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分级阅读活动《会走路的树》案例分析反思
- 格式:doc
- 大小:52.50 KB
- 文档页数:4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篇一: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范文《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
它讲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谊。
这是个极有情趣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文字背后都能读出各种有味、生动的画面。
正好我中心校要验收教师对24字模式的进展情况,因此我选择我的小孩们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我的总体设计贯穿一个读,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通过那个故事读出两个小动物之间纯洁、美好的友谊。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情境:现在老师差不多变成了魔术师,请大伙儿闭上眼睛,一起和老师讲我变变变,明白你现在变成什么了吗?同学们有的讲变成了美丽的小树,有的讲变成了小驯鹿,有的讲变成了小驯鹿的爸爸。
抓住那个挈机我让他们读课文1至4段,如此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小动物的距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走入了情境。
我让学生一边读着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这句话,一边质疑,学生带着疑咨询,提出咨询题:小树如何会走来走去?小树如何是金色的?小树如何不长树叶?勾起了学生的好奇之情,同时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小鸟的身上,小鸟如今对看到的一切就是如此的好奇,从而带着自己的亲躯体验朗读好小鸟的咨询话,读出好奇的语气,从而有助于激发他们探究的欲望。
又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驯鹿亲小孩与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兴奋,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叫、兴奋、来体会、朗读之外,我还抽出几分钟时刻让学生演一演,小孩们的想象力真是另人难以置信,他们不仅加上了自己的动作,还把文中的话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感受到小鹿认出小鸟时的惊喜、快乐与兴奋。
这节课中,我还安排了好几处讲话训练,如小树带着小鸟来到------,看到------ 。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讲一讲,来感受小树和小鸟之间相处得十分欢乐、融洽。
从而读出这种感受。
课文最后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引导学生想象他门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学生续编下去。
不仅在如此的讲话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提升。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
《会走路的树》是一本非常有教育意义的童书,它讲述了一棵树的成长历程和它对环
境变化的适应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这本书带给孩子们许多启发和反思。
首先,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我们可以让孩子们深入思考树木的生长过程,了解树木
是如何成长的,包括植物的营养吸收、光合作用等。
这样,孩子们可以学到科学知识,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
其次,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们思考树木的适应能力。
故事中的树木可以在不同环境中生长,从而让孩子们了解到植物是如何适应不同环境的。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引导
孩子们思考人们在面对困难和变化时如何找到适应的方法和策略。
此外,这个故事还能引发孩子们对环境保护的思考。
故事中的树木虽然能够适应环境
变化,但也需要人们的呵护和保护。
我们可以通过这个故事告诉孩子们,要珍惜大自
然的资源,保护环境,让植物和动物有更好的生存条件。
在教学中,我们也可以利用这本书进行多样化的教学活动。
比如,组织孩子们进行植
树活动,让他们亲身感受植物的成长过程。
还可以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表
达对植物的理解和感悟。
总之,《会走路的树》这本书给我们提供了很多教育启示和反思。
我们可以通过讲述
这个故事,引导孩子们对植物、环境和自然界有更深入的思考,培养他们的爱护环境
的意识和责任感。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活动,让孩子们从中获得更
多的乐趣和收获。
---------------------------------------------------------------最新资料推荐------------------------------------------------------ 《会走路的树》幼儿园大班阅读活动设计及反思《会走路的树》幼儿园大班阅读活动设计及反思《会走路的树》幼儿园大班阅读活动设计及反思活动名称:《会走路的树》大班阅读活动执教教师:吉安市吉州区保育院吴莹实施日期:2019 年 2 月 22 日3 月 2 日活动背景:1. 活动前幼儿的经验准备:公园寻树 2. 班上的相关条件:大班阅读活动,在班上的图书区放置了该读本,室外的开放式亲子阅览区也放置了与之相关的幼儿读物。
3. 活动后续:带幼儿去寻找木制品。
幼儿绘画《梦想》,用如果能,那该有多好啊!宣句式说一句话。
将绘画作册品张贴在楼道墙面,活动结砧束后带幼儿观看,讲述。
活蔗动设计理念:整个活动悄的设计,我紧紧围绕着梦镑想展开,正如解读中讲到就梦想总有一天会开花,邪梦想,你有,我有,我希望寇我们的孩子也有!书中茂狐茂的一句作为一棵树,艳我们的生命已经结束了,但号是作为木材,我们的生命才径刚刚开始。
这一画龙点睛腊之笔让我决定带着我的孩子择们一起去探寻1 / 5这本书的奥秘骏。
在前期活动准备中,我带请孩子们到公园寻树,孩子们怔快乐的与树拥抱,与树对话肘。
