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唐代“妇见舅姑礼”的变迁
- 格式:pdf
- 大小:240.52 KB
- 文档页数:3
对代“妇见舅姑礼”的变迁分析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一、“妇见舅姑礼”的内容和意义由于在中国古代婚姻不仅是男女二人的结合,更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的大事,所以“娶妻如之何?必告父母”。
《白虎通·嫁娶》亦云:“男不自专娶,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
”所以亲迎完毕,合卺成婚并不意味着婚礼的结束。
合卺第二天清晨,新妇须行“妇见舅姑礼”。
《礼记·昏义》云:“夙兴,妇沐浴以俟见。
质明,赞见妇于舅姑,妇挚笲枣、栗、腶脩以见。
”即成婚后的第二天早晨,新妇早起、沐浴,手拿盛着枣、栗和腶脩等物的竹器到公婆的寝门外,等待拜见舅姑。
关于“妇见舅姑礼”的意义,《礼记》言:“舅姑入室,妇以特豚馈,明妇顺也。
……成妇礼,明妇顺,又审之以著代,所以重责妇顺焉。
妇顺也,顺于舅姑,和于家人。
”从中可见,其意义在于表明新妇已正式为夫家所接纳,向舅姑表示尊崇,明确其为妇的身份,所以其仪式在婚礼中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个仪式中,无论新妇之前的身份地位如何,她都须依礼对舅姑表示恭敬与顺从。
[2]如果舅姑已亡,则须在成婚后的三个月后行庙见礼,作为“妇见礼”的替代礼。
关于“庙见礼”的具体程序,据《通典》礼十九《舅姑俱殁妇庙见》载:周制,若舅姑既殁,则妇入三月乃奠菜。
席于庙奥,东面,右几。
席于北方,南面。
祝盥,妇盥于门外,妇执笲菜,祝帅妇以入。
祝告,称妇之姓,曰:“某氏来妇,敢奠嘉菜于皇舅某子。
”妇拜,扱地,坐,奠菜于几东席上,又拜,如初礼。
妇降堂,取笲菜以入,祝曰:“某氏来妇,敢告于皇姑某氏。
”奠菜于席,如初礼。
妇出,祝阖牖户。
老醴妇于房中,南面,如舅姑醴妇之礼。
婿飨妇送者丈夫妇人,如舅姑飨礼。
关于庙见礼的重要意义,《礼记·曾子问》载:孔子曰:“嫁女之家,三夜不熄烛,思相离也;娶妇之家,三日不举乐,思嗣亲也。
简析“舅”、“姑”的文化[摘要] 中华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的文化纷繁复杂,“舅”、“姑”的称谓关系比较复杂,本文主要是广博的文化背景下,分析“舅”、“姑”在不同时期的所代表的身份和变化原因。
古代将凡血缘相近的同性本族和异性外族都称作为亲属,中国是一个礼仪之邦,在亲属称谓方面可谓是极有讲究,而且有的称谓在不同时期所代表的含义也有所不同。
舅,形声。
从男,臼声。
本义:舅父,指母之兄或弟。
古时天子称异姓大邦诸侯为伯舅,异姓小邦诸侯为叔舅。
又诸侯称异姓大夫为舅。
《说文解字》中“母之兄弟为,妻之父为外。
从男臼声。
其久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母之兄弟为舅。
”姑,形声。
从女,古声。
本义:丈夫的母亲。
《说文解字》中“夫母也。
从女古声。
古胡切。
”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夫母也。
释亲曰。
妇称夫之父曰舅。
称夫之母曰姑。
姑舅在则曰君舅君姑。
没则曰先舅先姑。
”随着时代的变更,婚姻制度也在慢慢的发生着变化,远古时代,不同的婚姻形态下亲属称谓关系也有所不同。
母系氏族社会的婚姻是群婚,曾实行族外群婚,其特点是不同氏族之间结成比较稳固的婚姻集团,以女子所在氏族为中心,男子落户女家(即某一氏族的一群男子集体嫁给另一氏族的一群女子),子女隶属于母系。
甲氏族的一群男子集体嫁给乙氏族的一群女子,乙氏族的一群男子又集体嫁给甲氏族的一群女子,那么甲氏族男子与乙氏族女子所生的孩子,对嫁到甲氏族的男子的称呼会因为婚嫁而改变,即甲男与乙女所生男子在未嫁之前称乙男为舅舅,在乙男二代嫁给甲女二代后,称乙男为丈人,由于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所以舅舅实际上是诸舅,丈人是诸丈人。
在甲男嫁给乙女后,甲男二代(甲男与乙女)也嫁给乙女二代(甲女与乙男所生),甲男二代在未嫁之前称甲女为姑姑,甲男二代嫁给乙女二代后称甲女为丈母。
随着农耕社会的到来,女性的主导地位慢慢减弱,男性的地位逐渐提升,这样,渐渐地由母系社会过渡到父系社会。
