报告强调,“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
并指出“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
要坚持面向基层、服务群众,加快推进重点文化惠民工程;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
相信国民的整体素质在今后几年将会有大的提升,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文明中国”将更加文明。
和谐中国——“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十八大报告从强调“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坚持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以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保障体系,到强调科学规划城市群规模和布局、促进城乡建设一体化、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的扶持力度,以至于要求要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要取得重大进展”的目标,都可以让我们展望到一个社会环境更加公平、人人享有发展权利、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和谐中国”的新格局。
对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思考——兼谈时事政策课的时效性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目标,这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是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必然要求,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但在加强文化建设的进程中,存在着速成观、茫然观、工作失调等不利苗头。
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必须应处理好相关几个方面之间的关系。
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战略目标。
对于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对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对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第一,这是综合国力的激烈竞争的必然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当今世界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不仅包括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等方面的竞争,也包括文化方面的竞争。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引起世界各种思想文化,历史的和现实的,外来的和本土的,进步的和落后的,积极的和颓废的,展开了相互激荡,有吸纳又有排斥,有融合又有斗争,有渗透又有抵御。
总体上处于弱势地位的广大发展中国家,不但在经济发展上面临严峻挑战,在文化发展上也面临严峻挑战。
保持和发展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大力弘扬民族精神,积极吸取世界其它民族的优秀文化成果,实现文化的与时俱进,是关系广大发展中国家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
关于文化建设在综合国力中的重要作用的深刻揭示,突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体现了新世纪中国共产党人的文化自觉。
第二,这是实现科学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我们要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文化更加繁荣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障,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确立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布局。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心得体会300字范文一: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既是人类生命繁衍、财富积聚的物质文明发展史,更是人类文化积累、文明传承的精神文明发展史。
十八大的召开,提出把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因此,如何实现这一战略目标及其产生的意义,是当前迫切需要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一当今,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同时,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所以,文化强国的建设对我国社会主义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第一,是繁荣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经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诸多方面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当代中国进入了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进一步繁荣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的必经之路。
建国六十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我们党一贯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同时,中央把文化产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型产业的提出,充分考虑到发展文化产业不仅是不断满足人们多样化文化消费需求,同时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客观要求。
当前,面对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以及国际矛盾在文化上的体现与挑战,我们党提出了文化强国战略,这对于我国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第二,有助于增强国家“软实力”。
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维护国家文化安全任务更加艰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要求更加紧迫。
从三个层面理解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胡锦涛同志所作的党的十八大报告在谈到“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这部分时,有一处创新的点睛之笔。
即强调文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重申要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还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这一重要论述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的最新认识,明确界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层次结构和主要内容,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理论自觉和文化自觉,必将极大地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和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一种新的理论观点的提出都是有源可溯、有根可循的。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大命题,强调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与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
接着,党的十七大报告作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的重要论断,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了总体部署。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着眼于进一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全党的思想政治水平,提出了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活动的要求。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从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高度,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作了具体部署,深刻揭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引领文化建设之精髓,是兴国之魂。
党的十八大再一次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其第一位的任务是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以此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并创新性地提出了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一、充分认识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大意义所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灵魂、主心骨、精气神,是形成民族共识、民族凝聚力和国家“软实力”的基石,也必将成为每个公民的自觉意识、自觉追求和行为准则。
