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顺市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
- 格式:docx
- 大小:410.05 KB
- 文档页数:4
抚顺市“12.4”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2006年12月4日6时20分,抚顺液化气有限公司操作工人在对厂区内液化石油气球形储罐进行脱水作业时,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储罐液化石油气泄漏,共外泄液化石油气40.9吨。
泄漏中心区方圆百米漂浮大量液化石油气,附近居民和企业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一、应对措施接到报警后,抚顺市立即启动重大火灾应急预案和重大燃气事故应急预案,协调市消防局出动25台消防车、125名消防官兵,在6时45分到达事故现场,并开展先期处置工作。
市消防局官兵到达现场后,集中力量封堵泄漏储罐阀门。
用2支喷雾水枪驱散泄漏的液化石油气,使其浓度降低,设置2支泡沫枪对泄漏储罐的防护堤进行覆盖处理,减缓泄漏液化石油气挥发速度,同时成立3个攻坚小组,编成梯队掩护接应,对泄漏的储罐阀门实施关闭。
同时,抚顺市政府协调市公安局调动400名警力赶赴事故现场,做好相关抢险工作。
一是对警戒区内的30余户居民进行紧急疏散,要求居民撤离时关闭电源,熄灭明火;二是立即组织力量,关闭泄漏储罐阀门;三是立即设置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在泄漏区域2.5公里范围设置警戒线,下风方向扩大到5公里,严禁无关车辆和人员通行,进入现场工作人员一律关闭手机;四是要求周边企业停止生产。
经过艰苦奋战,8时10分泄漏储罐阀门被成功关闭,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转危为安。
二、事故原因一是作业人员违反了操作规程,没有按照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进行作业,没有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并且在脱水操作前没用蒸汽进行暖阀。
二是该公司液化石油气护罐岗位操作程序不规范。
没有明确开闭阀顺序和阀门开度大小以及冬季暖阀如何进行开启等。
三是蒸汽暖阀设施设备不建全,造成脱水阀门冻结,脱水不畅。
当阀门开到一定程度时,因内部压力过大,水和液化气同时喷出,造成石油气严重泄漏事故。
四是管理层对监管工作不到位。
两名作业人员均为新参加工作,而且未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属无证上岗作业。
五是缺乏应急处理规程和装备,错过了最佳处置时间,导致了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背景和目的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是一种常见的工业事故,可能会造成人员伤亡、环境污染以及财产损失。
为了保障人员安全、减少环境影响,并迅速有效地处理事故,制定本现场处置方案。
2. 现场安全措施在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现场进行处置之前,务必采取以下安全措施:- 确保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迅速撤离事故现场。
- 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毒面具、手套和护目镜等。
- 确定风向和风速,确保撤离方向无好氧条件。
在有可能的情况下,采取措施阻止液化石油气向人员密集区域扩散。
- 封锁事故现场,设立警戒线,阻止无关人员进入事故现场。
3. 现场处置流程步骤1:事故确认和报告一旦发现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立即进行确认,并及时通知相关部门。
确保及时报告事故信息,并提供准确的地理位置、液化石油气数量以及可能造成的威胁。
步骤2:紧急措施在等待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前,可以采取以下紧急措施:- 使用适当的设备,尽可能迅速扑灭火势。
- 采取措施切断液化石油气的供应,以停止泄漏源。
- 利用防漏设备将泄漏的液化石油气引导到合适的中,尽可能减少泄露量。
- 封闭泄漏源附近的阀门和管道,减少进一步泄露。
步骤3:现场治理和清理一旦专业救援队伍到达现场,开始进行现场治理和清理工作。
主要步骤如下:- 检测事故现场的气体含量和空气质量,确保安全进入。
- 采用降温或排放方法控制事故现场的液化石油气,减少泄漏的危害。
- 进一步封堵和修复泄漏源,确保液化石油气泄漏彻底停止。
- 清理泄漏液体,采取合适的方法储存和处理,以避免对环境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 恢复事故现场,排除安全隐患,确保现场恢复正常。
