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11 春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16.02 KB
- 文档页数:3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1《春》(第1课时)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反复诵读课文,揣摩词语,品味语言,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会多角度鉴赏景物描写,学会多角度写景。
3.综合运用比喻、拟人、引用等修辞手法。
【重难点】 1.学习品味语言的方法品析文中的精彩语句。
(重点)2.学习多角度鉴赏景物描写的方法并尝试多角度描写景物。
(难点)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理清课文结构。
【自主学习】(课前完成)一、温故而知新(1)古往今来,许多文人用彩笔描绘春天,歌颂春天。
春天阳光明媚,轻风荡漾。
绿树成荫,百花齐放,给人生机和希望,请你回忆学过的描写春天的诗词文章,把你印象深刻的内容写下来。
(2)写出几个描写春天的成语:二、朗读课文,疏通字词1.给下面加粗的字注音,并将正确的注音写到课文中对应的字词上。
水涨()捉迷藏()酝酿()()应和()薄烟()黄晕()蓑衣()巢()嘹亮()抖擞()2.解释下列词语,并从文中画出它们。
朗润:酝酿:呼朋引伴:花枝招展:3.依照课文内容填空。
(1)坐着,躺着,_____两个滚,_____几脚球,_____几趟跑, _____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2)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____在草丛里,像_____,像_____,还_______ _的。
(3)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______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__________筋骨,__________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三、了解作者、作品(查找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事迹、代表作品及其作品特色)参考资料:1. 走近作者:朱自清,字佩弦,生于1898年,逝世于1948年,诗人、散文家、学者、民主战士。
朱自清先生在大学读书后期,开始创作新诗;1920年他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曾任中学教师,后任清华大学教授,这期间从事散文创作,做学问;1946年7月著名民主战士李公朴、闻一多遭国民党特务暗杀,血的教训使他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民主主义战士。
《春》一、教学目标: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2、学习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
二、教学重点:1、品味理解本文清新优美的语言;2、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三、教学过程:(一)引导品析“春草图”(用多媒体显示品析步骤)1、朗读指导。
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学会正确使用四种朗读符号(﹏﹏重音轻读;•重音;︱小停;︵拖音)2、第一次朗读(自由读),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
3、第二次朗读(齐读),思考这段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来写?教师明确:嫩、绿、多4、第三次朗读(男女生各读一层),悟一悟这段层次划分的问题。
教师提示可划两个层次。
教师明确:先正面写,第一句用拟人手法,第二句由近而远,把春草人格化,显示春草的生命力,"嫩嫩的"、"绿绿的",从质地、颜色的角度,突出了春草嫩、绿的特点,"满是的"用口语显示春草的生机勃勃的特点;然后是侧面写,第三、四句写春草给人的欢乐与感受,充满活力。
5、第四次朗读(个人大声读),把“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换为“小草一下子从土里生出来”,体会其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教师明确:“偷偷”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钻”字写出了小草萌发的力量以及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而修改以后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
6、美读,各学习小组派出一名代表朗读,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教师提示:语调:轻快;感情:喜爱、赞美7、教师小结(多媒体显示):写景散文的基本特点:①抓住景物在特定季节、特定地点的特有现象进行描绘,使其特征突出。
②写景必须按照一定的顺序。
③写景散文的文笔优美精彩。
(二)运用上面所学的方法赏析“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每两个学习小组一幅图,分工协作。
(三)各学习小组发言人把本组讨论结果提交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明确:(多媒体显示)1、“春花图”①特征:花朵多,花色艳,花味甜②顺序:由上而下、由实到虚。
③语言:修辞—拟人、比喻、排比。
《春》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2、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学习重点】1、理解本文的思路2、掌握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学习难点】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课前自学】要求多读课文,疏通词汇,整体感受文章的美丽所在。