实施文化强国战略,促进社会主义全面发展——大学生骨干网络学习毕业论文内容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全面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框架中,提出了“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的文化建设目标,专门阐述、部署了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发展战略。
只有正确面对我国的文化现状,处理好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关系,正确分析当前的国内外形势,全面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更好更快发展。
关键词:文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综合国力全面发展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30多年,经济发展已经取得了卓越成就,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而转变发展方式处于关键时期,同时面临经济社会转型期的风险和新的发展机遇期,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提出的重大决策,对于我国未来经济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意味着我国将实现文化发展的国际化而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轨道,从文化资源大国转变为文化内容大国,成为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相比肩的文化强国。
中国当前的文化现状究竟如何?在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之间我们如何取舍?如何才能更好更快的实施文化强国战略,早日实现社会主义文化跨越式发展?我国文化的现状我国是一个文明古国、文化大国。
在我国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共同创造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是世界文化大花园中的一朵璀璨的奇葩,不但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发展道路具有深刻的影响,而且对整个人类的进步和世界的发展有着深远影响;我国还不是一个文化强国。
我国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适应,如,有影响力的精品文化不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各地区文化发展不平衡,文化产业规模不大,文化人才队伍建设急需加强。
文化强国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社会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社会。
树立和落实新的文化发展理念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摘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尽快改变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这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务之急。
关键词:文化强国;发展;文化中图分类号:d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6-0029-02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1]。
这既是我们国家发展的需要,也是顺应当今世界文化发展的需要。
在当今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文化的作用更加突出、文化建设的任务也越来越重。
着力改变那些不合时宜的旧思想、旧观念,构建有利于文化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牢固树立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新的文化发展理念,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当务之急。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筑牢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根基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总是该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与该社会基本制度及其要求相适应,并决定着该社会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反映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特征,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之魂,集中体现着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主体的理想和愿望。
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有机统一,既相互联系又各有侧重,旗帜鲜明地回答了在当今我国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织、相互激荡的复杂情况下,我们党用什么样的精神旗帜来不断增强全民族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以及对外的引领力和感召力的根本问题,为我们新时期的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
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最高层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决定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科学把握当今文化发展趋势和我国文化发展方位,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和宽广视野,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大政方针和目标要求,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为我国文化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我们一定要高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旗帜,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
一、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重大意义一个文明进步的社会必定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进步的社会,一个现代化的强国必定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的国家。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与我国深厚文化底蕴和丰富文化资源相匹配、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相适应、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目标相承接,是我们党准确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要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共产党人必须承担的庄严历史责任。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以党的十八大为标志,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要让人民过上殷实富足的物质生活,又要让人民享有健康丰富的文化生活。
文化软实力显著增强,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如果没有文化的繁荣发展、离开文化的支撑和保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现在我们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水平还比较低。
特别是随着人民生活从温饱达到总体小康,文化消费进入快速增长期,人民对丰富精神文化生活的期待越来越高。
只有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才能凝聚起全社会推动文化改革发展的强大力量,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显著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切实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如期实现。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十八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并对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作出了具体的安排部署。
下面我就“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专题,讲几个问题。
一、文化的基本概念。
文化是一个非常广泛的概念,给它下一个严格和精确的定义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不少哲学家、社会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和语言学家一直努力,试图从各自学科的角度来界定文化的概念。
然而,迄今为止仍没有获得一个公认的、令人满意的定义。
据统计,有关“文化”的各种不同的定义至少有二百多种。
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
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
一般地,就其广义而言,人们比较认可的文化的定义有:文化是人类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人类文明的全部成果。
文化是一种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文化是在实践中获得反过来又指导、规范实践的日益丰富多样的价值信仰系统、认知系统和审美系统。