进入到父系社会,婚姻制度发生了根本的改变,由群婚变成专偶婚,女子落户男家,虽然婚姻制度发生了变化,但是集团制婚姻形式在父系社会初期还是存在的,即甲氏族的一女子嫁给乙氏族的一男子,所生的女子又要嫁给甲氏族的男子,这样,对舅和姑又有不同的称呼。
关于《大唐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内容提要:本文在考释敦煌、吐鲁番两地所出《开元礼》残片的基础上,对《开元礼》的性质及行用问题进行了探讨。
文章指出,《开元礼》是汉魏以来五礼的规范和总结,是礼的一般性原则规定,在唐代受到礼经一样的尊崇,其与仪注之间是体、用关系,二者不能完全等同。
尽管《开元礼》中一些礼仪如“养老礼”在唐代并未推行,但它的基本原则和规定在唐代中后期是得到遵循的,而且对当时的国家礼仪生活仍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从这一意义上讲,《开元礼》在唐代是基本得到行用的。
关键词:《开元礼》残片《开元礼》性质行用众所周知,中国自古以来即号称礼仪之邦,一部二百卷的《通典》,仅礼典部分就达一百卷,占了全书的一半,可谓真实写照。
成书于唐玄宗开元二十年(公元732年)的《大唐开元礼》,是古代礼制的集大成者,它上承先秦汉魏,下启赵宋,在中国古代礼制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迄今为止,中外学术界对唐礼及《开元礼》的研究业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但仍有不少问题值得作进一步的探讨。
近年来,敦煌吐鲁番文书中《开元礼》残片的发现,为深入研究唐礼及《开元礼》提供了非常珍贵的资料。
本文拟在前贤已有研究成果基础上,对《开元礼》的性质和行用等问题进行若干粗浅探讨,不当之处,尚望方家不吝赐教。
一、敦煌吐鲁番所出《开元礼》残片考释荣新江教授在2003年发表的《唐写本中の「唐律」「唐礼」及びその他》一文中,首次披露了一件国家图书馆所藏敦煌文书、编号为周字七○A号的《开元礼》残片。
该文书前后缺,存11行,楷书,书法工整秀丽,兹引录荣先生录文(前缺)1 太祝入奠版于神坐出还罇所2 皇帝拜讫乐止太常卿引3 皇帝诣4 高祖罇彝所执罇者举幂侍中取爵于坫进5 皇帝受爵侍中赞酌泛齐讫大明之舞作太常卿引6 皇帝进7 高祖神坐前北向跪奠爵少东俛伏兴太常卿又引8 皇帝出取爵于坫酌醴齐讫太常卿引9 皇帝入诣神坐前北向跪奠爵少西讫太10 常卿引11 皇帝出户北向立乐止太祝持版进于(后缺)以上划线部分为原文书所抄文字,未划线部分则为荣先生据光绪十二年洪氏公善堂校刊本《开元礼》(以下简称刊本) 所补。
性别视角下的唐代婚俗“六礼”文化高维彬摘要:婚礼的形成经历了一段相当长的时期。
到商周时期婚俗六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成为缔结婚姻必备的流程。
古代婚姻有“合两姓之好,上以侍宗庙,而下以继后世”的功能。
在这种功能的支配下,古代女性在婚姻中承担的主要任务就是“侍宗庙”“继后世”,这也决定了妇女在男性家族中只是承接后代的生产工具。
父系文化中的妇女地位低下,在婚姻缔结的流程中也有充分的体现。
唐代是中国经济文化及其发达的朝代,妇女地位也高于其它朝代,但是唐朝女性依旧没有摆脱女子地位不如男子的根本社会形态。
本文以性别为视角,旨在从唐代婚姻“六礼”中揭示中国古代独特的婚俗女性文化。
关键词:婚俗演变;唐代“六礼”;性别文化;女性地位引言婚姻是礼仪文化中的重要内容。
所谓“婚者,昏时行礼,故曰婚;姻者,妇人因夫而成,故曰姻。
”①婚姻礼俗作为男女结合、繁衍后代的一种习俗,不仅代表了个人的结合,更是成为“合两姓之好”的最佳方式。
所以从古到今中国人都相当重视这一“人道之大伦”。
婚姻礼俗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完善,形成了独具中国特色的婚姻礼俗文化。
但是如果从性别的角度去分析婚姻的实质,那么我们不难发现,在私有制为基础的中国封建社会,婚姻文化是整个社会尊卑等级制度的基础,“阴阳尊卑”与宗法秩序观念贯穿始终,形成了婚姻礼俗中独特的性别文化。
婚俗的产生与演变婚姻的产生是由独特的历史条件的。
先民时代,没有确定的夫妻关系,自然也就不会涉及婚姻与婚俗的理念。
所谓的男女结合,其实就是为了繁衍后代,也为了整个群落能有更多的劳动力。
《吕氏春秋·恃君览》曰:先“夫妇之道”,然后才有“制嫁要之礼”,由此可见,如果男女确立夫妻关系,那么就需要一定的礼仪法度来确保这种关系的合理性。
然而,远古时代生产力低下,文明程度不高,婚礼的仪式也相对比较简单。
“直到性生活与人类种族繁衍之间的关系被发现和①班固,《白虎通·嫁娶》。
洞悉之后,经历了对偶婚、抢婚等一系列婚俗形态,一夫一妻制才被确定下来并成为一种制度。
