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中概念
- 格式:pdf
- 大小:498.84 KB
- 文档页数:13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地理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地理学是中华文明中非常重要的两个学科。
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对天文学和地理学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将其视为最重要的学问之一。
在古代,天文学和地理学不仅是科学,更是生命和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1. 古代天文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可以追溯到7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
最早的天文学家是夏朝的政治家和顾问,他们通过观察天象预测不同的自然现象。
商代的天文学家进一步发展了天文学,将天象与天命相联系。
周朝的天文学家将天文学和先天哲学相结合,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念,认为人和天地自然是相互联系的。
随着时间的推移,古代天文学家开始研究更复杂的天文现象。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星象了解天体运动的规律,提出了许多有关天体现象的理论和方法。
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后世的科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 古代地理学中国古代的地理学起源于先秦时期。
当时的学者通过考察水文地理来了解地貌变化,并为后代的文学、历史和经济活动提供了支撑。
汉代地理学家张骞的西域考察是中国地理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之一。
随后,唐代的玄奘法师西行取经更是为中国地理学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宋代的地理学家贾逵在《岭外代答》中首次提出了中国尤其是南方地区的雨洪津涝灾害问题,并给出了一些组织水利抗洪的建议,对后代的治水和灾害防御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古代,地球被认为是平的。
中国的地理家研究了人类在地球上使用陆地和水路进行交通的方式。
中国人还较早地掌握了船舶制造技术,可以利用水路进行海洋贸易和军事行动。
中国还通过人工灌溉和治理草地等方式来保护土地、减轻自然灾害和保障粮食产量。
3. 古代天文学和地理学对现代科学的影响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地理学对现代科学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现代的流星学、气象学、地理学等学科在一定程度上都继承和发展了古代的学问。
特别是中国的《易经》、《天文经》等古代典籍影响了当今科学的发展,如量子力学、宇宙学、天体物理学等学科都有着深厚的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学术传统和影响。
中国古代天文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术语。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国古代天文学术语及其解释:
紫微垣:又称中宫,是古代中国星官中的一个,位于北天中央位置,被认为是天帝的居所。
北斗:指北斗七星,是北半球天空的重要星象,被视为天体导航的重要标志。
二十八宿:又称二十八舍,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描述星空区域划分的术语,分为四组,每组七宿。
浑天仪:是中国古代用于观测天体位置的一种仪器,由东汉天文学家张衡发明。
十二辰:中国古代对一天十二个时辰的划分,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个小时。
朔望月:指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平均为29.53059天。
黄道:指太阳在星空背景上所走的路径,也是地球公转轨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
赤道:指地球赤道平面与天球相交的大圆,也是天球上的一个基准线。
岁差:指地球自转轴的周期性运动导致星座和太阳位置的相对移动现象。
日食:指月球运动到地球和太阳之间,三者处于同一直线上时,月球遮挡住太阳光的现象。
月食:指当地球运动到太阳和月球之间,三者处于同一直线
上时,地球遮挡住太阳光的现象。
流星雨:指流星群在夜空中划过形成的壮观景象,通常以星座或彗星命名。
彗星:指长尾巴的星体,通常由冰、尘埃和岩石组成,轨道很长,绕行一周需要数百年。
银河:指横跨夜空的明亮光带,由无数恒星组成,也是银河系的一部分。
闰月:指为了调整农历与回归年之间的差异而增加的一个月份。
这些是中国古代天文学中的一些常见术语,其中许多至今仍在使用,并成为现代天文学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和贡献在世界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对于现代天文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宇宙观中国古代天文学源远流长,伴随着几千年的演化,并形成了独特的宇宙观。
从殷商时期开始,古代中国人就开始观察星象,研究宇宙。
“天人合一”是古代中国天文学的核心理念,它认为人类与宇宙是相互关联的,人与天地享有和谐的关系。
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宇宙观包含了天地始终、宇宙结构和天体运动等方面的内容。
一、天地始终古代中国天文学认为,天地始终是海阔天空的,宇宙永恒不变的。
《周易》中提到:“天长地久,天地可坏。
”这表明人们认为天地的存在是永恒不变的。
传统中国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四时变化、太阳、月亮、五行等现象,理解了天地的起源与变化,并构建了天地永恒的宇宙观。
二、宇宙结构古代中国天文学认为,宇宙是由天、地、人、物四要素构成的。
天指天体,包括太阳、月亮、星星等。
地指地球,也是人居住的地方。
人是自然万物的一部分,处于天地之间。
物指宇宙中的万物,包括植物、动物等。
古代中国人将这四要素联系起来,构建了一个和谐统一的宇宙模型。
三、天体运动古代中国天文学通过长期观察和记录,认识到天体有周期性的运动规律。
古人观察到太阳、月亮、五星(金、木、水、火、土)等天体的运行轨迹,并随时间的推移总结出一些规律。
例如,太阳在地球上的视运动表现出东升西落,同时具有一年一度的周年运动和黄道上的运动。
古代中国人将这些规律以天干地支等方式加以标识,形成了古代中国独特的历法系统。
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宇宙观不仅仅停留在观察与记录的层面上,更形成了许多重要的科学成就。
例如,中国古代的天文观测技术有着丰富的经验,通过测量天文现象,推算出了日月食的周期规律,形成了古代中国独特的天文历法。
同时,古代中国人通过天象预测地震、水旱等自然灾害,为国家农业生产和行政管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总结起来,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宇宙观是独特而精确的,它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将天地与人类有机地联系起来。
