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_多元_死亡_阐释姜文电影
- 格式:pdf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3
从电影的构成元素上来说,无论是视觉还是听觉都有很多有自己特色的地方也有很多的标志性的东西。
雄浑的戈壁,磅礴的日出,色彩斑斓的云南景象和优美的《美丽的梭罗河》,虽然是表现文革这一特定时期的电影,但与以前表现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和电影中那种痛苦、沉闷、压抑形成了鲜明对比,整体基调是浪漫昂扬的,甚至在某些场景中还渗透着姜文式的彪悍气质,震撼而富有感染力。
虽然《太阳》以女作家叶弥的短篇小说《天鹅绒》为蓝本,但《太阳》中讲述的故事要比《天鹅绒》更饱满、富有张力,人物也更生动、立体。
在《太阳》中,姜文把原来的小说解构成“疯”、“恋”、“枪”、“梦”四个故事,用1976年、1958年两个时间段,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新疆与云南两个地方,整合成一个时空和命运交错的完整故事,使剧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某种复杂逻辑联系层层揭开。
一,简洁的电影叙事反叛中国电影的故事性。
颠倒了故事的叙事时间顺序,真正的故事其实是按照“4—2—1—3”的时空顺序发生的,而姜文的颠倒方式并未启用普通的“倒叙”或是“插叙”。
而是采用了"分段叙事"结构和魔幻现实主义影像风格。
也正是由于其破裂拼接的结构和模糊的思想性两大特点,而具备了典型的后现代主义文化特征,深度模式的削平,作品含义的不确定性,精神分裂性,无可奈何的失落感。
松散的结构、破碎的故事、极端的行为、瑰丽的影像、异想天开的细节、非逻辑的表达,构成了姜文特色。
二、音乐与情节在电影中,音乐与画面的构成推动了剧情的发展。
在影片的开始和结尾以完全不同的两种节奏去演奏相同的旋律,达到的艺术效果也是完全的不同,前者是悲凉忧伤的感觉,在绝望时候的低声吟唱。
而后者则是热烈奔放,完全是一片欢歌热舞的海洋。
他们的主旋律是完全一样的,不同的只是在节奏上放慢了许多。
把女声换成了男声。
这种在技巧上的简单的置换却显示了创造者深厚的音乐功底和对电影主题的恰当把握和解读。
电影以《新疆英孜》开场,人声的演唱清澈晶莹,随着歌声我们便进入一个云山雾罩的村子。
人性论视阈下的姜文电影读解作者:温慧舒来源:《电影评介》2013年第14期【作者简介】导演姜文素有“鬼才导演”之称的姜文数年磨一剑,从1994年《阳光灿烂的日子》到2000年《鬼子来了》,再到2007年《太阳照常升起》以及2010年《让子弹飞》,姜文作品的每一次亮相,都使人耳目为之一震。
虽然产量不高,但每一部都具有相当的艺术水准。
纵观其电影,不难看出,姜文给自己的作品注入了太多个性化的元素,甚至给予“文革”、“中日战争”这些早已被格式化的具有定势意义的时代背景名词以新的注解。
然而,姜文的电影远非时代、历史的新诠释,而是想要传达一些高于时代、超越历史的东西,从而进入到人的本质,一种关乎人性的表达。
从人性论的视阈来讲,人性其实是一个系统综合体,它包含了人的自然属性、人的理性、德性、神性以及人的社会属性等几大层面。
而在姜文个人看来,他的电影是对人性的一种缅怀,当下人性大量的被现实社会和都市生活泯灭了。
他认为,人性不是原始的像牲口那样的东西,而是仍然还活在我们心里的那些东西,只是它从幼儿园开始就被格式化了。
所以,纵使姜文在四部作品中努力追求不一样的影像表达,其对于人性这一主题的关照却始终蕴含在影片表意系统的深层次结构中。
一、自然人性的释放人文主义先驱者薄伽丘认为人的自然本性,不可压抑,也不可回避。
因而,人的自然人性在成长过程中需要得到某种程度上的自我释放。
在《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正在经历成长的“马小军”们处于“文革”这样一个浩劫时代,却成天过着“打群架”、“拍婆子”、“戏弄老师”之类的所谓刺激的快乐生活。
马小军生活在权威性严重缺失的环境里,父亲形象的缺席,母亲成为反被同情怜悯的所谓文化人,老师的权威性也在那个“小混蛋”成群的年代被挑战甚至消解。
弗洛伊德的人性观认为无意识的本能冲动是“人性”的根本内容,也就是说,人性最根本的东西是基本本能。
而这种基本本能在姜文的作品中体现为导演将自我形象寄托于银幕人物。
少年的马小军几乎就是少年姜文的缩影,他将自己小时候经历过的事,对“文革”的特殊感情都寄予了马小军身上。
⿁才导演姜⽂的10部电影,每⼀部都看了不下5遍!姜⽂是⼀个演员,更是⼀位导演,⼩编认为他我国最成功的电影⼈之⼀,不管他是作为艺⼈,还是作为导演。
有⼈说他的成功靠的是命运,也有⼈说靠的是才情,但⼩编认为他靠的是实⼒和坚持。
姜⽂导演或主演的电影,每部都有⾮常鲜明的特点,⼀种在现实和想象间游⾛的特点。
在姜⽂的电影⾥,常常有枪、⾼处、⼑这些特征影像。
尤其是枪,它代表地位和权⼒,往往决定故事的⾛向或结局。
