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位开国将军魂归塔山(上)
- 格式:doc
- 大小:16.50 KB
- 文档页数:3
塔山精神宣讲内容
内容: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
简介:塔山精神,是在著名的辽沈战役中,担负塔山阻击任务的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官兵,在与强敌血战中形成的。
这一精神,在后来历次战役战斗和建国后遂行剿匪、海防、保卫边疆等重大任务中进一步发扬光大。
塔山阻击战是塔山精神形成的重要标志。
1948年9月12日,我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首先对锦州之敌实施攻击,准备将东北国民党军队就地予以歼灭。
蒋介石急忙调集驻沈阳的12个师组成“西进兵团”,驻锦西和葫芦岛的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经塔山驰援锦州,妄图挽救东北军即将覆灭的厄运。
四纵接到固守塔山的命令后,急速赶到塔山、白台山、*地区,组成塔山防线。
此时,国民党军已占据了塔山以南高地,居高临下,我四纵阵地全都处在其炮火控制之下。
从10月10日4时开始,敌人在重炮、飞机和军舰火力的掩护下,向我防守阵地轮番发起疯狂进攻。
英勇的四纵官兵抱定与敌人血战到底的坚强决心和大无畏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在无险可据的阵地上,凭借临时构筑的土木工事,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始终像钉子一样牢牢钉在塔山阵地上。
到15日12时,援敌全线败退。
塔山阻击战,不仅为辽沈战役的最终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也锻铸了“顾全大局、严守纪律、勇于牺牲、敢打必胜”的塔山精神。
国民党最不可思议的一场败仗:塔山阻击战1948年10月10日至10月28日,国共双方在锦州至锦西之间的塔山地区进行了激烈的攻防作战。
国民党方面总共调集了十一个师的兵力,并得到空军、海军、战车部队的火力支持,进攻解放军在塔山、白台山一线构筑的临时性野战工事。
双方在兵力、火力、地势等客观因素上的差距是如此之明显,如果把整个战斗化为军事学院中的一次兵棋推演,双方谁胜谁负不会有丝毫的悬念。
然而实际的战斗进程使以上数据对比显得毫无意义。
经过五天激烈的战斗,解放军据守的塔山阵地全线岿然不动。
国民党军在付出了6222人伤亡、607人被俘的重大损失之后,不能向锦州前进一步。
在此期间,解放军于10月14日11时起发起对锦州的总攻,到15日8时,全歼守军。
两周之后,10月28日,由新一军、新六军等部队组成的廖耀湘西进兵团在辽西黑山附近全军覆没。
11月2日,沈阳、营口解放。
11月9日,最后一批残余的国民党军政人员乘船黯然离开葫芦岛。
国民党政权在中国大陆全面崩溃的第一块多米诺骨牌终于轰然倒下。
一、假如/如果历史可以改写,让国民党军队一举突破解放军塔山防线,从而产生的种种可能性非常值得回味。
最先受到影响的是十五公里以外的解放军攻锦部队。
锦西的东进兵团一旦成功地与锦州守军会合,不仅加强了锦州的城防,对仍然徘徊在辽西黑山、新立屯一带的廖耀湘西进兵团也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这支部队由新一军、新六军、新三军、四十九军、七十一军组成,清一色的蒋介石嫡系部队,其中新一军和新六军还名列国民党五大主力。
这支精锐的重兵集团会积极地向锦州挺进,由东北方面攻击解放军的侧后。
解放军久攻锦州不克,东西两路又不能挡住援军,东进兵团一旦出现在锦州攻击圈的侧后,解放军将陷入腹背受敌的危险局面。
东野南下时,只带了单程的汽油,后方运输线如果被切断,全部汽车和重武器都会因为没有汽油而撤不下来。
如果这样,锦州城会变成第二个四平。
不仅一举解放全东北的美好前景将化为泡影,东野全军的安全都会成为问题。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为什么国民党军事学者说“党国之败败于塔山”?
导语:塔山,是塔山堡的简称,虽然名叫塔山,但是这里并没有塔和山的存在,而仅仅是一个距离锦州15公里,锦西4公里左右的只有百户人家的小山村。
塔山,是塔山堡的简称,虽然名叫塔山,但是这里并没有塔和山的存在,而仅仅是一个距离锦州15公里,锦西4公里左右的只有百户人家的小山村。
但就是这样一个小山村,却在1948年爆发的辽沈战役中,成为了国共两党、两军的必争之地,而塔山保卫战的胜利最终还深刻的影响到了辽沈战役的最后结局。
战后,有国民党军事学者叹息道:“党国之败,败于塔山。
”
当时,为了切断国民党军队从陆上撤回关内的通道,锦州城成为了解放军必须攻克的对象,为了阻击国民党军队从葫芦岛方向增援锦州的“东进兵团”,为我东北野战军攻克锦州争取宝贵时间,塔山阻击战成了至关重要的一战!