在第一次理解性活动中,栗孩子们对书的名字产生了极带大的好奇:树怎么会走路谁呢?通过师生共读和幼儿互自主阅读之后,让幼儿感受陈到茂茂最终实现愿望的喜悦赛以及明白只要有梦想,像茂伦茂一样不害怕,不放弃,梦鸿想终究会实现!活动目标:新能独立翻阅图画书,点认对拦应的字。
能根据画面内永容和教师共同讲述故事,能拆清晰、正确、完整地表达句佛子。
了解故事的主要角色和梗情节发展。
3.能向同伴表寒达自己的愿望。
活动准备:巫前期准备:带幼儿到公园寻袁树电子书幼儿人手一本图画捻书活动过程:一.导读瓦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听淫故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殿来了一个非常好听的故事,蘑故事的名字叫会走路的树之。
优选《会走路的树》教后反省《会走路的树》教后反省第一篇《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爽优美的童话故事,表达了小鸟和驯鹿一家单纯的友谊,颂扬了自然界的和睦美好。
课文语言浅易流利,生动开朗,有情风趣。
在整个阅读教课中读属于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充足地读,才能让学生从中整体感知,从中有所感悟,从中培育语感,从中遇到感情的熏陶。
所以在第二课时的教课中,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诵训练,让学生在轻松的讲堂气氛中学习优美的语言文字。
在学习第一部分时,让学生经过领会,找重点词语朗诵,学生经过读好“好一会儿、每日、很多、风趣”等词领会出小树对小鸟的热忱关怀,他们相处时的快乐与友善。
又如,在学第二部分感觉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时的欣喜与激动,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叫、激动、几个叹息号”来领会,指导学生朗诵,也使学生学会对标点符号的读、悟。
备课时我感觉本课教课总显得循规蹈矩,品淡无味,没有一根能引人入境的线索牵引全文,后经同年级老师的指点,把已储藏在设计中的小鸟与驯鹿相遇时的一见如故,认识时的如影随行,分别时的恋恋不舍及小鸟与小驯鹿重逢时非常激动的感情线索经过送词的方式进行提炼,层层深入,以领会小鸟与驯鹿一家的单纯友谊,在此基础上读好小鸟与老驯鹿何小驯鹿之间的对话,培育语感,内化语言。
教课中我还试着依据低年级学生模拟能力强,想象丰富的特色,设计了“小鸟随着小树去了 ( ),看到了 ( );去了 ( ),看到了 ( );还去了 ( ),看到了( )。
”这一说话训练,扎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教课中不足也是不言而喻的,试教时导入过于繁索,花时过多,与后文又有所重复。
问题预设时因为总担忧预设过多而显拘束,所以又过于广泛,当学生一时达不到重点时,在指引方面便急于求成,教学中描绘语言显得欠规范。
因为备课时对学生一头估计不够充足,说话训练的层次性掌握不是最到位,所以正式上课时这一环节中学生的回答显得有点力所不及,我也指引得不够到位,在讲堂教课这片园地里,此后还要向同行多多请教可贵的经验。
大班分级阅读活动会走路的树教案反思一、活动背景《会走路的树》是大班早期分级阅读绘本中的一个内容,主要角色是一棵枝叶茂密的大树--茂茂,竟然幻想着有一天能自由拘束地处处行走!图书画面清楚、情节简洁易懂,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能够关注到绘本的主要内容,比方说:人物、主要大事、缘由、结果;但如何引导才能让幼儿精确地把握它所要传达的信息,特殊是茂茂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所表达出的心理过程及付诸于行动信息,如何在绘本阅读中培育幼儿的阅读力量、表达力量是设计本次活动的主要意图。
因此目标定为:1、引导幼儿认真有序阅读绘本,了解故事角色人物所想所说所作,知道只要努力,幻想总有一天会开花。
2、能大胆地阅读想象、清晰地表达茂茂和兔子、伐木工人间的对话与心理活动,体验故事的奇怪与好玩,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重点:能清晰地将绘本内容表达得完整、生动。
难点:引导幼儿关注、精确把握画面供应的信息,自主地阅读。
二、课堂片段及反思:片段一:争论名字,引题激趣1.师:今日,:今日教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书--《会走路的树》,(出示题目)你听到这个故事名字有什么想法?幼儿1:感到很惊奇,树怎么会走路;幼儿2:感觉很可笑,树不行能走路(评:从封面导入,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并设置疑问引导幼儿猜想,激活幼儿想看图书的欲望。
)2.师叙述2--5页。
争论:里面的仆人公是一棵叫做茂茂的大树。
(学习词:茂密)它有一个惊奇的想法是什么呢?茂茂会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呢?幼儿1:可以给它安装两个轮子;幼儿2:可以把它放在汽车上,带着它跑(评:通过提问叙述,引导幼儿认真观看画面,提高幼儿对画面细节的关注、故事内容的感受和理解。
)效果分析: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兴趣会激发幼儿积极地进展观看、分析和探究的活动,从而促使阅读活动进展究竟,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阅读力量的提高。
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度,既有赖于幼儿的兴趣,还有赖于幼儿自身的体验和学问阅历。
由于幼儿有了充分的感受与体验,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师幼之间才会产生有效互动。
《会走路的树》教学案例(通用13篇)《会走路的树》篇1师:春天的早上,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
这棵小树其实就是?生:驯鹿。
师:是啊,一头美丽的驯鹿。
当小鸟看见这棵金色的小树的时候,它是怎么说的呢?生:小鸟看见了,好奇地问:“你能让我到你身上坐一坐吗?”师:小鸟问这句话的时候,感到怎么样?生:感到很好奇。
师:请小朋友们带着好奇的口气来读读这句话。
正在其他小朋友准备读句子的时候,有一个学生举手要求发言。
生:老师,我可以不看书……(由于紧张说不出话了)师:是不看书就可以读这句话吗?慢慢说,别急。
生:我不看书可以知道,小鸟这时候有点害怕。
师:为什么呀?生:因为小鸟从来都没有看见金色的小树,不知道会不会伤害它。
师:你说的真好啊!生:我觉得小鸟有点害怕,又不害怕。
(众生哄笑)师:怎么会有点害怕,又有点不害怕啊?生:小鸟没有看见过金色的小树,所以有点害怕。
小鸟想到小树上坐一坐,所以有点不害怕。
师:原来是这样啊,你想的真不错。
生:老师,我知道小鸟很想到小树上坐一坐,因为小鸟从来都没有坐过金色的小树。
师:你们说的真好啊,那么现在就请小朋友一起来读好这句话吧。
生齐读句子。