古代中国人通过观察与研究,理解了天地的起源与变化,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宇宙观体系。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与地理学古代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展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国家之一。
在古代,天文学和地理学是紧密关联的学科,对于中国的社会、文化、宗教乃至政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天文学是古代中国考古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从史前时代开始,中国人就开始观测天象,对于天体运动有着非常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在古代,天文学被广泛地应用于时间的计算、农业生产、祭祀宗教等领域。
1.天文学的基础理论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基础理论是五行学说和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认为天地万物是一个整体,天体运动的规律与人类的生命和行为密切相关。
天文学家观察到日月星辰的运动规律,用阴阳五行理论解释大自然的规律,渐渐建立起了独特的宇宙观和哲学体系。
2.古代中国天象观测古人用肉眼看天,发现太阳、月亮、五大行星(Mercury,Venus,Jupiter,Mars和Saturn),以及北斗星等。
他们认为天体的运行形成了一定的规律,能够预测季节交替、农事生产、宗教祭祀和政治事件。
为了更精确地观测,他们制作了各种天象仪器,如日晷、水磨仪、度盘等。
在西汉时期,张衡发明了浑天仪,它是一个大型仪器,可以观测地球上的天象。
3.中国天文学的成就在古代,中国天文学发展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呢?其实非常出乎意料。
古代中国天文学家研究出了世界上第一个精确的365日的阳历,并且使用太阳黄经获得了准确的时间。
他们发现了日食和月食的规律,对于天体周围的星座有了详细的描述,巧妙地将天文学应用于宗教祭祀和政治活动中。
中国的天文学知识还传播到了日本、朝鲜和东南亚国家,对他们的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古代中国的地理学地理学是古代中国科学的又一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地理学被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战争征服和国土开发等方面。
1.古代中国的地理观念古代中国的地理观念是从地形、气象和水文等方面入手,认为地势高低和水文的变化和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中国古代的地理概念主要是指自然界的各种地貌和环境,例如江河、山脉、荒漠、丛林等。
1 地中概念的缘起地中概念的产生,与古人对天地形状的认识有关。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产生了天圆地方的观念,认为天地分离,天在上,地在下,地是平的。
地中概念就是这一认识的自然产物。
因为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将地理观念与无穷思想结合起来,即使如邹衍提出的大九州说,被人们视为惊世骇俗之论,也仍然是一种有限观念。
既然地是平的,其大小又是有限的,地表面当然有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地中。
由此,地中概念与地平思想是一致的。
既然如此,这样的地中具体在什么地方呢?对此,古人有不同的解答。
一种说法系从原始宗教观念出发,认为众神借以攀援登天的建木所在地即为地中。
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曾有那么一个阶段,人们认为天地相通。
很多古书上都记载颛顼使重、黎绝地天通之事,则显见古人认为,在天地未被隔绝之前,它们是可以相通的。
在古人心目中,天地的通道是大树,或者高山。
建木就是作为其通道的一种大树。
《淮南子·地形训》揭示了建木的位置和作用:“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
”众帝,指的就是众神。
需要指出,古书记载以树为天地通道者,除建木外,尚有若木、扶桑、穷桑、寻木等,这其中惟独建木被与地中联系了起来,原因在于它除了是天地通道之外,还具备一些天文学特征。
《吕氏春秋·有始览》载曰:“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淮南子》中也有几乎完全一样的话。
可见古人之所以以建木为地中,除去其神话含义之外,“日中无影,呼而无响”,是他们赋予地中的很重要的天文、物理特征。
以“日中无影”作为地中特征,这一做法不合中国传统。
先秦时期人们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但日中无影这一天文现象,至少也要在北回归线上才能发生,这已经远离当时人们的活动区域。
所以,这种说法的来源至今尚不太清楚。
不过,在唐代僧人道宣所著《释迦方志》卷上,我们倒是发现了这一学说在后世的回响:“昔宋朝东海何承天者,博物著名,群英之最,问沙门惠严曰:‘佛国用何历术,而号中乎?’严云:‘天竺之国,夏至之日,方中无影,所谓天地之中也。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地理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地理学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深深影响了中国古代人民对天地万物的认知。
天文学和地理学在古代中国具有不可分割的联系,两者相互依存,并共同构建了中国古代人对宇宙和地球的理解。
一、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包含着丰富的天文观测和天体识别知识。
中国古代人观测太阳、月亮、星辰等天体的运行,并据此制定了种种历法,如夏历和夏历等。
这些历法不仅为农业生产和社会生活提供了重要的时间参考,也为中国的文化和科学发展提供了基础。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也研究了天体的运动规律和天象现象。
他们通过观测和记录天空中的星体,总结出了一系列的天文现象和规律,如二十四节气、日食、月食等。
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中国古代的天象预测和天文历书。
通过观测和研究天象,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预测了日食、月食、日月合朔等天文现象,为古代帝王定下重大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二、古代中国的地理学古代中国的地理学主要研究地理知识和地理现象,如地势、地貌、气候、水文等。
古代中国是一个农业社会,人们对土地和地理环境非常重视。
因此,地理学成为古代中国科学的重要方向之一。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家通过考察和测量,绘制了大量的地理地图,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山海经》。
《山海经》是中国古代的地理百科全书,包含了对中国境内山川、河流、海洋、神话传说等地理信息的详细记载。
它不仅为中国古代的地理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也对后世的地理学发展起到了重要的影响。
古代中国的地理学还涉及到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