在确立攻克锦州的战略方向后,东北野战军司令曾经这样命令部队:“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
”为了配合攻克锦州,阻击国民党军队的“东进兵团”,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1纵队急速赶往塔山;部队到达塔山后,立刻进行防御工事的构筑,但因为时间紧迫,携带工具也很少,当时构筑起来的防御工事很多都是散兵坑。
从1948年10月10日开始,蒋介石调集11个师的总兵力对塔山发起猛烈攻击。
面对国军11个师的进攻,华东野战军仅用8个师的兵力进行抵抗。
在塔山阻击战中,国民党军队动用加农炮、飞机等对塔山阵地进行轰炸,塔山瞬间变成一座火海;我军伤亡人数也在不断攀升。
但是,为了顺利完成任务,驻守在塔山的东北野战军部队并没有退缩,活下来的战士依托着战友的尸体继续着战斗。
生活常识分享。
在风云激荡、波澜壮阔的中国革命战争中,一大批身经百战的杰出将帅,如灿烂群星在历史长河里熠熠生辉。
吴克华就是其中一位。
他16岁参加革命,先后经历中央苏区历次反“围剿”斗争、长征、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历任红军团长、八路军支队长、旅长、胶东军区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纵队司令员、军长、海南军区司令员兼第43军军长、济南军区第一副司令员,人民解放军炮兵、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新疆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要职,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新中国国防建设立下了不朽功勋。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一级解放勋章。
他身经百战,料敌如神,信念坚定,品格高尚,被中央军委原副主席迟浩田上将赞为“战功垂青史,风范照千秋”。
半支土枪闹革命 长征路上做后卫1913年12月7日,吴克华出生于江西省弋阳县芳家墩。
在度过了一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后,他遭遇了少年丧父、家道中落的第一次人生变故。
在家人安排下,他在镇上做了皮匠学徒,饱尝了生活的艰辛和磨难。
16岁的吴克华果断撂下皮匠挑子,经表姐夫吴思清推荐,前往方志敏在吴家墩创立的信江军政学校,成为这个苏维埃军校的首批学员,也由此开始了他的革命生涯。
军校设施极为简陋,生活也十分艰苦。
军校校长为毕业于黄埔军校并在北伐军中当过连长的邹琦,政委为中共信江特委军事委员会主席邵式平,但当时对吴克华影响最大的不是这两个人,而是常来军校讲课、时任信江苏维埃主席团主席的方志敏。
这个面容清瘦的共产党人,讲话总是富于激情和感染力。
他对学员们说,我们所做的工作不是为了哪个人的利益,而是为着阶级的利益,是为了全中国和全人类的解放。
在这里,吴克华不仅学会了基本的军事技能,也对红色政权建设有了初步认识,他的人生在这里实现了升华。
不久,他当上副班长,还入了党。
1930年7月,吴克华所在的独立第1团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0军,吴任第1团第2营副排长。
其后,他陆续参加战斗10余次,因作战勇敢而升任特务连连长,不久又升任军部特务大队大队长。
塔山上两大英雄团,一个战至最后32人,另一个硬抗华北头号精锐——“塔山英雄团”和“塔山守备英雄团”原来并非同一支部队今天阅读一篇关于塔山阻击战的文章,其中有一段文字:“经过6天的浴血奋战,我军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守住塔山的任务。
战后,(第4纵队10师)第28团被授予‘塔山守备英雄团’荣誉称号”。
这段表述不仅让我想起《百家讲坛》上王树增先生讲述的关于辽沈战役的内容,记得“英雄团”的荣誉是授予了(第4纵队12师)第34团。
为了印证自己的怀疑,我上网搜索了相关内容,才知道并非文章作者或王树增先生错误,而是自己过于孤陋寡闻。
第28团和第34团都在塔山阻击战中被授予“英雄团”称号,不过第34团是被授予“塔山英雄团”,并无“守备”二字。
一场辽沈战役使塔山成为国共决战关键从1948年初开始,逐步发展壮大的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经过夏季、秋季、冬季攻势,先后歼灭东北国民党军30余万人,攻占城市77座,控制了山海关以东97%的区域,牢牢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以东北“剿总”总司令长官卫立煌为首的国民党军则只能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12座互不相连的孤城内,动弹不得。
1948年9月,东北野战军集中5个纵队、3个独立师加上特种兵纵队,突然南下北宁铁路(原奉、张铁路),准备夺取东北与华北地区联系的咽喉——锦州,从而对卫立煌部55万国民党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蒋介石紧急从平津地区抽调第62军、第92军、独立第95师;从山东烟台等地抽调第39军,与驻扎锦州西面的第54军会后,组成“东进兵团”,紧急增援锦州,并将主要突击方向选在锦州西面30余里的塔山。
“塔山英雄团”仅有32人走下塔山阵地当时,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奉命担任塔山一线的守备任务,在锦州战役结束前,绝对不允许国民党军“东进兵团”一兵一卒靠近锦州外围。
