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学课程课件(史部)
- 格式:ppt
- 大小:225.00 KB
- 文档页数:128
目录学简牍制:简牍是古代书写有文字的竹片或木片。
其中竹制的叫竹简或简称简,木制的叫木牍或简称牍,合称简牍,简牍是在纸普及之前用来记载的载体。
现在发现的简牍的年代主要是战国、秦汉、三国,最晚至西晋。
简牍可以用线绳或牛皮绳编连起来成书。
简牍制度是我国最早的书籍制度。
卷轴制:雕刻印刷:雕版印刷是最早在中国出现的印刷形式。
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868年的《金刚经》(现大英博物馆),不过雕版印刷可能在大约2000年以前就已经出现了。
雕版印刷在印刷史上有“活化石”之称丛书:由很多书汇编成集的一套书,按一定的目的,在一个总名之下,将各种著作汇编于一体的一种集群式图书,叫丛书,又称丛刊、丛刻或汇刻等。
形式有综合型、专门型两类。
贩书偶记:一部主要收录清代著作的目录。
为孙殿起编,1936年出版,1982年重印。
主要收录清代著作间及1911-1935年间的有关古代文化的著作,共约万余种。
其特点在于:凡见于《四库全书总目》者概不收录,录者必卷数不同的;非单刻本不录,间有在丛书者,必系初刻的单行本或抽印本。
地方志:地方志,简称“方志”。
即按一定体例,全面记载某一时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情况的书籍文献。
地方志包括方志和年鉴。
它们都有自己独特的写作体例和格式,有严格的选材要求,有各种研究和参考价值。
是综合反应一个国家或者地区自然与人文的历史与现状发展状况的百科式要述。
什么是四部分类法?我国古代的图书分类法,简称四分法,其四大基本部类为“经、史、子、集”。
四分法发端于魏晋时期,至唐人编撰《隋书·经籍志》才正式确定“经、史、子、集”的名称和顺序。
经部收录:儒家经典。
史部收录:史部收录记载历史兴废治乱和各种人物以及沿革等的历史书,如《史记》、《汉书》之类,以及地理书、目录书。
子部收录:子部收录诸子百家及其学说的书籍,如《庄子》、《韩非子》等,以及释道宗教的著作。
集部收录:集部收录汇集几个作者或一个作者的诗文集,以及文学评论、戏曲方面的著作。