步骤4:事故分析和预防措施在完成现场处置工作后,进行事故分析,总结经验教训,并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以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4. 现场处置注意事项- 确保现场人员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
- 严格控制现场人员的人数,避免人员过多导致混乱和安全隐患。
抚顺石化火灾事故案例分析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一、事故经过2004年7月8日上午,石油二厂南蒸馏车间工艺二班接班后,装置运转正常。
9时12分左右,减压塔底抽出泵P118A出口阀上部直管段(阀后)突然破裂,喷出的370℃的高温减底渣油遇空气自燃着火(此时泵出口压力1.4Mpa,正常工况),将在4#泵房内正在巡检的班长孙锋功和司泵工曹冬梅烧伤。
操作室人员宋涛看到4号泵房着火,立即拨打119报警电话,并向车间领导和厂调度报告。
消防队9时14分接警,9时15分到达事故现场,按照消防灭火预案展开灭火战斗,根据现场火势情况进行紧急隔离,控制火势蔓延,9时26分将火扑灭。
与此同时当班员工按照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进行紧急停工处理,切断着火物料控制火势。
二厂和车间领导及相关处室人员分别立即赶到事故现场,抢救受伤人员,指挥紧急停工。
“120”救护车接到报警后也迅速到达现场,将两名伤员送往医院,班长孙锋功在送往医院途中由于伤势过重,抢救无效死亡,司泵工曹冬梅双臂受伤,烧伤面积为29%,直接经济损失 3.16万元。
二、事故原因抚顺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牵头组成的事故联合调查组,经过2天的调查,形成了《关于石油二厂孙锋功死亡事故的调查报告》(报告附后)。
经事故联合调查组和公司有关领导、专家对事故的现场勘察和调查分析,确定事故原因如下:1、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石油二厂南蒸馏装置4号泵房减压塔底抽出泵P118A出口管线突然破裂,370℃的高温减底渣油喷出,遇空气爆燃着火。
2、该管线是1980年装置改造时更换的,1995年由于装置管廊改造,该条管线更换了74米。
但是竖管段没有更换,后对该段管线增加了外套管,却并没有记入设备档案。
2004年装置大检修按规程规定又对该条管线进行了检测,经过实际检测发现水平段DN200线局部有减薄现象,按照规程要求又进行了扩检,弯头及竖管段也进行了检测。
石油化工企业火灾爆炸事故案例及其引发原因•那个地点只列举部分发生在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的已发事故(限定在生产作业期间及生产作业预备时期发生的事故)以及个别未遂事故,并对事故发生的直截了当缘故进行粗略划分。
那个地点只列举部分发生在国内外石油、化工企业的已发事故(限定在生产作业期间及生产作业预备时期发生的事故)以及个别未遂事故,并对事故发生的直截了当缘故进行粗略划分。
1、工程设计失误1)、设计单位对设计任务认识不深某沿海企业在海边建设油罐,设计单位因无体会在设计中未对罐底外壁采取防腐措施。
由于地处海边,化学腐蚀现象严峻,若不对罐底外壁采取防腐措施,则油罐建成后罐底将专门快被腐蚀穿透,不仅油罐将报废,若油品大量漏失,还会引发严峻的次生事故(如火灾、爆炸、环境污染等等)。
建设单位在最后一次审查时发觉了那个问题,并予以纠正。
某厂在建设一套采纳了新技术的装置时,由于企业技术人员没有搞清新技术到底新在什么地点,向设计单位提供了过时的物料数据(关于老技术来说,这些数据仍旧可用),设计单位也没有进行认真审查。
装置建成投产后,核心设备每天都处在超温工况下工作。
不到一年就将该核心设备烧坏,只好再花5000多万元进行改造。
辽阳石聚乙烯新线工艺是按老线工艺照搬过来的,而多处设计错误是导致2002年2月2 3日发生爆炸的直截了当缘故。
A、设计单位擅自将悬浮液接收罐的安全阀开启压力从0.3 MPa,改为0.58 MPa。
视镜是在0.5 MPa时破裂后引发爆炸事故的。
假如设计不改变新线安全阀的起跳压力视镜专门可能可不能破裂,爆炸事故也就可不能发生。
B、原化学工业部《压力容器视镜》设计要求规定:视镜最大直径为150mm,最大公称压力为0.8 MPa。
而设计部门违反规定擅自选择直径为200mm,公称压力为2.5 MPa非标视镜,这种视镜目前国内尚无法生产。
C、厂房是封闭的,这也不符合国家的规范要求;d、将沸腾床引风机的入口设置在聚合釜的上方,设计上也是错误的。
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方案概述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是一种严重的工业事故,可能造成生命和财产损失。
