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_黄兆信
- 格式:pdf
- 大小:152.58 KB
- 文档页数:4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浙江十所本科院校的调查一、概括本文以“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果转化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基于浙江十所本科院校的调查”对浙江十所本科院校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果转化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
本文首先概述了浙江各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大赛中的表现和成果,然后分析了项目成果转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旨在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项目成果的有效转化,提高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水平。
浙江各本科院校在历届创新创业大赛中表现出色,取得了显著成绩。
这些院校通过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入开展。
各院校还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赛事,培养了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地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做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浙江各本科院校在创新创业大赛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项目成果转化的水平仍然较低。
许多好的创意和想法未能转化为实际的产品或服务,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效率的低下。
部分院校在项目成果转化方面缺乏有效的机制和支持,导致成果转化速度缓慢,甚至出现转化失败的情况。
建立健全项目成果转化机制:各院校应建立完善的项目成果转化机制,包括项目筛选、孵化培育、市场推广等环节,为项目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保障。
加强与政府和企业的合作:各院校应积极与政府部门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实现优势互补,推动项目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创业能力:教师作为项目成果转化的关键力量,应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和创业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指导和支持。
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各院校应注重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开展创新创业课程、举办创新创业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
完善项目评估和奖励机制:各院校应完善项目评估和奖励机制,对优秀项目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同时鼓励教师和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工作。
1.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状况调查报告作者:王谦,沈啸扬等16人指导老师:龚惠香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省各大高校1000多名大学生所进行的问卷调查,从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动机、优势、困境以及解决措施等方面对大学生创业状况进行了深入剖析,并从大学生自身的角度总结了自主创业所需要的能力,待克服的困难以及创业所需的平台,进一步了解大学生的创业状况,明白大学生自己应该怎样为创业做好准备,并对高校如何开展创业教育提出自己的想法,从而给大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创业调查报告A investigation report of Zhejiang University students’ founding an undertaking state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e maj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 Zhejiang Province, more than 1,000 college students conducted a survey of universitystudents from the motives of their own businesses, the advantages,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in terms of students start their own business to conduct in-depth analysis of the situ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llege students summed up their own the ability of their own businesses need to overcome the difficulties as well as the necessary platform for entrepreneurs to learn more about the business situation of university students to understand how to prepare for entrepreneurship, and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ow to put forward their own ideas, their own businesses so as to provide college students some help.Keys:seniors,venture,investigation report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金融危机持续蔓延的今天,大学生凭借着对未来的憧憬,利用自己所学的知识、技能和其他各种能力,以自筹资金、技术入股、团队合作等方式,在有限的就业环境中,创造出新的就业岗位,为自己和社会上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使自己由知识的拥有者变成为创造社会价值、做出巨大贡献的创业者。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黄兆信 施永川【摘 要】 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本文深入分析了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认为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 浙江 高校 创业教育 创新【收稿日期】 2009年12月【作者简介】 黄兆信,温州大学副研究员;施永川,温州大学讲师。
