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金融专业一体化教学体系构建思考
- 格式:pdf
- 大小:214.41 KB
- 文档页数:2
新形势下中职金融事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随着金融行业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金融专业课程的设置也需要与时俱进。
尤其是在新的形势下,中职金融事务专业课程设置更需要思考和调整。
本文将从当前形势出发,探讨中职金融事务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
一、当前形势下金融行业的发展特点1. 金融科技的兴起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金融科技在金融行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金融科技改变了传统金融行业的业务模式和方式,使得金融行业越来越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
金融从业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更新金融科技知识,适应金融科技的发展。
2. 金融市场的国际化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推进,金融市场的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
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对金融从业人员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能力。
3. 风险管理的重要性金融市场的风险随着金融创新和全球化的发展越来越复杂和多样化。
风险管理已成为金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重要素质。
金融从业人员需要系统学习和掌握风险管理知识和技能。
1. 增加金融科技相关课程针对当前金融科技的发展特点,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可以增设金融科技相关课程,包括金融信息系统、区块链技术、人工智能在金融领域的应用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对于金融科技的理解和应用能力,为其未来进入金融行业打下扎实的基础。
2. 强化国际金融课程设置在金融市场国际化的背景下,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可以增设国际金融相关课程,包括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法规、国际结算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国际化视野和国际金融业务操作能力,增强其适应国际金融市场的能力。
3. 加强风险管理课程安排在风险管理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中职金融事务专业可以加强风险管理相关课程的设置,包括金融风险管理、信用风险管理、市场风险管理等内容。
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和应对各类金融风险的能力,为其未来从事金融行业提供全面的保障。
4.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除了增设新的课程之外,中职金融事务专业还可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供更多的实际操作机会。
OBE理念下关于高职院校“金课”建设思路的探讨1. 引言1.1 背景介绍近年来,高职院校教育逐渐受到社会的关注,如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成为了教育行业的重要课题。
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需求,因此有必要引入更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方法。
面对这一挑战,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理念应运而生。
OBE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设定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评价标准来指导教学实践。
在高职院校中引入OBE理念,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而“金课”建设作为OBE理念的具体实践,是为了打造高质量课程,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素质提升和就业能力提升。
因此,探讨在OBE理念下如何构建高职院校“金课”,对于推动高职教育的变革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探讨OBE理念下关于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思路。
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基地,教学质量和水平直接关系到培养质量和人才需求的匹配度。
通过引入OBE理念,结合“金课”建设,可以进一步提升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和专业能力的培养。
在具体研究目的方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分析高职院校目前教学的现状,包括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为后续“金课”建设提供依据和方向。
探讨OBE理念在高职院校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优势和特点,为“金课”建设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指导。
探讨“金课”建设的意义,归纳其对高职院校教育教学的影响和作用,明确其目的和重要性。
从“金课”建设的内容和实施策略两个方面,具体探讨如何在高职院校中进行“金课”建设,实现教学目标和效果的最大化。
通过以上研究,进一步探讨“金课”建设的推进路径和未来发展方向,为高职院校的教学改革和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高职院校教学现状分析目前,高职院校教学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传统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教师主导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互动和实践环节。