在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发生时,及时、有效地进行现场处置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介绍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现场处置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事故现场处置步骤步骤一:紧急处置•确保现场安全:使用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护手套、呼吸器和防护服。
确保现场没有明火、电源等可能引发次生事故的危险。
•隔离事故区域:立即将事故区域划定为危险区域,并设置警示标志,以防止人员靠近事故区域。
•通知相关部门: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并协调好各部门的联动处置。
步骤二:泄漏源控制•确定泄漏源:通过观察和分析,确定液化石油气泄漏的具体位置和原因。
•切断泄漏源:根据泄漏源的性质,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切断,如封堵泄漏管道、关闭阀门等。
•降低泄漏速率:使用合适的方法和设备,降低液化石油气的泄漏速率,减少泄漏量。
步骤三:泄漏物处理•集中泄漏物:将泄漏的液化石油气集中到安全容器中进行存储和处理,避免进一步扩散。
•处理泄漏物:根据泄漏物的性质和规模,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如燃烧、稀释、吸附等。
步骤四:环境清理•清理现场:清除泄漏物及其余渣,恢复事故现场的正常状态,减小对环境的影响。
•检测环境:使用相关仪器和设备对事故现场及周边环境进行检测,确保无残留物和尾气泄漏。
步骤五:事故调查与整改•事故调查:进行事故原因的详细调查,分析泄漏事故产生的原因和漏洞,以便今后能够避免类似事故的再次发生。
•整改措施:根据事故调查结果,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完善安全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
注意事项•安全第一:在现场处置过程中,始终将安全放在首位,严禁以牺牲人员安全为代价进行处置。
•专业技术: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涉及复杂的化学物质以及高压高温环境,需要由经过专业培训的人员进行处置。
•保护环境:在现场处置过程中,务必将环境保护作为重要任务,避免污染土壤、水源等环境资源。
•多部门合作: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的处置需要多个部门的合作与配合,确保信息的畅通和共同的行动计划。
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 事故背景本文档旨在提供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现场的有效处置方案。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的物质,在事故现场的泄露情况下,可能造成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2. 危险评估在处置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危险评估。
该评估应包括以下内容:- 确定泄露点和泄露速率;- 评估泄露物质的性质和特点;- 评估现场的风向和气候条件;- 评估可能的人员伤亡和环境污染风险。
3. 处置方案基于危险评估的结果,制定以下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现场处置方案:3.1 人员安全- 确保所有工作人员持有相应的培训证书,并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防爆服、防毒面具等;- 设立现场警戒区,并严格控制进入该区域的人员;- 指定专人负责监控现场人员的安全状况。
3.2 泄露物质控制- 尽量采用机械方法封堵泄漏点,如使用临时破损修复材料;- 配备泄露物质收集装置,防止泄漏物进入环境;- 针对大面积泄漏,可考虑使用泡沫等化学品扑救材料。
3.3 环境保护- 建立沿岸或周边区域的环境监测体系,对泄露物质扩散和污染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配备适当的环境污染处理设备,如化学吸附剂、油水分离器等;- 准备应急响应措施,包括清理污染物、修复受损区域等。
4. 演练和培训为确保处置方案的有效执行,应定期进行演练和培训活动:- 进行现场模拟演练,验证处置方案的可行性,并针对演练结果进行改进;- 培训现场人员,提高其应对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的能力;- 定期更新处置方案,以适应技术和法规的变化。
5. 沟通与合作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的处置需要各方共同参与,因此涉及沟通与合作的重要性:- 与相关机构和部门建立紧密联系,共享信息和资源;- 与现场人员、周边居民和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提供必要的安全提示和指导。