创业型经济已成为新世纪重要的经济形态,鼓励创新与创业,也已成为各国竞相实施的国家战略。
在我国高校,创业型经济已成为讨论的热点领域,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创业能力”是大学生面向21世纪继学术能力、职业能力之后的第三种能力(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
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不仅要成为就业岗位的应聘者,还应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近年来,浙江省高校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工作,普遍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许多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组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创业人才的新模式与新途径。
浙江省高校的创业教育正在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与时俱进,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取得不俗成绩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民间创业最活跃的省份,已经形成了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民众创业意愿强烈、新生代创业者涌现等趋势。
浙江高校的大学生以浙江籍为主,长期耳濡目染了这种创业氛围,许多学生家庭本身就有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经历,社会、家庭的影响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浙江省高校积极响应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号召,顺应发展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趋势,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创业教育,重视通过发掘、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竞争力,坚持用浙商特有的“四千”精神来引导学生艰苦创业、承担社会责任,鼓励教师探索创业教育新途径、新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将专业技能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现状调查[摘要]目前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机构设置以创业教育学院、创业教育研究所、创业教育领导小组三种形式为主。
各高校建立健全了促进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的制度建设。
各校根据本校实际开设了创业教育选修课或必修课,并纳入了教学计划,有90 %以上的浙江高校对全校学生开设了创业教育课程,其中70 %左右的高校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各高校大力培养和稳定创业教育的师资队伍,同时,一些高校还邀请创业风险投资家、创业家、实业家和初创企业的高级管理人才加入到高校的创业教育队伍中来。
创业教育的实践模式主要有:“三级联动”的创业教育实践模式;四级联动”创业指导实践模式;“创业班”创业教育实践模式。
[关键词]创业教育;创业;高校;浙江一、创业教育机构设置与制度建设情况(一)创业教育机构设置情况浙江高校创业教育的机构设置是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设立的高效、精干、灵活的组织机构。
浙江高校在建立创业教育组织机构方面,大致可归纳为三种形式:创业教育学院、创业教育研究机构和创业教育领导组织。
1. 创业教育学院形式采用创业教育学院的有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温州大学、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
如温州大学于2009年6月成立创业人才培养学院,为独立于其他二级学院的实体机构,由1名院长和3名兼职副院长组成领导班子,下设办公室和教学科,共有4名专职行政人员,有KAB创业教育师资44人,企业家兼任创业指导师30多人,全面负责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创业实践与创业研究工作,并逐步深入开展以培养岗位创业者为导向的创业教育新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2. 创业教育研究机构形式采用创业教育研究所形式的有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等,如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于2010年1月成立创业教育研究所,共有教师16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4人,讲师9人,从事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承担了2011年教育技术规划课题三项、教育厅课题两项。
开展创业论坛、创业教育、创业大赛等产学研服务活动。
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的调查与思考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的构建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的调查与思考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创新创业的兴起,大学生创新创业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
为了促进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创新创业水平的提升,各地纷纷建立了相应的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本文将针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系统进行调查与思考,探讨如何更好地构建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