当时,第12师34团奉命扼守塔山堡等主要阵地,从10月10日开始,第34团官兵凭借临时构筑的土木工事,与来犯的敌“东进兵团”展开了浴血拼杀,人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连续血拼6昼夜,在友邻第35团等部队配合下,先后打退国民党军几十次集团冲锋,最终守住了阵地,但全团2千官兵最后活着走下阵地的,仅有32人。
开国将军的八个故事【引言】开国将军是我国革命战争中涌现出的一批英勇杰出的军事家。
他们为了民族的独立和人民的幸福,历经千辛万苦,为新中国的成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他们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不仅体现了他们的个人风采,更展现了我国军人的崇高品质。
本文将介绍开国将军的八个故事,让我们一同领略他们的风采。
【故事一:许世友将军与茅台酒】许世友将军是我国著名的开国上将,他一生嗜酒如命,尤其钟爱茅台酒。
他曾亲自担任茅台酒厂的顾问,为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和技术提出了许多宝贵意见。
茅台酒厂也为纪念许世友将军,推出了一款限量版茅台酒。
【故事二:陈毅将军与围棋】陈毅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他业余时间酷爱围棋。
陈毅将军的围棋技艺高超,曾与我国围棋界的多位高手对弈。
他的围棋故事,充分体现了他在军事和政治之外的才艺。
【故事三:罗瑞卿将军与摄影】罗瑞卿将军是我国开国元勋,他热爱摄影,用镜头记录了新中国的成长历程。
他的摄影作品,既有大气的战争场面,也有细腻的百姓生活,展现了将军的另一面才华。
【故事四:杨成武将军与体育锻炼】杨成武将军一生注重体育锻炼,他坚持认为,健康的身体是革命的本钱。
他的体育锻炼故事,传递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后人具有很强的启示意义。
【故事五:刘亚楼将军与空军建设】刘亚楼将军是我国空军的创建者之一,他为我国空军的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的空军建设故事,展示了我国空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奋斗历程。
【故事六:叶剑英将军与政治生涯】叶剑英将军是我国政治舞台上的杰出人物,他历任多个重要职务,为新中国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政治生涯故事,充满了智慧和胆识。
【故事七:徐向前将军与军事战略】徐向前将军是我国著名的军事家,他的军事战略才能在战争中得到了充分展现。
他的军事战略故事,揭示了战争取胜的秘诀和将军的英勇智慧。
【故事八:粟裕将军与战役指挥】粟裕将军是我国战功赫赫的将领,他善于指挥大兵团作战,多次取得战役胜利。
林彪点名守卫塔山的虎将胡奇才作者:马荣升来源:《党史博采·纪实(上)》 2019年第10期马荣升说起塔山阻击战,人们津津乐道的我军指挥员往往是林彪、程子华、吴克华等人,但实际上,作为前线主要指挥员之一的胡奇才同样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
被誉为虎将的胡奇才一生参加战斗无数,功勋卓著,曾任红四方面军第4军第33团、第11师政治委员,八路军第129师第770团政治委员、山东纵队第1支队司令员、东北人民自卫军第3纵队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4纵队司令员、第四野战军第41军副军长、辽东军区司令员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副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曾荣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和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红军就是我的家,我哪里也不去!”胡奇才原名胡其财,1914年生于湖北省黄安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
他念过几年私塾,给地主当过长工,卖过豆腐,受尽了地主的欺压凌辱,自幼萌生了通过当兵改变命运的想法。
黄安地处大别山,是红四方面军发源地之一。
1927年,革命风暴席卷黄安,在中共黄麻特委领导下,黄安、麻城地区农民举行暴动,建立了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受苦受难的农民奋起投入到革命斗争之中,胡奇才也加入了少年先锋队。
1930年4月,15岁的胡奇才参加红军,被分配到红1军第1师第1团1营1连当战士。
他苦练杀敌本领,最终成为连里的优秀射手。
1932年1月,成立后的红四方面军发起商(城)潢(川)战役,决心夺取商城,向北扩大苏区。
红军采取围城打援战术,一举击溃增援商城的国民党军。
胡奇才在追击逃敌时负伤,子弹穿过胸肌打穿右臂。
一个月后伤口愈合,但伤臂无法伸直,右手也无法用力,组织上动员他到后方招待所当服务员。
“不!我要上前线打敌人!”面对胡奇才的坚决态度,上级没有责怪他,反而对其勇敢精神表示赞许。
其后,他被分配到鄂豫皖革命军事委员会警卫营2连当班长。
为了恢复右臂功能,胡奇才利用夜间偷偷练习单杠。
由于无法握紧单杠,他总是摔下来,但每次都忍痛爬起来继续练习。
【塔山英雄团】作者:高炜来源:《军营文化天地》2017年第08期一说起“塔山英雄团”,很多人都本能地在记忆中寻找一座叫“塔山”的山,以至于不止一个新兵在刚到这个团时会将该团靶场尽头充作靶挡的小石山误认为塔山。
“塔山英雄团”源起于1937年12月发生的“天福山起义”,历经胶东地区八年抗战的血火洗礼,这支原来仅有80余人的游击队壮大成为兵强马壮的2个师2个旅。
其中,于1940年组建的第16团便是“塔山英雄团”的前身。
