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17.93 KB
- 文档页数:1
腹腔镜手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应用目的探讨腹腔镜手术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方法96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分别采用腹腔镜和开腹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种手术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并发症。
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及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
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优于开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式。
标签: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腹腔镜;修补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传统的治疗方式是保守治疗或开腹手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进步和微创观念的普及,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以创伤小、术后疼痛轻、恢复快等优点在临床上得到广泛应用[1]。
笔者所在医院外三科2008年6月~2011年6月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并与开腹手术比较,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96例患者均经临床确诊、术后病理证实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其中男54例,女42例,年龄23~68岁,平均(39.2±4.5)岁,病程3 h~2 d,腹腔积液150~1 200 mL。
胃溃疡穿孔38例,十二直肠溃疡穿孔58例。
按照手术方式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腹腔镜组和开腹组,各48例。
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1.2.1腹腔镜组选择持续硬膜外麻醉,取头高脚低位,于脐下缘做一小切口,插入气腹针建立人工气腹,压力维持在10~13 mmHg。
插入10 mm Trocar并在腹腔镜下探查腹腔,明确诊断后左锁骨中线肋下缘2 cm置入10 mm Trocar,在右锁骨中线肋下缘2 cm置入5 mm Trocar。
吸尽腹腔胃内容物、渗液及脓液,并取穿孔组织送病理检查。
根据穿孔孔径、水肿程度行8字缝合或间断缝合。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探讨目的了解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在近期临床上运用情况,总结联合使用腹腔镜治疗胃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经验。
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医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患者108例,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54例。
实验组患者在腹腔镜探查下进行手术;对照组则使用常规开腹手术。
密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体会并进行比较。
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全过程所用的时间、手术过程中患者出血量、手术后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手术后患者的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对照组患者术后出现伤口感染、并发肺部炎症、穿孔修补地方呈现瘘口、术后出现脑血管阻塞情况明显高于实验组患者,临床上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
结论运用腹腔镜进行探查胃十二指肠穿孔,可以取得非常好的临床效果,能够较好的应用于临床实践。
标签: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胃十二指肠穿孔往往在胃十二指肠溃疡之后出现,通常与体内的酶类物质及胃酸等相联系,临床上称为消化性溃疡,以往在进行胃十二指肠修补手术时采取开腹的方式,如今,伴随着腹腔镜的问世,腹腔镜技术应用于临床医学操作越来越广泛,现在大多数外科手术均需要借助腹腔镜的探查,以此提高手术的成功率[1]。
为了进一步研究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效果,本院从2011年4月~2013年6月选择近几年收治的患者108例对其研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从2011年4月~2013年6月在本院此期间进行诊治的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患者中,选择了108例,依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54例。
对照组中男35例,女19例,年龄在20~73岁,平均年龄为(43.2±3.1)岁;实验组中男37例,女17例,年龄在21~74岁,平均年龄为(46.2±4.1)岁。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的性别比、平均年龄、胃穿孔与十二指肠穿孔的比例、其他常见并发症等一般临床资料没有显著的差异性(P>0.05),具有可比性。