今天⼩编就带⼤家看看姜⽂是如何被“封神”?01导演: 姜⽂七七事变前⼣,华裔青年⼩亨德勒(彭于晏饰)从美国远赴重洋,回到阔别⼗数年之久的北平从医。
然⽽他真正的名字叫李天然,⼗三岁那年曾亲眼⽬睹师⽗⼀家遭师兄朱潜龙(廖凡饰)和⽇本⼈根本⼀郎(泽⽥谦也饰)灭门。
侥幸逃⽣的天然被美国⼈亨德勒医⽣送往⼤洋彼岸,接受了极其严苛的训练,⽽今他怀着绝密的任务踏上故⼟。
亨德勒⽗⼦租住神秘男⼦蓝青峰(姜⽂饰)的宅⼦,蓝是当年⾟亥⾰命的参与者,他与现为警察局长的朱潜龙过从甚密,却⼜以杀死李天然为筹码,暗中怂恿朱除掉根本⼀郎。
复仇⼼切的李天然寻找到了仇⼈,⽽亨德勒医⽣则全⼒阻⽌养⼦冒险。
在这⼀过程中,交际花唐凤仪(许晴饰)与裁缝关巧红(周韵饰)也卷⼊了男⼈的勾⼼⽃⾓的漩涡⾥。
直到七七事变爆发,所有的⽭盾迎来了决断的时刻……本⽚根据张北海的⼩说《侠隐》改编。
02导演: 姜⽂第⼆次世界⼤战期间,中国河北挂甲台村的农民马⼤三(姜⽂饰)在⽇本⼈的统治下过着平静的⽣活。
⼀个晚上,游击队绑架了⽇军陆军⼠兵花屋⼩三郎(⾹川照之饰)和翻译董汉⾂,把他们捆绑塞⼊⿇袋放在马⼤三家⾥,并吩咐马好好看管,⼏天后的⼤年三⼗来带⼈。
马⼤三和村民战战兢兢地看守两⼈,花屋⼩三郎和董汉⾂数次发出求救信号,皆被村民化解。
半年过去了,村民们担⼼事情暴露,却⼜不敢把花屋等放了。
马⼤三最终被董汉⾂说动,把花屋和董送到了⽇军宪兵队驻地,以换取粮⾷。
⽇军宪兵军官酒冢猪吉是花屋的同乡。
万字解读《太阳照常升起》:姜文最晦涩的作品,你懂了吗?一、背景介绍《太阳照常升起》,时隔十几年,终于“平反”了。
豆瓣评分起先连7分都不到,如今涨到了8.3分。
历经十余年,姜文这部作品持续发酵,从上映时的票房口碑双失,到如今,被誉为是本世纪中国电影的代表佳作之一。
这期《万字经典解析》,我们会用一万字的篇幅,解析姜文个人最为晦涩的作品,让我们通过视听语言,试着管中窥豹,真正去了解作品的表达。
姜文2000年的作品《鬼子来了》惹恼了某些人,他也为此付出了代价。
直到2007年,姜文才得以解禁导筒,他带着第三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回归,然而先是在电影节上不敌李安的《色,戒》,与威尼斯金狮失之交臂。
国内上映后,口碑也是两极分化。
戴锦华教授认为:“这是一部非常好的电影,不单是就中国电影范围内而言。
它是那种电影,看完好像对生命、对历史、对过程中的每一个人,感觉到了什么,但你说不出,可是你被感动了。
” 戴锦华教授都说不出,更不用说普通观众了。
大多数人买票进了电影院,却完全看不懂,只能觉得姜文是在故弄玄虚。
所以票房和整体口碑,到最后都不好看。
《太阳照常升起》确实难懂。
一方面,它不是传统的线性叙事,会按照时间、现实的逻辑来讲故事,而是完全电影化的语言,加上环形叙事的手法,把四个故事被整合在一个主题之中,显得破碎;另一方面,片子里涉及大量符号、隐喻,理解上就更困难了。
大部分影评,只是选取局部的意象、符号,迎合了人们对历史的猎奇心理,这种分析的趋势起源于《让子弹飞》的成功。
但在拆隐喻、翻史书之前,首先应该聚焦明面上的东西。
在《寄生虫》那一期,我说过电影是一个整体的系统,不管是理解人物,还是分析符号,都得在它内部统一的逻辑之下,否则就像解数学最后一道大题,蒙对了答案,糊弄下过程,虽然结果对了,但本质还是不懂。
《太阳照常升起》这个名字,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海明威的同名小说,但内容上是毫无关联。
这一句话其实都出自一部宗教典籍:“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
郭松民评姜文新片《一步之遥》2014-12-21 14:31:10 来源:乌有之乡网刊作者:郭松民点击:评论:(查看)分享到:5先说句得罪人的话,如果用食物来比喻电影,则张艺谋、陈凯歌端出的是一锅放馊了的冷粥;冯小刚端出的是媚俗的奶油冰淇淋,而姜文端出的则是一大碗浓烈的二锅头,至于你喝了之后喝了之后是被呛的流眼泪还是大感酣畅淋漓,那就全看你自己的酒量了。
画面极尽奢华绚丽,只要观众印象深刻,并不拘泥于细节是不是真实,这是《一步之遥》给人的第一印象。
北洋时代的上海,被姜文拍的像是大萧条前纸醉金迷的纽约,许多盛大派对的场面,尤其是马走日(姜文饰)开着色彩俗艳的敞篷轿车,载着“花国总统”完颜英(舒淇饰),飞快地穿过上海外滩的画面,不能不让人联想起《了不起的盖茨比》。
完颜英向马走日求婚,从枕头下摸出一支左轮手枪,居然是纯金的;意乱情迷之中,他们的轿车居然直接开上了硕大浑圆的月亮;房间里居然游走着超现实的机器人;酷似“超级女声”的“花国总统”选举,居然是全球直播;而完颜英的当选,居然还真的终止了欧洲一场正在进行的战争;选秀时歌舞表演居然比今天的百老汇歌舞剧还酷炫十倍……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我一直怀疑,姜文拍电影之日,当是他喝的似醉非醉之时,电影被他拍的任情任性,汪洋恣肆,远离真实,却又率真可爱,醉梦成真,却没有令人生厌的刻意做作。
然而,在极尽华丽的表象之下,生活却是极端痛苦的。