抗战胜利后,第16团与兄弟部队一道挺进关外,首战沙岭,再战鞍山,三战本溪,四保临江,新开岭上秒杀号称“蒋家千里驹”的国民党军第25师,苹果园中留下“不吃苹果”的美名,为东北人民的解放立下了不朽的功勋。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打响。
东野“五虎”之一的第4纵队负责镇守打渔山—虹螺山一线阵地,阻击华北国民党军组成的东进兵团驰援锦州,所属第12师第34团负责坚守塔山阵地。
塔山名为山却不是山,而是一座位于辽西的滨海小村,仅百十户人家,又名塔山堡。
它南临渤海湾,北接虹螺山,卡公路铁路之要冲,成为连接华北与东北的咽喉之地。
然而,它自身却坐落在一马平川的旷野上,无险可言。
而且,西侧还隆起了一道高地,居高临下虎视眈眈,可以为进攻者提供良好的出发阵地和火力阵地。
为了增援锦州,不使70万部队被“关门打狗”,国民党军不但组建了兵力雄厚的“东进兵团”驰援,并且调遣大量海空军部队提供火力支援,就连当时中国最大的战舰——“重庆”号巡洋舰也停靠在位于塔山翼侧的葫芦岛海面,以其152毫米舰炮对塔山一线我军阵地反复轰击。
第34团官兵在火力处于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凭借高昂的战斗精神和坚韧的革命意志,采用多种战术,在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的6天时间里与兄弟部队一道顽强抗击“东进兵团”的反复突击。
敌军用尽各种手段,甚至不惜组织集团冲锋,却始终不能突破我防线,直至东野主力攻克锦州,全歼守敌之时也未能前进一步。
此战创造了在兵力火力均悬殊极大且地形不利的条件下完成防御任务的光辉范例,后有作家叹曰“虎啸塔山”。
哪八位开国名将在去世后归葬塔山?生为人杰,死为鬼雄!1948年,在国共两军交火仅1000 米、无险可守的塔山阻击战正面战场上,双方短兵相接、近身肉搏,战死者难以计数……新中国成立后,8 位当年在此浴血搏杀的将军,不约而同都归葬塔山烈士陵园内。
这8位将军分别是谁?他们都有哪些传奇故事?8位战将立誓死后归葬塔山1948 年10 月10 日,辽沈战役中著名的塔山(今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阻击战打响了。
国共两军(国民党驰援锦州的92 军21 师、62 军等11个师与中共东北野战军第4、11 纵队)的士兵在无险可守的塔山短兵相接、近身肉搏,双方战死者难以计数……在国民党军人数占优、火力强大的鲜明对比下,东北野战军鏖战6昼夜,确保了锦州攻坚战的最终成功。
胜利完成阻击任务后,东北野战军第4 纵队有8 位主要指挥员(后为开国将军)看着从前沿阵地上抬下的战士遗体,看着几乎被血浆洗了一遍的土地,不禁热泪盈眶,不约而同立下誓言:死后归葬塔山,与烈士们长眠在一起。
立下誓言或遗嘱的8 位将军是:吴克华(1913-1987 年,江西弋阳人,开国中将),东北野战军第4 纵队司令员;胡奇才(1914-1997 年,湖北红安人,开国中将),东北野战军第4 纵队副司令员;莫文骅(1910-2000年,广西南宁人,开国中将),东北野战军第4 纵队政治委员;欧阳文(1912-2003 年,湖南平江县人,开国中将),东北野战军第4 纵队政治部主任;李福泽(1914-1996 年,山东昌邑人,开国少将),东北野战军第4 纵队参谋长;江燮元(1914-1990 年,江西永新人,开国少将),东北野战军第4 纵队12 师师长;焦玉山(1915-1990 年,安徽阜阳人,开国少将),东北野战军第4 纵队12师34团团长江民风(1920-2003 年,山东龙口人,开国少将),东北野战军第4 纵队12师34团政委。
现在,在塔山烈士陵园内,葬有700多名烈士的遗骨。
硝烟散尽谒塔山塔山这个地方不大,但名气颇大。
一切都源于60多年前那场决定辽沈战役胜败的阻击战。
塔山一役,整整六天六夜。
军史专家曾评说:(此役)是辽沈战役中最艰难一役;激烈程度无法用语言来描述的战役;原国民党军将领说“国军最不可思议的一场败仗”。
塔山阻击战还是美国西点军校唯一收录的中国经典战例。
来到塔山,站在这处称不上山的土丘之上,仰望立于之上的高高的纪念塔,“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鎏金大字熠熠闪光。
环视四周,感慨油生。
时光荏苒,60多年沧海桑田。
硝烟虽已散尽,但打渔山还在,白台山还在,饮马河还在,铁路桥还在,这些无声的旧迹默默地讲述着那段悲壮的历史。
1948年9月12日,东北人民解放军南下北宁线,拉开了辽沈战役的大幕。
此时的东北战局已经在东北解放军的掌控之下。
东北97%的土地和86%的人口已得到解放,东北解放区工农业生产正逐步恢复。
东北人民解放军总兵力已发展到100余万人,军事装备有了明显的改善,部队士气高涨,战斗力大大提高。
与此相反,东北国民党军在军事作战上连连受挫,损兵折将,55万余人正被分割在长春、沈阳、锦州三个互不相连的地区。
长春、沈阳的陆路补给线全部被我军截断。
无心再战的国民党军不仅军心动摇,士气低落,而且从军事力量对比上也失去了优势。
顾虑重重的蒋介石面为东北非常不利的战局,焦虑万分。
放弃东北,他心有不甘;困中鏖战,似乎又难有胜算。
与蒋介石犹豫不决、权衡不定的心态相反,此时的毛泽东运筹帷幄,胸有成竹,势在必得。
而解放大军早已在锦州摆开阵势,将国民党军从陆路逃跑的大门紧紧关上。
辽沈战役打响后,东北解放军连克昌黎、滦县、兴城、绥中、义县,国民党军被分割在锦州、锦西、山海关地区。
蒋介石急调北宁线华北“剿总”的5个师和山东的2个师,连同原在锦西的4个师,共11个师,组成东进兵团,急速增援锦州。
为阻击国民党军支援锦州的行动,东北野战军命令四纵、十一纵和热河独立四师、六师和炮兵旅,由第二兵团司令员程子华统一指挥,迅速向塔山地区集结,坚守防御,将国民党援军挡在锦州之外。
“塔山英雄团”:仅有32人走下塔山阵地作者:来源:《华声文萃》2021年第07期说起塔山,许多人以为是一座山。
其实,它是辽宁省葫芦岛市连山区一个只有百十户人家的小村庄。
这里地势平坦,海拔最高也不过几十米。
然而,73年前,一场残酷的阵地防御战就在这块无险可守的土地上进行。