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临床分析作者:邓治国来源:《健康必读·下旬刊》2012年第02期【中图分类号】R6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2-0041-01【摘要】目的:探讨运用腹腔镜修补胃十二指肠穿孔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2007年-2010年28例胃十二指肠穿孔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A组)予以行单纯缝合修补术治疗,实验组(B组)采取腹腔镜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治愈率及切口感染率的不同。
结果:两组在治愈率上无差异性,但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切口感染率存在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采用腹腔镜修补胃十二指肠穿孔具有独特的作用,既可明确诊断又可以同时进行有效治疗,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穿孔;单纯缝合修补;腹腔镜;效果分析【Abstract】Objective Explore use laparoscopic repair gastroduodenal perforation curative effect .Methods Will be our hospital from 2007-2010 28 patients gastroduodenal perforations of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the control group (group A)take simple suture repair of treatment,the experimental group (group B) take laparoscopic methods for treatment,compare two sets of patients operation time, perioperativ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body temperature, cure rate and incision infection rates of the different. Results Two groups in the cure rate without difference, but the timing of the operation,intraoperatie bleeding and postoperative body temperature, incision infection rates there are marked differences, there is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 < 0.05. Conclusions The laparoscopic repair gastroduodenal perforation has unique function, can clear diagnosis and can simultaneously effective treatment, and promote the use of clinical.【Keywords】Gastroduodenal perforation;Pute suture repair;laparoscope;Effect analysis胃十二指肠穿孔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传统的治疗方法包括保守的持续胃肠减压,手术单纯缝合修补穿孔,以及修补结合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选择性胃迷走神经切断术、胃大部切除术等手术方法治疗。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年第16卷第73期69·临床研究·0 引言目前对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患者常用治疗方式有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对于溃疡穿孔患者需采取穿孔修补术干预,本文主旨在于了解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用穿孔修补术治疗的方案选择以及临床效果,现归纳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次研究相关资料选自于2012年3月-2016年3月期间在本院确诊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并采取穿孔修补术治疗患者100例。
有男性57例,女性43例;年龄在19-77岁范围间,平均年龄(46.1±3.1)岁;病发距离手术时间在3-14小时范围间,平均为(5.1±0.4)小时。
患者溃疡类型如下:54例为十二指肠溃疡、41例为胃溃疡,余下5例为复合性溃疡。
患者均有上腹部周期性疼痛的症状,病情程度不一,大部分患者自述有午夜痛醒经历,疼痛一般持续1-2个月左右。
根据具体治疗方案差异以每组50例分为A组、B组,应用统计学软件处理不同治疗方案,分析患者性别、年龄、溃疡部位等相关临床资料,提示两组可进行对照分析研究(P >0.05)。
1.2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前均需常规留置胃肠减压管、导尿管等,麻醉方式均为气管插管全身麻醉。
A组患者用临床常规开腹穿孔修补术方案治疗,切口选于上腹正中,长度约12厘米,顺利进入腹腔后确认穿孔位置并用微乔3-0可吸收线,顺着长轴方向用间断缝合方式处理,将裂孔关闭后用大网膜覆盖于表面,对腹腔用生理盐水冲洗,直到清洗液恢复清亮。
常规应用抗生素。
B组患者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治疗,常规气腹建立于患者肚脐下,将压力设置为14mmHg,将腹腔镜放入,在患者左锁骨中线肋缘下方将10毫米Trocar置入,在患者右锁骨中线肋缘下方置入5毫米Trocar,通过吸引器将患者腹腔内容物完全清理干净,确定胃十二指肠病灶所在位置并确认穿孔情况,对穿孔在孔用持针器辅助下,携带缝线沿着胃/十二指肠纵轴方向,以全程缝合方式处理,一般穿孔情况较轻微的缝合2针,情况较严重的缝合3针,缝合后于腹腔内打结并在缝合位置使用生物胶封堵,在穿孔位置覆盖大网膜,对腹腔、盆腔等位置用生理盐水冲洗。