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唐朝是中国历史上辉煌的时期之一,其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极具特色。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探讨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
一、衣着与发型唐代人注重衣着的典雅和华丽,男性喜欢穿戴宽袍大袖,腰间束带。
女性则注重发型的梳理和装饰,常将头发梳成髻,并佩戴金银首饰。
二、食俗与饮食文化唐代人崇尚饮食的品味和美容,食俗丰富多样。
皇宫中的宴会通常是盛大的场合,菜肴丰盛多样,著名的将士酒是唐代宴席的特色之一。
三、娱乐活动唐朝的风俗习惯中,娱乐活动占据重要地位。
士人和文人喜欢组织诗社,举办吟诗会等文化活动。
此外,舞蹈、音乐、戏曲等艺术形式也备受青睐,常在宫廷和庙会上举行演出。
四、节日庆典唐朝有许多重要的节日庆典,例如元旦、清明、端午、中秋等。
这些节日大多与自然变化和农业生产相关,人们会举行祭祀、祈福、献祭等活动,以表达对自然和神灵的敬仰。
五、礼仪与尊卑之礼在唐朝的礼仪文化中,人们特别注重尊卑之礼。
尊卑之礼包括不同级别的人在交往中应遵循的礼节,尊长者、尊敬师长和官员等是重要的对象。
人们在交往中要遵守礼仪规范,以展示对他人的尊重和敬意。
六、婚俗与婚姻观念唐朝的婚俗和婚姻观念也有独特之处。
当时举行婚礼时,通常会有盛大的仪式,比如嫁妆和婚车等。
唐朝人对于婚姻持有比较开放的态度,男女双方可以选择自己的伴侣,尤其在文人士大夫之间更为普遍。
七、宗教信仰唐朝时期,宗教信仰多元化,佛教、道教、儒教并存。
佛教的传播与发展在当时取得了繁荣的成就,佛教寺庙为当时的建筑亮点之一。
文人士大夫也对佛教文化感兴趣,有的甚至皈依佛门。
总之,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构成了其独特的文明特点。
对于今天的我们来说,了解唐朝的风俗习惯和礼仪文化,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古代的历史与文化,同时也有助于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
让我们一起珍惜历史的遗产,共同努力保护和传承唐朝的风俗习惯与礼仪文化。
唐代女性家庭角色及其地位段塔丽提 要 家庭地位是妇女研究领域中一项重要内容。
在封建宗法社会里,妇女的家庭地位除了受到国家法律的规定外,还受到封建伦理道德、社会习俗以及社会环境的综合制约。
为此,本文运用社会学“角色”理论,并与多种文献资料相结合,分析和探讨唐代女性一生不同时期家庭角色的转换及其所处地位的变化。
关键词 唐代 女性 家庭角色 家庭地位在“男主外,女主内”的中国古代社会,家庭始终是女性一生活动的主要场所。
因此,探讨中国古代妇女地位,家庭地位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以往人们在探讨中国古代妇女家庭地位时,较多关注妻妾、嫡庶之间地位的差别,而不大注意女性在其一生不同时期因所扮演家庭角色的不同而发生地位上的差异。
本文拟从这一视角出发,运用社会学有关“角色”理论,并与唐代文献资料相结合,探讨唐代为人女、为人妻、为人母三种女性角色所处的家庭地位。
一 “为人女”的角色与地位中国古代,女子未嫁时与父母兄弟同居,称“在室女”(为人女)。
包括未出嫁的姑、姊、妹等,唐代“为人女”角色所处的家庭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从法定身份和地位来看唐代“为人女”在法律上的身份与地位,基本上一如既往,即在家服从祖、父辈,听从父母兄长的教令,并对尊长尽行“孝”的义务。
然而,她们在家庭中虽较同辈男子为卑逊,但长幼名分并不因性别之差而有异①。
在法律上,兄姊地位等同,兄姊的法律地位高于同辈弟妹。
在量刑上,唐代法律即是依据在室女在家庭中尊卑、长幼之序来决定她们量刑的轻重。
如《唐律疏议・斗讼》“殴兄姊”条载:“诸殴兄姊者,徒二年半;伤者,徒三年;折伤者,流三千里;……即过失伤杀者,各减本杀伤罪二等。
”反之,若兄姊殴伤弟妹者,处分则要轻得多。
《唐律疏议・斗讼》中明确规定:“殴杀弟妹及兄弟之子孙、外孙者,各徒三年;以刃及故杀者,流二千里;过失杀者,各勿论。
”这表明,“为人女”在同胞兄弟姐妹中的地位,主要不是依性别差异来划分,而是据“长幼之序”划分其地位的高低。