从1948年初开始,逐步发展壮大的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经过夏季、秋季、冬季攻势,先后歼灭东北国民党军30余万人,攻占城市77座,控制了山海关以东97%的区域,牢牢掌握了战略主动权,而以东北“剿总”总司令长官卫立煌为首的国民党军则只能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12座互不相连的孤城内,动弹不得。
1948年秋天,解放战争中的三场重要战略决战之一——辽沈战役拉开序幕。
东北野战军在留下部分兵力围困长春后,主力迅速南下,兵锋直指锦州。
为解锦州之围,蒋介石迅速调拨精锐部队,以11个正规师组成“东进兵团”,从锦西、葫蘆岛方向增援锦州,并辅之以强大的海、空军力量助战。
此时此刻,国共双方的目光都紧盯着塔山这个毫不起眼的小村庄。
塔山是国民党“东进兵团”增援锦州的唯一交通要道。
在东北野战军的作战部署中,塔山是必须死守的阻援阵地。
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在第十一纵队和独立第四、第六师的密切配合下布防塔山。
其中,第四纵队第十二师第三十四团扼守塔山堡等主要阵地。
当第三十四团星夜兼程赶到塔山后,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冷气:塔山没有塔,更没有山,连修筑工事的石料、木料也非常缺乏。
尽管困难重重,但第三十四团官兵没有丝毫畏惧。
1948年10月10日凌晨,国民党“东进兵团”对塔山发起猛烈进攻,塔山阻击战正式打响。
炮火几乎摧毁了东北野战军所有工事。
在火力掩护下,国民党军如凶猛的浪潮涌向塔山。
面对数倍于己的敌军,第三十四团官兵在团长焦玉山的指挥下,击溃敌人一次次进攻。
见攻势不利,国民党军集中重炮和海军舰炮对着塔山密集轰击,还调来空军飞机疯狂投弹,塔山顿时淹没在一片火海之中。
战斗到白热化阶段,第三十四团政委江民风带着预备队往阵地上冲;副团长江雪山带头冲出战壕和敌人拼起了刺刀;一连连长刘景山耳朵被炸聋后,仍带人追击到敌阵地前沿,身体被子弹打得满是窟窿……无论战斗多么惨烈,第三十四团官兵始终像钉子一样死死钉在阵地上。
开国将军中的安徽人(系列一)皮定均中将(1914――1976)皮定均,安徽金寨人,1914年生,15岁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
抗日战争时期曾化装进入日军重兵把守的武安县城侦察,并机智脱险,被日本人送了外号“皮猴子”。
解放战争初期,他所带的部队被称为“皮旅”,以善打恶仗硬仗而闻名全军。
又因外表朴素憨厚,被战士们送了外号“皮老驴”。
新中国成立后,因治军严谨,执法严明,被干部送了外号“皮老虎”。
1955年,皮定均被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将军衔,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当年确定解放军高级将领军衔之前,毛泽东得知皮定均按资历原报为少将衔后,亲自批示“皮有功,少晋中”,被传为佳话。
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皮定均由一个普通的红军战士逐渐成长为一名作战勇敢、足智多谋的红军指挥员,曾任红四方面军十二师三十五团二营政治教导员、红军大学教导师第二团团长,参加了开辟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川陕边区的斗争,后随红四方面军长征。
1935年6月,红四方面军与中央红军会师四川懋功,中央政治局作出了北上抗日的决定。
8月,红军总部决定分左右两路北上,红军总司令朱德、总参谋长刘伯承随红军总政委、原红四方面军领导人张国焘率领的左路军行动。
可过草地后,张国焘认为自己山头大,人多,装备好,拒绝执行中央北上方针,并大造舆论,煽动对中央的不满情绪,后引兵南下,另立中央,走上了一条分裂主义路线。
张国焘的行为在军队中造成了严重的思想混乱和组织混乱,红四方面军一些不明真相的人盲目跟随张国焘,说中央的怪话。
在此严峻关头,朱德、刘伯承等与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多次深入基层连队反复宣讲中央北上方针的正确性,但收效不大。
皮定均时任直属中央军委领导的红军大学教导师第二团团长,学员全系红四方面军师、团、营、连级干部,刘伯承认为二团学员的觉悟至关重要,四方面军的同志如果能起来反对张国焘,最有说服力,于是找到皮定均促膝谈心,循循善诱。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林彪“告诉程子华,不要伤亡数字,只要塔山”
导语:在国民党军集团冲锋的平原地带,双方战死者更是难以计数。
有目击者回忆说,后来打扫战场,死的人太多,收拾不完,断肢残臂到处都是。
早晨、
在国民党军集团冲锋的平原地带,双方战死者更是难以计数。
有目击者回忆说,后来打扫战场,死的人太多,收拾不完,断肢残臂到处都是。
早晨、晚上,大人轻易不让孩子出门,怕孩子被触目皆是、死相狰狞的尸体吓着。
成堆的国民党军士兵尸体被分成几个大坑掩埋,谁想到,第二年,尸坑上长的庄稼油绿油绿的,栽的树木没几年就合抱粗!
生而为人,要懂得敬畏!敬畏历史,敬畏先辈,敬畏用鲜血扞卫的信仰与忠诚!在塔山烈士陵园的8位将军墓前,我似乎听到一种有若天籁的声音,在深情地诉说。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有一些貌似平凡的所在,刻录下的却是岁月的永恒。
法国的诺曼底、俄罗斯的库尔斯克、中国的塔山……
塔山是一座极其普通的辽宁村屯,无塔亦无山,但这里却塑立下一座人民心中神圣的丰碑!在塔山烈士陵园内,葬有747名烈士的遗骨。
新中国成立后,8位当年在此热血搏杀的将军不约而同地为后人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埋在这块令其一生魂牵梦绕之地,这里飘扬着党魂、军魂与民魂,短暂的生命亦为之不朽!