中国古代人民通过观察和研究地理环境,发展了一系列的农业生产和防灾减灾技术,如农田水利工程和防洪治理措施。
这些技术的发展不仅提高了中国古代农业的产出和灾害抵御能力,也为后世的农田水利和防灾科学奠定了基础。
三、天文学与地理学的联系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与地理学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天文学为地理学提供了时间和方向的参考,而地理学为天文学提供了观测和研究的基础。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史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源远流长,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二千年左右的夏商周时期。
当时的天文学家主要是以观测日、月、星辰运行轨迹,并探究其规律性为主要研究方向。
时至今日,中国古代天文学留下了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不乏许多重要的发现和成果。
第一部天文著作《九章算术》曾经被赞誉为中国数学的百科全书,而该书中的“太史令数”即沿用至今的“汉历”。
汉历是汉武帝时期的天文历法,准确度极高,详细记录了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的运行规律和定位,被后世称为“真正的天文历法”。
此外,古代天文学家还将天文观测与历法结合,创立了种种日、月、星等历法和各种天干地支、十二生肖等,这些成果至今深入人心,成为了中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古代天文学家的眼中,天上的“太岁”、“星君”、“天帝”等就像是地上的人一样,需要研究其运动规律,并预测其未来动态予以管辖和管理。
将天文学应用于政治领域也是中国天文学史上的一大亮点。
早在唐朝时期,天文家就开始为朝廷制定历法,以进行天象观测和预测,为国家的领导层提供决策参考,大大促进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除了善于观测和研究自然现象外,还善于思考和探究宇宙奥秘。
他们探讨了宇宙的起源和结构,认为宇宙是“一元太极、两仪四象、三才五行、六典七政、八卦九宫、十二辰星”。
这些概念被广泛运用于中国古代人的哲学思辨中,也为古代天文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依据。
然而,中国古代天文学也存在着一些弊端,如进退失据、伪科学等问题。
例如“大衍历”的产生,其主张不顾当时实际观测数据,擅自推算天文数据,从而逐渐脱离了现实。
“甲骨天文”则是一个较为典型的伪科学现象,其将甲骨文的难解部分解释为天文数据,实际上是对历史和科学的歪曲和误导。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历史文化价值和成果难以言表。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深入研究天象,探究自然科学规律,优化历法制定,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天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虽然存在一些弊端,中国古代天文学的不断发展为我们历史文化研究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智慧。
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地理学的关系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地理学是紧密相关的学科,两者在古代中国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天文学主要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以及宇宙的组成,而地理学则关注地球的地形、气候和人类活动等。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地理学的关系,包括它们的相互影响和发展。
一、古代天文学的作用中国古代的天文学起源于观测天象和编制农历历法的需求。
古代农耕社会对天象的观察和把握,有助于确定农作物的种植时间和农业生产的计划,这对于农耕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至关重要。
另外,古代天文学也被用于预测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以及预测灾害和吉凶等方面,备受重视。
古代天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是编制精确的农历历法。
中国古代的历法以夏季至冬季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作为基准,通过观测天象和推算,确定农历的长度和每年的节气。
这对于指导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同时,农历也用于日常宗教活动、吉凶祥瑞的预测以及历史事件的纪年等。
二、地理学对天文学的贡献地理学与天文学的联系主要表现在地理环境对于天文观测的影响和地理知识对于天文解释的重要性。
古代中国天文学家通过对不同地理环境的观测,掌握了不同地区的天文现象规律,并据此制定了适用于不同地区的天文历法。
由于地理环境的差异,观测天象所需的仪器、方法和观测对象也有所不同。
古代的地理学家在绘制地图和记录地理信息时,也参考了天文学的知识。
例如,南北朝时期地理学家裴秀所制作的《三国志注》中就包含了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如土地形状和地理位置的测量,山脉和河流的分布等。
这些地理信息的获取,离不开天文观测和天文学的知识。
三、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发展古代中国天文学与地理学的研究在不同朝代取得了许多重大成就。
例如,在唐朝,麟德天文台的建立和运行为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这个天文台的观测仪器和方法都较为先进,使得唐朝的星象观测和历法制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地理学方面,元代的郭守敬为当时的地理测量和制图技术作出了很大贡献。
古代中国的地理天文学思想和成就古代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着深厚的地理天文学传统和思想。
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们通过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认识,形成了许多独特的地理天文学理论和成就。
下面我们来一探古代中国的地理天文学思想和成就。
一、古代中国关于太阳运动的认识在古代中国,人们对太阳的运动有着相对准确的认识。
他们通过对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和角度的观察,归纳出了太阳在一年中的运动规律。
在春分和秋分这两个日子,太阳在天空中的位置正好位于赤道上方,这就意味着白天和黑夜的时间是相等的。
而在夏至和冬至这两个日子,太阳分别到达了一年中的最高点和最低点,这就是大家熟知的夏至和冬至。
通过对太阳运动规律的研究,古代中国科学家们还发现了黄赤交角的存在,这对于后来的历法改革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古代中国关于星象的研究在古代中国,人们对星象的研究也相当深入。
在早期,他们通过对天象的观察,建立了众多的星座和星官。