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观察目的探究腹腔镜联合胃镜行修补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穿孔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2008年6月至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14例胃及十二指肠穿孔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2组,其中实验组57例,进行腹腔镜修补术;对照组57例,进行传统的开腹手术。
比较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异常率、术后排气异常率以及术后复发率。
结果实验组的出血量9mL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8mL;实验组术后体温异常率8.77%和术后排气异常率36.84%分别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9.82%和61.4%,且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腹腔镜修补术。
对患者进行硬膜外或全身麻醉成功后,通过腹腔镜检查来确定穿孔部位,局部取活检,进行冰冻病理学检查。
接着建立气腹,在脐下放置观察镜,在镜下缝合穿孔,较小的穿孔缝合成8字,稍大的进行间断缝合。
并用大网膜或者肝圆韧带覆盖穿孔并缝合固定,然后对腹腔进行冲洗,并放置引流管,放置到术后1~2d后拔除。
术后给予抗炎、禁食、胃肠减压以及肠外营养等治疗,持续一周。
对照组:麻醉后采用传统的开腹手术进行治疗。
术后对所有患者进行消化性溃疡内科常规治疗一周,包括根除幽门螺杆菌、持续胃肠减压、抗感染、补液以及抑酸等治疗。
1.3 疗效观察比较2组术中的出血量、术后体温异常率、术后排气异常率。
疗效标准为:(1)术后出血量以平均值进行比较;(2)术后体温异常率=术后体温异常人数/患者总数;(3)术后排气时间>36h的视为异常,术后排气异常率=术后排气时间>36h的患者数/患者总数。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分析,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2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体温异常率、术后排气异常率比较实验组的出血量9mL明显小于对照组的78mL;实验组术后体温异常率8.77%和术后排气异常率36.84%分别明显小于对照组的29.82%和61.4%,且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腹腔镜下单纯修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体会目的:探讨应用腹腔镜技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方法和疗效。
方法:对13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行腹腔镜诊断,镜下缝合穿孔、放置腹腔引流。
结果:12例镜下修补成功,1例因镜下缝合困难中转开腹。
无手术并发症,手术平均时间为1 h,术后住院时间为4~13 d,平均7 d。
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具有患者痛苦小,损伤轻,术后恢复快,术中腹腔冲洗引流方便、彻底等优点,可以作为有条件医院的首选手术方式在临床推广应用。
标签:腹腔镜手术;消化性溃疡穿孔;修补术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是临床普通外科较常见的急腹症之一,一般需急诊手术治疗,常用术式有:穿孔单纯缝合修补术、一期胃大部分切除术、胃穿孔修补加选择性迷走神经高位结扎术等。
本院通常采取电视腹腔镜下单纯修补术,2008年1月~2010年5月在完全腹腔镜下治疗胃肠穿孔13例,均获成功,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3例中,男11例,女2例,年龄24~61岁,平均33.5岁。
有溃疡病史10例,合并高血压3例,糖尿病1例。
穿孔至手术时间为1.5~6.0 h,平均2.5 h;穿孔直径为0.3~1.5 cm,平均0.7 cm。
病例选择标准:①具有弥漫性腹膜炎体征,膈下游离气体;生命体征平稳,能耐受麻醉及手术。
②无上腹部手术史。
③穿孔至手术时间不超过24 h。
④为良性穿孔,穿孔直径十二指肠<0.6 cm,胃<2 cm。
⑤无幽门梗阻及大出血。
1.2 手术方法前置胃管,采用静脉全身麻醉,气管插管,患者可头高脚低位,脐上缘或脐下缘小切口置入气腹针,建立12~14mmHg气腹,经脐切口10 mm Trocar穿刺,置入腹腔镜全面探查腹腔,镜下直视分别于左右肋缘下3 cm处分别置入5 mm Trocar,分别放置腹腔镜器械,充分吸净食物残渣及渗液,探查穿孔位置、大小、范围、水肿程度,钳夹少许穿孔边缘组织,术中快速冰冻病理切片检查。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研究摘要] 目的对比分析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与开腹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手术效果。
方法10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中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50例,为腹腔镜组,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50例患者作为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及复发情况。
结果腹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短于开腹组(P 0.05),具有可比性。
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1.2 手术方法开腹组行传统开腹手术。
患者取平卧位,取上腹正中切口,沿胃十二指肠纵轴,用1号或4号带针丝线作全层间断缝合,以距离穿孔边缘0.5 cm为宜。
将大网膜覆盖于穿孔部位,结扎缝线。
腹腔镜组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常规建立CO2气腹,压力12mm Hg以下,三孔法,依次插入10mm、5mm、5mm套管、腹腔镜,后二孔在腹腔镜引导下进行操作。
确诊患者为溃疡穿孔后,将穿孔部位暴露,使用8字缝合,并用大网膜覆盖包扎。