为了探寻并还原这段风云历史,日前,我们一行5人奔赴葫芦岛,重走塔山战场。
历史与现实的碰撞与交集,使我们终于读懂了集体归葬塔山的“将军魂”。
我们是下午一点多到达塔山乡的。
进入葫芦岛地界后,京哈高速公路边上设有塔山服务区,并有路标指明,高速公路右侧一公里处即塔
生活常识分享。
8位开国将军,生前不约而同立下遗嘱归葬塔山,这场仗到底有多残酷发布时间: 2020-10-22 20:288位开国将军,生前不约而同立下遗嘱归葬塔山,这场仗到底有多残酷塔山阻击战,是我军战史上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最为残酷的阵地防御战之一。
吴克华、莫文骅、胡奇才、欧阳文、李福泽、江燮元、焦玉山、江民风等8位参加过塔山阻击战的开国将军,生前不约而同地立下遗嘱:死后归葬塔山,与牺牲在那里的烈士长眠在一起。
那么,这场战争究竟有多么残酷,让这些将军们这样难以忘怀?我们先来看看对这场战役的一些评价:此战是辽沈战役中最艰难的一战;原国民党将领说“国军最不可思议的一场败仗”;塔山阻击战还是美国西点军校唯一收录的中国经典战例。
再来看看当事人的说法:胡奇才老将军后来曾回忆说:“塔山阻击战是一场你死我活的硬仗、险仗、恶仗,是力量的较量,勇气的较量,意志的较量,智慧的较量。
”知识分子出身的李福泽将军,虽然没用文字记录下这段历史,但是他用魂归塔山的方式表达了他对这片战场和战友们的一片深情。
当年,江燮元在战斗最激烈时就豪迈地表示:“我的位置就在同志们身边,为了保障锦州作战胜利,准备献出我最后一滴血!”吴克华将军病危时修改遗嘱:死后一切从简,不造墓,把骨灰撒在方面的塔山战场,与牺牲的战友们长眠在一起。
解放后,江民风将军多次回到塔山凭吊战友,他对儿子说:我死后,就把我葬在这里。
……很欣赏这样的一句话:“塔山,无塔也无山。
四纵,就是塔,就是山。
”就是他们,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的英雄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挡住了国民党东进兵团的疯狂进攻,赢得了辽沈决战的胜利。
1948年9月,辽沈战役开始,我东北野战军迅速攻克义县、锦西、兴城、绥中、山海关5城,切断贯通辽西走廊的北宁铁路,兵临锦州城下。
蒋介石意识到锦州的战略重要性,迅速调整部署,从葫芦岛海上和沈阳等多方增兵锦州,另一方面,主席敦促林总下定决心,拿下锦州,扼守东北门户,鼎定东北战局。
敌我双方眼睛死死盯在塔山线,两方的兵力和军事迅即展开。
塔⼭上两⼤英雄团,⼀个战⾄最后32⼈,另⼀个硬抗华北头号精锐▲塔⼭阵地上红旗屹⽴今天阅读⼀篇关于塔⼭阻击战的⽂章,其中有⼀段⽂字:“经过6天的浴⾎奋战,我军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守住塔⼭的任务。
战后,(第4纵队10师)第28团被授予‘塔⼭守备英雄团’荣誉称号”。
这段表述不仅让我想起《百家讲坛》上王树增先⽣讲述的关于辽沈战役的内容,记得“英雄团”的荣誉是授予了(第4纵队12师)第34团。
为了印证⾃⼰的怀疑,我上⽹搜索了相关内容,才知道并⾮⽂章作者或王树增先⽣错误,⽽是⾃⼰过于孤陋寡闻。
第28团和第34团都在塔⼭阻击战中被授予“英雄团”称号,不过第34团是被授予“塔⼭英雄团”,并⽆“守备”⼆字。
▲辽沈战役形势图辽沈战役使塔⼭成为国共决战关键从1948年初开始,逐步发展壮⼤的解放军东北野战军经过夏季、秋季、冬季攻势,先后歼灭东北国民党军30余万⼈,攻占城市77座,控制了⼭海关以东97%的区域,牢牢掌握了战略主动权,⽽以东北“剿总”总司令长官卫⽴煌为⾸的国民党军则只能龟缩在长春、沈阳、锦州等12座互不相连的孤城内,动弹不得。
1948年9⽉,东北野战军集中5个纵队、3个独⽴师加上特种兵纵队,突然南下北宁铁路(原奉、张铁路),准备夺取东北与华北地区联系的咽喉——锦州,从⽽对卫⽴煌部55万国民党军形成“关门打狗”之势。
蒋介⽯紧急从平津地区抽调第62军、第92军、独⽴第95师;从⼭东烟台等地抽调第39军,与驻扎锦州西⾯的第54军会后,组成“东进兵团”,紧急增援锦州,并将主要突击⽅向选在锦州西⾯30余⾥的塔⼭。
▲塔⼭阻击战剧照“塔⼭英雄团”仅有32⼈⾛下塔⼭阵地当时,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奉命担任塔⼭⼀线的守备任务,在锦州战役结束前,绝对不允许国民党军“东进兵团”⼀兵⼀卒靠近锦州外围。
当时,第12师34团奉命扼守塔⼭堡等主要阵地,从10⽉10⽇开始,第34团官兵凭借临时构筑的⼟⽊⼯事,与来犯的敌“东进兵团”展开了浴⾎拼杀,⼈在阵地在、誓与阵地共存亡,连续⾎拼6昼夜,在友邻第35团等部队配合下,先后打退国民党军⼏⼗次集团冲锋,最终守住了阵地,但全团2千官兵最后活着⾛下阵地的,仅有32⼈。
四野最惨烈的一战:林彪三夜未眠下令死守塔山,八位战将壮烈牺牲塔山林彪1948年10月10日至10月15日期间,东北野战军与国民党军队展开了一场长达六天六夜的惨烈战争。
战后统计,国民党军队伤亡6549余人,我东北野战军同样也有3774人于战场长眠,更有八位战将于战役中壮烈牺牲,而这场战役就是著名的“塔山阻击战”。
在战争激烈时,林彪直接下令“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这场塔山阻击战究竟有着怎样曲折的过程?国共双方为何要在塔山村这个不起眼的小渔村展开决战?国共鏖战,赌上性命的强强对决1948年9月12日,我军发起辽沈战役后,陆续攻克了兴城、塔山以及高桥等地区,让锦州国军部队陷入了孤立无援的处境中。
而蒋介石为了解决这一困局,特地调动了“东进兵团”和“西进兵团”前往锦州地区支援,试图与锦州国军里应外合、与东北野战军展开决战,甚至对军官表示,“攻不下塔山,军法从事!”。
在得知这一情况后,林彪特意派遣东北野战军第二兵团第四纵队在塔山地区对两大兵团进行正面阻击。