2020唐朝妇人们的礼仪文档Document Writing唐朝妇人们的礼仪文档前言语料:温馨提醒,公务文书,又叫公务文件,简称公文,是法定机关与社会组织在公务活动中为行使职权,实施管理而制定的具有法定效用和规范体式的书面文字材料,是传达和贯彻方针和政策,发布行政法规和规章,实行行政措施,指示答复问题,知道,布置和商洽工作,报告情况,交流经验的重要工具本文内容如下:【下载该文档后使用Word打开】唐朝妇人们的礼仪唐代着装最具突破的是“半臂”装和“袒胸”装若要直接追溯唐朝女性着装,我们可以从邻国日本的服饰中得以佐证。
在电影《艺妓回忆录》中,由章子怡饰演的艺妓小百合所展现的正是非常具有日式风格的和服。
回顾历史可知,唐朝兴盛,甚得日本等邻国崇拜,纷纷效仿许多唐朝的文化礼仪服饰。
基本上和服就是根据唐朝服饰进行本土化改良后的日本服饰。
电影中,小百合身着色彩温柔,精致美好的和服,虽然没有袒胸露乳,但是高高昂起的脖子纤细出尘,佩戴的珠饰叮咚作响。
由此可佐证唐朝服饰的精致奢华。
而唐代女性也确实很会穿衣服,她们讲求各种不同的服装式样和服饰搭配,上衣有小袖襦衣、宽袖衫,下衣有各式裙子。
最引人注目的,则是“半臂”装和“袒胸”装,这是当时最性感的女性服装。
半臂,通俗来说,是古代的短袖衫,又称半袖,是在汉魏时期“半袖”款式上改过来的,在当时是着装上的一种突破。
其形制为对襟,袖不掩肘,长与腰齐。
若与襦裙配套穿着,称为“半袖裙襦”,隋炀帝杨广后宫女性多穿这种半袖装。
《新唐书·车服志》记载,“半袖裙襦者,东宫女史常供奉之服也。
”这种穿着,在唐代考古中常有发现,在唐永泰公主墓、章怀太子墓的壁画上,都能看到着半袖装的女性。
比半袖更突破的则是“袒胸”装。
这是一种在领口上进行大胆改革的时装,一改圆领、方领、斜领、直领、鸡心领的传统开口,加大开口尺度,将之剪裁成“袒领”,把近半酥胸暴露在外,丰乳半隐,欲隐又现。
张艺谋执导的影片《满城尽带黄金甲》上映时曾被网友戏称为满城尽露“黄金乳”,其设计灵感不知是不是源于这种袒胸装?“袒胸装”早在初唐便已穿开了,初唐“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便有“二八花钿,胸前如雪脸如花”一说,倘若不是诗人亲眼看到雪白酥胸,能有这么写实的描写?此风尚到了李治(唐高宗)当皇帝后更为流行,女性“拖裙到颈,渐为浅露”。
婚礼属“五礼”中的嘉礼,是中国古代社会中的传统大礼。
《礼记·昏义》指出:“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昏礼者,礼之本也。
”这就是说,婚礼不仅仅是个人的行为,而是“合二姓之好”及“重人伦,广继嗣”[1](《婚嫁》)的家族大事。
因此,婚姻就成为传统社会关系的凝聚点,人们又通过繁琐的礼仪规范来为之提供保障,由此产生一系列隆重而严肃的婚嫁礼仪。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是传统婚姻的首要要求,它反映古代社会家长制度和包办婚姻的价值观,这不仅在礼俗上得到肯定,而且也在政治、法律上得到认可和巩固。
《诗经·齐风·南山》中就有“取妻如之何?必告父母,”“取妻如之何?匪媒不得”的说法。
《白虎通·婚嫁》进一步解释说:“男不自专取,女不自专嫁,必由父母,须媒妁何?远耻防淫佚也。
”古人讲究明媒正娶,媒人(媒妁)是中国传统婚礼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要件。
社会上对媒人的作用异常重视,《礼记·曲礼上》中说得很清楚:“男女非有行媒,不相知名。
”“男女无媒不交。
”如果婚姻无媒,不仅得不到社会的认可,也会遭到世人的耻笑。
《管子·形势解》中说:“妇人之求夫家也,必用媒,而后家事成,”又说:“求夫家而不用媒,则丑耻而有不信也。
”孟子也指出:“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空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
”[2]媒妁奔走于前,父母批准于后,这是婚姻必须的也是最根本两个的两个要素,缺少任何一个婚姻都不能成立。
《诗经·卫风·氓》就讲了这样一个无媒而不能成婚的例子:“氓之蚩蚩,抱布贸丝。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
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匪我愆期,子无良媒。
将子无怨,秋以为期。
”由此可以看出媒妁在婚姻中的地位和作用是多么的重要。
在当时,不但有民间的私媒,还有官媒,《周礼·地官·媒氏》载:媒氏“掌万民之判。
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焉。