到了战国时期,随着天文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开始研究星历和星历编制技术,将星官系统化,并且通过对恒星的观测,建立了更加准确的星表和星历。
这些星表和星历不仅被用来指导历法和农业生产,而且对于后来的历史和文学创作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三、古代中国的地理探险成就在古代中国,人们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并不是仅仅通过观察来完成,他们还进行了大量的地理探险,为后来的地理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早在西周时期,周武王就派出使者到四面八方去考察探险,拉开了中国古代探险的序幕。
在汉代,张骞向西出使,开辟了中国和中亚贸易路线;唐代玄奘法师西行取经,穿越了亚洲大陆从而开辟了中印文化交流的道路。
这些开拓性的探险活动,不仅为古代中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而且也对后来地理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四、结语古代中国的地理天文学思想和成就,不仅为中国古代文明和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影响了整个东亚地区和其他领域的发展。
通过对古代中国地理天文学思想和成就的研究和探究,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科技传统,从而更好地推动当代科技和文化的发展。
古代人对地球的认识中国故代人提出“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棋盘)”的盖天说:“天圆地方”。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浑天说”“天之包地,扰壳之裹黄”即(日、月、星辰都附着在天球上,白天太阳升到我们面对的这边来,星星落到地球的背面去;到了夜晚,太阳落到地球背面去,星星升上来。
如此周而复始,便有了星、辰、日、月的出没。
印度人认为:打底倍站在乌龟背上的象群支撑着,乌龟蹲在蛇身上,太阳在上方旋转。
(希腊、21世纪)托勒密认为::地球是宇宙中心,太阳、月亮、星星在外围环绕。
波兰、16世纪)哥白尼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月亮、星星绕太阳转。
历史上,人们是怎样证明大地是球体的?中国故代人提出“天圆地方”。
天文学家张衡提出的“浑天说”“天之包地,扰壳之裹黄”亚里士多德通过月食推断大地是球形; ;15-16世纪麦哲伦通过环球航行证实大地是球形我们对地球的认识。
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发现地球是圆的;我们每天都会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晚上观察到的天空中的星座,第二天黎明时位置会从东向西发生变化。
观察海上驶来的船,人们总是先看到船帆,然后才能看到船身。
月食也能证明地球是球体。
这都说明地球是圆的。
远古时代,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从美学观念出发,认为一切立体图形中最美的是球形,主张天体和我们所居住的大地都是球形的。
这一观念为后来许多古希腊学者所继承,但直到1519~1522年,葡萄牙的F.麦哲伦率领探险队完成了第一次环球航行后,地球是球形的观念才最终证实。
公元前7世纪,巴比伦人认为,天和地都是拱形的,大地被海洋所环绕,而其中央则是高山。
古埃及人把宇宙想象成以天为盒盖、大地为盒底的大盒子,大地的中央则是尼罗河。
古印度人想象圆盘形的大地负在几只大象上,而象则站在巨大的龟背上,公元前7世纪末,古希腊的泰勒斯认为,大地是浮在水面上的巨大圆盘,上面笼罩着拱形的天穹。
公元2世纪,C.托勒密提出了一个完整的地心说。
这一学说认为地球在宇宙的中央安然不动,月亮、太阳和诸行星以及最外层的恒星天都在以不同速度绕着地球旋转。
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古代。
我国古代天文学家在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情况下,依靠自己的观测和观察,积累了丰富的天文知识。
通过对历史上重大的天文事件和时间节点进行梳理,可以更清晰地了解我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
一、夏代至周代1. 夏代时期:夏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据传说是在公元前21世纪建立的。
在这个时期,我国古代的天文学家开始观察天象,积累了一些天文知识。
2. 商代时期:商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朝代,据传说是在公元前16世纪建立的。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开始编制了一些观测天文现象的天文历法。
3. 周代时期:周代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三个朝代,据传说是在公元前11世纪建立的。
周代的天文学家继承和发扬了商代的天文知识,积累了更多的天文观测资料。
二、秦汉时期1. 秦朝时期: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制国家,建立于公元前221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开始编制了一些重要的天文观测记录,并提出了一些天文学的理论。
2. 汉朝时期:汉朝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二个大一统朝代,建立于公元前206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继续积累了大量的天文观测资料,对天文现象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三、唐宋时期1. 唐朝时期:唐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朝代之一,建立于公元618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编制了更加完备的天文历法,并且对一些天文现象有了更精确的观测记录。
2. 宋朝时期:宋朝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朝代之一,建立于公元960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了天文观测技术,提出了更多的天文学理论。
四、明清时期1. 明朝时期:明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大一统朝代,建立于1368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在继承和发扬前人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重要的天文观测,提出了一些新的天文理论。
2. 清朝时期:清朝是我国历史上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建立于1644年。
在这个时期,我国的天文学家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了天文观测技术,并且对一些天文现象有了更加精确的认识。
论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与地理学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与地理学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的科技发展和文化演进有着深远影响。