如穿孔灶超过1 cm可间断缝合2~3针,打结后线暂不剪除,将大网膜远端前叶距边缘4~5 cm处缝合固定并覆盖于修补口。
操作完成后撤出腹腔镜器械进行关腹。
两组术后予胃肠减压、制酸、抗感染、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常规治疗,恢复进食后给予质子泵抑制剂抑酸,根除幽门螺旋杆菌(Hp)治疗1~12个月。
1.3 观察指标①两组患者手术期间各项观察指标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
②两组患者术后当天、术后第1天、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
③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伤口裂开、术后出血、切口感染、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
④随访6~1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随访6个月、12个月溃疡复发情况。
1.4 疼痛评分[4]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 AS)法进行疼痛评分[5]。
用标有0~10的刻度尺评定:0表示不痛;6表示重度疼痛。
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6例临床疗效研究目的探讨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效果。
方法将我院2009年3月~2012年1月行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36例作为腹腔镜组进行研究,另选择同期行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的32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情况。
结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手术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两组患者术前均进行积极的术前准备,并签署手术治疗同意书。
开腹组采用气管插管全身麻醉,逐层进腹,直视下缝合穿孔,放置引流管后关腹。
腹腔镜组全麻,在脐下缘做一长约1 cm的弧形切口,穿刺气腹针,建立气腹拔除气腹针置入腹腔镜。
应用无损伤抓钳将胃向左下方轻轻牵拉寻找穿孔部位,发现穿孔后,沿胃或十二指肠纵轴,距穿孔边缘约0.5 cm用带线的“雪撬针”[2]在穿孔处上、中、下各缝1针,吸净腹腔内积液,进行腹腔冲洗,于腹腔内放置引流管。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χ2检验。
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其中腹腔镜组无中转开腹患者,两组患者手术观察指标比较腹腔镜组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术后出现切口感染、肺部感染、腹腔脓肿、粘连性肠梗阻等并发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上述手术观察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2.2 随访两组患者出院后均继续口服抗溃疡药物,并定期胃镜复查。
术后随访6~12个月,两组均未出现溃疡复发症状,胃镜提示溃疡已愈合。
腹腔镜手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临床疗效探讨【摘要】目的:探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腹腔镜手术效果。
方法:2010.9-2022.8,选取9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研究,对照组、观察组分别采用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治疗。
结果:观察组术后康复时间比对照组短(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P<0.05)。
结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可缩短患者的术后康复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概率,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传统手术;腹腔镜手术;术后康复时间;术后并发症率胃十二指肠是常见消化系统疾病,穿孔则是该病常见并发症,老年人是高发群体[1]。
伴随着人们饮食习惯、生活习惯的改变,消化系统发病率日益升高,患者逐步年轻化。
但在并发穿孔后,患者有很高概率会发生弥漫性腹膜炎,威胁患者生命。
为改善患者的生命健康,需积极鉴别诊断疾病,及时为患者提供有效治疗方案。
外科手术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有效方案,腹腔镜手术属于微创手术,近年来在临床广泛应用。
本文以2010.9-2022.8,收治的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94例为对象,探讨腹腔镜手术的效果,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2010.9-2022.8,选取94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进行研究,观察组(54例),对照组(40例)。
观察组:男50例、女4例,年龄8-89岁(49.70±19.71)岁,溃疡穿孔直径5.2-1.2mm(7.80±1.07)mm。
对照组:男32例、女8例,年龄10-91岁(53.98±19.63)岁,溃疡穿孔直径5.5-1.1mm (7.66±1.05)mm。
两组资料对比无差异(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开腹手术:麻醉成功后,患者平卧位,消毒,铺巾,取上腹部正中切口约10cm,依次切开皮肤、皮下组织等进入腹腔,洗手探查腹腔,探查穿孔部位后,以1号丝线全层缝合穿孔2-3针,网膜覆盖,冲洗腹腔,放置腹腔引流管,依次缝合切口,无菌辅料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