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周代的黄钟大吕,穿越千年的大地,汇聚成了华夏民族最伟大雄浑的乐章――大唐飞歌。
才情四溢的唐代诗人们用文字构筑了一幅色彩绚丽的情爱画廊。
美丽诗句中呈现的唐代婚嫁礼俗,越过沧桑岁月,在眼前明晰起来……承六礼袤古风唐代文明是中华文明自发源以来几千年的累聚,是中华文明进程中一个辉煌的驿站。
唐代保留了华夏千年礼俗,尽管有所革新,但基本制度并未改变,婚俗自然也以周礼为主。
唐代的六礼即问名、纳采、纳吉、纳征(春秋时称纳币)、请期和亲迎,和前代变化不大,只对个别细节做些微的变动。
在唐代,女孩15岁男孩20岁要行笄冠之礼:男子戴冠(一种帽子),女子盘发戴笄(一种发饰,相当于簪),就意味着成年了,也到了适婚年龄。
“十五嫁王昌,盈盈入画堂”,唐代诗人崔颖《王家少妇词》里的这句,也透露出唐代的女子适婚的年龄是十五岁左右。
因此,唐代规定的婚龄也与周制相仿。
婚姻,原做“昏因”,本是一个时间概念,乃黄昏时候夫婿亲自到女方家迎娶新娘。
唐代依然盛行晚间举行婚礼的习俗。
“妇见礼”,自周代就有,在唐代依旧流行。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窗前拜舅姑。
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新妇娇柔羞赧的形态,勾画出新婚女子拜见公婆的忐忑不安。
可见,从六礼到妇见礼,这些周代古风经过千百年的历史嬗变,在唐代依然保留完好。
这让人不禁想到:是华夏民族所特有的向心力成就了礼俗的忠实传承,还是礼俗的制度化本身黏合了华夏民族在时间和空间上离散呢?开新俗兴唐风唐代婚礼承袭古风时,也演绎出了丰富多彩的新婚俗:如通婚书、铺房、障车、催妆、交杯酒、撤帐等。
当年是否缘于大书法家颜真卿而使通婚书和障车等俗能有幸载入史册,今人已无从知晓。
但是在唐代极度盛行并在今天的中国农村还偶有遇见的通婚书和障车之俗,都曾遭到过在德宗时任礼仪使的颜真卿的反对。
在颜真卿看来,通婚书实际上就是占卜婚期,和障车一样,会带来很多弊端。
相传唐代开元年间,有一人家嫁女,新郎家亲自迎娶,婚车后面还跟了车,新娘的父亲并特地让她的弟弟骑驴护从婚车。
醉打金枝典故唐代宗有女号为升平公主,嫁给郭子仪的儿子郭暧为妻。
古代常把公主叫“金枝玉叶”。
郭子仪是中唐名臣,安史之乱时,他屡立大功,史家评价他对唐朝有“再造之功”。
因此唐代宗十分倚重他。
而且,郭子仪的为人也十分忠恳,赢得天下人们的普遍赞誉。
郭家是一个大家族,长安城中的亲仁里 1/4 为郭宅所占。
郭子仪有八子七婿,都是显贵出身。
唐制,公主下嫁,由公婆拜公主,公主则拱手不答。
郭暧年少气盛,对这一礼仪十分看不惯,但因为是新婚不便发作。
一次,郭子仪出镇邠州,又赶上郭暧的母亲过生日,所有儿子儿媳、女儿女婿都去拜寿,郭暧便让升平公主也出去拜寿。
公主当时十五六岁,她生长在皇宫,哪见过自己给别人行礼的事情,便说什么也不去下拜。
于是,围绕着拜不拜婆婆一事,小夫妻不禁反目,吵了起来。
戏剧上说郭暧打了公主,实际没有动手打,只是骂了几句。
郭暧在气头上说:“你倚仗着你父亲是天子吗?我父亲还不屑做天子呢!”升平公主从小娇生惯养,哪能忍受郭暧的责骂?一气之下跑回宫去,在代宗面前哭哭啼啼地告了一状。
唐代宗不是一个糊涂的皇帝,他从来倚重郭子仪,怎能因为子女之间吵架而坏了君臣关系,于是对公主说:“他父亲实是不屑做天子,要不然,天下岂是我家所有?”刚好这时郭子仪回来了,听说儿子把公主骂回了皇宫,他又急又怕,忙把郭暧捆绑起来,押到皇宫,请唐代宗发落,自己则跪在一边请罪。
唐代宗一见,急命左右人扶起郭子仪,笑道:“不痴不聋,不做阿家翁。
小儿女闺闱之言,怎么能在意呢?”于是代宗下令将郭暧松绑,并将劝好的升平公主一同打发回府。
归府后,郭子仪严厉地训斥了郭暧,又令仆人用板子打了他数十下,以教训他出言犯上之罪。
由于郭暧和升平公主之间闹了拜不拜公婆的矛盾,唐代宗便想改定公主出嫁时拜见舅姑的礼仪。
但由于朝廷事情太多,没有改定。
直到公元 780 年,唐朝才正式下诏,公主拜见舅姑及丈夫的叔、伯、兄、姐的礼仪,和普通人家一样。
醉打金枝是“酒壮怂人胆”的典型例子。
Probing into the Etiquette of Paying a Formal Visit to Aunts and Uncles when the Princess Got Married
in Tang Dynasty
作者: 张葳[1]
作者机构: [1]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武汉430072
出版物刊名: 江汉论坛
页码: 79-84页
主题词: 唐;公主;礼