在远古时代,人们就开始观察天象和探索地理,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天文学体系和地理学理论。
一、古代中国的天文学1. 天象观测与纪录在中国古代,人们对天象的观测和纪录非常重视。
早在商周时期,就开始制定天文节气,派遣官员观测天象,以推算农业生产和国家政策。
《尚书》和《周礼》中都有关于天文节气的记载。
在西汉时期,出现了“长庚历”,确定了一年的365天,其中闰月交替,为历法发展奠定了基础。
随着汉武帝的推广,这种历法被全国通用,持续了2000多年。
2. 天文学体系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体系主要包括“天干地支”和“二十八宿”两部分。
天干地支是早期的天文学体系,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为基础,在祭祀、占卜、历法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二十八宿是日、月、星宿运行的轨迹,以28个星座为根据,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3. 天文学成就在天文学研究方面,中国古代人民取得了许多重要成就。
宋元时期,王恂、郭守敬等著名天文学家发明了水动力驱动的天文仪,从而提高了星位观测的精度。
明朝时期,朱权成功研制出夜视镜,为天文学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
外星球和恒星的发现也成为中国古代天文学的重要成就之一。
二、古代中国的地理学1. 地理名词中国古代的地理学研究包括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和土壤等多个方面。
古人对于地理名词的描述非常精确,类似现代地图的细节非常丰富。
例如《山海经》、《水经注》等经典著作,对于各地山川、河流、湖泊、港口、山脉等地理要素均有详实描述。
2. 地图制作中国古代的地图制作起源早,发展也十分迅速。
汉代时期,都城洛阳就已经有制图机构。
唐代时期,出现了地图绘制精度高,百余幅的木版印刷法第一部全国性地图——《大唐一统图》。
宋代时期,愚公移山、黄河千里图等著名地图问世,地图绘制技法更加精湛,被誉为“地图史上的黄金时代”。
3. 地理学理论中国古代地理学还涉及到地球形状、地理环境、地球自转和地球运转等理论。
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土地规划的关系中国古代天文学和土地规划是紧密相关的领域,两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在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与土地规划密切相关,通过观测天象,人们能够推测出不同的季节、气候和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从而对土地进行规划。
本文将从“历法与农业”、“天象观测与城市规划”和“宗教信仰与天文知识”三个方面,探讨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土地规划的关系。
一、历法与农业历法是天文学在土地规划上的直接应用。
中国古代历法的发展与农业息息相关。
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将农作物的生长及收获与天象密切联系起来。
通过观测太阳、月亮和星象,古代农民能够了解四季更替、气候变化以及农作物的生长周期,从而适时规划农耕活动,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历代帝王也将历法的制定与土地规划结合在一起,通过改革历法,调整农业生产的时间和节奏,以促进农业的发展。
二、天象观测与城市规划古代中国城市的规划也与天文学紧密相连。
城市作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空间,其规划需要考虑天象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古代城市多以朝向和城市布局方向来决定。
比如古代都城的朝向多与星象有关,以尊崇天命和自然规律。
另外,城市规划中的道路、街巷和建筑物的布局也与地理位置和天象有关。
比如宫殿的布局常常与“紫微垣”、“北斗七星”等天体的位置对应,通过对天象的观测和应用,古代中国人将城市规划与天文学结合起来,使城市更加符合人类和自然的需要。
三、宗教信仰与天文知识中国古代的宗教信仰也充分利用了天文学的知识。
例如,古代祭祀活动与天文学的关系非常密切。
古代君主和官员要根据天象来决定祭祀活动的时间和方式。
通过观测日食、月食等天象,宗教活动的举办者会根据天文现象的变化来预测未来的吉凶、灾祸和丰收,从而约束人们的行为,规划土地资源。
总之,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土地规划的关系深远而广泛。
古代中国人善于观察和应用天文知识,将天文学的发展与土地规划、农业生产、城市建设以及宗教信仰相结合,从而有效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这种整体性的思维方式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深刻认识,不仅为古代中国带来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也为今天的土地规划和城市设计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地理学中国古代的天文学与地理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两个重要领域。
在古代,天文学和地理学被视为人类认知世界的重要途径,对于农业、航海、军事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本文将从中国人的思维角度出发,探讨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和地理学的发展历程以及其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天文学的发展天文学是古代中国学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视为人们认识宇宙的重要途径。
在古代,中国天文学主要包括天象观测、星座研究、历法制定等方面。
中国古代人们通过观测天象来推测季节变化、农作物生长等,以制定农历,帮助农民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同时,天文学也与王权密切相关,皇帝通过天文观测来确定自己的合法性和统治地位。
中国古代的天文学思维与西方的天文学思维有所不同。
在中国古代,人们更加强调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人类是宇宙的一部分,与天地万物息息相关。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天象来推测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发展趋势,认为天象的变化与人类行为有着密切的联系。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的历书中得到了体现,历书不仅包括天文观测数据,还包括对人类命运的预测和社会发展的分析。
二、地理学的发展地理学在中国古代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古代中国的地理学主要包括地理观测、地图制作、地理著作等方面。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家通过实地考察和测量,绘制了许多精确的地图,并编写了大量的地理著作。