并有感情的朗读全文。
1、查资料,了解朱自清的简介。
①朱自清(1898年11月22日—1948年8月12日),原名自华,号秋实,字()。
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原籍浙江绍兴。
朱自清最初以诗出名,长诗有《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
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你我》、《伦敦杂记》等。
②你知道有关朱自清的典故吗?(如朱自清的死因等)2、给加点的字注音酝.酿.()()宛转.()()黄晕.()()巢.()应和..()()笼罩.()朗润.()落...()()蓑.衣()抖擞地()烘.托()嘹.亮()3、解释词语,并选择其中三个写一句话呼朋引伴:花枝招展:吹面不寒杨柳风:郎润:酝酿:宛转:欣欣然4、反复朗读,注意语速和节奏,感受作者对春天地感情。
5,整体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感情?【自学质疑】你有什么值得和同学老师一起交流的问题和发现吗?【教师导入】1、教师导语:2、朗读训练①请同学试读②听录音朗读③齐读④教师范读⑤个性朗读3、请学生展示“课前自学”的内容【课堂练习】1、怎样理解本文的思路?(写出段落大意)第一部分(1):春第二部分(2-7):第三部分(8-10):2、本文总体布局是什么结构?3,你是如何感受到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的?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4、本文写的很美,请你说说美丽之所在。
说出心中的真感受即可。
【当堂总结】1,学生总结:2、老师总结:3、作业:背诵最喜欢的语段三个段落以上《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熟读文章并背诵。
春【预习课导学】(15分钟)预习任务:资料准备:朱自清的相关常识,写景散文的文体知识。
自主积累:将这篇散文重点的字词摘抄至摘抄本上注意其音、形、义。
自我感悟:感受春天所带来的蓬勃生机与无限希望,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预习步骤:第一步:初读文本读顺读畅:认准字形、读准字音,遇到难懂的词语和句子画出来。
掌握朱自清的相关常识,了解写景散文的文体知识第二步:再读文本,体会情感:1、欣赏电视散文《春》。
2、边读边结合自己预习的成果以及平时的积累试着理清文章脉络,理解、概括文章内容。
3、再次默读课文,圈划、朗读描写景物的句子,作好简单批注。
同时在文中划出令你感受最深或最喜欢的语句和词语,并试着进行赏析。
【探究课导学】【学习目标】1、掌握作者相关常识,积累“蓑、笠、酝酿、黄晕、呼朋引伴”等重点字词。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感情。
2、通过合作探究,品读精彩句、段。
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理解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激情投入,阳光参与,体会美文,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
激发热爱大自然、珍惜青春的情感。
【资料助读】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原名朱自华,字佩弦,号秋实,后改名为朱自清,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1920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
作品有:散文《浆声灯影里的秦淮河》、《背影》、《荷塘月色》等名篇。
背景资料:《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
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文体知识:写景状物散文是以描写为主要表达方式,辅之以记叙、抒情、议论、说明等手段,以表现人文环境、自然景观和特定物件为主要内容的散文。
11、《春》【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积累字词、优美语句、修辞方法并了解作者,感受文章思路。
2、学习诵读方法,包括认知朗读、感知朗读、默读、声情并茂朗读,了解文章主要内容。
第一课时【课前探究】1、走近作者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朗.润钻.出嫩.绿眨.眼酝酿..鸟巢.宛.转蓑.衣稀疏.抖擞.精神3、解释词语:花枝招展:朗润:呼朋引伴:酝酿:宛转:欣欣然:【预习交流】4、诵读课文,整体感知:(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节奏,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2)、思考:课文一共描绘了春天的几幅图画?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3)、梳理文章结构,谁能说说全文分几部分?每部分都写了什么?(4)、质疑:读完课文后,你有哪些疑问,写在下面,并试着回答。
质疑:第二课时【互助提升】1、你喜欢朱自清先生描绘的哪一幅图画? 说说理由。
2、阅读“春雨图”部分,回答以下问题。
(1)春雨绵绵夏雨急,文中哪几句话突出了春雨的特点?分别写出了春雨的哪些特点?(2)描写雨中景时采用什么顺序?(3)本段描写春雨及雨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本段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3、小组合作探究,品味赏析另几幅春景图。
可用形式:我认为第_____段的_____句子写得很美(或很精彩),因为这句话用_____(修辞);或抓住(几个词),写出了____________________。