评析:这是我听的二年级一节语文课中的一小段,我为二年级的小朋友对课文有自己的理解,并且较好的进行表达感到骄傲。
尽管年纪还小,阅读能力还浅,语文能力还薄弱,但是他们已经有了这么多的感悟与体会,真是了不起。
我们常说:“一千个读者便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每个人阅读的感受不尽相同,同样“好奇”一个词语,有些同学仅仅感受到小鸟感到奇怪,有的同学能够感受到害怕,有的感受的有点害怕又有点不害怕,还有的感受到了小鸟对坐上小树的渴望与期盼。
而学生之所以向我们展示出这么精彩的回答,离不开执教教师的宽容与鼓励。
当第一个学生由于紧张而导致回答出现问题,说话颠来倒去,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个时候,教师没有简单地让这个学生坐下,也没有硬把学生往备课思路上拉,而给予了鼓励。
正是由于有了教师这个举动,才有了课堂上生成的精彩!《会走路的树》教学案例篇2小鸟到公驯鹿家了,看见一扇门,上面挂着一张纸:森林镇森林村22号驯鹿家。
《会走路的树》教后反思教师时常进行教学反思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下面是关于《会走路的树》教后反思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果园机器人》是一篇略读课文,内容简单,富有趣味。
下面是有关《果园机器人》的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篇一:《会走路的树》教后反思《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驯鹿一家纯真的友情,歌颂了自然界的和谐美好。
课文语言浅显流畅,生动活泼,有情有趣。
在整个阅读教学中读属于一个重要环节,只有充分地读,才能让学生从中整体感知,从中有所感悟,从中培养语感,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因此在第二课时的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训练,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习优美的语言文字。
在学习第一部分时,让学生通过体会,找重点词语朗读,学生通过读好“好一会儿、天天、许多、有趣”等词体会出小树对小鸟的热情关心,他们相处时的快乐与友好。
又如,在学第二部分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叫、激动、几个感叹号”来体会,指导学生朗读,也使学生学会对标点符号的读、悟。
备课时我觉得本课教学总显得按部就班,品淡无味,没有一根能引人入境的线索牵引全文,后经同年级老师的指点,把已蕴藏在设计中的小鸟与驯鹿相遇时的一见如故,相识时的形影不离,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及小鸟与小驯鹿重逢时无比激动的感情线索通过送词的方式进行提炼,层层深入,以体会小鸟与驯鹿一家的纯真友谊,在此基础上读好小鸟与老驯鹿何小驯鹿之间的对话,培养语感,内化语言。
教学中我还试着根据低年级学生模仿能力强,想象丰富的特点,设计了“小鸟跟着小树去了(),看到了();去了(),看到了();还去了(),看到了()。
”这一说话训练,扎实学生的语文基础。
正像杨主任说的那样:如果在充分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要求学生模仿老师的第一部分板书,用相似的有关文字和线条表明飞机夜飞的道理,放手让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部分板书。
(略)整个板书,是师生共同完成的。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下面是为大家收集的《会走路的树》教学单反思范文,仅供参考!篇一:《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范文《会走路的树》一课第二课时的教学重点是: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小鸟和驯鹿之间纯真的友谊,从而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2、理解“大概、激动、有趣”等词语的意思;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传统的阅读教学由教师的权威主宰课堂,以情节分析式的串讲、以内容理解式的串问推进,这课很容易就“分析”、“理解”完了。
如何越过传统的羁绊,飞出常规的沟壑,悠然领略语文园子本有的风光,走进童话文本的明澈境界,从而享受睿智的生命课堂,成了我本课教学的追求。
一、凸显浓郁的语文味儿《会走路的树》这篇文字清新美丽的文章,很容易造成脱离工具性来追求人文性的教学倾向,泛泛地讲友情以及进行爱的教育,那样的教学就失去了语文本身的魅力。
教学时,课前的复习巩固部分,可谓一石多鸟,既检查了学生上节课对字词的掌握,落实学生写字的指导评价,对文本主要内容的再认,又激趣存疑(小树和小鸟相识了,他们是怎么相处的呢),唤起阅读期待。
继而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穿越语言文字,感知小鸟和小树相处的点滴之后,再细细揣摩细节,咀嚼文字的魅力。
学习课文小树与小鸟之间那段美好的交往时,我让学生通过读书来体会,找出重点词语“天天、许多、有趣”等词语中感悟出小树对小鸟的热情、喜爱、关心和友好。
借助多媒体再现情境,启发学生结合画面想象他们交往的快乐。
“小树带着小鸟来到——-,看到了——”,学生通过补白就把小鸟与“会走路的树”之间的愉快相处表现得淋漓尽致了。
小鸟要飞往南方去了,这对朝夕相处的老朋友要分手了。
这时,我又抓住“告别”一词,唤醒学生与亲人告别的生活经验,把自己想象成小鸟与“会走路的树”进行道别。
课堂上学生的真切的感触、深藏的意蕴已融入到课文的情境中,他们深刻地体会到了小鸟与“会走路的树”之间的深厚友谊和难分难舍之情。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篇一: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范文《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
它讲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谊。
这是个极有情趣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文字背后都能读出各种有趣、生动的画面。
正好我中心校要验收教师对24字模式的进展情况,于是我选择我的孩子们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我的总体设计贯穿一个读,我希望我的学生们能通过这个故事读出两个小动物之间纯洁、美好的友谊。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一情境:现在老师已经变成了魔术师,请大家闭上眼睛,一起和老师说我变变变,知道你现在变成什么了吗?同学们有的说变成了美丽的小树,有的说变成了小驯鹿,有的说变成了小驯鹿的爸爸。