一、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现状调查为了全面了解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支持现状,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查。
首先,我们对浙江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进行了调研。
发现浙江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基地较为集中,主要集中在省会城市杭州和宁波,其他地市较少。
其次,我们对浙江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进行了梳理。
发现浙江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给予了一定的政策支持,如设立专项资金、举办创新创业大赛等。
然而,在政策的具体执行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如申请流程复杂、资金发放不及时等。
最后,我们还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培训和指导进行了调查。
发现虽然浙江省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培训和指导机构较为齐全,但由于缺乏专业教师和实践经验,培训和指导效果欠佳。
二、构建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的思考基于对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现状的调查,我们对如何构建更为完善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进行了思考。
首先,我们认为应该进一步完善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建设。
除了在省会城市集中建设外,还应该在其他地市积极推动创新创业孵化基地的建设,为更多的大学生提供便利条件和资源支持。
其次,政府在出台创新创业政策时应更加注重落地执行。
政策的执行过程应更加简化流程、加快审批速度,并定期对政策进行评估和改进。
最后,浙江省应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教育培训和指导,提供更加实用的课程和实践机会,吸引更多的创新创业导师和专业人才加入。
三、解决思路与措施为了解决浙江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几个解决思路与措施。
华南理工大学2012年寒假关于“中国创业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创业现状”调研一、调查背景大学生这个朝气蓬勃的群体一直备受社会的关注,而近年来大学生创业又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国内各所高校积极响应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
而目前高校创业教育在创业理念定位、模式构建、师资培养及课程建设等方面仍存在不少问题,为及时有效地回应社会需求,亟需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总结。
基于此,为了准确把握大学生创业现状,有针对性地做好鼓励大学生创业工作,我校积极响应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部“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和储备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和广州市市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号召,将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一次关于探究“中国创业教育环境与大学生创业现状”的调查。
华工学子对于创业持怎样的态度?又有多少人已经先人一步进行了创业?创业过程中遇到了怎样的困难?他们需要学校提供何种支持? 老师对于创业又有什么看法呢?带着这些疑问,调查人员展开了此次调研工作。
二、调研目标中国创业教育环境现状如何?如今大学生创业过程中面临着哪些问题?这些都成为大学生普遍关心的话题。
就此,我们从关注“中国创业教育与大学生创业现状”角度出发,通过这次调查,试图找出以上问题是否存在及问题的解决办法。
三、调研方法和时间一次调查成功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研究方法的制定。
为了确保资料的真实性与全面性,调查人员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
派发问卷集中在2月1日至6日,2月10日至17日完成数据统计,得出相关结论。
四、样本分析本次调研样本主要是学校统一制定的问卷,共计已创业大学生问卷8份,想创业大学生问卷9份,教师问卷2份。
回收率达到100%,数据真实可靠。
五、调研结果分析(一)对已创业大学生的调查1.个人基本资料从回收的问卷来看,绝大多数已创业的都是本科或专科毕业生——在校学生专心于学习,而高学历毕业生(例如硕士、博士)则专心于科研,都与创业联系不大。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规划2015年国家青年课题“高校创业教育教师的创业能力提升机制研究”(CIA150201)的阶段性成果。
本文通讯作者:黄兆信。
大学生创业的高校支持体系研究谈 丹 黄兆信【摘 要】 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无论对大学生个人,还是高校自身与社会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当前高校虽然对大学生创业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支持措施,但在支持大学生创业方面依然存在着理论、物质、实践方面的问题,需要我们作出思考,相应地对完善大学生创业的高校支持体系提出建议,以期为高校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提供借鉴。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 高校支持【收稿日期】 2016年2月【作者简介】 谈丹,温州大学硕士研究生;黄兆信,温州医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201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创历史新高,将达到765万,比2015年增长了16万。