也可用问题形式。
【体验成功】1、用“我觉得《春》像一首。
”来概括你读了《春》后的感受。
2、“一切景语皆情语”描绘春景的字里行间都洋溢着作者对春天的之情,这就是的表现手法。
3、古人描写景物,由于观察入微,写了许多佳句。
有的一字传神,生动地表达了某种感受。
试指出下列写春的诗句中的加点字是从人体感觉的哪个角度写的。
春风又绿江南岸()两个黄鹂鸣翠柳()踏花归来马蹄香()一枝红杏出墙来()处处闻啼鸟()天街小雨润如酥()4、在课文中找出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欣赏优美、精彩的语言。
第3单元 11春中国书法艺术说课教案今天我要说课的题目是中国书法艺术,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课堂评价四个方面对这堂课进行设计。
本节课讲的是中国书法艺术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对书法基础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开始对书法的入门学习有一定了解。
书法作为中国特有的一门线条艺术,在书写中与笔、墨、纸、砚相得益彰,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的结晶,是举世公认的艺术奇葩。
早在5000年以前的甲骨文就初露端倪,书法从文字产生到形成文字的书写体系,几经变革创造了多种体式的书写艺术。
1、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书法的发展史概况和特点及书法的总体情况,通过分析代表作品,获得如何欣赏书法作品的知识,并能作简单的书法练习。
2、教学重点与难点:(一)教学重点了解中国书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其基本特点,进行大量的书法练习。
(二)教学难点:如何感受、认识书法作品中的线条美、结构美、气韵美。
3、教具准备:粉笔,钢笔,书写纸等。
4、课时:一课时要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有所收获,并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采用欣赏法、讲授法、练习法来设计本节课。
(1)欣赏法:通过幻灯片让学生欣赏大量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授法: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3)练习法:为了使学生充分了解、认识书法名家名作的书法功底和技巧,请学生进行局部临摹练习。
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让学生准备好上课用的工具,如钢笔,书与纸等;做好上课准备,以便在以下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良好的学习气氛。
(二)引入新课,通过对上节课所学知识的总结,让学生认识到学习书法的意义和重要性!(三)讲授新课1、在讲授新课之前,通过大量幻灯片让学生欣赏一些优秀的书法作品,使学生对书法产生浓厚的兴趣。
2、讲解书法文字的发展简史和形式特征,让学生对书法作品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通过对书法理论的了解,更深刻的认识书法,从而为以后的书法练习作重要铺垫!A书法文字发展简史:①古文字系统甲古文——钟鼎文——篆书早在5000年以前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就在龟甲、兽骨上刻出了许多用于记载占卜、天文历法、医术的原始文字“甲骨文”;到了夏商周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人们掌握了金属的治炼技术,便在金属器皿上铸上当时的一些天文,历法等情况,这就是“钟鼎文”(又名金文);秦统一全国以后为了方便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便将各国纷杂的文字统一为“秦篆”,为了有别于以前的大篆又称小篆。
春教学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理清课文写作思路,理解文中描绘的几幅画面,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之情。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会品味文中清新、优美的语言。
4、学习细致观察、描写景物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1、以朗读贯穿始终,在读中悟情。
2、通过自主合作讨论的方式,品析画面。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欣赏春天的美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课前准备:1.学生网上查阅朱自清及其作品的简介。
2.搜集有关春天的诗句或文章。
3. 搜集有关春的图片及朗读材料教学课时:两课时教学方法:自主、探究、体验性教学法教学步骤导入新课当秋叶飘落的时候,当白雪纷飞的时候,每个人都会在心中渴望春天。
因为春天带给人温暖,带给人希望,带给人力量。
每当春回大地的时候,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吟诗作文。
利用课件分别出示杜甫《绝句》和王安石《泊船瓜洲》的画面。
引导学生分析,《绝句》是从“鸟”的角度,《泊船瓜洲》是从“春风”的角度来写春天。
绝句只有四句,往往是选取春天的一个或两三个景物来写。
今天我们学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出示课题),其中写春天的内容就多了。
有春草、春花、春风、春雨,春天的山、水、树、蜜蜂、蝴蝶等等。
今天让我们一起领略一下著名散文家朱自清先生是怎样描绘春天的。
学习目标利用课件出示学习目标。
教师X读,整体感知1X读前请学生思考:朱自清先生是以怎样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然后又用怎样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最后,他又满怀喜悦歌颂了春天。