完颜英当选花国总统,风头一时无两,但她想嫁给马走日,却被他玩世不恭地婉拒了,尽管马走日内心深处对她心有所属,怀有真情;完颜英盛大的加冕礼之后,竟是暴尸荒野;武六(周韵饰)一心想救出马走日,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他被击毙在风车上,而马走日自己,作为满清的遗老,内心深处的最大痛苦,则是不能完成老佛爷的懿旨拯救大清,喝醉了之后一觉醒来,“嘿!民国了?!”——真是追悔莫及。
完颜英死后,他被舆论指为凶手,被好友兼发小项飞田(葛优饰)四处追杀,被滑稽演员王天王(王志文饰)肆意嘲弄,除了暗中倾慕他的武六,没有人听他辩白,也没有人关心真相……许多人对片名为什么叫《一步之遥》感到不解,其实姜文不是说的明明白白吗?爱情距婚姻一步之遥,幸福距死亡一步之遥,真相距冤案一步之遥,拯救距生命一步之遥,老佛爷和马走日距挽救大清一步之遥……,虽是一步之遥,但又遥不可及——花国总统完颜英于荒草丛中香消玉殒;马走日被凌空击毙,再无可能为自己辩白;大清变成民国,从此不可逆转地走入历史;而武六则永失所爱,无法挽回。
姜文及其电影赏析关于姜文及其前三部作品姜文,他和葛优以及陈佩斯被认为是中国三大实力派艺人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的父亲是军人,童年在唐山、贵州、湖南、北京多地间辗转生活过,四处迁移的生活和部队的特殊环境对姜文产生了不小影响,部队、军人等体裁在他的作品中都有所体现。
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说:“姜文刻意把真实的生活和他的艺术作品完美结合,这也是他为人处事的严谨作风,无论对事对人他都很认真很细腻。
他的态度是诚恳的,情感是强烈的,正因为他本人有这样的主观心象,出自他手下的好多影视作品才给人们带来丰富而美好的内在体验。
我们时代的许多影视作品之所以缺乏内在价值,缺乏从精神上影响人的力量,不是因为没有生动的情节和场面,而是因为他们缺乏这种强烈的情感、诚恳的态度。
”传说中姜文是戏霸,传说中姜文持才而傲,可我觉得,作为一个演员,他更像一个爱戏如痴的“戏疯子”,作为一个导演,他不是恃才而傲只是认真严谨地对待着拍戏。
姜文身上所具有的强烈的情感和诚恳的态度,使他的电影带着独特的气质给人们带来了丰富而美好的内心体验。
姜文首先是个好演员,银幕上的他气场强大、演技纯熟,有一种“抓人”的魅力。
也许这应当归功于“天赋”,但也不尽然,与其说他是天生的演员,到不说他是爱戏如痴。
1985年,姜文接演荧幕处女作《末代皇后》,该片开拍之前,他通查史料、看记录片,还专门拜访了溥仪的弟弟溥杰。
1987年姜文获邀出演《红高粱》,不知大家可曾记得里面有段剽悍的“颠轿”的戏?据说当时剧本上只有“颠轿”二字,具体怎么颠、怎么欺负新媳妇,包括高唱“妹妹你大胆地往前走啊”,基本都是姜文的设计。
当起导演的姜文,满身的才华更是显露无疑。
下面就简单介绍下我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中所看到的电影圣人姜文。
至于他的第三部作品《太阳照常升起》,其实我想说,大部分还是能看懂的,并不如评论所说那样晦涩难懂。
它像一部魔幻的寓言故事,在1958——1976这段特殊的年代背景下讲述着四段与爱有关的故事,同样它和《阳光》一样是关于时间的电影,总能轻易勾起观众心底最深处的记忆。
姜文电影的人物形象美学赏析作者:朱克迎来源:《戏剧之家》2019年第06期【摘要】姜文在我国电影导演中风格独树一帜。
他以自己对电影艺术的独特理解塑造了许多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他的五部电影中的人物许多都是一改曾经脸谱化的形象,对广为接受的形象注入了新的特质,例如非理性特征、激情与幻灭的矛盾。
这些特质包括姜文对电影艺术的理解,也和他的生活经历有关系。
【关键词】姜文;作者电影;人物分析中图分类号:J905 ; 文献标志码:A; ; ; ; ; ;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6-0085-02姜文1984年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从《阳光灿烂的日子》到《太阳照常升起》《鬼子来了》《让子弹飞》《一部之遥》,和其作为“演员”姜文相比,“导演”姜文的产量不能算高,但是其作品处在非常高的水准。
这几部影片中,姜文塑造了一些性格鲜明、具有典型性的人物形象。
这些形象在姜文的作品中虽有变化,却又有一些本质性的东西一以贯之的保留,这和姜文自身的审美偏好和生活经历息息相关。
作者电影被认为是那些能够排除各种束缚和压力而坚持在影片中表达导演(作者)个人的思想、体验、艺术风格的作品。
“当下社会是一个充分媒介化的社会,传播的本质不仅在于信息的传递,更在于关系的构建。
”[1]姜文的作品毫无疑问可以称为作者电影,因此本文将对姜文的五部作品出现的人物形象进行简要分析,并结合作者论的观点,分析电影中人物的“作者”痕迹。
