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波动学
- 格式:ppt
- 大小:466.50 KB
- 文档页数:24
大学物理波动的知识点总结一、波动的基本概念1.波动的定义波动是一种可以在介质中传播的能量或者信息的方式。
波动既可以是物质的波动,比如水波、声波等,也可以是场的波动,比如电磁波等。
根据波的传播方式和规律,波动可以分为机械波和电磁波。
2.波动的特点波动具有传播性、干涉性、衍射性和波粒二象性等特点。
波动的传播性表明波动能够沿着介质传播,干涉性指波动能够互相叠加,并产生干涉现象,衍射性说明波动能够弯曲传播并产生衍射现象,波粒二象性则是指波动既具有波动特征,也具有粒子特征。
3.波的基本要素波的基本要素包括振幅、频率、波长、波速等。
振幅是波动能量的大小,频率是波动的振动周期,波长是波动在空间中占据的长度,波速是波动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
二、波动方程1.一维波动方程一维波动方程描述了一维波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
一维波动方程的基本形式为:∂²u/∂t²=v²∂²u/∂x²其中u(x,t)表示波动的位移,v表示波速,t表示时间,x表示空间坐标。
2.二维波动方程二维波动方程描述了二维波动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化规律。
二维波动方程的基本形式为:∂²u/∂t²=v²(∂²u/∂x²+∂²u/∂y²)其中u(x,y,t)表示波动的位移,v表示波速,t表示时间,x和y表示空间坐标。
3.波动方程的解波动方程一般是偏微分方程,其解一般通过分离变量、叠加原理、傅里叶变换等方法求解。
对于特定的边界条件和初始条件,可以得到波动方程的具体解。
三、波动的性质1.反射和折射波动在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是波动的基本性质之一。
反射是波动从介质边界反射回来的现象,折射是波动通过介质界面时改变传播方向的现象。
2.干涉和衍射干涉是波动相遇并相互叠加的现象,衍射是波动通过小孔或者障碍物后产生的弯曲传播的现象。
干涉和衍射都是波动的波动性质。
波动学中的波的衍射与波的叠加知识点总结波动学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在其中,波的衍射与波的叠加是两个基本概念。
波的衍射是指波在遇到障碍物或开口时发生弯曲、扩散的现象,而波的叠加则是指两个或多个波在空间中相遇并叠加形成新的波的现象。
本文将对这两个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波的衍射1. 衍射现象波的衍射是互相干涉的结果,在遇到障碍物或开口时,波将弯曲、扩散并在障碍物后方形成特定的衍射图案。
衍射现象证明了波动的传播特性。
2. 衍射的条件波的衍射需要满足以下条件:a) 波长与障碍物(或开口)的大小相当,即波的大小与障碍物(或开口)的大小相比非常小。
b) 波遇到的障碍物(或开口)的边缘不光滑。
c) 波在障碍物(或开口)附近经过衍射后会扩散到整个区域。
3. 衍射公式衍射的数学描述可以通过衍射公式来完成,常见的衍射公式有菲涅尔衍射公式、夫琅禾费衍射公式等。
这些公式能够准确计算出衍射现象的衍射角、衍射图案等。
二、波的叠加1. 叠加原理波的叠加原理是指当两个或多个波在同一空间相遇时,它们会按照各自的振幅和相位相加形成一个新的波。
叠加可以是构造干涉现象和衍射现象的基础。
2. 干涉现象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在空间中相遇并干涉形成干涉图案的现象。
常见的干涉现象包括干涉条纹和干涉环。
干涉的结果可以是增强波的振幅,也可以是减弱甚至相互抵消。
3. 叠加的数学表达波的叠加可以通过波函数的相加来描述,根据波函数的性质,可以使用复数或矢量形式进行叠加计算。
叠加计算可以考虑波的振幅、相位和频率等因素。
三、波的衍射与波的叠加的关系波的衍射与波的叠加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影响。
1. 波的衍射可以看作波的叠加的结果,当波遇到障碍物或开口时,波的各个部分会发生干涉叠加形成特定的衍射图案。
2. 波的叠加可以导致干涉现象,当波的振幅和相位相加时,产生干涉效应,形成明暗相间的条纹或环。
综上所述,波动学中的波的衍射与波的叠加是两个重要的概念。
波的衍射是波遇到障碍物或开口时发生的弯曲、扩散现象,而波的叠加是两个或多个波在空间中相遇并按照振幅和相位相加形成新的波的现象。
波动力学原理波动力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涉及到波的传播和波的性质。
它是基于波的运动规律,旨在解释波的行为和相互作用。