根据提示(盼春——绘春——颂春),将本文分成三部分。
2、教师配乐(班德瑞《春天里的一天》)朗读。
教师的X读是非常重要的,从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和熏陶,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意,为下一步的品读奠定基础。
教师讲述后明确:盼春(第1自然段);绘春(2—7自然段);颂春(8—10自然段)导读促学,授知授法以第一部分(盼春)和第二部分的第一小节(总写春回大地)为例,指导学生品读的方法。
春个性化备课:【学习目的】1学习欣赏感悟,感知文章整体,领悟诗画意境,感受作者的审美情感2 学习抓住景物特征有层次地写景的方法,初步掌握比喻,拟人,引用的修辞手法3感悟作者用诗情画意和音乐之美的艺术语言,表达出对春天的热爱,歌颂与赞美之情。
一、作家及作品朱自清:(1898-1948)原名_______,号________,字________,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文集:_________;散文集:__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艺论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散文代表作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字词过关1 给下列字注音酝酿()()黄晕()披着蓑()衣涨()起来宛转()()应和()赶趟()抖擞()()2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A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B ……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C 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D 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四、整体感知(一)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回答问题。
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
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
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1.第一自然段描述春天景象,先总写,后分写。
A.“春回大地,万物复苏” B.“春山、春日”2.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出描写春草下述特征的词语()①这温顺柔和的草,讨人喜欢。
②萌动的幼芽,破土而出。
③初生的春草带着娇柔的姿态。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第11课《春》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掌握有关朱自清的文学常识。
2、识记字词,整体把握文章,背诵文章。
3、理清课文思路,品味精彩语言4、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重点难点:学习目标3、4预习学案朱自清(1898__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本文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
他一生勤奋,共有诗歌、散文、评论、学术研究著作26种,200多万字。
主要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文艺论著《诗言志辨》、《论雅俗共赏》等。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
一、回顾有关春的诗词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自读课文,标划并写下生字词蓑(suō)水涨(zhăng)应和(hè)薄烟(bó)黄晕(yùn)捉迷藏(cáng)酝酿(yùn niàng)和”(1)hé,比如说“你和我”;(2)hè,比如说“和诗”;(3)huó,比如说“和面”;(4)huò,比如说“和药”;(5)hú,比如说打麻将“和了”。
薄báo:1.跟“厚”相对(薄冰,如履薄冰);2.不肥沃(薄田)。
3.(感情)冷淡,不深(情分薄);4.不浓,淡(酒味很薄);薄bó:1.轻微(广种薄收);2.不强健,不健壮(身体单薄);3.不厚道(刻薄),不庄重(轻薄);4.看不起,轻视,慢待(菲薄,鄙薄,厚今薄古)。
薄bó:迫近,靠近(日薄西山,薄弱……)薄bò:薄荷欣欣然:欢欢喜喜的样子。
花枝招展:比喻姿态优美。
招展,迎风摆动。
酝酿:原意是造酒,这里是说各种气息在空气里,像发酵似的,越来越浓。
宛转:形容声音圆润柔媚。
朗润:明朗润泽。
呼朋引伴: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卖弄:炫耀。
2、初步了解课文内容3、掌握了解作者的有关文学常识朱自清:(1898-1948)原名_______,号________,字________,江苏扬州人,原籍浙江绍兴,现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 春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 春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湖北省石首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11 春学案(无答案)(新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春》导学案学习目标1、积累文中部分字词。