一、姜文成长的历史环境与经历。
姜文出生于1963年,他的父亲是一名参加过抗美援朝的军人,姜文的童年是在军区大院里度过的,红色年代里军人的威严豪迈塑造了他的性格;他的母亲是一位音乐教师,在艺术方面也对他产生了影响。
他的童年刚好经历了“文革”的激情与虚无。
北京大学王一川曾经提到过,“红小兵”的经历对姜文的性格形成和艺术追求造成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姜文电影中的荒诞、人物行为的非理性和浪漫主义,以及人物的行为模式,都和姜文童年时期的经历有着很大关系。
姜文电影:探索社会现实与人性的独特之旅摘要:姜文是一位享誉中外的导演和演员,他执导的一些著名电影包括《阳光灿烂的日子》、《让子弹飞》等。
姜文的作品多以黑色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露出社会现实中的弊端和问题,深受观众喜爱。
他曾多次在国内外电影节上获得奖项,并成为中国电影产业中的代表之一,其影视作品代表了中国当代电影的最高水平。
他以其独特地影像语言、情感和思考引领着中国电影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对姜文的代表作及其影像风格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灰色幽默;讽刺;意味深长一、姜文的代表作(一)《阳光灿烂的日子》这是1994年姜文执导的处女作,描绘了一段在20世纪70年代结束革命时期,三个人物之间的聚散离合、情感纠葛。
影片影像风格明显,强调人物世界的压抑感和深度,其中大量的音效、影片语言刻画表现出色,也展示了姜文对于传统文化和社会现实深入思考的洞察。
(二)《让子弹飞》这是2010年姜文执导的电影,讲述了腐败官员和义盗之间的斗争的故事。
影片以西部为背景,姜文用自己独特的视角和表现手法,呈现出黑色幽默和讽刺,对社会现实和人性困境进行了揭示和反思。
电影上映后,就获得了不少影评人的好评,也成为了票房成功的电影。
(三)《一步之遥》这是2014年姜文执导的电影,讲述了一位企业家追求成功的故事。
影片充满了电影语言,使得整个电影更具表现力和真实感。
除了表现出企业家与行业之间的复杂关系,姜文还通过角色内心的戏剧性展示了当代社会的竞争与冷漠,也强调了人们匍匐于商业利益之下的苦涩和无声的呐喊。
二、姜文的影像风格姜文在电影导演的作品多以黑色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露出社会现实中的弊端和问题。
他擅长将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通过细节展现出来,善于运用镜头、音效、配乐等元素来营造出紧张刺激和压抑感,为观众带来强烈的视听震撼。
他也善于在电影中融入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使其作品富有独特的文化魅力。
此外,姜文的作品中还常常出现复杂的情节和细节,需要观众用心去品味和理解,这也是他作品的一个特点。
对姜文电影的看法与解读作者宋鲲鹏单位开封文化艺术职业学院人们对姜文电影的看法至今众说纷纭,褒贬不一。
大部分人认为姜文是一个才华横溢,充满着智慧和无限想象力,同时又认真似乎过于挑剔和偏执的导演。
他每次的影片都能够充分调动观众的视觉、听觉等各部位的感官细胞,整个片子充满着激情、昂扬、勃发、运动、甚至生命的狂热和躁动之感,带给观众新的视听和心灵体验。
然而,还有部分人认为,姜文电影的个性化色彩太过张扬,悬念太过离奇,暗喻色彩太过晦涩,让人难以全面理解和把握,使得影片在主题思想的直白传达方面被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暗沙。
姜文的电影脱离了群体,离开了大众,给观众留下了很多疑问,诸如看不懂等此类带有负面影响的言语便应运而生,这也成为了大众在看完电影后一直争论不休的话题。
其实,在我看来,姜文是一个充满着浪漫主义才情和对社会充满高度敏感并极具个人魅力的导演,是一个思想深邃的导演;他的电影则更是带有个人独立批判思想和观念的风格化艺术作品,是对我国电影发展史具有推动力作用的作品。
在他的四部片子中,《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一部以文革时期为社会背景,描述生活在部队大院里的孩子们由幼稚走向成熟,由男孩儿变成男人的成长过程,被赋予了特殊的青春烙印,并获得了国内外的一致好评。
《鬼子来了》目前仍是国内的一部禁片,其中暗示了在过去的岁月里中日两国的对立关系,深刻揭示了日本在我国的领土上肆意妄为的屠杀和残害,同时也反映出中国老百姓在抵御外来侵略势力时的软弱和无能、愚昧和无知。
《太阳照常升起》则是作者酝酿了7年之后的一部集大成之作。
影片运用片段式叙事结构讲述了四个看似毫不相干但又相互联系紧密的故事。
影片在精美的场景设计背后弥漫着梦境般的浪漫气息,给人营造了一种陌生的幻境,整个影片的节奏和人物的表演牵动着观众的思绪,丝丝入扣。