抓住这个挈机我让他们读课文1至4段,这样一下子拉近了学生与小动物的距离,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引导他们走入了情境。
我让学生一边读着一棵金色的小树在树林里走来走去这句话,一边质疑,学生带着疑问,提出问题:小树怎么会走来走去?小树怎么是金色的?小树怎么不长树叶?勾起了学生的好奇之情,并且将这种情感迁移到小鸟的身上,小鸟此时对看到的一切就是如此的好奇,从而带着自己的亲身体验朗读好小鸟的问话,读出好奇的语气,从而有助于激发他们继续探究的欲望。
又如,在学习课文的第二部分感受驯鹿儿子与小鸟相见时的惊喜与激动,我让学生抓住重点词句叫、激动、来体会、朗读之外,我还抽出几分钟时间让学生演一演,孩子们的想象力真是另人难以置信,他们不仅加上了自己的动作,还把文中的话变成了自己的语言,产生了不错的效果,感受到小鹿认出小鸟时的惊喜、开心与激动。
这节课中,我还安排了好几处说话训练,如小树带着小鸟来到------,看到------ 。
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说一说,来感受小树和小鸟之间相处得十分快乐、融洽。
从而读出这种感觉。
课文最后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引导学生想象他门之间又会发生什么故事呢?让学生续编下去。
不仅在这样的说话训练中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让学生在对话中实现对课文内容的提升。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深入地理解了课文,但是也存在了一些不足之处,整节课学生朗读很到位了,所以不必花太多时间一直读,可以在这个基础上加强学生的写字指导,今后我自己一定要在写字这方面多下工夫。
《会走路的树》教后反思三篇《会走路的树》教后反思三篇《会走路的树》教后反思一《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叙述了小鸟和训鹿结下的纯真的友情。
全文共9个自然段,可以分两部分。
第一部分写小鸟认识了一棵会走路的树,它们虽然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但小鸟直到告别始终不知道这棵“小树”是谁。
第二部分写小鸟认识了小驯鹿,知道了会走路的树原来是驯鹿一家。
全文语言浅显易懂,故事情节活泼有趣,生动活泼,文中设置悬念,引人入胜,学生在朗读对话中可以领略到小鸟与驯鹿间的快乐与和谐,从而产生喜爱驯鹿和小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上课伊始,我用课件为学生创设情境,美妙的音乐,美好的春天,美丽的小树,构成美的境界。
一只出生不久的小鸟,看到会走路的树,感到非常好奇,引导学生想象为什么会好奇?读出你的好奇。
朗读是语文学习的重要手段,它能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领悟课文情感。
因此,教学第二自然段时,我注重尊重学生自己的朗读体验,抓住“当然可以。
来吧!”这句话,说说你觉得这是一棵怎样的树?学生根据自己不同的体验来朗读这句话。
《语文课程标准》上指出:“阅读是收集处理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引导让学生在读书中思索,在思索中读书,使语文学习实践化、生活化。
我抓住“美好交往”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想象“快乐的相处”情景,拓展想象说话:小鸟跟着他去了许多地方,看见了许多有趣的东西。
它们会去哪些地方,看到哪些有趣的东西呢?感受他们的友谊越来越深厚。
在教学最后一段时,我为学生创设了告别的场景,小鸟会对小树说什么?让学生充分发散思维,充分挖掘文本特点,把语文学习和学生的情感经验、想象世界紧密联系起来,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
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会走路的树》教后反思二《会走路的树》是一篇清新优美的童话故事。
它讲述了两个小动物之间深厚的友谊。
这是个极有情趣的故事,从字里行间、文字背后都能读出各种有趣、生动的画面。
正好我中心校要验收教师对24字模式的进展情况,于是我选择我的孩子们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1在教学《会走路的树》这篇课文时,学习第三节时,我穿插了想象说话,出示几幅图片,引导学生想象说话:小树带着小鸟去了,看(听)到了。
这样依据图片或自由想象,进行说话练习,感受驯鹿和小鸟一起玩耍时的开心,体会它们之间的友情。
引导学生勤于思,敢于说,能够说出比较完整的一句话,训练低年级学生的思维条理性,让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渐渐驾驭表达技巧,渐渐提高语言表达实力。
学完课文,我出示了一幅色调艳丽的图片: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
我先引导学生说一说: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它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再让几个学生戴上头饰入情入境地演一演。
整堂课,我努力改进教学策略,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重视在活动、嬉戏中学习,指导学生通过读、想、说、演、写等途径,扎实地练好学生的听、说、读、写基本功,在这个想象说话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条理性和创建性得到了熬炼,同时也增加学生语言表达的主动性和主动性,有效提高了学生的语用实力。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2教学现象:由“小鸟来到小驯鹿的家——”一句续讲故事,由于起先我在课堂上缺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学生的表达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偏差:1、思维过散,编出离奇的故事。
如:小鸟来到小驯鹿家做客,晚上回家时误把大灰狼碧绿的眼睛当作是会发光的树,结果被大灰狼吃了。
2、受现实生活习惯的影响太大,故事落入了一样的俗套。
多学生设计小驯鹿一家用丰富的晚餐,宫廷式的礼仪来款待远道而来的小鸟,说着一些不着边际的客套话。
3、没有留意与课文有关内容紧密联系。
比如:驯鹿曾经带着小鸟去过很多好玩的地方,看到过很多好玩的东西,续讲故事时没有依据“好玩”的内涵,设计小鸟与驯鹿分别后的一年中又遇到的很多“好玩”,使续讲与原文意思相一样。
而是空泛地说“你好!”“我很惦念你!”这些话,故事显得太空洞敷衍了。