6. 总结本文档提供了液化石油气泄露事故现场处置的基本方案。
在实际应对中,应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和完善方案,以确保人员安全和环境保护。
辽宁抚顺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1事故经过2006年12月4日6:30,辽宁省抚顺市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2号球罐发生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外泄的液化石油气将工人冻伤,大量的液化石油气喷涌而出,迅速向外蔓延。
6:36,抚顺市消防支队值班室接到报警后,立即调动5个消防中队,25台消防车、125名消防官兵前往事发现场实施救援,并向市政府、辽宁省消防总队值班室、市公安局指挥中心报告情况。
事故发生后,抚顺市政府领导第一时间赶到现场,成立了事故处置临时指挥部,立即启动《抚顺市燃气重大事故应急处置预案》,组织安监、公安、环保等部门对事故进行处置。
接到险情报告后,省政府领导,省公安厅、安监局、环保、消防总队等部门领导也相继赶到现场。
针对现场的实际情况,指挥部决定采取如下5项措施:(1)立即设置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2)紧急疏散居民,关电熄火;(3)停止周边企业生产;(4)采取积极措施,准备关闭泄漏阀门,成立3个小组,成梯队掩护接应,关闭泄漏储罐阀门,防止液化石油气继续泄漏扩散;(5)用2支喷雾水枪掩护驱散液化石油气,并设置2支泡沫枪,对泄漏储罐的整个防护堤进行覆盖处理,阻止已经泄漏的气体快速挥发。
救援人员按职责分工,有序进入紧张工作。
通过现场进一步掌握的情况,指挥部制定出了2套处置方案:一是保护技术人员实施关阀堵漏;二是组成2个堵漏小组,一旦关阀失败,实施强行堵漏。
7:50,指挥部决定实施第一套方案。
消防队员协同2名技术人员组成关阀堵漏小组成功地进行了堵漏。
8:10,消防队员用泡沫枪对罐区防护堤内进行泡沫覆盖,缓解气体的蒸发量。
指挥部同时命令消防队员用水枪彻底清除低洼地带沉积的液化石油气,防止发生爆炸。
13:40左右,为了彻底消除危险源,省消防总队组织消防专家进行论证,决定启动同益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的锅炉(距泄漏点150m),利用蒸汽对泄漏阀门进行吹扫,并修复阀门,同时对防护堤内的残液进行蒸汽吹扫。
至15:00止,大气中泄漏物质含量达到大气质量标准要求,15:30,被疏散人员全部返回住处。
本文由心有理想1贡献doc文档可能在WAP端浏览体验不佳。
建议您优先选择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
中石油抚顺石化再发爆炸重油催化装置已停产T- b G/ g*1月 19 日上午 9 时 25 分,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抚顺石化分公司(以下简称抚顺石化)石油二厂突然发生爆炸,并引起大火。
《每截至日经济新闻》发稿时,从抚顺石化了解到的最新情况显示,火势已得到控制,抚顺石化认定爆炸原因系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发生闪爆所致。
根据最新的消息,截至 19 日 19 时,爆炸导致 1 人死亡、2 人失踪,爆炸现场仍有残余明火。
3 V* \( p& 这也是自去年 9 月 7 日抚顺石化石油三厂芳烃车间发生起火爆炸后,抚顺石化出现的又一起事故。
( _9 B 19 日上午,爆炸发生后的大火曾带来滚滚浓烟,一时将周边厂区大部分天空遮盖。
“我们的厂区已经封锁了,进不去了。
”抚顺石化宣传部有关人士表示,“我们的领导都到现场去了,现在还没有回来。
”事故造成现场方圆百米之内厂房玻璃受爆炸冲击,多数被震碎,而周边抚顺碾盘乡、张甸街道等 1000 多户居民房屋也受损,主要是窗框扭曲变形、玻璃破碎等。
目前,当地相关部门正帮助受损居民,多方筹措玻璃、塑料布等物资,帮助居民连夜修缮房屋,避免受冻。
据事发周边地区的居民反映,当时,从距离现场 200 米远处可以看到滚滚黑烟,还能闻到烧焦的气味。
事故发生以后,抚顺当地政府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超过 40 多辆消防车和上百名消防员赶到现场进行救援,对爆炸现场进行冷却作业,现场未发生次生事故。
等待催化装置内的生产物料燃烧完毕后,安全隐患可完全排除。
事故原因正在调查中。
此前有报道称,已有 30 余名受伤人员被送到医院治疗,而据最新消息,事故已导致 1 人死亡、2 人失踪。
4 A8 D2 J, M9 `* Q4 D*A 重油催化装置现已停产 8 ?; A* L& I& P4 b2 Q- h" I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事故是继去年7 月 16 日大连中石油国际储运输油管线发生爆炸后,中石油在辽宁省内发生的第三起爆炸事故。