本文将介绍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和相关概念,包括波动方程、波的传播和干涉等。
一、波动方程波动方程是描述波的传播规律的数学表达式。
在经典波动力学中,最常见的波动方程是一维波动方程,即描述沿一条直线传播的波的行为。
波动方程可以写作:∂²ψ/∂x² = (1/v²) ∂²ψ/∂t²其中,ψ表示波函数,x表示空间坐标,t表示时间坐标,v表示波速。
这个方程说明波函数对时间和空间的二阶导数之间有一定关系。
二、波的传播波动力学原理涉及波的传播行为。
波的传播的基本原理是波的振动在介质中的传递,如水波在水面传播、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等。
波动力学原理可以从经典的波动方程出发,进一步说明波的传播行为。
波动方程可以通过偏微分方程求解,得到波函数随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规律。
三、波的性质波动力学原理还涉及波的一些基本性质。
其中,波长、频率和振幅是波的重要参数。
波长(λ)表示波的一个完整波动所占据的空间距离。
频率(f)表示单位时间内波动的周期数。
振幅(A)表示波的最大偏离程度。
此外,波动力学还涉及波的干涉和衍射等现象。
干涉是指两个或多个波相遇时相互叠加形成的干涉图样。
衍射是指波穿过一个孔或绕过一个障碍物后发生的弯曲现象。
四、光波和声波光波和声波是波动力学研究的两个主要类型波动。
光波是电磁波的一种,传播速度非常快。
声波是机械波的一种,传播速度相对较慢。
光波在现代科技中有广泛的应用,例如光学通信、激光技术等。
声波在日常生活中也是非常常见的,如声音的传播、音乐的演奏等。
五、量子力学中的波动力学除了经典波动力学,量子力学中也存在波动力学的概念。
量子力学中的波动性体现在粒子的行为上,可以通过波函数来描述。
波动力学的量子化理论由德布罗意提出,并得到了实验的验证。
它说明微观粒子在运动时具有波动性质,并表现为波动方程的解。
跟我学波动19---股价波动判断与策略规划(2011-08-15 17:54:59)因前面很长时间都在搞公司的筹备以及外面的演讲事务,所以,很长时间一直无法正常更新。
这种情况估计今后会持续了,第一、公司是个大事,等了很多年,就是等一个关键的低风险节点,能解决一部分人的需求,同时也解决一部分人的就业,所以,是件重要的事;第二、未来公司涉及到二级市场的操作如果多了,很多时间会被占用,很多话不能随便说。
第三、希望打造一个高效的团队,这是一直以来的意愿。
世界是年轻人的,我们老点的人,应该让自己的理想,在年轻一代人身上实现。
前面18讲,已经将很多东西讲过了。
但是,有人还啃不透,这没办法了,可能需要很多时间去悟吧,没有个七年,想一步就达到融会贯通是很难的。
而我所说的,已经是精华了,明白人自然会明白,不明白的怎么说也明白不了。
后面的内容,我想还是多从实例讲吧,那样会令人有更深刻的理解。
今年3月27,我在淘股吧用浑不吝之名发了一篇叫《波动看个股之一---桂柳工》到目前为止,是已经完全实际了行文时的预期,在当时看似绝无可能的情况下,股价居然就是达到了跌破28元的预期。
其实,波动的功用,并不是让你用来预测的,而是让人进行策略规划的,尽管它有很强的预测功能,但本质上讲,还是在用波动思维指导交易层面的策略规则。
所以,怎么看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么防范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怎么通过波动实现操作预期。
昨天有人在我博文下评论留言,问太原重工这个股怎么看,我觉得好像又回到当时别人问桂柳工能不能买时的情况,几乎是一致的。
这个问题有点严重,让我不得不将太原重工这个股拿出来讲讲。
按正常的资讯所传递的信息,我们知道在市场经过一轮下跌之后,太原重工这样的股似乎已经变得便宜了起来,绩优蓝筹、低市盈、低价,一切看起来都那么美好。
但是,我们稍加注意一下就可以发现,今年第一季度的每股经营现金流首次变为负值,十送四转增六派0.5后,基金的持仓家数降为两家,持仓占总股本也下降到1%。
波动学中的波长与频率知识点总结波动学是物理学中研究波的性质和传播规律的学科。
波长和频率是波动学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对于理解波动现象和解决相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波动学中的波长与频率进行知识点总结,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两个概念。
一、波长的定义与性质波长是波动学中用来描述波的一个基本物理量,通常用λ表示,单位是米(m)。
波长的定义是指在波的传播过程中,从一个点到相邻点(即相邻波峰或波谷)之间的距离。
例如,对于一条直线上的波,波长就是两个相邻峰或相邻谷之间的距离。
波长具有以下性质:1. 波长与频率之间有确定的关系,即波长越短,频率越高;波长越长,频率越低。