2、反复朗读,试有感情朗读展示.3、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4、体会主题第 1 课时一、导入新课你知道古人笔下描写春天的诗句吗?(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朱自清写春的精美散文。
二、作者链接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匆匆》、《背影》、《欧游杂记》等,诗集有《踪迹》等。
1948年,他贫病交加,但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12月病逝于北平。
三、基础梳理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蓑笠[suōlì] 朗润[lǎng rùn] 嗡嗡[wēng wēng] 酝酿[yùnn iàng]卖弄[màinòng] 婉转[wǎn zhuǎn]应和[yìnghè] 嘹亮[liáoliàng]黄晕[huáng yùn] 烘托[hōng tuō]静默[jìn gmò] 风筝[fēng zhēng]舒活【shūhuó】抖擞[dǒu sǒu] 欣欣然[xīn xīn rán]繁花嫩叶【fánhuānènyè】呼朋引伴【hūpéng yǐn bàn】花枝招展[huāzhīzhāo zhǎn]2、词语积累(看课下注释的词语).四、整体感知1。
《第11课春》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2、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重点、难点重点: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难点: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热爱大自然的情怀。
一、课前预习1、查资料,了解朱自清的简介。
朱自清,原名(),号(),字()。
现代著名()、()、()、(),原籍浙江绍兴。
朱自清最初以诗出名,长诗有《毁灭》和一些短诗,收入《雪朝》和《踪迹》。
著有散文集《背影》、《欧游杂记》等。
2、给加点的字注音酝.酿.()()宛转.()()黄晕.()()应和..()()笼罩.()朗润.()落.地()..()()蓑.衣()抖擞3、解释词语呼朋引伴:吹面不寒杨柳风:朗润:酝酿:4、怎样理解本文的思路?课文写春天可以按( )春、( )春、( )春分成三部分。
(每空填一字即可)二、合作探究,研读赏析(小组合作交流,认真读相关段落,看哪组解决的最好)1、“盼春”:这部分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作者是运用什么修辞方法表现这种情感的?2、春草图中作者抓住了春草的什么特点?3、在写春花图时作者从高低结合、虚实结合、色味结合等这几方面全方位的介绍了春花,你能找出相关的句子来吗?(改)高低结合:虚实结合:色味结合:4、课文作者描画春风图主要是从人的感官入手来写的,分别是从___ __觉、_____觉、_____觉三个角度来写春风的。
第一个角度突出了春风的特点。
风本身是没有声音的,例如春草图中“风轻悄悄的”,但是在春风图中,风变成有声音的了,你能找出作者描写的风是由哪几种声音构成的春天交响乐吗?5、学习“赞春”部分:思考:用三个比喻分别写出春天哪些特点?能否调换顺序?巩固练习:一、指出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方法。
1、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
11.《春》导学案(学生用)【学习目标】1.学习通过充分调动感觉器官细致观察景物,抓住景物特征进行描写的方法。
2.赏析精美语言,体味蕴含的情感。
3. 朗读并背诵课文,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感情,感受春天景色的美丽。
【学习重点】1.理清作者思路。
2.研读五幅图画,赏析精美语言,体会蕴含的情感。
【学习难点】学习通过五官感觉抓住景物特点描写景物的方法。
【课时】2课时【预习】1.查阅资料,了解作者生平。
2.积累词语。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酝.酿.()()宛转.()黄晕.()应和..()()蓑.衣()抖擞..()()笼.罩()朗润.()烘.托()(2)解释词语。
呼朋引伴:花枝招展:朗润:酝酿:宛转:欣欣然: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语速和节奏,感受作者对春天的感情。
4.思考:课文一共描绘了春天的几幅图画?试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5.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说说你喜欢的理由。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二、作者简介:三、检查预习四、朗读课文,整体把握。
1.听朗读录音,体味流畅朗读中的语气、语调传达出的文章内容与风采。
2.学生自由朗读,思考:课文一共描绘了关于春天的哪几幅图画?五、美读课文,品味探究:要求:1.把你以为好的的词语推荐出来2.把你喜欢的句子划出来,读给同学听听并说出你喜欢的理由。
3.用“我觉得《春》像一首。
”来概括你读了《春》后的感受。
2.美句推荐朗读:(同学推荐朗读,并说理由,教师点拨)我推荐:3.用一句话概括自己读《春》的感受。
(学生发言)示例:我觉得《春》像一首赞美诗。
六、作业:以《我心中的春天》为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第二课时一、导语:二、明确本堂课的学习重点:欣赏结构美,展开联想,体会文境美。
三、品读赏析课文学生放声自读课文1.欣赏结构美:(构建画面,拟好标题,配好音乐)A.读(1—1),展开想象,构建画面,大家讨论,取好名字(四个字,含春字)。
教师提示,点拨。
B.读(2—7)大家讨论,取好名字(四个字,含春字)。
《春》一、知识储备1 散文的文体特点散文是一种自由、灵活的抒写见闻、感受的文体。
它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
所谓“形散”是指选材、结构、表达方式、语言运用灵活自由,“神散”是指无论形式表达怎么自由,都必须紧紧围绕一个中心。