If I had a single flower for every time I think about you, I could walk forever in my garden.勤学乐施天天向上(页眉可删)抚顺石化公司“2011.1.19”爆炸事故2011年1月19日9时24分9秒,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150万t/a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发生闪爆事故。
事故造成3人死亡、4人轻伤、15人微伤。
一、事故装置简介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150万t/a重油催化裂化及产品精制装置于2000年8月建成并投产。
2003年10月末开始汽油降烯烃改造,采用了辅助提升管反应器加床层的专利技术,主要改造内容有:增加一套汽油反应系统,单独设分馏塔及配套机泵、冷换设备。
2004年、2007年、2010年进行了三次计划检修。
重油催化装置稳定单元工艺流程:油气分离器D-2301出来的凝缩油经泵(P-2301/1,2)加压后分为两路,一路作为冷进料进入解析塔C-2302第29层,另一路与稳定汽油换热(E-2305/1,2)至65℃进入C-2302第25层。
中间凝缩油自第18层自流抽出后,经解吸塔中间重沸器(E-2316)升温后返回第17层。
来自解吸塔底液封盘的凝缩油经解吸塔底部隔板收集,经解吸塔底重沸器(二)E-2312(以下简称E-2312)被轻柴油加热后,返回解吸塔底。
解吸塔底重沸器(一)E-2303由分馏塔中回流供热。
脱吸塔气体至E-2313/1~4前与压缩富气混合。
二、事故经过2011年1月19日9时10分左右,重油催化装置主控室可燃气体报警仪报警,装置操作人员姜某和沈某立即查看DCS画面。
同时,在E-2310附近准备作业的维护人员于某听到噗的一声和刺耳的响声(介质泄漏速度快发出的),他立即跑到控制室告知现场跑油了。
车间主任助理谢某等7人先后到现场察看,当时由于现场可燃物浓度已较高,能见度极差,无法确认具体泄漏部位。
抚顺石化公司1.19爆炸事故反思2011年1月19日9时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重油催化装置发生闪爆事故,事故导致3人死亡。
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重油催化稳定装置单元排凝的一个上海远东阀门厂生产的Z41H25-DN80闸阀泄漏,导致可燃气体达到一定程度遇到明火发生闪爆。
通过这起事故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作为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没有了安全其余的一切都是水中月、镜中花,此次安全事故,教训深刻,发人深省。
事故的发生不仅给受害人造成了难以弥补的创伤,同时也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通过对事故原因分析,暴露出安全环保工作的基础还十分薄弱,员工的安全意识、应急处理以及个人保护能力不强,违章操作没有得到完全杜绝,风险辨识、隐患治理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是由人、物、环境和管理四个因素决定的,人的不安全行为、物和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是造成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管理失误虽然是间接原因,但却是造成安全事故的本质原因。
因此,必须切实强化制度建设,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和业务素质,突出重点环节和要害部位监管,才能保持安全环保生产长治久安的良好局面。
对于我们所维护的石化热电厂,生产过程中存在许多危险因素,高温、高压、高粉尘、高噪音等都给安全生产带来了隐患,这就要求我们对于安全生产要防患于未然,加强巡检特别是重点部位包括大机组、转动设备、盲肠死角的特护;针对石油二厂重油催化事故事故,开展对全厂在线、库存阀门的排查,对阀门的阀杆、门轮、门套、法兰、压兰等进行排查,确保万无一失,把其它装置的事故当做自己装置的事故对待,举一反三、亡羊补牢。
在车间日常管理工作并结合全公司开展“大干60天,深入整治安全隐患”活动,我们制定了结合车间实际的活动方案,车间领导、管理人员班组长分片包干覆盖车间各个生产、维护环节,做到事事有人管、事事有负责,对于安全隐患要及时发现并同业主单位一同研究解决方案,制定防范措施。
制定车间的冬季“三防”预案及“三防”工作巡检路线图,提高巡检质量,做好相应记录,继续细化、完善车间设备台帐,做到设备台台有档案、月月有更新、时时有记录,在管理上杜绝事故的发生。
结合战例谈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的处置
刘志军;张文
【期刊名称】《亚洲消防》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2006年12月4日6时许,抚顺市同益液化石油气有限公司工人在维护2号储罐时。
在罐体下部排水时发生石油气泄漏。
【总页数】5页(P67-71)
【作者】刘志军;张文
【作者单位】抚顺市消防支队司令部通信参谋;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972