这些地图和著作不仅对于农业生产、交通运输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也为中国古代王朝的统治提供了宝贵的信息。
中国古代的地理学思维也与西方有所不同。
在中国古代,人们更加强调地域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
古代中国的地理学家通过观察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特征,总结出了许多地理规律和地域特点。
这种思维方式在中国古代的地理著作中得到了体现,地理著作不仅包括地理数据和地理描述,还包括对地域特点的分析和评价。
三、天文学与地理学的作用天文学和地理学在古代中国社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天文学和地理学为古代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论中国古代的大地形状概念
在中国古代,关于大地的形状存在不同的观点和概念,这在一些古代文献中有所反映。
以下是一些关于中国古代大地形状概念的主要观点:
1.方圆天地:《易经》是中国古代经典之一,其中有“方圆天地”
之说,即认为天地是方圆的。
这种观点反映了对宇宙的整体形
状的一种抽象的认识。
2.四方天地:古代中国的地理观念中,天地常被描述为四方的形
状。
这与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地理学观念有关,认为天空分为
四方向。
3.天圆地方:在一些古代文献中,天被认为是圆的,地被认为是
方的。
这种观点可能是基于天体运动的观察,天空上的太阳、
月亮等呈现出圆形的视觉效果。
4.封建时代的宇宙观:在封建社会,天地观念受到儒家、道家和
佛家等思想的影响。
儒家强调天命,道家追求自然的无为而治,
佛家关注轮回和解脱。
这些观念对于对天地的形状和宇宙结构
有一定的影响。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古代的地理、宇宙观念主要基于观察、经验和哲学推理,而非科学实证。
在古代,对于大地的形状通常是通过哲学和宗教的方式来理解和表达的,而不是通过精确的测量和实证研究。
随着科学的发展,特别是近代以来的地理学、天文学等科学领域的进步,人们对地球的形状和结构有了更为准确的认识。
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天文学是人类长期以来一门重要的科学研究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科技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知也不断增强。
而中国是天文学发展历程中最为悠久、重要的一个地区,自公元前4世纪开始,中国就开始了天文学的实践和研究。
本文将围绕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展开论述。
一、古代中国天文学的起源中国天文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公元前4世纪的战国时期,当时中国诸侯国多年战争不断,人民生活贫困,为了繁荣发展国家,各国开展了天文研究。
这个时期,比较突出的是韩国天文学家韩非的《天文》一书,主要讲述了日月星辰的运行规律和天文需要的一些知识。
同时,中国史籍中也记录了许多天文学的课题,如《周礼》、《尚书》、《易经》等。
《周礼》中有“天时地利人和”、“天不言而信,有应而出”等谚语,表现了古人对于天文学的反思,这些不仅为天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也启示了天人合一的思想。
二、春秋战国时期的天文学在战国时期,天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开展,主要研究天体的运行规律。
战国时期中国天文学家的研究重点主要是月亮、太阳以及五星宿等。
月亮是古代中国天文学研究的重要对象之一。
当时的中国天文学家开始运用双角规、差式计算等方法,研究月亮的正常运行规律。
同时,月亮的阴晴圆缺、月食、日食等现象也成为研究的热点问题。
太阳也是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的对象之一。
当时观测寿星在中午时分的方向与太阳的高度变化,研究太阳运行的规律。
同时也开始对太阳日食、年食等现象进行观测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五星宿是指中国古代观测到的天空中的五颗亮星。
当时的中国天文学家以观测五星宿的位置和方向,推算出星辰运行周期的方法研究星辰的运行规律,并且运用五星宿来纪年。
至此,中国古代天文学研究开始初步形成体系。
三、汉朝天文学的发展汉代是中国天文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古代中国天文学在这个时期经历了突破性的进展,汉代天文学家刘徽的著作《九章算术》对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九章算术》主要涉及天文数学、地理测量和日、月、星的预测等方面内容,是古代中国数学和天文学的学术巅峰之一。
中国古代天文学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中国古代天文学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自古以来,中国天文学家通过观测天象、记录星象变化,为农业生产提供了重要的指导。
本文将探讨中国古代天文学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并分析其对农民的影响。
一、观测天象与农业决策中国古代的农民们通过观测天象来预测季节变化、气候变化等对农业生产至关重要的信息。
天文观测依据天体运行周期,例如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律,来预测农作物的种植时间、选址以及灌溉和收割等关键环节。
例如,根据古代天文学家的观测结果,人们可以准确地判断太阳和月亮在天空中的位置,从而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活动,保证农作物的种植和收获具有更高的成功率。
二、天文学与农业历法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家通过对天体运动的观测,建立了以天象为基础的农业历法。
农业历法通常包括农历和二十四节气。
通过农历,中国古代农民们能够精确地判断每年的种植时间和收获时间。
而二十四节气则更加细致地指导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
例如,春分、秋分、冬至等节气的观测结果,为农民提供了有关播种、施肥、收割等环节的重要决策依据。
三、祭天与农业劳动古代中国的天文学不仅仅是科学领域的研究,更常常与宗教和祭祀活动相结合。
中国古代人相信,天象的变化与神的意愿息息相关。
因此,在种植季节的开始,农民们常常会进行祭天仪式,祈求来年的丰收。
这种祭天活动使农业生产与天文学产生了更加密切的联系,进一步体现了天文学对农业生产的指导作用。
四、天文学与农民文化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不仅仅对农业生产有直接的影响,更为中国农村带来了丰富的文化内涵。
由于天文学研究的长期积累,农村居民们逐渐形成了灿烂的星象文化。
无论是丰收的庆典活动,还是农村居民闲暇时的观星活动,都展示了中国古代天文学对农民文化的深远影响。
农民们通过观测星象,不仅仅掌握了农业生产的科学依据,更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妙。
综上所述,中国古代天文学对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通过观测天象、建立农业历法以及与农民文化的交流,天文学为农民提供了科学的种植决策依据,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地理测量的关系中国古代的天文学和地理测量在许多方面展示了紧密的关联性。