在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教育部为了更好地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的鼓励和政策越来越多,例如,从2011年1月1日在各地正式实施的《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证》制度,还有2014至2017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的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各省各市也都纷纷出台支持大学生创业的政策,形成了一个鼓励和保护大学生创业的大环境,大学生创业成为时代的热点。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高校为了缓解就业压力、培养创新型人才、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也开展了一系列诸如创业教育课程的启动、模拟创业大赛的举办、创业基地的建设等大学生创业的系统性支持。
一、大学生创业的高校支持体系建立的意义(一)从大学生角度。
众所周知,大学生创业艰难,创业成功率低,除了大学生自身存在的一些因素,更多的是社会、高校、家庭等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力度不够。
而高校作为大学生学习与生活的一个主要场所,对大学生创业的支持显然至关重要。
没有创业动机,创业者不会创业;没有控制欲、独立性、成就感、积极的价值观等心理品质,创业者难以创业;缺乏市场机会识别能力、创业规划能力、创业融资能力、创业管理能力等技能,创业者不能创业;没有创业环境,创业活动将阻力重重[1]。
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之道作者:徐小洲刘敏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7年第03期黄兆信教授《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版)一书针对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面臨的亟需解决的问题以及下一步如何革新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进而提出通过推进大学生岗位创业、大学生社会创业、大学生创客以及大学生“网创”等途径引导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转型。
该书提出的一些观点对未来我国高校创业教育改革与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存在哪些问题《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一书总结了目前高校创业教育中存在的五个“碎片化”现象。
第一,大学生创业教育政策机制存在三重断裂。
三重断裂包括: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在创业、创业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上的断裂;高校创业教育政策制定与执行上的断裂;创业教育政策与大学生之间的断裂。
这三重断裂说明我国各级政府和高校出现了政策制定与执行偏差,降低了大学生创业的积极性。
第二,大学生创业教育三种模式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碎片化。
创业教育课堂教学主导型模式以课堂教学为主,导致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容易脱节。
创业意识、技能提升型模式重在实践,但创业知识与创业实践的结合不够,导致学生在创业路上很难走远。
创业教育综合型模式如何更好地从“创业培训”走向“创业教育”,使其成为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路径,也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第三,大学生创业教育课程存在四方面的破裂。
课程破裂包括:创业教育理念观念层面与设计层面的破裂;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破裂;创业教育教材建设与实际教育的破裂;创业教育线上课程与线下课程的破裂。
第四,大学生创业教育师资极度紧缺,已成为制约创业教育快速发展的最大“短板”。
创业教育师资的总体数量不够、创业教育教师讲授的水平不高、创业教育实践指导能力不强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创业教育的生态发展。
第五,高校创业教育对象的大学生存在三方面被撕裂。
这三方面撕裂包括:大学生专业背景的撕裂;大学生学习时间的撕裂;大学生受益范围的撕裂。
作品名称:一厢情愿到两情相悦: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模式与发展路径大类:哲学社会科学类社会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小类:教育简介:本作品以浙江三类高校创业教育模式总结与发展路径为切入点,选取浙江省内3所典型院校(研究型大学——浙江大学、教学型大学——温州大学、职业教育型高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案例研究与实证分析的方法,总结不同类别高校创业教育的成功经验、存在不足和发展困境,并提出理念引领、课程教学、实践模拟、外围支撑“四位一体”的复合发展模式,为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详细介绍:1 问题的提出自党的十八大提出“以创业带动就业”以来,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加入了创业的队伍。
浙江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也明确提出“创新强省、创业富民”的总战略。
浙江省出台大量鼓励大学生创业的政策措施,各高校也开展了各种形式的创业教育。
遗憾的是,虽然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外部投入大,但是大学生创业比率及成功率仍然不高。
据统计,我国大学生创业的比例不到毕业生总数的1%,而在发达国家该比例是20%-30%。
2013年,面对699万应届毕业生的就业困境,创业对于拉动就业有着巨大潜力,而培养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的创业教育,也应发挥更大的作用。
浙江是创业活动十分活跃的省份,其创业教育在全国也处于领先水平。
对浙江省研究型大学、教学型大学、职业教育型院校等三类高校的创业教育模式进行总结、比较、分析,并提出高校开展创业教育的发展路径和政策建议,对于更好地推动浙江省创业教育实施和指导各高校建立与其人才培养要求相一致的创业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调查设计2.1研究思路本研究以目前浙江省三类高校创业教育模式分析为切入点,选取省内三所典型院校(研究型大学——浙江大学、教学型大学——温州大学、职业教育型院校——义乌工商职业技术学院)进行跨案例研究,建立对三类高校创业教育的系统认识。
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发现了高校创业教育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五大问题。