分析:依据教学中出现的失误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教学,制定了比较好的思路:例1:小鸟给驯鹿一家介绍自己去了漂亮的蝴蝶谷,看到那里水源足够,花草茂密,更有色调斑斓的蝴蝶。
会走路的树教学设计和反思【教学设计】会走路的树【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观察和实践,学生能够了解树木生长的基本过程,知道树木通过根、茎、叶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生长;能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浓厚兴趣,教育学生珍惜大自然的资源。
3.学科与综合目标:通过参与实际操作,培养学生观察、探索、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了解树木生长的基本过程。
2.培养学生观察和实践操作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实物:树苗、土壤、水。
2.工具:镐、松土铲、水桶、喷壶、木签、相机、放大镜。
3.图书:《树木生长的奥秘》等。
【四、教学过程】【引入】1.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到校园或附近公园的草地上观察树木,并引导学生们用自己的话谈谈对树木的感受。
2.教师拿出一颗小树苗,让学生们观察树苗的根、茎和叶,并问学生们这颗小树苗是怎么长大的。
【探究】1.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颗树苗,用工具小心地挖出树苗,并保留好树苗周围的泥土。
2.学生观察树苗的根、茎和叶,并用相机拍下来。
3.学生用放大镜观察树苗的根,并用木签轻轻地敲击根部,感受根的坚韧。
4.学生用喷壶给树苗的叶子喷水,观察叶子的变化。
5.学生将挖出的树苗重新植入泥土,用水桶浇适量的水。
【总结】1.教师与学生一起回到教室,让学生展示他们观察到的根、茎和叶的照片。
2.教师板书“树木生长的基本过程”:根->茎->叶->再生长,让学生复述这个过程。
3.教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今天的学习收获和感想。
【五、教学延伸】1.学生可以将观察到的树苗的成长过程记录下来,做成小册子或展板。
2.学生可以将树苗移植到自己家中的花园或阳台上,进行长期观察。
【六、教学反思】1.教学过程设计合理,让学生通过具体实践观察树木生长的过程,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实践操作能力。
大班语言教案:会走路的树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背景开展儿童语言教育是幼儿园教育重要的一环。
通过开展语言教育可以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
本次教学是针对大班幼儿开展的语言教育活动。
幼儿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交际能力,但是表达还是相对简单和难以准确,因此本次活动旨在通过创设情境、开展活动等方式,让幼儿充分参与、积极表达,提高他们的语言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目标•能够通过观察走路的树表达自己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和简单的自然现象的认识。
•能够正确掌握一些自然现象的表达方式,提高表达能力。
•能够尝试表达词汇及简单的故事情节,培养语言交际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带领幼儿参观学校里面的大树、设计教学情境、制定教学计划、准备相关的教具和PPT。
•学生准备:幼儿需要穿上运动鞋、宝宝巾、晒衣帽、口罩等一些简单的物品,准备好精神面貌和参与积极性。
教学内容及过程活动一:观察走路的树1.创设情境(时间:5分钟)教师带着幼儿走到学校里面的大树下,让幼儿感受大树的气势和美丽。
在让幼儿跟随老师观察树木,引导幼儿去感知自然,通过视觉、听觉等感受和感情表达帮助幼儿建立对自然的语言情感。
2.参与活动(时间:20分钟)教师通过步行、跑步、爬树等多种有趣的互动方式,让幼儿通过多种感觉去感受树木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气息,然后在现场自由表达对自然环境的情感和认识。
3.教师引导(时间: 5分钟)在这个教育过程中,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感受和认识向大家简单介绍一下走路的树以及自然,让幼儿大胆地用简单的表达方式去尝试表达对自然的理解。
教师可以通过提出问题或者点拨引导的方式让幼儿逐渐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二:故事情节表达1.选取故事(时间: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幼儿熟悉的、简单的故事,通过图片、PPT等方式向幼儿展示故事情节及人物角色,让幼儿带着好奇心和兴趣参与到故事情节中来。
2.观看故事(时间:10分钟)教师通过视频、碟片等多媒体方式向幼儿展示完整的故事,让幼儿了解故事情节的全部内容,然后再针对部分情节进行重点强调。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会走路的树》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与掌握课文《会走路的树》中的语言要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自己的想象力。
2. 教学重点•学会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了解并学习《会走路的树》中的重点词汇。
3. 教学准备•课文《会走路的树》;•板书: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相应的板书,包括重点词汇和问题;•幻灯片以及投影仪。
4.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引导学生回想并分享一下他们对于树的认识,或者以树为主题的游戏活动,例如“抓果实游戏”。
第二步:学习课文1.环境创设:先通过幻灯片或图片向学生展示有关树的图片,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
2.阅读课文:教师读课文《会走路的树》,学生跟读。
3.课文理解:回答问题。
–问题1: 树走到哪里去了?–问题2: 树走路的声音是什么样的?–问题3: 树为什么要走呢?–问题4: 你有没有见过会走路的树?4.重点词汇学习:教师将重点词汇写在黑板上,并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重点词汇:树、走路、声音、为什么、见到。
第三步:巩固与拓展1.听音辨词游戏:播放与课文中相关的音频,要求学生通过声音辨认出对应的词汇,并大声朗读。