摘要:本文主要从唐初发生的大臣王珪要求出降其子的南平公主行拜舅姑礼一事出发,通过
对公主出降行拜舅姑礼在有唐一代所引起的相关问题的梳理,对其中一些耐人寻味之处进行了初
步探讨.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虽然在唐前、后期公主见舅姑礼问题始终围绕如何定位公主与舅姑之
间的尊卑展开,但其所牵涉的政治文化内涵已发生了一些变化.唐初朝廷对公主出降行拜舅姑礼的强调着眼于对公主的地位和权力进行一定的限制,而唐中后期对此礼的强调则更有拉拢以山东旧
士族为代表的士大夫集团的需要.。
古人为何称公婆为“舅姑”?“舅姑”的由来2017-2-9古汉语中“舅姑”一般指公婆因为古代两个通婚的氏族“两姓为婚,其生不蕃”彼此嫁女,实际上是姑舅结亲:女方的公公正是母亲的兄弟辈,所以应该称“舅”;女方的婆婆正是父亲的姊妹辈,所以应该称“姑”,这样一来,公公与舅舅、婆婆与姑姑就“一身而二称”了。
这种称谓习惯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在一些诗词里,我们经常会发现“舅姑”这样的称呼,比如唐代诗人朱庆馀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见舅姑”。
现代人结婚,媳妇要拜见公婆,古代为何要拜见“舅姑”呢?“舅姑”又分别指的谁呢?在文学典籍中,我们会发现,古代人所说的“舅姑”就是指的公婆。
早在战国时期,有书中就对这一称呼有所记载,书中说:“妇称夫之父为舅,称夫之母为姑。
”出嫁之前,父母不仅要教导女儿为人妻之道,还要叮嘱女儿,在姑舅面前要小心谨慎。
如此看来,“舅姑”似乎是女方对男方父母的专有称呼,其实不然。
据历史记载: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
舅姑承子以授婿。
意思就是,男方到女方家迎亲,见到女方父母,也叫“舅姑”。
看来,“舅姑”有时指公公、婆婆,有时也指岳父、岳母。
古代人为何要这样称呼呢?这还要从原始社会的族外婚制度说起。
在原始社会,实行的是群婚制。
随着人类的进步,部落的形成,婚姻制度由原始群婚制发展到族外婚制。
通常情况下,两个氏族中的同一辈人成婚,他们所生的孩子,女孩归女方氏族,男孩归男方氏族。
下一代再结婚,就会出现这种情况:女方的公公,是母亲的兄弟;女方的婆婆,是父亲的姐妹。
所以结了婚,人们还是习惯叫姑姑、舅舅。
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侄女随姑”、“姑舅表亲”现象尤为盛行,同姓之间,是不允许结婚的。
比如秦国和晋国,两国不同姓,便可以通婚,因此古代有“秦晋之好”的说法。
受“姑舅亲,亲上亲”的思想影响,古代近亲结婚现象时有发生。
在现代,一些少数民族中,这种婚姻制度仍然存在。
简析唐代婚姻风俗的前后期差异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在古代中国,婚姻的作用被认为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
唐代婚姻也不例外,亦保存有这种古老观念。
唐代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多民族大融合,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社会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唐代社会经济文化高度繁荣的影响下,其婚姻风俗也出现了显著特点,如较为开放、讲究门第、相信天命论、以才取人等。
婚礼内容上,在遵循“六礼”的前提下,对传统婚姻程序有所变更,婚姻程序主要有催妆、障车、下婿、转席、坐鞍、青庐拜堂、躏新妇迹、撒帐、却扇、弄新妇、拜舅姑等环节。
婚姻形态上则主要有官配婚、收继婚、买卖婚、借吉婚、冥婚等婚姻形式。
由于唐代社会高度开放,因此离婚、再嫁也是唐代婚姻生活中常见之事。
关于唐代婚姻风俗,目前学界已有较多研究。
一些关于唐代文化的著作中已有论及,如李斌城《隋唐五代社会生活史》、钟敬文《中国民俗史( 隋唐卷) 》、赵文润《隋唐文化史》、牛志平《唐代婚丧》等著作中均有相当的篇章来介绍唐代婚姻风俗,论文则更多。
唐代前后跨度289 年,其婚姻风俗并非一成不变,学界目前关于婚姻风俗中的门第观念的演变已有专论,如孙玉荣、敖海平《试论唐代婚姻门第观念之演变》,其他部分在上述众多著作中也或多或少提及,但仍缺乏前后两个时期的对比研究,有进一步深入的空间。
玄宗朝后期的安史之乱多被学界认为是划分唐前后两个时期的分界线,本文大体上以安史之乱为界,结合文献史料和出土材料,探讨唐代婚姻风俗前后两个时期的差异。