最后一部也是赚足了口碑和票房的商业大片《让子弹飞》,讲述了北洋军阀时期,城里的恶霸、悍匪、骗子等黑暗势力之间的钱权相争和爱恨情仇。
作者: 丁忠伟[1,2]
作者机构: [1]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北京100024;[2]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湖南长沙410081
出版物刊名: 电影文学
页码: 52-53页
年卷期: 2011年 第20期
主题词: 姜文;生命意识;新历史主义;存在主义
摘要:姜文以自己的四部电影建立起独特的个人艺术特征,他的电影总是以存在和虚无作为论述的主题,通过戏剧性情境的置入,用新历史主义的观点将历史变为寓言的背景,分解对于权力和爱情的认识,从而完成故事主题的叙述。
姜文的电影没有一味媚俗地商业化,他始终坚守自己的电影作者的身份,坚持着独立意识,在每一部电影中,他用喜剧的表象形式传达出人生悲剧的内在本质,从而表现出对于生命意识的哲学思考。
三十年来中国电影并没有在电影艺术形式层面或电影语言层面为世界电影做出显著的贡献,如果我们从思想内容层面解读中国电影,姜文的电影应该是独树一帜、不可替代的,即使世界一流大师的电影也不过与之比肩而已。
一、对神圣的祛魅《阳光灿烂的日子》(以下简称《阳光》)中马小军父亲的避孕套在空中飞翔的镜头背景是马小军父母的合影照片。
性第一次与解放军的形象联系在一起,这在中国的电影中是史无前例的。
马小军与刘忆苦在米兰面前争锋时互相揭露对方的父亲“作风”不好,马小军担忧米兰一到刘忆苦父亲的手下肯定就被刘的父亲给糟蹋了。
而他们的父亲恰恰都是解放军的中层首长。
进而姜文在《阳光》中把性、色与解放军高层首长更紧密地联系起来。
在马小军等一批军队大院的孩子们溜进大礼堂和解放军首长们分享被批判的“有毒”电影时,解放军最高首长身旁的年轻女人泄露了天机。
年轻女人与最高首长的关系从她敢于用手抚摸首长,首长听从她看与不看的决定,以及她向在场的所有下级解放军首长宣布命令式的语言,说明这个女人与这位解放军最高首长非同寻常的关系。
这位年轻女子可以左右这位首长的意志,在场的其他解放军下级首长也都自觉服从这个女子的指挥。
这场戏隐喻意义不言自明。
解放军的去神圣化恰恰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的,解放军在电影中被祛魅是从《阳光》开始。
《太阳照常升起》(以下简称《太阳》)承续了《阳光》的部分意义主题,解放军继续被祛魅。
父亲在小队长的眼睛里是一张穿着解放军军装的、脸部被烧成空洞的与母亲的合影照片。
疯癫的母亲是以枪的长度的一步步变短来描述父亲的形象。
弗洛伊德指出:枪、刀是男人阳具的象征①,枪的变短在故事层面是官越当越大,隐喻层面是其对妻子性欲愈来愈冷的双重暗喻。
“不怕记不住,就怕忘不了。
”忘不了是因为太熟悉,太熟悉了就要逃避。
这恰恰是父亲放下母亲跑到新疆的原因。
最后的红、黄、黑三根(三为多)女人的辫子透漏了真相———李不空和当小队长的儿子一样死于情杀。
他曾经和很多女人有过性关系。
姜文电影《鬼子来了》的文化解析
程箐;龙君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9(000)013
【摘要】对于抗日战争历史中,有关日本文化的认识及解读,中国的影视作品往往疏于浅显的认识和表现,姜文的<鬼子来了>将眼光置于日本文化和中日文化碰撞中的误读.在他看来,日本人的温文尔雅与凶残暴虐一脉相承,这都与其民族性格息息相关.而中国人对日本人的困惑和遭遇的悲剧,源于对日本文化肤浅地认识,用自己的传统看待日本文化,从而产生了文化的误读.
【总页数】2页(P23-24)
【作者】程箐;龙君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论姜文电影《鬼子来了》的悲剧性 [J], 宋桂娟;毕会娜
2.姜文作品《鬼子来了》叙事特征之探微 [J], 胡建红
3.“鬼”的“凝视”——细读姜文的电影《鬼子来了》 [J], 丁雄飞;
4.中国是否有伟大的电影作品——以姜文《鬼子来了》为例 [J], 赵洁
5.姜文电影《鬼子来了》中的荒诞美学研究 [J], 张海燕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鬼才姜文电影合集,深度与尺度都在,整整25部(含限制级)《让子弹飞》豆瓣8.8分2010大陆国产剧情喜剧动作姜文葛优周润发刘嘉玲陈坤等《红高粱》豆瓣8.4分1988大陆国产剧情爱情历史战争姜文巩俐滕汝骏钱明陈志刚计春华张艺谋等《邪不压正》豆瓣7.0分2018大陆国产剧情喜剧动作彭于晏廖凡姜文周韵许晴等《阳光灿烂的日子》豆瓣8.8分1995大陆国产剧情爱情夏雨宁静陶虹耿乐斯琴高娃冯小刚刘小宁姜文王学圻王朔尚楠方化代少波等《星球大战外传:侠盗一号》豆瓣7.3分2017美国欧美国外动作科幻冒险菲丽希缇·琼斯迭戈·卢纳甄子丹本·门德尔森麦斯·米科尔森艾伦·图代克福里斯特·惠特克姜文等《一步之遥》豆瓣6.5分2014大陆国产剧情喜剧动作姜文葛优周韵舒淇文章王志文洪晃刘利年那英刘索拉牛犇姜洪齐陶虹刘陆安地田岷吴冬妮魏小欢《有话好好说》豆瓣8.3分1997大陆国产剧情喜剧姜文李保田瞿颖刘信义葛优李雪健尤勇张艺谋赵本山焦刚梁冠华李琦方青卓杜旭东傅彪陈晓花李强常戎张伟平《践行者》豆瓣:暂无评分2011大陆国产其它刘烨周润发赵本山刘德华陈坤张嘉译陈凯歌姜文陈可辛尔冬升《太阳照常升起》豆瓣8.2分2007大陆国产剧情奇幻房祖名周韵姜文黄秋生陈冲孔维崔健李加民《茉莉花开》豆瓣 