2.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就课文中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并给出自己的观点。
3.表演课文: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出一位学生来表演课文中的角色或情节,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予评价和提建议。
第四步:作业布置1.默写重点词汇:要求学生回家后默写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并理解其意义。
2.朗读家庭作业:要求学生回家后独立朗读课文《会走路的树》,培养其阅读和口语表达能力。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我所设计的教案能够很好地引导学生在阅读与理解课文《会走路的树》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和表达。
通过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以及针对性的教学活动,学生们表现出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并积极参与到课堂讨论和表演中。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于树这个主题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的参与度较高,并且积极回答问题,展示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会走路的树》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会走路的树》是一本非常有趣和富有想象力的绘本,通过描述一棵树会走路的故事,可以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以下几点问题和改进方向:
1. 教材选择:《会走路的树》是一本相对较为冷门的绘本。
在选择教材时,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兴趣爱好进行选择,以提高他们对故事内容的接受度。
2. 打造情境:在教学中,我应该注重营造良好的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故事内容。
可以通过一些图片、道具等辅助教具来帮助学生形成更直观的概念。
3. 提问方式:在提问学生的时候,务必关注问题的开放性和启发性。
可以采用一些如“你觉得为什么树会走路呢?”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4. 学生参与度: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可以设置一些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等,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和表现。
5. 探究思维: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综合分析和判断能力。
可以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故事的深层含义和教育意义。
通过以上的改进方向,我相信在下一次教学中能够提供更好的教学效果,有效地引导学生参与和理解《会走路的树》这本绘本的故事。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会走路的树》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故事的主题:自立自强。
2.能够辨认故事里的生词:树干、枝干、树枝、树叶、树根、树杈、树桩、树皮。
3.能够根据故事,运用想象力描绘树的形状以及树的变化。
4.能够通过与同学交流和讨论,提高口头表达和协作能力。
教学准备1.大班班级读物《会走路的树》。
2.设计好的教案和课件。
3.白板、翻页板、彩色笔等。
教学过程1、引入引入课程主题,并将故事背景介绍给学生。
通过展示故事的封面和简单描述故事的情节,让学生对故事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2、预习词汇介绍生词:“树干、枝干、树枝、树叶、树根、树杈、树桩、树皮”,并帮助学生理解这些生词的意思。
让学生通过配合图片和文字的方式,记住这些单词并能准确地辨认。
3、阅读故事把《会走路的树》这本书发放给学生,让他们在小组内或个人阅读。
老师可以穿插一些鼓励和问题,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
让学生掌握故事背景和人物基本信息。
4、讨论与交流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或整个班级进行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和对故事的看法和理解。
同时鼓励学生借鉴互相的想法和对故事的不同理解,提高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
5、绘画和模型制作让学生通过制作树木的手工作品或绘画方式,自由创造自己心中的“会走路的树”,并在制作的过程中发现和探究“树”的特点。
6、总结和评价总结课程内容和教学重点:故事中树是如何从新生的小树变成高大的大树,如何通过生命力和自立自强,成为生命中的领袖。
同时评价学生在阅读、讨论、创作等方面的表现,并提供针对性的建议,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堂任务。
教学反思本次课程我采取了多种教学方式,如阅读、讨论、绘画和手工模型制作等,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兴趣,让他们主动参与课堂。
同时,我还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团队协作和口头表达能力提高,通过互动和交流,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结合他们的兴趣和特点,以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
大班语言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会走路的树》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体验和互动的方式感知和理解《会走路的树》这本书中的故事内容。