一、从前期婚姻门第观盛行到后期门第观消亡中国自古就讲究婚姻的“门当户对”,魏晋南北朝是门阀制度兴盛的时代,门阀士族在经济和政治上都拥有众多特权。
在隋末农民大起义中,门阀士族遭受到巨大打击,社会势力凋零殆尽。
到唐初,旧士族在政治经济上已没有了以往的特权,很多所谓的士族“名虽著于州闾,身未免于贫贱”,但在婚姻中仍存在浓厚的门第观念,这些没落的旧士族“虽累叶陵迟,犹恃其旧地,好自矜大,称为士大夫。
古代汉语“舅”\“姑”的亲缘考证作者:顾妍来源:《青年文学家》2010年第16期摘要:从古至今,称谓词在人们日常交往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直接反映汉民族的家庭,婚姻,礼仪甚至是伦理及民族心理等。
而“姑”、“舅”这种汉语亲属称谓词的典型代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时期的家庭伦理特征。
本文以“舅”、“姑”为例,考证其上古汉语的亲缘关系。
关键词:舅姑姑舅表婚[中图分类号]:H10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0)-16-0160-021、“舅”、“姑”的本义考证《说文》:“姑”,夫母也。
从女,古声。
”《说文》:“母之兄弟为白男,妻之父为外舅,从男,声臼。
”《尔雅·释亲》:“妇称夫之父日舅,称夫之母日姑。
”由此可见,“姑”在上古汉语的本义为丈夫的母亲,“舅”在上古汉语的本义为母亲的兄弟。
《论语·偶会》:“父殪则子嗣,姑死而妇代。
”《诗·秦风·渭阳》:“我送舅氏,归至渭阳。
”2、“姑”、“舅”在上古汉语中的其它意义2、1“姑”做称谓词的其它意义1、父亲的姊妹《尔雅·释亲》:“父之姊妹为姑。
”《诗·邶风·泉水》:“问我诸姑,遂及伯姊。
”毛传:“父之姊妹称姑。
”《公羊传·庄公三年》:“请后五庙以存姑姊妹。
”何休注“父之姊妹为姑。
”2、丈夫的姊妹(小姑,姑嫂)《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却与小姑别,泪落连珠子。
”唐·李白《去妇词》:“回头语小姑,莫嫁如兄夫。
”3、妻子的母亲(外姑)《尔雅释亲》,“妻之母为外姑。
”《札记·坊记》:“昏礼,婿亲迎,见于舅姑,舅姑承子以授婿。
”郑玄注:“舅姑,妻之父母也。
……妻之母为外姑。
”4、妇女之统称《吕氏春秋·先议》:“商王大乱,沉于酒德,辟远笄子,爱近姑与息。
”高诱注引《尸子》注:“姑,妇也;息,小儿也。
”5、出家的女子(三姑六婆)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逐朝每日到俺这观裹来,与贫姑攀话。
“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
”这是比较经典的描写新嫁娘的诗句,翻译过来就是昨晚洞房花烛彻夜通明,今天天还没亮,新娘子就梳洗打扮,等着到堂前拜见公婆了。
这句诗透露出一个重要讯息,那就是“谒舅姑”,拜访男方家属。
六礼已毕,只意味着完成了成妻之礼,还须在次日完成“谒舅姑”,即成妇之礼;若公婆已故,则于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庙见”。
谒舅姑,古婚礼,代表成为妇人与男方家属见面,自此女方彻底嫁入男方家,成为男方家的人。
庙见,古婚礼,妇入夫家,若公婆已故,则於三月后至家庙参拜公婆神位,称为“庙见”,或者是称新妇首次拜谒祖庙为庙见。
六礼,就是纳彩、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这六个步骤,从提亲开始,直到婚礼当天,新郎把新娘接回家。
这些环节很复杂了吧?但这还只是完成了成妻之礼,也就是说,新娘从此成了新郎的妻子。
到第二天早晨,新娘还要行谒舅姑之礼,正式拜见公婆。
只有经过这个仪式,新娘子才被接纳为这一家的儿媳妇,有了家庭身份。
而庙见则是在结婚三个月之内,再选一个日子,率新娘到夫家的宗庙祭拜祖宗。
表示这桩婚姻得到了祖宗的同意。
谒舅姑和庙见共同组成成妇之礼。
成妇之礼完成,新娘子的身份才最终确定下来,成为夫家的正式一员。
庙见礼为“新妇祭行于祖先”——婚后三个月,夫家择一日,率新娘至宗庙祭告祖先,以表示该妇从此正式成为夫家成员。
自此,成妇礼(暨“婚后礼”)完成。
按照真正的华夏传统,一个女子只有三月庙见之后才算真正“成妇”。
新妇若在未告庙之前去世,只能归葬于娘家,既然得不到夫家成员的地位。
事实上古时婚礼的每一步都很重要,六礼、谒舅姑、庙见只有全部完成才意味着婚姻关系正式成立。
当然,一般似乎只有三叔六礼备受重视和关注,而庙见等反而描写较少。
三书六礼的传统婚俗历史悠久,可以追溯至西周。