这两个学科相互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国古代科学的发展。
本文将分析中国古代天文学与地理测量的关系,并探讨它们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
一、天文学对地理测量的影响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发展为地理测量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对天体的观测和研究,为制定精确的地理测量方法提供了依据。
通过观测天空中的恒星、星座以及其它天体的运动,古代天文学家能够确定地球的位置和方位。
这些天文观测结果为地理测量的精确性提供了极大的帮助。
古代中国的天文学家还发现了太阳、月亮和星体的运行规律,并制定了丰富的天文历法。
这些天文历法不仅用于农业生产和社会活动的规划,也为地理测量提供了时间的基准。
通过与天文现象的观测和记录,古代中国人能够制定出更加准确的地理测量方法,提高了测量结果的精度与可靠性。
二、地理测量对天文学的影响地理测量在古代中国不仅用于确定地表的地理特征,也用于观测天体的位置和运动。
古代中国的地理测量师经常使用测绘仪器和方法,如经纬仪和浑仪,来测量地面特征和天体的位置。
地理测量的结果被广泛应用于天文学研究中,为天文学家提供了重要的数据和信息。
古代中国的地理测量还推动了天文学理论的发展。
地理测量结果的精确度和可靠性提高,使得天文学家能够更好地观测和记录天体的位置和运动规律。
地理测量的进步为天文学家提供了更准确的数据,促进了古代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三、古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天文学和地理测量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首先,它们对农业生产和天象观测起到了决策性的影响。
通过对天文现象的观测和地理测量,古代中国人能够制定农业生产的计划,提高农作物的收成。
同时,基于天文学和地理测量的观测结果,古代中国人也可以预测自然灾害的发生,提前做好准备。
其次,天文学和地理测量对于古代中国的航海和军事活动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测星体的位置和运动,古代中国人能够确定航行的方向和位置,提高航海的准确性。
中国古代的宇宙观宇宙观是把宇宙作为一个整体,探讨我们所居住的大地在其中所处的位置,即天和地之间关系的看法。
在中国古代,天体学说主要有三家:即盖天说、浑天说、宣夜说。
盖天说认为大地是平坦的,天像一把伞覆盖着大地;浑天说认为天地具有蛋状结构,地在中心,天在周围;宣夜说则认为天是无限而空虚的,星辰就悬浮在空虚之中。
1、盖天说盖天说出现于殷末周初,主要观点为天在上,地在下,天为一个半球形的大罩子。
南北朝时代鲜卑族歌手斛律金《敕勒歌》中“天似穹庐,笼盖四野”两句诗,是对盖天说的形象化说明。
盖天说一共有两种:第一种盖天说即“天圆地方”说。
地方如棋局。
”关于方形的大地,战国时代阴阳家齐人邹衍解释说,上有九个州,中国是其中之一,叫赤县神州,每个州四周环绕着一个稗海。
九州之外,还有一个大瀛海包围着,一直与下垂的天的四周相连接。
穹庐般的天穹有一个极(这个极实际上是地球自转轴正对这一点),天就像车轱辘一样绕着这个“极”旋转不息。
(北京的天坛园、地坛方就是天圆地方说的体现,如图2-1-1为天坛圜丘,是皇帝祭天的圣坛)天圆地方说的最大破绽,就是半球形的天穹和方形大地之间不能吻合。
迫使其修改为:天并不与地相接,而是像一把大伞一样,高悬在大地上空,有绳子缚住它的枢钮,周围有八根在柱子支撑着。
天空有如一座顶部为圆拱的凉亭。
《列子·汤问》篇中所说的共工触倒的不周山,就是八根擎天柱之一,所以女娲便出来炼石补天。
天圆地方说提出的宇宙模型,只是凭感性的观察,又掺入了许多规定的。
但在我国历史上却有广泛影响,符合儒家关于“天尊地卑”的说教,在封建王朝的天地理论体系中占据正统地位。
如北京的天坛,是圆形的;地坛,是方形的。
这是天圆地方的象征性模型。
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
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三光隐映,以为昼夜。
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
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
《自然科学史研究》 第19卷 第3期(2000年):251~263S tud ies in the H istory of N a tu ra l S ciences V o l.19 N o.3(2000)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中概念关增建(上海交通大学 人文学院 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上海 200030) 摘 要 地中概念是中国古代宇宙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古人认为地是平的,而且其大小是有限的,由此导致了地中概念的产生。
有关地中位置的说法很多,其中对天文学有较大影响的是盖天说“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的主张以及浑天说的洛邑地中说和阳城地中说。
地中概念在帮助浑天说战胜盖天说方面发挥了一定作用。
对地中概念的关注,促成了中国天文学史上一些重要事情的发生。
一直到明代,地中概念仍在发挥着作用。
地中概念的终结,是由于西方传教士带来的地球学说被广泛接受的结果。
关键词 地中 天文学史 中国古代中图分类号 P12092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020224(2000)0320251213地中概念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十分重要,它不但是古人宇宙结构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古代天文计量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
对有关地中问题的关注,影响了中国古代天文学的走向,促成了中国天文学史上一些重要事情的发生。
对此,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
1 地中概念的缘起地中概念的产生,与古人对天地形状的认识有关。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古人就产生了天圆地方的观念,认为天地分离,天在上,地在下,地是平的。
地中概念就是这一认识的自然产物。
因为当时的人们还没有将地理观念与无穷思想结合起来,即使如邹衍提出的大九州说,被人们视为惊世骇俗之论,也仍然是一种有限观念。
既然地是平的,其大小又是有限的,地表面当然有个中心,这个中心就是地中。
由此,地中概念与地平思想是一致的。
既然如此,这样的地中具体在什么地方呢?对此,古人有不同的解答。
一种说法系从原始宗教观念出发,认为众神借以攀援登天的建木所在地即为地中。
在中华民族发展过程中,曾有那么一个阶段,人们认为天地相通。
很多古书上都记载颛顼使重、黎绝地天通之事,则显见古人认为,在天地未被隔绝之前,它们是可以相通的。
在古人心目中, 收稿日期:1999211209;修回日期:2000204225 作者简介:关增建,1956年生,河南郑州人,博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教授。
基金资助:本文系日本“财团法人松下国际财团”人文社科研究基金资助项目的一部分。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252自 然 科 学 史 研 究 19卷 天地的通道是大树,或者高山。
建木就是作为其通道的一种大树。
《淮南子·地形训》揭示了建木的位置和作用:“建木在都广,众帝所自上下。
”众帝,指的就是众神。