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提出要深入、全面地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1]。
2022年5月1日,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提出要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通过产教融合、校企联合培养的人才不仅有技术特长,还要具备敬业精神。
因此,建设政行企校多元协同的职业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确立职业素养和思政素养育人目标,重视人才的创新创业能力,对职业教育不断得到赋能与强化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同时有助于构建多方协同育人的思政体系,促进协作创新,为国家培养更高质量的职业技能人才。
本文立足创新课程思政实践育人机制,探索互联网+行业趋势下如何培养财经类专业复合型技能人才。
一、课程思政概述关于课程思政的定义,李慧玲、孟亚等指出课程思政可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课程思政是指高校通过专业课程体系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狭义的课程思政是指高校在大思政课程之外的课程教学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2]。
郑佳然认为课程思政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也就是说课程体系中所有课程都包含课程思政建设内容,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教学目标保持一致[3]。
邱伟光指出,与大思政课程不同,课程思政有自身特殊的价值范畴,专业课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融入的道德因素、人文素养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因素,能在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4]。
在课程思政的生成路径研究方面,孙杰认为要“建立协同育人工作理念,打造协同育人工作主体,构建协同育人工作机制”,提出从政策导向、制度建设、机制保障等方面全力推进课程思政建设,具体落实到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上,要确保课程思政的实施就要打造德技兼修的专业课程体系平台[5]。
高国希等认为在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在育人中的主渠道、主阵地地位[6]。
课堂教学是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环节,是在顶层设计之后,具体实施的关键步骤。
教师结合学生的专业、学习情况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思政元素,通过适合的教学方法,从细节设计,让学生学习体验,并且领悟其中的精髓,是课程思政取得效果的关键。
第1篇一、引言金融专业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实践教学在培养金融人才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为了提高金融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具备综合素质的应用型人才,本文将探讨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二、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基本框架1. 实践教学目标(1)提高学生的金融理论素养,使学生掌握金融基本理论和分析方法。
(2)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具备金融业务操作、金融产品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方面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金融理论课程:包括金融学、金融统计学、金融经济学、金融衍生品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金融理论素养。
(2)金融实务课程:包括金融市场、金融工具、金融产品设计、金融风险管理等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金融综合实验课程:包括金融综合实验、金融创新实验、金融风险管理实验等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3. 实践教学环节(1)课堂实践教学:通过案例分析、模拟实验、小组讨论等形式,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2)校内实践教学:包括金融实验室、金融模拟交易室等,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平台。
(3)校外实践教学:包括实习、产学研合作、社会实践活动等,让学生了解金融行业现状,提高实践能力。
4. 实践教学评价体系(1)过程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出勤、课堂表现、实验报告、实习报告等。
(2)结果评价:对学生在实践教学中的成果进行评价,包括金融产品设计、金融风险管理方案等。
三、金融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1. 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1)聘请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金融专家、学者担任实践教学课程教师。
(2)组织教师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和培训,提高实践教学能力。
2. 优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1)根据金融行业发展需求,调整实践教学课程内容,增加实践性强的课程。
(2)加强实践教学课程与理论课程的衔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金专、金课、金师、金地、金教材建设思路一、金专建设思路在教育领域,金专指的是金融专业。
金融专业作为当今社会中备受瞩目的专业之一,其专业教育的建设至关重要。