1948年10月10日凌晨,国民党东进兵团率先对我党塔山阵地展开猛烈进攻。
在东进兵团炮火部队的大规模轰炸下,我军刚抢修出的阵地很快遭到了巨大破坏,而国民党部队在发现这一情况后,仅一日内就对我军的塔山阵地进行了九轮冲锋,最终被我党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以巨大伤亡为代价全部击退。
次日,国民党军队发现一味猛攻难以突破我军阵地,从而还调配了海军和空军进行炮火支援,国民党海陆空三军相互配合,以我军的核心阵地为目标,在多轮轰炸后,再次从左中右三翼进行强袭。
在我军顶住了国民党正面部队火力,并发现国民党两翼部队开始占据民房后,第四纵队的战士们又与其展开激烈巷战。
战局极为焦灼,而我军战士们却始终保证了残破不堪的塔山阵地不被攻破。
塔山阻击战正在如火如荼地展开,而远在锦州城外的林彪却也是心急如焚。
虽说在战争开始前,他已经给四纵的部队下发了明确的指示,“以阵地死守取代运动防御,以梯次防御减少敌人杀伤”。
独目开国将军知多少(上)
梅兴无
【期刊名称】《党史博采(纪实版)》
【年(卷),期】2018(000)008
【摘要】1955年首批授衔的1042名开国将领中,有9位将军为着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在战争中失去了一只宝贵的眼睛。
他们被尊作“独目将军”,其中有1位上将,3位中将,5位少将。
让我们从那激情燃烧的岁月里,去追寻独目开国将军的人生传奇。
【总页数】5页(P48-52)
【作者】梅兴无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漫话大军区军政主官岗位上的开国将军
2.改名换姓的开国将军知多少
3.八位开国将军魂归塔山(上)
4.开国将军纪实笔记——上将许世友(上)
5.独目开国将军知多少(下)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大决战塔山阻击战心得体会
大决战征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中的三大阻击战是指辽沈战役中的塔山阻击战与黑山阻击战以及淮海战役中的徐东阻击战,尤以塔山阻击战最为著名,今天熬夜追剧《大决战》,深感塔山之战之惨烈,可谓惨不忍睹。
不忍卒读。
但感怀英烈的英勇无畏,肃然起敬,熬夜奋追《大决战》!
首先辽沈战役关键是锦州,锦州的关键就是塔山,因此,塔山之战可称之谓重中之重,但是塔山又几乎无险可守,国共双方战前都有共同的认识,守住塔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然而,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士恁是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蔣xx集团派海陆空军队三面立体3D攻击塔山,为防敌人绕道高地,解放军放弃高地,直接在山下塔山小村构筑人工工事,把老百姓支援的门板,甚至棺材板都用上,和敌人正面冲击,苦战,血战,熬战6天6夜,以我军死亡3000多人的代价,打死敌人6000多人和敌人无数次进攻,阵地几易其手,最终抵死夺回。
剧中有个情节孔小胆班长带领两队员在混战中混装入敌营端掉了敌营炮兵标尺指挥所,英勇无畏,大智大勇。
塔山之战,经典之防守战,阻击战,战士们打得眼瞎耳聋,四肢全残,都死死地钉在阵地上,血战到底。
可歌可泣,浩气长存!塔山之战胜在指挥员的果敢,战士们的无畏,大决战决策人的高瞻远瞩……
让人欣慰的是,塔山之战著名的解放军指挥官中将胡奇才,中将吴克华都活下来,直到解放后再担任者重要职务,吴克华1987年离世,胡奇才1997年离世,都遗言魂归塔山,最后与当初血战的战友永生相伴!
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
塔山本无塔,却因塔山阻击战建起了塔山丰碑塔,闻名遐迩,致敬英雄们!。
八位开国将军魂归塔山(上)
作者:劳理
来源:《共产党员·下》2014年第08期
1948年10月,我东北野战军围攻锦州。
为阻挡国民党军队由葫芦岛增援北上,我四纵、十一纵和热河独立四师、六师及炮兵旅,奉命向葫芦岛至锦州的必经之路塔山地区集结,组织坚守防御。
塔山位于葫芦岛与锦州之间,说是山,其实海拔仅42米,也没有塔,不过是一座微隆的丘陵。
塔山东靠大海,易受海上国民党军舰侧射火力威胁;周围是8000米平缓起伏的开阔地带,基本上无险可守。
然而,就在这无险可守的阵地上,1948年10月10日至15日,担任塔山阻击战正面防御任务的四纵在友邻部队的配合下,主要依靠短兵器,与拥有飞机、军舰、坦克等的国民党11万大军殊死搏斗六个昼夜,寸土未失,以伤亡3000余人的代价,毙伤敌6222名,俘敌667名,使敌前进不得,确保了锦州城破,国民党在东北的几十万军队成为瓮中之鳖。
战后,蒋介石气急败坏地大骂其将领“坏了党国大事”。
毛泽东欣慰地发来嘉奖电:“四纵在,塔山在!”
743名烈士和8位开国将军同枕塔山眠
当年,在塔山阻击战中牺牲的烈士被分别安葬在塔山附近的高桥镇、椴木冲村、颜家屯和沙河营子乡等地。
1963年10月15日,在昔日“塔山英雄团”(四纵十二师三十四团)前沿指挥所所在地,建起了一座高12.5米的白色花岗岩纪念塔。
1997年,葫芦岛市人民政府决定以塔山阻击战革命烈士纪念塔为中心,修建一座烈士陵园,将分散的烈士遗骨合葬。
1998年3月24日,743名烈士的遗骨入葬塔山革命烈士陵園。
8位参加过塔山阻击战的开国将军——吴克华、莫文骅、胡奇才、欧阳文、李福泽、江燮元、焦玉山、江民风,生前不约而同地立下遗嘱:死后归葬塔山,与牺牲在那里的烈士长眠在一起。
遵照他们的遗嘱,在他们逝世后,其骨灰(全部或部分)先后安葬于塔山革命烈士陵园内。
如此众多位将军把同一战斗(战役)遗址选定为自己的安息处,在我军历史上以及世界军史上都是罕见的,令人肃然起敬!