需要指出,古书记载以树为天地通道者,除建木外,尚有若木、扶桑、穷桑、寻木等,这其中惟独建木被与地中联系了起来,原因在于它除了是天地通道之外,还具备一些天文学特征。
《吕氏春秋·有始览》载曰: “白民之南,建木之下,日中无影,呼而无响,盖天地之中也。
”《淮南子》中也有几乎完全一样的话。
可见古人之所以以建木为地中,除去其神话含义之外,“日中无影,呼而无响”,是他们赋予地中的很重要的天文、物理特征。
以“日中无影”作为地中特征,这一做法不合中国传统。
先秦时期人们活动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但日中无影这一天文现象,至少也要在北回归线上才能发生,这已经远离当时人们的活动区域。
所以,这种说法的来源至今尚不太清楚。
不过,在唐代僧人道宣所著《释迦方志》卷上,我们倒是发现了这一学说在后世的回响: “昔宋朝东海何承天者,博物著名,群英之最,问沙门惠严曰:‘佛国用何历术,而号中乎?’严云:‘天竺之国,夏至之日,方中无影,所谓天地之中也。
此国中原,影圭测之,故有余分,致历有三代,大小二余增损,积算时辄差候,明非中也。
’承天无以抗言。
”佛教来自印度。
惠严之论,合乎印度实际。
北回归线横贯印度中部,在这个纬度上,确实有“夏至之日,方中无影”的现象。
惠严以此来论证印度位于“天地之中”,以抬高“佛国”历法的地位。
他的论证竟让精通天文学的何承天“无以抗言”,由此可知,以“日中无影”作为地中特征这种做法,至少在南北朝时,还是有一定影响的。
何承天与惠严的这场争辩,《高僧传》亦曾提及。
[1]这些记载表明,该说法的得以延续,与佛教的传入不无关系。
与佛教关系更为密切的是另一种地中观念——须弥山地中说。
须弥山本非中国固有之山,它只存在于佛教经典之中。
据梁代有名的《楼炭经》的记载,须弥山耸立于世界的中央,高三百六十万里,周围有七个连峰,同心圆状似地包围着它。
日月众星象浮云一样,随着风在须弥山周围转动。
[2]须弥山说是佛教有关天文地理知识的一个重要学说,但由此说引致的须弥山地中说却对中国天文学史发展的主流影响不大,故此这里不再多议。
在中国本土的诸山中,与须弥山地中说相类的是昆仑山地中说。
《艺文类聚》引《水经》曰:“昆仑墟在西北,去嵩高五万里,地之中也。
”昆仑山之所以被视为地中,是由于古人赋予了它一定的神话和天文特征。
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大宛传》中引《禹本记》言:“河出昆仑,昆仑其高二千五百里,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也。
其上有醴泉华池。
”《博物志》卷一则引《河图·括地象》曰:“地南北三亿三万五千五百里。
地祗之位起形高大者有昆仑山,广万里,高万一千里,神物之所生,圣人仙人之所集也。
出五色云气、五色流水,其白水南流入中国,名曰河也。
其山中应于天,最居中。
”《山海经·西山经》亦云:“西南四百里,曰昆仑之丘,是实惟帝之下都,神陆吴司之。
”昆仑山既然是“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处,是圣人、仙人居住之处,又是天帝之下都,且与天的中心相对应,说它是地中,岂不是很相宜的吗?只是这个地中,与须弥山地中说一样,都没有©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对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产生多大实际影响。
2 洛邑地中说 在中国历史上留下较大影响的是洛邑地中说。
关于该说,古籍中有许多记载,例如《论衡·难岁篇》:“儒者论天下九州,以为东西南北,尽地广长,九州之内五千里。
竟三河土中,周公卜宅,《经》曰:‘王来绍上帝,自服于土中。
’雒,则土之中也。
”雒,即洛,周代以后称洛邑,位置在今洛阳市。
土中,即地中。
这是说,从周公的时代起,洛邑已经被认为是地中了。
洛邑之所以被认为是地中,有其一定的文化背景。
就地理位置而言,洛邑地处北纬34度半,在远古时代,这里正是宜于先民生存、栖息之地,是古代文明发祥地之一。
《史记·封禅书》说:“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
”这话是可信的,考古发掘也证明了这一点。
在远古时代,人们社会活动范围小,因而往往会产生一种感觉,认为自己居住的地方就是天下的中央。
河洛地区文明发源比较早,河洛人认为雒是天下之中的思想,不可避免地要影响到其他文明相对落后地区的人们,这是洛邑地中说的历史根源。
洛邑地中说之所以广泛被人们接受,是因为它跟周公营洛联系在了一块。
牧野之战,周人打败了殷人,武王因为洛地居天下之中,有意在此营建东都。
《史记·殷本纪》说,武王“营周,居于雒邑而后去”,指的就是这件事。
但武王并未完成营建洛邑的任务[3]。
武王去世以后,他的遗愿得到了继承。
在周公的主持下,周人最终营建了洛邑[4~6]。
周公营洛,有其政治上的考虑。
周为小邦,猝然灭殷,实为不易,这种情况下,又如何以偏居西土的镐京为中心去镇抚不甘失败的殷遗民、去治理整个天下?这成为周初政治家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考虑的结果,营建洛邑成了他们的选择之一。
对此,汉代人总结说:“王者京师必择土中何?所以均教道,平往来,使善易以闻,为恶易以闻,明当惧慎,损于善恶。
”[7]的确,在古代社会条件下,把京师置于国家地理中心,从管理的角度来说,确实要方便些。
周公历来被儒家奉为政治上的楷模,周公营洛无疑为洛邑地中说罩上了一层神圣的光环,使它更易于被后人所接受。
这是古人以洛邑为地中的政治原因。
洛邑的气候条件,也易于人想到它的地中地位。
人们心目中的地中,应该是冷暖适宜,风调雨顺,宜于人类居住之处。
当时的伊洛平原就满足这些条件。
东汉张衡在文学史上,以其《二京赋》而驰名,其《东京赋》描写洛阳的天文气候特征道:“昔先王之经邑也,掩观九 ,靡地不营;土圭测景,不缩不盈,总风雨之所交,然后以建王城。
”[8]张衡是浑天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他对洛邑的描述,很注重其天文和气候特征。
他的话与《周礼》对地中的规定是一致的,由此可以见到洛邑地中说的影响之大。
3 浑盖之争中地中概念的作用地中概念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发挥作用,首先表现在浑盖之争中。
盖天说和浑天说是中国古代宇宙结构理论中具有实用价值的两个重要学说,它们曾进行过长达数百年之久的大论争,地中概念在这场论争中发挥了一定作用。
对此,我们过去并未给予足够的重352 3期 关增建:中国天文学史上的地中概念 © 1994-2006 China Academic Journal Electronic Publishing House. All rights reserved. 视。
相对于浑天说而言,盖天说产生的时间要早一些。
盖天说主张天地形体相似,二者分离,天在上,地在下,“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
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
三光隐映,以为昼夜。
”[9]显然,盖天说拒绝以人世社会中心所在地为地中的洛邑地中说。
盖天说的地中概念,是对先秦昆仑山地中说的扬弃。
昆仑山地中说有其自己的特征:就地形而言,该说强调地中处“起形高大”;就天文特征而言,则“日月所相避隐为光明”。
这两点,在盖天说地中概念里均可觅到其踪迹。
本来,“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是盖天说理论的自然推论。
盖天说主张天在上绕北极平转,北极为其转动中心,天地形体相似,地的中心自然就在北极之下,远离人的居住地了。
但依据盖天说的理论,得不出地中处“其地最高,而滂沲四”的结论,所以,“其地最高”的说法,有可能是受昆仑山地中说影响的结果。
另外,在对地中方位的认识上,两说也比较接近。
正因为如此,当盖天说被浑天说取代以后,盖天说的地中概念并未随之销声匿迹,而是与昆仑山地中说结合起来,被道教所利用了。
正如日本学者福永光司所言:“把昆仑山作为‘天地之中’,使之与天枢——北极星相对应,与作为‘太帝之居’的北极紫微宫相对应的广大的世界地理学说,就原封不动地成为六朝时期以后道教宇宙构造论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