7.32006 中国大陆文艺亲子主演:章子怡姜文陈冲刘烨陆毅陆琦蔚黄达亮盖丽丽奚美娟《我和爸爸》豆瓣7.4分2003大陆国产剧情叶大鹰徐静蕾张元姜文张亚东苏小明裘逑《绿茶》豆瓣6.2分2003大陆国产剧情爱情赵薇姜文王海珍方力均张元《寻枪》豆瓣7.7分2002大陆国产剧情悬疑犯罪姜文宁静伍宇娟刘小宁魏小平石凉韩三平《秦颂》豆瓣7.6分1996大陆国产剧情历史古装姜文葛优许晴戈治均王庆祥邸国强李梦男舒耀瑄王宁谭希和张伸《大太监李莲英》豆瓣7.2分1991大陆国产剧情传记历史古装姜文刘晓庆田少军朱旭徐帆刘斌牛星丽丁嘉丽林韦张晦《本命年》豆瓣8.3分1990大陆国产剧情爱情蔡鸿翔程琳姜文李耕李楠梁天刘斌刘小宁孟瑾岳红张春年《末代皇后》豆瓣6.7分1987大陆国产剧情历史潘虹傅艺伟姜文正华刘威姜长华常玉芳王龙江倪正华马盛君王美华李瑛《芙蓉镇》豆瓣9.1分1987大陆国产剧情爱情刘晓庆姜文郑在石张光北徐松子《天地英雄》豆瓣 6.62003 /中国大陆 /西部武打 /114分钟姜文赵薇中井贵一王学圻哈斯巴根李海滨杨海泉等《春桃》豆瓣7.7分1988内陆文艺导演:凌子风主演:刘晓庆/姜文/曹前明/冯汉元《关云长》2011 /中国大陆 /历史三国主演:甄子丹姜文孙俪方中信李宗翰赵柯王学兵等《宋家皇朝》豆瓣7.7中国大陆 / 中国香港 / 日本 / 剧情 / 历史 / 爱情 / 1997-05-01(中国香港)《花轿泪》豆瓣7.4分1987法国古装/纪录/战争主演:姜文/区亨利/BeulahQuo/孙芳《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豆瓣 7.5分2005内陆浪漫/文艺/剧情主演:徐静蕾/姜文/黄觉/焦晃《鬼子来了》。
狂欢欲望的景观化表演——浅论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陈晓芬
【期刊名称】《电影评介》
【年(卷),期】2009(000)010
【摘要】姜丈的电影<太阳照常升起>是-部令人费解的影片,许多观众在观看这部
作品的时候都发出了迷茫的信号.的确,这部电彩同姜文前几部电影相比,的确多了许多令人迷惑的元素,但是从另一方面看,这部电影从头至尾又是一部关于人性欲望的
景观化书写,是值得人们去深入欣赏的作品.
【总页数】2页(P38,87)
【作者】陈晓芬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人文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9
【相关文献】
1.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狂欢化”解读 [J], 吴妍
2.姜文电影革命叙事思路及策略的演变——以《阳光灿烂的日子》《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三部影片为对象 [J], 李君威
3.浅析姜文电影《太阳照常升起》的"酒神精神" [J], 钟柳
4.符号学视域下对姜文式碎片化光影世界的解读——电影《太阳照常升起》赏析[J], 任梓茹
5.姜文电影的美学色彩\r——从《太阳照常升起》《让子弹飞》《一步之遥》到《邪不压正》 [J], 汪江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摘要] 姜文电影有着特有的创作风格,在他的电影中随处展现出其独有的姜氏黑色幽默。
姜文电影展示了对人性的主题探讨、多元化的叙事内容及死亡与生存的哲学意蕴。
然而,姜文电影是一种喜剧包裹下的悲剧电影,姜文电影所真正展现出来的艺术特征——悲剧。
[关键词] 梦 人性 存在 死亡姜文是中国电影史上独具特色的个性导演之一,他的作品以独特的叙事方式对事物和事件进行阐释。
从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鬼子来了》、《太阳照常升起》到《让子弹飞》,姜文拒绝了传统的电影叙事模式,以独具特色的手法创造出个性化的电影叙事空间。
看似有着后现代主义特征的姜文电影,在颠覆与建构的同时为影片注入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与悲观的情绪,而这种隐藏在轻松嬉笑的画面背后的悲剧色彩无论是在主题阐释、叙事结构以及哲学意蕴层面上都一直存在。
因此,姜文电影在真正意义上可以称之为一种悲剧电影。
一、姜氏电影的文化意蕴姜文拍摄的四部电影像是描写了一个自己的成长史,从《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对青春的回忆,到《鬼子来了》里对人性的思索,以及《太阳照常升起》中梦境中的塑造,直至《让子弹飞》中他想要表达的晚年的落寞,都是发自内心的真实写照。