【相关文献】
1.液化石油气储罐发生泄漏及着火事故应急处置方法探讨
2.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爆炸危险源辨识及处置对策
3.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地下储罐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4.液化石油气储配站地下储罐泄漏事故应急处置措施
5.烈焰映辉彰显港口消防铁军本色——日照港公安局消防支队增援处置“7·16”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爆燃事故纪实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历史上二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一、国内事故石油化工辽宁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2•21”中毒事故1993年2月21日,抚顺石化公司石油二厂南催化裂化装置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导致13人中毒,其中4人死亡。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操作人员在对相关管线进行防冻排液处理时,未关闭管线上的阀门即打开泵出口阀和排凝阀排液,在进料管线内酸性水排放完后,汽提塔内的硫化氢经进料管线从泵的排凝阀处排出,迅速弥漫整个泵房,致使在泵房更衣室的4人中毒,在救援过程中又有9人不同程度的中毒。
辽宁省辽阳石化烯烃厂“2•23”爆炸事故2002年2月23日,辽宁省辽阳石化烯烃厂聚乙烯装置改扩建过程中发生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人重伤,18人轻伤,直接经济损失452.78万元。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聚乙烯系统运行不正常,压力升高,致使劣质玻璃视镜破裂,大量的乙烯气体喷出,被引风机吸入沸腾床干燥器内,与聚乙烯粉末、热空气混合,被聚乙烯粉末沸腾过程中产生的静电引爆。
松原石化有限公司江南厂区“2•17”闪爆事故2017年2月17日,吉林省松原市松原石化有限公司江南厂区在对汽柴油改质联合装置酸性水罐实施动火作业过程中发生闪爆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事故企业春节后复工,组织新建装置试车,在未检测分析酸性水罐内可燃气体的情况下,在罐顶部进行气焊切割作业,引起酸性水罐内处于爆炸极限的可燃气体(主要成份为氢气)闪爆。
煤化工河南省濮阳市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23”氮气窒息事故2008年2月23日,河南省濮阳市中原大化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年产30万吨甲醇项目,在生产准备过程中发生氮气窒息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
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调试氮气储罐的控制系统时,连接管线上的电磁阀误动作,使储罐内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下部膨胀节吹扫氮气管线,加上该吹扫氮气管线的两个阀门中的一个未关闭,另一个阀内存有施工遗留物关闭不严,致使氮气串入煤灰过滤器中。
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刻汲取抚顺“12.28”煤气中毒较大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通报【法规类别】机关工作综合规定【发文字号】辽安委明电[2016]81号【发布部门】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发布日期】2016.12.28【实施日期】2016.12.28【时效性】现行有效【效力级别】XP10辽宁省安全生产委员会关于深刻汲取抚顺“12.28”煤气中毒较大事故教训切实加强岁末年初安全生产工作的通报(辽安委明电〔2016〕81号)各市人民政府,省安委会各成员单位:2016年12月28日6时30分左右,抚顺市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发生一起煤气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
事故发生后,抚顺市成立了“12.28”事故调查组,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经初步分析,这起事故是该企业能源中心供气作业区汽动鼓风机操作室窗外TRT入口煤气管道排水器上部阀门上端管道腐蚀,造成煤气泄漏,煤气进入主控室,致3人窒息死亡。