2. 学生能够通过积极思考和表达,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 学生能够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展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想法。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感知《会走路的树》这本书中的故事内容。
2. 通过绘画和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展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想法。
教学准备:1. 《会走路的树》这本书。
2. 绘画和手工制作相关的材料,如彩色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3. 教师和学生的参考图片或素材。
教学过程:引入:1. 教师先问学生们,你们知道树是怎么长大的吗?2. 引导学生们思考,在观察过程中,树是不是会动呢?导入:1. 介绍《会走路的树》这本书,并简要说一下故事的主要内容。
2. 教师边读书边用图片或其他教具,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故事。
探究:1. 通过观察和体验,引导学生们想象树走路的场景,并进行讨论。
例如,树走路时会不会有声音等。
2. 鼓励学生们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一起探究。
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提醒学生们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 引导学生们思考,他们可以通过自己的行动来保护大自然。
展示:1. 鼓励学生们通过绘画、手工制作等艺术活动,展示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想法。
2. 学生们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方式进行展示。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们通过观察、体验和互动的方式感知和理解《会走路的树》这本书。
在引入部分,我先问学生们树是如何长大的,引发了学生的思考。
然后我介绍了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并边读书边用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
在探究环节,我通过观察和体验引导学生们想象树走路的场景,并进行了讨论。
学生们踊跃地提出了疑问,并且一起探究解答,提高了他们的思考能力。
在总结环节,我简要总结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引导学生们思考如何保护大自然。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大班分级阅读活动《会走路的树》案例分析反思
厦门市莲花幼儿园宗萍
一、活动背景
《会走路的树》是大班早期分级阅读绘本中的一个内容,主要角色是
一棵枝叶茂盛的大树——茂茂,居然梦想着有一天能自由自在地到处行走!图书画面清晰、情节简单易懂,对于大班幼儿来说,能够关注到绘本的主要内容,比如说:人物、主要事件、原因、结果;但如何引导才能让幼儿准确地掌握它所要传达的信息,特别是茂茂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所表达出的心理过程及付诸于行动信息,如何在绘本阅读中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是设计本次活动的主要意图。
因此目标定为:1、引导幼儿仔细有序阅读绘本,了解故事角色人物所想所说所作,知道只要努力,梦想总有一天会开花。
2、能大胆地阅读想象、清楚地表达茂茂和兔子、伐木工人间的对话与心理活动,体验故事的奇特与有趣,激发阅读图书的兴趣。
重点:能清楚地将绘本内容表达得完整、生动。
难点:引导幼儿关注、准确掌握画面提供的信息,自主地阅读。
二、课堂片段及反思:
片段一:讨论名字,引题激趣
1.师:今天,: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好看的图书——《会走路的树》,
(出示题目)你听到这个故事名字有什么想法?
幼儿1:感到很奇怪,树怎么会走路;
幼儿2:感觉很可笑,树不可能走路……
(评:从封面导入,了解故事中的角色,并设置疑问引导幼儿猜测,激活幼儿想看图书的欲望。
)
2.师讲述2——5页。
讨论:里面的主人公是一棵叫做“茂茂”的大树。
(学习词:茂盛)
它有一个奇怪的想法是什么呢?茂茂会怎样实现自己的愿望呢?
幼儿1:可以给它安装两个轮子;
幼儿2:可以把它放在汽车上,带着它跑……
(评:通过提问讲述,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提高幼儿对画面细节的关注、故事内容的感受和理解。
)
效果分析:“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会激发幼儿积极地进行观察、分析和
探索的活动,从而促使阅读活动进行到底,这样才能进一步实现阅读能力的提高。
教学活动中师幼互动的有效度,既有赖于幼儿的兴趣,还有赖于幼儿自身的体验和知识经验。
因为幼儿有了充分的感受与体验,才能有话可说、有感而发,师幼之间才会产生有效互动。
片段二:自由阅读6——23页,初次表述
1.师:茂茂是怎样一步步实现自己会自由自在的走路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
2.师:如果你们有不明白地方等一会儿请你提出来。
(提出阅读要求:正确的阅读姿势;有序地翻阅,教师巡回观察。
)
(评:采用图片完整阅读,通过体验式表达,让幼儿更易理解。
同时通过讲讲、学学,说说提高师幼的互动参与。
)
效果分析:教会孩子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绘本阅读教学)最重要的。
而教师对绘本深入准确地挖掘则是阅读教学的前提与保障,教师对绘本作品的理解和价值判断将直接体现在教育目标中,渗透到教育过程中。
我们要培养幼儿观察图画、对图画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即提取图片信息的能力),激发幼儿好奇好问的欲望。
同时要充分利用绘本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养成良好的看书习惯。
片段三:师幼共读,问题引领
1、师:你看懂了哪几页?请你说给大家听一听。
教师根据幼儿意愿,引导幼儿仔细阅读画面细节,用完整的语言进行讲述。
(个别讲述,其他幼儿作补充。
)
2、师: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是很明白?我们大家一起来说一说。
(对于不能完全理解的图片,教师问题引领,引导幼儿观察细节,必要时请其他幼儿协助讲述。
)
(1)茂茂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首先做了什么事?