在这四部影片中都依附于姜文颠覆的历史并不断深入对人性的探讨,通过探讨表达了姜文对于世间事物和人物的一种无奈和怜惜。
对历史的颠覆性阐释。
在众多的电影中,导演们习惯性地为每个故事安置一个时代背景,姜文则偏向于文革时期与抗日战争时期。
但与其他影片不同的是,姜文并没有按照文革时期和抗日战争时期所固有的原型呈现出来,而把历史设置为“是一种充满虚构和想象的叙事,是一种叠加着人类现实渴望和梦想的记忆机制”。
身份不明的人物诡异地存在,在姜文设置的历史背景中主人公各自演绎着不同的悲喜人生。
如在影片《鬼子来了》中,姜文并没有按照传统的抗战叙事模式,而是采用黑色幽默的方式展示了一个道德的迷惑。
又如《太阳照常升起》中,虽然影射了文化大革命,但是,却没有直接地展现真实历史的痕迹,反而充满各种交错的时空,亦真亦幻,让人无法捉摸。
对人性的多层面探讨。
姜文电影中虽然没有清晰的历史背景,却有着个性鲜明的人物设置。
每个人物的存在都有其特有的含义,在每个人物身上所展现的特质正是姜文对人性的一种解读与认知。
如影片《鬼子来了》中,姜文并没有着手表现传统意义上日本人对于中国人的屠杀,而是从每个个体的“人性”角度出发,展现了花屋小三郎的各种变化:从信誓旦旦地为天皇效忠到面对死亡时对于马大山的求饶直到最后恢复杀戮的本性,无疑不展现了真正的人性特质。
这种表现手法虽然荒诞,但其中所具有的内涵则更有深意。
正如对马大山的人性展示一样,从善良、懦弱到坚定、愤怒,马大山的人性更值得我们思考,即使是瞬间绚丽的复仇和情感的爆发,但我们却感到了丝丝的悲凉。
这种令人叹息的感情用幽默的形式表达出来,让观众在苦涩的笑容中饱含泪水,这种手法使观众更加深刻地铭记因这段历史所受迫害的人们。
又如《让子弹飞》中,更具有现代性和时代感,这是对当今社会中的人性的一种变向映射。
不论是张麻子还是师爷,还是黄四郎,都是极具个性的代表,他们身上所表现出的特点映射了现代社会中的人的本性特质,他们的设置是有含义的,并不是空洞虚无的存在。
不难看出,姜文的部分电影虽然脱离真实历史而存在,但其中所包含的对人性的探讨却尤为明显。
正是这种思考与拷问,让观众看到了姜文内心的某种担忧与悲观主义色彩。
每部影片的主题都暗含着他在英雄主义之后的纠结与落寞,表现了姜文电影的悲剧主义色彩。
二、姜氏电影的叙事策略内心世界多元化。
在姜文的每一部作品中都存在着各种各样的人物内心的展现,这些心理展现相互交错,为观众展现了一个个复杂而多元化的世界。
如在影片《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年轻时的马小军和中年时的马小军总是出现混淆,每当影片中出现了马小军想象中的愿望达成时,中年的马小军总会马上提醒观众那只是他的想象罢了,这种两种画外音相互交错的形式为观众提供了一种模糊的空间,使得观众往往不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是梦境还是现实。
正是设置了这样一个世界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主人公内心真正的想法和无法实现理想的苦闷心情。
又如,在影片《鬼子来了》中,复仇过后的马大山被国民党军doi :10.3969/j.issn.1002-6916.2011.15.004人性•多元•死亡——阐释姜文电影官抓住并命令将其砍头,随着刺刀的落下,画面紧接着转换为一个彩色世界,用头颅的视角看到了一个彩色的世界。
众所周知,人死后是不存在这种现象的,而这样的设置为他的影片提供了一种多元的叙事方式,即是对不存在于世上的人设置一个角度,这个世界的呈现正体现了姜文对于生命权利的思索,他正是通过这样的彩色世界来告知观众,让观众从这里出发,真正感受到生命权利丧失后的内心的悲惨情绪。
他并不是让我们看到抗战杀敌的痛苦,而是让我们了解那个最原始的人性的内心本质。
虽然有人对这种表达方式进行批判,但是姜文创作的人性世界为电影的创作增添了新的手法,是值得思考和学习的。
色彩多元化。
姜文电影中的色彩表现较为突出,每一部影片都有独特的艺术特点。
通过对于色彩的呈现,姜文表达出了不同的时代特色和历史背景。
如在影片《鬼子来了》中,采用的是黑白胶片拍摄的。
姜文认为真正色彩的极端就是黑白,这也是他追求极致的表现。
黑白可以让我们与历史更加接近,更容易唤起对历史的那份回忆,黑白两色使得影片显得颇为沉闷并略有些凝重感,这也正暗含了姜文的创作风格和影片的整体基调。
黑白是两种对立的色彩,正如马大山所代表的淳朴的农民与凶残的日军一样,形成鲜明的对比,将人物的正反性深刻地表露了出来。
又如在影片《太阳照常升起》中,整个故事便如在梦境中一般,而梦境中的色彩却如此美丽。
梦境中的颜色是更加绚丽多彩的,那种色彩是现实生活中不常见到的,在影片中随处可见这样的色彩存在,包括火车行驶的陆地颜色等等,都打破了常规,完全在另外的时空之中。
梦与现实。
梦境体现较为多面的作品便是《太阳照常升起》。