最后,本研究提出了“教育理念引领、课程教学优化、实践模拟推动、外围支撑保障”的“四位一体”发展路径,以及“创业教育产业链”概念,构建了高校创业教育的复合体发展模式,为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更好发展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就业指导】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及解决对策研究唐明浩,俞慧娜(浙江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浙江杭州310053)摘要:现今,大学生就业已成为社会热点问题。
为了更具针对性的帮助大学生创业,积极鼓励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了解大学生创业现状及创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本文基于对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调查,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素质有所帮助。
关键词:大学生;自主创业;创业现状;对策中图分类号:G6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6-0273-03近年来,我国大学不断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形势析,并针对性提出相关对策,以期对提高大学生创业素加剧,大学生就业难已成为一个不争的事实。
据统计,质有所帮助。
2012年全国高校毕业生将创新高,约680万。
就业形势一、大学生创业现状必将“僧多粥少”。
而大学生自主创业,不失为一个很好为了获得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全面、准确、客观的解决就业问题的方法,不但可以使大学生自身得到的调查结果,本次调查首先采用调查法和访谈法对浙国家及政府为大就业,而且可以帮助他人就业。
为此,江省内各大高校大学生的创业现状进行调查,共发放学生自主创业提供了一系列的优惠政策。
在此条件下,收回716份,有效回收率89.5%;再次,走问卷800份,创业领域大学生创业数量虽然飞增,但创业形式单一、访杭州部分创业园(如赛博创业园等)和各大高校及周狭窄、创业长足发展性弱等导致创业犹如昙花一现。
为边实体店铺,了解高校学生创业者的创业现状;最后对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对浙江省大学生创业现状进行了以上调研结果进行SPSS数据统计分析,在一般性的结对其中存在问题深入分调查。
本文正是基于此次调查,论基础上,总结出大学生创业现状的特点。
我们将浙江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ΣΣ9个主要因素,然后在权重ωi一栏中填入每一因素的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就是,由于各位答辩老师学权重,权重通常要由资历较深的老师和专家一起结合术水平存在差异,或者对某一领域知识的熟悉程度存专业要求合理给出。
新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发展路径研究
韩冠爽;吴术豪;黄兆信
【期刊名称】《教育理论与实践》
【年(卷),期】2018(38)21
【摘要】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广实施的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着功利主义价值倾向,师资队伍匮乏,教师实践经验不足,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建设还有待完善。
新时代背景下,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要转变教育理念,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战略高度;改革传统授课模式,提高教师的创新创业教学水平;建立创新创业素质指标,引领学生素养培养的方向;加强创新创业平台建设,构建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
【总页数】3页(P16-18)
【作者】韩冠爽;吴术豪;黄兆信
【作者单位】温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温州医科大学创新创业教育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9.21
【相关文献】
1.新时代视域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2.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施路径研究
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发展路径研究
4.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路径研究
5.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评《双创时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发展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论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过程中的几个核心问题
黄兆信
【期刊名称】《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4(042)006
【摘要】高校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是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领域中一个较为热点的
话题.国内创业教育在经历了初创期、发展期之后,迎来了以融合创业文化、创业资源、创业制度等要素,强调面向全体学生和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主的创业教育转型
发展阶段.基于上述趋势,我国创业教育的转型发展面临着五个核心的问题:1)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2)高校创业文化的培育;3)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4)创业教
育体系的保障机制;5)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
【总页数】8页(P147-154)
【作者】黄兆信
【作者单位】温州医科大学创业发展研究院,浙江温州32503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6
【相关文献】
1.岗位创业: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之道--兼评黄兆信的《地方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研究》 [J], 徐小洲
2.众创时代下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之道——兼评《众创时代高校创业教育新探索》[J], 徐小洲;刘敏