西周时期的“婚姻六礼”,对其后各朝代婚姻的形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中国古籍《礼记》和《仪礼》都对此有所论述。
《礼记》载:“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男子重之,是以昏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筳几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而拜迎于门外,入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敬慎重正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曰昏礼者,礼之本也。
待晓堂前拜舅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亲戚关系一直被看作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堂亲,也就是舅姑,他们的地位更是备受尊崇。
在中国的许多地方,舅姑不仅仅是亲戚,更是有着一定社会地位和影响力的重要人物。
因此,在某些场合下,人们会组织一些特殊的仪式,例如“待晓堂前拜舅姑”,来表达对舅姑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这个仪式通常在清晨进行,以在新的一天开始之际,向舅姑祈求祝福和庇佑。
在这个仪式中,舅姑的位置是至关重要的,通常会选择一间在家族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房间作为仪式的场所,如祖宗堂,即堂祭的地方。
这个仪式通常由家族的长辈主持,为了使仪式庄重而有序,参与者需要注意一些规定和礼仪。
首先,参与者需要以整齐文雅的仪容参加仪式。
男性应穿着整洁的长衫,女性则穿着端庄的旗袍或其他传统服饰。
其次,参与者需要提前准备好祭品,例如鲜花、香烛、香炉等。
这些祭品通常代表着对舅姑的祝福和敬意,同时也表达了对家庭美满和幸福的期望。
仪式开始时,长辈会向参与者讲述舅姑的事迹和贡献,让大家对舅姑有更深入的了解。
然后,参与者会向舅姑行三鞠躬礼,以表达对舅姑的敬意和感激之情。
鞠躬礼通常要求参与者俯下身体,使手触地,表示尊重和虔诚。
每一次鞠躬都需要配以合适的祷告词,表达参与者对舅姑的祝福和感激之情。
在仪式的最后,长辈会引导参与者一起祈祷,希望舅姑能够保佑家庭的幸福、健康和平安。
祷告后,参与者会一起献上祭品,将鲜花、香烛等放置在特定的位置上,象征着对舅姑的供奉和敬意。
完成仪式后,大家通常会围坐在一起,共享一顿丰盛的早餐,以庆祝这个特殊的时刻。
这不仅是庆祝仪式的结束,也是一种家庭团圆和感恩的象征。
待晓堂前拜舅姑这个仪式在中国的许多地方都有不同的名称和细节,但核心的意义和目的是相同的。
它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对舅姑的崇敬和重视。
同时,这个仪式也强调了家庭团结和感恩的重要性,使人们意识到家庭的力量和温暖。
总结起来,待晓堂前拜舅姑是一种传统家庭仪式,通过向舅姑表达敬意和感激,希望家庭能够幸福健康。
“妇见”礼在河湟汉族婚俗中的遗留
蒲生华
【期刊名称】《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36)001
【摘要】“妇见”礼始见于周代婚礼,其仪式琐细繁缛,主要由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舅姑飨妇等环节构成.此礼经过岁月的冲刷和洗礼后,仍然存留于当下的
河湟汉族婚俗中.其中新妇向公婆拜见行礼是“妇见舅姑”的遗风,新妇“斟毛头茶”、“端包子”、“下面”是“妇馈舅姑”的流俗,公婆向新妇馈金是“舅姑醴妇”、“舅姑飨妇”的余韵.
【总页数】5页(P57-61)
【作者】蒲生华
【作者单位】青海师范大学民族师范学院,青海西宁81000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92.22
【相关文献】
1.河湟汉族古风厚重的婚俗语境 [J], 蒲生华
2.河湟汉族婚俗中抢婚文化的"遗留物" [J], 蒲生华
3.河湟汉族婚礼歌中的信仰习俗 [J], 蒲生华
4.古代冠礼在河湟汉族婚礼中的遗存 [J], 蒲生华
5.河湟汉族婚礼歌中的信仰习俗 [J], 蒲生华;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