事故原因有待进一步调查,抚顺市已责令该企业的2号高炉关停。
接到事故报告后,冮瑞副省长立即做出指示:“请抚顺市处置好善后,总结教训,不可再发生事故。
请省安委会办公室将此次事故通报全省,举一反三,加强监管,落实主体责任,特别是煤矿、非煤矿山、冶金等行业不可超能力、超计划生产,确保岁末年初全省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根据省政府领导同志的要求,省安委办迅速组织人员赶赴事故现场,指导协助抚顺市开展善后处置和事故调查工作,并对该事故进行挂牌督办。
近年来,抚顺市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多次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特别是近2年,相继发生5起事故、死亡7人,暴露出该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生产红线意识淡薄,对当地政府和部门的监督管理意见和整改要求不重视,安全管理松懈,安全培训教育走过场,隐患排查整治不彻底,存在盲区和死角。
从这起事故看,一些地方政府和企业安全红线意识不牢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地方政府领导责任、部门。
抚顺市液化石油气泄漏
事故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抚顺市“12.4”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2006年12月4日6时20分,抚顺液化气有限公司操作工人在对厂区内液化石油气球形储罐进行脱水作业时,由于操作失误,造成储罐液化石油气泄漏,共外泄液化石油气40.9吨。
泄漏中心区方圆百米漂浮大量液化石油气,附近居民和企业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威胁。
一、应对措施
接到报警后,抚顺市立即启动重大火灾应急预案和重大燃气事故应急预案,协调市消防局出动25台消防车、125名消防官兵,在6时45分到达事故现场,并开展先期处置工作。
市消防局官兵到达现场后,集中力量封堵泄漏储罐阀门。
用2支喷雾水枪驱散泄漏的液化石油气,使其浓度降低,设置2支泡沫枪对泄漏储罐的防护堤进行覆盖处理,减缓泄漏液化石油气挥发速度,同时成立3个攻坚小组,编成梯队掩护接应,对泄漏的储罐阀门实施关闭。
同时,抚顺市政府协调市公安局调动400
名警力赶赴事故现场,做好相关抢险工作。
一是对警戒区内的30余户居民进行紧急疏散,要求居民撤离时关闭电源,熄灭明火;二是立即组织力量,关闭泄漏储罐阀门;三是立即设置警戒区,实行交通管制,在泄漏区域2.5公里范围设置警戒线,下风方向扩大到5公里,严禁无关车辆和人员通行,进入现场工作人员一律关闭手机;四是要求周边企业停
止生产。
经过艰苦奋战,8时10分泄漏储罐阀门被成功关闭,事故现场及周边区域转危为安。
二、事故原因
一是作业人员违反了操作规程,没有按照一人操作一人监护制度进行作业,没有按规定穿戴防护用品,并且在脱水操作前没用蒸汽进行暖阀。
二是该公司液化石油气护罐岗位操作程序不规范。
没有明确开闭阀顺序和阀门开度大小以及冬季暖阀如何进行开启等。
三是蒸汽暖阀设施设备不建全,造成脱水阀门冻结,脱水不畅。
当阀门开到一定程度时,因内部压力过大,水和液化气同时喷出,造成石油气严重泄漏事故。
四是管理层对监管工作不到位。
两名作业人员均为新参加工作,而且未取得特种设备作业人员资格证书,属无证上岗作业。
五是缺乏应急处理规程和装备,错过了最佳处置时间,导致了事故的进一步扩大。
三、成功处置的几点启示
一是领导高度重视。
抚顺市、区党政领导能够在第一时间赶赴事故现场,科学指挥、措施得力、处置果断。
为确保事故处理工作顺利进行,抚顺市成立了以常务副市长孟凌斌为总指挥的事故抢险现场指挥部,并设四个组,进一步明确分工,落实责任。
二是应急预案启动及时、应急管理机制运转高效。
近年来,抚顺市组织了多次针对易燃易爆
危险化学品的应急演练,落实应急专家和救援队伍,构建起应急救援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报告、应急处置、调查评估等工作机制。
在此次事故处置过程中,应急专家迅速调集、救援队伍和物资及时到位,确保应对工作有效开展。
三是各有关部门配合密切。
在这次事故处置过程中,公安、消防、环保、建设、安监等有关部门按照应急预案中的职责分工,密切配合。
公安部门对局部道路实行交通管制,并划定警戒区域;东洲区委、区政府组织组织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深入企业和居民家中,做好受威胁区域的居民疏散转移和现场指挥人员的后勤保障工作;环保部门按照指挥部统一部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先后三次对受威胁的区域进行布点监测,为指挥部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根据环保部门的监测结果,现场指挥部于12月4日下午3时30分解除应急状态,被疏散居民陆续返回住地,周边企业陆续恢复正常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