2、掌握作者重点信息及相前作品朱自清,字佩弦,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诗人、民主战士,江苏扬州人,主要代表作品有诗集《踪迹》,散文集《背影》、《欧洲杂记》、《你我》、《伦敦杂记》,杂文集《标准尺度》、《论雅俗共赏》等。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绿》等。
3、了解写作背景《春》大致写于1928年至1937年,朱自清在写此文时,已经没有初期创作诗文时的那种淡淡的哀怨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乐的情调,在大自然中,他发现了美和希望,于是欣喜万状,写下了著名的散文精品《春》,它反映了他对美的追求,对光明的向往,表达了他对未来的希望,流露了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目标展示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直至背诵2、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思路3、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语言三、目标实施1、自读课文(1)诵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式,特别是学习文学的作品,更要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
诵读可分几步骤进行:一是认知性朗读,目的是读准字音,疏通字词;二是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对课文有一个整体感知;三是涵泳性阅读,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地涵泳品味,可采用默读与朗读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阅读;四是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品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2)读文章要注意语气,表达出感情。
(3)反复诵读课文,直至能够背诵下来。
2文本分析(问题启发)(1)请给文章分段并归纳段意,理清作者的思路。
(2)作者在描绘几幅图画时语言有何特色?(3)观察景物必须“五官开放”,通过视觉、味觉、听觉、嗅觉等感受景物的美,分析文章描写的几幅图,从哪些感觉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 11 春学案(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1、积累词语,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重点难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教学步骤一、情境导入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并口头描绘心中的春天美景。
二、出示目标积累词语,理解其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准确把握作者的情感脉络。
三、作者简介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现代著名散文家、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他的散文以语言洗练、文笔秀丽著称。
散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背影》、《春》、《绿》等。
四、听读课文1、听读要求请将自己认为好的词句划记下来。
追随作者的笔墨,一同去感受春天的美妙。
2、读准下列划线字的音蓑()水涨()应和()薄烟()黄晕()捉迷藏()酝酿()3、读准下列多音字的音应和和平和牌和面和药散文散步涨水涨破4、掌握下列词语含义欣欣然:呼朋引伴:宛转:花枝招展:酝酿:朗润:卖弄:5、方法指导诵读的几个步骤:1)认知性朗读:目的是读准字音,疏通字词。
2)感知性朗读:目的是了解课文内容,整体感知课文。
3)涵泳性朗读:目的是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之中,细细涵泳品位。
4)声情并茂地朗读:力求传达出作者的意境,风格与美感。
6、自主朗读五、合作探究小组讨论:理清文章思路。
六、成果展示小组代表发言,陈述各组观点。
教师归纳总结,板书如下:盼春 (轻快热切)轮廓图春草图春花图春绘春春风图(高昂振奋)春雨图迎春图赞春(欢快愉悦)七、当堂训练(一)填空。
1、《春》的体裁是,作者是。
他是现代。
2、课文内对春的描写分部分,各部分的内容可概为。
其中主体部分分别描绘了五幅图画。
(二)根据解释写出相应的词语。
1、欢欢喜喜的样子。
2、呼唤朋友,招引同伴。
3、比喻姿态优美。
4、舒展、活动。
八、布置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造句。
欣欣然:呼朋引伴:宛转:花枝招展:春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学习抓特征描绘景物的方法。
第11课《春》(第2课时)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综合运用比喻、拟人、排比、引用等修辞手法。
2、理解体会本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写作特点。
3、应用学习本文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4、综合通过学习本文,能够基本掌握景物描写的方法,将情感寓于写景之中,活用各种修辞手法。
过程与方法:1、反复朗读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小组探讨,感受作者为我们所描绘的江南美景的意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春的赞美之情,以及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2. 教学重点/难点1、学习4—10自然段作者细致观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征进行生动描写的方法。