在金专建设中,应注重以下几点:1. 课程设置的多元化金融专业的课程设置应该涵盖金融学、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等多个学科领域,使学生能够全面理解金融市场的运作和相关知识。
2. 实践教学的重视金融专业要注重实践教学,可以通过开设模拟交易课程、参与金融实习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并应用所学知识。
3. 与实际行业的对接金融专业的教育应该与实际金融行业对接,邀请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做客座讲师,组织校企合作项目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金融行业的实际情况。
二、金课建设思路金课指的是金融专业的课程。
金课建设要注重以下几点:1. 突出专业特色金融专业的课程要突出其专业特色,在课程设置上要贴近金融实际,为学生提供专业知识和技能。
2. 引入前沿内容金融行业的发展日新月异,金课建设中需要引入前沿内容,让学生了解最新的金融理论和实践。
3. 提高教学质量金课建设要注重提高教学质量,可以引进优秀的教材、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经验、加强师资建设等方式来提升教学水平。
三、金师建设思路金师指的是金融专业的师资队伍。
为了保障金融专业的教育质量,金师建设尤为重要:1. 增加金融实践经验金融专业的教师应该具备丰富的金融实践经验,可以是曾在金融机构工作过的从业人员,或是有过实战经验的学者。
2. 强化教学能力培养金师建设要注重培养教师的教学能力,可以通过教学研讨会、外出进修、教学竞赛等方式来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 鼓励学术研究金融专业的教师应该积极参与学术研究,不断提升自身的学术造诣,并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应用到教学实践中。
四、金地建设思路金地是指金融专业的教学环境。
为了打造良好的金融教学环境,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设:1. 提供良好的学习设施金融专业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设施支持,包括金融实验室、图书馆、数据分析室等,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高职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研究摘要:金融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因而实践教学是金融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作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与体会,提出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并加以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高职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随着现代经济的持续发展,金融业的支持与引导作用日益凸显。
金融业的发展离不开高素质金融人才的培养。
目前,金融业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的态势。
金融业不仅需要具备丰富理论知识的高等专业人才,更需要具备实践技能的广大应用型人才。
因此,金融专业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认清自己的比较优势和劣势,构建科学的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更好地突出实践教学环节,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工学融通——厚基础、重实践,更好地适应高职教育定位的需求。
一、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内涵所谓一体化实践教学,就是以工作实际需求为导向,将实践教学环节与具体岗位工作作为一个整体来考虑达到工学融通,并且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融会贯通,使二者紧密配合,共同实现对学生整体培养的目标。
金融专业的一体化实践教学,即结合金融专业的特点,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系统看待,在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课程中都积极推行实践教学,并保持相互的衔接关联性,统筹安排,将各课程、各环节的实践作为大系统中的子系统综合考虑。
二、金融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的必要性(一)一体化实践教学是金融专业性质的必然要求金融学专业本身是理论性和应用型都很强的一门应用经济学学科,金融专业比其他社会学科具有更强的社会实践性,因而金融专业的学生应具备较强的金融实践运作技能以满足金融实际工作的需求。
金融一体化实践教学,尤其是校内金融模拟实训室的运用,通过模拟具体的实际业务,引导学生进行主动实践,真正掌握金融专业各学科的知识。
(二)一体化实践教学是解决现代金融行业就业供需矛盾的最佳途径现代金融业的飞速发展日益呈现全球化、自由化与信息化的特征,这些特征对现代金融专业的实践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关于金融学科(专业)建设几个问题的思考摘要:本文从以下几方面强化我国金融学科建设:明确金融人才培养目标,构建创新的金融课程体系,强化本科教学的“厚基础”和“宽口径”,加强微观金融类课程建设,注重金融学课程与其他相关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革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关键词:金融学科;金融学;货币银行学:学科建设现代金融学科理论探索之深、内容更新之速、交叉边缘学科发展之快是其他学科难以比拟的,深入研究和比较分析中外金融学科的内涵及其走势,加快我国金融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是当务之急。
一、金融学科的发展演进1.西方金融学科的发展历程金融学科的演进是金融业发展变化的产物。
金融学科最初研究的重点是货币问题如早期的货币数量论,随着银行业的迅速发展,研究的重点转向信用和银行。
20世纪30年代凯恩斯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问世,金融学科以此为基础,建立起宏观的货币经济学理论体系。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直接融资和新的金融机构迅猛发展,微观金融理论开始出现,马柯维兹、托宾等提出量化的资产选择理论和模型即为发端。