(2)茂茂是怎样和小兔交朋友的?
(3)你如果是茂茂想想在水中漂流的时候都看到了什么?(幼儿发挥想象)
幼儿1:看到蓝蓝的天空,会动的白云,象坐滑梯一样,很舒服;
幼儿2:会看到河里游来游去的小鱼,小蝌蚪……
幼儿3:会看到小河两边绿绿的草地,五颜六色的花朵……
幼儿4:可以看到我的好朋友在草地上放风筝……
(4)在农场,其他树兄弟都担心害怕,说了什么?茂茂害怕了吗?它是怎样想的?
(5)细心地伐木工人又看到茂茂是怎么做的?
(6)讨论:“如果你是木匠,如何帮助茂茂会走路呢?”
幼儿1:我把它做成一个能做的车,带着它走;
幼儿2:我把它做成一辆车,安上发动机,方向盘……
(7)茂茂最后变成了什么?一辆什么样的车?和哪位小朋友的想法一样?
(评:采用互相猜测的形式进一步留给幼儿充分思考与讨论的时间,同时通过猜想式学说,提高幼儿的想象与逻辑思维能力。
)
效果分析:故事角色均为幼儿感兴趣的动物形象,画面色彩丰富,故事情节浅显易懂。
大班幼儿已经具有观察画面的经验,能关注绘本主要的基本的内容,比如:出现了哪些人物,发生了什么主要事情。
但是,往往容易忽视细节的观察。
在看看、说说的过程中,让孩子们更好的理解图画内容,同时设置一些开放式的提问,鼓励帮助幼儿达到细致观察,大胆表达自己的观察、猜测与想象的目的。
通过自主阅读,集体分析,培养幼儿在理解图意的基础上的阅读能力,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自己的阅读结果。
最后让幼儿解决问题,知道要想实现自己的愿望,一定要行动起来,不断地努力,总有一天会实现。
片段四:师生再次阅读,正确表述
(效果分析:在这个环节中,幼儿都能清楚地说出故事中的茂茂是如何一步步实现自己的愿望,茂茂从开始请来伐木工人做了什么?后来又怎样去了农场?在农场他有什么感受?最后他如
何变成了一辆车?说明他们看懂了绘本,理解了要想成功,必须付诸于行动,努力学习的道理。
)
活动延伸:有一天茂茂碰到以前的好朋友又会发生什么事?请小朋友下课后去阅读区自己阅读,下节课告诉老师。
(评:把活动延伸至区域及日常活动中,继续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
课后的反思:
《纲要》指出,要充分挖掘作品元素,引导幼儿欣赏优秀文学作品,感受文学作品的丰富与优美,并帮助幼儿加深对作品的理解,使幼儿能体验阅读活动的乐趣。
优秀的绘本往往蕴含丰富的信息,在阅读过程中,不仅仅只停留在对情节的大致了解,要做深层次地挖掘和准确地引导,那么这样的阅读带给孩子的发展是无限的。
绘本教学中对幼儿的提问要精心设计突出逻辑思维的引导和创造思维的激发。
教师的提问有效,能形成及时适当的应答,合作探究地互动,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
在阅读中,如何读出书中文字里没有的感情,感受隐藏在图画背后的东西,师幼一起完成对文本的解读。
(从自由阅读中实现“发现式学习”、从师幼共读中实现“提升式学习”、从幼儿再次阅读中实现“感受性学习”。
)阅读对于幼儿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在阅读活动中我让幼儿去看看讲讲、再看看再讲讲,从看图讲述到幼儿绘制故事情节将语言游戏化,从
而提高幼儿的参与性,目的不仅在于让幼儿知道这个故事很奇特,,还让幼儿在脱离成人能够自主独立阅读。
大班的语言要求是能合理的组织并完整的表达一件事情。
幼儿语言的发展在个体间的差异是巨大的,通过同伴分享、互相影响和学习的方式是幼儿所喜欢的,这样有助于带动语言发展相对比较弱的幼儿。
从尊重幼儿的情感需要出发,鼓励并支持幼儿自主阅读,充分让幼儿与图书、与教师、与同伴对话和互动,创新活动形式,以此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