2、初步掌握赏析写景散文的方法。
3、实践运用,描摹美景。
4、朗读、背诵。
3. 教学用具4. 标签教学过程一、回顾上节课内容,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整体把握了课文,《春》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思想?文章中描绘出哪几幅美丽的图画?(作者抓住了春天的特点,通过对春天的全面、细致、准确、生动的描绘,抒发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
文章描绘了五福图画: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迎春图。
)师:我们通过对“春草图”赏析,同学们觉得该如何赏析写景散文?(“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抒情散文的主要特征。
1、作者选取了哪些景物,抓住了景物的什么特点来描写景物的。
2、分析景物描写的方法:运用什么修辞、表现手法、用词炼字。
3、展开合理想象,体会作者在景物描写中寄予的思想感情。
师:下面我们来进一步深入研习这篇文章。
二、深入研讨4-10自然段(一)阅读春花图(花争春)讨论下列问题1、作者在春花图中,描绘了哪些景物?(桃花,杏花,梨花,蜜蜂,蝴蝶,野花)2、作者在这些景物描写中突出了春花的哪些特点?(鲜艳,繁多,香甜,生机勃勃)3、作者是怎么展现这些特点的?(从写作方法、修辞手法、写作顺序等角度)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拟人,排比,比喻。
《春》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积累文中部分字词。
2、反复朗读,试有感情朗读展示。
3、感知内容,理清思路。
4、体会主题
第 1 课时
一、导入新课
你知道古人笔下描写春天的诗句吗?(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朱自清写春的精美散文。
二、作者链接
朱自清(1989—1948年),原名自华,字佩弦,号秋实,江苏扬州人。
现代散文家、诗人、学者。
散
文代表作有《荷塘月色》、《匆匆》、《背影》、《欧游杂记》等,诗集有《踪迹》等。
1948年,他贫
病交加,但宁可饿死,不领美国的救济粮,坚决不向反动派屈服,该年12月病逝于北平。
三、基础梳理
1、读准字音,看清字形。
蓑笠[suō lì] 朗润[lǎng rùn] 嗡嗡[wēng wēng] 酝酿[yùn niàng] 卖弄[mài
nòng] 婉转[wǎn zhuǎn] 应和[yìng hè] 嘹亮[liáo liàng] 黄晕[huáng yùn] 烘托[hōng tuō] 静默[jìng mò] 风筝[fēng zhēng] 舒活【shū huó】抖擞[d
ǒu sǒu] 欣欣然[xīn xīn rán] 繁花嫩叶【fán huā nèn yè】呼朋引伴【hū péng y
ǐn bàn】花枝招展[huā zhī zhāo zhǎn]
2、词语积累(看课下注释的词语)。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把握感情基调。
感情基调:
把握感情基调,通过停顿的长短、读音的轻重、语速的快慢和语调的抑扬,表达出内心的感受。
2、朗读展示
3、理清文章思路
①、你能按照盼春、绘春、赞春的提示把文章分为三个部分吗?
盼春()段绘春()段颂春()段
②、请你找出文中描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
景物:春春春春春
③、假如你是一个画家,你能根据本文画出几幅图画,并且给每一幅加上小标题。
如:____图。
幅图画:图、图、图、图、图、
五、朗读文章,体会主题
朗读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1、概括春天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运用了、的修辞方法,概括了春天“”“”“”的特点,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的精神风貌。
2、这三个比喻句能否颠倒?为什么?
六、主题归纳
《春》是一篇优美的写景抒情散文,描绘了大地春回、生机勃发的动人景象。
通过春草图、春花图、春风图、春雨图和迎春图五幅主要图画,赞美春的活力带给人以希望和力量,表达了作者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第 2 课时
学习目标
1、精读课文第二部分,看看作者是如何写景的。
2、学习本文写景的方法。
一、朗读课文第一部分:盼春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
1. 作者的心情怎样?。
2.这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表达了人们对春天的什么情感?
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宣告春天到来,表达之情。
二、精读课文第二部分:绘春
1、第2自然段与3-7自然段存在着什么关系?
2、“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三个“起来了”照应“”,运用和的修辞手法。
3、作者绘春时,分别写出了春天景物的哪些特征?分别从哪些角度进行了描绘?运用了哪些修辞
方法和写作方法?请完成下表。
4、迎春图——人迎春
天上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
“风筝”既是儿童的,又是春天的。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赶趟儿”与前文的相照应。
“一年之计在于春”
这句俗语激励人们抓紧大好春光,。
三、课文总结(略)
四、写法归纳(本文如何写景?)
1.运用各种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排比等;
2.从不同的感官角度来描写,如视觉、听觉、触觉等;
3.按照一定的顺序来描写,如从高到低、从近到远等;
4.虚实结合,动静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