3.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需要厘清的几个问题 [J], 刘秀光;张传军
4.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中的核心问题探析 [J], 郭建如
5.聚焦民生保障核心问题,推动社会救助转型发展——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评估与重构》 [J], 姚建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研究黄兆信施永川=摘要>创业教育和大学生创业近年来已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本文深入分析了浙江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现状,认为浙江省高校创业教育的做法和经验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关键词>浙江高校创业教育创新=收稿日期>2009年12月=作者简介>黄兆信,温州大学副研究员;施永川,温州大学讲师。
创业型经济已成为新世纪重要的经济形态,鼓励创新与创业,也已成为各国竞相实施的国家战略。
在我国高校,创业型经济已成为讨论的热点领域,越来越多人意识到,/创业能力0是大学生面向21世纪继学术能力、职业能力之后的第三种能力(又称/第三本教育护照0)。
特别是在当前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大学生不仅要成为就业岗位的应聘者,还应成为就业岗位的创造者。
近年来,浙江省高校高度重视创业教育工作,普遍加强对大学生创业意识、创业精神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许多高校建立了大学生创业园,为学生提供创业平台、制度保障和资金支持,组织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创业教育和实践活动,积极探索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型创业人才的新模式与新途径。
浙江省高校的创业教育正在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为全国大学生创业教育工作做出了有益的探索。
一、与时俱进,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取得不俗成绩浙江是中国民营经济最发达、民间创业最活跃的省份,已经形成了创业环境不断优化、民众创业意愿强烈、新生代创业者涌现等趋势。
浙江高校的大学生以浙江籍为主,长期耳濡目染了这种创业氛围,许多学生家庭本身就有自强不息的创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经历,社会、家庭的影响对学生创业意愿的形成和创业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
浙江省高校积极响应国家/以创业带动就业0的号召,顺应发展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的大趋势,结合自身特点开展创业教育,重视通过发掘、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业竞争力,坚持用浙商特有的/四千0精神来引导学生艰苦创业、承担社会责任,鼓励教师探索创业教育新途径、新方法,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创业实践活动,提升将专业技能和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能力。
据统计,浙江省高校2005、2006、2007三年间,参加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的学生总数分别为17128、32516、39489人;其中,毕业后从事自主创业实践的学生总数分别为159、607、2896人。
/创业0正逐步成为浙江高校大学毕业生的崭新选择,也成为高校就业工作的一大特色和亮点。
二、观念先行,全面探索创业教育在新形势下的发展在高校工作中,/创业0与/就业0密切相关,前者一般也被看作是衡量后者质量的标准之一,但是/创业0又不能将目的仅仅局限于帮助学生就业。
为了了解当前浙江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发展现状,浙江省教育厅2008年进行了5关于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推进高等教育改革的调研6,对浙江省开展创业教育和创业实践效果较为明显的20所高校600名创业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
调查发现,有85%的高校认为创业教育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创业能力,包括勇于探索的精神、吃苦耐劳的品质、对市场的把握、对团队的整合等。
一些高校还提出/发展型的人才培养模式0,如浙江万里学院坚持从人才培养的宏观角度出发,使创业教育既体现素质教育的内本文系2008年度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建设项目/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温州模式创新实验区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涵,又凸显教育创新和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以创业教育是否提高了学生的创业意识、是否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激情、是否帮助他们找到了适合自身的创业方向、是否提高了他们适应社会竞争的能力作为创业教育开展得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
三、多管齐下,构建各具特色的创业教育工作体系1.管理规范化。
(1)建组织:为了全面规划创业教育工作,浙江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本着统一指导的原则,努力建设运转高效、机构精简、反应迅速的组织架构。
例如,温州大学成立创业人才培养学院,肩负着全校大学生的创业教育教学管理、创业实践与创业研究等三大功能。
浙江万里学院由学校层面出台创业教育的基本思路和整体目标,并监督和考核此项工作;以学生事务与发展中心作为校级执行机构,负责将学校总体要求细化,统一指导各学院工作。
各二级学院则根据学校整体思路,结合自身学科特色、学生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工作。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成立创业教育研究所,配备专职研究人员,从事创业教育理论和实践研究,撰写了5关于加快大学生科技创业园发展的若干建议6、5关于学院创业教育体系构建的设想6等研究报告,定期编写并向全院学生发放5创业教育简报6,定期开展创业教育咨询等产学研服务活动。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成立校级创业教育领导小组,具体统筹、规划和落实全校创业教育有关工作,整合学校各部门资源,形成整体优势;成立创业园业务指导工作小组,对各创业公司业务的开展进行指导、培训和考核;成立大学生创业管理委员会,负责创业园区的日常管理工作以及组织策划开展各项创业活动,实现学生自我管理。