文化引导人类不断地超越现象、个别和当下、进入本质、普遍和久远,是人类的意识之源、力量之源和秩序之源。
就当今而言,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在日益激烈的综合国力国际竞争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相对于经济和军事力量而言,文化的力量是一种无所不在无孔不入、富有弹性和以柔克刚的力量,在国与国的竞争中,他主要是指一个国家的吸引力、凝聚力和创造力。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反映先进生产力发展规律及其成果的文化,是源于人民大众实践又为人民大众服务的文化,是继承人类优秀精神成果的文化,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吸引力和感召力,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必然要求。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贯彻这一决策,就是要着力推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更加深入人心,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全面发展,不断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的新局面,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更大贡献。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发挥文化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
认真领会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思想,深入贯彻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部署,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奠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要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
坚持“二为”方向,是社会主义本质对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担当的社会责任,必须坚持文化发展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坚持文化建设服务于整个社会主义事业,服务于社会主义的巩固和发展。
文化建设需要“顶层设计”李静林少雄2013-01-16 15:01:14 来源:新华日报2013-01-15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与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或文化生产力的竞争。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并将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内涵。
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需要特殊的政治智慧和文化策略。
这种智慧和策略的集中体现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要有“顶层设计”。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作为一种建立中还未最终实现的文化理想,从战略研究的角度看,它是能够设计并且必须进行设计的。
所谓“设计”,就是为达成一种目标而寻找有效的路径;所谓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就是应该统筹考虑文化建设的各个层次和各种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它需要理性、统筹、战略眼光与全局观念。
每当一个新的社会理想或新的社会体制建构之初,首先都会考虑到顶层设计。
中国革命的历史实践告诉我们,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起初以《新民主主义的政治与新民主主义的文化》为题,是一部关于中国革命和新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纲领性文献,系统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文化战略,及时、准确地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建立中国“新文化”的历史使命和方针。
邓小平理论中提出的小康社会建设战略,自然也包含文化发展战略的顶层设计;“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科学发展观的确立,都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智慧与策略的集中体现。
十八大报告表明了执政党进行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决心与信心,也成为新时期文化建设顶层设计的纲领性文件。
二作为“顶层设计”的具体策略层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必须构建文化共建共享机制。
其中最重要的即是底层参与。
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理论构建,不仅仅来自高层,更应该来自于整个社会中层的普遍认同和底层的共同响应,它本质上应该反映社会中下层的社会诉求、现实渴求及理想要求。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永昌县委党校秦丽雯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上午好!●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胜利大会闭幕了,这次大会是一个历史的大会,顺利地进行了新老交替;是一个团结鼓劲的大会,统一了全党思想,继续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更是一个着眼长远部署未来的大会,对党对未来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制定了一个总体的发展规划。
●文化建设从“两手抓”、“两个文明”开始,到“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始终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一个重要方面,所以文化建设布署和安排在历届党代会中必不可少,这次党的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更是把文化建设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确立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思想和目标,对怎样建设文化强国,对文化建设的道路、原则、方向,文化发展的关键及具体要求等方面做了一个系统完善的的规划和部署。
●今天我就根据自己的学习理解,以《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为主题,从五个问题入手,与大家做简单交流。
我们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想更深刻地学习和理解十八大关于文化建设的内容,必须要知道什么是文化,它有什么重大作用?也只有真正明白了,才能更好地去推进文化的建设,所以●第一个大问题我们要讲一下文化的深刻内涵和重大作用。
那什么是文化呢?文化是一个内涵非常丰富,外延十分广泛的概念,比较复杂。
文化究竟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谁都知道,但谁也说不清楚的问题。
有人说,文化是人类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也有人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长期创造形成的产物。
许多名人学者都说过文化,好像都有点道理,但似乎都没说明白。
文化的概念实在是太广泛了,不是哪个人能随便说清楚的。
这里用大家通常较认可的观点给大家做一个解释。
文化有狭义与广义之分,●就广义而言人类认识自然、改造自然的全部成果都可以说是文化,包括物质文明又包括精神文明,即着眼于人类与一般动物、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本质区别,又着眼于人类卓立于自然的独特的生存方式,其涵盖面非常广泛,所以又称作“大文化”。
2013年6月第6期总第232期理论学刊Theor y Jour nalJ un.2013N o.6Set.N o.232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的战略选择涂可国(山东社会科学院文化所,山东济南250002)(摘要】确立和推动文化强圉建设战略,有助于明确前进方向,凝聚各方智慧,激发奋进力量,实现科学发展,从数量和质量土拓展和提升文化空间。
激发全国人民文化创造潜能和活力。
要扎实推进文化强国建设,一是要正确把握科学定位,着力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二是要加强统筹协调,切实增强文化的整合力和凝聚力;三是要实现有机结合。
努力使文化建设取得良好的共振效应;四是要锐意改革创新,努力使文化强国建设实现跨越式发展。
[关键词)文化强国;建i t;战略(中圈分类号】I)61;G1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3909(2013106-0013-05自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提出了“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以来,学术界反应迅速,不仅对文化强国建设的意义、作用、目标、理念、道路和路径作了较为深入的研究,还对建设文化强国的战略进行了专门探索,如郭建宁主编的<文化强国战略>…,许明、马驰主编的《文化强国战略30问》心1等。
现有成果固然深化了对文化强国建设战略的认识,但并没有穷尽真理,更何况它们绝大多数发表在党的十八大以前。
本文力图结合十八大报告有关文化强国建设的精神,从系统论的角度提出:要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就必须实施四大战略,即定位战略、协调战略、结合战略和创新战略。
一、正确把握科学定位.着力提高文化的影响力和竞争力我们应从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提高综合国力、促进中华民族复兴、掌握国际文化竞争主动权和维护意识形态安全五个方面高度重视文化强国建设。
为此,应选择以下三个着力点。
(一)准确认识和把握未来时代走向与规律。
适应时代发展变化的新形势和新要求,是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