20世纪60、70年代,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速发展和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频繁,浮动汇率制的实行和发展中国家在货币金融领域地位的突显,金融学科研究的重点转向了资本市场、金融经济学领域,同时开始关注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以来,金融创新和表外业务迅速增长,金融风险日益加剧,有关公司财务运营、衍生金融商品定价、风险量度与预测、金融规避与监管等问题成为研究的重点。
当今,随着信息科学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金融等一系列新课题成为金融学科研究的重点。
近年来,研究金融问题的蒙代尔、托宾、基德兰德特等经济学家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说明金融学已经进入了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金融学科建设方兴未艾。
2.我国金融学科的发展变化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取向确立后,金融业地位日益突出,金融学科的研究空前繁荣。
其主要表现:一是金融学科建设的学会发展及其交流活动频繁;二是学科下各层次培养规格的教材、工具书和学科研究专著层出不穷;三是各大专院校纷纷设立金融专业或开设金融课目,金融人才供需两旺。
高职“一体化教学”改革中的思考摘要: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技术型人才,电子类专业的一体化教学改革应从改什么入手,建立一个立足于专科层次人才培养要求和体现高职办学特色的一体化教学体系。
该体系要从课程体系改革、单门课程改革、教师学生的角色定位及评价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
关键词:课程体系改革项目化的单门课程改革教师学生角色定位评价体系改革这几年,我校对电子类专业的课程实施了一体化教学改革。
教学改革以来,作为教学改革一线教师,将自己在改革中的零碎想法整理出来,从课程体系改革、以项目驱动的单门课的改革、教师和学生在教改中角色的定位及评价体系改革这几方面来谈谈在教学改革中的体会。
1 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目前高职学院诸多专业的课程体系是本科“学科体系”的压缩版,偏重理论教学,与专业生产现场严重脱节,无法满足培养技术应用人才的要求。
我校在改革中主要采用了“两条线”的课改理念来解决按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建立行动型知识体系。
这“两条线”是主线遵循“能力发展逻辑”,辅线遵循“知识发展逻辑”,即以工作过程为逻辑主线,以工作任务为中心,让学生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建构知识。
在具体课程改革中主要分两中课程:一是按知识发展逻辑组织的课程,主要是实施普通课程改革,包括职业核心能力课程(大致相当于原来的公共课)和部分行业通用能力课程;二是按能力发展逻辑组织的课程,主要是实施职业课程改革,包括岗位特定能力课程和部分行业通用能力课程。
这样,原有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将会被解构,按照工作体系的要求重新建构课程,工作体系辐射不到、而学生又必须在高职教育中完成的教学内容,就是高职普通课程生存和发展的空间。
在改革中,主要采用了姜大源教授的“工作过程导向”理论来指导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1]。
我校的应用电子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就是基于工作过程,以项目为导向,以产品或任务为载体来建立的。
通过调研该专业的职业岗位,了解了职业范围和典型的工作岗位,分析了各岗位应具备的职业能力,确定了课程开发体系。
OBE理念下关于高职院校“金课”建设思路的探讨1. 引言1.1 1. 简介OBE理念和高职院校金课建设OBE(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基于结果的教育理念,强调学生的学习结果和终身学习能力培养。
在这一理念下,高职院校金课建设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一环。
所谓金课,即优质课程,旨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高职院校金课建设不仅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挑战,更是为了适应社会发展和人才培养需求的变化而进行的探索和实践。
通过金课建设,高职院校可以更好地适应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本文将从了解OBE理念和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背景和意义入手,探讨金课建设的目标与原则,具体内容和方法,以及评估体系。
通过对金课建设的深入研究和分析,旨在揭示金课建设对高职院校发展的重要性,并提出指导金课建设的思路和方法,展望未来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发展方向。
1.22. 本文意义和目的本文的意义在于探讨基于OBE理念下,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思路和方法,以指导高职院校更好地发展其金课课程。
通过对OBE理念的了解和高职院校金课建设背景意义的分析,可以更好地把握金课建设的目标与原则,进而确定具体的建设内容和方法,并建立相应的评估体系。
这对于高职院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提升教学质量和学生成就,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就业竞争力。
本文的目的在于通过对高职院校金课建设的全面探讨,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促进金课建设的健康发展,为引领高职教育改革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2. 正文2.1 1. 了解OBE理念OBE全称Outcome-Based Education,即以结果为导向的教育。
它强调学习者的学习成果或综合能力,而不仅仅是传统教育中的知识掌握。
OBE理念要求教育者明确学习目标,设计相应的学习活动和评估方式,最终达到确保学生真正掌握知识和能力的目的。
OBE理念的核心是“结果为导向”,即教育的目标和评价应该基于学生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