这是波动学中的著名公式:速度等于波长乘以频率(v = λf)所反映的。
2. 波长与波的速度直接相关。
对于同一种介质中传播的波,其速度是不变的,而波长与频率成反比,因此波长和频率之间具有反比关系。
3. 不同波的波长可以差别很大,波长可以从纳米级别(如X射线)到千米级别(如射电波)不等。
二、频率的定义与计算方法频率是描述波动学中波的一个重要参数,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
频率的定义是指波的传播过程中,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个固定点的波峰/波谷的个数。
例如,如果在1秒钟内通过一个固定点的波峰/波谷的个数为10个,则频率为10 Hz。
频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1. 如果已知波动的周期T,频率可以通过公式f = 1/T来计算。
周期是指波动中一个完整的波动过程所需要的时间。
频率和周期成反比,即频率越高,周期越短。
2. 如果已知波速v和波长λ,频率可以通过公式f = v/λ来计算。
这个公式利用了波动学中的波速等于波长乘以频率的关系。
三、波长与频率的应用波长和频率是波动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广泛应用于不同领域。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应用:1. 无线通信:在无线通信中,不同的波段(如射频、微波、毫米波等)对应着不同的频率和波长。
理解波长和频率的关系可以帮助我们选择合适的频段进行通信。
请根据以下内容:
起源:
光的波动学说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687年自然哲学家伽利略的《牛顿力学第二法则》。
伽利略认为,光是一种从星体向地球传播的粒子。
18世纪:
在18世纪,波动学说的发展受到了哥白尼和伽利略的影响。
哥白尼认为,光是一种不可见的普遍存在的物质,这种物质被称为“空气”或“光”。
伽利略认为,光是一种从星体向地球传播的粒子。
19世纪:
19世纪,波动学说又受到了爱迪生和麦克斯韦的影响。
爱迪生发现了电光效应,并发展出了现代光学。
麦克斯韦则建立了现代电磁学,他认为电磁波是由电荷产生的波动。
20世纪:
在20世纪,光的波动学说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波动观念被用来解释光的各种现象,并且为光的相关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如光学、电磁学和量子力学。
量子力学中的波动力学量子力学是描述微观世界中的物理现象的理论体系,它提供了一个非常奇特而令人难以理解的框架,其中之一便是波动力学。
在量子力学中,波动力学描述了粒子的波动性质,解释了为何在某些实验条件下,微观粒子表现出与我们熟悉的经典物理学完全不同的行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波动力学的基本原理。
量子力学告诉我们,微观粒子(比如电子、光子等)不仅具有粒子的特性,同时也具有波动的特性。
这意味着它们具有一定的波长和频率,且可以通过干涉和衍射等现象进行相互作用。
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波函数,它是用来描述粒子状态的数学函数。
对于一个单个粒子,它的波函数通常用ψ表示。
波函数包含了有关粒子位置、动量、能量等信息,通过运算符的作用可以获得与这些物理量相关的数值。
波函数的模的平方在某个位置上的值,描述了找到该粒子的概率分布。
波动力学通过波函数的演化来描述粒子的运动。
在给定某个时刻的波函数后,我们可以使用薛定谔方程来推导出波函数在未来时刻的演化。
这个演化过程通常被称为时间发展。
与经典物理学不同的是,波函数的时间发展是借助于概率幅来进行的。
概率幅给出了从一个状态过渡到另一个状态的概率振幅。
它的计算需要考虑到所有可能的路径,并以量子干涉的方式进行叠加。
这便是著名的双缝实验中,粒子可以通过多个路径同时到达屏幕的原因。
波动力学还引入了一个概念,即能级和波函数的量子化。
根据波函数的特性,粒子只能处于特定的能级上,而不能连续地具有任意能量。
这种能级的离散性与波的驻波现象相似,不同的是,能级间的跃迁需要考虑到量子条件。
在波动力学的框架下,我们可以解释许多微观粒子行为中的奇特现象。
例如,量子隧穿现象,即粒子能够以超出其经典能量范围的概率穿过势垒。
这种现象在电子显微镜中得到了验证,为我们观察到原子尺度的物体提供了重要工具。
另一个例子是量子纠缠现象,即两个或多个微观粒子之间存在强烈的关联。
当我们对一个纠缠态进行测量后,无论纠缠粒子之间的距离有多远,它们的状态会瞬间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