(2)订制度:许多开展创业教育的浙江高校先后出台并逐步完善一系列创业教育相关制度(如表1所示)。
(3)抓考核:大学生开展创业活动不是放任自流,而需要定期回顾总结,及时肯定成绩、指出不足,帮助他们在较短时间内获得最大收获,这就需要高校设立考核机制对学生创业活动进行科学的考核与评价。
例如,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创业管理中心每月对所有学生创业企业从经营业绩、规范管理、遵章守纪、学习成绩等方面进行考核排名,对不能妥善处理好学习与创业关系、违反管理规定者及时提出警示;对经营业绩良好、各方面表现突出的创业者则及时给予表彰和荣誉奖励;对创业孵化期内考核合格的企业管理团队成员,颁发创业证书并给予创业学分。
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则从机构设置、制度完善、财务管理、经营业绩等19个方面对学生所创企业进行考核,每年进行一次/星级公司0和/精品公司0的评选;每学期考察创业者的学习成绩,一旦发现有两门课以上不合格,则撤销公司经理职务。
高校的这些考核措施对创业学生起到了良好的激励和制约作用,收效较为明显。
(4)设基金:对于有志于创业、且有项目规划的学生来说,缺乏资金是最大的障碍。
据浙江省的大学生创业调研显示,有46%的大学生认为创业最常见的困难是缺乏资金。
为此,一些高校纷表1浙江部分高校创业教育制度建设情况序号学校制度1浙江工业大学出台5加强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若干意见6、5大学生创业团队管理条例6、5大学生创新基地评定办法6、5最具潜质校园/创业之星0评比办法6等一系列制度,相关学院也积极出台5加强学生创业能力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6、5关于鼓励学生自主创业的暂行办法6等制度。
2宁波大学出台5创新创业训练计划6,其中明确规定,学生接受创业教育,参加创业实践,可以获得相应学分。
3温州大学出台5温州大学关于加强大学生创业教育的实施意见6、5温州大学新湖大学生创业教育基金管理办法6、5温州大学大学生创业园管理办法(试行)6、5温州大学课外教育项目学分管理办法(试行)6、5温州大学大学生学科竞赛管理办法6等一系列鼓励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实践活动。
4浙江海洋学院出台5浙江海洋学院大学生创业中心创业团队管理办法(试行)6、5浙江海洋学院大学生创业团队校内活动审批制度6、5浙江海洋学院大学生创业科技园管理办法6等。
5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出台5创业园管理中心职责6、5创业园发展基金管理办法6、5创业园区创业企业管理办法6、5优惠政策6、5入园条件6和5入园申请流程6等一系列创业管理和服务制度。
6绍兴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出台5大学生创业中心管理规定(试行)6、5关于成立大学生创业中心的若干意见6、5关于大力开展创业教育、推进产、学、研结合的若干意见6、5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创业管理的通知6、5大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6、5学生创业基金会章程6和5学生创业办事程序6等一系列创业管理和服务制度,一整套富有亲和力的/大学生创业孵化机制0已经基本形成。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年第3期表2浙江部分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设立情况序号学校基金项目1宁波大学设立华夏创业奖励基金与江兴浩学生创新基金,总奖金额10万元,通过组织建设、工作机制、工作业绩和硬件环境四大项、十九小项每年对所有创业团队进行评选,确定不同级别奖项,并举行全校性质的颁奖,营造积极健康的创业氛围;与宁波北仑区政府签订协议,设立5北仑区鼓励宁波大学学生科技创业专项资金6,签约期为两年,支持资金为100万P年。
2温州大学设立了新湖创业教育基金、大虎打火机创新教育基金、汇智创新基金等多个基金。
3浙江理工大学设立了金额为20万元的创业风险基金,学生可申请到每个项目3000)5000元的经费支持,成功了还钱,不成功就不还,毕业后又成功了就还,还可以加倍还,扩大基金。
4浙江万里学院从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以来,至今共计投入50多万元,支持项目220个。
5浙江树人大学从2005年起,相继出台5浙江树人大学学生创业基金6、5浙江树人大学学生就业奖励的规定6等政策,对毕业生创业者给予一次性资助2000元。
6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设立创业基金会,主要用于支持学生的课题立项和项目开发,对学生创业提供物质保障,同时为创业成果的转化工作奠定基础等;每年审批立项的学生科技创新创业重点项目10个,每个项目资助2000元,一般项目30个,每个项目资助1000元。
纷设立大学生创新创业基金用于支持学生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科学、农业科学、人文社科等诸多学科领域进行研究、发明,帮助他们完成项目,实现创业(见表2)。
2.课程体系化。
课程是创业教育的核心,建立一套合理可行的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是开展高校创业教育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不少高校根据本校实际开设了创业教育选修课或必修课,并纳入了教学计划。
目前,有90%以上的浙江高校对全校学生开设创业教育课程,其中70%左右的高校是以选修课的形式进行教学。
在课程设置上,一些高校按年级、学科分别开设对应课程。
例如,浙江大学开展了三类创业教育课程:一是面向全校成绩优异的工科本科生开办竺可桢学院创新与创业管理强化班,借鉴斯坦福大学创新创业教育的经验,以管理学和MBA基础知识为主,培养高科技产业经营管理创业型人才;二是由管理学院面向本科、研究生、MB A三个层次开办创业管理精英班,以创业精神培养为主线,培养管理学高层次专门人才;三是面向全校有志于创业的研究生开设/大学生KAB创业基础0选修课,以培养学生的企业家精神为主线,帮助学生了解创业者基本特征和素质以及一个企业由组建到运营的基本过程。
浙江万里学院将/创业教育0置于整个人才培养的框架中,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实行不同的创业教育方案: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测评,帮助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的基本知识、所学专业以及相应的职业适应范围,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对二、三年级学生,课内开设/大学生发明创造0选修课、引进/创办你的企业0(S YB)培训项目、设计/专业素质拓展课程教学方案0(包括/大学生研究训练计划0、/创业实践0和/经理人拓展训练0),课外则组织开展/企业家万里论-见.,引领职业经理人0系列报告会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