影片中充满了荒诞的情节,时空变换错综复杂,视角和语言也较为混乱,对于历史和时间都是一种颠覆,用姜文自己的话说,他想完完全全展现出一种梦境。
正是因为梦境具有无逻辑性和错综复杂性,使得这部电影并显得不那么成功。
而姜文对于自己的影片的这一特点也有一份自己独特的解释——这种梦境并非完全毫无意义的拼贴,细细品味便会发现,这其中充满各种内涵与意蕴,包括对历史的质问,对爱情的怀疑等等。
梦境中的人们可以如此潇洒地选择死亡,然而,这种死亡留给观众的是深深的思索。
又如影片《让子弹飞》的结尾部分,张麻子问:“是去上海还是浦东?”这句话里完全透露了张麻子最后已完全混淆了梦境与现实,面对胜利,他并无喜悦,反而多了一份惆怅,他将何去何从,真正留下的只是他自己的落寞与孤单。
正如《太阳照常升起》的由来一样:“一代人来,一代人走,大地永存,太阳升起,太阳落下,太阳照常升起。
”(《圣经》)这正是影片的中心: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必然相连的,不会消失。
天地不会为之动容,太阳照常升起,人终究还是要无奈地离去。
不难看出,在姜文电影中,他巧妙地把时间和空间、历史与未来交融在一起,使观众在真实与想象中间自由穿梭,也曾用梦来呈现一个不一样的空间,这种独特的创造手法为观众打开了一个新的时空,对真实的生活时空进行了解构和重组,让观众有了一种全新的对空间的认知。
姜文正是通过这种另类的空间折射出了现实时空中的无奈,通过梦境达到了一次彻底的自我释放。
三、姜氏电影的哲学意蕴死亡与存在。
“对于死亡,姜文在访谈中曾经谈到: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意识无意识地被恐惧包围着……那么恐惧来自哪?来自于想象的结果,可能是死亡。
当死亡真正临近的时候,你可能并不恐惧,或者说你要摆脱恐惧恰恰要接近、拥抱死亡的方式。
”[1]在姜氏电影中,对于死亡的设置随处可见。
如在《鬼子来了》中,马大山在最后被处死时,却是如此从容与冷静。
之前面对突如其来的两个人时的惊慌和恐惧完全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果敢和冷静,那最后的一抹微笑,更为其增添了几分优美。
在《太阳照常升起》中,梁老师没有缘由的自杀,影片并没有过渡的悲伤,反而是潇洒得让人感觉不到一丝悲痛,或许这些死亡与恐惧、痛苦毫无关系,反而是一种安逸的选择。
然而对于存在的人们,痛苦和恐惧是不可避免的。
在《鬼子来了》中马大山也是如此,生存中的恐惧无时无刻不在身边,然而面对死忙他却如此淡定和从容。
如在《让子弹飞》中,人们都害怕黄四郎,因为黄四郎是权力与金钱的象征,人们对此无时无刻不充满恐惧,然而当黄四郎被打败的时候,人们却完全地释放,不再拥有恐惧。
而师爷更是典型代表,平日如此胆小之人,在死之前心胸豁然开朗,我们不会再记起他的胆小如鼠,只会为此刻他的死亡而感到悲凉。
正如电影的结尾和开头完全对立,开场激情澎湃,土匪们斗志昂扬,然而结尾却物是人非,虽然已经报仇,但逝去的人终究是走了,留下的人只徒有伤悲,兄弟和心爱的女人离开自己,所谓的英雄在此刻却是如此落寞和悲伤,只得与夕阳相伴,完全是一种悲剧情怀。
精神分析。
姜氏影片被人用四个词概括:梦、枪、爱、疯狂。
细细分析四部影片不难看出都涉及了这四个元素。
枪有着战争和冲突的含义,爱是影片不可缺少的元素,而剩余的梦和疯狂却完全符合精神分析。
“福柯在《癫狂史》中认为,疯狂意识的深处有着更活跃的理性,病人们有时会妙语连珠,反而常常出人意外地道出真理,疯狂与理智在相对中诉说着人类生存的原始状态,疯狂语言说着人类存在的真理。
”[2]在姜文的影片中,几乎每部影片都有一个疯癫的人物设计。
《阳光灿烂的日子》中的傻子、《鬼子来了》中的七爷、《太阳照常升起》中的疯妈以及《让子弹飞》中的黄四爷替身。
这些角色设置并不是简单的存在,而是具有特定含义:《阳光灿烂的日子》中傻子代表的是一种不受道德束缚的人,而《鬼子来了》中的七爷随时爆出妙语连珠的话,句句真理,《太阳照常升起》中疯妈更是疯癫的最典型代表。
或许她根本不疯癫,只是不想回到现实生活中,承受现实之苦,而选择疯癫而快乐地生活。
疯癫不是无用的存在,而是一种真实的存在,在人类的潜意识深处总有那些致使疯癫的因素存在,用一种无意识的状态存在,是一种解脱,免受现实之苦。
“梦”符合了佛洛依德的精神分析学说。
梦和疯癫是对人物内心寄托的一种变相表达,在正(下转17页)的火堆上跳动的火苗,忽然,画面上回荡起节子清脆的笑声和稚嫩的喊声“哥哥,我们回家吧……”旋即响起了《home sweet home》主题音乐,忧伤、凄凉的音乐加强了画面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将观众的伤感情绪推向了高潮;美国影片《爱情的故事》结尾,女主人公患上癌症,历经磨难最终去世,深深爱着她的男主人又来到记录着他们美好爱情的滑冰场,然而映入眼帘的是那覆盖着皑皑白雪、静悄悄的滑冰场,一阵阵笑声传来,打破了这寂静,越发显露出男主人公的惆怅和寂寥,透露出无限的悲凉情调,唤起了人们无限的惋惜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