吴克华:首位魂归塔山的开国将军
吴克华,生于1913年,江西省弋阳县人。
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任红十军政治部特务连连长、少先队中央总队部参谋长、红五军团第
三十团团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二支队司令员、山东军区第五师师长、胶东军区副司令员、东北民主联军第四纵队司令员、第四十一军军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解放军炮兵司令员,铁道兵司令员,成都军区、乌鲁木齐军区、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当年,东北野战军司令员林彪把死守塔山的重任交给四纵后,板着脸对时任四纵司令员的吴克华下了死命令:“拿不下锦州,军委要我脑袋;守不住塔山,我要你脑袋!”
在战前召开的纵队师以上干部会议上,吴克华神情严肃,慷慨陈词:“我们要准备打硬仗、恶仗、苦仗,无论付出多大牺牲,也要守住塔山!打掉我吴克华,还有莫政委、胡副司令等领导人。
我们誓与阵地共存亡,决不能让敌人前进一步!”
在硝烟弥漫、敌情一时数变的六天六夜里,吴克华双眼布满红丝,体重掉了十余斤。
1948年10月13日,是塔山阻击战最激烈的一天,很多连队伤亡过百人。
一向以士兵生命为重的林彪得到报告后的回答是12个字:“我不要伤亡数字,我只要塔山!”此时,作为锦州战役和塔山阻击战总预备队一纵队司令员的李天佑奉命准备增援,他打电话给吴克华:“老吴,有没有把握?不行我们上吧!”吴克华笑答:“此战役我们四纵包了,绝对不会有劳老大哥了!”果然,一仗下来,四纵队没有“麻烦”兄弟纵队帮忙。
1987年1月13日,吴克华在广州病逝,享年74岁。
他在生命弥留之际留下遗言:“我死后,把我的骨灰撒在塔山上,让我和牺牲在那里的同志长眠在一起!”遵照他的遗愿,1988年8月1日,其夫人张铭率子女将他的骨灰撒到塔山这片被烈士鲜血染红的土地上。
胡奇才、李福泽、江燮元、焦玉山:同日安葬塔山
1998年11月2日,是辽沈战役胜利暨东北解放50周年纪念日。
这一天,原四纵副司令员胡奇才、参谋长李福泽,第十二师师长江燮元,“塔山英雄团”首任团长焦玉山等4位开国将军的骨灰安葬仪式在塔山革命烈士陵园隆重举行。
胡奇才,生于1914年,湖北省红安县人。
1929年参加革命,1930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任红四方面军军委警卫营排长,红四军第十一师连指导员、营教导员、团政委、师政委,八路军一二九师七七○团副团长,山东纵队第一支队司令员兼第二军分区司令员,山东军区第三师副师长,东北民主联军第三纵队司令员,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副司令员、第四十一军副军长等职。
胡奇才还参加了长征。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辽东军区司令员、沈阳军区空军副司令员、东北军区赴朝参观团团长兼志愿军第六十八军副军长、工程兵副司令员兼参谋长、顾问组组长等职。
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1997年7月3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胡奇才能征善战,曾在东北战场上率部于新开岭战役中全歼国民党军精锐二十五师,首创我军一役歼敌一个整师的战例。
从来没有发过点将上前线电报的林彪,在塔山阻击战刚打响时就急电四纵,点名令胡奇才立即到前沿的第十二师协助作战。
塔山恶战六天六夜,胡奇才坐镇那里五天五夜。
其间,他及时改变了原来只守村后小山的部署,同时不断组织在步、炮兵协同下的反冲击,大量杀伤敌人。
战后,林彪专门邀胡奇才做客,请他说说塔山阻击战的体会。
林彪说:“这一仗,你们把那个营放在塔山村安得好,就像一个钉子一样!”
新中国成立后,胡奇才曾四次重访塔山,每一次都长久地站在当年的前沿阵地上沉默不语。
他对夫人王志远说:“我是塔山阻击战的幸存者,做梦都梦到这地方。
死后我一定要回塔山,这样我的灵魂才能够安稳。
”
李福泽,生于1914年,山东省昌邑县人。
1935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
1937年赴延安陕北公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在革命战争年代,曾任中共昌邑县委军事部部长、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八支队一团团长、鲁中军区第三师参谋长、东北野战军第四纵队参谋长、安东军区副司令员等职。
新中国成立后,曾任第四十一军副军长,广州军区副参谋长兼作战处处长,国防科委酒泉基地副司令员、代理司令员,国防科委副主任兼酒泉基地司令员等职。
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
后任广州军区副司令员、顾问。
1988年获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当年,李福泽任第四纵队参谋长,雷厉风行,吐口唾沫就是钉,对违反命令者毫不留情,堪称铁面参谋长。
在塔山阻击战时,他协助纵队司令员吴克华、政委莫文骅指挥部队浴血奋战,成功地进行了兵力部署、火力配置及纵深布置等。
1996年12月24日,李福泽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家人按照他的遗嘱,把他的骨灰分成了三份:一份放在八宝山革命公墓骨灰堂,一份安葬在塔山,第三份拟日后与夫人梁山合墓于酒泉东风革命烈士陵园。
四纵是东北野战军的王牌部队之一,其所辖的第十二师堪称“王牌中的王牌”。
在辽沈战役中,第十二师获荣誉称号和荣立战功人数居东北野战军各师之冠,著名的“塔山英雄团”“白台山英雄团”就出自该师。
第十二师首任师长江燮元、“塔山英雄团”首任团长焦玉山,都留下遗嘱,将自己的骨灰安葬在塔山。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